CN103796269A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6269A
CN103796269A CN201410079803.0A CN201410079803A CN103796269A CN 103796269 A CN103796269 A CN 103796269A CN 201410079803 A CN201410079803 A CN 201410079803A CN 103796269 A CN103796269 A CN 103796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s
us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98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6269B (zh
Inventor
岸山祥久
丹野元博
佐和桥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9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6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第一基站包括:第一生成部,生成用于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第一已知信号、以及用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第二已知信号;以及无线发送部,将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的第一已知信号和第二已知信号无线发送到下属的终端装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本申请为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09年6月25日,申请号为200980133175.7,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邻接小区中使用互相不同的频率。某一组频率用于一组多个小区,对地理上远离的一组其他小区使用相同的一组频率。从减轻其他小区干扰的观点来看,这样的方法是优选的,但不能说频率利用率很高。
相对于此,在IMT-2000这样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方式中,通过扩频码区别用户,从而在全部小区中使用相同频率。这样的技术称作“一小区频率重复”。通过一小区频率重复,频率利用效率和系统容量大幅增加。预想在今后研究的IMT-Advanced(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伙伴计划)中也称作LTE-Advanced)这样的将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要求实现一小区频率重复。
但是,由于在邻接小区之间使用同一频率,所以尤其担心在小区边缘干扰电平(小区间干扰)容易增大的问题。
关于小区内干扰,在W-CDMA方式中,为了实现小区内正交(即,用户间正交),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VSF(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但是,在W-CDMA方式中,在多路径环境下不能实现正交,在上行链路中为非正交。另外,在E-UTRA(Evolved UMTS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方式中,通过在上下链路中都由基站进行频率调度,从而实现正交。
另一方面,关于小区间干扰,在E-UTRA方式中,为了实现小区间正交,使用称作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的技术。在该技术中,除了使用在所有小区中公共的频率之外,在小区边缘使用对每个小区不同的频率(参照非专利文献1)。
图1是表示在E-UTRA方式中采用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图。在小区间干扰协调中,无线资源被分割为仅能在各个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R1~R3以及可在全部基站中公共使用的无线资源R4~R8。无线资源R1~R3是分配给小区边缘的用户的频率,无线资源R4~R8是分配给小区边缘以外的区域的用户(例如,位于基站附近的用户等)的频率。对于属于基站BS1的小区边缘的用户使用无线资源R1,在邻接基站中不使用无线资源R1。同样,对于属于基站BS2的小区边缘的用户使用无线资源R2,在邻接基站中不使用无线资源R2。对于属于基站BS3的小区边缘的用户使用无线资源R3,在邻接基站中不使用无线资源R3。从而,基站BS1~BS3的小区边缘的用户能够以干扰少的状态进行通信。
有关仅能在各个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通过使用回程线路(backhaul)(核心网络)和/或无线的控制信号而在基站之间共享。这里,将这样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称作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
此外,为了减少小区间干扰,也在研究一个基站集中管理邻接基站的无线资源的技术。这样的小区间干扰技术用于降低在基站的小区被分割为多个扇区时的扇区间干扰的情况,或降低在存在伸出小区(protruding cell)时的小区间干扰的情况。
图2是表示一个基站BS1集中管理邻接基站BS2和BS3的无线资源时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图。基站BS1和邻接基站BS2以及BS3以光纤等连接,基站BS1集中分配在邻接基站BS2以及BS3中使用的无线资源。例如,基站BS1将无线资源R1、R2以及R5分配给基站BS1内的用户,将无线资源R3以及R4分配给基站BS2内的用户,将无线资源R6~R8分配给基站BS3内的用户。
这样,基站BS1可以不产生干扰地分配无线资源。这里,将这样的小区间干扰协调称作集中控制型小区间干扰协调。此外,将集中管理无线资源的基站称作控制基站或集中控制基站,将由控制基站管理无线资源的基站称作远程基站。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R1-060670,Siemens,“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yPartial Frequency Reuse”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21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情况下,小区边缘的用户用的无线资源R1~R3被各个基站占有。例如,在基站BS1的小区边缘用户增加的情况下,无线资源R1的分配增加。虽然也考虑将该信息通过回程线路的控制信号通知给其他基站,并增加无线资源R1,但成为低速的控制,不能实现迅速的小区间正交化。
另一方面,在集中控制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情况下,由于控制基站集中管理无线资源,因此能够实现迅速的小区间正交化。但是,在控制基站管理的基站数增大的情况下,控制基站的处理负担增大。
此外,在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情况下,在由各个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包含对每个小区不同的序列。换言之,对每个小区应用不同的小区ID。该参考信号是在基站和用户装置之间已知的信号。用户装置根据该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接收质量的测定。
在将该参考信号应用于集中控制型小区的情况下,需要另外进行最佳化。在集中控制型小区中,假设应用于小区半径小的小区中,因此在参考信号中包含对每个小区不同的序列的情况下,频繁产生切换。
此外,在参考信号中包含对每个小区公共的序列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的测定。
因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应用一个基站集中管理邻接基站的无线资源的技术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该基站和邻接基站之间的切换处理负担,并且测定各个小区中的接收质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移动通信系统具有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第一生成部,生成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第一已知信号、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第二已知信号;以及
第一无线发送部,将由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的第一已知信号和第二已知信号无线发送到下属的终端装置。
本基站包括:
第一已知信号生成部,生成用于在应统辖的一个或多个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第一已知信号;
第二已知信号生成部,生成用于多个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多个第二已知信号;
无线发送部,将由所述第一已知信号生成部和所述第二已知信号生成部生成的第一已知信号和第二已知信号无线发送到下属的终端装置;以及
有线发送部,将用于生成第一已知信号的信息通过有线发送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并通过有线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分别发送用于生成各基站应特有使用的第二已知信号的信息。
本用户装置用于具有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
接收质量测定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号来测定接收质量;以及
通知部,将由所述接收质量测定部测定的接收质量通知给覆盖该用户装置所处的区域的基站,
所述接收质量测定部基于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用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第二已知信号,测定接收质量。
本方法是用于具有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包括:
信号生成步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生成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第一已知信号、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第二已知信号;以及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将由所述信号生成步骤生成的第一已知信号和第二已知信号无线发送到下属的终端装置的步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在应用一个基站集中管理邻接基站的无线资源的技术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该基站和邻接基站之间的切换处理负担,并且测定各个小区中的接收质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的部分方框图。
图6是表示由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映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中的发送部的部分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部分方框图。
图9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无线通信系统>
参照图3说明具有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用户装置也称作移动台装置。
该移动通信系统是应用了例如演进的UTRA和UTRAN(Evolved UTRAand UTRAN,别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或超(super)3G)的系统。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并用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和集中控制型小区间干扰协调。通过并用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和集中控制型小区间干扰协调,能够实现迅速的小区间正交并且降低控制基站的处理负担。
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副载波上搭载数据来进行传输的方式。SC-FDMA是对频带进行分割,多个用户装置之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降低用户装置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
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基站组(BS组1和BS组2)。这里,基站组是由一个控制基站(eNB:eNodeB)管理(控制)无线资源的基站的集合。各个基站组1和2分别具有一个控制基站BS1和BS5。控制基站BS1集中管理(控制)该控制基站BS1的无线资源和基站组内的远程基站BS2~BS4的无线资源。控制基站BS5集中管理(控制)该控制基站BS5的无线资源和基站组内的基站BS6~BS8的无线资源。即,在基站组内,通过控制基站进行集中控制型小区间干扰协调。图3中,作为一例,示出了控制基站管理三个远程基站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但对三个以外的远程基站也能够应用。
另一方面,控制基站BS1对位于属于基站组的基站所覆盖的通信区域的边界的用户分配仅能在各个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例如,控制基站BS1对在控制基站BS1所覆盖的区域中、位于靠近控制基站BS5的小区边缘的区域的用户,分配仅能在各个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关于仅能在各个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信息通过使用回程线路和/或无线的控制信号,从而在控制基站之间共享。即,在基站组之间进行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通过在基站组之间进行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从而在基站组内,由控制基站集中管理无线资源,因此能够降低小区间干扰。控制基站只要管理基站组内的基站的无线资源即可,因此即使在基站数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控制基站的处理负担。
参照图4说明并用自主分散型小区间干扰协调和集中控制型小区间干扰协调的情况的无线资源分配例子。
在本实施例的小区间干扰协调中,无线资源包含仅能在各个基站组中使用的无线资源R1~R3以及可在全部基站组中公共使用的无线资源R4~R8。无线资源R1~R3是对位于基站组的通信区域边界的用户分配的频率。无线资源R4~R8是对位于基站组的通信区域边界以外的用户分配的频率。无线资源R4~R8例如被分配给位于基站附近的用户、位于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的小区边界的用户等。
例如对属于基站组1的通信区域边界的用户使用无线资源R1,在邻接基站组2和3中不使用无线资源R1。同样,对属于基站组2的通信区域边界的用户使用无线资源R2,在邻接基站组1和3中不使用无线资源R2。对属于基站组3的通信区域边界的用户使用无线资源R3,在邻接基站中不使用无线资源R3。从而,位于基站组1~3的通信区域边界的用户能够以干扰少的状态进行通信。
基站组1的控制基站使用仅能在基站组1中使用的无线资源R1以及可在全部基站组中公共使用的无线资源R4~R8,对基站组内的基站分配无线资源。例如,图3的控制基站BS1对该控制基站BS1内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R1和R4,对基站BS2内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R5和R6,对基站BS3内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R7,对基站BS4内的用户分配无线资源R8。另外,如图3的基站BS2和BS4这样,在通信区域互相远离且小区间干扰小的情况下,图3的控制基站BS1也可以对基站BS2内的用户和基站BS4内的用户分配相同的无线资源。
在通信区域互相远离且小区间干扰小的情况下,通过分配相同的无线资源从而能够实现无线资源的有效活用,并且能够提高小区内的用户的吞吐量。此外,可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无线资源R1~R3作为仅能在各个基站组中使用而进行了说明,但无线资源R1~R3也可以设定为在各个基站组中不能使用。例如,也可以是无线资源R1仅基站组1不能使用,无线资源R2仅基站组2不能使用,无线资源R3仅基站组3不能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作为在UE之间公共使用的导频信号,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DownlinkReference Signal)。例如,DL RS使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hysical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HARQ指示符信道(PHICH:Physical HARQIndicator Channel)的解码的信道估计、和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即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的计算。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包含两个序列。基于该参考信号,用户装置进行信道估计、接收质量的测定。该两个序列中包括用于在基站组之间公共使用的序列(以下称作公共RS)、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多个独立的序列(以下称作独立RS)。例如,公共RS对每个控制基站不同。此外,例如,公共RS对属于不同的控制基站的每个远程基站不同。此外,例如,独立RS在属于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之间独立。换言之,独立RS在属于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之间不同。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并用公共RS和独立RS。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从控制基站BS1和远程基站BS2-BS4发送公共RS。该公共RS在空中合成并被用户装置接收。用户装置不知道该公共RS由哪个基站发送。换言之,四个基站之间表面上没有小区的边界。从控制基站BS1和远程基站BS2-BS4发送公共RS,从而能够从四个基站同时发送公共控制信道,因此能够提高对于位于小区边界的用户装置的接收质量。这里,该公共控制信道中含有广播信道、寻呼信道。
此外,能够降低控制基站和属于该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之间的切换处理中的负担。设想通过应用远程基站,将来小区半径会减小。在这样的情况下,设想在对控制基站和属于该控制基站的各个远程基站应用独立RS的情况下,会频繁地产生切换。通过在控制基站和属于该控制基站的各远程基站之间应用公共RS,从而小区ID不会改变,因此能够降低切换处理的负担。
此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从控制基站BS1和远程基站BS2-BS4发送独立RS。用户装置接收由一个基站发送的数据。从而,用户装置需要对每个基站测定接收质量、例如CQI。此外,用户装置需要对每个基站测定用于求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的接收质量、例如CQI。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独立RS。此外,用户装置进行基于独立RS高速地选择最佳的连接小区的处理。例如,在控制基站和属于该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之间切换连接小区的情况下,进行切换发送天线的处理。该处理为物理层中的处理。此外,例如,在将连接小区切换到不同的控制基站或者属于该不同的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的情况下,进行高层的处理。
<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
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控制基站100n(n是n>0的整数)。此外,本实施例的控制基站100n具有一个或多个远程基站200m(m是m>0的整数)。在图5中作为一例,示出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两个控制基站1001和1002的情况。此外,在图5中作为一例,示出一个控制基站具有一个远程基站的情况。例如,基站组1包括控制基站1001和远程基站2001。此外,例如,基站组2包括控制基站1002和远程基站2002。此外,远程基站200也可以属于多个基站组。
以下,控制基站100n(1001、1002、…100n)由于具有同一结构、功能、状态,所以,在以下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则作为控制基站100进行说明。以下,远程基站200m(2001、2002、…200m)由于具有同一结构、功能、状态,所以,在以下只要没有特别的事先说明,则作为远程基站200进行说明。
<控制基站>
控制基站100是集中管理基站组内的无线资源的基站。换言之,控制基站100具有作为统辖下属的远程基站200的统辖基站的功能。该控制基站100包括用户信息接收部102、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基站内信息发送部106、资源分配决定部108、分配信息发送部110、发送部112、基站组决定部114、参考信号生成部116。
用户信息接收部102接收由位于该控制基站100覆盖的区域中的用户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并根据该上行链路的信号取得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中也可以包含用户数、用户的位置、业务量、接收质量等。另外,也可以根据从用户装置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在该控制基站100内决定该用户信息。
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收集在用户信息接收部102中取得的用户信息和基站内信息。该基站内信息中也可以含有该控制基站的处理负担。此外,该基站内信息中也可以包含属于该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的用户信息。此外,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为了基于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来变更基站组,也可以从其他基站组的基站收集该其他基站内的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例如,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也可以从其他基站组的其他控制基站收集该其他基站内的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
基站内信息发送部106将在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中收集的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发送给其他控制基站。
资源分配决定部108基于基站组内的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决定可在该控制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和可在属于该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中使用的无线资源。例如参照图4所说明的那样,在无线资源包含仅能在各个基站组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和可在全部基站组中公共使用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资源分配决定部108从仅能在基站组1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和可在全部基站组中公共使用的无线资源中,决定可在该控制基站100中使用的无线资源和可在远程基站200中使用的无线资源。
分配信息发送部110将能在属于该控制基站100的远程基站200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发送给该远程基站200。此外,分配信息发送部110对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由参考信号生成部116输入的、用于生成公共RS的信息和用于对该控制基站100和各个远程基站分别生成各个基站应特有地使用的独立RS的信息。例如,控制基站100和远程基站200通过有线连接。
发送部112从可在该控制基站100中使用的无线资源中,分配实际用于发送用户数据的无线资源,并进行数据发送。此外,发送部112将包含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的信号无线发送给下属的用户终端。
基站组决定部114根据从属于该控制基站100的远程基站和属于其他基站组的控制基站和/或远程基站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决定基站组。例如,基站组决定部114决定基站组,使得远程基站数均等。此外,基站组决定部114也可以决定基站组,使得位于该基站组的用户装置均等。此外,基站组决定部114也可以决定基站组,使得该基站组的业务量均等。此外,基站组决定部114也可以决定基站组,以减少位于该基站组的通信区域边界的用户数。此外,基站组决定部114也可以决定基站组,以提高该基站组的通信区域边界的接收质量。这些基站组的决定可以在一个控制基站中集中进行,也可以在多个控制基站之间协调进行。
基站组决定部114将决定了的基站组通知给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基于通知的基站组,收集该基站组内的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此外,资源分配决定部108决定所决定了的基站组内的无线资源。例如,基站内信息收集部104停止从已不属于基站组的远程基站200收集用户信息和/或基站内信息。基站组决定部114典型为包括在基站中,但也可以包括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这样的管理多个基站的节点中。
参考信号生成部116生成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是在用户装置和基站之间已知的信号。如上所述,该参考信号中包含公共RS和独立RS。此外,参考信号生成部116生成用于生成公共RS的信息和用于对该控制基站100和各个远程基站分别生成各个基站应特有使用的独立RS的信息。然后,参考信号生成部116将该用于生成公共RS的信息和用于对该控制基站100和各个远程基站分别生成各个基站应特有使用的独立RS的信息输入到分配信息发送部110。例如,公共RS中也可以包含已经决定了的序列(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此外,例如,独立RS优选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能够正交。例如,在远程基站之间使参考信号正交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可以应用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也可以应用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
此外,例如,独立RS优选包含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应用了频率偏移的序列。例如,也可以将由该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频率错开。此外,独立RS也可以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应用时间的偏移。例如,也可以将由该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错开。通过将由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错开,从而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能够使参考信号正交。此外,能够提高在用户装置中测定的接收质量的质量。此外,也可以将由该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错开。
此外,独立RS也可以包含被应用了扰频的序列,该扰频使用了用于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公共RS。例如,独立RS优选包含由用于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公共RS扰频了的序列。为了使属于不同的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之间的参考信号随机化,也可以使用公共RS对独立RS进行扰频。
此外,例如,公共RS和独立RS如图6所示这样映射。独立RS在各个小区中用于测定接收质量,因此与公共RS相比,其开销也可以少。例如,公共RS比独立RS紧密配置。此外,公共RS也可以通过该控制基站所具有的天线数以下的天线来发送。例如,即使在控制基站100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公共RS也可以通过少于该多个天线的天线发送。例如,公共RS也可以通过两个天线发送。此外,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天线发送。另一方面,独立RS需要通过该控制基站所具有的天线数的天线发送。因为用户装置基于独立RS求PMI。
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基站100中的发送部112。
发送部112包括信道复用部1122、快速傅立叶反变换部(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1124。
信道复用部1122中输入用于在该控制基站以及远程基站中公共使用的公共RS,以及用于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各自特有使用的独立RS。例如,公共RS和独立RS由参考信号生成部116输入。此外,输入公共控制信道和该公共控制信道以外的信道。如上所述,公共控制信道中包括广播信道、寻呼信道。
信道复用部1122复用输入的信道。例如,信道复用部1122参照图6说明的那样进行映射。在信道复用部1122中映射的信号被输入到IFFT1124。
IFFT1124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被进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后的信号此后作为发送信号被无线发送给用户装置300。
<远程基站>
远程基站200是由控制基站100管理无线资源的基站。该远程基站200包括用户信息接收部202、基站内信息发送部204、分配信息接收部206、发送部208、参考信号生成部210。
用户信息接收部202从位于该远程基站200覆盖的区域的用户装置接收上行链路的信号,并根据该上行链路的信号来收集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中也可以包含用户数、用户的位置、业务量、接收质量。
基站内信息发送部204将在用户信息接收部202中收集的用户信息、基站内信息发送给控制基站100。该基站内信息中也可以包含该远程基站200中的处理负担。
分配信息接收部206从控制基站100接收可在该远程基站200中使用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此外,分配信息接收部206从控制基站100接收用于生成公共RS的信息和用于对该控制基站100和各个远程基站分别生成各个基站应特有使用的独立RS的信息。分配信息接收部206将接收到的用于生成公共RS的信息和用于对该控制基站100和各个远程基站分别生成各个基站应特有使用的独立RS的信息输入到参考信号生成部210。
发送部208从可在该远程基站200中使用的无线资源中,分配实际用于发送用户数据的无线资源,并进行数据发送。此外,发送部208将包含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的信号无线发送到下属的用户装置。
此外,在远程基站200属于多个基站组的情况下,分配信息接收部206从多个控制基站接收分配信息。例如,发送部208根据用户的位置而决定基站组,并使用从决定了的基站组的控制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来发送数据。通过使用从根据用户的位置而决定的基站组的控制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来发送数据,从而能够进行控制使得从多个控制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不重复。
参考信号生成部210生成参考信号。例如,参考信号生成部210根据由分配信息接收部206输入的用于生成公共RS的信息和用于对该控制基站100和各个远程基站分别生成各个基站应特有使用的独立RS的信息,生成参考信号。如上所述,该参考信号中包含公共RS和独立RS。例如,公共RS中也可以包含已经决定的序列。此外,例如,独立RS优选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能够正交。例如,在使参考信号在远程基站之间正交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码分复用,也可以应用频分复用,也可以应用时分复用。
此外,例如优选独立RS包含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应用了频率偏移的序列。例如,可以将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频率错开。此外,独立RS也可以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应用时间的偏移。例如,可以将由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错开。由此,能够使参考信号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正交。此外,可以提高在用户装置中测定的接收质量的质量。此外,可以将由控制基站和各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和发送频率错开。
此外,独立RS也可以包含被应用了扰频的序列,该扰频使用了公共使用于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的公共RS。例如,独立RS优选包含通过公共使用于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的公共RS进行了扰频的序列。为了使属于不同的控制基站的远程基站之间的参考信号随机化,也可以使用公共RS对独立RS进行扰频。
此外,例如,参照图6说明的那样映射公共RS和独立RS。独立RS由于在各个小区中用于测定接收质量,因此与公共RS相比,其开销也可以少。例如,公共RS比独立RS紧密配置。此外,公共RS也可以通过该远程基站具有的天线数以下的天线发送。例如,即使在远程基站200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公共RS也可以通过小于该多个天线的天线发送。例如,公共RS可以通过两个天线发送。此外,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天线发送。另一方面,独立RS需要通过该远程基站具有的天线数的天线发送。因为用户装置根据独立RS而求PMI。
本实施例的远程基站200中的发送部208与参照图7说明的发送部相同。
<用户装置>
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
本实施例的用户装置300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部(Fast Fourier Transform)302、信道分离部304、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公共控制信道解调部308、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
FFT302对由控制基站100或远程基站200发送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该控制基站100或远程基站200覆盖该用户装置300所处的区域。FFT302将快速傅立叶变换后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输入到信道分离部304。
信道分离部304将输入的经快速傅立叶变换后的下行链路的信号中包含的信道分离。例如,在该下行链路的信号中包含公共RS和独立RS以及公共控制信道。信道分离部304将公共RS输入到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此外,信道分离部304将公共控制信道输入到公共控制信道解调部308。此外,信道分离部304将独立RS输入到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
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基于输入的公共RS,估计该公共RS的信道质量和/或接收质量。该接收质量中包含CQI。例如,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在以下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公共RS来测定接收质量。
(1)在下行链路中从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同时发送数据的情况下
(2)位于控制基站或远程基站附近的情况下
因为在(2)的情况下,可以忽视从该控制基站或远程基站以外的基站发送的信号。
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将表示估计出的接收质量的接收质量信息通知给高层。此外,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将该接收质量信息输入到公共控制信道解调部308。
公共控制信道解调部308根据由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输入的接收质量信息,解调输入的公共控制信道。然后,公共控制信道解调部308将解调公共控制信道所得的公共控制信息通知给高层。
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根据独立RS估计CQI。此外,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根据独立RS求PMI。例如,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根据预先决定的预编码矢量,估计应用了该预编码矢量的情况下的接收质量。此外,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求最佳的基站,作为连接目的地。然后,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将估计的CQI以及PMI、表示作为连接目的地最佳的基站的信息通知给高层。该PMI中也可以包含对应于预编码矢量的索引、应用了该预编码矢量的情况下的接收质量。
例如,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在下行链路中从单一的控制基站或远程基站发送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独立RS测定接收质量。
此外,在上述用户装置300中,也可以比较根据独立RS测定的接收质量(CQI)和根据公共RS测定的接收质量(CQI),并根据该比较结果,对高层通知一方的接收质量。例如,也可以对在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310中根据独立RS估计的接收质量、和在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306中根据公共RS估计的接收质量进行比较,并将较好一方的接收质量通知给高层。该情况下,用户装置300也可以根据可在该用户装置300中接收的从多个控制基站100和/或远程基站200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包含的独立RS,测定接收质量。
<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之一)>
参照图9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
说明根据由用户装置300测定的接收质量,在基站组内高速切换连接小区的处理。
用户装置300位于远程基站2001所覆盖的区域中。
控制基站100、远程基站2001以及2002发送参考信号(步骤S802、S804和S806)。
该参考信号由用户装置300接收。用户装置300测定该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步骤S808)。例如,用户装置300根据该参考信号中包含的独立RS来测定接收质量。然后,用户装置300根据测定的接收质量,将接收质量最好的基站ID和接收质量通知给覆盖该用户装置300所处的区域的远程基站2001(步骤S810)。
远程基站2001将通知的接收质量最好的基站ID和接收质量通知给控制基站100(步骤S812)。
控制基站100根据通知的基站的ID和接收质量,将与该用户装置300连接的基站切换到该通知的基站(步骤S814)。例如,控制基站100将与该用户装置300连接的基站切换到远程基站2002
控制基站100将发送给该用户装置300的数据发送给远程基站2002(步骤S816)。
远程基站2002将由控制基站100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用户装置300(步骤S818)。
<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之二)>
参照图10说明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其他动作。
说明根据由用户装置300测定的接收质量进行伴随基站组的变更的切换的处理。
用户装置300位于远程基站2001所覆盖的区域。远程基站2001属于基站组1。
控制基站1001、远程基站2001、控制基站1002以及远程基站2002发送参考信号(步骤S902、S904、S906以及S908)。
该参考信号由用户装置300接收。用户装置300测定该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步骤S910)。例如,用户装置300根据该参考信号中包含的公共RS来测定接收质量。然后,用户装置300根据测定的接收质量,判定该接收质量是否满足切换的条件。例如,用户装置300也可以判断所在的基站组1的接收质量是否比其他基站组2的接收质量好。
在满足切换的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装置300将切换请求发送到所在的远程基站2001(步骤S912)。
该切换请求被发送到控制远程基站2001的控制基站1001(步骤S914)。
控制基站1001将与用户装置300的连接信息发送给切换目的地的基站组2的控制基站1002(步骤S916)。
用户装置300对接收质量最好的远程基站2002发送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步骤S918)。
该RACH被发送到控制远程基站2002的控制基站1002(步骤S920)。
控制基站1002进行远程基站2002和用户装置300的链路连接处理(步骤S922)
控制基站1002将发送给该用户装置300的数据发送给远程基站2002(步骤S924)。
远程基站2002将由控制基站1002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用户装置300(步骤S926)。
参照图9以及图10说明的处理并行进行。例如,该处理其周期不同。参照图9说明的处理高速进行,但参照图10说明的处理低速进行。
根据本实施例,由控制基站和该控制基站所控制的一个或多个远程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包含用于在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序列(第一已知信号)、用于该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分别特有使用的序列(第二已知信号)。控制基站和该控制基站所控制(统辖)的一个或多个远程基站也可以称作基站组。
通过在参考信号中包含用于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序列,在基站组覆盖的区域中发送公共序列,因此能够提高对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装置的接收质量。此外,由于能够根据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公共使用的序列来进行小区切换,因此能够降低基站组内的切换处理负担。
此外,通过在参考信号中包含用于在控制基站和远程基站之间分别特有使用的序列,用户装置能够测定各个小区中的接收质量。此外,能够高速进行基站组中包含的基站之间的小区切换。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记载了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别名:长期演进或超3G)的系统中的例子,但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用户装置和方法可以在有可能产生小区间干扰的所有通信系统中应用。
为了说明的方便,为了促使发明的理解,使用具体的数值例子进行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事先说明,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可以使用适当的任何的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各个实施例仅仅是单纯的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说明的方便使用功能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但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实现。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其包含各种变形例、修改例、代替例、置换例等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08年7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172813号的优先权,并将2008-172813号的全部内容引用在本国际申请中。
符号说明
100n(1001、1002、…、100n)控制基站
102用户信息接收部
104基站内信息接收部
106基站内信息发送部
108资源分配决定部
110分配信息发送部
112发送部
1122信道复用部
1124快速反变换部(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114基站组决定部
116参考信号生成部
200n(2001、2002、…、200m)远程基站
202用户信息接收部
204基站内信息发送部
206分配信息接收部
208发送部
210参考信号生成部
300用户装置
302快速傅立叶变换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304信道分离部
306信道/接收质量估计部
308公共控制信道解调部
310CQI、PMI以及最佳连接基站的估计部

Claims (8)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基站和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发送以小区特有的序列定义的第1参考信号、以及以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独立的序列定义的第2参考信号,
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第1参考信号和所述第2参考信号,并将所述第1参考信号至少用于广播信道的解调,将所述第2参考信号至少用于接收质量的测定,
所述第1参考信号被映射到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不同的时间码元,并且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相比紧密地被映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情况下,对于每个所述发送天线,所述第2参考信号被映射到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并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具有多个远程基站的情况下,通过码分复用、频分复用、以及频分复用的一个以上,所述第2参考信号在多个远程基站之间相互正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复用了所述基站的第2参照信号的子帧能够可变地偏移。
5.一种具有基站和移动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以小区特有的序列定义的第1参考信号、以及以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独立的序列定义的第2参考信号的步骤;以及
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第1参考信号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将所述第1参考信号至少用于广播信道的解调,将所述第2参考信号至少用于接收质量的测定,
所述第1参考信号被映射到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不同的时间码元,并且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相比紧密地被映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情况下,对于每个所述发送天线,所述第2参考信号被映射到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并发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具有多个远程基站的情况下,通过码分复用、频分复用、以及频分复用的一个以上,所述第2参考信号在多个远程基站之间相互正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复用了所述基站的第2参照信号的子帧能够可变地偏移。
CN201410079803.0A 2008-07-01 2009-06-25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03796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2813A JP5089504B2 (ja) 2008-07-01 2008-07-01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方法
JP172813/08 2008-07-01
CN200980133175.7A CN102132618B (zh) 2008-07-01 2009-06-25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175.7A Division CN102132618B (zh) 2008-07-01 2009-06-25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269A true CN103796269A (zh) 2014-05-14
CN103796269B CN103796269B (zh) 2018-03-09

Family

ID=414658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17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618B (zh) 2008-07-01 2009-06-25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CN201410079803.0A Active CN103796269B (zh) 2008-07-01 2009-06-25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17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2618B (zh) 2008-07-01 2009-06-25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743714B2 (zh)
EP (2) EP2296419A4 (zh)
JP (1) JP5089504B2 (zh)
KR (1) KR101590925B1 (zh)
CN (2) CN102132618B (zh)
WO (1) WO20100017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9483B (zh) * 2006-05-29 2014-03-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系统中的信道质量预测的方法与设备
ATE548870T1 (de) * 2009-01-08 2012-03-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instellung oder aufrechterhaltung einer bevorzugten bedingung für ein mobiles endgerät
KR101612302B1 (ko) * 2009-11-24 2016-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440688B2 (ja) 2010-03-17 2014-03-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
US9307431B2 (en) 2010-04-13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channel properti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350475B2 (en) 2010-07-26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63038B2 (en) 2010-04-13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olved node B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process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515773B2 (en) 2010-04-13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10250919A1 (en) 2010-04-13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qi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1160100A1 (en) 2010-06-18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ubframes
US9136953B2 (en) 2010-08-03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675560B2 (en) * 2010-09-03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receiver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that utilizes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WO2012075031A2 (en) * 2010-12-02 2012-06-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nterference at a mobile station using a shared node
US8644403B2 (en) * 2011-02-28 2014-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Op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when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are supplied by different radio units
WO2012127600A1 (ja) * 2011-03-22 2012-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
US8855000B2 (en) 2011-04-2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ing data traffic power and reference signal power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6010383B2 (ja) * 2012-07-31 2016-10-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マクロ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6033601B2 (ja) * 2012-08-07 2016-11-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干渉低減方法、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980247B2 (en) 2012-10-26 2018-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mary cell signaling for eMBM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111049B2 (en) 2012-10-26 2018-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and eMBMS enhancement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084579B2 (en) * 2014-11-17 2018-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SI feedback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polarized active antenna array
CN105934983B (zh) * 2014-12-30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EP3300423B1 (en) * 2015-05-22 2022-01-12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WO2017045713A1 (en) * 2015-09-16 2017-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coding over a beam subset
CN110999144B (zh) * 2017-06-23 2022-06-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91C (zh) * 1999-08-09 2003-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通信系统的导频同步信道的方法
JP3583353B2 (ja) * 2000-07-03 2004-11-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6931063B2 (en) 2001-03-26 2005-08-1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oop filtering or post filtering in block based motion compensationed video coding
US8009660B2 (en) * 2004-01-29 2011-08-30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cell-specific and common pilot subcarriers in multi-carrier, multi-cel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150408B2 (en) * 2005-03-08 2012-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grouping and set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6311475A (ja) * 2005-03-31 2006-11-09 Ntt Docomo Inc 制御装置、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方法
US20060276189A1 (en) * 2005-04-01 2006-12-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pporting inter-technology handover using IEEE 802.16 handover procedures
JP4869724B2 (ja) * 2005-06-14 2012-02-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4186957B2 (ja) * 2005-06-15 2008-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エリアの受信品質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9510820A (ja) * 2005-09-27 2009-03-12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のためのパイロット構造
JP4675251B2 (ja) * 2006-02-08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送信方法
JP2008035079A (ja) * 2006-07-27 2008-02-14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パイロット信号制御方法
JP4913554B2 (ja) * 2006-11-08 2012-04-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20100317384A1 (en) * 2007-02-16 2010-12-16 Masahito Sakai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base st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common pilot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46582A1 (en) 2015-03-11
US8743714B2 (en) 2014-06-03
US10104562B2 (en) 2018-10-16
US20110170438A1 (en) 2011-07-14
EP2296419A1 (en) 2011-03-16
CN103796269B (zh) 2018-03-09
CN102132618A (zh) 2011-07-20
JP2010016494A (ja) 2010-01-21
CN102132618B (zh) 2014-04-02
EP2296419A4 (en) 2014-06-18
KR101590925B1 (ko) 2016-02-02
WO2010001798A1 (ja) 2010-01-07
JP5089504B2 (ja) 2012-12-05
KR20110025969A (ko) 2011-03-14
US20140226515A1 (en)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618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EP231538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rece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11046B (zh) 移动终端装置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JP585804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4380641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965190B (zh) 用户终端
US9742534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CN10424752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局域基站装置、移动终端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380792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4335651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212188B2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CN104221455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221436A (zh) 通信系统、移动终端装置、局域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4737577A (zh)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4115474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AU20123169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P2824958B1 (e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WO2014203298A1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および無線端末
JP2018191335A (ja) ユーザ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