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4983B -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4983B
CN105934983B CN201480034277.4A CN201480034277A CN105934983B CN 105934983 B CN105934983 B CN 105934983B CN 201480034277 A CN201480034277 A CN 201480034277A CN 105934983 B CN105934983 B CN 105934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ssociate
equipment
transmission device
equipment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42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4983A (zh
Inventor
戴伟倩
翁在新
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34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4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4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4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首先,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其次,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运维管理。由于本方法提供了确定关联设备的方法,并且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确定下来的关联设备进行了共同管理,从而提高了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领域中,运营商从高效建网的角度考虑,通常采用宏基站进行网络的规模部署。然而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等多制式的引入,以及智能终端的发展,原先简单的单制式宏蜂窝网络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多样化业务承载及发展的需要,引入轻功率接入节点即微基站或微微基站,也是高性能网络建设的不可或缺的补充。通过丰富网络覆盖的层次,进而有效解决网络的多样化业务承载、分流和协同,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网络覆盖。
现有技术中对基站的监管方式是通过采集单个基站的告警/事件、性能指标等数据并在设备管理装置即网管上查看、分析,进而实现对各个基站的管理,然而,这种对基站的管理方法由于一方面只是对单个基站的性能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基站周围其他存在共传输关系和无线关系的设备对该基站日常维护、故障定位、问题分析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微基站或微微基站数量较多,从而造成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较低、难度较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从而提高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具体包括: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所述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每个所述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判断所述第一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若是,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若否,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第一邻区的邻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具体包括: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或者,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所述间接连接为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存在中间设备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之前,还包括: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具体包括: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若是,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若否,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网络之间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具体包括: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根据所述问题关联分析维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确定每个所述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判断所述第一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若是,则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若否,则所述确定模块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第一邻区的邻区。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或者,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所述间接连接为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存在中间设备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若是,则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若否,则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根据所述问题关联分析维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确定每个所述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判断所述第一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若是,则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若否,则所述处理器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第一邻区的邻区。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或者,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所述间接连接为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存在中间设备连接。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则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若是,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若否,则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根据所述问题关联分析维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关联设备为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由于设备管理装置能够准确的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并且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了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了设备管理转置的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适用于设备管理装置对基站之间或者基站与其它传输设备实现管理的场景,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设备管理装置,该装置可以为服务器,其中设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流程:
S101: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
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第一基站通常为微基站、微微基站等小型基站。由于通常这类型的基站数目较多,要对每个基站单独管理则会使得管理效率较低,考虑到这一点,设备管理装置将对第一基站和与它相关联的关联设备的统一管理,设备管理装置首先需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这里的关联设备为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它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网络的其他设备。
S102: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具体地,可以理解为:设备管理装置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实现虚拟绑定,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提高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通过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有效的集成,才能充分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之间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从而使得设备管理装置可以更加有效的对第一基站和管理设备的管理。设备管理装置通过将独立的第一基站和管理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在设备管理装置上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日常维护、联合故障隔离和定位、问题关联分析等,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设备管理装置只是做上述的维护、问题分析等。本实施例以设备管理装置做的问题关联分析为例:它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性能指标按照异常性能指标的维度钻取,判断异常性能指标产生的原因和根因;若通过异常性能指标不能排查原因,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告警/事件按照告警/事件的维度逐个过滤,包括已自动恢复的告警/事件,定位故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首先,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关联设备为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其次,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由于设备管理装置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了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了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的进一步细化,步骤S101可以细化为如下流程:
S201: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
S202: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每个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
S203:设备管理装置判断第一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
S204: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关联设备。
S205:设备管理装置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第二邻区为第一邻区的邻区。
具体地,首先,S203:设备管理装置判断第一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即第一邻区和小区是否属于不同的基站,若是,则执行S204,即当第一邻区与小区为异站小区,则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可以被确定为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和第一基站的关系可以是:同频关系、异频关系、同制式关系和异制式关系等。若否,则执行S205,即当第一邻区与小区不是异站小区,则设备管理装置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第二邻区为第一邻区的邻区,如果第二邻区与小区是异站小区,那么确定第二邻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依次类推,如果第二邻区与小区不是异站小区,那么继续判断第三领域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第三邻区为第二邻区的邻区。此外,设备管理装置判断到第几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可以设置,本发明不做限定。
举个例子,假设A小区为第一基站的小区,B小区和C小区为A小区的两个邻区,设备管理装置判断B小区与A小区是异站小区,则B小区对应的基站可以被确定为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另外,设备管理装置判断C小区与A小区不是异站小区,即它们是同站小区,则设备管理装置继续判断C小区的邻区D小区是否与A小区是异站小区,若是,则确定D小区对应的基站为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
当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关联设备之后,对它们进行进行共同管理。进而在设备管理装置上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日常维护、联合故障隔离和定位、问题关联分析。基于关联关系进行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联合故障定位和问题关联分析等,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设备管理装置只是做上述的维护、问题分析等。本实施例以设备管理装置做的问题关联分析为例:它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性能指标按照异常性能指标的维度钻取,判断异常性能指标产生的原因和根因;若通过异常性能指标不能排查原因,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告警/事件按照告警/事件的维度逐个过滤,包括已自动恢复的告警/事件,定位故障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中包括:首先,确定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确定每个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其次,判断第一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若是,则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关联设备。若否,则设备管理装置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当确定了关联设备之后,则设备管理装置可以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进而提高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中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的进一步细化,与实施例二为并列方案,步骤S101可以细化为: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关联设备;或者,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关联设备,间接连接为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中间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分为多模基站和非多模基站,或者被称为多制式基站和单制式基站,所谓多制式基站即在基站的同一基带框中插入不同制式的基带单板,以组成多制式基站。比如: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制式分配在第1-3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制式分配在4-8槽。因此,假设第一基站是一个多制式基站中的其中一个制式基站,那么可以在多制式基站内部中判断该制式基站是否与其他制式基站直接连接;如果是,则确定与直接连接的其他制式基站为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或者,如果第一基站与其他制式基站间接连接,则其他制式基站也为该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当然,这里的第一基站和其他制式基站可能共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e,BBU)板,也可能不共BBU板。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确定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关联设备;或者,确定与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关联设备,然后设备管理装置实现对第一基站与关联设备的共同管理。进而提高设备管理装置的管理效率。
实施例四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的进一步细化,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为并列方案,步骤S101可以细化为:
S301: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
S302:设备管理装置判断传输设备是否属于设备管理装置管理。
可选地,设备管理装置判断上述传输设备是否也是属于该设备管理装置管理,可以根据传输设备是否也是属于该设备管理装置管理将第一基站与传输设备所在场景分为:共管场景和非共管场景。
所谓共管场景是指: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使用相同的设备管理装置进行管理,可以在设备管理装置上完成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的信息查询、故障隔离、性能分析等功能。
所谓非共管场景是指: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分别属于不同的设备管理装置管理,可以在第一基站对应的设备管理装置上对传输设备的信息查询,然后再传输设备对应的设备管理装置上完成故障隔离、性能分析等功能。
S303: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LLDP)报文和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
具体地,当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传输设备与第一基站属于设备管理装置管理。即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属于共管场景,则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LLDP报文和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通常,为了满足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之间的集成关系,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都需要支持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
一方面,设备管理装置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LLDP报文,其中LLDP报文携带传输设备的网络之间的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和端口信息,设备管理装置对LLDP报文完成解析,获得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等,设备管理装置还可以将解析得到的信息以表格形式呈现给维护人员。
另一方面,设备管理装置还接收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其中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可选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LLDP报文和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具体包括:设备管理装置确定LLDP报文携带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如果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上述两点均正确,则确定传输设备为关联设备。
S304:根据LLDP报文获取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传输设备为关联设备。
具体地,当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传输设备与第一基站不属于同一个设备管理装置管理。即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属于非共管场景,则设备管理装置根据LLDP报文获取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传输设备为关联设备。如果LLDP报文丢失,设备管理装置可以重新激活获取传输设备的信息。
设备管理装置将第一基站和传输设备逻辑上绑定为一个整体,从而可以小基站与对端传输设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日常维护、联合故障隔离和定位、问题关联分析。设备管理装置可以针对传输设备发起“断点检测”,并可以显示检测的链路故障、网元下行端口故障等结果,用户根据检测的结果,可以判定故障原因、故障位置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首先判断传输设备是否属于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若是,则根据第一基站发送的LLDP报文和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若否,则根据LLDP报文获取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传输设备为关联设备,最后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共同管理,进而提高设备管理设备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具体包括: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根据问题关联分析维护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
实施例五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该装置具体包括: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关联设备为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管理模块402,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第一基站通常为微基站、微微基站等小型基站。由于通常这类型的基站数目较多,要对每个基站单独管理则会使得管理效率较低,考虑到这一点,设备管理装置将对第一基站和与它相关联的关联设备的统一管理,确定模块401,首先需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这里的关联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网络的其他设备。管理模块402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日常维护、联合故障隔离和定位、问题关联分析。基于关联关系进行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联合故障定位和问题关联分析等,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设备管理装置只是做上述的维护、问题分析等。本实施例以设备管理装置做的问题关联分析为例:它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性能指标按照异常性能指标的维度钻取,判断异常性能指标产生的原因和根因;若通过异常性能指标不能排查原因,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告警/事件按照告警/事件的维度逐个过滤,包括已自动恢复的告警/事件,定位故障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确定每个所述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判断所述第一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若是,则所述确定模块401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若否,则所述确定模块401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第一邻区的邻区。
另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确定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关联设备;或者,确定与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关联设备,间接连接为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存在中间设备连接。
又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确定模块401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其中,所述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若是,则所述确定模块401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若否,则确定模块401根据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可选地,管理模块402,具体用于: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根据问题关联分析维护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实施例六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该装置具体包括:处理器501,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关联设备为与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所述处理器501,还用于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第一基站通常为微基站、微微基站等小型基站。由于通常这类型的基站数目较多,要对每个基站单独管理则会使得管理效率较低,考虑到这一点,设备管理装置将对第一基站和与它相关联的关联设备的统一管理,处理器501,首先需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这里的关联设备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网络的其他设备。处理器501可以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日常维护、联合故障隔离和定位、问题关联分析。基于关联关系进行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联合故障定位和问题关联分析等,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设备管理装置只是做上述的维护、问题分析等。本实施例以设备管理装置做的问题关联分析为例:它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性能指标按照异常性能指标的维度钻取,判断异常性能指标产生的原因和根因;若通过异常性能指标不能排查原因,可以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多个告警/事件按照告警/事件的维度逐个过滤,包括已自动恢复的告警/事件,定位故障设备。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覆盖的至少一个小区;确定每个所述小区的邻区为第一邻区;判断所述第一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若是,则所述处理器501确定所述第一邻区对应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若否,则所述处理器501继续判断第二邻区与所述小区是否为异站小区,其中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第一邻区的邻区。
可选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或者,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间接连接的第二基站为所述关联设备,所述间接连接为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存在中间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501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若是,则所述处理器501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若否,则处理器501根据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最后,设备管理装置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由于设备管理装置将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了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了设备管理转置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对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根据问题关联分析维护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管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器502,该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对第一基站和关联设备的问题关联分析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设备管理装置对基站和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监管的方式,还可以扩展至其他设备与关联设备之间,并不只是限定为基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
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其中,在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
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
若是,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
若否,则所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网络之间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具体包括:
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
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
根据所述问题关联分析维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
4.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
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
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
若是,则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
若否,则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
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
根据所述问题关联分析维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
7.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基站的关联设备,其中所述关联设备为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连接的设备,或者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中间设备连接的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共同管理;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传输设备;
则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传输设备是否属于所述设备管理装置管理;
若是,则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报文和所述传输设备发送的站点信息确定所述传输设备是否为关联设备;
若否,则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LLDP报文获取所述传输设备的信息,并且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其中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互联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LLDP报文携带所述传输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
确定所述站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的IP地址、MAC地址和端口信息是否正确;
若正确,则确定所述传输设备为所述关联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进行问题关联分析;
根据所述问题关联分析维护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关联设备。
CN201480034277.4A 2014-12-30 2014-12-30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934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5513 WO2016106545A1 (zh) 2014-12-30 2014-12-30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4983A CN105934983A (zh) 2016-09-07
CN105934983B true CN105934983B (zh) 2019-06-21

Family

ID=5628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4277.4A Active CN105934983B (zh) 2014-12-30 2014-12-30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34983B (zh)
WO (1) WO201610654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941A (zh) * 2002-05-22 2003-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CN1863365A (zh) * 2006-02-21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系统及其方法
EP2296419A1 (en) * 2008-07-01 2011-03-16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CN103889003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941A (zh) * 2002-05-22 2003-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操作维护通道的自动建立方法
CN1863365A (zh) * 2006-02-21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系统及其方法
EP2296419A1 (en) * 2008-07-01 2011-03-16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CN103889003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网络的接入方法、接入网络与汇聚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4983A (zh) 2016-09-07
WO2016106545A1 (zh) 2016-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28297T3 (es) Redes sensibles al tiempo inalámbricas
US20200242591A1 (en) Network Performance Testing with Blockchain
CN102076024B (zh) 基站、网络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4854900B (zh) 无线网络kpi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系统
CN103404196B (zh) 分流处理方法、控制单元及系统
CN104579796B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远程维护方法、终端及系统
WO2021134597A1 (zh) 一种测量信息的上报、收集方法及装置
CN111586120A (zh) 物联网网关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安装方法
CN103313292B (zh) 基于单基带芯片双连接架构的异系统测量方法
CN105790990A (zh) 一种监管配用电通信业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532729B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813370A (zh) 用于wlan自动邻居列表建立和维护的方法
CN105451301B (zh) 可穿戴设备网关联网方法及网关管理平台
CN103024023A (zh) 电子阅览室网络审计方法
CN104038360A (zh) 基于新无线接入控制器架构的网管实现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2917386B (zh) 一种lte无线网s1接口一致性协议验证装置及方法
CN105934983B (zh)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22124A (zh) 配置rru设备的方法以及rru设备、中间设备
CN204895168U (zh) 基于分布式的多协议可降级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4022935A (zh) 一种基于业务属性的移动通信网络隔离的方法
CN102958202A (zh) 无线路由器、接入设备和系统
CN103178997B (zh) 一种基于lldp协议的mac地址相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9816353A (zh) 一种基于软件仿真的dpi设备数据自动化稽核方法
CN106789172B (zh) 一种配电网网络通信系统
CN106258015A (zh) 业务分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