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0396B -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0396B
CN103790396B CN201410040248.0A CN201410040248A CN103790396B CN 103790396 B CN103790396 B CN 103790396B CN 201410040248 A CN201410040248 A CN 201410040248A CN 103790396 B CN103790396 B CN 103790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beam
walking
foundation
section
foundatio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02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0396A (zh
Inventor
杜健民
袁广林
袁迎曙
李庆涛
窦谈
舒前进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14100402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0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0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0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3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装置包括基础梁(2)、滚轴(4)和行走梁(5),灌注桩(1)上设置基础梁,基础梁上设置行走轨道(3),行走轨道上铺设滚轴,滚轴与框架结构(6)之间设置行走梁;所述行走梁是变截面的。方法确定了行走梁与基础梁之间的滚轴受到的压力大小及分布方式,确定了行走梁及基础梁的计算简图,提出了行走梁及基础梁的截面尺寸取值方法,给出了行走梁及基础梁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且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整体平移装置,具体是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城镇、矿区规划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平移。近年来,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以其工期短、对使用者影响小、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
要进行建筑物的整体平移,首先就要将原结构与基础断开,上部结构荷载的传递途径发生了变化,由直接向下传递到基础改为先传递到行走梁,再由行走梁通过滚轴传递到下部的基础梁。特别是对于框架结构,框架柱承受着较大的轴向荷载,托换难度较大,若一旦行走梁及基础梁设计不合理,在上部结构荷载向下传递的过程中发生破坏,上部结构就会出现严重破坏,建筑物的整体平移就不能实现。因此必须要保证行走梁及基础梁托换的安全性。
但到目前为止,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的结构设计还没有正式的设计规范可循,特别是行走梁及基础梁没有可行的设计方法,施工单位往往是凭经验操作,严重影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的安全性,影响建筑物平移技术的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依据合理、计算方便、且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包括基础梁、滚轴和行走梁,灌注桩上设置基础梁,基础梁上设置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铺设滚轴,滚轴与框架结构之间设置行走梁;所述行走梁是变截面的。
一种框架结构整体平移装置其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行走梁和基础梁的截面尺寸:选取基础梁的截面高度为建筑物计算跨度的1/11-1/13,截面的宽度取截面高度的1/2-1/3;
选取行走梁的高跨比为1/9-1/11,确定行走梁截面高度H1,再按照钢筋混凝土梁的高宽比2~3确定行走梁的截面宽度;当框架柱所承担的轴力较大时,加大行走梁的高度为H2,将行走梁做成变截面梁,变截面的长度以满足上部纵筋锚固长度为准;
2)、确定行走梁与基础梁之间滚轴受到的压力大小及分布方式:设行走梁与基础梁之间的滚轴受到的压力为均匀分布,均布滚轴反力的计算按照将框架柱所承受的轴力之和均布于行走梁下计算得到;
3)、把行走梁和基础梁看作是受到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梁,确定行走梁及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4)、进行行走梁的纵筋计算:行走梁的底部纵筋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按照托换节点处的承载力设计确定行走梁的下部配筋,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中:N为上部柱传来的荷载;
As下为托换节点处行走梁底部纵筋的截面面积;
fy为托换节点处行走梁底部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h为托换体系的高度;
B为托换体系的总宽度;
b为行走梁的宽度。
二是按照上述行走梁计算简图得到支座弯矩,计算行走梁的下部配筋;将以上两部分纵筋相加得到行走梁在两端的下部配筋,并且不少于50%的纵筋沿梁的底部通长布置,其他纵筋深入跨中满足锚固长度即可截断。
按照上述行走梁计算简图跨中的负弯矩,计算行走梁的顶部纵筋并且通长布置,在托换节点处的中部和顶部配筋不少于行走梁底部配筋的2/3;
5)、进行基础梁的纵筋计算:根据基础梁的计算简图中梁跨中和支座的最大弯矩,根据公式(2)~(4)确定截面上下部配筋:
α s = M α 1 f c bh 0 2 - - - ( 2 )
ξ = 1 - 1 - 2 α s - - - ( 3 )
A s = α 1 f c bh 0 ξ f y - - - ( 4 )
公式(2)~(4)中:M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α1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αs为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弹塑性抵抗矩系数;
fc为基础梁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为基础梁的截面宽度;
h0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f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
As为基础梁上部或下部配筋截面面积。
6)、确定行走梁和基础梁的箍筋:按照上述行走梁及基础梁支座处的剪力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V < V cs = 0.7 f t bh 0 + f yv A sv s h 0 - - - ( 5 )
公式(5)中:V为行走梁及基础梁支座处的剪力设计值;
ft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b为基础梁的截面宽度;
h0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fyv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s为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Vcs为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Asv为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进一步的,根据公式(6)对行走梁和基础梁的截面尺寸作适当调整:
公式(6)中:i行走梁为行走梁的线刚度;
i基础梁为基础梁的线刚度。
优选的,变截面高度H2的长度为行走梁跨度的1/4。
优选的,选取基础梁的截面高度为建筑物计算跨度的1/12,截面的宽度取截面高度的1/2;选取行走梁的高跨比为1/10。
本发明应用于建筑物的平移,特别适用于软弱地基土上采用桩基础的框架结构。确定了行走梁下及基础梁上的滚轴受到的压力大小及分布方式,确定了行走梁及基础梁的计算简图,提出了行走梁及基础梁的截面尺寸取值方法,给出了行走梁及基础梁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方法。该发明平移装置与现有结构相比,受力明确;行走梁和基础梁的设计方法与现有的弹性地基梁计算理论相比,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且计算结果能满足施工安全性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建筑物整体平移装置示意图;
图2为行走梁的计算简图;
图3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图4为行走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行走梁的托换节点受力示意图。
图中,1、灌注桩,2、基础梁,3、行走轨道,4、滚轴,5、行走梁,6、框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包括基础梁2、滚轴4和行走梁5,灌注桩1上设置基础梁2,基础梁2上设置行走轨道3,行走轨道3上铺设滚轴4,滚轴4与框架结构6之间设置行走梁5;行走梁5是变截面的。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如图4所示,确定行走梁和基础梁的截面尺寸:选取基础梁的截面高度为建筑物计算跨度的1/11-1/13,截面的宽度取截面高度的1/2-1/3。优选的,选取基础梁的截面高度为建筑物计算跨度的1/12,截面的宽度取截面高度的1/2;
选取连续梁的高跨比为1/9-1/11,优选行走梁的高跨比为1/10。确定行走梁截面高度H1,再按照钢筋混凝土梁的高宽比2~3确定行走梁的截面宽度;当框架柱所承担的轴力较大时,加大行走梁的高度为H2,将行走梁做成变截面梁,变截面的长度以满足上部纵筋锚固长度为准,一般为行走梁跨度的1/4;
根据公式(6)对行走梁和基础梁的截面尺寸作适当调整:
公式(6)中:i行走梁为行走梁的线刚度;i基础梁为基础梁的线刚度。
(2)、确定行走梁与基础梁之间滚轴受到的压力大小及分布方式:设行走梁与基础梁上之间的滚轴受到的压力为均匀分布,均布滚轴反力的计算按照将框架柱所承受的轴力之和均布于行走梁下计算得到。均布滚轴反力由以下公式计算:
q = Q L - - - ( 7 )
公式(7)中:Q为框架柱所承受的轴力之和;L为行走梁的跨度。
(3)、如图2和图3所示把行走梁和基础梁看作是受到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和连续梁,确定行走梁及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4)、如图5所示,进行行走梁的纵筋计算:行走梁的底部纵筋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按照托换节点处的承载力设计确定行走梁的下部配筋,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中:N为上部柱传来的荷载;
As下为托换节点处行走梁底部纵筋的截面面积;
fy为托换节点处行走梁底部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h为托换体系的高度;
B为托换体系的总宽度;
b为行走梁的宽度。
二是按照上述行走梁计算简图得到支座弯矩:
M = qL 2 32 - - - ( 8 )
公式(8)中,q为行走梁与基础梁上之间的滚轴受到的均匀反力;
L为行走梁的跨度。
参照公式(2)~(4)计算行走梁的下部配筋;将以上两部分纵筋相加得到行走梁在两端的下部配筋,并且不少于50%的纵筋沿梁的底部通长布置,其他纵筋深入跨中满足锚固长度即可截断。
按照上述行走梁计算简图,可到到跨中的负弯矩:
M = 7 32 qL 2 - - - ( 9 )
公式(9)中,q、L的含义同公式(8)。
参照公式(2)~(4)计算行走梁的顶部纵筋并且通长布置,在托换节点处的中部和顶部配筋不少于行走梁底部配筋的2/3。
(5)、进行基础梁的纵筋计算:根据基础梁的计算简图中梁跨中和支座的最大弯矩,根据公式(2)~(4)确定截面上下部配筋:
&alpha; s = M &alpha; 1 f c bh 0 2 - - - ( 2 )
&xi; = 1 - 1 - 2 &alpha; s - - - ( 3 )
A s = &alpha; 1 f c bh 0 &xi; f y - - - ( 4 )
公式(2)~(4)中:M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α1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αs为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弹塑性抵抗矩系数;
fc为基础梁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为基础梁的截面宽度;
h0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fy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
As为基础梁上部或下部配筋截面面积。
(6)、确定行走梁和基础梁的箍筋:按照上述行走梁及基础梁支座处的剪力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V < V cs = 0.7 f t bh 0 + f yv A sv s h 0 - - - ( 5 )
公式(5)中:V为行走梁及基础梁支座处的剪力设计值;
ft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b为基础梁的截面宽度;
h0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fyv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s为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Vcs为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Asv为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Claims (3)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的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包括基础梁(2)、滚轴(4)和行走梁(5),灌注桩(1)上设置基础梁(2),基础梁(2)上设置行走轨道(3),行走轨道(3)上铺设滚轴(4),滚轴(4)与框架结构(6)之间设置行走梁(5),且行走梁(5)是变截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物装置的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行走梁和基础梁的截面尺寸:选取基础梁的截面高度为建筑物计算跨度的1/11-1/13,截面的宽度取截面高度的1/2-1/3,并根据公式(1)对行走梁和基础梁的截面尺寸作适当调整:
(1)
公式(1)中:为行走梁的线刚度;
为基础梁的线刚度;
选取行走梁的高跨比为1/9-1/11,确定行走梁截面高度,再按照钢筋混凝土梁的高宽比2~3确定行走梁的截面宽度;当框架柱所承担的轴力较大时,加大行走梁的高度为,将行走梁做成变截面梁,变截面的长度以满足上部纵筋锚固长度为准;
2)、确定行走梁与基础梁之间滚轴受到的压力大小及分布方式:设行走梁与基础梁之间的滚轴受到的压力为均匀分布,均布滚轴反力的计算按照将框架柱所承受的轴力之和均布于行走梁下计算得到;
3)、把行走梁和基础梁看作是受到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梁,确定行走梁及基础梁的计算简图;
4)、进行行走梁的纵筋计算:行走梁的下部配筋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按照托换节点处的承载力设计确定行走梁的下部配筋,其计算公式为:
(2)
公式(2)中:为上部柱传来的荷载;
为托换节点处行走梁下部配筋的截面面积;
为托换节点处行走梁下部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托换体系的高度;
为托换体系的总宽度;
为行走梁的宽度;
二是按照上述行走梁计算简图得到支座弯矩,计算行走梁的下部配筋;将以上两部分配筋相加得到行走梁在两端的下部配筋,并且不少于50%的纵筋沿梁的底部通长布置,其他纵筋深入跨中满足锚固长度即可截断;
按照上述行走梁计算简图跨中的负弯矩,计算行走梁的顶部纵筋并且通长布置,在托换节点处的中部和顶部配筋不少于行走梁下部配筋的2/3;
5)、进行基础梁的纵筋计算:根据基础梁的计算简图中梁跨中和支座的最大弯矩,根据公式(3)~(5)确定截面上部和下部配筋:
(3)
(4)
(5)
公式(3)~(5)中: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
为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为钢筋混凝土截面的弹塑性抵抗矩系数;
为基础梁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基础梁的截面宽度;
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相对受压区高度;
为基础梁上部或下部配筋截面面积;
6)、 确定行走梁和基础梁的箍筋:按照上述行走梁及基础梁支座处的剪力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6)
公式(6)中:为行走梁及基础梁支座处的剪力设计值;
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基础梁的截面宽度;
为基础梁跨中或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为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为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的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变截面的长度为行走梁跨度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的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基础梁的截面高度为建筑物计算跨度的1/12,截面的宽度取截面高度的1/2;选取行走梁的高跨比为1/10。
CN201410040248.0A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0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0248.0A CN103790396B (zh)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0248.0A CN103790396B (zh)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396A CN103790396A (zh) 2014-05-14
CN103790396B true CN103790396B (zh) 2016-09-28

Family

ID=5066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024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0396B (zh) 2014-01-27 2014-01-27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03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654B (zh) * 2015-02-02 2016-07-06 南京固强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加固改造方案生成方法
CN105089292A (zh) * 2015-08-21 2015-11-25 顾雍舟 带土基房屋整体平移施工法
CN106815424B (zh) * 2017-01-12 2021-02-09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沟的设计方法与系统
CN108999225B (zh) * 2018-07-24 2020-04-24 山东建筑大学 旋转移位砖混结构建筑物纠倾法
CN111398063B (zh) * 2020-03-31 2021-04-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轴力计锚固节理面剪切荷载-剪切位移曲线预测方法
CN114218658B (zh) * 2021-12-30 2022-10-2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锚索框架结构的内力变形解析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09658A (ja) * 2005-07-04 2007-01-18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免震改修工法
CN102425312A (zh) * 2011-12-12 2012-04-25 广州市鲁班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物平移装置
CN203113825U (zh) * 2013-03-11 2013-08-07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建筑物整体平移的移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396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0396B (zh) 一种框架结构建筑物平移装置及行走梁和基础梁设计方法
CN106049708A (zh) 一种内置分段钢板‑高强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建造方法
CN106245629A (zh) 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及其设计方法
CN104408245B (zh)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设计方法
Massone et al. Load–Deformation responses of slender structural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CN110688696A (zh) 一种隧道支护结构的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988925A (zh) 滑坡或滚石灾害防护的桩网及其设计方法
CN106049511A (zh) 一种适于非煤露天矿边坡滑坡治理的组合加固方法
Guerrini et al. Self-centering precast concrete dual-steel-shell columns for accelerated bridge construction: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CN105649217A (zh) 劲性结构逆作法型钢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01258481Y (zh) 预制后张法抗拔桩
Mohsenian et al. Effect of steel coupling beam on the seismic reliability and R-factor of box-type buildings
Patil et al. Analysis of box culvert under cushion loading
CN104863045B (zh)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桥墩体系
Kattimani et al. Parametric Studies of box culverts
Hashemi Ductility and ultimate strength of eccentric braced frame
CN105677962A (zh) 一种滑板设计优化方法
CN104695460A (zh) 小半径曲线现浇梁横断面方向设不对称支架体系施工方法
CN103790395A (zh) 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纵向平移时横向托换梁的设计方法
CN210482363U (zh) 一种加筋衡重式挡土墙
CN204781321U (zh) 一种局部采用内置方钢管增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Su et al. A unified design approach for 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 coupling beams
Guan et al. Energy-based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CN206110335U (zh) 一种加强圆钢管约束的混凝土柱‑梁节点
Abbas et 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soil nail walls in hybrid retaining wall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