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9505A -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9505A
CN103779505A CN201310302886.0A CN201310302886A CN103779505A CN 103779505 A CN103779505 A CN 103779505A CN 201310302886 A CN201310302886 A CN 201310302886A CN 103779505 A CN103779505 A CN 103779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power supply
emitting diode
substrate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28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志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ltimate Imag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ltimate Ima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timate Image Corp filed Critical Ultimate Imag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79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9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6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ED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e.g. for opera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3Metallic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有机发光单元以及供电单元。有机发光单元具有基板、依序层叠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分别具有朝基板周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供电单元具有多个供电组件。各供电组件包括导电端部及绝缘部。各导电端部具有内表面及相反于内表面的外表面。内表面分别对应连接且完全遮盖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各绝缘部完全遮盖各导电端部的外表面。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通过供电组件的导电端部完全遮盖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而导电端部又被绝缘部所完全遮盖,使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导电端部皆不易被其它导电物体在无意间接触而导致短路问题。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低耗电、高反应速率等优点,已吸引了显示及照明领域应用的广泛注意。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以电激发荧光或磷光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层来产生光线。
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可参考美国专利US6,936,964及US8,154,200所揭示,其将一封盖安装在基板上,利用封盖与基板共同保护基板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此外,为了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的电极具有延伸至封盖外的接触部,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使有机发光二极管组件受到驱动而发出光线。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10的剖视示意图。基板11上依序形成有阳极电极12、有机发光层13以及阴极电极14。封盖15通过封胶16固定于基板11上。阳极电极12具有接触部121,阴极电极14具有接触部141。接触部121、141由基板11表面延伸至封盖15的外,用于与外部电源的夹具17电连接。图2为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上视示意图。这些接触部121、141分别间隔地配置于基板11的周缘,用于与外部电源的夹具17进行电连接。
然而,由于外部电源的夹具17未完全遮盖接触部121、141,造成部分接触部121、141露出,容易被其它导电物体在无意间接触而导通接触部121、141,导致短路问题。此外,夹具17本身也具有导电特性,也会造成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的短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一有机发光单元,具有一基板、依序层叠于该基板上的一第一电极层、一有机发光层,以及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分别具有朝该基板周缘延伸的至少一第一接触部与至少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供电单元,具有多个供电组件,各该供电组件包括一导电端部及一绝缘部,各该导电端部具有一内表面及一相反于该内表面的外表面,该多个内表面分别对应连接且完全遮盖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各该绝缘部完全遮盖各该导电端部的该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基板为透明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有机发光单元还包括一位于该有机发光层上方的保护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保护层是以封胶固定于该基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各该供电组件为夹固于该基板周缘的导电夹具,各该导电夹具包括作为该导电端部的一导电金属夹,以及作为该绝缘部且包覆该导电金属夹的一绝缘套。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供电单元还具有一电路板,且各该供电组件的一端是固定于该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基板的形状为矩形,第一接触部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该矩形基板的四个边上,第二接触部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该矩形基板的四个边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供电单元为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具有作为该多个供电组件的多个支部,各该支部包括作为该导电端部的导线,以及作为该绝缘部且包覆该导线的一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供电单元为一探针单元,该探针单元具有作为该多个供电组件的多个探针组件,各该探针组件具有作为该导电端部的一探针,以及作为该绝缘部且包覆该探针的一绝缘壳体。
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通过供电组件的导电端部完全遮盖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而导电端部又被绝缘部所完全遮盖,使得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导电端部皆不易被其它导电物体在无意间接触而导致短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沿剖切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主要包括有机发光单元20以及供电单元30。
有机发光单元20具有基板21、由下而上依序层叠于基板21上的第一电极层22、有机发光层23,以及第二电极层24。基板21为透明基板,且其形状例如为矩形,但不以此限。有机发光层23例如包括依序堆栈的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电致发光层(electroluminescentlayer)、以及电洞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第一电极层22例如为至少部分透明的导电膜所制成。第二电极层24例如为不透光的金属材质薄膜所制成。
第一电极层22具有朝基板21周缘延伸的至少一第一接触部221,第二电极层24具有朝基板21周缘延伸的至少一第二接触部241。
此外,有机发光单元20例如还包括一位于有机发光层23上方的保护层25。保护层25例如是玻璃、塑料材质或其它绝缘材质所制成的封盖,其例如是通过封胶26固定于基板21上,且使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露出于保护层25之外。此外,保护层25也可例如是多层透光薄膜,堆栈于基板21上以覆盖有机发光层23,用于取代前述保护层加上封胶的做法。
供电单元30具有多个对应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的供电组件31。在本实施例中,各供电组件31例如为导电夹具,其以夹固于基板21周缘的方式固定于基板21上,且与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电连接。各导电夹具包括作为导电端部311的一导电金属夹,以及作为绝缘部312且包覆导电金属夹的一绝缘套。各导电端部311具有内表面313及相反于内表面313的外表面314。绝缘部312完全遮盖导电端部311的外表面314。
当施加电压时,电流会经由图中左侧的供电组件31流至第一电极层22的第一接触部221,再经由有机发光层23至第二电极层24,再经由第二电极层24的第二接触部241流至图中右侧的供电组件31。带负电的电子由第二电极层24移动至有机发光层23,同时带正电的电洞会由第一电极层22移动至有机发光层23。当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电洞在有机发光层23相遇,两者会再结合(recombine)并放出光子,并经由第一电极层22以及基板21向外界发出。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221的数量例如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矩形基板21的四个边上,第二接触部241的数量例如为四个,且分别位于矩形基板21的四个边上。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彼此成间隔设置。需说明的是,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的数量及设置位置皆不以图标为限。如图所示,供电单元30具有多个供电组件31,分别对应地以夹固的方式与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电连接。
图5为图4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沿剖切线A-A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导电端部311的内表面313不仅分别对应连接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并且可完全遮盖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
由于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的上表面受到导电端部311的完全遮盖,而导电端部311的外表面314被绝缘部312所完全遮盖。因此,第一接触部221、第二接触部241或导电端部311本身皆不易被其它导电物体在无意间接触而导致短路问题。
此外,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接触部221及第二接触部241皆为薄膜制成,纵使其侧面并未受到供电组件31完整包覆,由于其侧面的实际厚度较薄,其与外界接触机会相对极低,不易被其它导电物体在无意间接触而导致短路问题。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6中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供电单元30还具有一电路板33,且各供电组件31的一端是固定于电路板33上。通过电路板33与外界电源电连接,并经由各供电组件31对有机发光单元20供电,以驱动有机发光单元20发光。
图7及图8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及局部上视示意图。图7及图8中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供电单元40为一软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具有作为供电组件的多个支部41,各支部41包括作为导电端部的导线411,以及作为绝缘部且包覆导线411的绝缘层412。
图9及图10分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及局部上视示意图。图9及图10中所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供电单元50为一探针单元。探针单元具有作为供电组件的多个探针组件51,各探针组件51具有作为导电端部的一探针511,以及作为绝缘部且包覆探针511的一绝缘壳体512。
需说明的是,供电单元不限于上述导电夹具、软性电路板,以及探针单元的实施例,实际实施时,也可采用其它可达成完全遮盖接触部且其外表面上具有绝缘材质的供电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通过供电组件的导电端部完全遮盖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而导电端部又被绝缘部所完全遮盖。因此,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或导电端部本身皆不易被其它导电物体在无意间接触而导致短路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有机发光单元,具有一基板、依序层叠于该基板上的一第一电极层、一有机发光层,以及一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分别具有朝该基板周缘延伸的至少一第一接触部与至少一第二接触部;以及
一供电单元,具有多个供电组件,各该供电组件包括一导电端部及一绝缘部,各该导电端部具有一内表面及一相反于该内表面的外表面,该多个内表面分别对应连接且完全遮盖该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接触部,各该绝缘部完全遮盖各该导电端部的该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为透明基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单元还包括一位于该有机发光层上方的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是以封胶固定于该基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供电组件为夹固于该基板周缘的导电夹具,各该导电夹具包括作为该导电端部的一导电金属夹,以及作为该绝缘部且包覆该导电金属夹的一绝缘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单元还具有一电路板,且各该供电组件的一端是固定于该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形状为矩形,第一接触部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该矩形基板的四个边上,第二接触部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该矩形基板的四个边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单元为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具有作为该多个供电组件的多个支部,各该支部包括作为该导电端部的导线,以及作为该绝缘部且包覆该导线的一绝缘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电单元为一探针单元,该探针单元具有作为该多个供电组件的多个探针组件,各该探针组件具有作为该导电端部的一探针,以及作为该绝缘部且包覆该探针的一绝缘壳体。
CN201310302886.0A 2012-10-19 2013-07-18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Pending CN1037795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817A TW201417363A (zh) 2012-10-19 2012-10-19 有機發光二極體照明裝置
TW101138817 2012-10-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9505A true CN103779505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48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2886.0A Pending CN103779505A (zh) 2012-10-19 2013-07-18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11084A1 (zh)
CN (1) CN103779505A (zh)
TW (1) TW2014173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77687B4 (de) * 2011-06-17 2021-05-12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Organische leuchtdio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organischen leuchtdiode und modul mit mindestens zwei organischen leuchtdiode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7813A (en) * 1962-02-15 1964-11-17 Sylvania Electric Prod Electroluminescent cell having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increased reliability
US20050153599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Jiun-Han Wu Electrod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US20080012474A1 (en) * 2006-07-11 2008-0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0394259C (zh) * 2003-03-20 2008-06-11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2229037A1 (en) * 2007-12-21 2010-09-15 Rohm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2199A (en) * 1993-01-27 1997-01-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ssembly structure of a flat type device including a panel having electrode terminals disposed on a peripheral portion thereof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3059066B2 (ja) * 1994-12-13 2000-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6025901A (en) * 1995-08-14 2000-02-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3063831B2 (ja) * 1997-08-11 2000-07-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11357A (en) * 1998-07-09 2000-08-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having a cover with radiation-cured perimeter seal
KR100682377B1 (ko) * 2001-05-25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디바이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3886513B2 (ja) * 2004-02-02 2007-02-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99250B1 (ko) * 2005-12-12 2012-11-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회로필름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어셈블리
US8102119B2 (en) * 2008-12-17 2012-01-24 General Electric Comapny Encapsulated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57813A (en) * 1962-02-15 1964-11-17 Sylvania Electric Prod Electroluminescent cell having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increased reliability
CN100394259C (zh) * 2003-03-20 2008-06-11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50153599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Jiun-Han Wu Electrod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employing the same
US20080012474A1 (en) * 2006-07-11 2008-0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2229037A1 (en) * 2007-12-21 2010-09-15 Rohm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7363A (zh) 2014-05-01
US20140111084A1 (en)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6154B1 (ko) 유기 발광 조명 장치
US868663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apparatus
KR101512265B1 (ko) 유기발광장치
US9083004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009199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Homogenous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CN103682144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电源供应装置
US9013096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US10760747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JP6073084B2 (ja) 有機elモジュール、並びに、有機elモジュールの給電構造
CN10377950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EP2706587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10077890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KR20100030980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EP2679894A1 (en) Luminaire
US9853239B2 (en) Surface light-emitting unit
CN103730599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4271083U (zh) 发光面板及照明器具
CN105720023A (zh) 显示器及其热电传导元件
KR101407225B1 (ko) 인출선을 구비한 유기발광 조명 패널
US9559315B2 (en) Surface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1512218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16018008A (zh) 一种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屏体
KR20130071524A (ko) 착탈 구조의 유기 발광부 및 이를 위한 조명 패널
TW201526324A (zh) 發光二極體結構
JP2014186932A (ja) 有機el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