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5244A -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5244A
CN103775244A CN201410023605.2A CN201410023605A CN103775244A CN 103775244 A CN103775244 A CN 103775244A CN 201410023605 A CN201410023605 A CN 201410023605A CN 103775244 A CN103775244 A CN 103775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ed
counterrotating
jet pipe
working medium
gas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36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5244B (zh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xian meiduolin Woo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236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75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75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5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5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52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轴流叶片,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上,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本发明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效率高。

Description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背景技术
活塞式内燃发动机功率密度低,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和喷气式发动机功率密度高,但是小型化后(兆瓦级或兆瓦级以下)效率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发动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轴流叶片,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轴流叶片,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外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固连的回转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固连的回转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轴流叶片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A组轴流叶片和B组轴流叶片,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A组轴流叶片和所述B组轴流叶片之间,所述喷管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固连,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A组轴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B组轴流叶片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径流叶片,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径流叶片,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外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固连的回转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内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固连的回转结构体,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上,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流叶片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反向旋转结构体和喷管,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A组径流叶片和B组径流叶片,所述喷管设置在所述A组径流叶片和所述B组径流叶片之间,所述喷管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固连,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和高压工质源连通,所述喷管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A组径流叶片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B组径流叶片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对外输出动力。
本发明中,所谓的“径面对称”是指沿叶片所在的旋转结构体的轴线的垂直平面对称。
本发明中,至少一部分处于同一回转空间的叶片定义为叶片组,所述A组轴流叶片和所述B组轴流叶片是两个处于不同回转空间的叶片组,所述A组径流叶片和B组径流叶片也是两个处于不同回转空间的叶片组。
本发明中,所谓的“高压工质源”是指能够提供高压工质的机构、单元或系统,例如,工质加热器、工质内燃燃烧室、工质储罐或工质制造单元等,所谓的“工质制造单元”包括工质压缩系统和工质外燃加热系统,或包括工质压缩系统和工质内燃燃烧室,或包括加压泵和气化器等。
本发明中,所谓的“旋转结构体”是指可以做旋转运动的、具有一定结构的部件,例如固定在旋转轴上的旋转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正向”和“反向”是为了区别旋转方向的不同,当正向为顺势针时,反向为逆时针;当正向为逆时针时,反向为顺时针。
本发明中,应根据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装配顺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装配顺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立体装配顺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立体装配顺序图;
图16是设在旋转结构体外部的单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设在旋转结构体外部的多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18是设在旋转结构体内部的单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设在旋转结构体内部的多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正向旋转结构体、2反向旋转结构体、3喷管、31喷管固定结构体、32回转结构体、11径面对称叶片、12径流叶片、121 A组径流叶片、122 B组径流叶片、21轴流叶片、22A组轴流叶片、23B组轴流叶片、4高压工质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轴流叶片21,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13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改为套装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14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轴流叶片21,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外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4
如图4和图15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2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A组轴流叶片22和B组轴流叶片23,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A组轴流叶片22和所述B组轴流叶片23之间,所述喷管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固连,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A组轴流叶片2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B组轴流叶片23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径流叶片12,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其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改为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
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套装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径流叶片12,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外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其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改为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2体对外输出动力。
实施10
如图10所示的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A组径流叶片121和B组径流叶片12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A组径流叶片121和所述B组径流叶片122之间,所述喷管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固连,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A组径流叶片1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B组径流叶片12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图16至图19给出了所述喷管的设置示意图,其中图16、图18是设置单喷管的示意图,图17、图19是设置多喷管的示意图;当喷管设置在旋转结构体外部时,例如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6和实施例8,可参考图16设置单喷管或参考图17设置多喷管;当喷管设置在旋转结构体内部时,例如实施例2、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7、实施例9及实施例10,可以参考图18设置单喷管或参考图19设置多喷管。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轴流叶片(21),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2.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轴流叶片(21),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外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内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轴流叶片(21)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3.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A组轴流叶片(22)和B组轴流叶片(23),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A组轴流叶片(22)和所述B组轴流叶片(23)之间,所述喷管(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固连,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A组轴流叶片(2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B组轴流叶片(23)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4.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径流叶片(12),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外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套装设置喷管固定结构体(31),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喷管固定结构体(31)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5.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径流叶片(12),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共轴线设置,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之间,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外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或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内部套装设置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固连的回转结构体(3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回转结构体(32)上,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另一个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流叶片(1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6.一种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包括正向旋转结构体(1)、反向旋转结构体(2)和喷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上设置A组径流叶片(121)和B组径流叶片(122),所述喷管(3)设置在所述A组径流叶片(121)和所述B组径流叶片(121)之间,所述喷管(3)与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固连,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设置径面对称叶片(11),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的轴线与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的轴线共线,所述喷管(3)和高压工质源(4)连通,所述喷管(3)喷射的气体工质对设置在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上的所述径面对称叶片(11)冲击传动后分成两股气体工质流,其中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A组径流叶片(121)冲击传动,其中另一股气体工质流对所述B组径流叶片(122)冲击传动,所述正向旋转结构体(1)和所述反向旋转结构体(2)对外输出动力。
CN201410023605.2A 2013-01-18 2014-01-18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5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3605.2A CN103775244B (zh) 2013-01-18 2014-01-18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200944 2013-01-18
CN201310020094.4 2013-01-18
CN201310020094 2013-01-18
CN2013100313302 2013-01-28
CN201310031330 2013-01-28
CN201310031330.2 2013-01-28
CN201310059862.7 2013-02-26
CN201310059862 2013-02-26
CN2013100598627 2013-02-26
CN201410023605.2A CN103775244B (zh) 2013-01-18 2014-01-18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5244A true CN103775244A (zh) 2014-05-07
CN103775244B CN103775244B (zh) 2016-03-30

Family

ID=5056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36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5244B (zh) 2013-01-18 2014-01-18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7524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1686A (zh) * 2015-08-27 2015-12-30 黄革远 侧喷涡轮发动机
WO2016065737A1 (zh) * 2014-10-30 2016-05-06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对应体叶轮对转流体机构及其热动力系统
CN106640205A (zh) * 2015-11-04 2017-05-10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的动力系统
CN10713110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0196A (en) * 1993-12-15 1996-10-01 Schlote; Andrew Rotary heat engine
CN1197159A (zh) * 1997-04-24 1998-10-28 黄兆焕 双转子反动式旋转内燃机
CN101389849A (zh) * 2006-01-03 2009-03-18 创新能量公司 旋转式热力发动机
CN102278233A (zh) * 2010-07-07 2011-12-14 靳北彪 超音速转子发动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0196A (en) * 1993-12-15 1996-10-01 Schlote; Andrew Rotary heat engine
CN1197159A (zh) * 1997-04-24 1998-10-28 黄兆焕 双转子反动式旋转内燃机
CN101389849A (zh) * 2006-01-03 2009-03-18 创新能量公司 旋转式热力发动机
CN102278233A (zh) * 2010-07-07 2011-12-14 靳北彪 超音速转子发动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5737A1 (zh) * 2014-10-30 2016-05-06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对应体叶轮对转流体机构及其热动力系统
CN105201686A (zh) * 2015-08-27 2015-12-30 黄革远 侧喷涡轮发动机
CN106640205A (zh) * 2015-11-04 2017-05-10 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能量转换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的动力系统
CN107131103A (zh) * 2016-02-26 2017-09-05 熵零技术逻辑工程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产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5244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1631B (zh) 流路结构及燃气涡轮排气扩散器
JP6147857B2 (ja) 2系統モジュラー式噴射管
CN102356214B (zh) 反作用式涡轮
CN103775244B (zh)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CN104481696B (zh) 一种对转式外骨架水空两用发动机
CN106593694B (zh) 一种向心式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
JP6446174B2 (ja) コンプレッサフェアリングセグメント
CN105406649A (zh) 一种水冷高压清洗机电机
CN104879219A (zh) 一种涡轮爆震发动机
KR101092783B1 (ko) 가스터빈
CN101539066A (zh) 喷雾液体到热壁上蒸发与喷气发动机和蒸汽机复合发动机
US10359054B2 (en) Vortex-injector casing for an axial turbomachine compressor
CN104847498B (zh) 导流驻涡一体化的级间燃烧室
US20170107850A1 (en) Wheel space purge flow mixing chamber
CN203730136U (zh) 一种涡轮爆震发动机
CN205189965U (zh) 压胀一体对转叶轮机构
CN205277504U (zh) 对转叶轮机构及包括其的装置
CN104847486A (zh) 能提高燃气螺管转子发动机效率的消声器
CN207554419U (zh) 一种舰船燃气轮机高压比压气机叶片连接外环
CN105822432A (zh) 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
CN201818391U (zh) 涵道套装涡轮喷气发动机
CN105019948A (zh) 变压喷气式空气发动机
WO2017015775A1 (zh) 以水作为辅助动力的内燃机引擎
JP5908871B2 (ja) 反作用式タービン
RU2007135472A (ru) Турборотор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юг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4

Address after: Sha Tu Li Cun, Chang Le Ji Zhen, Cao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aoxian meiduolin Wood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eiyuan Road, No. 168, Sheng Sheng building, 24 floor

Patentee before: MOLECULE POWER BEIJING TECH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