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213B -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213B
CN103770213B CN201310508443.7A CN201310508443A CN103770213B CN 103770213 B CN103770213 B CN 103770213B CN 201310508443 A CN201310508443 A CN 201310508443A CN 103770213 B CN103770213 B CN 103770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distribution
entrance
slurry distributor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84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0213A (zh
Inventor
W·J·兰格
J·威特鲍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659,51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052793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844,55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999989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filed Critical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Publication of CN103770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0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2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9/00Machines or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material to surfaces to form a permanent layer thereon
    • B28B19/0092Machines or methods for applying the material to surfaces to form a permanent layer thereon to webs, sheets or the like, e.g. of paper, cardboar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Material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分布导管和成形机构。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所述分布出口包括出口开口,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成形机构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Description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递交于2012年10月24日、名称为“Slurry Distributor,System,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的非临时专利申请13/659,516以及递交于2013年3月15日、名称为“Slurry Distributor with a Profiling Mechanism,System,and Method forUsing Same”的部分继续专利申请13/844,550的权益。
所有前述相关申请的全部内容均通过引用合并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续板(例如,墙板)制造过程,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含水烧石膏浆料的分布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将烧石膏(通常称为“灰墁”)均匀地扩散到水中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来制作石膏板是公知的。典型地,通过将灰墁和水以及其它添加剂置于混合器中以连续的方式制作含水烧石膏浆料,混合器包含用于将内含物搅拌以形成均匀的石膏浆料的装置。浆料被连续地朝向混合器的排放出口引导且通过混合器的排放出口并且进入与混合器的排放出口连接的排放导管中。含水泡沫能够与混合器中和/或排放导管中的含水烧石膏浆料结合。浆料流通过排放导管,浆料流从排放导管连续地沉积到由成形台支撑的移动盖网片材上。允许浆料在前进的网上方散布。第二盖网片材被施加以覆盖浆料并且形成连续壁板预型件的夹层结构,连续壁板预型件的夹层结构经过成形,诸如在常规的成形台处,以获得期望的厚度。烧石膏与壁板预型件中的水反应并且随着壁板预型件沿制造线路下移而凝固。壁板预型件在沿着线路的壁板预型件已经充分凝固的点处被切割成段,段被翻转,干燥(例如,在焙炉中)以馏出过量的水,并且经处理以提供期望尺寸的壁板成品。
在通过引用合并于本文中的共同受让的美国专利5,683,635、5,643,510、6,494,609、6,874,930、7,007,914和7,296,919中公开了用于解决与石膏壁板的生产相关的一些操作问题的现有的装置和方法。
在本领域中,水相对于被组合以形成既定量的成品的灰墁的重量比例通常被称为“水灰墁比”(WSR)。在配方不变的情况下WSR的减小将相应地增大浆料粘度,从而降低浆料在成形台上散布的能力。在石膏板制造过程中减少水的使用(例如,降低WSR)能够产生很多优点,包括降低该过程中能量需求的可能。然而,将粘度祝增的石膏浆料均匀地散布在成形台上仍是巨大的难题。
此外,在浆料为包含空气的多相浆料的一些情形下,在混合器的浆料排放导管中会发生空气-液态浆料分离。随着WSR减小,空气体积增大以保持相同的干燥密度。从液态浆料相中分离空气相的程度增大,从而导致倾向于较大的质量或密度变化。
将理解的是,发明人进行该背景描述以帮助读者并且不应视作所指出的任何问题本身在本领域被认识到的表示。尽管所描述的原理能够在一些方案和实施方案中缓解其它系统中固有的问题,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由解决本文提到的任何具体问题的任何公开特征的能力限定。
发明概述
在一个方案中,本公开涉及用于制备石膏产品的浆料分布系统的实施方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馈送导管以及与所述馈送导管流体连通的分布导管。馈送导管可以包括与分布导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馈送入口以及以与第一馈送入口间隔开的关系布置且与分布导管流体连通的第二馈送入口。分布导管能够大体沿着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进入部与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分布出口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纵轴线的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馈送导管和分布导管。所述馈送导管包括第一进入段和第二进入段,第一进入段具有第一馈送入口,第二进入段具有第二馈送入口,所述第二馈送入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成间隔关系布置。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进入部与所述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各自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截面积。分布导管的进入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的开口的截面积之和大的截面积。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馈送导管、分布导管和至少一个支撑段。馈送导管包括第一进入段和第二进入段,所述第一进入段具有第一馈送入口,所述第二进入段具有第二馈送入口,所述第二馈送入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成间隔关系布置。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进入部与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每个支撑段能够在一段行程内移动以使支撑段处于一系列位置上,在该一系列位置上,支撑段与馈送导管和分布导管中的至少一个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案中,浆料分布器能够被放置成与石膏浆料混合器流体连通,石膏浆料混合器适于对水和烧石膏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描述了一种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其包括石膏浆料混合器,所述石膏浆料混合器适于与对和烧石膏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浆料分布器与石膏浆料混合器流体连通并且适于接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并且将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分布到前进的网上。
所述浆料分布器包括:第一馈送入口,其适于接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第二馈送入口,其适于接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以及分布出口,其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两者均流体连通并且适于使得第一和第二流的含水烧石膏浆料通过所述分布出口从浆料分布器中排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馈送导管和分布导管。馈送导管包括进入段,所述进入段具有馈送入口和与所述馈送入口流体连通的馈送进入出口。进入段沿第一馈送流轴线延伸。馈送导管包括定形管道,所述定形管道具有球状部,所述球状部与进入段的馈送进入出口流体连通。馈送导管包括与所述球状部流体连通的过渡段。过渡段沿第二馈送流轴线延伸,所述第二馈送流轴线与所述第一馈送流轴线为非平行关系。
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进入部与馈送导管的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
球状部具有扩展区域,所述扩展区域具有比相对于从馈送入口朝向分布导管的分布出口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定形管道具有与所述进入段的馈送进入出口成面对关系的凸形内表面。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分叉馈送导管和分布导管。分叉馈送导管包括:第一和第二馈送部,其各自具有进入段,所述进入段具有馈送入口和与所述馈送入口流体连通的馈送进入出口;定形管道,其具有与所述进入段的馈送进入出口流体连通的球状部;以及过渡段,其与所述球状部流体连通。进入段大致沿垂直轴线延伸。过渡段沿与垂直轴线垂直的纵轴线延伸。
分布导管大致沿着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以及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进入部与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
第一和第二球状部各自具有扩展区域,所述扩展区域具有比相对于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朝向分布导管的分布出口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各自具有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进入段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馈送进入出口成面对关系的凸形内表面。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分布导管和浆料擦拭机构。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分布出口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并且底面在进入部和分布出口之间延伸。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横轴线与纵轴线基本垂直。浆料擦拭机构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的底面成接触关系的可动擦拭片。擦拭片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清除路径上往复地移动。所述清除路径与所述分布出口相邻布置。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分布导管和成形机构。所述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分布出口包括出口开口,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成形机构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可以用于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中。例如,浆料分布器能够用于将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前进的网上。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包括混合器和与所述混合器流体连通的浆料分布器。所述混合器适于对水和烧石膏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浆料分布器包括馈送导管和分布导管。
馈送导管包括第一进入段和第二进入段,所述第一进入段具有第一馈送入口,所述第二进入段具有第二馈送入口,所述第二馈送入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成间隔关系布置。所述第一馈送入口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石膏浆料混合器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第二馈送入口适于接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
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进入部与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横轴线与纵轴线基本垂直。分布出口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两者流体连通并且适于使得第一和第二流的含水烧石膏浆料通过所述分布出口从所述浆料分布器中排出。
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各自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截面积。分布导管的进入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的开口的截面积之和大的截面积。
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包括:混合器,其适于对水和胶结料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胶结浆料;以及浆料分布器,其与所述混合器流体连通。浆料分布器可以遵从本公开的原理的浆料分布器的各个实施方案中的任一个。
在本公开的又一方案中,浆料分布系统能够用于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例如,浆料分布器能够用于将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前进的网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利用根据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里执行将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移动的网上的方法。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分别通过浆料分布器的第一馈送入口和第二馈送入口。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在浆料分布器中组合。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在移动的网上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利用根据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来执行制备石膏产品的方法。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以平均第一馈送速度被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第一馈送入口。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以平均第二馈送速度被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第二馈送入口。所述第二馈送入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成间隔关系。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在浆料分布器中组合。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以平均排出速度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到沿机器方向移动的盖网片材上。平均排出速度小于平均第一馈送速度和平均第二馈送速度。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能够利用根据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来执行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含水胶结浆料流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以平均馈送速度沿第一馈送流轴线被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馈送入口。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到浆料分布器的球状部中。球状部具有扩展区域,所述扩展区域具有比相对于从馈送入口的流动方向在所述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球状部被构造为降低从馈送入口移动通过球状部的含水胶结浆料流的平均速度。定形管道具有凸形内表面,所述凸形内表面与第一馈送流轴线成面对关系,以使含水胶结浆料流在与第一馈送流轴线基本垂直的平面中以径向流移动。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到沿第二馈送流轴线延伸的过渡段中,第二馈送流轴线与第一馈送流轴线为非平行关系。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到分布导管中。分布导管包括分布出口,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含水胶结浆料流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到沿机器方向移动的盖网片材上。擦拭片在清除路径上沿分布导管的底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地移动以从其中清除含水胶结浆料。清除路径与所述分布出口相邻布置。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含水胶结浆料流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的出口开口中排出到沿机器方向移动的盖网片材上。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出口开口具有沿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纵轴线和横轴线相对垂直。分布导管的与分布出口相邻的部分被可压缩地啮合以改变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在本文中还公开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制造浆料分布器的方法中所使用的模具的实施方案。在本文中还公开了根据本公开原理用于浆料分布器的支撑件的实施方案。
将根据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来理解所公开的原理的进一步和可选的方案和特征。将理解的是,本文所公开的浆料分布系统能够在其它且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实施和使用,并且能够在各个方面进行修改。因此,应理解,前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仅为示例性和说明书的,并且不限制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专利或申请文件包含了以彩色实现的至少一个附图。具有彩色附图的该专利或专利申请公开的副本将在请求和支付必要费用时通过官方来提供。
图1为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浆料分布器的立体图和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支撑件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浆料分布器的前正视图和图2的浆料分布器支撑件。
图4为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其限定了与图1的浆料分布器类似的内部几何结构,但是由刚性材料构造而成且具有两件式构造。
图5为图4的浆料分布器的另一立体图,但是具有成形系统,为示例的目的移除了成形系统。
图6为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等距视图,其包括第一馈送入口和第二馈送入口,第二馈送入口被布置为关于浆料分布器的纵轴线或机器方向成大约六十度的馈送角。
图7为图6的浆料分布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8为图6的浆料分布器的后正视图。
图9为具有两件式构造的图6的浆料分布器的第一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10为图9的浆料分布器件的前视立体图。
图11为图6的浆料分布器和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支撑系统的分解视图。
图12为图11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立体图。
图13为图6的浆料分布器和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支撑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分解视图。
图14为图13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立体图。
图15为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其限定了与图6的浆料分布器类似的内部几何结构,但是由刚性材料构造而成且具有一体式构造。
图16为图15的浆料分布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17为通过图15的浆料分布器限定的内部几何结构的放大立体图,示出了浆料分布器的馈送导管的部分的渐进截面流面积。
图18为图15的浆料分布器的内部几何结构的放大立体图,示出了馈送导管的另一渐进截面流面积。
图19为图15的浆料分布器的内部几何结构的放大立体图,示出了与图15的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的一半对准的馈送导管的又一渐进截面流面积。
图20为图15的浆料分布器和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支撑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21为图20的立体图,但是具有支撑框架,为示例的目的移除了支撑框架以示出与图15的浆料分布器成分布关系的多个保持板。
图22为浆料分布器的另一实施方案和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支撑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前视立体图。
图23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后视立体图。
图24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俯视平面图。
图25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侧正视图。
图26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前正视图。
图27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后正视图。
图28为浆料分布器的远侧部分的放大的详细视图,示出了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擦拭机构的实施方案。
图29为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且在图22的浆料分布器中使用的成形机构的立体图。
图30为图29的成形机构的前正视图。
图30A为如图30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压缩位置的成形机构的成形部件。
图30B为如图30的视图,示出了处于枢转位置的成形机构的成形部件。
图30C为成形部件的放大的详细分解图,示出了平移杆和成形段之间的连接技术。
图31为图29的成形机构的侧正视图。
图32为图29的成形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33为图29的成形机构的仰视正视图。
图34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和支撑系统的俯视平面图,为示例目的移除了支撑框架。
图35为从图22的浆料分布器的球状部的侧部取得的放大的详细视图。
图36为抵靠在图22的支撑系统的底部支撑部件上的一对刚性支撑插件的立体图。
图37为图36的刚性支撑插件的侧正视图。
图38为图36的刚性支撑插件的前正视图。
图39为图36的刚性支撑插件的后正视图。
图40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的前正视图。
图41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的后正视图。
图42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43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的仰视平面图。
图44为图22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俯视平面图。
图45为沿图44中的线45-45截取的剖视图。
图46为沿图44中的线46-46截取的剖视图。
图47为沿图44中的线47-47截取的剖视图。
图48为沿图44中的线48-48截取的剖视图。
图49为沿图44中的线49-49截取的剖视图。
图50为沿图44中的线50-50截取的剖视图。
图51为沿图44中的线51-51截取的剖视图。
图52为沿图44中的线52-52截取的剖视图。
图53为沿图44中的线53-53截取的剖视图。
图54为用于制造如图1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多件式模具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55为图54的模具的俯视平面图。
图56为用于制造如图15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多件式模具的实施方案的分解图。
图57为用于制造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两件式浆料分布器中的一件的模具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58为图57的模具的俯视平面图。
图59为包括依照本公开原理的浆料分布器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0为包括依照本公开原理的浆料分布器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1为依照本公开原理的石膏壁板制造线路的湿端的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62为适于在包括浆料分布器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中使用的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分流器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63为图62的分流器的截面侧正视图。
图64为图62的分流器的侧正视图,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挤压装置的实施方案安装到所述分流器上。
图65为与图15的浆料分布器类似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俯视平面图。
图66为来自实施例1的表I的数据的绘图,其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无因次面积以及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无因次液力半径。
图67为分别来自实施例2和3的表II和II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的流动的无因次速度。
图68为分别来自实施例2和3的表II和II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中的无因次剪切速率。
图69为分别来自实施例2和3的表II和II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的无因次粘度。
图70为分别来自实施例2和3的表II和II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中的无因次剪切应力。
图71为分别来自实施例2和3的表II和II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的无因次雷诺数。
图72为与图22的浆料分布器类似的浆料分布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73为对于图72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输出的俯视立体图。
图74为如图74的视图,示出了在实施例4-6中讨论的各个区域。
图75为图74中所指示的区域A的视图。
图76为示出用于进行CFD分析的径向位置的区域A的俯视平面图。
图77为来自实施例4的表IV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区域A处的径向位置对移动通过图73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区域A的无因次平均速度。
图78为从图72截取的放大的详细视图,示出了移动通过其中的浆料流具有漩涡运动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B。
图79为来自实施例6的表V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73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的流动的无因次速度。
图80为来自实施例6的表V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72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中的无因次剪切速率。
图81为来自实施例6的表V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73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的无因次粘度。
图82为来自实施例6的表V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馈送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移动通过图73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的成型浆料的无因次雷诺数。
图83为来自实施例7的表VII的数据的绘图,示出了距中心横向中点沿出口开口的宽度的无因次距离对从图73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排出的成型浆料的散布角。
发明详述
本公开提供了能够用于制造包括诸如例如石膏壁板的胶结产品的产品的浆料分布系统的各个实施方案。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实施方案能够用于制造过程以有效地分布诸如常见于例如含水泡沫石膏浆料的诸如包含空气和液相的多相浆料。
在连续板(例如,壁板)制造过程中,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分布系统的实施方案能够用于将浆料(例如,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在传送带上移动的前进的网(例如,纸或毡片)上。在一个方面,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系统能够用于常规的石膏干壁制造过程,作为与混合器附接的排出导管或作为排出导管的部分,混合器适于对烧石膏和水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系统的实施方案旨在实现均匀石膏浆料的更宽的分布(沿着交叉机器方向方向)。本公开的浆料分布系统的实施方案适于与具有一系列WSR的石膏浆料一起使用,一系列WSR包括常规地用于制造石膏壁板的WSR以及相对较低且具有相对较高粘度的那些WSR。此外,本公开的石膏浆料分布系统能够用于帮助控制诸如在含水泡沫石膏浆料(包括具有极高泡沫体积的泡沫石膏浆料)中的空气-液态相分离。能够通过利用如图所示和如本文所描述的分布系统对浆料进行路径规划和分布来控制含水烧石膏浆料在前进的网上的散布。
根据本公开原理的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能够用于形成任何类型的胶结产品,诸如例如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形成胶结产品,诸如石膏干壁、波特兰(Portland)水泥板或隔音板。
胶结浆料可以为任何常规的胶结浆料,例如通常用于生产石膏壁板、包括例如在公开号为2004/0231916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描述的隔音板的隔音板或波特兰水泥板的任何胶结浆料。因此,胶结浆料能够任选地进一步包括通常用于生产胶结板产品的任何添加剂。这样的添加剂包括结构添加剂以及化学添加剂,结构添加剂包括矿棉、连续或割断的玻璃纤维(也称为纤维玻璃)、珍珠岩、粘土、蛭石、碳酸钙、聚酯和造纸纤维,化学添加剂诸如为发泡剂、填充剂、促进剂、糖、增强剂(诸如磷酸盐、膦酸盐、硼酸盐等)、阻滞剂、胶合剂(例如,淀粉和乳胶)、着色剂、杀菌剂、杀虫剂、疏水剂,诸如硅酮基材料(例如,硅烷、硅氧烷或硅酮-树脂基体)等等。例如,在美国专利6,342,284、6,632,550、6,800,131、5,643,510、5,714,001和6,774,146以及公开号为2004/0231916、2002/0045074、2005/0019618、2006/0035112和2007/0022913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些和其它添加剂中的一些添加剂的使用的实施例。
胶结料的非限制实施例包括波特兰水泥、酸膜水泥、矿渣水泥、烟灰水泥、铝酸钙水泥、水溶性硫酸钙硬石膏、硫酸钙α-半水合物、硫酸钙β-半水合物、天然的、合成的或化学改良的硫酸钙半水合物、硫酸钙二水合物(“石膏”、“凝固的石膏”、或“含水的石膏”)及其混合物。在一个方面,胶结料期望地包括烧石膏,诸如硫酸钙α-半水合物、硫酸钙β-半水合物、和/或硫酸钙硬石膏的形式。在实施方案中,烧石膏可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纤维质的,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为非纤维质的。烧石膏可以包括至少大约50%的β-硫酸钙半水合物。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烧石膏可以包括至少大约86%的β-硫酸钙半水合物。水与烧石膏的重量比可以为任何适当的比值,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较低的比值会更高效,因为在制造过程中必须馏出更少的过量水,从而节约能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通过将水和烧石膏以从大约1:6重量比至大约1:1重量比的范围内结合来制备胶结浆料,取决于产品,对于板材制造,诸如为大约2:3。
依照本公开原理制备诸如石膏产品的胶结产品的方法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利用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将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前进的网上。在本文中描述了将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移动的网上的方法的各个实施方案。
现在转向附图,在图1-3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原理的浆料分布器120的实施方案,并且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原理的浆料分布器220的另一实施方案。图1-3中示出的浆料分布器120由弹性柔性材料构造而成,而图3和图4中所示的浆料分布器220由相对刚性的材料制成。然而,图1-5中的两个浆料分布器120、220的内部流几何结构相同,并且当考虑图1-3的浆料分布器120时,也应当参照图5。
参照图1,浆料分布器120包括:馈送导管122,其具有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以及分布导管128,其包括分布出口130且与馈送导管128流体连通。还可以设置成形系统132(参见图3),其适于局部地改变分布导管128的分布出口130的尺寸。
参照图1,馈送导管122大致沿横轴线或交叉机器方向60延伸,横轴线或交叉机器方向60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基本垂直。第一馈送入口124与第二馈送入口125成间隔关系。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限定了相应的开口134、135,其具有基本相同的面积。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图示的开口134、135两者均具有圆形截面形状,如该实施例中所图示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馈送入口124、125的截面形状可以呈其它形式,这取决于预期应用和当前的处理条件。
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沿交叉机器轴线60成彼此相对的关系,以使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被布置成与机器轴线50基本上成90°角。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能够以关于机器方向不同的方式取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可以关于机器方向50成0°和大约135°之间的角度。
馈送导管122包括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以及布置在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之间的分叉连接器段139。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为大致筒状并且沿横轴线60延伸以使它们与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基本平行。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被分别布置在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的远端处,并且与其流体连通。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以及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关于横轴线60、机器方向50和/或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取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以及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能够各自以关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的馈送角θ基本上布置在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中,馈送角为关于机器方向50范围上至大约135°的角,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30°至大约135°的范围内,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45°至大约135°的范围内,而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40°至大约110°的范围内。
分叉连接器段139与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以及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二进入段137流体连通。分叉连接器段139包括第一定形管道141和第二定形管道143。馈送导管22的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分别与第一定形管道141和第二定形管道143流体连通。连接器段139的第一定形管道141和第二定形管道143适于分别接收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沿第一馈送方向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90以及沿第二流动方向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91,并且将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90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91引导至分布导管128中。
如图5所示,连接器段139的第一定形管道141和第二定形管道143限定了分别与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流体连通的第一馈送出口140和第二馈送出口145。每个馈送出口140、145均与分布导管128流体连通。图示的第一馈送出口140和第二馈送出口145中的每个均限定开口142,开口142具有大致矩形的内部147和基本圆形的侧部149。圆形的侧部145被布置为与分布导管128的侧壁151、153相邻。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的开口142可以具有比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各自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大的截面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的开口142的截面积可以在从大于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至比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大近似300%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于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至比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大近似200%的范围内,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从大于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至比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大近似150%的范围内。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的开口142可以具有比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液力直径小的液力直径(4×截面积/周长)。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的开口142的液力直径可以为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相应的开口134、135的液力直径的大约80%或更小,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为大约70%或更小,而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为大约50%或更小。
返回参照图1,连接器段139与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基本平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连接器段139能够关于横轴线60、机器方向50和/或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以不同的方式取向。
第一馈送入口124、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一定形管道141分别为第二馈送入口125、第二进入段137和第二定形管道143的镜像。因此,将理解的是,同样以对应的方式,一个馈送入口的描述能够适用于另一个馈送入口,一个进入段的描述能够适用于另一个进入段,并且一个定形管道的描述能够适用于另一个定形管道。
第一成形管道141与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一进入段136流体连接。第一定形管道141还与分布导管128流体连接以由此帮助将第一馈送入口124和分布出口130流体连接以使第一浆料流190能够进入第一馈送入口124,穿行通过第一进入段136、第一定形管道141和分布导管128,并且通过分布出口130从浆料分布器120中排出。
第一定形管道141具有前外弯曲壁157和相对的后内弯曲壁158,其限定了弯曲的引导表面165,引导表面165适于将第一浆料流从第一馈送流方向190更改方向至出口流方向192,第一馈送流方向190与横向或交叉机器方向60基本平行,出口流方向192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基本平行且与第一馈送流方向190基本垂直。第一定形管道141适于接收沿第一馈送流方向190移动的第一浆料流并且通过如图9所示的方向角α的改变来更改浆料流方向,以使第一浆料流被传送到基本上沿出口流方向192移动的分布导管128中。
在使用时,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沿第一馈送方向190穿过第一馈送入口124,并且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沿第二馈送方向191穿过第二馈送入口1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能够沿纵轴线50关于彼此对称。沿第一馈送流方向190移动的第一浆料流通过在上至大约135°的范围内的方向角α的改变而在浆料分布器120中被更改方向至出口流方向192。沿第二馈送流方向191移动的第二浆料流通过在上至大约135°的范围内的方向角α的改变而在浆料分布器120中被更改方向至出口流方向192。组合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90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91从大致沿出口流方向192移动的浆料分布器120中排出。出口流方向192能够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基本平行。
例如,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关于垂直轴线55成大约九十度的方向角α的改变,第一浆料流从沿着交叉机器方向60的第一馈送流方向190被更改方向至沿着机器方向50的出口流方向19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在上至大约135°的范围内的关于垂直轴线55的方向角α的改变,浆料流能够从第一馈送流方向190被更改方向至出口流方向192,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方向角α在从大约30°至大约135°的范围内,而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方向角α在从大约45°至大约135°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方向角α在从大约40°至大约110°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后弯曲引导表面165的形状可以为大致抛物形,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该大致抛物形能够由Ax2+B形式的抛物线限定。在可替代的实施方案中,更高阶的曲线可以用于限定后弯曲引导表面165,或者可选地,后内壁158可以具有由笔直的或线性段构成的大致弯曲形状,笔直的或线性段在其端处取向以统一地限定大致弯曲的壁。而且,用于限定外壁的特定形状因数的参数能够取决于将使用浆料分布器的过程的具体操作参数。
馈送导管122和分布导管12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扩展区域,所述扩展区域具有比从馈送导管122朝向分布导管128的方向在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第一进入段136和/或第一定形管道141可以具有沿流动方向变化的截面,以帮助分布移动通过其中的第一浆料流。定形管道141可以具有从第一馈送入口124朝向分布导管128沿第一流动方向195增加的截面流面积,以使得随着第一浆料流通过第一定形管道141而减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定形管道141可以在沿第一流动方向195的预定点处具有最大截面流面积,并且进一步沿着第一流动方向195的点处从最大截面流面积减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定形管道141的最大截面流面积为第一馈送入口124的开口134的截面积的大约200%或更小。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定形管道141的最大截面流面积为第一馈送入口124的开口134的截面积的大约150%或更小。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定形管道141的最大截面流面积为第一馈送入口124的开口134的截面积的大约125%或更小。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定形管道141的最大截面流面积为第一馈送入口124的开口134的截面积的大约110%或更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截面流面积以使得在既定长度上流体面积不会改变大于预定量以帮助防止流态的大幅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进入段136和/或第一定形管道1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通道167、168,引导通道167、168适于帮助将第一浆料流朝向馈送导管122的外壁157和/或内壁158分布。引导通道167、168适于增大在浆料分布器120的边界壁层周围的浆料流。
参照图1和图5,引导通道167、168能够被构造为具有比馈送导管122的相邻部分171大的截面积,这限定了促进到分别布置在浆料分布器120的壁区域处的相邻引导通道167、168的流动的限制。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馈送导管122包括与分布导管128的外壁157和侧壁151相邻的外引导通道167以及与第一定形管道141的内壁158相邻的内引导通道168。外引导通道167和内引导通道168的截面积能够变得沿第一流动方向195移动而逐渐变小。外引导通道167能够基本上沿分布导管128的侧壁151延伸至分布出口130。在沿垂直于第一流动方向195的方向上通过第一定形管道141的既定截面位置处,外引导通道167具有比内引导通道168大的截面积以帮助将第一浆料流从沿第一馈送方向190的其初始移动线路朝向外壁157转向。
提供引导通道相邻壁区域能够帮助将浆料流通导或引导至那些区域,这些区域可以为在发现低浆料流的“死点”的常规系统中的区域。通过设置引导通道来促进在浆料分布器120的壁区域处的浆料流,在浆料分布器内部的浆料集聚被抑制,并且能够增强浆料分布器120内部的清洁。还能够减小浆料集聚破裂成块(这会撕裂移动的盖网片材)的频率。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改变外引导通道167和内引导通道168的相对尺寸以帮助调节浆料流,从而提高流稳定性并且减少空气-液态浆料相分离的发生。例如,在使用相对更粘的浆料的应用中,在沿垂直于第一流动方向195的方向通过第一定形管道141的既定截面位置处,外引导通道167能够具有比内引导通道168更小的截面积,以帮助朝向内壁158挤压第一浆料流。
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2的内弯曲壁158会和以限定在分布导管128的进入部152近处的尖峰部175。尖峰部175使连接器段139有效地分叉。每个馈送出口140、145与分布导管128的进入部152流体连通。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尖峰部175沿纵轴线50的位置能够改变。例如,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2的内弯曲壁158可以不太弯曲以使尖峰部175比如图所示在图示的浆料分布器120中沿纵轴线50更远离分布出口130。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尖峰部175能够比如图所示在图示的浆料分布器120中沿纵轴线50更靠近分布出口130。
分布导管128与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基本上平行且适于将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从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2推挤到大致两维的流动模式,用于增强稳定性和均匀度。分布出口130具有沿着横轴线60延伸预定距离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55延伸的高度,垂直轴线55与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相对垂直。分布出口130的高度相对于其宽度较小。分布导管128可以相对于成型台上的移动的盖网片取向以使分布导管128与移动的网基本上平行。
分布导管128大致沿纵轴线50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152和分布出口130。进入部152与馈送导管122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流体连通。参照图5,进入部152适于接收来自馈送导管122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两者。分布导管128的进入部152包括分布入口154,分布入口154与馈送导管122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流体连通。图示的分布入口154限定了与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的开口142基本对应的开口156。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在分布导管128中组合,以使组合流大致沿出口流动方向192移动,在壁板制造线路中,出口流动方向192能够与在成型台上移动的盖网片材的移动线路基本对准。
分布出口130与进入部152流体连通,并且因此与馈送导管122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以及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流体连通。分布出口130与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3流体连通并且适于在盖网片材沿机器方向50前进时沿着出口流动方向192将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浆料流从其中排出。
参照图1,图示的分布出口130限定了具有半圆形窄端183、185的大致矩形的开口181。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半圆形端183、185可以为与分布导管128的侧壁151、153相邻布置的外引导通道167的终止端。
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具有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面积之和大且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出口140、145的开口142(即,分布入口154的开口156)的面积之和小的面积。因此,分布导管128的进入部152的开口156的截面积比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大。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能够在从大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至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大近似400%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至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大近似200%的范围内,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从大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至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大近似150%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的开口134、135的截面积之和与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的比值能够基于一种或多种因素而改变,因素包括制造线路速度、由分布器120分布的浆料的粘度、通过分布器120制成的板产品的宽度等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128的进入部152的开口156的截面积能够在从大于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至比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大近似200%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于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至比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大近似150%的范围内,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从大于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至比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截面积大近似125%的范围内。
分布出口130大致沿横轴线60延伸。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具有沿横轴线60的大约二十四英寸的宽度W1以及沿垂直轴线55的大约一英寸的高度H1(还是参见图3)。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改变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尺寸和形状。
分布出口130布置在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之间沿横轴线60的中间位置上,以使第一馈送入口124和第二馈送入口125被布置为距分布出口130的横向中央中点187基本相同的距离D1、D2(还是参见图3)。分布出口130能够由弹性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其形状适于沿横轴线60是可变的,诸如例如通过成形系统32。
可构思的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宽度W1和/或高度H1能够针对不同的操作条件而改变。通常地,用于如本文公开的浆料分布器的各个实施方案的整体尺寸能够放大或缩小,这取决于待制造的产品的类型(例如,制造产品的厚度和/或宽度)、所使用的制造线路的速度、通过分布器沉积浆料的速率、浆料的粘度,等等。例如,在壁板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分布出口130的按横轴线60的宽度W1通常设置为不大于五十四英寸的标定宽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宽度能够在从大约八英寸至大约五十四英寸的范围内,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十八英寸至大约三十英寸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分布出口130的沿横轴线60的宽度W1与在利用根据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制造系统上生产的板的最大标定宽度之比能够在从大约1/7至大约1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1/3至大约1的范围内,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1/3至大约2/3的范围内,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1/2至大约1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布出口的高度能够在从大约3/16英寸至大约两英寸的范围内,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大约3/16英寸和大约一英寸之间。在包括矩形分布出口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出口开口的矩形宽度与矩形高度支臂能够为大约4或更大,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为大约8或更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大约4至大约288,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从大约9至大约288,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从大约18至大约288,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从大约18至大约160。
分布导管128包括与进入部152流体连通的聚合部182。聚合部182的高度小于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3的最大截面流面积处的高度且小于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高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聚合部182的高度能够近似为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高度的一半。
聚合部182和分布出口130的高度能够一起配合以帮助控制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流从分布导管128分布的平均速度。分布出口130的高度/或宽度能够改变以调节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浆料流从浆料分布器120中排出的平均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出口流动方向192与由机器方向50和运送前进的盖网片材的系统的横向交叉机器方向60限定的平面57基本上平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以及出口流动方向192均与由机器方向50和运送前进的盖网片材的系统的横向交叉机器方向60限定的平面57基本上平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能够适合于且相对于成型台布置以使浆料流在浆料分布器120中从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更改方向至出口流动方向192,而不经过通过绕交叉机器方向60旋转实现的大幅的流动方向更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适合于且相对于成型台布置以使得通过绕交叉机器方向60在大约四十五度或更小的角度内旋转而对第一和第二浆料流更改方向来将第一和第二浆料流在浆料分布器中从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更改方向至出口流动方向19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种旋转能够通过改造浆料分布器以使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以及第一和第二浆料流的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被布置为关于垂直轴线55以及由机器轴线50和交叉机器轴线60形成的平面57成垂直偏置角ω。在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以及第一和第二浆料流的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能够以在从零至大约六十度的范围内的垂直偏置角ω布置,以使浆料流关于机器轴线50更改方向并且在浆料分布器120中沿着垂直轴线55从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移动朝向出口流动方向192移动。在实施方案中,相应的进入段136、137和定形管道141、143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适合于有利于浆料关于机器轴线50以及沿着垂直轴线55更改方向。在实施方案中,通过关于基本垂直于垂直偏置角ω的轴线和/或在大约四十五度至大约一百五十度的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其它旋转轴线的方向角α的改变,第一和第二浆料流能够从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更改方向至出口流方向192以使出口流方向192与机器方向50大致对齐。
在使用时,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沿聚合的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190、191穿过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24、125。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3将第一和第二浆料流从第一馈送方向190和第二馈送方向191更改方向,以使第一和第二浆料流在从均基本平行于横轴线60至均基本平行于机器方向50的方向角α的改变内移动。分布导管128能够被定位成使得其沿纵轴线50延伸,纵轴线50与机器方向50基本重合,在制作石膏板的方法中,盖网片材沿机器方向50移动。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在浆料分布器120中组合,以使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大致沿着纵轴线50且沿着机器方向的方向在出口流动方向192上通过分布出口130。
参照图2,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00能够被设置以帮助支撑浆料分布器120,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其由柔性材料制成,诸如例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00能够由适当的刚性材料制成以帮助支撑柔性的浆料分布器120。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00可以包括两件式构造。两个件101、103能够绕在其后端处的铰链105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移动,以允许易于接近支撑件100的内部107。支撑件100的内部107可被构造为使得内部107与浆料分布器120的外部基本上相符,以帮助限制浆料分布器120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00所经过的移动量和/或帮助限定浆料将流经的浆料分布器120的内部几何结构。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00能够由提供支撑且能够响应于安装到支撑件100上的成形系统132而变形的适合的弹性柔性材料制成。成形系统132能够在浆料分布器120的分布出口130邻近处安装到支撑件100上。同样通过改变紧密相符的支撑件100的尺寸和/或形状,这依次影响分布出口130的尺寸和/或形状,如此安装的成形系统132能够起作用以改变分布导管128的分布出口130的尺寸和/或形状。
参照图3,成形系统132能够适合于选择性地改变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尺寸和/或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成形系统能够用于选择性地调节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高度H1
图示的成形系统132包括板90、将板固定到分布出口128的多个安装螺栓92以及通过螺纹紧固到其四行的一系列调节螺栓94、95。安装螺栓92用于在浆料分布器120的分布出口130的邻近处将板90固定到支撑件100上。板90基本上沿着横轴线60延伸。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板90呈一定长度的角钢的形式。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板9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在另外其它的实施方案中,成形系统可以包括适于选择性地改变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尺寸和/或形状的其它部件。
图示的成形系统132适于沿横轴线60局部地改变分布出口130的开口181的尺寸和/或形状。调节螺栓94、95在分布出口130上方沿横轴线60成彼此规则的、间隔关系。调节螺栓94、95是独立可调节的以局部地改变分布出口130的尺寸和/或形状。
成形系统132能够用于局部地改变分布出口130,从而改变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从浆料分布器120中分布的流动模式。例如,中线调节螺栓95能够被紧固以限制分布出口130的横向中央中点187,以增大远离纵轴线50的边缘流动角,从而有利于在交叉机器方向60上散布并且提高在交叉机器方向60上的浆料流均匀度。
成形系统132能够用于改变分布出口130沿横轴线60的尺寸并且将分布出口130保持为新的形状。板90能够由适当地增强的材料制成,以使板90能够承受在将分布出口130挤压成新形状时响应于由调节螺栓94、95进行的调节而通过调节螺栓94、95施加的相对力。成形系统132能够用于帮助均衡从分布出口130排出的浆料流分布的变化(例如,由于不同的浆料密度和/或不同的馈送入口速度),以使得浆料从分布导管129离开的模式更加均匀。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调节螺栓的数量能够改变以使相邻调节螺栓之间的间距改变。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诸如在分布出口130的宽度W1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变调节螺栓的数量以实现期望的相邻螺栓间距。在另外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相邻螺栓之间的间距能够沿横轴线60改变,例如,在分布出口130的侧边缘183、185处提供更大的局部改变控制。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基本刚性材料,其可以包括能够允许利用例如成形系统来调整出口的尺寸和形状的适当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诸如超高分子量(UHMW)塑料的适当的硬质塑料或金属。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能够由柔性材料制成,诸如适当的柔性塑料材料,包括例如聚氯乙烯(PVC)或氨基甲酸乙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单个馈送入口、进入段和定形管道,所述定形管道与分布导管流体连通。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石膏浆料分布器能够用于帮助提供含水烧石膏浆料的宽的交叉机器分布,以有利于高粘度/较低WSR石膏浆料在成型台上移动的盖网片材上的散布。而且,石膏浆料分布系统能够用于帮助控制空气-浆料相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案,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可以包括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该浆料分布器可以被放置为与石膏浆料混合器流体连通,所述石膏浆料混合器适于对水和烧石膏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适于接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并且将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分布到前进的网上。
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如本领域公知的常规的石膏浆料混合器(例如,销式混合器)的排出导管的部分或者充当排出导管。浆料分布器能够与常规的排出导管的部件一起使用。例如,浆料分布器能够与如本领域公知的闸门-罐-进料斗布置的部件或者在美国专利6,494,609、6,874,930、7,007,914和7,296,919中描述的排出导管布置的部件一起使用。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能够有益地构造为现有的壁板制造系统中的改型件。优选地,浆料分布器能够用于替换在常规的排出导管中使用的常规的单分支或多分支进料斗。该石膏浆料分布器能够被改型成现有的浆料排出导管布置,诸如在例如美国专利6,874,930或7,007,914中所显示的,作为远侧配送流槽或进料斗的替代物。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可以可选择地附接至一个或多个进料斗出口。
参照图4和图5,浆料分布器220与图1-3的浆料分布器120类似,除了其由基本刚性材料构造之外。图4和图5的浆料分布器220的内部几何结构207与图1-3的浆料分布器120的内部几何结构相似,并且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似的结构。浆料分布器207的内部几何结构207适于限定使石膏浆料穿行通过其中的流动路径,石膏浆料为流线型流动的方式,经过减弱的或基本上无空气-液态浆料相分离并且基本上不经过涡流路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22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基本刚性材料,其可包括能够允许利用例如成形系统来调整出口130的尺寸和形状的适当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诸如UHMW塑料的适当刚性的塑料或金属。
参照图4,浆料分布器220具有两件式构造。浆料分布器220的上方件221包括适于将成形系统132接纳于其中的凹部227。两个件221、223能够绕位于其后端处的铰链205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地移动,以允许易于接近浆料分布器220的内部207。安装孔229被设置以便于上方件221及其匹配的下方件223的连接。
参照图6-8,示出了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320的另一实施方案,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图6-8的浆料分布器320与图4和图5的浆料分布器220类似,除了图6-8的浆料分布器320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324、325以及第一和第二进入段336、337被布置为关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成大约60度的馈送角θ(参见图7)。
浆料分布器320具有两件式构造,包括上方件321和与其匹配的下方件323。浆料分布器320的两个件321、323能够利用任何适当的技术紧固在一起,诸如通过使用紧固件穿过例如在各个件321、323中设置的相应数量的安装孔329。浆料分布器320的上方件321包括适于将成形系统132接纳于其中的凹部327。图6-8的浆料分布器320在其它方面与图4和图5的浆料分布器220类似。
参照图9和图10,示出了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的下方件323。下方件323限定了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的内部几何结构307的第一部分331。上方件323限定了内部几何结构307的对称的第二部分,以使得当上方件321和下方件323配合在一起时,如图6所示,它们限定了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的完整的内部几何结构307。
参照图9,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341、343适于接收沿第一和第二馈送流方向390、391移动的第一和第二浆料流并且通过方向角α的改变来更改浆料流动方向,以使第一和第二浆料流被传送到基本上沿出口流动方向392移动的分布导管328中,出口流动方向392与机器方向或纵轴线50对齐。
图11和图12描绘了与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一起使用的浆料分布器支撑件300的另一实施方案。浆料分布器支撑件300可以包括由诸如例如金属的适当刚性材料构造而成的上下支撑板301、302。支撑板301、302能够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固定到分布器上。在使用时,支撑板301、302能够帮助将浆料分布器320支撑在包括支撑并传送移动的盖片材的运送器组件的机器线路上方的适当位置上。支撑板301、302能够安装到被置于运送器组件的任一侧上的适当的立杆上。
图13和图14描绘了与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一起使用的浆料分布器支撑件310的又一实施方案,其也包括上下支撑板311、312。上支撑板311中的切除部313、314、318能够使支撑件310比不具有这样的切除部的情况更轻并且提供对浆料分布器320的部分(诸如容纳例如安装紧固件的那些部分)的接近。图13和图14的浆料分布器支撑件310能够在其它方面与图11和图12的浆料分布器支撑件300相似。
图15-19示出了浆料分布器420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与图6-8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除了其由基本柔性材料构造而成之外。图15-19的浆料分布器42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324、325以及第一和第二进入段336、337,其被布置为关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成大约60°的馈送角θ(参见图7)。图15-19的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几何结构307与图6-8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并且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似的结构。
图17-19渐进地描绘了图15和图16的浆料分布器420的第二进入段337和第二定形管道343的内部几何结构。外引导通道367和内引导通道368的截面积411、412、413、414能够沿第二流动方向397朝向分布出口330移动而逐渐地变小。外引导通道367能够基本上沿着第二定形管道343的外壁357且沿着分布导管328的侧壁353延伸至分布出口330。内引导通道368与第二定形管道343的内壁358相邻且终止于分裂的连接器段339的尖峰部375处。图15-19的浆料分布器420在其它方面与图1的浆料分布器120和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
参照图20和图21,浆料分布器420的图示的实施方案由诸如例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的柔性材料制成。浆料分布器支撑件400能够被设置以帮助支撑浆料分布器420。浆料分布器支撑件400可以包括支撑部件,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支撑部件为填充有限定支撑表面404的适当的支撑介质402的底部支撑托盘401的形式。支撑表面404被构造为与馈送导管322和分布导管328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基本上相符以帮助限制浆料分布器420和支撑托盘401之间的相对移动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表面404还能够帮助保持浆料将流经其中的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几何结构。
浆料分布器支撑件400还能够包括可动支撑组件405,其被布置为与底部支撑托盘401成间隔关系。可动支撑组件405能够定位在浆料分布器420的上方并且适于被放置为与浆料分布器420成支撑关系以帮助将浆料分布器的内部几何结构307保持为期望构造。
可动支撑组件405可以包括支撑框架407以及由支撑框架407可移动地支撑的多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支撑框架407能够安装到底部支撑托盘401或适当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立杆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保持支撑框架407与底部支撑托盘401的固定关系。
在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能够相对于另一支撑段415、416、417、418、419独立地移动。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能够相对于支撑框架407在预定行程内独立地移动。在实施方案中,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每个支撑段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相应的支撑段415、416、417、418、419与馈送导管322和分布导管328中的至少一个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
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的位置能够被调节以使支撑段415、416、417、418、419与浆料分布器420的至少一部分压缩啮合。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能够被独立地调节以将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置于或者与浆料分布器420的至少一部分进一步压缩啮合从而局部地压缩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或者与浆料分布器420的至少一部分减压缩啮合,从而允许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向外扩张,诸如响应于流经其中的含水石膏浆料。
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支撑段415、416、417中的每个能够沿垂直轴线55在行程内移动。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支撑段能够沿不同的作用线路移动。
可动支撑组件405包括与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相关联的夹紧机构408。每个夹紧机构408能够适于将相关联的支撑段415、416、417、418、419选择性地固定在相对于支撑框架407的选定位置上。
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杆409安装到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上并且向上延伸通过支撑框架407中的对应开口。每个夹紧机构408安装到支撑框架407上并且与从相应的支撑段415、416、417、418、419中伸出的杆409中的一个相关联。每个夹紧机构408能够适于选择性地保持相关联的杆409与支撑框架407的固定关系。图示的夹紧机构408为常规的杠杆致动的夹具,其环绕相应的杆409并且允许夹紧机构408和相关联的杆409之间的无限可变调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使用任何适当的夹紧机构4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相关联的杆409能够经由适当的致动器(例如或者为液力的或电动的)移动,经由控制器来控制致动器。通过将相关联的支撑段415、416、417、418、419保持在相对于支撑框架407固定的位置上,致动器能够用作夹紧机构。
参照图21,支撑段415、416、417、418、419能够各自包括接触表面501、502、503、504、505,接触表面被构造为与浆料分布器420的馈送导管322和分布导管328中的至少一个的期望几何形状的表面部分基本相符。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设置分布器导管支撑段415,其包括接触表面501,接触表面501与分布器导管328的布置有分布器导管支撑段415的部分的外部和内部形状相符。设置一对定形管道支撑段416、417,其分别包括接触表面502、503,接触表面502、503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341、343的布置有定形管道支撑段416、417的部分的外部和内部形状相符。设置一对进入支撑段418、419,其分别包括接触表面504、505,接触表面504、505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进入段336、337的布置有定形管道支撑段418、419的部分的外部和内部形状相符。接触表面501、502、503、504、505适于被放置为与浆料分布器420的选定部分成接触关系以帮助将浆料分布器420的接触部分保持在适当位置上,从而帮助限定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几何结构307。
在使用时,可动支撑组件405能够被操作以将每个支撑段415、416、417、418、419独立地设置成与浆料分布器420成期望的关系。支撑段415、416、417、418、419能够帮助保持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几何结构307以促进浆料流过其中并且帮助确保在使用期间由内部几何结构307限定的容积基本上填满浆料。既定的支撑段415、416、417、418、419的特定接触表面的位置能够被调节以局部地调整浆料分布器420的内部几何结构。例如,分布器导管支撑段415能够沿垂直轴线55靠近底部支撑托盘401移动以在布置有分布器导管支撑段415的区域中降低分布导管328的高度。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改变支撑段的数量。在另外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能够改变既定支撑段的尺寸和/或形状。
图22-2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1420的另一实施方案。浆料分布器1420由诸如例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的基本柔性材料制成。图22-27的浆料分布器142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424、1425以及第一和第二进入段1436、1437,其以基本平行于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的馈送角θ布置(参见图24)。
浆料分布器1420包括分叉馈送导管1422、分布导管1428、浆料擦拭机构1417以及成形机构1432。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400能够被设置以帮助支撑浆料分布器1420。
参照图22和图23,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400可包括支撑部件,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支撑部件为限定支撑表面1402的底部支撑部件1401的形式。支撑表面1402能够被构造为与馈送导管1422和分布导管1428中的至少一个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基本相符以帮助限制浆料分布器1420和底部支撑部件1401之间的相对移动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表面1402还能够帮助保持浆料将流经其中的浆料分布器1420的内部几何结构。在实施方案中,能够设置额外的锚定结构以帮助将浆料分布器1420固定到底部支撑部件1401上。
浆料分布器支撑件1400还可以包括上支撑部件1404,上支撑部件1404被布置为与底部支撑部件1401成间隔关系。上支撑部件1404能够定位在浆料分布器1420的上方并且适于被放置成与浆料分布器1420成支撑关系以帮助将浆料分布器1420的内部几何结构1407保持为期望构造。
上支撑部件1404可以包括支撑框架1407以及由支撑框架1407固定地支撑的多个支撑段1413、1415、1416。支撑框架1407能够安装到底部支撑部件1401或者一个或多个适当布置的立杆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将支撑框架1407保持为与底部支撑托盘1401成固定关系。支撑段1413、1415、1416能够各自具有接触表面,接触表面被构造为与浆料分布器1420的馈送导管1422和分布导管1428中的至少一个的期望几何形状的表面部分基本相符。在实施方案中,支撑框架1407能够适于可移动地调节支撑段1413、1415、1416和浆料分布器1420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框架1407能够在垂直轴线55上在行程内移动支撑段1413、1415、1416。
参照图22,浆料擦拭机构1417包括一对致动器1510、1511,致动器1510、1511可操作地布置有擦拭片1514以使擦拭片1514选择性地往复移动。致动器1510、1511在分布导管1428的远侧端1515的邻近处安装到底部支撑部件1401上。擦拭片1514在致动器1510、1511之间横向地延伸。
参照图26,分布出口1430包括出口开口1481,出口开口1481具有沿横轴线60的宽度W2。擦拭片1514沿着横轴线60延伸预定宽度W3的距离。出口开口1481的宽度W2小于擦拭片1514的宽度W3,以使擦拭片1514比出口开口1481宽。
参照图28,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每个致动器1510、1511包括具有能够往复移动的活塞1520的双动作气压缸。活塞1520的杆1522与擦拭片1514连接。在实施方案中,一对气动空气线路能够分别与驱动端口1525和缩回端口1526连接。能够利用由控制器1534控制的适当的控制阀组件1532来控制增压气体源1530,以选择性地使擦拭片1514沿着纵轴线50往复地移动。在实施方案中,空气线路能够将两个致动器1510、1511的驱动端口1525并联地系到一起,并且单独的空气线路能够将两个致动器1510、1511的缩回端口1526并联地系到一起。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致动器能够为能够使擦拭片往复移动的任何物件,包括例如手动操作的装置。
可动擦拭片1514与分布导管1428的底面1540成接触关系。擦拭片151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清除路径(以虚线示出)上往复地移动。清除路径被布置为与分布导管1428的包括分布出口1430的远侧端1515相邻。擦拭片沿清除路径纵向地往复移动。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擦拭片1514的第一位置在分布出口1430的沿纵向的上游,并且第二位置在分布出口1430的沿纵向的下游。
控制器1534适于选择性地控制致动器以使擦拭片1514往复地移动。在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534适于使擦拭片1514在擦拭行程内沿清除方向155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使擦拭片在返回行程内沿相反的、返回方向156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在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534适于使擦拭片1514移动,以使在擦拭行程内移动的时间与在返回行程内移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在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534能够适于使擦拭片1514在具有刮扫周期的循环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地移动。刮扫周期包括:擦拭部分,其保护在擦拭行程上移动的时间;返回部分,其保护在返回行程上移动的时间;以及累积延迟部分,其包括擦拭片1514保持在第一位置上的预定时间段。在实施方案中,擦拭部分与返回部分基本上相同。在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534适于可调节地改变累积延迟部分。
参照图34,支撑分布导管1428的底面的底部支撑部件1401包括周边1565。分布出口1430与底部支撑部件1401纵向地偏置,以使分布导管1428的远侧出口部分1515从底部支撑部件1410的周边1565延伸出。往回参照图28,当擦拭片处于第一位置时,擦拭片1514支撑浆料分布器1420的远侧出口部分1515。
参照图22,成形机构1432包括与分布导管1428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1610以及适于允许成形部件1610具有至少两个自由度的支撑组件1620。在实施方案中,成形部件能够沿至少一个轴线平移并且能够绕至少一个枢转轴线旋转。在实施方案中,成形部件能够沿垂直轴线55移动并且能够绕枢转轴线1630旋转,枢转轴线1630与纵轴线50基本平行。
参照图26、图30和图30A,成形部件1610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成形部件1610在一系列位置上,在该一系列位置上,成形部件1610与分布导管1428的邻近分布出口1430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出口开口1430的形状和/或尺寸。
参照图26,分布出口1430的出口开口1481具有沿横轴线60的宽度W2。成形部件1410的接触成形段具有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的宽度W4。在实施方案中,出口开口1481的宽度W2比成形部件1410的宽度W4大。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出口开口1481的宽度W2小于或等于成形部件1410的宽度W4。成形部件1410被定位成使得分布出口1430的一对横向部分1631、1632与成形部件1410成横向偏置关系,使得成形部件不啮合横向部分1631、16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横向部分1631、1632可具有出口开口1481的宽度W2的大约四分之一的组合宽度。
参照图23,支撑组件1620包括一对固定立杆1642、1643、横向固定支撑部件1645以及利用任何适当的枢轴连接与横向固定支撑部件1645可枢转地连接的横向枢转支撑部件1647。固定立杆1642、1643能够安装到底部支撑部件1401上。横向固定支撑部件1645能够在固定立杆1642、1643之间横向地延伸。
参照图29、图30、图30B和图31,枢转支撑部件1647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撑部件1645在弧长度1652内绕枢转轴线1630旋转。在实施方案中,弧长度1652允许枢转支撑部件1647的枢转端1653既在横轴线60上方向上倾斜又在横轴线60下方向下倾斜。枢转支撑部件1647支撑成形部件1610。
在实施方案中,成形部件1610能够沿垂直轴线55平移并且能够绕基本上平行于纵轴线50的枢转轴线1630旋转。成形部件1610能够在弧长度1652内绕枢转轴线1630旋转,以使成形部件1610在一系列位置上,在该一系列位置上,成形部件与分布导管1428的与横轴线60交叉的部分可变压缩啮合,使得出口开口1481的高度H2沿着横轴线60变化。
参照图29和图33,成形部件1610包括大致纵向且横向地延伸的啮合段1660以及从啮合段1660大致垂直地延伸出的平移调节杆1662。成形部件1610的平移调节杆1662可移动地固定到支撑组件1620的枢转支撑部件1647,使得成形部件1610能够在一系列垂直位置上沿着垂直轴线55移动。一对平移引导杆1663、1665与啮合段1660连接并且延伸通过安装到枢转支撑部件1647上的相应的轴环1667、1668。引导杆1663、1665能够沿垂直轴线55相对于轴环1667、1668移动。
支撑组件1620可以包括夹紧机构,夹紧机构适于选择性地啮合平移调节杆1662以将成形部件1610固定在一系列垂直位置上的选定垂直位置上。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平移调节杆1662和枢转支撑部件1647之间的螺纹连接用作夹紧机构。设置锁定螺母1664以将带螺纹的平移调节杆1662固定在适当位置上。弹性螺母1666布置在平移调节杆1662的远侧端1657的近处以保持足以允许附接至远侧端的有头螺钉1669(参见图30C)旋转的间隙。参照图30C,盲孔1658限定在成形部件1610中以容纳有头螺钉1669,从而允许有头螺钉绕平移调节杆1662的轴线旋转。
参照图30B和图31,支撑组件1620能够适于可旋转地支撑成形部件1610,以使成形部件1610能够沿弧长度1652在一系列位置上绕枢转轴线1630旋转。支撑组件1620包括旋转调节杆1670,旋转调节杆1670通过与固定支撑部件1645连接的支撑托架1672在固定支撑部件1645和枢转支撑部件1647之间延伸(还参见图31)。旋转调节杆1670通过与支撑托架1672的螺纹连接可移动地固定到固定支撑部件1645上,以使得通过旋转其T型手柄使旋转调节杆1670相对于固定支撑部件1645移动使得枢转支撑部件1647相对于固定支撑部件1645绕枢转轴线1630枢转。支撑托架1672能够被构造使得其能够在倾斜操作期间允许一定的屈曲。能够设置轴的轴环1673、1674能以增加可靠性。
支撑组件1620可以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适于选择性地啮合旋转调节杆1670,以将成形部件1610固定在沿弧长度1652的一系列位置中的选定位置上。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能够设置锁紧螺母1677以将螺纹杆1670锁定到筒螺母1679。
参照图34和图40,浆料分布器1420的分叉馈送导管1422包括第一和第二馈送部1701、1702。第一和第二馈送部1701、1702中的每个均具有:相应的进入段1436、1437,进入段1436、1437具有馈送入口1424、1425以及与馈送入口1424、1425流体连通的馈送进入出口1710、1711;定形管道1441、1443,其具有球状部1720、1721(还参见图41),球状部1720、1721与相应的进入段1436的馈送进入出口1710、1711流体连通;以及过渡段1730、1731,其与相应的球状部1720、1721流体连通。
参照图34,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424、1425以及第一和第二进入段1436、1437能够以相应的馈送角θ被布置,该馈送角被测量为相对于垂直轴线55的旋转度,其在关于纵轴线50上至135°的范围内。图示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424、1425以及第一和第二进入段1436、1437以与纵轴线50基本对准的相应的馈送角θ被布置。
第一馈送部1701与第二馈送部1702基本等同。因此,应当理解,一个馈送部的描述同样同等地适用于另一个馈送部。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仅存在单个馈送部或者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存在多于两个的馈送部。
参照图35,进入段1436为大致筒状的并且沿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延伸。图示的进入段1436的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大致沿垂直轴线55延伸。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能够具有相对于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的不同取向。例如,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能够以馈送节距角σ被布置,该馈送节距角σ被测量为相对于横轴线60的旋转度,横轴线60与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非垂直。在实施方案中,如图35所示沿与机器方向92相反的方向从纵轴线50向上至垂直轴线55测量到的节距角σ能够在从大约零至大约一百三十五度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十五至大约一百二十度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三十至大约一百零五度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四十五至大约一百零五度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从大约七十五至大约一百零五度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能够以馈送辊角布置,馈送辊角被测量为相对于纵轴线50的旋转度,纵轴线50与由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57非垂直。
参照图34,定形管道1441包括一对横向侧壁1740、1741和球状部1720。定形管道1441与进入段1436的馈送进入出口1722流体连通。参照图35,球状部1720被构造降低浆料流从进入段1436通过球状部1720移动到过渡段1730的平均速度。在实施方案中,球状部1720被构造为将浆料流从进入段1436通过球状部1720移动到过渡段1730的平均速度降低至少百分之二十。
参考图45-47,球状部1720具有扩展区域1750,扩展区域1750具有比相对于从馈送入口1424朝向分布导管1428的分布出口1430的流动方向1752在所述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在实施方案中,球状部1720具有区域1752,区域1752具有在垂直于第一流轴线1735的平面中比馈送进入出口1711的截面积大的截面积。
定形管道1441具有凸形内表面1758,凸形内表面1758与进入段1436的馈送进入出口1711成面对关系。球状部1720具有与凸形内表面相邻布置的大致径向引导通道1460。引导通道1460被构造为促进与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基本垂直的平面中的径向流动。参照图45,凸形内表面1758被构造为在流路中限定中央限制件1762,这也帮助提高在径向引导通道1760中浆料的平均速度。
定形管道1441能够被构造为使得朝向分布出口1430移动通过与凸形内表面1758相邻且与横向侧壁1740、1741中的至少一个相邻的区域的浆料流具有从大约零至大约10的漩涡运动(Sm),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上至大约3,并且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从大约0.5至大约5。在实施方案中,朝向分布出口1430移动通过与凸形内表面1758相邻且与横向侧壁1740、1741中的至少一个相邻的区域的浆料流具有具有从大约0°至大约84°的漩涡运动(Sm),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从大约10°至大约80°。
参照图34和图35,过渡段1730与球状部1720流体连通。图示的过渡段1730沿纵轴线50延伸。过渡段1730被构造为使得沿横轴线60测量的其宽度在从球状部1720到排放出口1430的流动方向上增加。过渡段1730沿第二馈送流轴线1770延伸,第二馈送流轴线1770与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为非平行关系。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与纵轴线50基本垂直。在实施方案中,第一馈送流轴线1735与垂直轴线55基本平行,垂直轴线55与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垂直。在实施方案中,第二馈送流轴线1770以相对于纵轴线50在上至大约135°的范围内的相应馈送角θ布置。
在实施方案中,馈送导管1422包括分叉连接器段1439,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1780、1781。在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1781能够分别适于通过在上至大约135°的范围内的方向角的改变而将通过第一和第二入口1424、1425进入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浆料流更改方向至出口流动方向。
参照图41-43,定形管道1441、1443中的每个均具有凹形外表面1790、1791,凹形外表面1790、1791与其凸形内表面1758的形状基本互补并且与其成下伏关系。每个凹形外表面1790、1791均限定凹部1794、1795。
参照图27、图35和图36,支撑插件1801、1802被布置在浆料分布器1420的各凹部1794、1795内。支撑插件1801、1802与定形管道1441、1443的相应的凸形内表面成下伏关系布置。支撑插件1801、1802能够由将有助于支撑浆料分布器且保持上覆的凸形内表面的期望形状的任何适当材料制成。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支撑插件1801、1802基本相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使用不同的支撑插件,或者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不使用插件。
参照图37-39,刚性支撑插件1801包括与定形管道的凸形内表面的形状基本相符的支撑表面1810。在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的定形管道能够由充分柔软的材料制成,以使凸形内表面由支撑插件1801的支撑表面1810限定。在这些情况下,能够省略定形管道的凹形外表面。
支撑插件1801包括馈送端1820和分布端1822。支撑插件1801沿中央支撑轴线1825延伸。支撑插件1801关于支撑轴线1825基本上对称。支撑插件1801关于与支撑轴线1825垂直的中心轴线1830不对称。
处女座图34,分布导管1428大致沿纵轴线50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1452和与进入部1452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1430。进入部1452与馈送导管1422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424、1425流体连通。分布导管1428的宽度从进入部1452到分布出口1430增加。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1428的宽度从进入部1452到分布出口1430减小或恒定不变。
进入部1452包括进入开口1453,进入开口1453具有沿横轴线60的分布进入宽度W5,以及沿垂直轴线55的进入高度H4,其中分布进入宽度W5小于分布出口1430的出口开口1481的宽度W2。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分布进入宽度W5大于或等于分布出口1430的出口开口1481的宽度W2。在实施方案中,出口开口1481的宽高比为大约四或更大。
在实施方案中,馈送导管1422和分布导管1428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稳流区,该稳流区适于降低浆料流进入馈送入口1424、1425且移动至分布出口1430的平均馈送速度,以使浆料流以比平均馈送速度低至少百分之二十的平均排出速度从分布出口排出。
图44-53渐进地描述了图22的浆料分布器1420的半部1504的内部几何结构1407。图22的浆料分布器1420在其它方面与图1的浆料分布器120和图20的浆料分布器420相似。
能够使用制造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任何适当的技术。例如,在浆料分布器由诸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实施方案中,能够使用多件式模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模具件区域为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的大约150%或小于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模具件区域为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的大约125%或小于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模具件区域为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的大约115%或小于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模具件区域为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的大约110%或小于在移除期间通过其拉出模具件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的区域,
参考图54和图55,示出了适用于由诸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的柔性材料制作图1的浆料分布器120的多件式模具550的实施方案。图示的多件式模具550包括五个模具段551、552、553、554、555。多件式模具550的模具段551、552、553、554、555能够由诸如例如铝的任何适当材料制成。
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分布器导管模具段551被构造为限定分布器导管128的内部流几何结构。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模具段552、553被构造为限定第一和第二定形管道141、143的内部流几何结构。第一和第二进入模具段554、555分别限定第一进入段136和第一馈送入口124以及第二进入段137和第二馈送入口125的内部流几何结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多件式模具能够包括不同数量的模具段和/或模具段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和/或尺寸。
参照图54,连接螺栓571、572、573能够插通两个或更多个模具段以将模具段551、552、553、554、555互锁并对准,使得限定多件式模具550的基本上连续的外表面5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连接螺栓571、572、573的远侧部575包括外螺纹,外螺纹被构造为通过螺纹啮合模具段551、552、553、554、555中的一个以将模具段551、552、553、554、555中的至少两个相互连接。多件式模具550的外表面580被构造为限定成型的浆料分布器120的内部几何结构,以使得减少在接合处的烧化。在从成型的浆料分布器120的内部移除模具550的过程中,能够移除连接螺栓571、572、573以将多件式模具550拆卸。
组装的多件式模具550被浸渍到诸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的柔性材料溶液中,以使模具550完全地沉浸到溶液中。然后,能够从浸渍材料中移除模具550。一定量的溶液会附着到多件式模具550的外表面580上,一旦溶液变成固态形式,溶液将构成成型的浆料分布器120。在实施方案中,在任何适当的浸渍工艺中能够使用多件式模具550以形成成型件。
通过从多个单独的铝制件中制作模具550,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有五个件,这些件被设计为装配到一起以提供期望的内部流几何结构,一旦其开始凝固但是仍暖热时,模具段551、552、553、554、555能够彼此分离并且从溶液中被拉出。在足够高的温度下,柔性材料足够柔顺以通过较小计算面积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120拉动较大计算面积的铝制模具件551、552、553、554、555,而不会将其撕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最大的模具件面积达到在移除过程中特定的模具件横向地横过其中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空腔区域的最小面积的大约150%,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达到大约125%,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达到大约115%,并且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达到大约110%。
参照图56,示出了适用于由诸如PVC或氨基甲酸乙酯的柔性材料制造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的多件式模具650的实施方案。图示的多件式模具650包括五个模具段651、652、653、654、655。多件式模具550的模具段651、652、653、654、655能够由诸如例如铝的任何适当材料制成。在图56的拆卸状态下示出了模具段651、652、653、654、655。
连接螺栓能够用于将模具段模具段651、652、653、654、655可移除地连接在一起以组装模具650,使得限定多件式模具650的基本上连续的外表面。多件式模具650的外表面限定了图6的浆料分布器220的内部流几何结构。模具650在构造上与图54和图55的模具550相似,因为图56的模具650的每个件都被构造为使得其面积在当其被移除时模具件必须横过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220的最小面积的预定量内(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达到在移除过程中特定的模具件横向地横过的成型的浆料分布器空腔区域的最小面积的大约150%,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达到大约125%,在另外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达到大约115%,并且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达到大约110%。
参照图57和图58,示出了用于制造图4的两件式浆料分布器220的件221、223中的一个的模具750的实施方案。参照图57,可以包括安装镗孔限定元件752以在图4的两件式浆料分布器220的件中限定使得便于其与其它件连接的安装镗孔。
参照图57和图58,模具750包括从模具750的底面756伸出的模具表面754。边界壁756沿着垂直轴线延伸并且限定模具的深度。模具表面754布置在边界壁756内。边界壁756被构造为用于在边界壁内限定的空腔758的容积填充熔化的模具材料,以使模具表面754浸入其中。模具表面754被构造为由所成型的两件式分布器的特定件限定的内部流几何结构的负象。
在使用时,模具750的空腔758能够填充熔化材料,以使模具表面浸入并且空腔758填充熔化材料。能够允许熔化材料冷却且从模具750中移除。另一模具能够用于形成图4的浆料分布器220的匹配件。
参照图59,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810的实施方案包括与浆料分布器820流体连通的石膏浆料混合器912,浆料分布器820与图6所示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石膏浆料混合器812适于对水和烧石膏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水和烧石膏两者均能够经由本领域公知的一个或多个入口被公共到混合器812中。任何适当的混合器(例如,销式混合器)能够与浆料分布器一起使用。
浆料分布器820与石膏浆料混合器812流体连通。浆料分布器820包括:第一馈送入口824,其适于从石膏浆料混合器812接收沿第一馈送方向890移动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第二馈送入口825,其适于接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812的沿第二馈送方向891移动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以及分布出口830,其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824、825两者流体连通并且适于使得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基本上沿着机器方向50通过分布出口830从浆料分布器820排出。
浆料分布器820包括与分布导管828流体连通的馈送导管822。馈送导管包括第一馈送入口824以及与第一馈送入口824成间隔关系布置的第二馈送入口825,第一馈送入口824和第二馈送入口825两者均以关于机器方向50成大约60°的馈送角θ布置。馈送导管822包括其中的适于接收沿第一和第二馈送流方向890、891移动的第一和第二浆料流并且通过方向角α(参见图9)的改变更改浆料流方向以使第一和第二浆料流被传送到基本上沿出口流动方向892移动的分布导管828中的结构,出口流动方向892与机器方向50基本上对准。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824、825各自包括具有截面积的开口,并且分布导管828的进入部852包括具有比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824、825的开口的截面积之和大的截面积的开口。
分布导管828大致沿与横轴线60基本垂直的纵轴线或机器方向50延伸。分布导管828包括进入部852和分布出口830。进入部852与馈送导管822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824、825流体连通,以使进入部852适于接收来自其中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分布出口830与进入部852流体连通。分布导管828的分布出口830沿着横轴线60延伸预定距离以有助于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沿交叉机器方向或沿着横轴线60排出。浆料分布器820在其它方面与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
输送导管814被布置在石膏浆料混合器812和浆料分布器820之间且与石膏浆料混合器812和浆料分布器820流体连通。输送导管814包括主输送干线815、与浆料分布器820的第一馈送入口824流体连通的第一输送分支817以及与浆料分布器820的第二馈送入口825流体连通的第二输送分支818。主输送干线815与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817、818两者流体连通。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817、818能够与石膏浆料混合器812独立地流体连通。
输送导管814能够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且能够具有不同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送导管814可以包括柔性导管。
含水泡沫供给导管821能够与石膏浆料混合器812和输送导管814中的至少一个流体连通。来自源的含水泡沫能够在混合器812的下游和/或混合器812中本身的任何适当位置处通过泡沫供给导管821添加到构成材料中以形成被提供给浆料分布器220的泡沫石膏浆料。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泡沫供给导管821布置在石膏浆料混合器812的下游。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含水泡沫供给导管821具有用于将泡沫供给到如例如美国专利6,874,930中描述的输送导管814相关联的喷射环或块的歧管型布置。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提供与混合器812流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泡沫供给导管。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含水泡沫供给导管能够与石膏浆料混合器独自流体连通。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用于将含水泡沫引导到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810中的包括其在组件中的相对位置的装置能够改变和/或最优化以提供含水泡沫在石膏浆料中的均匀散布以生产出适于其预期用途的板。
能够使用任何适当的发泡剂。优选地,以如下连续方式生产含水泡沫:发泡剂和水的混合流被引导至泡沫发生器,并且合成的含水泡沫流离开发生器并且被引导至烧石膏浆料并且与烧石膏浆料混合。在例如美国专利5,683,635和5,643,510中描述了适当的发泡剂的一些实施例。
当泡沫石膏浆料凝固且被干燥时,在浆料中散布的泡沫在其中产生了用于降低壁板的总密度的空气空隙。泡沫量和/或泡沫中的空气量能够改变以调节干板密度,以使所得到的壁板产品在期望重量范围内。
一个或多个流调整元件823能够与输送导管814相关联并且适于控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812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流调整元件823能够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的操作特性。在图59的图示实施方案中,流调整元件823与主输送干线815相关联。适当的流调整元件的实施例包括容积限制器、压力减小器、收缩器阀、罐等,包括在例如美国专利6,494,609、6,874,930、7,007,914和7,296,919中描述的那些。
主输送干线815能够经由适合的Y型分流器819与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817、818接合。分流器819布置在主输送干线815和第一输送分支817之间以及在主输送干线815和第二输送分支818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流器819能够适于帮助将第一和第二石膏浆料流分流以使它们基本上相等。在其它实施方案中,额外的部件能够添加以帮助调节第一和第二浆料流。
在使用时,含水烧石膏浆料从混合器812中排出。来自混合器812的含水烧石膏浆料在分流器819中被分流成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来自混合器812的含水烧石膏浆料能够被分流以使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基本上平衡。
参照图60,示出了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910的另一实施方案。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910包括与浆料分布器920流体连通的石膏浆料混合器912。石膏浆料混合器912适于对水和烧石膏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烧石膏浆料。浆料分布器920在构造上和功能上与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
输送导管914布置在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浆料分布器920之间且与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浆料分布器920流体连通。输送导管914包括主输送干线915、与浆料分布器920的第一馈送入口924流体连通的第一输送分支917以及与浆料分布器920的第二馈送入口925流体连通的第二输送分支918。
主输送干线915布置在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917、918两者之间且与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917、918两者流体连通。含水泡沫供给导管921能够与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输送导管914中的至少一个流体连通。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含水泡沫供给导管912与输送导管914的主输送干线915相关联。
第一输送分支917布置在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浆料分布器920的第一馈送入口924之间且与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浆料分布器920的第一馈送入口924流体连通。至少一个第一流调整元件923与第一输送分支917相关联且适于控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912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
第二输送分支918布置在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浆料分布器920的第二馈送入口925之间且与石膏浆料混合器912和浆料分布器920的第二馈送入口925流体连通。至少一个第二流调整元件927与第二输送分支918相关联且适于控制来自石膏浆料混合器912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
第一和第二流调整元件923、927能够被操作以控制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的操作特性。第一和第二流调整元件923、927能够独立地操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流调整元件923、927能够被致动以相反的方式在相对较慢的平均速度和相对较快的平均速度之间交变的第一和第二浆料流,使得在既定时刻第一浆料流具有比第二浆料流快的平均速度而在另一时间点第一浆料流具有比第二浆料流慢的平均速度。
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根据需要,一个或两个盖网片材能够由极薄且相对较稠密的石膏浆料层(相对于包含芯的石膏浆料)和/或硬边缘进行预处理,极薄且相对较稠密的石膏浆料层在本领域通常称为撇渣面层。为此目的,混合器912包括第一辅助导管929,第一辅助导管929适于沉积比输送到浆料分布器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相对较稠密的稠密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即,“正面撇渣面层/硬边缘流”)。第一辅助导管929能够将正面撇渣面层/硬边缘流沉积到位于撇渣面层辊931上游的移动的盖网片材上,撇渣面层辊931适于将撇渣面层涂覆到移动的盖网片材上并且通过使辊931的宽度小于移动网的宽度而在移动网的周边限定硬边缘,这是本领域公知的。通过将引导在用于将稠密层涂覆到网上的辊的端部周围的稠密浆料的部分,硬边缘能够由形成较薄的稠密层的相同的稠密浆料形成。
混合器912还可以包括第二辅助导管933,第二辅助导管933适于沉积比输送到浆料分布器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相对较稠密的稠密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即,“背面撇渣面层流”)。第二辅助导管933能够将背面撇渣面层流沉积到位于撇渣面层辊937上游(沿第二网的移动方向)的第二移动的盖网片材上,撇渣面层辊937适于将撇渣面层涂覆到第二移动的盖网片材上,如本领域公知的(还参见图61)。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单独的辅助导管能够与混合器连接以将一个或多个单独的边缘流输送到移动的盖网片材。在辅助导管中能够设置其它适合的设备(诸如辅助混合器)以帮助使其中的浆料更稠密,诸如通过机械方式破坏浆料中的泡沫和/或通过化学方式利用适当的去泡剂来分解泡沫。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能够各自包括其中的泡沫供给导管,泡沫供给导管分别适于独立地将含水泡沫引导到输送到浆料分布器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中。在另外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设置多个混合器以提供将独立的浆料流提供给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将认识到其它实施方案是可能的。
图60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910在其它方面与图59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810相似。进一步构思,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其它浆料分布器能够在如本文所描述的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的其它实施方案中使用。
参照图61,示出了石膏壁板制造线路的湿端101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湿端1011包括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1010,其具有:与浆料分布器1020流体连通的石膏浆料混合器1012,浆料分布器1020在构造和功能上与图6的浆料分布器320相似;硬边缘/正面撇渣面层辊1031,其布置在浆料分布器1020的上游并且支撑在成型台1038的上方以使第一移动盖网片材1039布置在它们之间;背面撇渣面层辊1037,其布置在支撑元件1041上方,以使第二移动盖网片材1043布置在它们之间;以及成型站1045,其适于将预型件定形为期望的厚度。撇渣面层辊1031、1037、成型台1038、支撑元件1041和成型站1045均能够包括适合于其预期目的的本领域公知的常规设备。湿端1011能够装备有本领域所公知的其它常规设备。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案中,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能够用于各种制造过程。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系统能够用于制备石膏产品的方法中。浆料分布器能够用于将含水烧石膏浆料分布到第一前进网1039上。
水和烧石膏能够在混合器1012中混合以形成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和烧石膏能够以从大约0.5至大约1.3的水-烧石膏比连续地添加到混合器中,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水-烧石膏比为大约0.75或更小。
石膏板产品通常形成为“正面朝下”,以使前进的网1039用作成品板的“正面”盖片。正面撇渣面层/硬边缘流1049(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中的至少一个而言较稠密的含水烧石膏浆料层)能够施加到相对于机器方向1092位于硬边缘/正面撇渣面层辊1031上游的第一移动网1039上,以将撇渣面层施加到第一网1039上并且限定板的硬边缘。
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分别通过浆料分布器1020的第一馈送入口1024和第二馈送入口1025。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在浆料分布器1020中组合。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以流线型流的方式沿着流路移动通过浆料分布器1020,经过最小的或基本上不经过空气-液态浆料相分离且基本上不经过涡流流路。
第一移动网1039沿着纵轴线50移动。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并且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分布导管1028被定位成使得其沿纵轴线50延伸,纵轴线50与机器方向1092基本上重合,第一盖网片材1039沿机器方向1092移动。优选地,分布出口1030的中央中点(沿横轴线/交叉机器方向60截取)与第一移动盖片材1039的中央中点基本上重合。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在浆料分布器1020中组合,以使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大致沿着机器方向1092在分布方向1093上通过分布出口103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1028被定位成使得其与由沿成型台移动的第一网1039的纵轴线50和横轴线60限定的平面基本上平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的进入部能够被布置为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网1039比分布出口1030较低或较高。
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从浆料分布器1020排出到第一移动网1039上。正面撇渣面层/硬边缘流1049能够在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从浆料分布器1020排出的在机器方向1092上相对于第一移动网1039的移动方向上游的点处从混合器1012中沉积到第一移动网1039上。相对于常规的进料斗设计,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能够沿交叉机器方向以减小的每单位动量从浆料分布器中排出,以有助于防止沉积到第一移动网1039上的正面撇渣面层/硬边缘流1049的“冲去”(响应于沉积到其上浆料的冲击,沉积的撇渣面层的部分从其在移动网339上的位置移位的情形)。
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流调整元件1023来选择性地控制分别通过浆料分布器1020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1024、1025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性地控制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以使得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的平均速度基本上相等。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以平均第一馈送速度通过浆料分布器1020的第一馈送入口1024。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以平均第二馈送速度通过浆料分布器1020的第二馈送入口1025。第二馈送入口1025与第一馈送入口1024成间隔关系。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在浆料分布器1020中组合。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以平均排出速度从浆料分布器1020的分布出口1030排出到沿机器方向1092移动的盖网片材1039上。平均排出速度小于平均第一馈送速度和平均第二馈送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均排出速度小于平均第一馈送速度和平均第二馈送速度的大约9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均排出速度小于平均第一馈送速度和平均第二馈送速度的大约80%。
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通过分布出口1030从浆料分布器1020中排出。分布出口1030的开口具有沿横轴线60延伸的宽度并且定尺寸以使第一移动盖网片材1039的宽度与分布出口1030的开口的宽度之比在大约1:1和大约6:1之间且包含这些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浆料分布器102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的平均速度与沿机器方向1092移动的移动盖网片材1039的速度之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为大约2:1或更小,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从大约1:1至大约2:1。
从浆料分布器102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51在移动网1039上形成散布模式。能够调节分布出口1030的尺寸和形状中的至少一个,这依次能够改变散布模式。
因此,浆料被馈送到馈送导管1022的两个馈送入口1024、1025中并且然后以可调整间隙通过分布出口1030离开。聚合部1082能够提供浆料速度的略微增加,从而减少不期望的离开效果并且因此进一步提高自由表面处的流动稳定性。通过利用成形系统在排放出口1030处进行交叉机器(CD)成形控制,能够减少侧到侧流动变化和/或任何局部变化。该分布系统能够帮助防止浆料中的空气-液态浆料分离,使得输送到成型台1038的材料更均匀且一致。
背面撇渣面层流1053(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中的至少一个更稠密的含水烧石膏浆料层)能够施加到第二移动网1043上。背面撇渣面层流1053能够在背面撇渣面层辊1037的相对于第二移动网1043的移动方向上游的点处从混合器1012中沉积。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改变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的平均速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馈送导管1022的馈送入口1024、1025处的浆料速度能够在相对较高和较低的平均速度之间周期性地振荡(在一个时间点处,一个入口比另一个入口具有较高的速度,然后在预定时间点处,反之亦然),以有助于降低在其几何结构内集聚的可能。
在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具有比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剪切速率低的剪切速率,并且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具有比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剪切速率低的剪切速率。在实施方案中,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剪切速率能够大于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1047和/或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的剪切速率的大约150%,在另外其它的实施方案中大于大约175%,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大于两倍或比其大。应当理解,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1048和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粘度能够与既定位置处存在的剪切速率反相关,以使得随着剪切速率上升,粘度减小。
在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具有比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剪切应力低的剪切应力,并且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具有比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剪切应力低的剪切应力。在实施方案中,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剪切应力能够大于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和/或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的剪切速率的大约110%。
在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具有比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雷诺数高的雷诺数,并且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具有比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雷诺数高的雷诺数。在实施方案中,从分布出口1030排出的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流1051的雷诺数能够小于通过第一馈送入口1024的第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7和/或通过第二馈送入口1025的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1048的雷诺数的大约90%,在另外其它实施方案中小于大约80%,并且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小于大约70%。
参照图62和图63,示出了适用于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的Y型分流器1100的实施方案。分流器1100能够被放置为与石膏浆料混合器和浆料分布器流体连通,以使分流器1100接收来自混合器的单一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并且从其中将两个单独的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排出到浆料分布器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一个或多个流调整元件能够布置在混合器和分流器1100之间和/或在分流器1100和相关联的浆料分布器之间通导的一个或两个输送分支之间。
分流器1100具有布置在主分支1103中的基本圆形的入口1102和分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出口分支1105、1107中的一对基本圆形的出口1104、1106,主分支1103适于接收单一浆料流,出口1104、1106允许两股浆料流从分流器1100中排出。入口1102和出口1104、1106的开口的截面积能够根据所期望的流速来改变。在出口1104、1106的开口的截面积分别与入口1102的开口的截面积基本相等的实施方案中,从每个出口1104、1106排出的浆料的流速能够减至进入入口1102的单一浆料流的速度的大约50%,其中通过入口1102和两个出口1104、1106的体积流量基本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能够使得出口1104、1106的直径比入口1102的直径小,从而在整个分流器1100中保持相对高的流速。在出口1104、1106的开口的截面积分别比入口1102的开口的截面积小的实施方案中,在出口1104、1106中保持流速,或者流速至少在比出口1104、1106和入口1102均具有基本相等的截面积的情况更轻的程度上减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流器1100具有入口1102,入口1102具有大约3英寸的内直径(ID1),并且每个出口1104、1106均具有大约2.5英寸的ID2(但是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能够使用其它入口和出口直径)。在350fpm的线速度下具有这些尺寸的实施方案中,出口1104、1106的更小的直径使得在每个出口处的流速减小了在入口1102的单一浆料流的流速的大约28%。
分流器110可以包括中央轮廓部1114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出口分支1105、1107之间的接合部1120。中央轮廓部1114在分流器1100的位于接合部1120上游的中央内部区域中形成限制部1108,限制部1108帮助促进到分流器的外边缘1110、1112的流动以减少在接合部1120处发生浆料集聚。中央轮廓部1114的形状使得在分流器1100的外边缘1110、1112的邻近处形成引导通道1111、1113。中央轮廓部1114中的限制部1108具有比引导通道1111、1113的高度H3较小的高度H2。引导通道1111、1113具有比中央限制部1108的截面积大的截面积。结果,与通过中央限制部1108相比,流动的浆料通过引导通道1111、1113遇到较小的流动阻力,并且朝向分流器接合部1120的外边缘导流。
接合部1120建立了通往第一和第二出口分支1105、1107的开口。接合部1120由与入口流动方向1125基本垂直的平面壁表面1123构成。
参照图6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在可调节的且规则的时间间隔挤压分流器1100的自动化装置1150能够被设置以防止固体集聚在分流器1100的内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挤压装置1150可以包括布置在中央轮廓部1114的相对侧1142、1143上的一对板1152、1154。板1152、1154能够借助适当的致动器1160相对于彼此移动。致动器1160能够自动地或选择性地被操作以使板1152、1154相对于彼此一起移动,从而在中央轮廓部1114和接合部1120将压缩力施加到分流器1100上。
当挤压装置1150挤压分流器时,挤压动作向分流器1100施加压缩力,分流器1100作为响应而向内屈曲。该压力力能够有助于防止固体在分流器1100内部集聚,固体在分流器1100内部集聚会破坏通过出口1104、1106到浆料分布器的基本上均等的分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挤压装置1150被设计为通过使用可操作地布置有致动器的可编程控制器而自动地脉动。能够调节通过挤压装置1150施加压缩力的持续时间和/或脉动之间的间隔。此外,能够调节板1152、1154沿压缩方向相对于彼此行进的行程长度。
在实施方案中,能够利用根据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来进行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含水胶结浆料流沿第一馈送流轴线以平均馈送速度通过浆料分布器的馈送入口。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到浆料分布器的球状部中。球状部具有扩展区域,所述扩展区域具有比相对于自馈送入口的流动方向在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球状部被构造为减小含水胶结浆料流从馈送入口移动通过球状部的平均速度。定形管道具有凸形内表面,所述凸形内表面与第一馈送流轴线成面对关系以使含水胶结浆料流在与第一馈送流轴线基本垂直的平面中在径向流上移动。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到沿第二馈送流轴线延伸的过渡段中,第二馈送流轴线与第一馈送流轴线为非平行关系。
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到分布导管中,分布导管包括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的分布出口,所述横轴线与纵轴线基本上垂直。
在实施方案中,朝向分布出口移动通过与凸形内表面相邻且与至少一个横向侧壁相邻的区域的浆料流具有从零至大约10的旋涡运动(Sm),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从大约0.5至大约5。在实施方案中,朝向分布出口移动通过与凸形内表面相邻且与至少一个横向侧壁相邻的区域的浆料流具有从0°至大约84°的旋涡角(Sm)。
在实施方案中,含水胶结浆料流通过稳流区,该稳流区适于减小进入馈送入口且移动至分布出口的含水胶结浆料流的平均馈送速度。含水胶结浆料流以比平均馈送速度小至少百分之二十的平均排出速度从分布出口排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含水胶结浆料流通过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含水胶结浆料流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到沿机器方向移动的盖网片材上。擦拭片沿分布导管的底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清除路径上往复地移动,以从其中清除含水胶结浆料。清除路径与分布出口相邻布置。
在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大致沿纵轴线在进入部和分布出口之间延伸。擦拭片沿清除路径纵向地往复移动。
在实施方案中,擦拭片在擦拭行程内沿清除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擦拭片在返回行程内沿相反的、返回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擦拭片往复地移动,以使得在擦拭行程内移动的时间与在返回行程内移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在实施方案中,擦拭片在擦拭行程内沿清除方向从高低压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且擦拭片在返回行程内沿相反的、返回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擦拭片在具有刮扫周期的循环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地移动。刮扫周期包括:擦拭部分,其保护在擦拭行程内移动的时间;返回部分,其保护在返回行程内移动的时间;以及累积延迟部分,其保护擦拭片保持在第一位置的预定时间段。在实施方案中,擦拭部分与返回部分基本上相等。在实施方案中,累积延迟部分是可调节的。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含水胶结浆料流被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含水胶结浆料流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的出口开口排出到沿机器方向移动的盖网片材上。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横轴线与纵轴线基本上垂直。出口开口具有沿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该垂直轴线与纵轴线和横轴线相互垂直。分布导管的邻近分布出口的部分被可压缩地啮合以改变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在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由成形机构可压缩地啮合,以使含水胶结浆料流以相对于机器方向增大的散布角从出口开口排出。
在实施方案中,通过成形机构可压缩地啮合分布导管,成形机构具有与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成形部件能够在一定行程内移动,以使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该一系列位置上,成形部件与分布导管渐增压缩啮合。在实施方案中,方法包括:使成形部件沿垂直轴线移动以调节出口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在实施方案中,方法包括:使成形部件移动,以使成形部件沿至少一个轴线平移和/或绕至少一个轴线旋转,从而调节出口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
本文提供了浆料分布器、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的实施方案,其能够提供有助于在商业设置中制造诸如石膏壁板的胶结产品的许多增强的工艺特征。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能够在移动盖网片材朝向成型站经过位于制造线路的湿端处的混合器时有利于含水烧石膏浆料在移动的盖网片材上的散布。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能够将来自混合器的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分裂成两股单独的含水烧石膏浆料流,在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下游两股单独的含水烧石膏浆料流能够再次组合以提供期望的散布模式。双入口构造和分布出口的设计能够允许更粘稠的浆料沿交叉机器方向在移动的盖网片材上的更宽的散布。浆料分布器能够适于使得两股单独的含水烧石膏浆料流沿着包含交叉机器方向分量的馈送入口方向进入浆料分布器,在浆料分布器内被更改方向以使两股浆料流基本上沿机器方向移动,并且以提高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的组合的含水烧石膏浆料流的交叉方向均匀度从而有助于减少沿横轴线或交叉机器方向随时间的质量流变化的方式在分布器中再次组合。沿包含交叉机器方向分量的第一和第二馈送方向引导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能够有助于再次组合的浆料流以减小的动量和/或能量从浆料分布器中排出。
浆料分布器的内部流动空腔能够被构造为使得两股浆料流中的每股均以流线型流移动通过浆料分布器。浆料分布器的内部流动空腔能够被构造为使得两股浆料流中的每股均以最小的或基本上空气-液态浆料相分离移动通过浆料分布器。浆料分布器的内部流动空腔能够被构造为使得两股浆料流中的每股均在基本上不经过涡流流路的情况下移动通过浆料分布器。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可以包括位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上游的流动几何结构以在一个或多个步骤中降低浆料速度。例如,分流器能够设置在混合器和浆料分布器之间以降低进入浆料分布器的浆料速度。作为另一实施例,在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中的流动几何结构能够包括位于浆料分布器上游且在浆料分布器内的扩展区域以使浆料放缓,因此当其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时是可掌控的。
分布出口的几何结构还能够有助于控制在浆料从浆料分布器排出到移动的盖网片材上时浆料的排出速度和动量。浆料分布器的流动几何结构能够适合使得从分布出口排出的浆料以与在交叉机器方向上更宽的出口相比具有相对较小高度的基本两维流动模式保持以有助于提高稳定性和均匀度。
在相似操作条件下,从常规的进料斗排出的浆料的每单位宽度动量相比,相对宽的排放出口产生了从分布出口排出的浆料的较低的每单位宽度动量。降低的每单位宽度动量能够有助于防止在浆料从浆料分布器排出到网上的位置的上游施加到盖网片材上的稠密层的撇渣面层的冲去。
在使用6英寸宽且2英寸厚的常规进料斗出口的情形下,对于高体积产品而言出口的平均速度能够为大约761ft/min。在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包括具有24英寸宽且0.75英寸厚的开口的分布出口的实施方案中,平均速度能够为大约550ft/min。对于两个装置而言,质量流量相同,均为3,437lb/min。对于两种情况而言,浆料的动量(质量流量*平均速度)对于常规的进料斗和浆料分布器分别为~2,618,000和1,891,000lb·ft/min2。将相应的计算出的动量除以常规的进料斗出口和浆料分布器出口的宽度,从常规的进料斗排出的浆料的每单位宽度动量为402,736(lb·ft/min2)/(横过进料斗宽度的英寸),并且从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排出的浆料的每单位宽度动量为78,776(lb·ft/min2)/(横过浆料分布器宽度的英寸)。在该情况下,从浆料分布器排出的浆料具有与常规进料斗相比大约20%的每单位宽度动量。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能够在宽范围的水-灰墁比上使用含水烧石膏浆料的同时实现期望的散布模式,宽范围的水-灰墁比包括相对低的WSR或更常规的WSR,诸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从大约0.4至大约1.2(例如,低于0.75)的水-烧石膏比,并且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大约0.4和大约0.8之间。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内部流几何结构,所述内部流几何结构适于在第一和第二流从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朝向分布出口前进通过浆料分布器时对第一和第二含水烧石膏浆料流产生受控剪切效应。在浆料分布器中施加受控剪切能够由于受到这种剪切而选择性地降低浆料的粘度。在浆料分布器中的受控剪切的效应下,具有较低水-灰墁比的浆料能够与具有常规WSR的浆料相当地沿交叉机器方向以散布模式从浆料分布器中分布。
浆料分布器的内部流动几何结构能够适于进一步适应各种水-灰墁比的浆料以提供在与浆料分布器的内部几何结构的边界壁区域邻近处的增流。通过在浆料分布器中包括适于提高边界壁层周围的流动程度的流动几何结构特征,减小了浆料在浆料分布器中再次循环和/或停止流动且凝固在其中的趋势。因此,结果是能够减少凝固的浆料在浆料分布器中的集聚。
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可以包括成形系统,该成形系统安装到分布出口的邻近处以改变从分布出口排出的组合浆料流的交叉机器速度分量,从而选择性地控制在朝向成型站沿制造线路下移的基板上浆料沿交叉机器方向的散布角和散布宽度。成形系统能够帮助从分布出口排出的浆料在对浆料粘度和WSR不太敏感的同时实现期望的散布模式。成形系统能够用于改变从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排出的浆料的流动动力学特性以引导浆料流使得浆料沿交叉机器方向具有更均匀的速度。使用成形系统还能够有助于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石膏浆料混合分布组件用于石膏壁部制造设备中以生产出不同类型和体积的壁板。
因此,在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包括分布导管,其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分布出口沿着横轴线延伸预定的距离。横轴线与纵轴线基本上垂直。所述分布出口包括出口开口,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成形机构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布出口的所述出口开口具有大约4或更大的宽高比。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布出口的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所述成形部件具有沿着所述横轴线延伸预定第二距离的宽度。所述出口开口的所述宽度比所述成形部件的所述宽度大。所述成形部件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分布出口的一对横向部与所述成形部件成偏置关系。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部件能够沿所述垂直轴线移动。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部件具有至少两个自由度。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部件能够沿至少一个轴线平移并且能够绕至少一个枢转轴线旋转。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部件能够沿所述垂直轴线平移并且能够绕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平行的枢转轴线旋转。所述成形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在弧长度上旋转,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横过所述横轴线的部分可变压缩啮合,使得所述出口开口的高度沿所述横轴线变化。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固定支撑部件和枢转支撑部件。所述枢转支撑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弧长度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旋转。所述枢转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成形部件。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在弧长度上旋转,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横过所述横轴线的所述部分可变压缩啮合,以使所述出口开口的高度沿所述横轴线变化。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成形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并且所述成形部件包括大致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的啮合段以及从所述啮合段大致垂直地延伸出的平移调节杆,所述成形部件的所述平移调节杆可移动地固定到所述支撑组件上,以使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一系列垂直位置上移动。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适于选择性地啮合所述平移调节杆以将所述成形部件紧固到所述一系列垂直位置中的选定一个垂直位置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适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成形部件,以使所述成形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沿弧长度在一系列位置上旋转。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和枢转支撑部件,所述枢转支撑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弧长度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旋转,所述枢转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成形部件。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在所述固定支撑部件和所述枢转支撑部件之间延伸的旋转调节杆,所述旋转调节杆可移动地固定到所述固定支撑部件,以使得所述旋转调节管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移动使所述枢转支撑部件绕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枢转。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适于选择性地啮合所述旋转调节杆以将所述成形部件沿所述弧长度固定到所述一系列位置中的选定一个位置上。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包括:混合器,其适于对水和胶结料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胶结浆料;和浆料分布器,其与所述混合器流体连通。所述浆料分布器包括:分布导管,其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所述分布出口包括出口开口,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浆料分布器还包括成形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分布器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分布导管。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所述成形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固定支撑部件和枢转支撑部件,所述固定支撑部件与所述分布器支撑部件连接,所述枢转支撑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在弧长度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旋转,所述枢转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成形部件。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输送导管,其布置在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之间并且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流体连通;流调整元件,其与所述输送导管相关联并且适于控制所述含水胶结浆料从所述混合器中的流动;含水泡沫供给导管,其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输送导管中的至少一个流体连通。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浆料分布器,所述浆料分布器包括馈送导管,所述馈送导管包括第一进入段和第二进入段,所述第一进入段具有第一馈送入口,所述第二进入段具有第二馈送入口,所述第二馈送入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成间隔关系布置,所述分布导管的所述进入部与所述馈送导管的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馈送入口适于接收来自所述混合器的第一流的含水胶结浆料,所述第二馈送入口适于接收来自所述混合器的第二流的含水胶结浆料,并且所述分布出口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馈送入口两者流体连通并且适于使得组合的第一流和第二流的含水胶结浆料通过所述分布出口从所述浆料分布器中排出。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输送导管,其布置在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之间并且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流体连通,所述输送导管包括主输送干线以及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分流器,其接合所述主输送干线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输送分支,所述分流器布置在所述主输送干线和所述第一输送分支之间以及所述主输送干线和所述第二输送分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输送分支与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输送分支与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所述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a)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b)将所述含水胶结浆料流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c)在盖网片材沿机器方向移动时,从所述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的出口开口排出所述含水胶结浆料流,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以及(d)可压缩地啮合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所述分布导管通过成形机构可压缩地啮合,使得以相对于所述机器方向增加的散布角从所述出口开口排出所述含水胶结浆料流。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所述分布导管通过成形机构可压缩地啮合,所述成形机构具有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使得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渐增压缩啮合。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成形部件沿所述垂直轴线移动以调节所述出口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还包括:移动所述成形部件,以使所述成形部件沿至少一个轴线平移和/或绕至少一个轴线旋转以调节出口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
实施例
参考图65,在实施例1-3中评估了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的实施方案的几何机构和流动特性。图65示出了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的俯视平面图。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包括馈送导管320的半部1207和分布导管328的半部1209。馈送导管322的半部1207包括限定第二开口335的第二馈送入口325、第二进入段337以及分叉连接器段339的半部1211。分布导管328的半部1209包括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和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
应当理解,作为图65的半部1205的镜像的浆料分布器的另一半部能够在分布出口330的横向中央中点387处与图65的半部1205一体地接合并对准以形成与图15的浆料分布器420基本相似的浆料分布器。因此,下文描述的几何结构和流动特性同等地应用于浆料分布器的镜像半部。
参照图72,在实施例4-6中评估了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浆料分布器2020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几何结构和流动特性。图72中所示的浆料分布器2020与图34的浆料分布器1420基本相同。在实施例7中评估了依照本公开原理构造的使用成形机构的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的流动特性。在实施例7中评估的成形机构与图22的成形机构1432基本相同。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且参照图65,在第二馈送入口325的第一位置L1和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07的第十六个位置L16之间的十六个不同位置L1-16处评估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的特定几何结构。每个位置L1-16表示如对应线所表示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的剖面切片。沿着每个剖面切片的几何结构中心的流动线路1212用于确定相邻位置L1-16之间的距离。第十一个位置L11对应于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其对应于馈送导管320的半部1207的第二馈送出口345的开口342。因此,第一个至第十个位置L1-10是在馈送导管320的半部1207中取得的,并且第十一个至第十六个位置是在分布导管328的半部1209中取得的。
对于每个位置L1-16,确定下面的几何结构值:在第二馈送入口325和特定位置L1-16之间沿流动线路1212的距离;开口在位置L1-16处的截面积;位置L1-16的周长;以及位置L1-16的液力直径。液力直径是利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的:
Dhyd=4×A/P (等式1)
其中Dhyd为液力直径,
A为特定位置L1-16的面积,以及
P为特定位置L1-16的周长。
利用入口条件,能够确定每个位置L1-16的无因次值以描述内部流动几何结构,如表1所示。曲线拟合等式用于描述图66中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的无因次几何结构,图66示出了距入口的无因次距离对无因次面积和液力直径。
对于每个位置L1-16的无因次值的分析表明,截面流面积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也是第二馈送出口345的开口342)处的第十一个位置L11增加。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处的截面流面积比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截面流面积大近似1/3。在第一个位置L1和第十一个位置L11之间,第二进入段337和第二定形管道339的截面流面积从位置到位置L1-11变化。在该区域中,至少两个相邻位置L6、L7被构造为使得位置距第二馈送入口325更远的位置L7具有比更靠近第二馈送入口325的相邻位置L6更小的截面流面积。
在第一个位置L1和第十一个位置L11之间,在馈送导管322的半部1207中,存在扩展区域(例如,L4-6),其具有比沿从第二入口335朝向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的方向在扩展区域上游的相邻区域(例如,L3)的截面流面积大的截面流面积。第二进入段337和第二定形管道341具有沿流动方向1212变化的截面积以有助于分布移动通过其中的第二浆料流。
截面积从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处的第十一个位置L1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的截面流面积为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的截面流面积的大约95%。
在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处的截面流面积比在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处的截面流面积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截面流面积比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截面流面积大近似1/4。
液力直径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处的第十一个位置L11减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处的液力直径为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液力直径的近似1/2。
液力直径从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处的第十一个位置L1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的液力直径为分布导管328的进入部352的半部1214的液力直径的近似95%。
在第二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处的液力直径比在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处的液力直径大。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液力直径比第二馈送入口325的液力直径的近似一半小。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用于对在不同流动条件下通过其中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对于所有的流动条件,含水石膏浆料的密度(ρ)被设定为1,000kg/m3。含水石膏浆料为剪切变稀材料,以使得随着剪切施加到其上面其粘度能够减小。利用具有以下等式的幂律流体模型来计算石膏浆料的粘度(μ)Pa.s:
(等式2)
其中,
K为常数,
为剪切速率,以及
在该情况下N为等于0.133的常数。
在第一流动条件下,石膏浆料具有在幂律模型中为50的粘度系数K并且以2.5m/s进入第二馈送入口325。使用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用于确定分布器中的流动特性。在每个位置L1-16处,确定如下流动特性:面积加权平均速度(U),面积加权平均剪切速率(),利用幂律模型(等式2)计算的粘度,剪切应力,以及雷诺数(Re)。
利用以下等式计算剪切应力:
其中
μ为利用幂律模型(等式2)计算的粘度,以及
为剪切速率。
利用如下等式来计算雷诺数:
Re==ρ×U×Dhyd/μ (等式4)
其中
ρ为石膏浆料的密度,
U为面积加权的平均速度,
Dhyd为液力直径,以及
μ为利用幂律模型(等式2)计算的粘度。
在第二流动条件情况下,石膏浆料进入第二馈送入口325的馈送速度增加至3.55m/s。所有其它条件与该实施例的第一流体条件相同。对于入口速度为2.5m/s的第一流体条件和入口速度为3.55m/s的第二流体条件两者,对各位置L1-16处的所提及的流动特性的无因次值进行建模。利用入口条件,确定各位置L1-16的流动特性的无因次值,如表II所示。
对于K被设定为等于50的两个流体条件,平均速度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平均速度减小了大约1/5,如图67中所示。
对于两个流体条件,剪切速率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增加。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剪切速率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近似加倍,如图68中所示。
对于两个流体条件,计算的粘度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计算的粘度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近似一半,如图69中所示。
对于图70中的两个流动条件,剪切应力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增加。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剪切应力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增加了近似10%。
对于两个流体条件,图71中的雷诺数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雷诺数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了近似1/3。对于两个流体条件,在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处的雷诺数在层流区中。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图65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1205用于对在除了幂律模型(等式2)中的系数K的值被设定为100之外与实施例2中相似的流体条件下通过其中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流动条件在其它方面与实施例2中的流动条件相似。
而且,对于石膏浆料进入第二馈送入口325的2.50m/s和3.55m/s的馈送速度两者,评估流动特性。在各位置L1-16处,确定如下流动特性:面积加权的平均速度(U),面积加权的平均剪切速率(),利用幂律模型(等式2)计算的粘度,剪切应力(等式3),以及雷诺数(Re)(等式4)。利用入口条件,确定各位置L1-16的流动特性的无因次值,如表III中所示。
对于K被设定为等于100的两个流动条件,平均速度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平均速度减小了大约1/5。在无因次基础上,平均速度的结果与实施例2和图67中的那些基本相同。
对于两种流动条件,剪切速率从第二馈送入口324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增加。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剪切速率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近似加倍。在无因次基础上,剪切速率的结果与实施例2和图68中的那些基本相同。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计算粘度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计算粘度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了近似一半。在无因次基础上,计算粘度的结果与实施例2和图69中的那些基本相同。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剪切应力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增加。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剪切应力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增加了大约10%。在无因次基础上,剪切应力的结果与实施例2和图70中的那些基本相同。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雷诺数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雷诺数从第二馈送入口325处的第一个位置L1到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减小了大约1/3。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在分布导管328的分布出口330的半部1217处的第十六个位置L16的雷诺数在层流区中。在无因次基础上,雷诺数的结果与实施例2和图71中的那些基本相同。
图67-71为针对实施例2和3的不同流动条件计算的流动特性的曲线图。曲线拟合等式用于描述在馈送入口到分布出口的半部的距离内流动特性的变化。因此,实施例2和3表明了流动特性相对于入口速度和/或粘度的变化是一致的。
实施例4
在该实施例中,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用于对在馈送导管2022的球状部2120中的一个处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参照图72,浆料分布器2020的第一和第二进入段2036、2037各自具有直径D。浆料分布器2020具有沿纵轴线的长度,其为大约12×D。浆料分布器2020关于大致沿机器方向2192延伸的中央纵轴线50对称。浆料分布器2020能够被分成两个半部2004、2005,两个半部基本上关于中央纵轴线对称。
参照图73,图72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2004用于对在除了使用不同的无因次粘度表达式之外与实施例2中相似的流动条件下通过其中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入口直径D(x*=x/D)被选为长度尺度以将位置向量x(x*=x/D)非因次化,并且平均入口速度(U)用作速度尺度以将速度向量u(u*=u/U)非因次化。流动条件在其它方面与实施例2中的相似。
参照图73-76,使用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用于确定分布器的半部中的流动特性。特别地,计算来自区域A中不同垂直位置上的平均速度。对区域A中从进入段的中心延伸大约0.75D的区域进行分析。对十二个径向间隔的垂直切片进行分析以计算球状部径向周围的十二个不同的平均浆料速度。十二个位置基本上径向间隔开以使各相邻径向位置分开大约30°。参照图75和图76,径向位置1对应于与机器方向2192成相反关系的方向,并且径向位置7对应于机器方向2192。径向位置4和10与横轴线60基本上对准。
CFD技术与两种不同的入口速度条件一起使用,u1=U和u2=1.5U。CFD分析的结果见于表IV中。速度大小被表达为无因次绝对值(|u|*=|u|/U)。在图77中还对数据进行了绘图。应当理解的是,浆料分布器2020的其它半部2005将呈现出相似的流动特性。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在各径向位置1-12处的平均速度小于入口速度,但是大于零。范围从入口速度的大约一半到入口速度的大约7/8(u*~入口速度的0.48至0.83)。球状部中的轮廓凸形微凹表面有助于沿所有方向径向向外重新引导来自进入段的流。
浆料速度还相对于入口速度放缓。对于既定流动条件,全部十二个径向位置的平均速度基本相似(入口速度的~0.65或65%)。
而且,在各流动条件下,在径向位置3-5和9-11处出现了最高平均速度。沿着横轴线或者沿着交叉机器方向60的较高的平均速度有助于向横向侧壁提供更多的边缘流。
因此,该实施例示出了,球状部2120有助于放缓浆料并且将浆料的方向从向下垂直的方向改变成径向向外水平面。此外,球状部2120有助于将浆料流转向到浆料分布器2020的半部2004的定形管道的横向内外侧壁,以促进沿交叉机器方向60的浆料移动。
实施例5
在该实施例中,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用于对在馈送导管2022的定形管道2041中的一个处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参照图78,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的半部2004用于对在除了使用与实施例4相似的无因次速度表达之外与实施例2相似的流动条件下通过其中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特别地,对在定形管道的横向内外壁处的浆料的旋涡运动进行分析。
参照图73、图74和图78,使用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用于确定分布器2020的半部2004中的流动特性。特别地,对在定形管道2041的横向内外侧壁附近的浆料的旋涡运动进行分析。参照图73,在浆料进入定形管道2041时,浆料以旋涡方式移动。随着浆料沿机器方向2192向分布出口2030移动,浆料流线型变得更加有序。如图74和图78中所示,在定形管道2041的在区域B1和B2中的大约1-3/4D(1.72D)的纵向位置处区域中对浆料的旋涡运动进行分析。
浆料的旋涡运动为其切向速度及其轴向(或机器方向)速度的函数。参照图78,用于旋涡流的旋涡程度通常利用以下公式由旋涡数(S)表征为角通量和线性动量:
并且r表示径向位置。
如果在等式5中使用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的平均值,则其变成:
对于该实施例,利用以下公式来表达特征旋涡运动(Sm):
在该实施例中,计算出的旋涡运动用于利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旋涡角:
旋涡角~tan-1(Sm) (等式8)
CFD技术与两种不同的无因次入口速度条件一起使用,u1=U且u2=1.5U。CFD分析的结果见于表V中。应当理解的是,浆料分布器的另一半部将呈现出相似的流动特性。通过该分析,已经发现,在实施方案中,浆料分布器能够被构造为产生在从大约零至大约10的范围内的旋涡运动Sm以及在从大约零度至大约84°的范围内的旋涡角。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在边缘处的最大切向速度为在定形管道的进入部的边缘区域中的入口速度的至少近似一半。期望在横向侧壁附近的旋涡运动有助于在使用的同时保持浆料分布器的内部几何结构的清洁性。如图73所示,浆料的旋涡运动在向分布出口2030流动的方向上沿机器轴线50减弱。
实施例6
在该实施例中,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用于对通过馈送导管2022和分布导管2028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参照图73和图74,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的半部2004用于对在除了使用与实施例4相似的无因次速度表达之外与实施例2中相似的流动条件下通过其中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
对于所有的流动条件,含水石膏浆料的密度(ρ)被设定为1,000kg/m3,并且粘度因数K被设定为50。而且,对于进入B和1.5B的馈送入口2024中的石膏浆料的无因次馈送速度两者,来评估流特性。在表达为入口直径D的函数的沿机器方向2192在定形管道2041的进入部下游的各连续无因次位置处确定以下流动特性:面积加权平均速度(U),面积加权平均剪切速率(),利用幂律模型(等式2)计算的粘度,以及雷诺数(Re)(等式4)。在沿纵轴线50的所提到的连续无因次位置处还计算液力直径(等式1)。利用入口流动条件,如表VI中所示,确定各位置的流动特性的无因次值。
图79-82为对于实施例6的不同流动条件计算出的流动特性的曲线图。曲线拟合等式用于描述在从馈送入口到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004之间的距离内流动特性的变化。因此,实施例表明了流动特性相对于入口速度的变化是一致的。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平均速度从馈送导管中的第一个位置(大约3D)到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的最后位置(大约12D)减小。平均速度基本上随着浆料沿机器方向2192移动而逐渐地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平均速度自入口速度减小了大约1/3,如图79中所示。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剪切速率从馈送导管中的第一个位置(大约3D)到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的最后位置(大约12D)增加。剪切速率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是变化的。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剪切速率在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相对于入口处增加,如图80中所示。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计算粘度从馈送导管中的第一个位置(大约3D)到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的最后位置(大约12D)减小。计算粘度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是变化的。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计算粘度在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相对于入口处减小,如图81中所示。
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在图82中雷诺数从馈送导管中的第一个位置(大约3D)到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的最后位置(大约12D)减小。在图示的实施方案中,雷诺数在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相对于入口处减小了大约1/2。对于两个流动条件,在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的半部2117处的雷诺数在层流区中。
因此,已经发现,浆料分布器的远侧半部(在大约6D和大约12D之间)被构造为提供稳流区,在该稳流区中,浆料的平均速度和雷诺数大致稳定且相对于馈送入口条件减小。如图73中所示。浆料沿机器方向2192以大致流线型模式移动通过该稳流区。
实施例7
在该实施例中,图72的浆料分布器2020用于对分布导管2028的分布出口2030处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在该实施例中,图73的浆料分布器的半部2004用于对在除了使用出口开口2081的宽度的无因次表达之外与实施例2中相似的流动条件下通过其中的石膏浆料流进行建模。横过分布出口2030的出口开口2081的半部2119的无因次宽度(w/W)(中心线在横向中央中点2187处,如图72所示等于零)。在其它方面,流动条件与实施例2中的相似。
使用有限体积法的CFD技术用于确定分布器2020的半部2004中的流动特征。特别地,对在横过分布出口2030的出口开口2081的半部2119的宽度的各位置处从出口开口2081排出的浆料的散布角进行分析。利用以下公式来确定散布角:
散布角=tan-1(Vx/Vz), (等式9)
其中Vx为沿交叉机器方向的平均速度,以及
Vz为沿机器方向的平均速度。
对于如下两种不同的条件来计算散布角:一个为成形机构不压缩出口开口2081(“无仿形”),并且一个为成形机构压缩出口开口2018(“有仿形”)。在模型化的浆料分布器2020中,对于每个半部2004、2005,出口开口2018具有横过其近似十英寸的总宽度的大约3/4英寸的高度,对于出口开口2081的总宽度,具有共二十英寸的高度。模型化的成形机构具有成形部件,该成形部件为大约15英寸宽且与横向中央中点对准以使分布出口的横向部分与成形部件成偏置关系且不被压缩。在模型化的“有仿形”条件下,成形机构压缩出口开口大约1/8英寸以使得在成形部件下面的区域中出口开口为大约5/8英寸。确定对于两种条件的散布角,如表VII中所示。
在两种条件下,随着位置自横向中央中点2187(宽度=0)进一步向外移动,散布角增加。在出口开口2081的横向边缘处散布角最大。
利用成形机构来增加散布角以压缩排放出口2030,从而降低出口开口2081的高度。在模型化的“有仿形”条件下,在横向边缘(宽度=0.466)处的最大散布角相对于“无仿形”条件增加多于百分之二十五。在“有仿形”条件下,平均散布角相对于“无仿形”条件增加多于百分之五十。
本文所引用的所有引用文件,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通过引用合并于此,其程度就好像每个引用文件被单独且具体地表明通过引用合并且其全部内容在本文中阐述一样。
在描述本发明的背景下(尤其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的背景下)术语“一”、“一个”和“所述”以及相似的指代词的使用应解释为涵盖单数和复数,除非本文中以其它方式表明或背景明显矛盾。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包含有”应被解释为开端术语(即,表示“包括但不限于”),除非以其它方式表明。本文中值范围的详述仅旨在用作单独指代落在该范围内的每个单独值的速记方法,除非本文指出,并且每个单独的值合并到说明书中,就好像其在本文中单独详述一样。本文描述的所有方法能够按任何适当的次序执行,除非本文指出或以背景明显矛盾。本文所提供的任何和所有实施例或示例性的语言(例如,“诸如”)的使用仅意在更好地阐明本发明并且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施加限制,除非做出要求。说明书中的语言不应解释为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至关重要的任何非主张元件。
本文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包括发明人所知道的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在阅读前面的说明书时,那些优选实施方案的变型例会变得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发明人期望技术人员恰当地采用这样的变型例,并且发明人预期本发明以除了如本文具体描述的之外的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包括如申请法律所许可的随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主题的所有的改进方案和等同方案。而且,本发明涵盖在其所有可能的变型例中的上述元件的任意组合,除非本文中以其它方式表明或背景明显矛盾。

Claims (19)

1.浆料分布器,包括:
分布导管,其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所述分布出口包括出口开口,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
成形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其中,所述成形部件能够沿所述垂直轴线平移并且能够绕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平行的枢转轴线旋转,所述成形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在弧长度上旋转,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横过所述横轴线的部分可变压缩啮合,使得所述出口开口的高度沿所述横轴线变化;
其中,所述分布出口的所述出口开口具有4或更大的宽高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成形部件具有沿着所述横轴线延伸预定第二距离的宽度,所述出口开口的所述宽度比所述成形部件的所述宽度大,并且所述成形部件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分布出口的一对横向部与所述成形部件成偏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成形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固定支撑部件和枢转支撑部件,所述枢转支撑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弧长度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旋转,所述枢转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成形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成形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并且所述成形部件包括大致纵向地且横向地延伸的啮合段以及从所述啮合段大致垂直地延伸出的平移调节杆,所述成形部件的所述平移调节杆可移动地固定到所述支撑组件上,以使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一系列垂直位置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适于选择性地啮合所述平移调节杆以将所述成形部件紧固到所述一系列垂直位置中的选定一个垂直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适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成形部件,以使所述成形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和枢转支撑部件,所述枢转支撑部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弧长度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旋转,所述枢转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成形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在所述固定支撑部件和所述枢转支撑部件之间延伸的旋转调节杆,所述旋转调节杆可移动地固定到所述固定支撑部件,以使得所述旋转调节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移动使所述枢转支撑部件绕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枢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浆料分布器,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适于选择性地啮合所述旋转调节杆以将所述成形部件沿所述弧长度固定到所述一系列位置中的选定一个位置上。
10.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包括:
混合器,其适于对水和胶结料进行搅拌以形成含水胶结浆料;
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浆料分布器,该浆料分布器与所述混合器流体连通,所述浆料分布器包括:
分布导管,其大致沿纵轴线延伸并且包括进入部和与所述进入部流体连通的分布出口,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所述分布出口包括出口开口,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以及
成形机构,其包括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所述成形部件能够在行程内移动,以使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渐增压缩啮合,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
分布器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分布导管;
其中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所述成形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固定支撑部件和枢转支撑部件,所述固定支撑部件与所述分布器支撑部件连接,所述枢转支撑部件能够绕枢转轴线在弧长度上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旋转,所述枢转支撑部件支撑所述成形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
输送导管,其布置在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之间并且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流体连通;
流调整元件,其与所述输送导管相关联并且适于控制所述含水胶结浆料从所述混合器中的流动;
含水泡沫供给导管,其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输送导管中的至少一个流体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其中所述浆料分布器包括馈送导管,所述馈送导管包括第一进入段和第二进入段,所述第一进入段具有第一馈送入口,所述第二进入段具有第二馈送入口,所述第二馈送入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成间隔关系布置,所述分布导管的所述进入部与所述馈送导管的第一馈送入口和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馈送入口适于接收来自所述混合器的第一流的含水胶结浆料,所述第二馈送入口适于接收来自所述混合器的第二流的含水胶结浆料,并且所述分布出口与所述第一馈送入口和第二馈送入口两者流体连通并且适于使得组合的第一流和第二流的含水胶结浆料通过所述分布出口从所述浆料分布器中排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胶结浆料混合分布组件,还包括:
输送导管,其布置在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之间并且与所述混合器和所述浆料分布器流体连通,所述输送导管包括主输送干线以及第一输送分支和第二输送分支;
分流器,其接合所述主输送干线以及所述第一输送分支和第二输送分支,所述分流器布置在所述主输送干线和所述第一输送分支之间以及所述主输送干线和所述第二输送分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分支与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所述第一馈送入口流体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输送分支与所述浆料分布器的所述第二馈送入口流体连通。
15.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包括:
从混合器中排出含水胶结浆料流;
将所述含水胶结浆料流传递通过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导管的进入部,该浆料分布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浆料分布器,且所述分布导管沿纵轴线延伸;
在盖网片材沿机器方向移动时,从所述浆料分布器的分布出口的出口开口排出所述含水胶结浆料流,所述分布出口沿横轴线延伸预定距离,所述横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基本垂直,所述出口开口具有沿所述横轴线的宽度以及沿垂直轴线的高度,所述垂直轴线与所述纵轴线和所述横轴线相互垂直;
借助于成形机构的与所述分布导管成接触关系的成形部件,可压缩地啮合所述分布导管的邻近所述分布出口的部分以改变所述出口开口的形状和/或尺寸。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布导管通过成形机构可压缩地啮合,使得以相对于所述机器方向增加的散布角从所述出口开口排出所述含水胶结浆料流。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成形部件在行程内移动,所述分布导管通过成形机构可压缩地啮合,使得所述成形部件在一系列位置上,在所述一系列位置上,所述成形部件与所述分布导管渐增压缩啮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成形部件沿所述垂直轴线移动以调节所述出口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胶结产品的方法,还包括:
移动所述成形部件,以使所述成形部件沿至少一个轴线平移和/或绕至少一个轴线旋转以调节出口开口的尺寸和/或形状。
CN201310508443.7A 2012-10-24 2013-10-24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0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59,516 2012-10-24
US13/659,516 US10052793B2 (en) 2011-10-24 2012-10-24 Slurry distribu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13/659516 2012-10-24
US13/844,550 2013-03-15
US13/844,550 US9999989B2 (en) 2010-12-30 2013-03-15 Slurry distributor with a profiling mechanism,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13/844550 2013-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213A CN103770213A (zh) 2014-05-07
CN103770213B true CN103770213B (zh) 2018-05-22

Family

ID=5054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844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0213B (zh) 2012-10-24 2013-10-24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206611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6480U (zh) 2012-10-24 2013-10-24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11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6480U (zh) 2012-10-24 2013-10-24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EP (1) EP2911846A1 (zh)
JP (1) JP6343617B2 (zh)
KR (1) KR20150074054A (zh)
CN (2) CN103770213B (zh)
AR (1) AR093139A1 (zh)
AU (1) AU2013334952B2 (zh)
BR (1) BR112015009117A2 (zh)
CA (1) CA2888273A1 (zh)
CL (1) CL2015001025A1 (zh)
MX (1) MX2015005052A (zh)
NZ (1) NZ707757A (zh)
PE (1) PE20151111A1 (zh)
RU (1) RU2677720C2 (zh)
TW (1) TWI622475B (zh)
UA (1) UA118093C2 (zh)
WO (1) WO2014066211A1 (zh)
ZA (1) ZA201503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76853B2 (en) 2010-12-30 2018-09-18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lurry distribu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9999989B2 (en) 2010-12-30 2018-06-19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lurry distributor with a profiling mechanism,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MX354110B (es) 2010-12-30 2018-02-13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Sistema y método de distribución de lechada.
CA2823347C (en) 2010-12-30 2019-05-07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lurry distribu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AU2012328945B2 (en) 2011-10-24 2017-07-20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Multiple-leg discharge boot for slurry distribution
US10293522B2 (en) 2011-10-24 2019-05-21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Multi-piece mold and method of making slurry distributor
RU2638666C2 (ru) 2011-10-24 2017-12-15 Юнайтед Стэйтс Джипсам Компани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 суспензи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MX2015005052A (es) * 2012-10-24 2015-07-17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Distribuidor de lechada con un mecanismo de perfilado, sistema, y metodo de uso del mismo.
US10059033B2 (en) 2014-02-18 2018-08-28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Cementitious slurry mixing and dispensing system with puls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1965A (en) * 1992-02-25 1993-05-18 Kabushiki Kaisha Takashin Apparatus for making noodle base
CN101058215A (zh) * 2006-04-21 2007-10-24 霍镰泉 一种干压造粒制造陶瓷制品的方法
CN101186080A (zh) * 2006-09-22 2008-05-28 Scg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在规定厚度的瓷砖或板坯中成形图案的装置和方法
CN201231529Y (zh) * 2008-04-30 2009-05-06 徐金山 一种砌块面料机
DE102010010872A1 (de) * 2010-03-10 2011-09-15 Heinz Gross Fließkanal mit verstellbarer Geometrie
CN204076480U (zh) * 2012-10-24 2015-01-07 美国石膏公司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1320A (en) * 1971-02-09 1973-12-25 Du Pont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organic isocyanates
US4181647A (en) * 1973-01-11 1980-01-01 Phillips Cables Limited Process for extrusion coating of a wire with a cellular thermoplastic resin material
SU1033204A1 (ru) * 1982-04-28 1983-08-07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нерудных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и гидромеханизации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 суспензии
US4474477A (en) * 1983-06-24 1984-10-02 Barrett, Haentjens & Co. Mixing apparatus
US5217794A (en) * 1991-01-22 1993-06-08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Lamellar polymeric body
CA2178755C (en) 1993-12-13 2004-10-05 Arpad Savoly Foaming agen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CA2158820C (en) 1994-09-23 2004-11-23 Steven W. Sucech Producing foamed gypsum board
US5683635A (en) 1995-12-22 1997-11-04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Method for preparing uniformly foamed gypsum product with less foam agitation
US6342284B1 (en) 1997-08-21 2002-01-29 United States Gysum Company Gypsum-containing product having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it
US6632550B1 (en) 1997-08-21 2003-10-14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Gypsum-containing product having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it
JP2001062821A (ja) * 1999-08-24 2001-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ラリー供給装置
DE10032269A1 (de) * 2000-07-03 2002-01-31 Basf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ringerung von Nebenprodukten bei der Vermischung von Eduktströmen
US6494609B1 (en) 2001-07-16 2002-12-17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lurry mixer outlet
US6774146B2 (en) 2002-08-07 2004-08-10 Geo Specialty Chemicals, Inc. Dispersant and foaming agent combination
NZ541812A (en) 2003-03-19 2007-05-31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Acoustical panel comprising interlocking matrix of set gypsum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7007914B2 (en) 2004-05-14 2006-03-07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lurry mixer constrictor valve
US7892472B2 (en) 2004-08-12 2011-02-22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water-resistant gypsum-based article
US7803226B2 (en) 2005-07-29 2010-09-28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iloxane polymerization in wallboard
US8360825B2 (en) * 2007-12-03 2013-01-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lurry supply system
MX354110B (es) * 2010-12-30 2018-02-13 United States Gypsum Co Sistema y método de distribución de lechada.
CA2823347C (en) * 2010-12-30 2019-05-07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Slurry distribu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1965A (en) * 1992-02-25 1993-05-18 Kabushiki Kaisha Takashin Apparatus for making noodle base
CN101058215A (zh) * 2006-04-21 2007-10-24 霍镰泉 一种干压造粒制造陶瓷制品的方法
CN101186080A (zh) * 2006-09-22 2008-05-28 Scg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在规定厚度的瓷砖或板坯中成形图案的装置和方法
CN201231529Y (zh) * 2008-04-30 2009-05-06 徐金山 一种砌块面料机
DE102010010872A1 (de) * 2010-03-10 2011-09-15 Heinz Gross Fließkanal mit verstellbarer Geometrie
CN204076480U (zh) * 2012-10-24 2015-01-07 美国石膏公司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707757A (en) 2017-12-22
CA2888273A1 (en) 2014-05-01
KR20150074054A (ko) 2015-07-01
UA118093C2 (uk) 2018-11-26
AU2013334952A1 (en) 2015-05-21
JP6343617B2 (ja) 2018-06-13
CL2015001025A1 (es) 2015-09-04
CN204076480U (zh) 2015-01-07
PE20151111A1 (es) 2015-08-30
AU2013334952B2 (en) 2017-06-08
MX2015005052A (es) 2015-07-17
AR093139A1 (es) 2015-05-20
EP2911846A1 (en) 2015-09-02
RU2015119351A (ru) 2016-12-20
JP2016503354A (ja) 2016-02-04
RU2677720C2 (ru) 2019-01-21
WO2014066211A1 (en) 2014-05-01
TWI622475B (zh) 2018-05-01
BR112015009117A2 (pt) 2017-07-04
CN103770213A (zh) 2014-05-07
TW201429660A (zh) 2014-08-01
ZA201503244B (en)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207B (zh) 具有擦拭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70213B (zh) 具有成形机构的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70212B (zh) 浆料分布器、系统和及其使用方法
US9296124B2 (en) Slurry distributor with a wiping mechanism,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9999989B2 (en) Slurry distributor with a profiling mechanism,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10076853B2 (en) Slurry distribu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03857500B (zh) 浆料分配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