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6612B -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6612B
CN103766612B CN201410027673.6A CN201410027673A CN103766612B CN 103766612 B CN103766612 B CN 103766612B CN 201410027673 A CN201410027673 A CN 201410027673A CN 103766612 B CN103766612 B CN 103766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lex enzyme
feedstuff
feed
bacterial classification
dre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76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6612A (zh
Inventor
颜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276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66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6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6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6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6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通过以单一的饲料原料为培养基,再接种以生产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为主的菌种混合物进行固体发酵,所得到的饲用复合酶中单酶种类齐全,酶活性适中,各单酶之间协同效应明显,对饲料中各种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好。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由于采用单一的饲料原料进行发酵,饲料原料中含有何种抗营养因子,饲用复合酶中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单酶,其针对性更强,酶解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用复合酶,具体涉及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畜牧业养殖大国,进一步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是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家禽的日粮中含有大量的不溶性非淀粉多糖,这类多糖能够结合大量的水,增加了消化道食糜的粘度,使营养物质和内源酶难以扩散,严重影响了蛋白质和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另外,由于家禽肠道中微生物菌群较少,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不彻底,这些因素都造成了饲料原料利用率低下。
为了提高家禽的消化能力,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饲料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饲用复合酶。目前的饲用复合酶一般由单菌种固体发酵得到,饲用复合酶中的单酶种类少、活性低,其对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降解能力弱,从而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饲料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其针对性强、酶解效果好,饲用复合酶中的单酶种类齐全,各单酶之间的协同效应明显。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数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0~375份,豆粕复合酶85~175份,棉粕复合酶0~50份,菜粕复合酶0~40份,小麦复合酶0~375份,饲料载体450份。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375份,豆粕复合酶175份,饲料载体450份。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375份,豆粕复合酶85份,棉粕复合酶50份,菜粕复合酶40份,饲料载体450份。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粕复合酶175份,小麦复合酶375份,饲料载体450份。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粕复合酶85份,棉粕复合酶50份,菜粕复合酶40份,小麦复合酶375份,饲料载体450份。
所述玉米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1~3:1~3:0.5~1.5;饲料原料为玉米粉,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收取发酵产物,即得玉米复合酶。
所述豆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4:2~4:1~3;饲料原料为豆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豆粕复合酶。
所述棉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4:2~4:1~3;饲料原料为棉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棉粕复合酶。
所述菜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4:2~4:1~3;饲料原料为菜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菜粕复合酶。
所述小麦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3~6:2~4:1~3;饲料原料为小麦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小麦复合酶。
目前家禽所食用的饲料多为复合型饲料,即将玉米、小麦、豆粕、棉粕、菜粕、麸皮、次粉等饲料原料混合后再进行喂养。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是根据复合型饲料中的各种饲料原料的种类和比例,将对应种类和相同比例的上述玉米、小麦、豆粕、棉粕、菜粕等复合酶混合后复配生产制成的;由于复配后的饲用复合酶与复合型饲料中的饲料原料相互对应,且其比例也完全一致,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不仅使用方便,适用性广泛,而且大大减少了外源酶的浪费,同时也防止了外源酶对内源酶的抑制。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通过以单一的饲料原料为培养基,再接种以生产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为主的菌种混合物进行固体发酵,所得到的饲用复合酶中单酶种类齐全,酶活性适中,各单酶之间协同效应明显,对饲料中各种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好。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采用单一的饲料原料进行发酵,饲用复合酶中单酶的种类和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相互对应,即饲料原料中含有何种抗营养因子,饲用复合酶中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单酶,其针对性更强,酶解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玉米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1:3:0.5;饲料原料为玉米粉,氮磷营养液为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0.3%,磷酸二氢钾的质量分数为0.15%,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0:8;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h,收取发酵产物,即得玉米复合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玉米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3:1:1.5;饲料原料为玉米粉,氮磷营养液为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0.3%,磷酸二氢钾的质量分数为0.15%,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5: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30h,收取发酵产物,即得玉米复合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玉米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2:2:1;饲料原料为玉米粉,氮磷营养液为硫酸铵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0.3%,磷酸二氢钾的质量分数为0.15%,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9:10;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8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24h,收取发酵产物,即得玉米复合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3;饲料原料为豆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0:8;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豆粕复合酶。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4:2:4:1;饲料原料为豆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5: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豆粕复合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3:3:3:2;饲料原料为豆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9:10;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8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24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豆粕复合酶。
实施例7
所述棉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3;饲料原料为棉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0:8;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棉粕复合酶。
实施例8
所述棉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4:2:4:1;饲料原料为棉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5: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棉粕复合酶。
实施例9
所述棉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3:3:3:2;饲料原料为棉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9:10;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8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24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棉粕复合酶。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的菜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3;饲料原料为菜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0:8;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菜粕复合酶。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的菜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4:2:4:1;饲料原料为菜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5: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菜粕复合酶。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的菜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3:3:3:2;饲料原料为菜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9:10;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8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24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菜粕复合酶。
实施例13
所述小麦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3:4:1;饲料原料为小麦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0:8;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小麦复合酶。
实施例14
所述小麦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6:2:3;饲料原料为小麦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5: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小麦复合酶。
实施例15
所述小麦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5:3:2;饲料原料为小麦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1:9:10;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8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24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小麦复合酶。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数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375份,豆粕复合酶175份,饲料载体450份,其中饲料载体为硅藻土。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为玉米-豆粕型复合酶,其主要添加于玉米-豆粕型饲料中,复合酶添加量为每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1000克玉米-豆粕型复合酶。需要说明的是,玉米-豆粕型复合酶中的玉米复合酶和豆粕复合酶的比例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其可以根据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和豆粕的实际含量来确定,即日粮中含有多少比例的玉米和豆粕,饲用复合酶中就含有相应比例的玉米复合酶和豆粕复合酶。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375份,豆粕复合酶85份,棉粕复合酶50份,菜粕复合酶40份,饲料载体450份,其中饲料载体为硅藻土。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为玉米-杂粕型复合酶,其主要添加于玉米-杂粕型饲料中,复合酶添加量为每吨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1000克玉米-杂粕型复合酶。需要说明的是,玉米-杂粕型复合酶中的玉米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的比例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其可以根据玉米-杂粕型日粮中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实际含量来确定,即日粮中含有多少比例的玉米、豆粕、棉粕、菜粕,饲用复合酶中就含有相应比例的玉米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
例如,若玉米-杂粕型日粮含有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种饲料原料:玉米及其副产物含量为65%,豆粕含量为17%,棉粕含量为10%,菜粕含量为8%;按照本试验例中的方法,可以在该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相对应的玉米-杂粕型复合酶(以1000克为例),其中各个饲用复合酶的含量如下:
玉米复合酶=550克×65%=357.5克;豆粕复合酶=550克×17%=93.5克;棉粕复合酶=550克×10%=55克;菜粕复合酶=550克×8%=44克;载体硅藻土=450克;该玉米-杂粕型复合酶的最优添加量为:每吨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1000克玉米-杂粕型复合酶。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粕复合酶175份,小麦复合酶375份,饲料载体450份,其中饲料载体为硅藻土。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为小麦-豆粕型复合酶,其主要添加于小麦-豆粕型饲料中,复合酶添加量为每吨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1000克小麦-豆粕型复合酶。需要说明的是,小麦-豆粕型复合酶中的小麦复合酶和豆粕复合酶的比例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其可以根据小麦-豆粕型日粮中小麦和豆粕的实际含量来确定,即日粮中含有多少比例的小麦和豆粕,饲用复合酶中就含有相应比例的小麦复合酶和豆粕复合酶。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粕复合酶85份,棉粕复合酶50份,菜粕复合酶40份,小麦复合酶375份,饲料载体450份,其中饲料载体为硅藻土。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为小麦-杂粕型复合酶,其主要添加于小麦-杂粕型饲料中,复合酶添加量为每吨小麦-杂粕型日粮中添加1000克小麦-杂粕型复合酶。需要说明的是,小麦-杂粕型复合酶中的小麦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的比例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其可以根据小麦-杂粕型日粮中小麦、豆粕等饲料原料的实际含量来确定,即日粮中含有多少比例的小麦、豆粕、棉粕、菜粕,饲用复合酶中就含有相应比例的小麦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200份,豆粕复合酶100份,棉粕复合酶30份,菜粕复合酶20份,小麦复合酶200份,饲料载体450份,其中饲料载体为硅藻土。
实施例16~19中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中的玉米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小麦复合酶分别选自实施例1~3、实施例4~6、实施例7~9、实施例10~12、实施例13~15中生产的玉米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小麦复合酶。
试验例
本试验以实施例16~19中不同类型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为实验对象,对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中单酶的种类和酶活性进行检测,具体结果见表1。
表格1不同类型饲用复合酶中单酶种类及酶活性
下面列出表1中各种单酶酶活性测定的标准:
(1)纤维素酶:在37℃、pH值为5.5条件下,每分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钠生成lμmol还原糖所需的酶量,规定为1个酶活力单位。
(2)木聚糖酶固体:在37℃、pH值为5.5条件下,每分钟水解燕麦木聚糖生成lμmol还原糖所需的酶量,规定为1个酶活力单位。
(3)葡聚糖酶:在37℃、pH值为5.5条件下,每分钟水解β-葡聚糖生成lμmol还原糖所需的酶量,规定为1个酶活力单位。
(4)α-半乳糖苷酶:在37℃,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对硝基苯酚-α-D-吡喃半乳糖苷(p-NPG)中释放1nmol对硝基苯酚(p-NP)需要的酶量,规定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5)酸性蛋白酶:在40℃和pH值为3.5条件下,1分钟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所需的酶量,规定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6)α-淀粉酶:在60℃,PH=6.0的条件下,α—淀粉酶1分钟液化1mg可溶性淀粉,规定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7)β-甘露聚糖酶:在55℃、pH4.8~PH5.0条件下,1min分解槐豆胶中的β-甘露聚糖产生具有还原能力相当于1μmol甘露糖所需的酶量,规定为1个酶活单位。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即是根据复合型饲料中的各种饲料原料的种类和比例,将对应种类和相同比例的玉米复合酶、豆粕复合酶、棉粕复合酶、菜粕复合酶、小麦复合酶混合后复配生产制成的;由于本发明提供的饲用复合酶与复合型饲料中的饲料原料相互对应,且其比例也完全一致。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中的单酶种类齐全、酶活性适中,再加上饲料原料中含有何种抗营养因子,饲用复合酶中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单酶,其针对性更强,酶解效果更好;另外,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可以将玉米、小麦等复合酶进行选择性地添加,其不仅使用方便,适用性广泛,而且大大减少了外源酶的浪费,同时也防止了外源酶对内源酶的抑制。

Claims (5)

1.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数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0~375份,豆粕复合酶85~175份,棉粕复合酶0~50份,菜粕复合酶0~40份,小麦复合酶0~375份,饲料载体450份;
所述玉米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1~3:1~3:0.5~1.5;饲料原料为玉米粉,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 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收取发酵产物,即得玉米复合酶;
所述豆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4:2~4:1~3;饲料原料为豆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豆粕复合酶;
所述棉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4:2~4:1~3;饲料原料为棉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棉粕复合酶;
所述菜粕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混合物,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和黑曲霉的添加比例为2~4:2~4:2~4:1~3;饲料原料为菜粕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菜粕复合酶;
所述小麦复合酶通过以下方法生产得到:
(1)称取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其中菌种为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混合物,米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长柄木霉的添加比例为3~6:2~4:1~3;饲料原料为小麦粉,所述菌种、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之间的质量比为0.8~1.5:8~10:8~12;
(2)将步骤(1)称取的饲料原料和氮磷营养液混合均匀后得到培养基,将培养基灭菌后,添加步骤(1)称取的菌种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曲盘中平铺均匀,盖上湿布,开始发酵;
(3)发酵42~54h后进行翻曲并补充水分,然后继续发酵18~30h后,收取发酵产物,即得小麦复合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375份,豆粕复合酶175份,饲料载体45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玉米复合酶375份,豆粕复合酶85份,棉粕复合酶50份,菜粕复合酶40份,饲料载体45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粕复合酶175份,小麦复合酶375份,饲料载体450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为1000的饲用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豆粕复合酶85份,棉粕复合酶50份,菜粕复合酶40份,小麦复合酶375份,饲料载体450份。
CN201410027673.6A 2014-01-21 2014-01-21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Active CN103766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7673.6A CN103766612B (zh) 2014-01-21 2014-01-21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27673.6A CN103766612B (zh) 2014-01-21 2014-01-21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6612A CN103766612A (zh) 2014-05-07
CN103766612B true CN103766612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55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7673.6A Active CN103766612B (zh) 2014-01-21 2014-01-21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66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7790B (zh) * 2014-06-19 2016-08-24 颜鹏飞 一种固体发酵来源的液体复合酶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841811B (zh) * 2018-08-06 2021-03-16 杭州园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发酵产酶工艺
CN110438109A (zh) * 2019-08-31 2019-11-12 哈尔滨普凡农牧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发酵生产饲用菌酶复合制剂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1051A (zh) * 2010-03-12 2010-08-04 山西三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1828634A (zh) * 2010-04-16 2010-09-15 湖南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发酵无抗生素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74547A (zh) * 2009-11-27 2010-11-03 济南天天香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用复合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84539B1 (ko) * 2011-01-13 2013-07-11 (주)진바이오텍 비전분성 다당류 분해용 복합 효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4547A (zh) * 2009-11-27 2010-11-03 济南天天香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用复合酶
CN101791051A (zh) * 2010-03-12 2010-08-04 山西三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1828634A (zh) * 2010-04-16 2010-09-15 湖南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发酵无抗生素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6612A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3270B (zh) 一种菜籽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48614A (zh)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制备活性饲用肽的方法
CN102119768A (zh) 一种仔猪饲用复合酶制剂
CN102669447B (zh) 一种肉中鸡低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3768A (zh) 一种同步固体发酵和酶解制备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
CN106333060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613944A (zh) 一种发酵豆粕与生产方法及其在制备猪配合饲料中的应用
McKelvey et al. Biotechnological use of fungal enzymes
CN109497281A (zh) 一种微生物复合有机饲料
CN107259101A (zh) 一种油茶籽粕发酵制作饲料的方法
CN102406056B (zh) 一种菠萝汁发酵豆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55477B (zh) 一种利用酱油渣发酵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03766612B (zh) 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的饲用复合酶
CN113073056A (zh) 一种菜粕用发酵菌剂及应用
CN114403285A (zh) 提高蛋白消化率的饲用发酵花生粕、发酵菌剂和制法应用
Tapingkae et al. Influence of crude xylan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 FAS128 on the in vitro digestibility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piglets
CN103749987A (zh) 一种杂粮杂粕日粮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6245A (zh) 大麦日粮用大麦酶制剂及其发酵工艺
CN104146164A (zh) 一种含酶制剂的鲤鱼饲料
CN111296679A (zh) 一种蛋鸡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56625A (zh) 一种棕榈粕发酵饲料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Fadel et al. Clean production of xylanase from white corn flour by Aspergillus fumigates F-993 under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Kahil et al. Economic co-production of cellulase and αamylase by fungi grown on agro-industrial wastes using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CN104431291A (zh) 一种发酵饲料
CN115669812A (zh) 一种仔猪发酵预混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