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2839A -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2839A
CN103762839A CN201410008676.5A CN201410008676A CN103762839A CN 103762839 A CN103762839 A CN 103762839A CN 201410008676 A CN201410008676 A CN 201410008676A CN 103762839 A CN103762839 A CN 103762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switching tube
transformer
switch pip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8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2839B (zh
Inventor
丘东元
周丽萍
张波
肖文勋
黄子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100086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62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2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2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2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2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交流输入电源,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第二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三二极管,变压器,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输出电容;交流输入电源分别接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电感分别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分别接第一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三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分别接第二开关管、变压器原边、第二电容、输出电容、负载;第一电容接变压器原边;变压器副边分别接第三二极管和第二电容;变压器副边接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分别接输出电容和负载。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背景技术
业内习知,为了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要求功率大于75W的电力电子装置需具备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目前应用广泛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均由二极管整流桥加Boost、Flyback等DC/DC变换器构成,由于二极管整流桥普遍存在导通压降,降低了整机的效率。此外,传统的单相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升压比受占空比所限,而单相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般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开关管损耗大,且漏感会造成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能优越、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更广、高效的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有交流输入电源,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第二开关管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三二极管,变压器,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输出电容;其中,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一端与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变压器原边的异名端、第二电容的一端、输出电容的一端、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原边的同名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的同名端与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输出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和负载并联。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一致。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为具有逆导特性的功率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为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
所述变压器原副边的匝比为1: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稳态增益为
Figure BDA0000454588680000021
可以通过提高变压器匝比,输出较高的直流电压;
2、利用开关管代替原有整流桥中的两个二极管,减少了器件的导通压降,提高了整机效率;
3、开关管承受的电压小于输出电压,电压应力低,不仅降低了电路成本,而且尤其适用于高电压输出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交流输入电压正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主要元件的电压电流波形图。
图3a为交流输入电压正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一。
图3b为交流输入电压正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二。
图3c为交流输入电压正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三。
图4为交流输入电压负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主要元件的电压电流波形图。
图5a为交流输入电压负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一。
图5b为交流输入电压负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二。
图5c为交流输入电压负半周时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电路和单相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稳态增益对比图。
图7为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的仿真波形图。
图8为输出电压Vo和第一开关管S1的漏源极电压VS1大小对比仿真波形图。
图9为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和输入电压Vin的仿真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有交流输入电源AC,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开关管S1及其反并联二极管DS1,第二开关管S2及其反并联二极管DS2,第一电容C1,第三二极管D3,原副边匝比为1:n的变压器T,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输出电容Cout;其中,所述交流输入电源AC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变压器T原边的异名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电容Cout的一端、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原边的同名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的同名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输出电容Cout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out和负载并联。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一致,该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可以是具有逆导特性的功率开关管,或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具体情况如下:
1)交流输入电源的正半周,即交流输入电压Vin左正右负
在此阶段,第一二极管D1承受正向电压,一直处于导通状态,第二二极管D2承受反向电压,一直处于关断状态;此阶段的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变压器T原边电感LP2的电流ILP2、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输出电压Vo、第一开关管S1的漏源极电压VS1、第二开关管S2的漏源极电压VS2、第一电容C1的电压V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VC2和第三二极管D3的反向电压VD3波形图具体如图2所示。
a、在阶段t0~t1,此阶段的模态图如图3a所示,在t0时刻,驱动信号Vg1,g2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一开关管S1的寄生二极管D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DS2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断状态;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一二极管D1给第一电感L1充电;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给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充电;第四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断状态;由于第二电容C2无放电通路,所以其电压VC2维持不变;第三二极管D3反向电压为正,处于关断状态;输出电容Cout给负载供电,维持输出电压Vo恒定。
b、在阶段t1~t2,此阶段的模态图如图3b所示,在t1时刻,驱动信号Vg1,g2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关断,第一开关管S1的寄生二极管DS1承受反向电压为正,依然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DS2承受反向电压为负,处于导通状态;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电感L1给第一电容C1和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充电,此时第一电容C1充电电流是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四二极管D4承受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LS2和第二电容C2通过第四二极管D4给输出电容Cout充电和负载供电;由于第二电容C2的电压大于交流输入电压Vin和第一电感L1的电压,所以第三二极管D3的反向电压为正,处于关断状态;输出电容Cout给负载供电,维持输出电压Vo恒定。
c、在阶段t2~t3,此阶段的模态图如图3c所示,驱动信号Vg1,g2依然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关断,第一开关管S1的寄生二极管DS1承受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DS2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断状态;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电感L1给第一电容C1和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充电,此时第一电容C1充电电流小于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四二极管D4承受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LS2通过第四二极管D4给输出电容Cout充电和负载供电;由于第二电容C2的电压小于交流输入电压Vin和第一电感L1的电压,所以第三二极管D3导通;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三二极管D3给第二电容C2充电。
2)交流输入电源的负半周,即交流输入电压Vin左负右正
在此阶段,第一二极管D1承受反向电压,一直处于关断状态,第二二极管D2承受正向电压,一直处于导通状态;此阶段的一个开关周期中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变压器T原边电感LP2的电流ILP2、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输出电压Vo、第一开关管S1的漏源极电压VS1、第二开关管S2的漏源极电压VS2、第一电容C1的电压VC1、第二电容C2的电压VC2和第三二极管D3的反向电压VD3波形图具体如图4所示。
a、在阶段t0~t1,此阶段的模态图如图5a所示,在t0时刻,驱动信号Vg1,g2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导通,第一开关管S1的寄生二极管D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DS2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断状态;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二开关管S2和第二二极管D2给第一电感L1充电;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给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充电;第四二极管D4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关断状态;由于第二电容C2无放电通路,所以其电压VC2维持不变;第三二极管D3反向电压为正,处于关断状态;输出电容Cout给负载供电,维持输出电压Vo恒定。
b、在阶段t1~t2,此阶段的模态图如图5b所示,在t1时刻,驱动信号Vg1,g2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关断,第一开关管S1的寄生二极管DS1承受反向电压为正,依然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DS2承受反向电压为负,处于导通状态;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电感L1给第一电容C1和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充电,此时第一电容C1的充电电流是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四二极管D4承受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LS2和第二电容C2通过第四二极管D4给输出电容Cout充电和负载供电;由于第二电容C2的电压大于交流输入电压Vin和第一电感L1的电压,所以第三二极管D3反向电压为正,处于关断状态。
c、在阶段t2~t3,此阶段的模态图如图5c所示,驱动信号Vg1,g2依然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关断,第一开关管S1的寄生二极管DS1承受反向电压为正,依然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S2的寄生二极管DS2承受反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电感L1给第一电容C1和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充电,此时第一电容C1的充电电流小于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四二极管D4承受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LS2通过第四二极管D4给输出电容Cout充电和负载供电;由于第二电容C2的电压小于交流输入电压Vin和第一电感L1的电压,所以第三二极管D3导通;交流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电感L1和第三二极管D3给第二电容C2充电。
3)稳态增益
以交流输入电压的正半周为例分析一种高增益无桥变换器的稳态增益。第一电感L1的电压VL1一个开关周期平均值为零,因此可得到如下式(1),由下式(1)可得到输入电压Vin(t)与第二电容C2的电压的关系式如下式(2)。
VinD=(VC2-Vin)(1-D)   (1)
V in D = ( V C 1 - V in - V O 1 n ) ( 1 - D ) - - - ( 2 )
V C 2 V in = 1 1 - D - - - ( 3 )
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LP2的一个开关周期平均值为零,因此可得到如下式(4),由上式(2)、(3)和下式(5)可得到输入电压Vin(t)与输出电压Vo的关系式如下式(6)。
V C 1 D = V O 1 n ( 1 - D ) - - - ( 4 )
V O 1 V in = nD 1 - D - - - ( 5 )
V O V in = V O 1 V in + V C 2 V in = 1 + nD 1 - D - - - ( 6 )
已知单相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稳态增益为
Figure BDA0000454588680000076
设变压器匝比n=3时,本发明电路和单相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电压增益VO/Vin随占空比D变化的波形图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知,在相同的占空比、匝比和输入电压的条件下,本发明电路的输出电压比单相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高。
现在对本发明实施进行仿真验证,其仿真结果具体如图7、图8和图9所示。输入电流,即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的仿真波形如图7所示,其谐波含量THD值为1.9%;输出电压Vo和第一开关管S1的漏源极电压VS1对比图如图8所示,由图中可见第一开关管S1的漏源极电压VS1小于输出电压Vo,说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本发明电路尤其适合于输出高电压的场合;输入电流,即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和输入电压Vin仿真波形图如图9所示,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的功率因数PF为0.9994,接近于1。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交流输入电源(AC),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开关管(S1)及其反并联二极管(DS1),第二开关管(S2)及其反并联二极管(DS2),第一电容(C1),第三二极管(D3),变压器(T),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输出电容(Cout);其中,所述交流输入电源(AC)的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变压器(T)原边的异名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输出电容(Cout)的一端、负载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原边的同名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副边的同名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输出电容(Cout)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容(Cout)和负载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为具有逆导特性的功率开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S1)和第二开关管(S2)为带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原副边的匝比为1:n。
CN201410008676.5A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Active CN103762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8676.5A CN103762839B (zh)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8676.5A CN103762839B (zh)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2839A true CN103762839A (zh) 2014-04-30
CN103762839B CN103762839B (zh) 2016-05-04

Family

ID=5053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8676.5A Active CN103762839B (zh)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6283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1321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TWI696336B (zh) * 2019-04-12 2020-06-11 周重甫 無橋式整流器之返馳式電源開關架構
CN113765359A (zh) * 2021-09-01 2021-12-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多单元并联整合降压无桥pfc变换器
US11228250B2 (en) * 2020-05-06 2022-01-18 Nanowatt Inc. Flyback power switch structure for bridgeless rectifi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307A (zh) * 2008-05-20 2009-01-28 江苏大学 一种零电压零电流全桥dc-dc变换器
CN102412719A (zh) * 2010-09-21 2012-04-11 Tdk株式会社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转换器
CN203691228U (zh) * 2014-01-08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307A (zh) * 2008-05-20 2009-01-28 江苏大学 一种零电压零电流全桥dc-dc变换器
CN102412719A (zh) * 2010-09-21 2012-04-11 Tdk株式会社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转换器
CN203691228U (zh) * 2014-01-08 2014-07-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1321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CN110661321B (zh) * 2018-06-29 2022-03-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电动汽车
TWI696336B (zh) * 2019-04-12 2020-06-11 周重甫 無橋式整流器之返馳式電源開關架構
US11228250B2 (en) * 2020-05-06 2022-01-18 Nanowatt Inc. Flyback power switch structure for bridgeless rectifier
CN113765359A (zh) * 2021-09-01 2021-12-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多单元并联整合降压无桥pfc变换器
CN113765359B (zh) * 2021-09-01 2023-05-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多单元并联整合降压无桥pfc变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2839B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2946B (zh) 一种高效率的led驱动电路
CN103066873B (zh) 新型降压式无桥Cuk 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
CN102364860B (zh) 一种二次侧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
CN102299649B (zh) 电源变换器
CN103414334B (zh) PF为1的长寿命DCM Boost PFC变换器
CN102148566B (zh) 一种升压型电压平衡变换器
CN103269164B (zh) 原边恒流控制的准单级高功率因数电路及装置
CN105245113A (zh) 一种抗直通软开关推挽llc谐振变换器
CN103762839B (zh)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4700414U (zh)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焊机电路
CN203327305U (zh) 一种无桥pfc+t型三电平逆变的变频调光器
CN101355305B (zh) 多功能有源箝位变结构型双管正反激直流变流器
CN203617902U (zh) 集成降压-反激式高功率因数恒流电路及装置
CN104780692A (zh) 一种单级无桥双Boost与Flyback集成的LED驱动电路
CN202918023U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功率模块
CN102684492B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变换器
CN103546026B (zh) 一种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02647100B (zh) 一种集成的Buck-flyback高功率因数变换器
CN203691228U (zh) 一种磁耦合型单相高增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5429452A (zh) 一种共模抑制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
CN206283411U (zh) 一种单级隔离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5105094U (zh) 提升buck输出电压的电路
CN204906192U (zh) 一种宽范围全闭环高效推挽升压模块
CN107994779A (zh) 一种推挽式开关电源拓扑结构
CN211377892U (zh) 一种供电设备及其功率因数修正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