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1002B - 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61002B CN103761002B CN201310754673.1A CN201310754673A CN103761002B CN 103761002 B CN103761002 B CN 103761002B CN 201310754673 A CN201310754673 A CN 201310754673A CN 103761002 B CN103761002 B CN 103761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transistor
- coupled
- voltage
- circuit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3 physical la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281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于in‑cell类型触控技术的触控电路单元,包括:感应晶体管,复位晶体管和读出晶体管。首先由复位晶体管响应第一脉冲信号对触控电路单元进行复位,而后由感应晶体管感应外界的不可见光的触控动作,最后通过读出晶体管输出感应信息。该触控电路单元对强度较小的不可见光线就能够产生较大幅度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到外围电路中,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分布在像素电路矩阵中的触控电路,以及基于该触控电路设计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摸屏技术发展迅速。触摸屏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因此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以及工用电子产品中。对于移动电话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触摸屏的设计要求包括:响应灵敏、低噪声、易于与显示面板集成。从而,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仍然保持质量轻、厚度薄、显示对比度高、低功耗等特征。
触摸屏技术主要分为out-cell类型和in-cell类型。现有的out-cell类型,通过将具有触摸控制功能的膜层以贴合的方式与显示面板结合在一起。采用这种方式实现触摸控制功能是以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牺牲显示亮度或者增加功耗以及降低成品率等为代价。近年来,in-cell型触摸屏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不同于out-cell技术,in-cell型触控屏在TFT面板的内部集成了触控功能模块,不再需要在外部贴合触控屏等,因此有可能减少工艺步骤,提高成品率,而且整个显示模组更加轻薄、紧凑。
但是,目前还没有适合于大规模生产、技术成熟的in-cell技术。当触控电路集成到显示面板的内部之后,手指与触控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更远,触摸动作在触控模块的输入端口引起的信号量的幅度更小。而且,对于in-cell技术而言,还需要考虑显示信号对于触控模块工作的干扰等问题。例如,投射式电容的方式不适合检测接触面积太小的触碰动作,从而不适合实现in-cell技术。因此,亟待研究一种新的触控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电路单元,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
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
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触控信息电压。
感应电压节点。
用于串联在高电平端和低电平端的感应支路。
其中,感应支路包括:感应晶体管和复位晶体管。感应晶体管以二极管连接形式与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串联形成感应支路。
感应电压节点位于感应晶体管和复位晶体管之间;
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耦合至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
读出晶体管,读出晶体管的控制极耦合至感应电压节点;第一极耦合至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第二极耦合至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触控信息电压。
在复位阶段,感应电压节点在复位晶体管响应第一脉冲信号导通的情况下复位。
在感应阶段,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触控信息电压为触控电路单元在感应晶体管感应不可见光触控信息时所产生的电压。
其中,第一脉冲信号高电平到来时间早于第二脉冲信号高电平到来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电路,包括:像素电路矩阵、多条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和不可见光触控电路。
像素电路矩阵包括:级联的n行m列矩阵的像素电路,其中,n和m为大于0的整数;为各级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提供的栅极扫描信号的多级栅极扫描线。
不可见光触控电路包括:分布在像素电路矩阵中的多个上述的触控电路单元;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沿第一方向提供第一脉冲信号的多级第一信号线;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沿第二方向提供第二脉冲信号的多级第二信号线。
多条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用于输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上述的触控电路。
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栅极扫描信号,并通过沿第一方向形成的各行扫描线向像素电路和触控电路单元提供栅极扫描信号。
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产生代表灰度信息的数据电压信号,并通过沿第二方向形成的各数据线向像素电路提供数据电压信号。
读出电路,耦合至所述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用于输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为显示面板提供不可见光的触控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电路单元对强度较小的不可见光线就能够产生较大幅度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到外围电路中;触控电路没有显著改变像素电路矩阵结构,结构较简单、响应度灵敏、抗噪声能力强,形成的显示面板集成度高,线路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IGZO TFT在有无紫外光照射下I-V响应曲线的对比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触控电路单元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触控电路单元工作时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触控电路单元在有无紫外光照射下的对比;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触控电路单元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触控电路单元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触控电路单元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公开的一种触控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信号输出端在无紫外光照射下一帧时间内电位;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六公开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六公开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些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几乎不受可见光的影响,但是在紫外光、红外光等不可见光的作用下,电学特性变化较大,如以IGZO TFT为代表的氧化物薄膜晶体管(IGZO TFT,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 TFT)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阈值电压会减小。换言之,某些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在特定的不可见光激励下变化显著,响应较大。下表列举了一些电学特性受常见的不可见光影响较大的晶体管。
表受不可见光影响较大的晶体管
以紫外光对IGZO TFT的影响为例来说明本申请的发明根据。
图1示意性地对比了IGZO TFT在紫外光和非紫外光照射两种情况下的I-V响应曲线。在无紫外光照射时,TFT的阈值电压的值较大;在紫外光照射情况下,TFT的阈值电压减少,亚阈区域往负栅极电压方向移动。以VGS(栅-源电压)为0的情况为例,在无紫外光照射时,IDS(漏-源电流)的值约为100pA;当紫外光照射时,IDS的值增加到约为10nA。因此,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亚阈电流可能发生两个数量级的改变。于是有可能利用这种亚阈电流的改变而感应出显著的输出电流或者电压变化,使得外围的读出电路能够有显著的响应。因此,利用氧化物TFT的光电效应,同时结合其优良的电学特性来实现in-cell型触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样的,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则a-Si:H TFT也具有类似的光电效应。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物理规律,利用这些晶体管的特性,将其嵌入显示面板中作为传感单元,由触控笔发出不可见光在显示面板上动作,通过分布在显示面板中的传感单元来感应触控笔的动作信息。
对于in-cell型的触控面板而言,希望它具有如下的特征:
1、传感单元能够嵌入到平面显示面板之中;
2、对强度较小的不可见光就能够产生一定强度的响应;
3、对应于不同强度的输入不可见光,其能够输出较大幅度的电流或者电压信号到外围电路;
4、要求其不显著地改变TFT阵列或者显示面板的设计或者工艺,不带来复杂程度、材料、或者成本等显著增加。
要实现如上的目标,需要有新的读出像素电路设计才能实现。
下面以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为传感单元作为示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由于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对紫外光比较敏感,因此,优选地,触控的不可见光应选择为紫外光。在其它实施例中,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也可以由a-Si:HTFT代替,对应地,触控的不可见光也应优选地替换为红外光。
在以下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中,除了作为传感单元的晶体管需要指定,其它晶体管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当晶体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第一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当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触控电路单元结构图,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VI1;
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VI2;
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
感应电压节点P;
用于串联在高电平端和低电平端的感应支路;
以及读出晶体管T2。
其中,感应支路包括:感应晶体管T1和复位晶体管T3。感应晶体管T1以二极管连接形式与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例如漏极)和第二极(例如源极)串联形成感应支路。感应电压节点P位于感应晶体管T1和复位晶体管(T3)之间。复位晶体管T3的控制极(例如栅极)耦合至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VI1。
读出晶体管T2的控制极(例如栅极)耦合至感应电压节点P;第一极(例如漏极)耦合至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VI2;第二极(例如源极)耦合至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
在复位阶段,感应电压节点P在复位晶体管T3响应第一脉冲信号VI1导通的情况下复位。
在感应阶段,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触控信息电压VO为触控电路单元在感应晶体管T1感应不可见光信息时所产生的触控信息电压。
本实施例中,脉冲信号之间应满足如下关系:
第一脉冲信号(VI1)高电平到来时间早于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时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感应晶体管T1优选采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对应的不可见光优选为紫外光。请参考图2,感应晶体管T1的第一极(例如漏极)用于耦合在高电平端,控制极(例如栅极)和第二极(例如源极)耦合在感应电压节点P。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例如漏极)耦合在感应电压节点P,第二极(例如源极)用于耦合在所述低电平端。该电路工作过程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共分为两个阶段:1)复位阶段;2)感应阶段。下面结合图2对该两个工作阶段进行阐述。
1)复位阶段
复位晶体管T3响应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信号VH导通对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进行复位的过程称之为复位阶段。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信号到来时,复位晶体管T3被导通,于是感应电压节点P被耦合到低电平端,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荷被放出,电位变为低电平VL。此时,读出晶体管T2被关断。在该阶段,第一脉冲信号VI1尚未到来,即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的电位保持低电平VL。
由于感应晶体管T1有微弱的泄露电流,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仍然会缓慢地上升,于是,读出晶体管T2会微弱地开启,将信号输出端耦合至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从而使得信号输出端的电位保持着低电平VL。
2)感应阶段
图1表明,IGZO晶体管在感应到紫外光照射时,电学特性变化显著,因此,在该阶段分有紫外光照射和无紫外光照射的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1感应到紫外光时
控制极(例如栅极)和第二极(例如源极)的电压VGS虽然为0,但是由于紫外光的激励,仍然有较大的电流从高电平端,通过感应晶体管T1,给感应电压节点P充电。于是,在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之前,感应电压节点P都处于充电状态。因此,只要保证足够第一脉冲信号VI1高电平和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的时间间隔,感应电压节点P便能通过感应晶体管T1充电到较高的电位,于是读出晶体管T2可以被较充分地开启。
在充电过程结束后,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此时,信号输出端上的负载电容CL会被充电。由于像素区域的面积有限,读出晶体管T2的尺寸不可能做到很大,于是读出晶体管T2的驱动能力有限。但是,由于之前读出晶体管T2的控制极-第一极(例如栅极-漏极)和控制极-第二极(例如栅极-源极)具有较大的电位差,因此在第二脉冲信号VI2跳变成高电平VH后,由于“自举效应”,读出晶体管T2的控制极(例如栅极)电位将随着第二脉冲信号VI2和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的抬高而抬高。于是,读出晶体管T2将保持着较强的驱动能力。因此,在第二脉冲信号VI2的高电平期间,信号输出端上的负载电容CL被充电到一个较高的电位。然后,在第二脉冲信号VI2跳变为低电平VL的时候,输出端上的负载电容CL又被放电到低电平VL,于是本级的读出操作不会影响到下一级信号的读出。
2-2无紫外光照射时
如果没有紫外光,那么感应电压节点P将保持着低电平电压。于是读出晶体管T2保持着关断的状态,即使第二脉冲信号VI2变成高电平VH,信号输出端的电位也保持为低电平VL。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读出晶体管T2的控制极和第一极之间(例如栅极和漏极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叠电容CGD。所以,在第二脉冲信号VI2从低电平VL跳变到高电平VH的时候,感应电压节点P可能被耦合到一定的电压值,从而读出晶体管T2被略微导通,这样可能会在输出造成一定量的干扰电压ΔVO。但是,只要输出的高电平VH足够高,其与干扰电压ΔVO之间具有明显的对比,那位外围电路仍然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有紫外光进入。此外,根据“复位阶段”的分析可知,如果没有紫外光激励,感应晶体管T1微弱的泄露电流会微弱地开启读出晶体管T2,使得信号输出端的电位保持着低电平VL。之所以要求在没有紫外光激励时,信号输出端保持为低电平,是出于提高触控信息电压VO分辨率,排除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噪声的考虑。
综上所述,在有紫外光的情况下,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为高电平脉冲电压;而在没有紫外光的情况下,信号输出端上几乎保持着低电平电压VL。此外,由于自举效应可以较显著地提高读出晶体管T2的驱动能力,于是在有紫外光的情况下,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的脉冲电压较高。在没有紫外光的情况下,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被钳位在较低的低电平电压VL,无法发生自举充电的行为。
图4所示为触控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感应电压节点P在有紫外光和无紫外光照射时的电位波形对比。其中,实线分别代表了在有紫外光照射时,触控电路单元的感应电压节点P和信号输出端的电压波形;虚线分别代表了在没有紫外光照射时,触控电路单元的感应电压节点P和信号输出端的电压波形。图4证明了本实施例触控电路单元对于紫外光具有较显著的响应。虽然由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当第二脉冲信号VI2变成高电平VH时,感应电压节点P也会受到干扰而发生电压的跳变,但是此时读出晶体管T2仍然处于微弱开启的状态,信号输出端的负载电容CL较大,从而信号输出端上的电压不容易受到扰动而剧烈地改变。于是,根据信号输出端的电压脉冲幅度可以较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紫外光线的作用。
实施例二:
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触控电路单元结构图,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触控电路单元结构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的两端分别耦合在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例如漏极)和第二极(例如源极)上。
通过增加电容C1可以使得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更加稳定,在感应阶段,若不存在紫外线时,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号输出端的噪声电压。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感应阶段,读出晶体管T2也感应紫外光信息以调节所述读出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
对于读出晶体管T2而言,当外界没有紫外光照射时,其阈值电压的值较大,于是信号输出端输出电压较稳定,不容易受到电压馈通效应等的影响;而当外界存在紫外光照射时,读出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减小,于是其导通能力更强,信号输出端更容易被充电上拉到较高的脉冲高电平电位。
总而言之,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的触控电路单元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的幅度可能更大。
实施例四:
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触控电路单元电路结构图,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感应支路的串联次序发生了改变。
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例如漏极)用于耦合在所述高电平端,第二极(例如源极)耦合在感应电压节点P。感应晶体管T1的第一极(例如漏极)耦合在感应电压节点P,控制极(例如栅极)和第二极(例如源极)用于耦合在低电平端。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其它的电路结构没有改变。该电路工作过程也分为复位和感应两个阶段。
1)复位阶段
在复位阶段,复位晶体管T3响应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信号VH导通对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进行复位。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感应电压节点P被耦合到低电平端,其电荷被放出,电位变为低电平VL;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晶体管T3导通时,感应电压节点P被耦合到高电平端,由高电平端对感应电压节点P进行充电,使得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变为低电平VH。
2)感应阶段
在感应阶段,如果感应晶体管T1受到紫外光激励时,感应电压节点P有较多的电荷通过感应晶体管T1释放到低电平端,使得感应电压节点P的电位降低,下拉至低电平VL。于是读出晶体管T2逐渐被关断,在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时,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为低电平电压。
如果感应晶体管T1没有受到紫外光激励,感应晶体管T1不被开启,于是在复位阶段后,感应电压节点P将保持高电平VH。因此,当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时,读出晶体管T2在感应电压节点P的高电平VH的激励下导通,使得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为高电平脉冲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1、在复位阶段,上述实施例对感应电压节点P进行放电;本实施例则是对感应电压节点P进行充电。
2、在感应阶段,上述实施例中,在感应晶体管T1感应到紫外光时,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为上升的高电平电压;在无紫外光激励时,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保持低电平电压。而本实施例中,在感应晶体管T1感应到紫外光时,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为下降的低电平电压;在无紫外光激励时,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保持高电平脉冲信号。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感应电压节点P的预置电压更大,其输出电压幅度可能更大,因此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可能更显著。
实施例五:
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电路结构,包括:
像素电路矩阵,像素电路矩阵包括:级联的n行m列矩阵的像素电路51,其中n和m均为大于0的整数;为各级像素电路51沿第一方向提供的栅极扫描信号的多级栅极扫描线l-VG。
不可见光触控电路,不可见光触控电路包括:分布在像素电路矩阵中的多个上述的触控电路单元52;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52沿第一方向提供第一脉冲信号VI1的多级第一信号线l-VI1;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52沿第二方向提供第二脉冲信号VI2的多级第二信号线l-VI2;多条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l-VO,用于输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52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虚线框所示,以每a×a个像素电路51为一组布置一个触控电路单元52,a优选为3、4或5,在本实施例中,a取值为3。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级第二信号线l-VI2也可以耦合至本级栅极扫描线l-VG,由本级栅极扫描线l-VG为本级触控电路单元52提供第二脉冲信号VI2;本级第一信号线l-VI1可以耦合至前一级像素电路的栅极扫描线l-VG,由前一级像素电路的栅极扫描线l-VG为本级触控电路单元52提供第一脉冲信号VI1。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连接方式,本级第二信号线l-VI2依旧耦合至本级栅极扫描线l-VG上,而本级第一信号线l-VI1耦合至前一级触控电路单元所对应的栅极扫描线l-VG。请参考图3,第一脉冲信号VI1到来之后,当有不可见光(例如紫外光)激励时,后一种连接方式相对于前一种连接方式,更加保证了感应电压节点P在第二脉冲信号VI2到来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充电,电位上升,从而充分导通读出晶体管T2。
根据实施例一的讨论可知,感应晶体管T1微弱的泄露电流会微弱地开启读出晶体管T2,从而使得信号输出端的电位保持着低电平VL。图9为本实施例中,当没有紫外光照射时,信号输出端的电位在一帧时间内的变化。在实际的触控电路中,由于在同一根线上挂接着数以百计的触控电路单元,因此通过读出晶体管T2的泄露电流的数值更大。信号输出端保持为低电平VL的可能性更高。
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电路结构,没有显著地改变像素电路矩阵的结构,而且,不可见光触控电路还能利用像素电路的栅极扫描信号等,从而使得in-cell面板的设计达到简化线路的目的。
实施例六: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上述实施例的触控电路61。
栅极驱动电路62,用于产生栅极扫描信号,并通过沿第一方向形成的各行扫描线向像素电路和触控电路单元提供栅极扫描信号。
数据驱动电路63,用于产生代表灰度信息的数据电压信号,并通过沿第二方向形成的各数据线向像素电路提供数据电压信号。
读出电路64,耦合至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l-VO,用于输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
请参考图11,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分为显示像素区域100和触控区域200。显示像素区域100的显示像素以及触控区域的普通晶体管部分201之上的彩色滤光片(CF)玻璃具有黑矩阵(BM)层,其能够保护普通TFT不受到可见光以及不可见光(例如紫外光)的影响,从而正常地传输驱动电学信号。触控区域200的不可见光(例如紫外光)感应部分202将不设置BM层,使其暴露于外界光线之下。于是,不可见光(例如紫外光)感应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尤其是泄露电流特性,将受到不可见光(例如紫外光)的影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为显示面板提供不可见光(例如紫外光)的触控笔30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9)
1.一种触控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VI1);
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VI2);
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
感应电压节点(P);
用于串联在高电平端和低电平端的感应支路;
所述感应支路包括:感应晶体管(T1)和复位晶体管(T3);所述感应晶体管(T1)以二极管连接形式与所述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串联形成所述感应支路;
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位于所述感应晶体管(T1)和所述复位晶体管(T3)之间;
所述复位晶体管(T3)的控制极耦合至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脉冲信号(VI1);
读出晶体管(T2),所述读出晶体管(T2)的控制极耦合至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第一极耦合至所述第二脉冲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脉冲信号(VI2);第二极耦合至所述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
在复位阶段,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在所述复位晶体管(T3)响应第一脉冲信号(VI1)导通的情况下复位;
在感应阶段,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触控信息电压(VO),所述触控信息电压(VO)为触控电路单元在所述感应晶体管(T1)感应不可见光触控信息时所产生的电压;
所述第一脉冲信号(VI1)高电平到来时间早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VI2)高电平到来时间;
其中,所述感应晶体管(T1)的第一极用于耦合在所述高电平端,控制极和第二极耦合在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所述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合在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第二极用于耦合在所述低电平端;或者,所述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用于耦合在所述高电平端,第二极耦合在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所述感应晶体管(T1)的第一极耦合在所述感应电压节点(P),控制极和第二极用于耦合在所述低电平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耦合在所述复位晶体管(T3)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感应阶段,所述读出晶体管(T2)也感应所述不可见光信息以调节所述读出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见光为紫外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晶体管(T1)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6.一种触控电路,包括:像素电路矩阵;
所述像素电路矩阵包括:级联的n行m列矩阵的像素电路,所述n和m为大于0的整数;为各级像素电路沿第一方向提供的栅极扫描信号的多级栅极扫描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可见光触控电路;
所述不可见光触控电路包括:分布在所述像素电路矩阵中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电路单元;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沿第一方向提供第一脉冲信号(VI1)的多级第一信号线;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沿第二方向提供第二脉冲信号(VI2)的多级第二信号线;
多条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用于输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电路,其特征在于,以每a×a个像素电路为一组布置一个触控电路单元,所述a的值为3、4或5;
所述第一信号线耦合至前一级触控电路单元对应的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二信号线耦合至本级栅极扫描线;或者,
所述第一信号线耦合至前一级像素电路的栅极扫描线,所述第二信号线耦合至本级栅极扫描线。
8.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触控电路;
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栅极扫描信号,并通过沿第一方向形成的各行扫描线向像素电路和触控电路单元提供栅极扫描信号;
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产生代表灰度信息的数据电压信号,并通过沿第二方向形成的各数据线向像素电路提供数据电压信号;
读出电路,耦合至所述触控信息电压输出线,用于输出各级触控电路单元输出端输出的触控信息电压(VO)。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
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不可见光的触控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4673.1A CN103761002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754673.1A CN103761002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002A CN103761002A (zh) | 2014-04-30 |
CN103761002B true CN103761002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0528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754673.1A Active CN103761002B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610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1710B (zh) * | 2015-01-21 | 2017-08-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电路、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4765504B (zh) * | 2015-04-27 | 2017-07-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电路、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6339118B (zh) * | 2015-07-10 | 2023-07-14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型3d侦测模块的侦测方法 |
CN106469303B (zh) | 2016-09-18 | 2019-07-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光电流检测单元、指纹识别器、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TWI635427B (zh) * | 2017-12-07 | 2018-09-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電路及顯示裝置 |
CN108735182B (zh) * | 2018-05-04 | 2021-04-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感光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0467A (zh) * | 2007-11-06 | 2009-05-13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压感电容感测器 |
CN102402936A (zh) * | 2011-11-23 | 2012-04-04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栅极驱动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2842278A (zh) * | 2012-08-06 | 2012-12-26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栅极驱动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 |
CN103077689A (zh) * | 2013-01-15 | 2013-05-01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及显示器 |
CN103353814A (zh) * | 2013-06-27 | 2013-10-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光学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4248A (zh) * | 2010-06-29 | 2012-01-11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像素阵列 |
CN103034365B (zh) * | 2012-12-13 | 2016-03-0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电路结构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2013
- 2013-12-31 CN CN201310754673.1A patent/CN1037610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0467A (zh) * | 2007-11-06 | 2009-05-13 |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压感电容感测器 |
CN102402936A (zh) * | 2011-11-23 | 2012-04-04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栅极驱动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2842278A (zh) * | 2012-08-06 | 2012-12-26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栅极驱动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器 |
CN103077689A (zh) * | 2013-01-15 | 2013-05-01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及显示器 |
CN103353814A (zh) * | 2013-06-27 | 2013-10-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光学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002A (zh) | 201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61002B (zh) | 一种触控电路及其单元和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装置 | |
EP3154050B1 (en) | Pixel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3353814B (zh) | 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光学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3218076B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3971639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345901B (zh) | 一种amoled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3354079B (zh) |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 |
JP6227753B2 (ja) | タッチ制御表示回路構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5044955B (zh) | 光电传感器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9645662B2 (en) |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Geng et al. | Touch sensor array with integrated drivers and comparator using a-IGZO TFTs | |
WO2015078162A1 (zh) | 触控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7578026B (zh) | 指纹检测电路、指纹检测电路的检测方法和指纹传感器 | |
CN103996376A (zh) |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3825988U (zh) |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4036723B (zh) | 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9686301A (zh) | 光感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3412676B (zh) |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4932747A (zh) | 一种触控驱动单元、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354082B (zh) | 一种触摸驱动电路、液晶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US10089917B2 (en) |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display panel | |
CN203300191U (zh) |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像素单元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 |
CN203300193U (zh) |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像素单元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 |
CN103353813B (zh) | 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光学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203812536U (zh) |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