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1634B -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1634B
CN103751634B CN201310753570.3A CN201310753570A CN103751634B CN 103751634 B CN103751634 B CN 103751634B CN 201310753570 A CN201310753570 A CN 201310753570A CN 103751634 B CN103751634 B CN 103751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s
gram
radix
cortex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35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1634A (zh
Inventor
李政
晋利华
逄锦忠
柴春
黄永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7535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1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1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16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所述药物为纯中药配方,所述配方中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菱角50-100克、薏苡55-80克、陈皮35-75克、三七50-100克、西洋参20-50克、生地黄50-70克、远志45-60克、仙灵脾80-100克、苏木30-80克、桂心40-70克、当归20-40克、白茅根10-15克、通草20-30克、复盆子10-15克、杜仲60-80克、牡丹皮10-20克、没药5-15克、沉香40-65克、五味子40-70克、杏仁15-30克、香附子30-60克和白僵蚕10-30克;该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具有无副作用、复发概率低、购买价格低,且制作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内有很多的内脏器官,它们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内脏系统。各个器官之间相互作用,分工合作。肝脏作为主要的消化系统,对人们每天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分解;胆作为一个肝脏的支持者,为肝脏的消化工作提供帮助,减轻肝脏的负担;胰腺作为一个外分泌功能的内脏,它对胃酸、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起到重要作用;脾作为储血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器官在对人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尤其在现在这个衣食无忧的社会,肝胆胰脾每天的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就让其容易出现一些疾病,比如炎症、结石、肿瘤和脾亢等,这些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多,让人们的健康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而现有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这样的治疗过程非常繁琐复杂,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并且费用相当昂贵,大部分人都无法负担,而且一旦切除器官,对人体必然有很大的影响,带有很大的副作用,另外如果更换器官或者采取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基本控制,很容易就会使病情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副作用、复发概率低、购买价格低,且制作简单的治疗脾亢的药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主要由菱角、薏苡、陈皮、三七、西洋参、生地黄、远志、仙灵脾、苏木、桂心、当归、白茅根、通草、复盆子、杜仲、牡丹皮、没药、沉香、五味子、杏仁、香附子和白僵蚕制作而成,为纯中药配方;所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菱角50-100克、薏苡55-80克、陈皮35-75克、三七50-100克、西洋参20-50克、生地黄50-70克、远志45-60克、仙灵脾80-100克、苏木30-80克、桂心40-70克、当归20-40克、白茅根10-15克、通草20-30克、复盆子10-15克、杜仲60-80克、牡丹皮10-20克、没药5-15克、沉香40-65克、五味子40-70克、杏仁15-30克、香附子30-60克和白僵蚕10-30克。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菱角50克、薏苡55克、陈皮35克、三七50克、西洋参20克、生地黄50克、远志45克、仙灵脾80克、苏木30克、桂心40克、当归20克、白茅根10克、通草20克、复盆子10克、杜仲60克、牡丹皮10克、没药5克、沉香40克、五味子40克、杏仁15克、香附子30克和白僵蚕10克。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菱角100克、薏苡80克、陈皮75克、三七100克、西洋参50克、生地黄70克、远志60克、仙灵脾100克、苏木80克、桂心70克、当归40克、白茅根15克、通草30克、复盆子15克、杜仲80克、牡丹皮20克、没药15克、沉香65克、五味子70克、杏仁30克、香附子60克和白僵蚕30克。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菱角70克、薏苡65克、陈皮50克、三七80克、西洋参35克、生地黄60克、远志50克、仙灵脾90克、苏木50克、桂心56克、当归35克、白茅根13克、通草25克、复盆子12克、杜仲70克、牡丹皮15克、没药10克、沉香58克、五味子50克、杏仁26克、香附子45克和白僵蚕20克。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副作用、复发概率低、购买价格低,且制作简单的治疗脾亢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将菱角、薏苡、陈皮、三七、西洋参、生地黄、远志、仙灵脾、苏木、桂心、当归、白茅根、通草、复盆子、杜仲、牡丹皮、没药、沉香和五味子按规定比重进行加工,并提取汁液;
B、将香附子进行醋炒加工;
C、将杏仁和白僵蚕分别进行干炒加工;
D、将最先加工后提取的汁液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汁液另存到容器内;
E、将加工后的香附子、杏仁和白僵蚕放入过滤后的汁液内,搅拌至均匀,静放18-24个小时;
F、最后对其进行浓缩,将密度调整到1.3-1.5制作成药丸。
本发明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治疗脾亢的药物采用纯中药制作而成,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另外,中药是以调理和治疗相结合的治愈方式,这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把自身的抵抗力也调理回正常的范围了,有效降低了患者治愈后的复发概率;该发明产品采用的中药原料都是常见的原料,原料成本低,故将销售价格控制在了大众范围;并且该产品的制作方法简单,操作过程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主要由菱角、薏苡、陈皮、三七、西洋参、生地黄、远志、仙灵脾、苏木、桂心、当归、白茅根、通草、复盆子、杜仲、牡丹皮、没药、沉香、五味子、杏仁、香附子和白僵蚕制作而成,为纯中药配方;所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菱角50-100克、薏苡55-80克、陈皮35-75克、三七50-100克、西洋参20-50克、生地黄50-70克、远志45-60克、仙灵脾80-100克、苏木30-80克、桂心40-70克、当归20-40克、白茅根10-15克、通草20-30克、复盆子10-15克、杜仲60-80克、牡丹皮10-20克、没药5-15克、沉香40-65克、五味子40-70克、杏仁15-30克、香附子30-60克和白僵蚕10-30克。
上述原料药的优选重量配比如下:
实施例1,配方:
菱角50克、薏苡55克、陈皮35克、三七50克、西洋参20克、生地黄50克、远志45克、仙灵脾80克、苏木30克、桂心40克、当归20克、白茅根10克、通草20克、复盆子10克、杜仲60克、牡丹皮10克、没药5克、沉香40克、五味子40克、杏仁15克、香附子30克和白僵蚕10克。
制备方法为:
A、将菱角、薏苡、陈皮、三七、西洋参、生地黄、远志、仙灵脾、苏木、桂心、当归、白茅根、通草、复盆子、杜仲、牡丹皮、没药、沉香和五味子按规定比重进行加工,并提取汁液;
B、将香附子进行醋炒加工;
C、将杏仁和白僵蚕分别进行干炒加工;
D、将最先加工后提取的汁液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汁液另存到容器内;
E、将加工后的香附子、杏仁和白僵蚕放入过滤后的汁液内,搅拌至均匀,静放18-24个小时;
F、最后对其进行浓缩,将密度调整到1.3-1.5制作成药丸。
实施例2,配方:
菱角100克、薏苡80克、陈皮75克、三七100克、西洋参50克、生地黄70克、远志60克、仙灵脾100克、苏木80克、桂心70克、当归40克、白茅根15克、通草30克、复盆子15克、杜仲80克、牡丹皮20克、没药15克、沉香65克、五味子70克、杏仁30克、香附子60克和白僵蚕30克。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配方:
菱角70克、薏苡65克、陈皮50克、三七80克、西洋参35克、生地黄60克、远志50克、仙灵脾90克、苏木50克、桂心56克、当归35克、白茅根13克、通草25克、复盆子12克、杜仲70克、牡丹皮15克、没药10克、沉香58克、五味子50克、杏仁26克、香附子45克和白僵蚕20克。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例1:
入选病例65人,其中35人男性,30人女性。整个疗程为期6个月,每期为时1个月。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显效率
第一个月 0 35 20 10 53.84%
第二个月 1 45 15 4 70.76%
第三个月 6 40 16 3 70.76%
第四个月 26 30 6 3 86.15%
第五个月 47 14 3 1 93.84%
第六个月 61 2 1 1 96.92%
实验例2:
入选100名脾亢有相同程度病况的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50人服用西药,第二组
50人服用本发明产品,对两组病患进行3个月的观察。
典型案例:
李某,30岁,在2011年发现自己有脾亢病症,每况日下的身体让他时刻都在担忧,一开始他服用多种西药来控制病况,虽然在短期内病况得到了控制,可半年后身体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病情越加严重,这一情况出现后,家人觉得应该采用纯中药的药物来试一试,李某就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经过四个月的治疗,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之后李某又服用了两个月的药物,巩固了体质,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及复发的情况。
本发明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从上方实验例表格可以看出,由于治疗脾亢的药物采用纯中药制作而成,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另外,中药是以调理和治疗相结合的治愈方式,这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把自身的抵抗力也调理回正常的范围了,有效降低了患者治愈后的复发概率;该发明产品采用的中药原料都是常见的原料,原料成本低,故将销售价格控制在了大众范围;并且该产品的制作方法简单,操作过程容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菱角、薏苡、陈皮、三七、西洋参、生地黄、远志、仙灵脾、苏木、桂心、当归、白茅根、通草、复盆子、杜仲、牡丹皮、没药、沉香、五味子、杏仁、香附子和白僵蚕制作而成,为纯中药配方;所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菱角50-100克、薏苡55-80克、陈皮35-75克、三七50-100克、西洋参20-50克、生地黄50-70克、远志45-60克、仙灵脾80-100克、苏木30-80克、桂心40-70克、当归20-40克、白茅根10-15克、通草20-30克、复盆子10-15克、杜仲60-80克、牡丹皮10-20克、没药5-15克、沉香40-65克、五味子40-70克、杏仁15-30克、香附子30-60克和白僵蚕10-3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菱角50克、薏苡55克、陈皮35克、三七50克、西洋参20克、生地黄50克、远志45克、仙灵脾80克、苏木30克、桂心40克、当归20克、白茅根10克、通草20克、复盆子10克、杜仲60克、牡丹皮10克、没药5克、沉香40克、五味子40克、杏仁15克、香附子30克和白僵蚕10克。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菱角100克、薏苡80克、陈皮75克、三七100克、西洋参50克、生地黄70克、远志60克、仙灵脾100克、苏木80克、桂心70克、当归40克、白茅根15克、通草30克、复盆子15克、杜仲80克、牡丹皮20克、没药15克、沉香65克、五味子70克、杏仁30克、香附子60克和白僵蚕30克。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菱角70克、薏苡65克、陈皮50克、三七80克、西洋参35克、生地黄60克、远志50克、仙灵脾90克、苏木50克、桂心56克、当归35克、白茅根13克、通草25克、复盆子12克、杜仲70克、牡丹皮15克、没药10克、沉香58克、五味子50克、杏仁26克、香附子45克和白僵蚕20克。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脾亢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菱角、薏苡、陈皮、三七、西洋参、生地黄、远志、仙灵脾、苏木、桂心、当归、白茅根、通草、复盆子、杜仲、牡丹皮、没药、沉香和五味子按规定比重进行加工,并提取汁液;
B、将香附子进行醋炒加工;
C、将杏仁和白僵蚕分别进行干炒加工;
D、将最先加工后提取的汁液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汁液另存到容器内;
E、将加工后的香附子、杏仁和白僵蚕放入过滤后的汁液内,搅拌至均匀,静放18-24个小时;
F、最后对其进行浓缩,将密度调整到1.3-1.5制作成药丸。
CN201310753570.3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1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3570.3A CN103751634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53570.3A CN103751634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1634A CN103751634A (zh) 2014-04-30
CN103751634B true CN103751634B (zh) 2016-03-02

Family

ID=50519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357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1634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163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1A (zh) * 1996-01-22 1996-12-04 刘墨林 疏通化纤丸及其制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1A (zh) * 1996-01-22 1996-12-04 刘墨林 疏通化纤丸及其制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健脾养肝补血汤治疗脾功能亢进28例;马秀萍等;《光明中医》;20110228;第26卷(第2期);275-276 *
脾功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许炳彪;《求医问药》;20121231;第10卷(第11期);9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1634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1449B (zh) 一种治疗体癣病的中药
CN105232976A (zh)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亚健康的组合物
CN105596843A (zh)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634B (zh) 一种治疗脾亢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26426A (zh)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药物
CN102824414A (zh) 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药茶
CN102742828A (zh) 一种保护前列腺食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732B (zh) 一种益肾健骨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导致的骨关节疼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9200250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7553B (zh) 一种治疗阴虚肝旺证型子晕的中药
CN100406035C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制剂
CN102266537B (zh) 治疗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8148A (zh) 一种防癌、抗癌保健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06236873A (zh) 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510987A (zh) 一种治疗妄想症的中药混合物
CN104000902B (zh) 一种抗疲劳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58250A (zh) 一种治疗气血虚弱证型子晕的中药
CN104027699A (zh) 一种治疗肝肾亏虚证型经行乳房胀痛的中药
CN103933476A (zh)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14295A (zh) 一种保护前列腺食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537A (zh)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33202A (zh) 一种消肿止痛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72561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4896A (zh) 一种治疗精神抑郁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9128A (zh) 一种防治脱发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