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1427B -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1427B
CN103751427B CN201310748953.1A CN201310748953A CN103751427B CN 103751427 B CN103751427 B CN 103751427B CN 201310748953 A CN201310748953 A CN 201310748953A CN 103751427 B CN103751427 B CN 103751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precious jade
caulis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89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1427A (zh
Inventor
庞向华
周建飞
杨学义
洪定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LI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7489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1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1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1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1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1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该瑶药针对骨折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剂组合,早期能缓解患肢肿痛、中期可促进骨折愈合,晚期能改善患腕功能,有效减少了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族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背景技术
有关桡骨远端骨折中肌腱、血管、神经等损伤及功能障碍的并发症,近年来文献报道越来越多。肌腱损伤可涉及屈指肌腱和伸 指肌腱,最常见的是肌腱间或肌腱与腱鞘间粘连形成。其主要原因有:骨折后血肿、骨折块移位、瘢痕组织形成、拇外展长肌和仲拇短肌肌腱肿胀等。为防止这类并发症,早期手指活动、减轻肿胀以及骨折愈合后手的功能锻炼是很有益的。因此,如何能够促进骨折复位后患肢肿胀的尽早消退,恢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及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利于早期拆除外固定,尽早进行患腕关节的活动,是减少其并发症的关键之一。
目前桡骨远端骨折后常用中药外敷、电疗、中药热烫等治疗手段进行消肿止痛,治疗作用比较单一,治疗效果不稳定,且缺乏规范的治疗技术文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是由三组药材组成,每组药材分别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第一组:
三七40-60份 鹰不扑40-60份 青蒿40-60份 尖尾风40-60份 透骨香40-60份
寮刁竹40-60份 猛老虎40-60份 麻骨风40-60份 上山虎40-60份;
第二组:
九龙钻40-60份 大钻40-60份 小钻40-60份 海金沙草40-60份
伸筋草40-60份 半荷风40-60份 爬山虎40-60份 九节风40-60份;
第三组:
毛姜40-60份 铁线草40-60份 白背风40-60份 血藤40-60份
鸭脚木40-60份 九龙藤40-60份 麻骨风 40-60份 四方藤40-60份
半边风40-60份 大发散40-60份。
优选地,每组药材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第一组:
三七50份 鹰不扑50份 青蒿50份 尖尾风50份 透骨香50份
寮刁竹50份 猛老虎50份 麻骨风50份 上山虎50份;
第二组:
九龙钻50份 大钻50份 小钻50份 海金沙草50份
伸筋草50份 半荷风50份 爬山虎50份 九节风50份;
第三组:
毛姜50份 铁线草50份 白背风50份 血藤50份
鸭脚木50份 九龙藤50份 麻骨风50份 四方藤50份
半边风50份 大发散50份。
以下是本发明的药材来源: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鹰不扑,别名小郎伞、鸟不宿(《广西中草药》),楤木、打散根、百鸟不落、雷公木(《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五加科植物虎刺楤木的根、根皮或枝叶。味辛,性温,无毒。散瘀消肿,祛风利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腹泻,痢疾,白带,痈疽,疔肿。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苦、辛,寒。归肝、胆经。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尖尾风,为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叶。辛,温。 祛风散寒,活血消毒。治风湿骨痛,风寒咳嗽,寒积腹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透骨香,别名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小遗骨草、透骨消(《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 辛,温。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牙痛,湿疹。
寮刁竹,别名徐长卿、山勺竹。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全草。辛,温。归肝、肺经。祛风寒,散湿,通络止痛,解毒,消肿。用于风寒湿痹,跌打筋伤骨折疼痛,心胃气痛,牙痛,外用治痈肿,毒蛇咬伤。
猛老虎,别名白竹花、白雪花、铁茉莉、千槟榔、照药。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株。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中五虎之一。 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消积杀菌,止痛。
麻骨风,买麻藤科植物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Warb.)C.Y.ChengexChun的根、茎、叶。为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下的七十二风之一。味淡、微苦,性平。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痰止咳。治风湿痹痛、关节痛、四肢麻木、腰肌劳损、筋骨酸痛、鹤膝风、支气管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蜂窝组织炎。
上山虎,海桐花科植物海金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的根、茎、叶。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中五虎之一。味苦、辛,性温。祛风活络,散瘀止痛,活血止血,解毒消肿。治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产后风瘫、坐骨神经痛、牙痛、胃痛、高血压、哮喘、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疔疮、过敏性皮炎。
九龙钻,云实科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Benth)Benth.的藤茎。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十八钻中九龙钻。味苦、涩,性平。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理气,健脾胃。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筋骨痛、腰腿痛、麻痹瘫痪,心气胃痛、胃溃疡、病后虚弱、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大钻,五味子科植物厚叶五味子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的根、茎、叶。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十八钻中大钻。味辛、微苦,性温。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舒筋活络。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骨痛、腰腿痛、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痛经、产后腹痛、疝气痛、跌打损伤。
小钻,五味子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et Gagnep.的根、藤茎。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十八钻中小钻。味辛、苦,性温。祛风活血,行气止痛,散瘀消肿。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腹痛、月经痛、产后腹痛、月经不调、疝气痛、风湿痹痛、筋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海金沙草,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全草。甘,寒。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黄疸,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烫伤,丹毒。
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的干燥全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爬山虎,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Sieb.et Zucc.)Planch.的茎。性温,味甘、涩。祛风通络,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于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半荷风,别名半枫荷、异叶翅子木、半枫荷根、枫荷桂、半边枫荷、阴阳叶、三不怕、铁巴掌。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的根、枝、叶。为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下的七十二风之一。甘淡,微温。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骨疼、腰腿痛、手足麻痹、半身不遂、产后风瘫、脚气病、跌打损伤。
九节风,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全株。为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下的七十二风之一。味微辛,性平。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偏头痛、痨伤咳嗽、流行性感冒、小儿肺炎、麻疹、阑尾炎、胃痛、毒蛇咬伤、蜂蜇伤、外伤出血、疥疮、无名肿毒。
毛姜,别名毛姜、猴姜、石岩姜、申姜。为水龙骨科植物槲Drynariafortunei(Kze.)的根茎。性温,味苦。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铁线草,禾本科狗牙根属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 甘,平。清热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脚气水肿,风湿骨痛,荨麻疹,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疮痈,小腿溃疡。
白背风,马钱科植物狭叶醉鱼草Buddleia asiatica Lour.的根、叶、花。为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下的七十二风之一。味辛、苦,性温。有小毒。祛风活络,散瘀消肿,行气止痛,化痰止咳,驳骨,止血,除湿止痒,祛腐生新。治产后头风痛、胃寒痛、风湿关节痛、黄疸型肝炎、血崩、产后流血过多、呕吐、脾虚腹胀、痢疾、虫积腹痛、鱼骨鲠喉、哮喘、跌打损伤、丹毒、中耳炎、外伤出血、烧烫伤、湿疹、无名肿毒。
血藤,为木兰科植物翼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 辛酸,温。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鸭脚木,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yla (Lour.)Harms,以根皮、根和叶入药。 苦,凉。清热解毒,止痒,消肿散瘀。根皮: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
九龙藤,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茎。苦辛,平,无毒。祛风,去瘀,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接骨。
四方藤,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四方藤Cissus pteroclada Hayata,以藤入药。微酸、涩,平。祛风湿,舒经络。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胀痛,腰肌劳损,筋络拘急。
半边风,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Brssaiopsis phanerophlebia(Merr.et Chun)C.N.Ho的全株。为瑶族经典用药老班药下的七十二风之一。味甘、淡,性平。祛风活络,补肾壮阳。治风湿筋骨痛、肾虚腰痛、半身不遂、阳痿。
大发散,为菊科植物滇缅斑鸠菊的根。 味甘;苦;性平。祛风清热;养心补虚。主感冒发热;心慌心悸;风湿骨痛;肝炎。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瑶药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水蒸气提取或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将选好的药物放入蒸锅中,将水煮沸后蒸15分钟,取出后放置于布包中,拧出水分,冷却片刻即得。
方案一的使用方法为:将稍冷却的药材用橡皮薄膜包好后放置距离患处皮肤约20cm处,暂避免接触皮肤,用隔热塑料包裹好,进行熏蒸。待热包温度下降至病人能承受时,将热包贴至患处继续热烫。每日1次,每次40分钟。治疗第一周用第一组药物,第二周用第二组药物,第三、四周用第三组药物。每四周为一疗程。
方案二:分别取每组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三:分别取每组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方案四:分别取每组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常用制剂,如搽剂、喷雾剂、酊剂、(软)膏剂、熨剂等。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释剂:蒸馏水、乙醇等。
助溶剂:甘油、山梨醇等多元醇。
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丙酸、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
油脂性基质: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蜂蜡、动物油、植物油、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八醇等及其混合物;
水溶性基质:甘油、海藻酸钠、卡巴浦尔树脂、淀粉明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
促透剂:角质保湿利尿素、吡咯酮类衍生物、亚油酸、月桂醇、吐温、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薄荷醇、月桂氮卓酮(氮酮)等。
例如,其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制备为各种常见剂型:
方法1:搽剂
取方案二至方案四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搽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搽剂。
上述搽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防腐剂、助溶剂、促透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2:膏剂
取方案二至方案四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膏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膏剂。
上述膏剂常用辅料包括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防腐剂、促透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3:喷雾剂
取方案二至方案四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喷雾剂常用辅料,装入喷雾装置中,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喷雾剂。
上述喷雾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防腐剂、助溶剂、促透剂之一或全部。
本发明申请人根据瑶医“盈亏平衡”理论及瑶药“以风打论药性”的药性理论,在骨折早期,针对“盈”的病机,以打药为主,骨折中期,针对“盈亏”的病机,以风打相兼药为主,骨折后期,针对“亏”的病机,以风药为主进行治疗,说明该疗法早期能缓解患肢肿痛、中期可促进骨折愈合,晚期能改善患腕功能,有效减少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针对骨折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剂组合,早期能缓解患肢肿痛、中期可促进骨折愈合,晚期能改善患腕功能,有效减少了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本发明瑶药熏蒸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与使用电疗加跌打散外敷治疗比较,操作简单,治疗成本低,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第一组:
取三七50g、鹰不扑50g、青蒿50g、尖尾风50g、透骨香50g、寮刁竹50g、猛老虎50g、麻骨风50g、上山虎50g;
第二组:
取九龙钻50g、大钻50g、小钻50g、海金沙草50g、伸筋草50g、半荷风50g、爬山虎50g、九节风50g;
第三组:
取毛姜50g、铁线草50g、白背风50g、血藤50g、鸭脚木50g、九龙藤50g、麻骨风50g、四方藤50g、半边风50g、大发散50g。
分别取每组药材,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纯化水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倍,加入0.1%的苯甲酸钠、0.05%的尼泊金甲酯,混匀,分装,即得本发明搽剂。
实施例2
第一组:
取三七40g、鹰不扑60g、青蒿40g、尖尾风60g、透骨香40g、寮刁竹60g、猛老虎40g、麻骨风60g、上山虎40g;
第二组:
取九龙钻60g、大钻40g、小钻60g、海金沙草40g、伸筋草60g、半荷风40g、爬山虎60g、九节风40g;
第三组:
取毛姜60g、铁线草40g、白背风60g、血藤40g、鸭脚木60g、九龙藤40g、麻骨风60g、四方藤40g、半边风60g、大发散40g。
将选好的药物放入蒸锅中,煮沸后蒸15分钟,取出后放置于布包中,拧出水分,冷却片刻,用橡皮薄膜包好后放置距离患处皮肤约20cm处,暂避免接触皮肤,用隔热塑料包裹好,进行熏蒸。待热包温度下降至病人能承受时,将热包贴至患处继续热烫。每日1次,每次40分钟。治疗第一周用第一组药物,第二周用第二组药物,第三、四周用第三组药物。每四周为一疗程。
实施例3
第一组:
取三七60g、鹰不扑40g、青蒿60g、尖尾风40g、透骨香60g、寮刁竹40g、猛老虎60g、麻骨风40g、上山虎60g;
第二组:
取九龙钻40g、大钻60g、小钻40g、海金沙草60g、伸筋草40g、半荷风60g、爬山虎40g、九节风60g;
第三组:
取毛姜40g、铁线草60g、白背风40g、血藤60g、鸭脚木40g、九龙藤60g、麻骨风40g、四方藤60g、半边风40g、大发散60g。
分别取每组药材,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
称取硬脂酸12g,凡士林95g,羊毛脂85g,硬脂酸甘油脂30g,十六醇80g ,加热至85℃,搅匀,作为油相,备用;另取甘油12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g,十二烷基硫酸钠20g,月桂氮卓酮25g,加入上述浸膏,用水调节使油、水两相共1000g,作为水相,加热至90℃,待全部溶解后,恒温至85℃,搅匀;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置匀浆机中搅拌,冷却,凝固,分装,即得本发明膏剂。
实施例4
第一组:
取三七60g、鹰不扑50g、青蒿40g、尖尾风40g、透骨香50g、寮刁竹60g、猛老虎50g、麻骨风40g、上山虎60g;
第二组:
取九龙钻50g、大钻40g、小钻50g、海金沙草40g、伸筋草60g、半荷风50g、爬山虎50g、九节风40g;
第三组:
取毛姜60g、铁线草50g、白背风40g、血藤50g、鸭脚木40g、九龙藤60g、麻骨风50g、四方藤40g、半边风50g、大发散50g。
分别取每组药材,用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10倍、6倍、4倍,提取时间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 加入蒸馏水、甘油、尼泊金、月桂醇,装入喷雾装置中,即得本发明喷雾剂。
临床疗效
1、病例选择
观察本院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病程在3天内的患者。
2、诊断标准简介
参照2005年版《中医骨伤科学》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
① 明确的腕部外伤史;
② 临床表现:腕部疼痛,手和前臂可见明显肿胀或淤血,骨折移位明显可见腕部畸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可触及移位的骨折端及骨擦音,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
③辅助检查:腕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提示桡骨远端骨折;
④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骨折达到功能复位标准。
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8周后参照腕关节的Dienst等功能评估标准评价其腕关节功能情况。
优:无疼痛,活动不受限,功能无损伤,握力同对侧,掌屈或背伸减少小于150;
良:偶尔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功能及握力接近正常,掌屈或背伸减少15-30度;
可:经常疼痛,工作时活动轻微受限,功能及握力减弱,掌屈或背伸减少30-50度;
差:持续疼痛,正常活动受限,功能及握力明显减弱,掌屈或背伸减少50度以上。
4、安全性指标:观察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全身不适及局部皮肤破损、红疹、水泡等反应,并记录其症状、程度、发生和持续时间、处理及转归。
5、药物使用方法
①治疗组:采用分期瑶药熏药+电疗+跌打散外敷,连续4周。
(1)选用药材 本发明实施例2。
(2)操作方法:将选好的药物放入蒸锅中,,煮沸后蒸15分钟,取出后放置于布包中,拧出水分,冷却片刻,用橡皮薄膜包好后放置距离患处皮肤约20cm处,暂避免接触皮肤,用隔热塑料包裹好,进行熏蒸。待热包温度下降至病人能承受时,将热包贴至患处继续热烫。每日1次,每次40分钟。治疗第一周用第一组药物,第二周用第二组药物,第三、四周用第三组药物。每四周为一疗程。
②对照组:电疗+跌打散外敷,连续4周。
6、临床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7 7 6 94*
对照组 64 16 20 8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由表1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有及其显著性差异。
典型病例
1、患者刘X珍,女性,84岁,广西柳州人。因跌伤致左腕肿痛,活动受限12小时于2013年3月6日就诊。症状:左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搽剂,治疗9天后症状好转出院,治疗四个疗程后左腕关节基本活动自如,功能恢复良好。
2、患者张X珍,女性,90岁,广西柳州人。因跌伤致右腕部肿痛,活动受限12小时于2013年8月13日就诊。症状:右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膏剂,治疗2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康复,继续坚持治疗,四个疗程后,右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3、患者陈X清,女性,58岁,广西柳州人。于2013年10月2日因“跌伤致左腕关节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就诊。症状:左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喷雾剂,治疗8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继续门诊治疗,四个疗程后左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瑶药由三组药材组成,每组药材分别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第一组:
三七 40-60份 鹰不扑 40-60份 青蒿 40-60份 尖尾风 40-60份 透骨香 40-60份
寮刁竹 40-60份 猛老虎 40-60份 麻骨风 40-60份 上山虎 40-60份;
第二组:
九龙钻 40-60份 大钻 40-60份 小钻 40-60份 海金沙草 40-60份
伸筋草 40-60份 半荷风 40-60份 爬山虎 40-60份 九节风 40-60份;
第三组:
毛姜 40-60份 铁线草 40-60份 白背风 40-60份 血藤 40-60份
鸭脚木 40-60份 九龙藤 40-60份 麻骨风 40-60份 四方藤 40-60份
半边风 40-60份 大发散 40-6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其特征在于三组药材分别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第一组:
三七 50份 鹰不扑 50份 青蒿 50份 尖尾风 50份 透骨香 50份
寮刁竹 50份 猛老虎 50份 麻骨风 50份 上山虎 50份;
第二组:
九龙钻 50份 大钻 50份 小钻 50份 海金沙草 50份
伸筋草 50份 半荷风 50份 爬山虎 50份 九节风 50份;
第三组:
毛姜 50份 铁线草 50份 白背风 50份 血藤 50份
鸭脚木 50份 九龙藤 50份 麻骨风 50份 四方藤 50份
半边风 50份 大发散 5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瑶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采用水蒸气提取或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所述原料制备而成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瑶药,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方法为将选好的药物放入蒸锅中,将水煮沸后蒸15分钟,取出后放置于布包中,拧出水分,冷却片刻即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瑶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分别取每组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瑶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分别取每组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瑶药,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分别取每组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8.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包括权利要求1或2的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与医药行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CN201310748953.1A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1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8953.1A CN103751427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8953.1A CN103751427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1427A CN103751427A (zh) 2014-04-30
CN103751427B true CN103751427B (zh) 2017-01-04

Family

ID=5051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895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1427B (zh) 2013-12-31 2013-12-31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1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8100A (zh) * 2014-09-12 2015-01-07 灌阳千家洞瑶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解毒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458A (zh) * 2015-06-10 2015-11-11 刘海燕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中药外敷剂
CN115990218B (zh) * 2023-03-13 2024-01-26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一种具有改善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熏洗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作用;尹海建等;《中医药导报》;20101231;第16卷(第12期);第53-54页 *
手法整复、石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高彦军等;《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0831;第19卷(第8期);第47-4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1427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654B (zh)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727B (zh) 一种止痛活血舒筋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7577B (zh) 一种用于促进骨痂生长治疗骨折的膏药
CN102793883B (zh) 一种治疗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的膏药
CN110038075A (zh) 一种热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860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24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活络养骨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3751427B (zh) 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瑶药
CN105106447A (zh) 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疾病及跌打损伤的膏药
CN100421722C (zh) 治疗风寒骨刺的膏药
CN105832947A (zh) 一种养生保健的泡脚中草药粉
CN105343442A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863A (zh) 一种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中药
CN104706839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628802A (zh) 中药火疗保健舒服液
CN106421083A (zh) 具有治疗风湿骨痛功效的瑶药保健浴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863A (zh)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敷膏
CN104666799A (zh) 软组织损伤活血化瘀药酒及制备方法
CN104524080A (zh) 主治跌打损伤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4306595A (zh) 一种用于足跟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8239A (zh) 一种用于治疗筋骨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7737248A (zh) 一种活血舒筋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365A (zh) 一种用于外伤肿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378A (zh) 一种慢性肩周炎舒筋活络酊
CN105232665A (zh) 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蜜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