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1072A -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51072A CN103751072A CN201410056185.8A CN201410056185A CN103751072A CN 103751072 A CN103751072 A CN 103751072A CN 201410056185 A CN201410056185 A CN 201410056185A CN 103751072 A CN103751072 A CN 1037510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kin
- micro
- ecology
- recover
- ves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1~4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0.1~40%的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重量百分比为1.0~60%水溶性醇。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囊泡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A、将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和水溶性醇混合加热到70~80℃,搅拌直至完全溶解;B、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C、将步骤A所得物和步骤B所得物进行混合,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在70~80℃保温10分钟,冷却后加入适量防腐剂。本发明能同时包裹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三种活性物,能够恢复皮肤正常菌群微生态,同时提高了活性物的稳定性,透皮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生态系统,是微生物菌群赖以生存的栖身之地。每平方厘米约有十亿细菌和平共处在皮肤的表面,形成皮肤微生态屏障。皮肤表面常驻菌有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固有微生物种群,正常情况下,表现为共生,对宿主无害。暂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肠杆菌等在皮肤表面不能永久生存,随着环境变化能存活几个小时或数日。常驻菌和暂居菌在皮肤卫生习惯良好,正常菌群平衡以及皮肤屏障功能健全的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皮肤是机体与外部环境的临界面,表皮充当生理屏障,阻止微生物长驱直入,维持机体的水分和养分,并抵御致病菌侵扰。皮肤天然抗菌成分及互利共生的生化系统包括:pH、蛋白酶体合成、细胞因子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和常驻菌产生的抗菌肽(AMPs)。皮肤常驻菌产生的抗菌肽能广谱地直接杀死细菌,霉菌和特定病毒,还能激活机体的适应性免疫机制应对微生物的危险攻击。
当存在糖尿病等高血糖症状,以及使用部分皮肤外用杀菌药物,或者由于化妆品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酒精等物质持续的影响,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会受到侵扰,常驻菌和/或暂居菌的数量剧减或者剧增,就会导致皮肤菌群紊乱,进而出现人体皮肤瘙痒、受损、干燥,头部皮肤脱发、痒、皮屑超量等皮肤问题。
椰乳冻干粉(INCI名称:椰子(COCOS NUCIFERA)果汁),将嫩椰子肉和汁混合后,冷冻干燥粉碎后即得椰乳冻干粉,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电解质、矿物质、细胞分裂素、有机脂环酸、核酸、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能促进皮肤表面有益菌生长,恢复肌肤锁水保湿能力,能帮助细胞健康生长,锁住肌肤水分和营养素,参与皮肤胶原合成,增加皮肤细胞活力,使皮肤代谢正常。该类市售原料有印度Sabinsa的Cococin?等。
牛蒡(ARCTIUM LAPPA)子提取物含丰富牛蒡子甙元,调理油性问题肤质,能够软化角质,调整肌肤的PH值,促进皮肤表面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该类市售原料如西安源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牛蒡子提取物等。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籽提取物能够促进皮肤抗菌肽(AMPs)的产生,抑制有害细菌对皮肤紊乱的影响,同时还能够达到舒缓肌肤的功效。该类市售原料如ASHLAND公司的Lipigenine?等。
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三种活性组合物,协调复配,滋养修复受损肌肤细胞,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抗菌肽的产生,舒缓受损肌肤,改变和改善皮肤微生态环境,恢复受损皮肤,恢复皮肤功能。但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均含各种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在含水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差,这三种成分在不加保护情况下,因为氧化作用,在30天内外观会从浅黄色变为深褐色,应用在配方中会导致最终成品外观恶劣化,丧失化妆品的商品属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包裹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1~4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0.1~40%的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重量百分比为1.0~60%水溶性醇。
进一步,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为0.75~3:0.25~1.5:1的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山梨坦棕榈酸酯、二鲸蜡醇磷酸酯混合物。
所述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为质量比为0.4~1:0.25~3:1的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混合物。
所述水溶性醇为丙二醇、丁二醇、二丙二醇、戊二醇、聚乙二醇-8、甘油、双甘油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按质量比0.4~1:0.25~3:1称取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组成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按照0.1~40:1~60的质量比称取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和水溶性醇,两者混合加热到70~80℃,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将按0.75~3:0.25~1.5:1的质量比称取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山梨坦棕榈酸酯、二鲸蜡醇磷酸酯,混合后加热到70~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配制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C、按质量比为1:1~3的比例称取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将B步骤所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加入步骤A所得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溶液,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在70~80℃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
本发明通过选择聚甘油-10 二月桂酸酯、山梨坦棕榈酸酯、二鲸蜡醇磷酸酯,按照特定比例复配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HLB值超过13,山梨坦棕榈酸酯HLB小于5,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山梨坦棕榈酸酯可以协调形成囊泡结构,而二鲸蜡醇磷酸酯HLB为8左右,可以帮助形成的囊泡结构更为稳定。上述三种物质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囊泡结构可以同时包裹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三种活性成分,提高了活性物的稳定性和透皮性。
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仅使用其中一种活性物,对皮肤微生态的恢复作用较为微弱,而三者在本专利比例内协调使用时,对皮肤微生态的恢复有很快且明显的作用。
典型应用案例1:
李某、王某,均为28周岁男性。李某与王某症状相同,均为过敏症状发生后长期使用地塞米松药膏,出现皮肤变薄,皮肤表面正常菌群数量均极低,经测试表皮葡萄球菌数为0.5~1.2×102/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1.3~2.0×102/cm2,皮肤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等症状。李某使用实施例四制备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一日涂抹三次,隔日后,瘙痒红肿现象减轻,连续使用20天后,皮肤表面菌群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2.1~3.5×104/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2.3~4.0×103/cm2。王某使用与实施例四活性物总比例相同但仅含椰乳冻干粉的活性物,一日涂抹三次,五天后,瘙痒红肿减轻,持续使用30天后,肤表面菌群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1.8~2.6×104/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2.5-4.5×103/cm2。
典型应用案例2:
赵某、张某、秦某,均为20周岁女性。赵某、张某、秦某症状相同,脸部长有痤疮较严重,长期使用维甲酸和红霉素,因为抗生素导致皮肤表面正常菌群数量均极低,经测试表皮葡萄球菌数为1.1~1.8×102/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2.3~3.4×102/cm2,皮肤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等症状。赵某使用实施例四制备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一日涂抹三次,隔日后,瘙痒红肿现象减轻,连续使用30天后,皮肤表面菌群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2.1~3.5×104/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2.3~4.0×103/cm2。张某使用与实施例四活性物总比例相同但仅含牛蒡子提取物,一日涂抹三次,三天后,瘙痒红肿减轻,连续使用50天后,皮肤表面菌群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2.1~3.5×104/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2.3~4.0×103/cm2。秦某使用与实施例四活性物总比例相同但仅含亚麻籽提取物,一日涂抹三次,二天后,瘙痒红肿减轻,连续使用40天后,皮肤表面菌群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2.1~3.5×104/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2.3~4.0×103/cm2。
典型应用案例3:
王某、孙某,均为42周岁男性。王某、孙某症状相同,均为糖尿病患者,皮肤菌群失调,存在真菌感染症状,腿部皮肤瘙痒,并有灰白鳞屑脱落,测试表皮葡萄球菌数为0.2~0.8×102/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0.5~1.0×102/cm2。王某使用实施例四制备的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的囊泡分散物,每日2次,连续涂抹腿部21天后,皮肤表面菌群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4.1~6.5×103/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5.3~8.0×103/cm2。孙某使用实施例四制备的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的囊泡分散物,每日2次,连续涂抹腿部23天后,皮肤表面菌群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表皮葡萄球菌数为4.1~6.5×104/cm2,痤疮丙酸杆菌数为5.3~8.0×103/cm2。
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总活性物质量比可达到1~40%,平均粒径在100nm-1000nm之间,和水以任意比互溶,可直接使用或者在常温下以任何比例加入到化妆品配方中,使用方便。
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在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不分层;45℃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基本不变色,未有析出,稳定性优良。
通过FRANZE透皮扩散池使用小鼠背部皮肤进行渗透性测试证明测试,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的丙二醇溶液,在使用囊泡结构包裹后,通过对不同时间段(0.5h、1h、3h、6h)透过小鼠背部皮肤的活性物含量进行取样分析证明,囊泡结构帮助三种活性物对小鼠背部皮肤的渗透速度分别平均增加了35%、25%、40%,因此可以认定囊泡结构增加了活性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性。
15%浓度的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活性物比例为1:1:1)的丙二醇溶液,在常温非避光玻璃容器内放置一周,颜色从淡黄色变为深褐色。而同样含量的丙二醇溶液,经过囊泡包裹后,在常温非避光玻璃容器内放置一周,颜色仍然保持原来的淡黄色,肉眼未见颜色变化。
本发明制备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改善皮肤表层微生态的效果明显,水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延长活性物质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本方法还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方便,产品质量稳定,规模化工业生产便利等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上述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三种活性组合物,协调复配,滋养修复肌肤细胞,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抗菌肽的产生,舒缓受损肌肤,改变和改善皮肤微生态环境,恢复受损皮肤,恢复皮肤功能。囊泡结构能够增强所包裹活性物质的稳定性,促进皮肤渗透,改善生物活性分子穿过皮肤角质层的经皮通道。克服了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活性物颜色变化较大的缺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同时包裹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三种活性物,能够恢复皮肤正常菌群微生态,同时提高了活性物的稳定性,透皮性好,方便冷配加入到化妆品配方中。本发明提到的方法还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方便,产品质量稳定,规模化工业生产便利等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称取0.2g椰乳冻干粉、0.6g牛蒡子提取物、0.2g亚麻籽提取物,将上述三种物质混合,加入60g双甘油溶液中,加热到70℃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称取1.0g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1.0g山梨坦棕榈酸酯、1.0g二鲸蜡醇磷酸酯预先混合,加热到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C:将以上A和B步骤所得成分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36g去离子水,
在75℃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即可得到同时包裹含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酸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活性物总含量为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3.0%,水溶性醇类含量为60%。实施例一所制备样品在为每分钟10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不分层;45℃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基本不变色,未有析出,稳定性优良。
实施例二: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称取2.0g椰乳冻干粉、2.0g牛蒡子提取物、6.0g亚麻籽提取物,将上述三种物质混合,加入10g丙二醇溶液中,加热到75℃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称取5.0g聚甘油-10 二月桂酸酯、3.0g山梨坦棕榈酸酯、2.0g二鲸蜡醇磷酸酯预先混合,加热到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C:将以上A和B步骤所得成分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70g去离子水,
在75℃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即可得到同时包裹含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酸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活性物总含量为1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0.0%,水溶性醇类含量为10.0%。实施例一所制备样品在为每分钟10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不分层;45℃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基本不变色,未有析出,稳定性优良。
实施例三: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称取5.0g椰乳冻干粉、3.0g牛蒡子提取物、12.0g亚麻籽提取物,将上述三种物质混合,加入20g丁二醇溶液中,加热到75℃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称取10.0g聚甘油-10 二月桂酸酯、6.0g山梨坦棕榈酸酯、4.0g二鲸蜡醇磷酸酯预先混合,加热到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C:将以上A和B步骤所得成分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40g去离子水,
在75℃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即可得到同时包裹含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酸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活性物总含量为2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20.0%,水溶性醇类含量为20.0%。实施例一所制备样品在为每分钟10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不分层;45℃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基本不变色,未有析出,稳定性优良。
实施例四: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称取8.0g椰乳冻干粉、12.0g牛蒡子提取物、10.0g亚麻籽提取物,将上述三种物质混合,加入35g二丙二醇溶液中,加热到75℃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称取18.0g聚甘油-10 二月桂酸酯、6.0g山梨坦棕榈酸酯、6.0g二鲸蜡醇磷酸酯预先混合,加热到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C:将以上A和B步骤所得成分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5g去离子水,
在75℃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即可得到同时包裹含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酸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活性物总含量为3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30.0%,水溶性醇类含量为35.0%。实施例一所制备样品在为每分钟10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不分层;45℃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基本不变色,未有析出,稳定性优良。
实施例五: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A:称取10.0g椰乳冻干粉、10.0g牛蒡子提取物、20.0g亚麻籽提取物,将上述三种物质混合,加入20g戊二醇溶液中,加热到80℃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B:称取15.0g聚甘油-10 二月桂酸酯、5.0g山梨坦棕榈酸酯、20.0g二鲸蜡醇磷酸酯预先混合,加热到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C:将以上A和B步骤所得成分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在75℃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即可得到同时包裹含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酸的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活性物总含量为40.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40.0%,水溶性醇类含量为20.0%。实施例一所制备样品在为每分钟10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不分层;45℃环境下保存三个月不分层、基本不变色,未有析出,稳定性优良。
Claims (5)
1.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重量百分比为0.1~4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百分比为0.1~40%的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重量百分比为1.0~60%水溶性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质量比为0.75~3:0.25~1.5:1的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山梨坦棕榈酸酯、二鲸蜡醇磷酸酯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为质量比为0.4~1:0.25~3:1的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醇为丙二醇、丁二醇、二丙二醇、戊二醇、聚乙二醇-8、甘油、双甘油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按质量比0.4~1:0.25~3:1称取椰乳冻干粉、牛蒡子提取物、亚麻籽提取物,组成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按照0.1~40:1~60的质量比称取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和水溶性醇,两者混合加热到70~80℃,并用搅拌器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将按0.75~3:0.25~1.5:1的质量比称取聚甘油-10二月桂酸酯、山梨坦棕榈酸酯、二鲸蜡醇磷酸酯,混合后加热到70~80℃并低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配制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按质量比为1:1~3的比例称取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将B步骤所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加入步骤A所得恢复皮肤微生态活性组合物溶液,用搅拌器低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在70~80℃保温1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防腐剂,得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6185.8A CN103751072B (zh) | 2014-02-19 | 2014-02-19 |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56185.8A CN103751072B (zh) | 2014-02-19 | 2014-02-19 |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51072A true CN103751072A (zh) | 2014-04-30 |
CN103751072B CN103751072B (zh) | 2015-04-22 |
Family
ID=5051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56185.8A Active CN103751072B (zh) | 2014-02-19 | 2014-02-19 |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51072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4506A (zh) * | 2016-08-29 | 2016-12-14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裹福斯高林的多层脂质囊泡的制备方法 |
CN107260569A (zh) * | 2017-05-25 | 2017-10-20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眼部护理组合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CN107375065A (zh) * | 2017-07-24 | 2017-11-24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维护和恢复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7374988A (zh) * | 2017-07-24 | 2017-11-24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非离子型囊泡的制备方法 |
CN109316438A (zh) * | 2018-08-30 | 2019-02-12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祛痘功效的固态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CN113599301A (zh) * | 2021-08-04 | 2021-11-05 | 懿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坏血酸衍生物囊泡、其制备方法及护肤品 |
WO2022268659A1 (en) * | 2021-06-21 | 2022-12-29 | Unilever Ip Holdings B.V. | Use of coconut fruit juice for hygiene benefit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
US11633451B2 (en) | 2016-03-31 | 2023-04-25 | Gojo Industries, Inc. | Antimicrobial peptide stimulating cleansing composi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8721A (ja) * | 1999-07-27 | 2001-02-20 | Doosan:Kk | 皮膚保護用クリーム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US20040241132A1 (en) * | 2003-05-30 | 2004-12-02 | Isomers Laboratories | Cosmetic |
CN1826126A (zh) * | 2003-07-21 | 2006-08-30 | 汉高两合股份公司 | 前生命活性植物提取物 |
CN102811708A (zh) * | 2010-03-31 | 2012-12-05 | 株式会社资生堂 | 含有囊泡的组合物 |
WO2013149323A1 (en) * | 2012-04-02 | 2013-10-10 | Ntegrity | Natural products for skin care |
-
2014
- 2014-02-19 CN CN201410056185.8A patent/CN1037510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48721A (ja) * | 1999-07-27 | 2001-02-20 | Doosan:Kk | 皮膚保護用クリーム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
US20040241132A1 (en) * | 2003-05-30 | 2004-12-02 | Isomers Laboratories | Cosmetic |
CN1826126A (zh) * | 2003-07-21 | 2006-08-30 | 汉高两合股份公司 | 前生命活性植物提取物 |
CN102811708A (zh) * | 2010-03-31 | 2012-12-05 | 株式会社资生堂 | 含有囊泡的组合物 |
WO2013149323A1 (en) * | 2012-04-02 | 2013-10-10 | Ntegrity | Natural products for skin care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寒峰: "《瓜果食疗养生法》", 31 January 2004, article "第二章 常食用瓜果介绍", pages: 40 * |
崔福德: "《药剂学》", 31 January 2006, article "第五节 脂质体及类脂质体", pages: 503-504 * |
马清钧等: "《临床实用中药学》", 31 May 2002, article "1.解表药", pages: 47-48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33451B2 (en) | 2016-03-31 | 2023-04-25 | Gojo Industries, Inc. | Antimicrobial peptide stimulating cleansing composition |
CN106214506A (zh) * | 2016-08-29 | 2016-12-14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裹福斯高林的多层脂质囊泡的制备方法 |
CN106214506B (zh) * | 2016-08-29 | 2018-12-07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包裹福斯高林的多层脂质囊泡的制备方法 |
CN107260569A (zh) * | 2017-05-25 | 2017-10-20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眼部护理组合物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CN107375065A (zh) * | 2017-07-24 | 2017-11-24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维护和恢复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7374988A (zh) * | 2017-07-24 | 2017-11-24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美白功效的非离子型囊泡的制备方法 |
CN107375065B (zh) * | 2017-07-24 | 2019-08-20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维护和恢复皮肤微生态作用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109316438A (zh) * | 2018-08-30 | 2019-02-12 |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祛痘功效的固态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WO2022268659A1 (en) * | 2021-06-21 | 2022-12-29 | Unilever Ip Holdings B.V. | Use of coconut fruit juice for hygiene benefit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
CN113599301A (zh) * | 2021-08-04 | 2021-11-05 | 懿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坏血酸衍生物囊泡、其制备方法及护肤品 |
CN113599301B (zh) * | 2021-08-04 | 2024-02-06 | 懿奈(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坏血酸衍生物囊泡、其制备方法及护肤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51072B (zh) | 2015-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51072B (zh) | 一种能恢复皮肤微生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19199B (zh) | 天然长效保湿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31121A (zh) | 一种黄芩甙纳米乳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96800A (zh) | 一种半透明微乳液 | |
CN115531218B (zh) | 一种微凝珠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89137A (zh) | 一种亚麻籽油脂质体及其制备与应用 | |
JP2021046388A (ja) | 選択的抗菌用組成物、及び、皮膚外用組成物 | |
CN108113894A (zh) | 一种婴幼儿活性润肤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90122A (zh) | 一种皮肤舒缓止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10893A (zh) | 一种凝水面膜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3320237A (zh) | 一种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77463A (zh) | 一种不含防腐剂的保湿爽肤水组合物 | |
CN103565663A (zh) | 一种用于安全防护的剥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20242B (zh) | 一种干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211783B (zh) | 一种含有铁皮石斛提取物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4352510A (zh) | 一种紫苏醛、柠檬醛、制霉菌素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55706A (zh) | 去红血丝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71946A (zh) | 一种高保湿补水面霜 | |
CN114053175A (zh) | 一种祛痘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88019A (zh) | 一种保湿芦荟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82205A (zh) | 一种含天麻干细胞提取物的祛痘的组合物及应用 | |
CN104419788A (zh) | 一种含睡莲叶提取物皮革护理剂 | |
CN110638738B (zh) | 一种低温浴处理玫瑰制备生态营养液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7149567B (zh) | 婴儿用植物驱蚊喷雾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211743A (zh) | 一种含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柔肤水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