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2278B -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2278B
CN103742278B CN201310706481.3A CN201310706481A CN103742278B CN 103742278 B CN103742278 B CN 103742278B CN 201310706481 A CN201310706481 A CN 201310706481A CN 103742278 B CN103742278 B CN 1037422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rotating speed
torque
output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64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2278A (zh
Inventor
胡海平
王志伟
张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064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2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2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2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2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2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由TMS和EMS组成。EMS包括基础扭矩模块、PID控制模块和微处理器。TMS进行挡位切换,向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PID控制模块以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得到修正扭矩输出。微处理器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得到转动惯量力矩,还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得到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和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本申请具有扭矩按需输出、转速响应精准、PID控制精细等优点。

Description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挡车辆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挡车辆在挡位变化时EMS根据TMS的请求进行转速控制的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主要有双离合变速器(DCT)、液力耦合变速器(AT)、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和无极变速器(CVT)四类。当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发生切换时,会请求车辆的发动机根据新的挡位来合理输出发动机转速,这就是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
请参阅图1,现有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由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TMS)和发动机管理系统(EMS)两部分组成。
TMS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判断目标挡位并进行挡位切换,向EMS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EMS要在响应时间内达到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无效时,EMS根据驾驶员的油门踏板踩下程度进行扭矩控制。
EMS主要由基础扭矩模块、PID控制模块、微处理器所组成。
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和驾驶员需求扭矩相加得到基本扭矩输出。
PID控制模块以发动机转速偏差作为输入,得到修正扭矩输出。
微处理器一方面将TMS发送的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微处理器另一方面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得到发动机扭矩输出以及相应的发动机转速输出。
现有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为:TMS向EMS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EMS中的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和驾驶员需求扭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EMS中的微处理器将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而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EMS中的PID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得到修正扭矩输出;EMS中的微处理器再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作为EMS的发动机扭矩输出,并得到相应的发动机转速输出。
优选地,微处理器还将响应时间分解为多个时段,将发动机目标转速分解为各时段对应的发动机节点目标转速,然后微处理器将各时段的发动机节点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相减得到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并将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PID控制模块在由响应时间分解而来的各时段中,以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得到各时段的修正扭矩输出。
现有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具有如下不足:
其一,驾驶员需求扭矩只是对油门踏板踩下程度的一个反映,并不是发动机转速提升所真实需要的扭矩,因而以此计算的基本扭矩输出不能反映发动机的实际需求扭矩。
其二,请参阅图2,在转速控制开始和结束时,发动机输出的扭矩都会出现剧烈跳变。这是由于现有方案在转速控制开始和结束时没有考虑整车负载的阻力矩,因而在正常驾驶和转速控制切换时无法做到平滑过渡。
其二,PID控制模块以发动机转速偏差作为唯一输入进行PID微积分补偿,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负载时PID控制力度应有所不同,从而在转速提升时容易产生不足或者超调。请参阅图2,在转速提升的开始和末尾阶段分别出现转速提升不足和超调。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挡车辆在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使得发动机输出扭矩平滑、输出转速平滑。为此,本申请还要提供一种自动挡车辆在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由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和发动机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扭矩模块、PID控制模块和微处理器;
所述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进行挡位切换,向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发动机管理系统要在响应时间内达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所述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
所述PID控制模块以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得到修正扭矩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一方面将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并将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所述微处理器另一方面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得到转动惯量力矩,提供给基础扭矩模块作为输入;所述微处理器再一方面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得到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和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
本申请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为: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向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
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将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而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转动惯量力矩;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PID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得到修正扭矩输出;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再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作为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发动机扭矩输出,并得到相应的发动机转速输出。
本申请具有扭矩按需输出、转速响应精准、PID控制精细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扭矩输出曲线、转速输出曲线;
图3是本申请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的扭矩输出曲线、转速输出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本申请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也由TMS和EMS两部分组成。
TMS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进行目标挡位判断并进行挡位切换,向EMS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EMS要在响应时间内达到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无效时,EMS根据驾驶员的油门踏板踩下程度进行扭矩控制。
EMS主要由基础扭矩模块、PID控制模块、微处理器所组成。
TMS发送的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该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无效时,EMS将根据驾驶员的油门踏板踩下程度进行扭矩控制,这就不属于本申请所讨论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的范畴了。所述发动机阻力矩是指发动机调整扭矩输出所要克服的阻力矩,在发动机台架标定时由转鼓实际测试得到。
PID控制模块以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经过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得到修正扭矩输出。例如,可以预先标定PID控制模块的输入和输出表格,该表格是三维的,X轴表示当前的发动机实际扭矩,Y轴表示当前的发动机转速偏差,Z轴是标定好的当前的修正扭矩输出值。
微处理器一方面将TMS发送的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得到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并将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微处理器另一方面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得到转动惯量力矩,提供给基础扭矩模块作为输入。微处理器再一方面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得到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和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
本申请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为:TMS向EMS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EMS中的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EMS中的微处理器将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而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转动惯量力矩。EMS中的PID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得到修正扭矩输出。EMS中的微处理器再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作为EMS的发动机扭矩输出,并得到相应的发动机转速输出。
优选地,微处理器还将TMS发送的响应时间分为多个时段,将发动机目标转速分解为各时段对应的发动机节点目标转速,便于PID控制需要。然后微处理器将各时段的发动机节点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相减得到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并将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PID控制模块在由响应时间分解而来的各时段中,以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经过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得到各时段的修正扭矩输出。
与现有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相比,本申请的主要创新在于:
其一,改进了基础扭矩模块,取消了驾驶员需求扭矩的输入,新增了转动惯量力矩和整车负载阻力矩作为输入,使其更能反映出发动机改变扭矩输出时的真实阻力矩情况。请参阅图4,这是本申请的自动挡车辆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输出转速、输出扭矩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在转速控制开始和结束时,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不再出现剧烈跳变,仅有轻微变化。这是由于改进后的基础扭矩模块的基本扭矩输出与整车真实力矩需求值基本接近,因而扭矩输出平滑。
其二,改进了PID控制模块,新增了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作为输入,这便充分考虑到发动机负载不同所需要的PID控制力度的差异,因而可满足发动机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转速控制请求。请参阅图4,可以看到在转速提升的整个阶段发动机实际转速以一定斜率上升达到目标转速,不再出现不足或者超调,转速输出在响应时间和目标转速值上都较为精准。
本申请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特别适用于自动挡车辆进行降挡操作时,例如从4挡降为2挡。此时,车辆主减速器的齿轮传动比(速比)会下降,因为短时间内车速是一定的,意味着转速会急剧上升。为避免发动机端的转速和变速器端的转速偏差较大,导致两端有相对转速差形成相对运动,而对离合器片形成干磨,导致离合器寿命降低和动力冲击,TMS会请求转速控制,让EMS以一定的方式提升发动机端的转速,达到最接近变速器端转速,最大程度地减小彼此间的相对运动,实现对离合器的保护和改善驾驶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由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和发动机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扭矩模块、PID控制模块和微处理器;
其特征是,
所述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进行挡位切换,向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所述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发动机管理系统要在响应时间内达到发动机目标转速;
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所述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
所述PID控制模块以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得到修正扭矩输出;
所述微处理器一方面将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并将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所述微处理器另一方面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得到转动惯量力矩,提供给基础扭矩模块作为输入;所述微处理器再一方面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得到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和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
2.一种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向发动机管理系统发送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整车负载阻力矩、响应时间和发动机目标转速;
当转速控制请求信号有效时,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扭矩模块将发动机阻力矩、整车负载阻力矩和转动惯量力矩相加作为基本扭矩输出;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将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相减而得到发动机转速偏差,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计算转动惯量力矩;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PID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得到修正扭矩输出;发动机管理系统中的微处理器再将基本扭矩输出和修正扭矩输出相加作为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发动机扭矩输出,并得到相应的发动机转速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微处理器还将自动变速器管理系统发送的响应时间分为多个时段,将发动机目标转速分解为各时段对应的发动机节点目标转速;然后微处理器将各时段的发动机节点目标转速与发动机实际转速输出相减得到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并将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输出提供给PID控制模块作为输入;
PID控制模块在由响应时间分解而来的各时段中,以发动机节点转速偏差和发动机实际扭矩作为输入,得到各时段的修正扭矩输出。
CN201310706481.3A 2013-12-20 2013-12-20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03742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6481.3A CN103742278B (zh) 2013-12-20 2013-12-20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06481.3A CN103742278B (zh) 2013-12-20 2013-12-20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2278A CN103742278A (zh) 2014-04-23
CN103742278B true CN103742278B (zh) 2017-01-18

Family

ID=5049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6481.3A Active CN103742278B (zh) 2013-12-20 2013-12-20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22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7481B (zh) * 2015-12-22 2019-02-1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扭矩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05484886B (zh) * 2015-12-25 2018-01-3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基于并行双pid的发动机转速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该系统
CN108571388B (zh) * 2017-03-09 2022-0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阻力矩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54780A (zh) * 2019-04-11 2019-08-23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型电驱蠕动扭矩控制及蠕动保护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983157A (zh) * 2020-07-27 2022-01-28 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变速器控制方法、变速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2677958B (zh) * 2021-01-08 2022-08-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3229A (ja) * 1985-04-30 1986-11-1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方法
CN1555990A (zh) * 2003-12-30 2004-12-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92046A (zh) * 2008-11-25 2009-07-29 吉林大学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整车能量管理与总成协调控制方法
JP2011021722A (ja) * 2009-07-17 2011-02-0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2192317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档位切换控制方法
CN102975624A (zh) * 2012-11-01 2013-03-2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7035B2 (en) * 2008-08-15 2012-04-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brid vehicle auto start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53229A (ja) * 1985-04-30 1986-11-1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方法
CN1555990A (zh) * 2003-12-30 2004-12-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92046A (zh) * 2008-11-25 2009-07-29 吉林大学 并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整车能量管理与总成协调控制方法
JP2011021722A (ja) * 2009-07-17 2011-02-0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CN102192317A (zh) * 2010-03-03 2011-09-2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档位切换控制方法
CN102975624A (zh) * 2012-11-01 2013-03-2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2278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2278B (zh) 挡位切换时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CN103010214B (zh) 一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换挡控制方法
CN107567554B (zh) 用于使双离合变速器的不活动挡位脱离的方法和相应的变速器
CN103386978B (zh) 混合动力车辆以及控制混合动力车辆的方法
CN102556049B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JP539242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2563039B (zh) 一种基于amt自动变速箱提高换档平顺性的控制方法
CN107117160B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161842B (zh) 车辆用管路压控制装置
CN104989815B (zh) 一种基于amt自动变速箱起步自适应的控制方法
CN108275141B (zh) 混动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扭矩预控的控制方法
CN104006154A (zh) 变速器用齿轮接合装置
CN103129493A (zh) 一种用于amt车的取力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313005A (zh) 控制装置
CN103380037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8216180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换挡控制方法
CN103867708A (zh) 电驱变速箱的同步器拨叉的自动定位方法
CN105074291A (zh) 电动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4118421A (zh) 混合动力汽车换挡过程中多动力源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13075890B (zh) 一种双离合器充油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设备、介质
CN104340229A (zh) 测定至少一个在自动变速器输入侧作用的拖曳力矩的方法
CN102606315B (zh) 基于dct的发动机节气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09202868A (ja) 比例クラッチの適合方法
KR102551679B1 (ko) 하이브리드 dct 차량의 클러치 제어방법
CN104455382A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