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2195A - 一次性尿布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尿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2195A
CN103732195A CN201280037151.3A CN201280037151A CN103732195A CN 103732195 A CN103732195 A CN 103732195A CN 201280037151 A CN201280037151 A CN 201280037151A CN 103732195 A CN103732195 A CN 103732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r
absorbent body
middle absorbent
sidepiec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1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2195B (zh
Inventor
松井学
袖野绫子
小山贵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32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2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2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1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 A61F2013/53037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comprising mixtures of fibres
    • A61F2013/53038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being made in fibre but being not pulp comprising mixtures of fibres with pulp and polymer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吸收体(4)的一次性尿布(1)。吸收体(4)在裆部(C)具有中央吸收体(5)和与该中央吸收体(5)之间设置间隔地配置在该中央吸收体(5)的两侧的侧部吸收体(6、6)。由将吸收体(4)的全长二等分的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CL),将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的各个划分成前方部(5f、6f)和后方部(5b、6b),将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和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按该顺序设为CF、CB、SF、SB时,满足CF>CB>SB且CF>SF>SB的关系。

Description

一次性尿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一次性尿布,为了有效地体现吸收体的吸收性能,对吸收体的形状、吸收体中所含的吸收性材料的克重(单位面积质量)等进行了研究的一次性尿布是公知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设有至少从裆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到后侧部分的下层吸收体,并且在该下层吸收体上,设有宽度比下层吸收体窄且至少从裆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到后侧部分的上层吸收体,在上述上层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线的左右两侧,贯通上层吸收体的正面和背面的上层隙缝,分别从裆部延伸到后侧部分。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克重高的高克重区域,和各自的克重比高克重区域低的低克重区域,两区域以物理上连续的一体构造形成。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高克重区域和低克重区域,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混合率不同的实施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1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65929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利用上层隙缝促进液体向吸收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扩散的技术。但是,对于比上层隙缝更靠宽度方向中央侧和比该隙缝更靠宽度方向外侧的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采用怎样的克重比,未作任何公开。另外,即使设置了这样的隙缝,吸收体的隙缝的宽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吸收、扩散性能的体现也容易变得不充分,吸收体整体的吸收性能有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高克重区域和低克重区域,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混合率不同的实施例。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对于在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和宽度方向外侧部分,区別进行吸收体中的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克重比的设定的内容,未作任何公开。
本发明涉及能够有效地体现吸收体的大范围的吸收性能,吸收性能和防漏性能优异的一次性尿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吸收体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吸收体在裆部具有中央吸收体和侧部吸收体,该侧部吸收体在其与该中央吸收体之间设置间隔地配置在该中央吸收体的两侧。由将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的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将上述中央吸收体和上述侧部吸收体各自划分成前方部和后方部,将中央吸收体的前方部、中央吸收体的后方部、侧部吸收体的前方部和侧部吸收体的后方部各自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克重比,按该顺序设定为CF、CB、SF和SB时,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CF>CB>SB,且CF>SF>SB……(1)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中的吸收体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体中的液体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基于其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称为尿布1),具有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吸收体4。该吸收体4在裆部C具有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6,侧部吸收体6、6在其与该中央吸收体5之间设置有间隔地配置于该中央吸收体5的两侧。由将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5x二等分的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CL,将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6各自划分成前方部5f、6f和后方部5b、6b。将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和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各自中的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按该顺序设定为CF、CB、SF、SB时,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CF>CB>SB,且CF>SF>SB……(1)
如图1和图2所示,尿布1具有腹侧部A、背侧部B和裆部C。腹侧部A是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腹侧的部位,背侧部B是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背侧的部位。裆部C位于腹侧部A和背侧部B之间,穿戴时与穿戴者的裆部配合。
另外,尿布1的长度方向X是从腹侧部A经过裆部C直至背侧部B的方向,尿布1的宽度方向Y是与尿布长度方向X交叉的方向。另外,由于尿布1的长度方向X是穿戴时的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因此也将尿布和吸收体的长度方向X上的腹侧称为前方、将背侧称为后方。
如图1所示,尿布1具有外装体2和固定于外装体2的肌肤面侧的吸收性主体3。
如图2所示,吸收性主体3为在与尿布的长度方向(X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材31、不透液性或难透液性(拨水性等)的背面片材(未图示)和插入设置在两片材间的液保持性的吸收体4。吸收体4是在纸浆纤维中保持吸水性聚合物而制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被包覆片材33包覆。包覆片材33可以是一片,也可以由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和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各个的两片片材构成。包覆片材33防止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脱落等,优选经由粘接剂(热熔型粘接剂等)接合于具有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和/或非肌肤抵接面侧。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吸收性主体3的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形成有由抗液性或者拨水性且透气性的材料构成的侧方护围8、8。在各侧方护围8的自由端部的附近,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多个侧方护围弹性部件81。侧方护围8在尿布穿戴时立起而阻止液体向侧方流出。
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的吸收体4,如图2和图3所示,形成为在与尿布长度方向X相同的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吸收体4的长度方向、中央吸收体5的长度方向和侧部吸收体6的长度方向,都与尿布长度方向X为相同方向。因此,也将吸收体4、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各自的长度方向称为长度方向X。
吸收体4在裆部C具有位于尿布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的中央吸收体5,和在其左右两侧设置间隔而配置的侧部吸收体6、6。
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6之间成为沿尿布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对分离部7、7。如图2所示,中央吸收体5从裆部C向背侧部B和腹侧部A分别延伸,侧部吸收体6、6和分离部7、7设置于裆部C。本实施方式的分离部7为沿厚度方向贯通吸收体4的槽,是不存在吸水性聚合物或纸浆纤维等吸收体形成材料的区域。但是,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之间的分离部7,也可以是存在克重比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各自中的吸收体形成材料显著低(例如1/4以下)的吸收体形成材料的部位。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中,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芯片材和覆盖吸收体4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芯片材在分离部7被接合。
另外,分离部7还起到引导吸收体4折弯的作用。在穿戴尿布1时,侧部吸收体6以接近穿戴者侧的方式倾斜地立起。
如图3所示,中央吸收体5具有位于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CL的前方的前方部5f和位于该中心线CL的后方的后方部5b。另外,侧部吸收体6也具有位于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CL的前方的前方部6f和位于该中心线CL的后方的后方部6b。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令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中的聚合物比率为CF、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聚合物比率为C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比率为SF、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聚合物比率为SB时,满足CF>CB>SB,且CF>SF>SB。聚合物比率以百分率表示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之比)。
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后方部6b各自的纸浆纤维的克重、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通过如下操作来测定。
<纸浆纤维的克重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的测定方法>
从吸收体4将包芯片材33小心地揭下,将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分别在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央线CL切断,分别切出前方部5f、后方部5b、前方部6f、后方部6b。对于各部,测定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合计重量。接着,制作在上述吸收体4中,各部位的纸浆纤维含量相同,且不含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4’,与上述同样地切出各个部位,测定纸浆纤维的重量。
将从前者的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合计重量减去后者的纸浆纤维的重量所得的值作为吸收性聚合物的重量。将如上操作求得的各部分的吸收性聚合物的重量和纸浆纤维的重量,分别除以各部分的俯视面积,将所得到的值作为各部分各自的克重。
另外,在采用这种测定方法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例如难以从市售的制品确定或获得构成吸收体4的材料、难以制成不含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的情况下,用以下的方法来代替。
从吸收体4将包芯片材33小心地揭下,将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分别在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CL切断,分别切出前方部5f、后方部5b、前方部6f、后方部6b。对于各部,将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分离,测定各重量。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分离能够使用各种手段,只要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大致完全分离即可。比如,也可以利用粒径的差,用小孔的筛进行筛分,或利用重量的差,置于仅纸浆飞散的风量下,测定飞散前后的重量。在伸长的状态下求得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后方部6b各自的俯视面积。比如,在吸收体配置弹性部件而收缩的情况下,会解除该收缩状态。将如上操作求得的各部分的吸水性聚合物的重量和纸浆纤维的重量,分别除以各部分的俯视面积,将所得到的值作为各部分的各自的克重。
另外,在这种测定方法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用以下的方法来代替。
从吸收体4将包芯片材33小心地揭下,将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分别在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CL切断,分别切出前方部5f、后方部5b、前方部6f、后方部6b。对于各部,测定吸收体的重量,计算切出的吸收体的克重。另外,对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重量进行定量,从切出的吸收体的克重减去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计算切出的吸收体中的纤维的克重。切出的吸收体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重量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计算,测定切出的吸收体的重量、面积后,将各个切出的吸收体浸渍在抗坏血酸溶液中,并暴露在日光中,从而使高吸收性聚合物溶解,求得水洗后的剩余纤维重量,从切出的吸收体的重量减去水洗后的剩余纤维重量。
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聚合物比率的优选范围是,优选40%以上、更优选50%以上,另外,优选200%以下、更优选180%以下,例如,优选40~200%,更优选50~180%。同样地,后方部5b的聚合物比率的优选范围是20%以上,另外,优选150%以下、更优选120%以下,例如,优选20~150%、更优选20~120%。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比率的优选范围为20%以上,另外,优选150%以下、更优选120%以下,例如,优选20~150%、更优选20~120%。后方部6b的聚合物比率的优选范围为5%以上,另外,优选100%以下、更优选80%以下,例如,优选为5~100%、更优选为5~80%。通过设定为该范围,在使得尿扩散范围、扩散速度变得良好之外,对于确保软便的保持性能也是有效的。
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聚合物克重的优选范围是,优选80g/m2以上、更优选为100g/m2,另外,优选180g/m2以下、更优选为160g/m2以下,例如,优选为80~180g/m2,更优选为100~160g/m2。同样地,后方部5b的聚合物克重的优选范围是,优选为30g/m2以上、更优选为35g/m2以上,另外,优选100g/m2以下、更优选80g/m2以下,例如,优选为30~100g/m2,更优选为35~80g/m2。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克重的优选范围是,优选25g/m2以上、更优选为30g/m2以上,另外,优选1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例如,优选为25~100g/m2,更优选为30~80g/m2。后方部6b的聚合物克重的优选范围为10g/m2以上,另外,优选80g/m2以下、更优选70g/m2以下,例如,优选为10~80g/m2、更优选为10~70g/m2。通过将聚合物克重设定在这样的范围,从排尿部扩散的体液的扩散范围成为更优选的范围,并且还能够确保对软便的吸收保持能力。另一方面,纸浆纤维克重的优选范围是,在5f,优选70g/m2以上、更优选为80g/m2以上,另外,优选170g/m2以下、更优选为160g/m2以下,例如,优选为70~170g/m2、更优选为80~160g/m2。在5b,优选60g/m2以上、更优选为70g/m2以上,另外,为160g/m2以下,例如,优选60~160g/m2,更优选70~160g/m2。在6f,优选70g/m2以上、更优选为90g/m2以上,另外,为170g/m2以下,例如,优选70~170g/m2、更优选为90~170g/m2。在6b,优选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20g/m2以上,另外,为200g/m2以下,例如,优选为100~200g/m2,、更优选为120~200g/m2。通过将纸浆纤维克重设定为这样的范围,更容易使体液的扩散速度达到适度的速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和后方部5b物理上连续,且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和后方部6b物理上连续。所谓物理上连续意味着不是使分别制造的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fiber stacking)体对接而配置。
另外,中央吸收体5中,优选从其前方部5f直至后方部5b,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变化。另外,侧部吸收体6也优选从其前方部6f直至后方部6b,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变化。中央吸收体5和/或侧部吸收体6,优选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从前方部5f、6f直至后方部5b、6b连续地变化。
在此所说的从前方部直至后方部连续地变化,对于中央吸收体5而言,意味着在前方部5f的X方向中央部与后方部5b的X方向中央部之间,没有所述克重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急剧变化的部位,对于侧部吸收体6而言,意味着在前方部6f的X方向中央部与后方部6b的X方向中央部之间,没有所述克重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急剧变化的部位。另外,在连续地变化这样的表达中,包括在前方部5f(6f)的X方向中央部与后方部5b(6b)的X方向中央部之间,包含所述克重比、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不变的部分的情况。
更优选的是,中央吸收体5从长度方向X的前端部到后端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减少,侧部吸收体6从长度方向X的前端部到后端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减少。而且,在吸收体4的整体中,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从其长度方向Y的前端部到后端部也连续地减少。
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基于图3进一步进行详述。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吸收体5在后方部5b,具有宽度比裆部C的宽度扩大的宽幅部5x。另外,中央吸收体5在前方部5f也具有宽度比裆部C的宽度扩大的宽幅部5x’。由此,中央吸收体5做成其长度方向X的中央部变细的沙漏形状。
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中央吸收体5在其长度方向X上的、中央部5r、前方部5f侧的端部5p和后方部5b侧的端部5q的各个上,具有两侧缘与长度方向X平行的部分(尿布宽度方向Y的宽度为一定的部分,以下也称为侧缘平行部分)。上述中央部5r的上述侧缘平行部分的宽度,小于前方部5f侧的端部5p的上述侧缘平行部分的宽度和后方部5b侧的端部5q的上述侧缘平行部分的宽度。从中央部5r到前方部5f侧的端部5p,或从中央部5r到后方部5b侧的端部5q,中央吸收体5的宽度逐渐增加。
中央吸收体5中,后方部5b侧的宽幅部5x的最大宽度L5,与裆部C的侧部吸收体6、6的外侧缘(尿布宽度方向外侧的侧缘6w、6w)彼此间的距离L6相等。由此,在长度方向X上,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侧的端部与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中的侧缘相对于长度方向X倾斜的部分相向。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中央吸收体5中,前方部5f侧的端部5p的最大宽度L5’和宽幅部5x的最大宽度L5相等。另外,上述距离L6遍及侧部吸收体6的全长大致是一定的。
侧部吸收体6、6配置在中央吸收体5的缩细的长度方向X的中央部5r的两侧。侧部吸收体6形成与中央吸收体5的缩细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侧部吸收体6形成具有尿布宽度方向Y的底边的大致等腰梯形形状。
分离部7、7沿着中央吸收体5的缩细部分的两侧缘设置。分离部7、7形成与中央吸收体5的缩细部分的形状相配合且在俯视时为末端扩展的大致コ字形状。分离部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中央吸收体5的长度方向长度的比例,优选35%以上、更优选40%以上,另外,优选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例如优选35~80%,更优选为40~70%。为大人用尿布时,分离部的长度方向长度优选200mm以上、更优选250mm以上,另外,优选450mm以下、更优选400mm以下,例如,优选200~450mm、更优选250~400mm。优选的是,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6隔着分离部分别分开形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中央吸收体5与侧部吸收体6、6之间,没有设置连续部分,分离部7、7的前后端部延伸至吸收体的两侧缘。由此,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6物理上不连续。分离部7、7将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和前方部6f之间隔开,并且将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和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之间隔开。
分离部7的宽度7w(参照图3)优选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优选4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例如优选5~40mm、更优选10~30mm。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分离部7的宽度7w大致是一定的。
另外,在尿布宽度方向Y上,优选中央吸收体5的最大宽度L5和侧部吸收体6的最大宽度L6w(参照图3)之比(L5/L6w)为2.1以上、4.5以下。另外,在尿布长度方向X上,优选中央吸收体5的最大长度L5x和侧部吸收体6的最大长度L6x(参照图3)之比(L5x/L6x)为1.5以上、3.0以下。
另外,中央吸收体5在长度方向X的一端侧具有切口部5k。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切口部5k在中央吸收体5的长度方向X上的后方部5f侧的端部5q形成。切口部5k为具有尿布宽度方向Y的底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切口部5k为不存在吸水性聚合物或纸浆纤维等吸收体形成材料的部分。但是,切口部5k也可以是存在克重比邻接的部位中的吸收体形成材料的克重显著低(例如1/4以下)的吸收体形成材料的部位。例如,优选存在于切口部5k的吸收体形成材料的克重(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合计克重)为60g/m2以下。
如图2所示,外装体2遍及吸收性主体3的周缘部的外方整个区域地延伸,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中,长度方向中央部成为缩细的沙漏形状。外装体2通过叠层形成尿布1的外表面的外层片材22、与外层片材22邻接地配置于外层片材22的肌肤面侧的内层片材23和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分别各配置一片并覆盖吸收性主体3的上端部和其附近的肌肤面侧的辅助片材24而形成。如图2所示,在背侧部B和腹侧部A的各个中,吸收性主体3的上端部被夹在内层片材23与位于比该内层片材23更靠肌肤面侧的位置的辅助片材24之间。另外,外层片材22在背侧部B和腹侧部A的各个上,具有比尿布1的腰开口边缘部更向外侧伸出的部分折返到肌肤面侧的折返部22a,该折返部22a被叠层于辅助片材24的肌肤面侧。
对尿布1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尿布1各部分的部件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尿布中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材料等。例如,作为正面片材31,能够使用无纺布或开孔膜等透液性的片材。但是,正面片材31优选是由肌肤触感柔软的材料构成的实施了亲水处理的热风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等。
作为背面片材,例如,能够使用不具有透湿性的树脂膜、具有微细孔且具有透湿性的树脂膜、拨水无纺布等无纺布、它们与其它片材的叠层体等。另外,作为包芯片材33,能够使用亲水性的纸(例如薄棉纸)或透水性的无纺布等,特别优选亲水性的纸。另外,作为吸收体4中所包含的吸水性聚合物,能够使用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尿布的吸收体中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组成和形状的吸水性聚合物。关于吸收体4所包含的纸浆纤维,也是同样的。
吸收体4能够列举出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物、在纸浆纤维的积纤物之间插入存在有吸水性聚合物的材料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另外,切口部5k能够通过切除混合积纤物等的一部分而形成。另外,用积纤机等制造纸浆纤维的积纤物或纸浆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物时,也能够通过在相当于切口部的部位不堆积纸浆纤维等而形成。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吸收体4的各部分的聚合物比率满足CF>CB>SB且CF>SF>SB的关系,因此如图4所示,排泄到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液体(尿),在中央吸收体5内扩散,通过从前方部5f向后方部5b移行的路径R1,产生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向后方部5b的移动。另外,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向侧部吸收体6移行,在侧部吸收体6内从前方部6f向后方部6b扩散。然后,通过再次回到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路径R2,也产生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向后方部5b的移动。另外,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6f相比,聚合物比率低,难以发生胶体堵塞(gel blocking),因此到达后方部5b的液体即使在该后方部5b被施加了体压的状态下,也能够被该后方部5b良好地吸收。
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比率SF比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聚合物比率CF低(CF>SF)、在中央吸收体5与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5b之间具有分离部7,由此排泄到前方部5f的液体(尿)容易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向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移行。另外,移行到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液体,由于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比率SF比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聚合物比率SB高(SF>SB),因此易于在侧部吸收体6内扩散并向后方部6b移行。该液体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向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移动,在穿戴者侧躺的状态下更容易产生。由于分离部7的存在,分离部7起到导水槽的作用,促进液体在长度方向X上扩散,由此使得液体容易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向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移动。
另外,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聚合物比率CB比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聚合物比率CF低(CF>CB),由此后方部5b不易产生胶体堵塞,易于维持良好的吸收性能,因此即使在施加了体压的状态下,也易于在后方部5b吸收保持液体。
另外,由于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聚合物比率CB比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聚合物比率SB高(CB>SB)和分离部7的存在,液体易于从后方部6b经由分离部7向后方部5b转移。即,未被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吸收的液体容易被邻接的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吸入。而且移行到后方部5b的液体容易被保持,不易从吸收体的后端漏出。
通过这样的作用,认为根据尿布1,能够有效地体现吸收体的大范围的吸收性能,得到优异的吸收性能和防漏性能。
从可靠地达到这种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吸收体4的各聚合物比率之差如下。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聚合物比率(CF)与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聚合物比率(CB)之差(CF-CB)为20百分点以上,优选50百分点以上。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聚合物比率(CB)与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聚合物比率(SB)之差(CB-SB)为15百分点以上,优选30百分点以上。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的聚合物比率(CF)与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比率(SF)之差(CF-SF)为20百分点以上,优选50百分点以上。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的聚合物比率(SF)与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的聚合物比率(SB)之差(SF-SB)为15百分点以上,优选30百分点以上。
从可靠地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观点出发,吸收体4优选由薄棉纸、或由亲水性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制造的包芯片材33包覆其上下两面。优选配置在吸收体4的上下两面的包芯片材33经由分离部7直接接合。通过直接接合,能够促进凹部的出现,更进一步起到作为导水槽的效果。
另外,当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和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和后方部6b各自物理上连续时,在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与后方部5b之间、或者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与后方部6b之间,不易产生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和纸浆纤维的克重的急剧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尿布1穿戴时的不舒服感。
尤其是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的一方或双方,从各自的前方部到后方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变化,这从抑制穿戴时的不舒服感的观点出发是更为优选的。
另外,尿布1在中央吸收体5的长度方向X的后方部5f侧的端部5q具有切口部5k,由此实现穿戴性的改善。一般来说,当在吸收体4设置切口部5k时,容易从后方部5b侧的端部5q发生液体泄漏。但是,在本发明的尿布1中,除了中央吸收体5的前后方向的吸收性能以外,通过经由侧部吸收体6的体液的宽度方向的扩散,吸收体整体的吸收性能容易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即使设置切口部5k也不易发生液体泄漏。由此能够实现液体吸收性能和穿戴性的并存。
另外,在尿布1中,中央吸收体5具有宽度比裆部C的宽度大的宽幅部5x。宽幅部5x的最大宽度L5与侧部吸收体6的侧缘6w、6w间的距离L6相等。因此,来自侧部吸收体6的液体易于向中央吸收体5的宽幅部5x扩散,易于在中央吸收体5保持液体。由此,尿布1虽然设置了切口部5k,但是也能够减少来自吸收体4的液体泄漏,能够使穿戴性改善和液体泄漏减少并存。
接着,基于图5~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第四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进行说明。对于第二~第四实施方式,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对同样的方面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对于未特别提和的方面,适当应用关于上述一次性尿布1的说明。
第二~第四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体4,置换成图5~图7所示的吸收体4A~4C。
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A的形状如图5所示。吸收体4A中,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侧的端部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侧的宽幅部5x’之间,吸收体形成材料连续地存在,不被分离部7隔开。分离部7A、7A的尿布长度方向X的前端没有延伸到吸收体4A的外缘,俯视图中为止于吸收体4A的内部的端部。
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B,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反,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侧的端部与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5b的宽幅部5x之间,吸收体形成材料连续地存在,不被分离部7B隔开。分离部7B、7B的尿布长度方向X的后端没有延伸到吸收体4B的外缘,俯视图中为止于吸收体4B的内部的端部。
另外,图7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C,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侧的端部与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侧的宽幅部5x’之间,吸收体形成材料连续地存在,不被分离部7C隔开。而且,侧部吸收体6的后方部6b侧的端部与中央吸收体5的后方部4b侧的宽幅部5x之间,吸收体形成材料连续地存在,不被分离部7C隔开。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尿布说明了多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能够进行适宜的变更。
例如,虽然优选的是吸收体4被包芯片材33包覆,但也可以不被包覆。另外,切口部5k也并非必须设置在中央吸收体5。设置有切口部5k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在中央吸收体5的长度方向X的后侧的端部5q,而设于前侧的端部5p,也可以设置在两端部。
另外,中央吸收体也可以是长度方向中央部没有缩细的形状,例如能够具有矩形、梯形等任意的形状。侧部吸收体的形状也可以具有例如矩形、三角形等、半圆形等任意的形状。
另外,中央吸收体和侧部吸收体也可以是前方部和后方部物理上不连续。
另外,吸收体4也可以具有双层构造,但优选单层构造。
另外,一次性尿布可以用于幼儿也可以用于成人,而且可以是短裤型尿布,也可以是展开式(带固定式)的一次性尿布等。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以下的方式。
<1>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吸收体,
上述吸收体在裆部具有中央吸收体和与该中央吸收体之间设置间隔地配置在该中央吸收体的两侧的侧部吸收体,
由将上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的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将上述中央吸收体和上述侧部吸收体的各个划分为前方部和后方部,将中央吸收体的前方部、中央吸收体的后方部、侧部吸收体的前方部和侧部吸收体的后方部各自的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按该顺序设为CF、CB、SF和SB时,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CF>CB>SB、且CF>SF>SB……(1)
<2>如上述<1>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或上述侧部吸收体各自的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物理上连续。
<3>如上述<2>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或上述侧部吸收体从上述前方部直至上述后方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变化。
<4>如上述<1>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和上述侧部吸收体,各自的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物理上连续。
<5>如上述<4>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和上述侧部吸收体从各自的上述前方部直至上述后方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变化。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中央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后方部侧的端部设有切口部。
<7>如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和上述侧部吸收体遍及长度方向整体地分别形成。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和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的、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之差(CF-CB),为20百分点以上,优选为50百分点以上。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和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的、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之差(CB-SB)为15百分点以上,优选为30百分点以上。
<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和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的、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之差(CF-SF)为20百分点以上,优选为50百分点以上。
<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和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的、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之差(SF-SB)为15百分点以上,优选为30百分点以上。
<12>如上述<1>~<11>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设置于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两侧部与上述侧部吸收体之间的分离部的宽度为5mm以上,优选为10mm以上,为40mm以下,优选为30mm以下。
<13>如上述<1>~<12>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分离部的上述长度方向的长度为200mm以上,优选为250mm以上,为450mm以下,优选为400mm以下。
<14>如上述<1>~<13>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覆盖上述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芯片材和覆盖上述吸收体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芯片材,在上述分离部被接合。
<15>在上述<1>~<14>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
<16>如上述<1>~<15>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为20%以上,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下。
<17>如上述<1>~<16>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为20%以上,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下。
<18>如上述<1>~<17>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聚合物比率)为5%以上,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
<19>如上述<1>~<18>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80g/m2以上,更优选为100g/m2以上,优选为180g/m2以下,更优选为160g/m2以下。
<20>如上述<1>~<19>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上,更优选为35g/m2以上,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
<21>如上述<1>~<20>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25g/m2以上,更优选为30g/m2以上,优选为100g/m2以下,更优选为80g/m2以下。
<22>如上述<1>~<21>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中,上述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为10g/m2以上,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70g/m2以下。
<23>如上述<1>~<22>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中,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优选为70g/m2以上,更优选为80g/m2以上,优选为170g/m2以下,更优选为160g/m2以下。
<24>如上述<1>~<23>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中,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优选为60g/m2以上,更优选为70g/m2以上,为160g/m2以下。
<25>如上述<1>~<24>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前方部中,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优选为70g/m2以上,更优选为90g/m2以上,为170g/m2以下。
<26>如上述<1>~<25>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侧部吸收体的上述后方部中,上述纸浆纤维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20g/m2以上,为200g/m2以下。
<27>如上述<1>~<26>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中央吸收体在上述后方部具有宽度比裆部的宽度大的宽幅部,该宽幅部的最大宽度形成为与该裆部的上述侧部吸收体的外侧缘彼此间的距离相等。
<28>如上述<27>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上述中央吸收体的最大宽度和上述侧部吸收体的最大宽度之比为2.1以上、4.5以下。
<29>如上述<1>~<28>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上述中央吸收体的最大长度和上述侧部吸收体的最大长度之比为1.5以上、3.0以下。
<30>如上述<1>~<29>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一次性尿布为短裤型尿布。
<31>如上述<1>~<29>中任一项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其中,上述一次性尿布为展开式尿布。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
〔实施例1〕
制作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4同样的吸收体。吸收体的形态和图3所示的形态是一样的。分离部7的宽度7w为15mm,中央吸收体5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L5x为580mm,中央吸收体5的最大宽度L5为180mm,侧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L6x为358mm,侧部吸收体6的最大宽度L6w为33mm。在分离部7以外的部分,吸收体的厚度大致一定,为1mm。作为吸水性聚合物,使用加压状况下的通液性优异的吸水聚合物,作为纸浆纤维,使用通常的絮状纸浆(fluffedpulp)。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后方部6b的各个中的、聚合物比率、纸浆纤维的克重、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设定为表1所示的值。
吸收体4的肌肤抵接面侧由克重15g/m2的包芯片材(薄棉纸,tissue paper)覆盖,吸收体4的非肌肤抵接面侧由克重15g/m2的包芯片材(薄棉纸)覆盖。另外,在分离部,将上下的包芯片材间由粘接剂接合,在制造时,由按照分离部的图案形状具有凸部的辊按压并进行粘接,从而易于形成凹部,引导折弯,且对液体的移动也有效。
〔比较例1〕
除了将中央吸收体5的前方部5f、后方部5b、侧部吸收体6的前方部6f、后方部6b各自中的、聚合物比率、纸浆纤维的克重、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设定为表1所示的值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成吸收体。
〔比较例2〕
除了将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体变更为未形成有分离部的吸收体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成吸收体。该情况下,将吸收体中的、相当于实施例1的中央吸收体的部分看作中央吸收体,将相当于实施例1的侧部吸收体的部分看作侧部吸收体,测定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克重。
〔比较例3〕
除了作为中央吸收体5和侧部吸收体6,制作聚合物比率、纸浆纤维的克重和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各自都均匀的吸收体(各值示于表1)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成吸收体。
〔评价〕
〔前扩散距离、后扩散距离和最大扩散距离的测定方法〕
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3的被包芯片材包覆的状态的吸收体,以宽度方向成为上下的方式固定在60°的平滑的斜面上,在吸收体的注入点,将人工尿以50g、5g/秒的注入速度注入。注入点是距离吸收体的前端200mm的位置,且是距离倾斜状态的吸收体的下端95mm的位置。在从注入结束起5分钟后,测定液体从注入点向前方扩散的长度方向X的最大距离,作为前扩散距离。此外在从注入结束起5分后,测定液体从注入点向后方扩散的长度方向X的最大距离,作为后扩散距离。最大扩散距离为前扩散距离和后扩散距离的总和。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3的吸收体的各扩散距离的值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0462294750000201
如表1所示,根据实施例1和比较例2的比较可知,实施例1的吸收体具有分离部,由此,向后方的液体扩散优异。另外,根据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比较可知,实施例1的吸收体不仅具有分离部,而且各部分的聚合物比率为如上所述的关系,由此,向后方的液体扩散优异。从这些结果得到的启发是,在实施例1的吸收体中,侧部吸收体中的液体的吸收、扩散有助于吸收体的前后方向上的液体扩散,吸收体整体被有效地利用。另外,比较例3的吸收体虽然前后方向的液体扩散性优异,但在排尿量多的情况下,移行至后方的液体有可能从吸收体的后端侧漏出。即,实施例1的吸收体由于体液向前后方向的液体扩散性优异,因此能够利用吸收体整体有效地吸收体液,吸收性能优异,并且,体液向吸收体的后方部的扩散比向前方部的扩散更被控制,因此减少了体液从吸收体的后端侧漏出的担心,体液的防漏性能显著。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能够有效地体现吸收体的大范围的吸收性能,吸收性能和防漏性能优异。

Claims (14)

1.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具有包含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吸收体,该一次性尿布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在裆部具有:中央吸收体;和与该中央吸收体之间设置间隔地配置在该中央吸收体的两侧的侧部吸收体,
由将所述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的吸收体宽度方向中心线,将所述中央吸收体和所述侧部吸收体的各个划分为前方部和后方部,将中央吸收体的前方部、中央吸收体的后方部、侧部吸收体的前方部和侧部吸收体的后方部各自的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按该顺序设为CF、CB、SF和SB时,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
CF>CB>SB、且CF>SF>SB……(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或所述侧部吸收体各自的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物理上连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或所述侧部吸收体从所述前方部直至所述后方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和所述侧部吸收体各自的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物理上连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和所述侧部吸收体从各自的所述前方部直至所述后方部,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纸浆纤维的克重比连续地变化。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后方部侧的端部设有切口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和所述侧部吸收体遍及长度方向整体地分别形成。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的所述前方部和所述中央吸收体的所述后方部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所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即聚合物比率之差即CF-CB为20百分点以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的所述后方部和所述侧部吸收体的所述后方部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所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即聚合物比率之差即CB-SB为15百分点以上。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的所述前方部和所述侧部吸收体的所述前方部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所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即聚合物比率之差即CF-SF为20百分点以上。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吸收体的所述前方部和所述侧部吸收体的所述后方部的、所述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所述纸浆纤维的克重比即聚合物比率之差即SF-SB为15百分点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中央吸收体的两侧部与所述侧部吸收体之间的分离部的宽度为5mm以上、40m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为200mm以上、450mm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吸收体在所述后方部具有宽度比裆部的宽度大的宽幅部,该宽幅部的最大宽度与该裆部的所述侧部吸收体的外侧缘彼此间的距离相等。
CN201280037151.3A 2011-08-26 2012-08-02 一次性尿布 Active CN103732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4442 2011-08-26
JP2011184442 2011-08-26
JP2012168025A JP5978048B2 (ja) 2011-08-26 2012-07-30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2-168025 2012-07-30
PCT/JP2012/069665 WO2013031469A1 (ja) 2011-08-26 2012-08-02 使い捨ておむ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2195A true CN103732195A (zh) 2014-04-16
CN103732195B CN103732195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75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151.3A Active CN103732195B (zh) 2011-08-26 2012-08-02 一次性尿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78048B2 (zh)
CN (1) CN103732195B (zh)
RU (1) RU2595612C2 (zh)
WO (1) WO201303146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5869A (zh) * 2015-02-17 2017-09-26 宝洁公司 形成三维盆的吸收制品
CN107249530A (zh) * 2015-02-17 2017-10-13 宝洁公司 形成三维盆的吸收制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4883B2 (ja) * 2016-03-29 2019-11-1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3895676A4 (en) 2018-12-12 2022-10-12 Sumitomo Seika Chemicals Co., Ltd. ABSORBENT ARTICLE
JP6681493B1 (ja) 2018-12-12 2020-04-15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吸水性樹脂粒子の液体漏れ性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吸水性樹脂粒子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226A (zh) * 2002-06-10 2004-01-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736355A (zh) * 2004-08-20 2006-02-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JP2007117391A (ja) * 2005-10-27 2007-05-17 Kao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7202595A (ja) * 2006-01-30 2007-08-16 Daio Paper Corp 体液吸収体及び体液吸収性物品
JP2009268921A (ja) * 2009-08-17 2009-11-19 Daio Paper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収体
JP2010131206A (ja) * 2008-12-04 2010-06-17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1156032A (ja) * 2010-01-29 2011-08-18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0329A (ja) * 2004-08-20 2006-04-27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226A (zh) * 2002-06-10 2004-01-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736355A (zh) * 2004-08-20 2006-02-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JP2007117391A (ja) * 2005-10-27 2007-05-17 Kao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07202595A (ja) * 2006-01-30 2007-08-16 Daio Paper Corp 体液吸収体及び体液吸収性物品
JP2010131206A (ja) * 2008-12-04 2010-06-17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9268921A (ja) * 2009-08-17 2009-11-19 Daio Paper Corp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吸収体
JP2011156032A (ja) * 2010-01-29 2011-08-18 Daio Paper Corp 吸収性物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5869A (zh) * 2015-02-17 2017-09-26 宝洁公司 形成三维盆的吸收制品
CN107249530A (zh) * 2015-02-17 2017-10-13 宝洁公司 形成三维盆的吸收制品
CN107205869B (zh) * 2015-02-17 2020-10-13 宝洁公司 形成三维盆的吸收制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63254A (ja) 2013-04-11
RU2595612C2 (ru) 2016-08-27
CN103732195B (zh) 2015-07-01
JP5978048B2 (ja) 2016-08-24
RU2014110405A (ru) 2015-10-10
WO2013031469A1 (ja)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290996B2 (en) Disposable diaper
CN101460129B (zh) 吸收性物品
US10646384B2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wearable article including absorbent article
US11007095B2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US20150065976A1 (en)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channels
JP6674249B2 (ja) 吸収性物品
KR102471386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05338937A (zh) 吸收性物品
JP2009519099A (ja) 吸収性用品
CN103732195B (zh) 一次性尿布
CN105997356B (zh) 吸收性物品
KR20190028421A (ko) 흡수성 물품
KR20170013246A (ko) 신축 탄성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신축 탄성 부재를 사용한 일회용 기저귀
RU2674705C2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 поглощающим текучую среду слоем, имеющим каналы
CN104039289A (zh)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US10369061B2 (en) Absorbent product comprising inlet material
EP3357469B1 (en) Absorbent article
CN114615962B (zh) 一次性穿着物品
AU2015398532A1 (en) Absorbent product comprising foam material
CN210384213U (zh) 一种超薄吸收性物品
CN106659612B (zh) 因性别而异的吸收制品
CN204951352U (zh)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WO2019107192A1 (ja) 吸収性物品
CN113423372B (zh) 吸收体以及设置有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
CN203736405U (zh) 一种吸收体以及一次性吸收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