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6732A - 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 - Google Patents

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6732A
CN103726732A CN201310386757.4A CN201310386757A CN103726732A CN 103726732 A CN103726732 A CN 103726732A CN 201310386757 A CN201310386757 A CN 201310386757A CN 103726732 A CN103726732 A CN 103726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onnecting rod
guiding element
slide block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67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6732B (zh
Inventor
安田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726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6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6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6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确保窗扇的开闭操作性。窗用撑杆(30)构成为具有能够沿基底连杆(31)的长边方向滑动地配设的滑块(33)、令滑块(33)从基底连杆(31)的一端部向从动连杆(32)的支承点滑动时与基底连杆(31)的连杆导件(31e)抵接从而改变相对于滑块(33)的姿态的驱动连杆(35),连杆导件(31e)在滑块(33)配置于基底连杆(31)的一端部时经由驱动连杆(35)将开闭连杆(39)配置为收纳位置、另一方面在滑块(33)向从动连杆(32)的支承点移动时经由驱动连杆(35)将开闭连杆(39)维持于推出位置,其中,在驱动连杆(35)上设置有增大与连杆导件(31e)对置的抵接面的宽度的抵接导件(50)。

Description

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用撑杆以及应用了其的滑出窗。
背景技术
在应用于滑出窗的窗用撑杆中提出有下述技术:在安装于开口边框的基底连杆和安装于窗扇的开闭连杆之间夹设从动连杆以及驱动连杆而构成四连杆。在基底连杆和驱动连杆的一端部之间夹设沿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滑动的滑块。
在该窗用撑杆中,在将滑块配置在从基底连杆与从动连杆的连结部最为分离的上限位置时,驱动连杆配置为沿基底连杆的平行姿态,从动连杆以及开闭连杆分别为沿基底连杆配置的状态,维持窗扇相对于开口边框关闭的状态。
若从该状态将窗扇的窗端(戸先)框相对于开口边框打开地移动,则滑块沿基底连杆滑动以接近基底连杆与从动连杆的连结部,驱动连杆与设置于基底连杆的连杆导件抵接,从而驱动连杆摆动而变为另一端部从基底连杆伸出的倾斜姿态,之后,驱动连杆的端面与连杆导件抵接而维持倾斜姿态。因此,滑出窗的窗扇为,窗尾(戸尻)框从开口边框分离,其后,在维持该状态的状态下窗尾框沿开口边框接近窗端边框地移动而打开。
另一方面,在关闭窗扇时,窗扇的窗尾框以从开口边框分离的状态沿开口边框以接近窗尾边框的方式滑动。其后,在滑块返回上限位置以前,与设置于基底连杆的收纳导件抵接,从而驱动连杆以沿着基底连杆的方式摆动,相对于开口边框关闭窗扇。
根据应用了上述那样的窗用撑杆的滑出窗,在窗扇的窗尾边框沿开口边框滑动时夹在与窗扇之间的密接材没有摩擦,不会导致其损伤,所以能够长期地确保气密性以及水密性。
若将打开状态的窗扇向关闭方向操作,则对于窗用撑杆以开闭连杆和驱动连杆的连结部从基底连杆与从动连杆的连结部分离的方式施加力。该力以令滑块回复上限位置的方式作用,并且以令驱动连杆向平行姿态摆动的方式作用。因而,如果滑块相对于基底连杆直接向上限位置平滑地滑动则没有问题,但若滑块的滑动不平滑等,根据滑块的滑动状态而以令驱动连杆向平行姿态摆动的方式作用力。上述那样地,在窗扇打开的状态下,驱动连杆的端面与连杆导件抵接而维持倾斜姿态,在以向平行姿态令其摆动的方式施加较大的力时,驱动连杆有可能越过连杆导件而摆动而损坏作为窗用撑杆的功能。
因此,以往中,在基底连杆上沿长边方向设置肋状的导轨部,并且在滑块上突设有具有与导轨部嵌合的槽的引导销,在驱动连杆配置为倾斜姿态时令基底连杆的导轨部与引导销的槽嵌合。根据这样的窗用撑杆,在驱动连杆配置为倾斜姿态时,即窗扇相对于开口边框打开的状态时,利用引导销和导轨部限制驱动连杆的摆动。因而,在将打开状态的窗扇向关闭方向操作时,有可能导致驱动连杆越过连杆导件而摆动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75857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窗用撑杆中,必须利用驱动连杆的摆动切换导轨部与引导销的槽嵌合的状态和脱离的状态,所以无法遍及基底连杆的全长地设置导轨部,必须设置用于收入引导销的插入端部。而且,作为引导销,必须是利用驱动连杆的摆动而向令导轨部与槽的内部嵌合,所以难以将槽的长度确保为较大,不得不令其与导轨部局部地接触。因此,例如在引导销与导轨部的插入端部附近嵌合的状态时,由于向关闭窗扇的方向操作时的力局部地施加于导轨部的开放端部,容易导致变形,有可能导致窗扇的开闭操作性降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能够确保窗扇的开闭操作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窗用撑杆为,具有:基底连杆,具有连杆导件;从动连杆,经由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述基底连杆;滑块,能够沿前述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滑动地配设;驱动连杆,经由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述滑块,令前述滑块从前述基底连杆的一端部向前述从动连杆的支承点滑动时与前述连杆导件抵接从而变更相对于前述滑块的姿态;开闭连杆,连接前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部和前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部之间从而与这些基底连杆、从动连杆以及驱动连杆一起构成四连杆,配设为能够向沿前述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配置的收纳位置、和沿相对于前述基底连杆交叉的方向配置的推出位置变位,前述连杆导件构成为,在前述滑块配置于前述基底连杆的一端部时经由前述驱动连杆令前述开闭连杆配置为前述收纳位置、另一方面在前述滑块向前述从动连杆的支承点移动时经由前述驱动连杆令前述开闭连杆维持在前述推出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驱动连杆以及前述连杆导件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增大与另一方对置的抵接面的宽度的抵接导件。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驱动连杆和连杆导件之间设置抵接导件,无需另外设置引导销而令其与导轨部嵌合,能够防止驱动连杆越过连杆导件而摆动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窗用撑杆中,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底连杆为,通过将基板部的一侧缘部成形为大致コ字状而构成相对于前述基板部对置配置的导板部,在该导板部的端缘部构成前述连杆导件,前述抵接导件配设在前述驱动连杆中与前述连杆导件对置的部位,为比前述连杆导件宽度大的厚壁状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相对于连杆导件滑动的驱动连杆上设置抵接导件,所以不会导致抵接导件的长大化。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窗用撑杆中,其特征在于,前述抵接导件具有第1从动面以及第2从动面且经由前述第1从动面与前述连杆导件抵接,在前述基底连杆上,设置有在令前述滑块滑动到一端部侧时与前述抵接导件的第2从动面抵接、经由前述驱动连杆令前述开闭连杆向前述收纳位置移动的收纳导件。
根据本发明,若滑块滑动到一端部侧,则利用收纳导件而驱动连杆摆动,开闭连杆被向收纳位置引导。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的窗用撑杆中,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基底连杆上,在前述基板部的一侧缘部中,在连结前述基板部和前述导板部之间的立板部的特定部位形成插入孔,在前述滑块上,设置有止动片,所述止动片配设为以通过前述导板部和前述基板部之间的状态能够沿垂直于前述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移动、在插通到前述插入孔中时限制前述滑块相对于前述基底连杆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通过令止动片插通在插入孔中而限制滑块相对于基底连杆的移动,能够将窗扇相对于开口边框维持为既定的打开角度。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滑出窗应用上述的窗用撑杆的任意一个,构成为将前述基底连杆安装于开口边框的进深面,并且将前述开闭连杆安装于窗扇的进深面,在令前述开闭连杆配置于前述收纳位置时维持前述窗扇相对于前述开口边框关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将前述开闭连杆配置于前述推出位置时,将前述窗扇维持为相对于前述开口边框打开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驱动连杆和连杆导件之间设置抵接导件,无需另外设置引导销而令其与导轨部嵌合,能够防止驱动连杆越过连杆导件而摆动的情况。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驱动连杆和连杆导件之间设置抵接导件,无需另外设置引导销而令其与导轨部嵌合,能够防止驱动连杆越过连杆导件而摆动的情况,所以不会导致由于力局部地集中而变形,能够对窗扇确保良好的开闭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窗用撑杆的立体图。
图2是应用了图1所示的窗用撑杆的滑出窗关闭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是应用了图1所示的窗用撑杆的滑出窗开始打开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4是应用了图1所示的窗用撑杆的滑出窗进一步打开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5是应用了图1所示的的窗用撑杆的滑出窗打开到水平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窗用撑杆的要部的剖视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窗用撑杆的要部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9是图1的B-B线剖视图。
图10是图1的C-C线剖视图。
图11是放大图1所示的窗用撑杆的要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窗扇
20…开口边框
30…窗用撑杆
31…基底连杆
31a…基板部
31b…立板部
31c…导板部
31e…连杆导件
31g…收纳导件
31h…插入孔
32…从动连杆
33…滑块
35…驱动连杆
36…止动片
39…开闭连杆
50…抵接导件
50a…第1从动面
50b…第2从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窗用撑杆的图。在此例示的窗用撑杆30如图2~图5所示应用于横滑出窗,且具有基底连杆31,所述横滑出窗为,窗扇10的下框11为窗端且上框12为窗尾,以沿左右方向的轴为中心,窗扇10的下框11相对于开口边框20被向室外侧推出而开闭。基底连杆31是在纵边框21的进深面上沿长边方向安装的金属制的长尺寸部件,具有基板部31a、立板部31b、导板部31c。
基板部31a呈具有螺纹孔31d的长尺寸的薄板状,通过经由螺纹孔31d而向开口边框20的纵边框21紧固安装螺纹(未图示)而安装于纵边框21的进深面。
立板部31b如图6~图10所示,是从基板部31a的一方的侧缘部大致直角地弯折从而向基板部31a的面外方向伸出的部分,沿基板部31a的大致全长设置。立板部31b从基板部31a伸出的尺寸设定为基板部31a的宽度的1/3左右。
导板部31c是从立板部31b的伸出端部大致直角地弯折从而对置于基板部31a地配置的部分,在端缘部构成连杆导件31e。导板部31c的宽度为基板部31a的宽度的1/3左右,设定为比立板部31b的伸出尺寸稍大。如图1以及图5所示,导板部31c的上端部以随着朝向上方而自立板部31b的宽度逐渐变小的方式倾斜状地构成,在比基底连杆31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作为终端。
连杆导件31e如图6~图10所示,具有沿基底连杆3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滑动引导部31e1、和沿形成于导板部31c的上端的倾斜而延伸的摆动引导部31e2。滑动引导部31e1通过令导板部31c的端缘部向基板部31a弯折而构成为具有比导板部31c的板厚尺寸大的引导面。作为滑动引导部31e1设定的导板部31c的弯折尺寸为立板部31b的1/3左右,在与基板部31a之间确保间隙。
在基板部31a的另一方的侧缘部,设置有导轨部31f。导轨部31f与立板部31b同样,通过从基板部31a大致直角地弯折而在基板部31a的大致全长的部位形成,是向基板部31a的面外方向伸出的部分。导轨部31f自基板部31a的伸出尺寸设定为与作为滑动引导部31e1而设定的导板部31c的弯折尺寸大致相同。
该基底连杆31上,如图1~图5所示,在下端部支承从动连杆32,并且如图6~图10所示,在比从动连杆32的支承点靠上方侧的部位配设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滑块33。
从动连杆32是形成为比基底连杆31短的长度的金属制的薄板状部件。该从动连杆32利用垂直于基板部31a的从动连杆轴34经由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基底连杆31,如图2所示,另一端部能够在以朝向上方的状态沿基底连杆31重合地配置的重合姿态、和如图3~图5所示、随着朝向上方而另一端部逐渐从滑动引导部31e1分离地向室外侧倾斜而伸出的伸出姿态之间移动。
滑块33如图6~图10所示,是将薄壁部33a和厚壁部33b一体地成形的块状部件,配置为能够以下述状态沿基底连杆31的长边方向滑动:令薄壁部33a夹入基底连杆31的基板部31a和导板部31c之间、且在基板部31a中在滑动引导部31e1和导轨部31f之间配置厚壁部33b的状态。如图6以及图7所示,该滑块33为位于室外侧的侧面与基底连杆31的导轨部31f抵接的状态,且为在形成于滑块33的薄壁部33a和厚壁部33b之间的引导槽33c中嵌合滑动引导部31e1的状态,相对于基底连杆31,在从最上方的上限位置到接近从动连杆轴34的下限位置之间滑动时沿进深方向的位置不会偏移。如图2~图5所示,滑块33上设置有驱动连杆35以及止动片36。
驱动连杆35利用与从动连杆轴34平行的驱动连杆轴37经由一端部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滑块33的上端部,如图2所示,能够在另一端部朝向上方的状态下沿基底连杆31配置的平行姿态、和如图3~图5所示地随着朝向上方而另一端部逐渐从滑动引导部31e1分离地向室外侧倾斜地配置的倾斜姿态之间移动。
从图可知,驱动连杆35形成为比从动连杆32短的长度、具体而言形成为1/3左右的长度,在其另一端部经由第1开闭连杆轴38而支承开闭连杆39的一端部。开闭连杆39是形成为与从动连杆32大致相同长度的金属制的薄板状部件,经由第2开闭连杆轴40而令中间部支承于从动连杆32的另一端部,从而与基底连杆31、从动连杆32以及驱动连杆35一起构成四连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闭连杆39中在距第1开闭连杆轴38为全长的大致2/3的位置处设置第2开闭连杆轴40。
该开闭连杆39如图2所示,在以平行状态配置驱动连杆35、且以重合状态配置从动连杆32时,以在与基底连杆31之间收容驱动连杆35以及从动连杆32的状态配置为相对于这些基底连杆31、驱动连杆35以及从动连杆32相互重合。另一方面,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将驱动连杆35配置为推出姿态、且将从动连杆32配置为伸出姿态时,开闭连杆39仅另一端部从基底连杆31逐渐分离,从而为沿相对于基底连杆31交叉的方向配置的状态。开闭连杆39相对于基底连杆31的交叉角度为,随着滑块33接近下限位置而逐渐变大,在将滑块33配置于下限位置时,如图5所示,相对于基底连杆31为大致直角的状态,即开闭连杆39为大致水平的状态。
如从图2~图5可知,驱动连杆35为,在驱动连杆轴37和第1开闭连杆轴38之间,位于室内侧的缘部向室内侧伸出,在该伸出部分处具有抵接导件50。抵接导件50如图1、图6、图8所示,以覆盖驱动连杆35的伸出部分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连杆35,以具有比作为基底连杆31的滑动引导部31e1而设定的导板部31c的弯折尺寸大的板厚的方式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抵接导件50中比滑块33位于上方的部分为与基底连杆31的基板部31a抵接的状态,通过与基板部31a滑接而作为驱动连杆35摆动时的导件起作用。
该抵接导件50为,位于室内侧的部分构成与连杆导件31e抵接的第1从动面50a,且位于室外侧的部分构成与设置于基底连杆31的收纳导件31g抵接的第2从动面50b。
第1从动面50a在驱动连杆35配置为倾斜姿态时沿连杆导件31e的滑动引导部31e1延伸,在滑块33向下方移动时与滑动引导部31e1抵接从而维持驱动连杆35的倾斜姿态地起作用。在滑块33被配置于上限位置时,驱动连杆35向室内侧摆动而第1从动面50a与摆动引导部31e2抵接,从而驱动连杆35变为配置为平行姿态的状态。进而,从驱动连杆35处于平行姿态的状态,滑块33向下方移动时,第1从动面50a与基底连杆31的摆动引导部31e2抵接从而驱动连杆35摆动,被配置为倾斜姿态。
第2从动面50b所抵接的收纳导件31g如图11所示,构成为具有触发凸部31g1和偏向板部31g2。触发凸部31g1是从导轨部31f的上端部向室内侧伸出的部分。该触发凸部31g1设置在下述位置:在第1从动面50a越过连杆导件31e的滑动引导部31e1而滑块33位于上方时与第2从动面50b抵接而令驱动连杆35向室内侧摆动。偏向板部31g2是从基板部31a伸出的平板部分,其下表面朝向室内侧逐渐向上方倾斜。该偏向板部31g2设置在下述位置:在利用触发凸部31g1而驱动连杆35的上端部向室内侧摆动的状态下滑块33进一步向上方滑动时与第2从动面50b抵接、令驱动连杆35进一步向室内侧摆动。在抵接导件50的第2从动面50b与偏向板部31g2抵接的状态下滑块33配置于上限位置时,驱动连杆35为平行姿态。
止动片36如图2~图5以及图10所示,呈基端部弯折的平板状,配设为能够在相对于基底连杆31的基板部31a平行的状态下相对于滑块33沿进深方向移动,尖端部能够与基底连杆31的立板部31b抵接。在止动片36和滑块33之间,夹设有总是对止动片36的尖端部向立板部31b施力的止动弹簧41。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止动弹簧41应用扭转螺旋弹簧。止动片36的弯折的基端部总是为从滑块33的位于室外侧的部分向外部伸出的状态,作为操作止动片36时的操作部起作用。
在止动片36的尖端部形成有销嵌入槽36a以及卡合片部36b。销嵌入槽36a是将止动片36的尖端部以上下地分为两部分的方式水平地形成的切口。卡合片部36b是在止动片36的尖端部中在比销嵌入槽36a靠上方的部分构成的窄幅部分。在卡合片部36b的尖端部,形成有朝向尖端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的上方倾斜引导面36c,并且形成有沿大致水平方向的止动面36d,能够插通到形成于基底连杆31的立板部31b的插入孔31h中。
立板部31b的插入孔31h如图1所示,是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卡合片部36b的幅度地形成的矩形状的开口。止动片36的卡合片部36b插通在立板部31b的插入孔31h中时,沿大致水平方向的止动面36d与插入孔31h的开口下缘抵接,从而为限制向基底连杆31的下方的移动的状态。即便是止动片36的卡合片部36b插通在立板部31b的插入孔31h中的状态,如果令滑块33相对于基底连杆31向上方移动,则上方倾斜引导面36c与插入孔31h的开口上缘抵接,从而克服止动弹簧41的作用力而止动片36向室外侧移动,滑块33的向上限位置的移动成为可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若开闭连杆39相对于基底连杆31的交叉角度为大致30°,则如图5所示,以滑块33被配置于下限位置而开闭连杆39为大致水平的状态时分别插通各止动片36的卡合片部36b的方式在基底连杆31的立板部31b上设置插入孔31h。
另外,在滑块33被配置于下限位置而止动片36的卡合片部36b插通在立板部31b的插入孔31h时,止动片36的销嵌入槽36a为嵌入以连结基底连杆31的基板部31a和导板部31c之间的方式设置的止动销42的状态。在该状态中,即便在令滑块33向上方移动时,止动销42与销嵌入槽36a的下缘抵接,从而不会成为上方倾斜引导面36c和插入孔31h的开口上缘抵接的状态,所以不能令滑块33向上限位置移动。但是,若操作基端部而令止动片36向室外侧移动,则能够令滑块33向上限位置移动。
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窗用撑杆30如图2~图5所示,相对于横滑出窗,经由基板部31a将基底连杆31向开口边框20的纵边框21安装,且将开闭连杆39安装于窗扇10的纵框13,从而相对于开口边框20能够开闭地支承窗扇10,使得能够以沿左右方向的轴为中心而将窗扇10的下框11相对于开口边框20向室外侧推出。
即,如图2所示,在驱动连杆35配置为平行姿态、且从动连杆32配置为重合姿态的状态下,窗扇10的纵框13相对于开口边框20的纵边框21对置,维持窗扇10关闭的状态。此时,滑块33为配置于上限位置的状态。此外,在开口边框20中对置于窗扇10的部位设置的密闭材料25为在这些开口边框20和窗扇10之间被压接的状态,确保期望的气密性以及水密性。
若从该状态令窗扇10的下框11向室外侧移动,则如图3所示,滑块33向下限位置滑动,抵接导件50的第1从动面50a与连杆导件31e的摆动引导部31e2抵接从而驱动连杆35摆动而变为另一端部从基底连杆31伸出的倾斜姿态,其后,抵接导件50的第1从动面50a与连杆导件31e1抵接而维持倾斜姿态。因此,滑出窗的窗扇10为,下框11从开口边框20分离,其后,在维持该状态的状态下,下框11沿开口边框20接近下边框22地滑动而打开。
若窗扇10的打开角度变大而滑块33向下方移动而变为图4所示的状态,则利用止动弹簧41的作用力而止动片36向室内侧移动,卡合片部36b插通在基底连杆31的插入孔31h中从而滑块33的移动受到限制,窗扇10以大致30°打开的状态停止。
另一方面,若从图4所示的状态令窗扇10的下框11向室内侧移动,则上方倾斜引导面36c与插入孔31h的开口上缘抵接,从而克服止动弹簧41的作用力而止动片36向室外侧移动,滑块33相对于基底连杆31向上限位置移动。利用滑块33的移动,抵接导件50的第2从动面50b与触发凸部31g1以及偏向板部31g2顺次抵接,从而驱动连杆35变为平行姿态而窗扇10相对于开口边框20为关闭的位置。
此外,如果从图4所示的状态经由操作部令止动片36向室外侧移动,则能够令滑块33相对于基底连杆31向下方移动而将窗扇10配置为图5所示的状态。
在这些窗扇10的开闭动作之间,窗扇10的下框11为从开口边框20分离的状态,所以设置于开口边框20的密闭材料25不会与窗扇10的框11、12、13摩擦。由此,没有由于窗扇10的开闭动作而损坏密闭材料25的危险,能够长期地确保横滑出窗的气密性以及水密性。
进而,在驱动连杆35上设置具有比作为基底连杆31的滑动引导部31e1设定的导板部31c的弯折尺寸大的板厚的抵接导件50,令该抵接导件50与滑动引导部31e1抵接。因此,即便不另外设置引导销而令其与导轨部31f嵌合,驱动连杆35从倾斜姿态向平行姿态摆动时驱动连杆35也不会越过连杆导件31e的滑动引导部31e1,没有损害窗扇10的开闭操作性的危险。
而且,由于在相对于连杆导件31e滑动的驱动连杆35上设置抵接导件50,所以作为抵接导件50无需应用长大化的部件,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此外,作为抵接导件50使用由合成树脂材料成形的部件,所以在开闭操作窗扇10时不会金属彼此抵接而产生噪音。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横滑出窗,但也可以应用与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窗用撑杆而构成纵滑出窗。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连杆35上设置抵接导件50,但也可以在构成连杆导件31e的基底连杆31的导板部31c上设置抵接导件而构成窗用撑杆。

Claims (5)

1.一种窗用撑杆,
具有:
基底连杆,具有连杆导件;
从动连杆,经由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述基底连杆;
滑块,能够沿前述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滑动地配设;
驱动连杆,经由一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前述滑块,令前述滑块从前述基底连杆的一端部向前述从动连杆的支承点滑动时与前述连杆导件抵接,从而变更相对于前述滑块的姿态;
开闭连杆,连接前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部和前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部之间从而与这些基底连杆、从动连杆以及驱动连杆一起构成四连杆,配设为能够向沿前述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配置的收纳位置、和沿相对于前述基底连杆交叉的方向配置的推出位置变位,
前述连杆导件构成为,在前述滑块配置于前述基底连杆的一端部时经由前述驱动连杆令前述开闭连杆配置为前述收纳位置、另一方面在前述滑块向前述从动连杆的支承点移动时经由前述驱动连杆令前述开闭连杆维持在前述推出位置,
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驱动连杆以及前述连杆导件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增大与另一方对置的抵接面的宽度的抵接导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用撑杆,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基底连杆中,通过将基板部的一侧缘部成形为大致コ字状而构成相对于前述基板部对置配置的导板部,在该导板部的端缘部构成前述连杆导件,
前述抵接导件配设在前述驱动连杆中与前述连杆导件对置的部位,为比前述连杆导件宽度大的厚壁状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用撑杆,其特征在于,
前述抵接导件具有第1从动面以及第2从动面,经由前述第1从动面与前述连杆导件抵接,
在前述基底连杆上,设置有在令前述滑块滑动到一端部侧时与前述抵接导件的第2从动面抵接、并经由前述驱动连杆令前述开闭连杆向前述收纳位置移动的收纳导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用撑杆中,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基底连杆上,在前述基板部的一侧缘部中,在连结前述基板部和前述导板部之间的立板部的特定部位形成插入孔,
在前述滑块上设置有止动片,所述止动片配设为能够以通过前述导板部和前述基板部之间的状态沿垂直于前述基底连杆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移动、在插通到前述插入孔中时限制前述滑块相对于前述基底连杆的移动。
5.一种滑出窗,应用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窗用撑杆,构成为将前述基底连杆安装于开口边框的进深面,并且将前述开闭连杆安装于窗扇的进深面,在令前述开闭连杆配置于前述收纳位置时维持前述窗扇相对于前述开口边框关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将前述开闭连杆配置于前述推出位置时,维持前述窗扇相对于前述开口边框打开的状态。
CN201310386757.4A 2012-10-12 2013-08-30 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 Active CN103726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7147A JP5941392B2 (ja) 2012-10-12 2012-10-12 窓用ステー及び辷り出し窓
JP2012-227147 2012-10-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6732A true CN103726732A (zh) 2014-04-16
CN103726732B CN103726732B (zh) 2016-03-09

Family

ID=5045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6757.4A Active CN103726732B (zh) 2012-10-12 2013-08-30 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41392B2 (zh)
CN (1) CN1037267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293A (zh) * 2016-05-09 2016-07-20 佛山市金砥柱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铰链定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0496B2 (ja) * 2019-07-25 2023-05-10 株式会社Lixil 縦すべり出し窓用ステー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0125Y (zh) * 1998-12-29 2000-03-22 立兴(杨氏)制品厂有限公司 窗户开关用金属连杆上的滑片
US6085464A (en) * 1998-07-07 2000-07-11 Hang Sang Industrial Co., Ltd.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of folding type
GB2374384A (en) * 2001-03-02 2002-10-16 3Gtechnology Co Ltd Stay slider with groove engaging projections
JP3619992B2 (ja) * 2001-02-14 2005-02-16 Ykk Ap株式会社 横辷り出し窓
JP2006104716A (ja) * 2004-10-04 2006-04-20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縦すべり出し窓
JP2008106518A (ja) * 2006-10-25 2008-05-08 Miwa Lock Co Ltd 大型窓開閉金具
JP4775857B2 (ja) * 2007-03-20 2011-09-21 Ykk Ap株式会社 辷り出し窓及び窓ステ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6506B2 (ja) * 1999-10-01 2009-12-16 株式会社シブタニ 窓用ステー
JP3448620B2 (ja) * 2001-05-07 2003-09-22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窓ステ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5464A (en) * 1998-07-07 2000-07-11 Hang Sang Industrial Co., Ltd. Opening and closing apparatus of folding type
CN2370125Y (zh) * 1998-12-29 2000-03-22 立兴(杨氏)制品厂有限公司 窗户开关用金属连杆上的滑片
JP3619992B2 (ja) * 2001-02-14 2005-02-16 Ykk Ap株式会社 横辷り出し窓
GB2374384A (en) * 2001-03-02 2002-10-16 3Gtechnology Co Ltd Stay slider with groove engaging projections
JP2006104716A (ja) * 2004-10-04 2006-04-20 Nakanishi Metal Works Co Ltd 縦すべり出し窓
JP2008106518A (ja) * 2006-10-25 2008-05-08 Miwa Lock Co Ltd 大型窓開閉金具
JP4775857B2 (ja) * 2007-03-20 2011-09-21 Ykk Ap株式会社 辷り出し窓及び窓ステー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1293A (zh) * 2016-05-09 2016-07-20 佛山市金砥柱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铰链定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6732B (zh) 2016-03-09
JP5941392B2 (ja) 2016-06-29
JP2014080733A (ja) 201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6075B (zh) 包括板簧的翻转式竖框
EP2924212A1 (en) Sliding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US9038240B2 (en) Detachable hanger for covering of building's opening
ITTV20120105A1 (it) Cerniera a scomparsa per ante di mobili e serramenti
CN103883221A (zh) 门窗
CN103726732A (zh) 窗用撑杆以及滑出窗
KR101138288B1 (ko) 회동식 창호용 스테이바
KR20100120007A (ko) 회동식 창호용 스테이바
EP2586945A1 (en) Carriage
CN203769516U (zh) 可减小开闭时尖端接触面磨损的安全型窗用滑撑铰链
KR20110023239A (ko) 회동식 창호용 스테이바
JP5550065B2 (ja) 建具
CN108131077A (zh) 一种移轴的淋浴房门结构
EP2607588A2 (en) Snap-action fastener for fastening a covering member for roof window sash
CN209025566U (zh) 一种新型推拉门窗夹锁锁体结构
JP6093159B2 (ja) 止水部材、及び開口部装置
CN102416851A (zh) 玻璃导槽的安装构造
CN209398127U (zh) 一种推拉门滑动轮组合件
CN208089031U (zh) 一种用于推拉门窗的锁体
KR101900597B1 (ko) 도어 클로저 설치용 이동 브라켓
EP2085546A3 (en) Window restrictor
CN205778372U (zh) 一种竖直边端堵
KR20200017745A (ko) 끼임 방지 안전 도어
KR20190002371U (ko) 도어 틈새 차단 장치
CN216665322U (zh) 适用于门窗的隐形合页及隐藏式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