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5472A -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5472A
CN103715472A CN201210370113.1A CN201210370113A CN103715472A CN 103715472 A CN103715472 A CN 103715472A CN 201210370113 A CN201210370113 A CN 201210370113A CN 103715472 A CN103715472 A CN 103715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jacket
hollow cavity
cooling
power cell
automobil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01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5472B (zh
Inventor
徐康聪
高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01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5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5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5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5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54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冷却水套包括中空腔体、入口通道、出口通道、卡扣件、设置在腔体内的丝网及绝缘框架。入口通道设置在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并伸入从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伸出的卡扣件中,与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与外部输入管道连通,出口通道设置在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并伸入从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卡扣件中,与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与外部回流管道连通,来自液体源的冷却液体在抽运泵的作用下通过外部输入管道流入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部并流经丝网进入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并通过外部回流管道回流到液体源。包含冷水套的动力电池系统,冷却水套冷却与其邻接的动力电池单体。冷却水套和动力电池系统重量轻且传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水套以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冷却水套以及包括冷却水套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是燃料汽车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存储量越来越少。为此,各大汽车厂商竞相研发混动汽车或者电动汽车。对于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而言,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是其核心动力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可为采用外壳来密封电芯的电池单体。传统的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包括外壳、正极、负极、防暴阀、电解液注入口、极耳连接片、电芯以及极耳。外壳包括上盖板和下壳体,上盖板包括外盖板和内盖板,外盖板由金属材料制成,内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正极和负极通过绝缘衬垫连接到上盖板上并通过各自对应的极耳连接片连接到相应的极耳上。间隔开的正极、负极以及极耳连接片以电绝缘的方式连接到上盖板上。正极和负极以电绝缘方式间隔开且以电绝缘方式连接到上盖板上,正极和负极与相应的极耳连接片电连接,而极耳连接片之间电绝缘且以电绝缘方式连接到上盖板上。极耳与电芯电连接,其中一个极耳与电芯的正极层连接,另一个极耳与电芯的负极层连接,极耳之间绝缘。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损坏时,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内部压力增大,例如下壳体和电芯内的电解液会等会从防爆阀溢出,从而降低电池单体内部的压力,以便提高电池单体使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汽车动力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对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而言,其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使得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过高,不但影响使用寿命,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使用时产生的这些热量需要采用适当的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来冷却,从而使得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温度不超过55℃。现有技术的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为放置在两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之间的导热材料,然而这种导热方式缺点在于,导热材料的导热性与其电绝缘性存在矛盾。这种布置不利于设计出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以及耐受机械振动、冲击和疲劳的的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此外,为了使得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工作温度不超过55℃,在夏季高温环境,还需要开启空调来帮助降温,这使得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的功耗大、复杂且易出故障。
因而,期望提供一种冷却水套或者冷却水套组件,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耐受机械振动、冲击以及疲劳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冷却水套,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套,其包括中空腔体、入口通道以及出口通道,其中冷却水套还包括设置在中空腔体内的丝网,来自液体源的冷却液体在抽运泵的作用下通过外部输入管道流入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部并流经丝网进入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并通过外部回流管道回流到液体源。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还包括卡扣件,其中入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并伸入从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伸出的卡扣件中,与中空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与穿过从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伸出的卡扣件的外部输入管道连通,出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并伸入从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卡扣件中,与中空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与穿过从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卡扣件的外部回流管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还包括绝缘框架,绝缘框架以两件对接的方式包绕在中空腔体的外周缘并具有允许从中空腔体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和从中空腔体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从其伸出的切口。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由两块对称的不锈钢板或铜板焊接形成。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每块不锈钢板或铜板的厚度为0.1-0.3mm,冷却水套的厚度为1.0-3.0mm。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液体为软水、乙醇或者丙酮。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液体源为散热包。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填充有多层不锈钢丝网。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多层不锈钢丝网在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中从上至下以波浪形方式布置,单层不锈钢丝网的波高基本上等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部前后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液体在抽运泵的作用下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并在其中产生压力,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的压力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向外膨胀,这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具有一定变形范围,从而保证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表面同与其邻接的被冷却物充分接触。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涂覆有聚酰亚胺涂层。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的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小于大约0.1mm。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被冷却物为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或者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放置在两个相邻的冷却水套之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与两个相邻的冷却水套固定在一起,以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壳体充分接触,以便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两侧设置有冷却水套,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与多个冷却水套固定在一起,以便使得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外壳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充分接触,以便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从而冷却整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用于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用于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单层不锈钢丝网的钢丝的直径为0.1-0.2mm。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具有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方式插入从中空腔体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孔口与入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输入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输入管道的开口端与抽运泵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具有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插入从中空腔体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孔口与出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回流管道的开口端与液体源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方式插入从中空腔体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多个孔口与相应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相应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输入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输入管道的开口端与抽运泵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插入从中空腔体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多个孔口与相应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相应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回流管道的开口端与液体源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绝缘框架由聚碳酸酯通过注塑制成。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冷却水套,其中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入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出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与出口通道大致呈对角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和用于固定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两个固定件,其中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两侧的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水套,其中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其中外部输入管道和外部回流管道通过卡扣件固定到每个冷却水套上并固定到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两个固定件上。
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的益处在于,冷却水套由薄的不锈钢板或者铜板制成且冷却水套本身厚度较小,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以及耐受机械振动、冲击以及疲劳的优点。
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的益处还在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外部包括一薄层绝缘涂层且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在内部液体的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膨胀,这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具有一定变形范围,从而保证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表面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充分接触,从而能在绝缘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进而更有效地冷却整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本发明的包含冷却水套的汽车动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以及耐受机械振动、冲击以及疲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结合方式。
图3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结合后的冷却水套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一个剖面图。
图4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结合后的冷却水套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另一个剖面图。
图5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一起使用的液体源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液体源的沿竖直方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7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中使用的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7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发明。为了教导本发明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在本发明中,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是指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组合。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结合方式。图3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结合后的冷却水套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一个剖面图。图4示出了如图2所示的结合后的冷却水套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另一个剖面图。如图2-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包括中空腔体3a、入口通道3b、出口通道3c、卡扣件9、丝网10以及绝缘框架3d,其中入口通道3b设置在中空腔体3a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与中空腔体3a的内部流体连通并且延伸进入从中空腔体3a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以便与穿过该环形卡扣件9的外部输入管道4连通。外部输入管道4的外部上具有孔口4a,在以过盈配合插入从中空腔体3a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时,外部输入管道4的外部上孔口4a与入口通道3b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入口通道3b与外部输入管道4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输入管道4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输入管道4的开口端与抽运泵6流体连通。出口通道3c设置在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与中空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延伸进入从中空腔体3a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以便与穿过该环形卡扣件9中的外部回流管道5连通,外部回流管道5的外部上具有孔口5a,在以过盈配合插入从中空腔体3a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时,外部回流管道5的外部上孔口5a与出口通道3c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出口通道3c与外部回流管道5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5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回流管道5的开口端与液体源7流体连通。来自液体源7的冷却液体在抽运泵6的作用下通过外部输入管道4流入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3b,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内部并流经丝网10进入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3c并通过外部回流管道5回流到液体源7,不断重复该过程,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单体的冷却。
冷却水套的绝缘框架3d以两件对接的方式沿着中空腔体3a的外周缘包绕在中空腔体3a的周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框架3d由硬质塑料例如聚碳酸酯等通过注塑制成。冷却水套的绝缘框架3d的厚度与水套相同。包绕在中空腔体3a的周围的绝缘框架3d具有允许从中空腔体3a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和从中空腔体3a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从绝缘框架3d伸出的切口(未示出)。包绕在中空腔体3a的周围的绝缘框架3d的两个侧柱具有槽孔,以便当采用两个冷却水套对一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进行冷却时,使得螺栓穿过绝缘框架3d的两个侧柱上的槽孔结合螺母将两个冷却水套和一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固定在一起。冷却水套的绝缘框架3d可固定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当将用至少两个冷却水套对至少一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冷却时,绝缘框架3d可限制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移动并且可牢固地将冷却水套和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固定在一起。替换地,冷却水套的绝缘框架3d的两侧柱上可以不包括用于使得固定用螺栓穿过的槽孔。冷却水套和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可通过箍固定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水套和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在一起,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来制备绝缘框架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冷却水套还包括设置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中的多层丝网10。具体而言,单层丝网10的钢丝直径例如为0.1-0.2mm。多层丝网10在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中从上至下例如以波浪形方式布置。单层丝网10的波高基本上等于腔体内前后的厚度。具体而言,丝网10例如可以为不锈钢丝网。需要说明的是,丝网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其他直径或者其他方式布置在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中,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由两块对称的不锈钢板或铜板通过焊接形成,在焊接之前将多层丝网10从上上至下以波浪形方式布置在形成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两块不锈钢板或铜板之间,以便焊接形成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包含设置在其中的多层丝网10。随后,将两块聚碳酸酯制成的绝缘框架板包绕到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外周从而形成绝缘框架3d,进而形成冷却水套。冷却水套大致呈长方体形状或具有与被冷却的电池单体构造匹配的形状,入口通道3b设置在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出口通道3c设置在腔体顶部的拐角处,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3b与出口通道3c大致呈对角设置。具体而言,形成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不锈钢板或铜板的厚度为0.1-0.3mm,冷却水套的厚度为1.0-3.0mm。此时,由不锈钢板或铜板焊接形成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涂覆有聚酰亚胺涂层。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的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小于大约0.1mm。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的涂层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绝缘材料,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水套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液体为软水、乙醇或者丙酮。冷却液体在抽运泵6的作用下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在其中产生压力,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内的压力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向外膨胀,这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具有一定变形范围,从而保证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表面与被冷却物充分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被冷却物为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或者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如图2所示。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放置在两个冷却水套3(如图1和2所示)之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的壳体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充分接触,以便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需要说明的是,冷却液体也可以采用其他液体,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的两侧设置有冷却水套3,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的外壳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充分接触,以便该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从而冷却整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用于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的多个冷却水套3中的每个的入口通道3b与外部输入管道4上的相应孔口4a流体连通,用于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1的多个冷却水套3中的每个的出口通道3c与外部回流管道5上的相应孔口5a流体连通。具体而言,各个冷却水套3的入口通道3b延伸进入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各个冷却水套3的出口通道3c延伸进入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外部输入管道4和外部回流管道5为管状形状,外部输入管道4的外部设置有间隔开的多个孔口4a,外部回流管道5的外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孔口5a,当外部输入管道4插入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并且外部回流管道5插入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9中时,外部输入管道4和外部回流管道5的外部上的多个间隔开的孔口4a、5a与相应冷却水套3的中空腔体3a上的入口通道3b和出口通道3c连通,以便来自液体源7的冷却液体在抽运泵6的作用下通过外部输入管道4流入各个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3b,流经相应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3a的内部进入相应的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3c并通过相应的外部回流管道5回流到液体源7。
图5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一起使用的液体源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液体源7为散热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包包括柱状本体、设置在本体顶端侧部的入口7a、设置在本体底端侧部的出口7b以及在本体顶端和本体底端之间间隔排列的多个环形散热片7c。图6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液体源的沿竖直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6中的局部剖面图未示出散热包入口以上的部分。如图6所示,散热包的本体内部包括多根间隔开的内部肋条7d和形成在内部肋条7d之间的内部沟槽7e。冷却液从外部回流管道5经散热包的入口7a流入散热包本体中,并流经设置在散热包本体中的内部肋条7d和内部沟槽7e从而汇集到散热包的底部中,并流经出口7b被抽运泵6抽运到外部输入管道4中。散热包本体内部的内部肋条7d和内部沟槽7e用于增大冷却液体流经的路径,散热包本体外部的多个环形散热片7c用于增大散热面积,散热包的这种结构更有利于散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包由不锈钢、铝或铜等材料制备。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包也可以由其他的材料制备,而这也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的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安装在其外壳中的多个并排设置的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用于固定多个并排设置的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两个固定件2a、2b以及多个设置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两侧的如上所述的冷却水套,其中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入口通道3b与外部输入管道4上的相应孔口连通,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出口通道3b与外部回流管道5上的相应孔口连通,其中外部输入管道4和外部回流管道5通过卡扣件9固定到每个冷却水套上并固定到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两个固定件2a、2b上。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壳体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充分接触,从而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进而冷却整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包括中空腔体3a、入口通道3b、出口通道3c以及设置在中空腔体3a内的多层丝网10,入口通道3b设置在中空腔体3a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与中空腔体3a的内部流体连通,出口通道3c设置在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与中空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多层丝网10按上文所述方式(参照图7)设置在中空腔体3a中,来自液体源7的冷却液体在抽运泵6的作用下通过外部输入管道4流入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3b,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部并流经丝网10进入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3c并通过外部回流管道5回流到液体源7。多层丝网10、液体源7的构造和制备材料等参照图上文相应部分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水套用于冷却如上文所述的汽车动力电池单体。
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的益处在于,冷却水套由薄的不锈钢板或者铜板制成且冷却水套本身厚度较小,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以及耐受机械振动、冲击以及疲劳的优点。
本发明的冷却水套的益处还在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外部包括一薄层绝缘涂层且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在内部液体的压力的作用下向外膨胀,这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具有一定变形范围,从而保证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的表面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充分接触,从而能在绝缘性能良好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进而更有效地冷却整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本发明的包含冷却水套的汽车动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以及耐受机械振动、冲击以及疲劳的优点。

Claims (22)

1.一种冷却水套,其包括中空腔体、入口通道以及出口通道,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还包括设置在中空腔体内的丝网,来自液体源的冷却液体在抽运泵的作用下通过外部输入管道流入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部并流经丝网进入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并通过外部回流管道回流到液体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还包括卡扣件,其中入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并伸入从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伸出的卡扣件中,与中空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与穿过从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伸出的卡扣件的外部输入管道连通,出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并伸入从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卡扣件中,与中空腔体内部流体连通并且与穿过从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卡扣件的外部回流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还包括绝缘框架,绝缘框架以两件对接的方式包绕在中空腔体的外周缘并具有允许从中空腔体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和从中空腔体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从其伸出的切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由两块对称的不锈钢板或铜板焊接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每块不锈钢板或铜板的厚度为0.1-0.3mm,冷却水套的厚度为1.0-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液体为软水、乙醇或者丙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液体源为散热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填充有多层不锈钢丝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多层不锈钢丝网在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中从上至下以波浪形方式布置,单层不锈钢丝网的波高基本上等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部前后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液体在抽运泵的作用下流经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并在其中产生压力,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内的压力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向外膨胀,这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具有一定变形范围,从而保证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表面同与其邻接的被冷却物充分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涂覆有聚酰亚胺涂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外部的聚酰亚胺涂层的厚度小于大约0.1m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被冷却物为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或者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放置在两个相邻的冷却水套之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与两个相邻的冷却水套固定在一起,以使得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壳体充分接触,以便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两侧设置有冷却水套,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与多个冷却水套固定在一起,以便使得每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外壳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充分接触,以便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从而冷却整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用于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用于冷却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组件中的多个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单层不锈钢丝网的钢丝的直径为0.1-0.2mm。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具有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方式插入从中空腔体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孔口与入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输入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输入管道的开口端与抽运泵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具有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插入从中空腔体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孔口与出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回流管道的开口端与液体源流体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方式插入从中空腔体的底部附近的侧部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输入管道的外部上多个孔口与相应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相应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输入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输入管道的开口端与抽运泵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孔口,在以过盈配合插入从中空腔体的顶部邻近拐角处伸出的环形卡扣件中时,外部回流管道的外部上多个孔口与相应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密封配合,从而实现相应冷却水套的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之间的流体连通,外部回流管道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外部回流管道的开口端与液体源流体连通。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绝缘框架由聚碳酸酯通过注塑制成。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套,其特征在于,冷却水套的中空腔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入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底部附近的侧部上,出口通道设置在中空腔体顶部邻近拐角处,冷却水套的入口通道与出口通道大致呈对角设置。
22.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汽车动力电池单体和用于固定汽车动力电池单体的两个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两侧的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水套,其中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入口通道与外部输入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多个冷却水套中的每个的出口通道与外部回流管道上的相应孔口连通,其中外部输入管道和外部回流管道通过卡扣件固定到每个冷却水套上并固定到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两个固定件上。
CN201210370113.1A 2012-09-29 2012-09-29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5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113.1A CN103715472B (zh) 2012-09-29 2012-09-29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0113.1A CN103715472B (zh) 2012-09-29 2012-09-29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5472A true CN103715472A (zh) 2014-04-09
CN103715472B CN103715472B (zh) 2017-06-06

Family

ID=5040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011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5472B (zh) 2012-09-29 2012-09-29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547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8445A (zh) * 2015-09-24 2018-05-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冷却构件及具备该冷却构件的蓄电模块
CN108496227A (zh) * 2016-02-19 2018-09-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导电构件
CN109037833A (zh) * 2018-07-06 2018-12-1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节能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109565091A (zh) * 2016-08-03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5A (zh) * 2016-08-16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3A (zh) * 2016-08-16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11525062A (zh) * 2020-04-27 2020-08-1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液体金属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模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7782Y (zh) * 2008-05-13 2009-03-11 张志强 平板散热器
CN10174084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供电的装置
WO2011147550A1 (de) * 2010-05-28 2011-12-01 Li-Tec Battery Gmbh Küh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elektrochemische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mit kühlelement
US2011029398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orrugated fin and frame assembly for battery coo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07782Y (zh) * 2008-05-13 2009-03-11 张志强 平板散热器
CN101740841A (zh) * 2008-11-12 2010-06-16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供电的装置
WO2011147550A1 (de) * 2010-05-28 2011-12-01 Li-Tec Battery Gmbh Küh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elektrochemische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mit kühlelement
US20110293982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Corrugated fin and frame assembly for battery cooling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8445A (zh) * 2015-09-24 2018-05-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冷却构件及具备该冷却构件的蓄电模块
US10714798B2 (en) 2015-09-24 2020-07-1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Cooling member and power storage module with same
CN108496227A (zh) * 2016-02-19 2018-09-0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导电构件
CN109565091A (zh) * 2016-08-03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1B (zh) * 2016-08-03 2022-02-2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5A (zh) * 2016-08-16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3A (zh) * 2016-08-16 2019-04-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5B (zh) * 2016-08-16 2022-03-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565093B (zh) * 2016-08-16 2022-03-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蓄电模块
CN109037833A (zh) * 2018-07-06 2018-12-1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节能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109037833B (zh) * 2018-07-06 2020-06-23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节能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111525062A (zh) * 2020-04-27 2020-08-1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液体金属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5472B (zh)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5472A (zh) 冷却水套及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CN106992273B (zh) 动力电池包
JP6254658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WO2017033412A1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及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を備える電動車両
US9907216B2 (en) Apparatus with direct cooling pathway for cooling both sides of power semiconductor
CN206148572U (zh) 动力电池包
CN205752451U (zh) 一种液冷扁管连接结构
CN102623771B (zh) 一种电池冷却板结构
CN104969409A (zh) 流体槽制冷的能量存储系统
CN203481341U (zh) 电池组的冷却结构
CN206505995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组冷却装置和电池模组
CN105789733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CN104969410A (zh) 用于热稳定的能量存储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24492A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90538A (zh) 一种管壳式型换热的动力电池模组装置和制作方法
CN108270050A (zh) 一种动力电池一体化液冷箱体
CN202364520U (zh) 型材式水冷板电子散热器
CN208092107U (zh) 一种电能表散热装置
CN207165641U (zh) 导热组件和配置该导热组件的大容量电池
CN209056537U (zh) 一种液冷式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10137616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2068606U (zh) 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1898129U (zh) 爆炸环境用内外热交换水冷系统
CN104201435A (zh) 一种密封液冷锂离子电池包
CN102202435B (zh) 带冷却腔的电磁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