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6423A -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6423A
CN103706423A CN201210391299.9A CN201210391299A CN103706423A CN 103706423 A CN103706423 A CN 103706423A CN 201210391299 A CN201210391299 A CN 201210391299A CN 103706423 A CN103706423 A CN 103706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axle sleeve
jaw
bracket
jaw crus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12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MULTI-UNION MINING MACHINERY SUPERMARK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MULTI-UNION MINING MACHINERY SUPERMARK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MULTI-UNION MINING MACHINERY SUPERMARK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MULTI-UNION MINING MACHINERY SUPERMARK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12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06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0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6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涉及颚式破碎机的肘板机构,包括一根主动连杆和两根从动连杆,两根从动连杆的其中一头均通过一铰接机构连接到主动连杆的端部。本发明用“连杆结构”设计代替现有技术的“肘板结构”设计,改变原本笨大的“板”机构为刚强轻巧的“杆”结构;用创新的“铰接结构”设计代替现有技术的“靠接结构”设计,变“单向推力”破碎作功为“双向推、拉力”破碎作功,从而提升了颚式破碎机的破碎功能;并使颚式破碎机从此免除了传统的弹簧拉杆机构,简化其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颚式破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在颚式破碎机上应用的三连杆铰接机构。
背景技术
颚式破碎机,俗称颚破,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破碎设备之一。
现有技术颚式破碎机具有一个典型的结构:在动颚下端均设有一套弹簧拉杆机构。
设置弹簧拉杆机构的作用是:动颚作破碎作功后帮助“回位”;
设置弹簧拉杆机构的原因是:现有技术下的颚破肘板为“靠接”结构(如图1所示),即动颚与肘板(图中标号为111)之间的连接为“靠接”运动;这种“靠接”结构只有“推力”而没有“拉力”,设置弹簧拉杆的目的就是弥补“拉力功能”。
设置弹簧拉杆机构的方法是:在动颚的下方开设有一个接纳肘板一端进入肘板槽,肘板“靠接”在肘板槽中(这种结构,肘板受力运动是单向的,仅能往前推,但往后拉时肘板与肘板槽即分离),然后增加设置一套弹簧拉杆机构,达到肘板与动颚(肘板槽)始终紧密配合,既能使肘板与肘板槽相互枢转运动又不至分离。
现有技术颚破设置弹簧拉杆机构后的弊端是:只有推力破碎作功,拉力不作功,限制了破碎机破碎功能的创新与提升。但颚破技术在不断创新,当出现推力和拉力双向都需破碎作功的工况时,就受到严重的制约。
除此以外,设置弹簧拉杆机构还给颚破带来如下弊端:
1.结构复杂;以弥补由于“靠接结构”所带来的动颚失去的“回位”功能,而增设的“弹簧拉杆机构”,使颚式破碎机整体结构复杂化;
2.耗功减力。弹簧拉杆的回位功能是靠弹簧预紧力完成的,动颚作破碎作功时须先克服弹簧预紧力,即增加作功能耗,又减少破碎力;
3.产生噪音。肘板机构在快速运动中,肘板与肘板槽会产生瞬间分离现象,产生撞击声音,再加上弹簧伸缩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这是颚式破碎机污染环境的主要噪音源,同时还加剧了零件的磨耗;
4.限制转速。因为是单向推力,靠外设弹簧拉杆机构来实现“回位”,转速过高,惯性就大,肘板与肘板槽之间会产生瞬间分离,故“靠接”结构只适合低速,不能实现高速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磨耗小、噪声小、具有推拉双向传递力的在颚式破碎机上应用的三连杆铰接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主动连杆和两根从动连杆,两根从动连杆的其中一头均通过一铰接机构连接到主动连杆的端部。
本发明的创新思路和技术方案是:现有技术颚破设备中的肘板机构为“靠接”结构式,其特征是单向推力运动,它的“回位”运动靠增设一套弹簧拉杆机构来完成,而弹簧拉杆机构是要耗功减力的,并使颚破设备复杂化。设想用“铰接”设计取代“靠接”设计,使肘板机构变“单向推力”运动为“双向推、拉力”运动,颚破的破碎功能由此产生质的飞跃,并可消除了由其带来的一切弊端。
本发明有三大显著结构特征:1.三连杆组合;2.三连杆通过“铰接”结构相连;3.传统的一套弹簧拉杆机构被免除了。
本发明的核心技术在于:
1.用“连杆结构”设计代替现有技术“肘板结构”,改变原本笨大的“板”机构为刚强而轻巧的“杆”结构。
2.对“连杆结构”用创新的“铰接”设计来代替现有技术“肘板结构”的“靠接结构”设计,变“单向推力”破碎作功为“双向往复推、拉力”破碎作功。
本发明的显著功能特征在于:现有技术下的颚破,只有推力破碎作功,拉力不作功,而本发明颚破是推力和拉力双向全部作破碎作功,提升了颚式破碎机的破碎功能,为颚破技术的全面创新奠定了基石。
例如,本申请人申报的“单机破碎生产线”发明(专利号:ZL201120410322.5)就是一例。在该结构中,不仅动颚侧部设置破碎腔,其底部也设置有破碎腔,肘板的推力和拉力都在作破碎作功。弹簧拉力是软性的,而破碎拉力是硬性的,弹簧拉力起“回位”作用还可以,要起“破碎作功”作用就不能胜任。“靠接”结构的肘板机构限制了颚破功能的进一步提升。而本发明的“铰接”结构突破了这一瓶颈。
除了上述显著功能以外,本发明还有以下有益效果:
(1)简化设备。本发明使颚式破碎机免除了一套弹簧拉杆机构,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化。
(2)免除了一套弹簧拉杆机构,省功增力。弹簧拉杆是耗功机构,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后,相当于在动颚上撤除了一套束缚机构,既省功又增力。
(3)提升转速。在肘板的“靠接”结构条件下,转速高极易使肘板产生瞬间分离现象,影响工作性能,转速受限。本发明突破了转速局限,为破碎机提高转速、提高破碎效率创造了条件。
(4)耐用低耗。在肘板的“靠接”结构条件下,不具备“润滑”条件,通常在无润滑条件下工作,所以肘板是高磨损易耗件。本发明采用的铰接机构是精密运动副,适合配备稀油润滑,这样连杆机构就经久耐用。变易消耗品为耐用品,极大地节省了使用成本。
(5)降低噪音。肘板机构在快速运动中,肘板与肘板槽会产生瞬间分离现象,产生撞击声,再加上弹簧伸缩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这是颚式破碎机污染环境的主要噪音源。同时还加剧设备磨耗。本发明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也就大为降低了颚破设备的噪音。
(6)用“连杆结构”设计代替现有技术“肘板结构”,改变原本笨大的“板”机构为轻巧的“杆”结构,使动颚结构刚性更大并简单轻巧。
作为优选,所述铰接机构包括轴套和销轴,从动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轴套,上述轴套设置与主动连杆上设置的轴套为错位互补式,并通过销轴将相应错位互补轴套串接在一起。
采用“轴套和销轴”组成的铰接机构,制造简单、安装容易、稳定性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所述铰接机构包括支承球套和球头;从动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球头,上述球头与主动连杆上设置的接纳所述球头的支承球套相配合。
采用“支承球套和球头”组成的铰接机构,灵活性高、力传递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肘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发明结构的实施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发明结构的实施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发明结构的实施应用示意图。
图中:1-主动连杆,2-从动连杆,3-轴套,4-销轴,5-支承球套,6-球头,7-机架,8-传动轮,9-前偏心驱动轴,10-后偏心驱动轴,11-动颚,12-前传动齿轮,13-后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高转速肘板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9、一后偏心驱动轴10、一动颚11、前传动齿轮12、后传动齿轮13和传动轮8。前偏心驱动轴9连接在前传动齿轮12上,后偏心驱动轴10连接在后传动齿轮13上,前传动齿轮12和后传动齿轮13相啮合并由传动轮8带动。动颚11的上端套接在前偏心驱动轴9上。
主动连杆1的上端套接在后偏心驱动轴10相连接。主动连杆1下端铰接有两从动连杆2,从动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动颚11上和机架7上。
两从动连杆2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轴套3,轴套3内通有销轴4。
主动连杆1下端上的轴套3与两从动连杆2其中一端上的轴套3的联合,该三处的的轴套3为错位互补式,该三处上的轴套3通过一销轴4将它们串接在一起。
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高转速肘板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9、一后偏心驱动轴10、一动颚11、前传动齿轮12、后传动齿轮13和传动轮8。前偏心驱动轴9连接在前传动齿轮12上,后偏心驱动轴10连接在后传动齿轮13上,前传动齿轮12和后传动齿轮13相啮合并由传动轮8带动。动颚11的上端套接在前偏心驱动轴9上。
主动连杆1的上端套接在后偏心驱动轴10相连接。主动连杆1下端铰接有两从动连杆2,从动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动颚11上和机架7上。
主动连杆1下端前侧与一从动连杆2后端该两处上的轴套3为错位互补式,该两处上的轴套3通过一销轴4将它们串接在一起。
主动连杆1下端后侧与另一从动连杆2前端该两处上的轴套3为错位互补式,该两处上的轴套3通过一销轴4将它们串接在一起。
实施例3: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高转速肘板机构,包括一前偏心驱动轴9、一后偏心驱动轴10、一动颚11、前传动齿轮12、后传动齿轮13和传动轮8。前偏心驱动轴9连接在前传动齿轮12上,后偏心驱动轴10连接在后传动齿轮13上,前传动齿轮12和后传动齿轮13相啮合并由传动轮8带动。动颚11的上端套接在前偏心驱动轴9上。
主动连杆1的上端套接在后偏心驱动轴10相连接。主动连杆1下端铰接有两从动连杆2,从动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动颚11上和机架7上。
两从动连杆2的两端上均设置有球头6,该两球头分别接纳于一支承球套5中。
主动连杆1下端设置有支承球套5,该支承球套5同时接纳有两个从动连杆2的一球头6。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主动连杆和两根从动连杆,两根从动连杆的其中一头均通过一铰接机构连接到主动连杆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连杆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轴套和销轴,从动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轴套,上述轴套设置与主动连杆上设置的轴套为错位互补式,并通过销轴将相应错位互补轴套串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连杆铰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支承球套和球头;从动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球头,上述球头与主动连杆上设置的接纳所述球头的支承球套相配合。
CN201210391299.9A 2012-10-02 2012-10-02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Pending CN103706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1299.9A CN103706423A (zh) 2012-10-02 2012-10-02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1299.9A CN103706423A (zh) 2012-10-02 2012-10-02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6423A true CN103706423A (zh) 2014-04-09

Family

ID=5039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1299.9A Pending CN103706423A (zh) 2012-10-02 2012-10-02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64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3710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Jaw crusher
CN201127898Y (zh) * 2007-08-30 2008-10-08 李来龙 复摆式颚破机
CN201921718U (zh) * 2010-11-01 2011-08-10 何宏泽 三连杆增力破碎机
CN202942903U (zh) * 2012-10-02 2013-05-22 义乌市多方联矿机超市有限公司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3710A1 (en) * 2002-04-02 2003-10-02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Jaw crusher
CN201127898Y (zh) * 2007-08-30 2008-10-08 李来龙 复摆式颚破机
CN201921718U (zh) * 2010-11-01 2011-08-10 何宏泽 三连杆增力破碎机
CN202942903U (zh) * 2012-10-02 2013-05-22 义乌市多方联矿机超市有限公司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5179Y (zh) 吹瓶机开合模、锁模机构
CN102189013B (zh) 一种具有双轴双曲柄摇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
CN208410818U (zh) 一种偏心齿盘驱动的肘节式压力机
CN102580809B (zh) 一种双动颚式复合多曲柄摇杆机构破碎机
CN102198409A (zh) 一种具有单轴双曲柄摇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
CN202942904U (zh) 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高转速肘板机构
CN202942903U (zh)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CN202823467U (zh) 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
CN108435560B (zh) 回转运动弹性清选筛波浪式振动机构
CN103706422A (zh) 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铰接式肘杆
CN202942902U (zh) 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铰接式肘杆
CN103706423A (zh) 一种三连杆铰接机构
CN211112612U (zh) 一种绣花机机头的独立压脚机构
CN103706424A (zh) 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高转速肘板机构
CN103949582B (zh) 用于射芯盒模具的抽顶芯与开合模的联动机构
CN202061645U (zh) 一种具有单轴双曲柄摇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
CN2756664Y (zh) 改进的双针床经编机针升传动装置
CN202387496U (zh) 一种动颚悬挂式复合多曲柄摇杆机构破碎机
CN206457224U (zh) 一种稳定叉车用油桶夹具
CN202427478U (zh) 一种用于颚式破碎机的复合多曲柄摇杆机构
CN103706425A (zh) 一种免除了弹簧拉杆机构的颚式破碎机
CN210938282U (zh) 一种连动式打刀机构
CN203150876U (zh) 一种用于浇铸连接线端子的装置
CN201218012Y (zh) 一种新型耐磨中轴结构
CN109808753A (zh) 一种瓷器搬运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