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031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0318A
CN103700318A CN201310692878.1A CN201310692878A CN103700318A CN 103700318 A CN103700318 A CN 103700318A CN 201310692878 A CN201310692878 A CN 201310692878A CN 103700318 A CN103700318 A CN 103700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active
mark
minimum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28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0318B (zh
Inventor
苏永俊
蔡盈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928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00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00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0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0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03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前框,该前框向下延伸出一抵持部;背框,该背框向着该抵持部方向延伸出一活动表面,该前框与背框相对卡合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该抵持部与该活动表面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显示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活动体,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活动体用于在该活动表面上来回移动;其中,该活动表面为非平面且该活动表面中部具有一最低点,当该显示器处于水平位置时,该活动体位于该最低点。利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快速、简单又有效的辨别显示器是否符合高低差标准。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快速辨别显示器两侧是否存在高度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像电视机、桌上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在终端用户使用时,用户通常会将显示装置放置在办公桌面或者电视柜台面上使用,所以如果显示装置的两侧距离水平面具有高低差的话,会影响用户使用感受,因此,一般制造商会在产品出货前对这个高低差参数进行检测卡控。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该显示装置1主要包括显示主体11及底座12,显示主体11被固定于该底座12上,目前的高低差检测手段往往会利用直观的测量工具(例如尺、高度规等)来量测显示主体11的左侧低端111及其右侧底端112距离水平面13的垂直距离d1及d2,待该距离d1、d2测量出来后,计算两者的差值︱d1-d2︱是否在标准规格内,如果该差值在标准规格内,则判断该显示装置1符合该高低差参数规格,反之不然。
虽然上述的测量方式是一种十分直观的方式,然而在现今人力成本逐渐增高的情况下,若这种利用人力直接量测的检验手段仍不改良,则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料浪费,从而在无形中将会冲击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如何快速、简单又有效的辨别显示装置是否符合高低差标准,是一种很值得思考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快速、简单又有效的辨别显示器是否符合高低差标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设计。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前框,该前框向下延伸出一抵持部;背框,该背框向着该抵持部方向延伸出一活动表面,该前框与背框相对卡合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该抵持部与该活动表面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显示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活动体,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活动体用于在该活动表面上来回移动;
其中,该活动表面为非平面且该活动表面中部具有一最低点,当该显示器处于水平位置时,该活动体位于该最低点。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抵持部与该活动表面之间还形成有第一间隙。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一间隙是镂空的,或者在该第一间隙处设置透明材料。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抵持部是一个卡勾。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体是一个球体。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表面呈弧面,该最低点为该弧面的弧底。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表面呈V型,该最低点为该V型的谷底。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表面中部具有一波浪表面,该最低点位于该波浪表面的中心。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活动表面上具有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该第一标记与该第二标记位于该最低点两侧,且该第一标记与该第二标记离该最低点的距离相等。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显示装置还包含底座,该底座用以承载该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藉由前背框的重新设计及新增的活动体,使得可以通过观察活动体的具体位置来辨别显示器左右两侧高低差是否符合标准,故本发明大大简化了检验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高低差检测项目的检测时间并提高了检测效率。另外,基于活动表面的多样化设计也使得本发明能在更多的场合获得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3A为图2中显示装置对应P1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B为图2中显示装置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C为图3B中显示装置对应P2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器处于倾斜位置时的正视图;
图4B为图4A中显示装置对应P1’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A、5B、5C为本发明另三种实施例中背框活动表面的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照图2、图3A至图3C,其中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正视图、图3B为图2中显示装置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2主要包括显示器20及底座24,底座24主要用于承载该显示器20,基于这种架构的显示装置一般只有一个固定状态,而无法进行显示装置2的观看倾角调整,但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B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还包括枢转部25,该枢转部25枢接显示器20与底座24,从而使得显示器20可活动的枢接于底座24,如此一来,基于枢转部25的设置,显示器20可以相对于底座24进行观看倾角的调整,即可以在图3B的视图下使得显示器20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角度调整,从而来满足更多应用场合的使用。
更进一步的参照图3A及3C,其中,图3A为图2中显示装置对应P1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C为图3B中显示装置对应P2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显示器20包括前框21、背框22、显示模组23及活动体26,其中,前框21与背框23相对卡合以形成了第一容置空间211,显示模组23可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11内,而前框21与背框23相对卡合的方式可以是卡勾配合或是螺丝卡固,其设计常见于现有技术中,故不在此赘述。另一方面,前框21向下延伸出了一个抵持部210,背框22向着此抵持部210方向则延伸出一个活动表面220,活动体26可在活动表面220上来回自由的移动,而抵持部210与该活动表面220则形成了第二容置空间212,活动体26可设置于此第二容置空间212内,这样,当活动体26在活动表面220上来回移动时,抵持部210就可限制活动体26无法从第二容置空间212中跳脱出来,如图3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抵持部210可以是一个卡勾,不过其形状并以此为限,其可以仅是前框21向下延伸的凸缘,简单来说,抵持部210的设计只需对活动体26能起到限位作用即可。更精确言之,就实际应用来说,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抵持部210与活动表面220之间还形成有第一间隙2121,该第一间隙2121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产线人员或者用户可以时刻观察到活动体26在活动表面220上的实时位置,从而来辨别显示器20两侧的高低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所以,该第一间隙212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镂空设计,或者是在第一间隙2121处设置透明材料,既可以方便观察又能有效的放置灰尘进入显示模组23中,其中,透明材料可以是透明薄膜、透明塑料基板或者其他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另外,关于显示器20两侧的高低差的辨别方式下文会作进一步的说明和阐述。
此外,更值得提出的是,本发明提到的活动表面220是一个非平面,而且在活动表面220的中部具有一个最低点B,这里所述的“最低”是指该最低点B的“地势”要比活动表面220上任意一个位置点的“地势”都要低,且在本实施例中该最低点B可以理解为活动表面220上的一个凹陷处,所以,从理论上讲,当显示器20处于水平位置时,活动体26应该会位于该最低点B上,进一步说,即使此时活动体26并没有处于最低点B上,但由于最低点B设置于活动表面220中部,且藉由活动体26自身重力的作用,活动体26可以更容易的滚向该最低点B,从而最终停止在该最低点B,故简单说来,当活动体26位于该最低点B时,即可以反向来判断显示器20两侧不存在高低差。当然,还需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活动表面220上的任意两个位置点间不会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即举例来说,最低点B左右两侧的位置点并不会设计的很高,而导致活动体26落入最低点B后无法再移动出来,所以,本发明强调的是,此活动表面220上的最低点B的设计是在活动体26可以在活动表面220上来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完成的,此处不考虑上述活动体26在任意位置点无法移动的极限情况。
不过实际情况中,并不能保证显示器20是处于绝对的水平位置的,即显示器20左右两侧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高低差,所以为了使得本发明设计更具应用价值,如图3A所示,在活动表面220上还可以具有两个位置标记: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其中,第一标记与该第二标记位于该最低点两侧,且该第一标记M1与该第二标记M2离该最低点B的距离相等,换言之,该第一标记M1与该第二标记M2相对该最低点B对称设置,如此一来,当显示器20并非处于绝对的水平位置且其两侧高低差并不是太大时(此处所述的“其两侧高低差并不是太大”是指显示器20的两侧高低差处于标准范围内),活动体26就可能不在最低点B处,而可能停留在其他位置点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即代表显示器20左右两侧可以倾斜的高低差标准,即当活动体26最终停留的位置在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之间时,则可判定显示器20左右两侧的高低差符合标准,反之,当活动体26最终停留的位置不在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之间时,则可判定显示器20左右两侧的高低差不符合标准,该显示装置2就需要进行重新校正。
下面为了更详细的阐述本发明基于活动体设计来判断显示器左右两侧高低差的原理,特以图4A、4B为例来说明,其中,图4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器处于倾斜位置时的正视图,图4B为图4A中显示装置对应P1’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另外,为了描述方便,图4A、4B中的部分标号也继续沿用图2、图3A至3C中的对应标号,特此说明。如图4A所示,当需要对显示器20进行其左右两侧高低差判断时,一般情况下,如现有技术所述的,需要利用工具来测量显示器20的背框22左右两侧底端221、222距离水平面200的左垂直距离D1与右垂直距离D2,此处为了夸张示之,从图4A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判断出D2大于D1,即显示装置2出现了左倾,而当左垂直距离D1与右垂直距离D2相差甚微,或者说无法直接用人眼辨别时,需要利用左垂直距离D1与右垂直距离D2这两者的差值︱D1-D2︱与最大标准公差△D比较,若︱D1-D2︱≤△D,则可判断显示器20左右两侧的高低差符合标准;反之,若︱D1-D2︱>△D,则可判断显示器20左右两侧的高低差不符合标准,需要重工校正。很显然这么做很费时费力。
而反观本发明,结合图4A来参考图4B,在上述情况下即当显示器20发生左倾时,通过抵持部210与活动表面220形成的第一间隙2121,人眼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活动体26在活动表面220上的实时位置P,例如在图4B中,活动体26的最终停留的位置P在最低点B的左侧,故基于活动体26的位置P相对于最低点B的位置关系,即可直接判断出显示器20发生了左倾,同样的,当活动体26的最终停留的位置P在最低点B的右侧时,则可直接判断出显示器20发生了右倾。更进一步的说,理论上,基于显示器20左右倾角的不同,活动体26可以停留在活动表面220上的任意位置,即一个倾角对应一个活动体26的实时位置P,藉由这种对应关系,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则可以对应显示器20的左垂直距离D1与右垂直距离D2之差︱D1-D2︱等于最大标准公差△D时活动体26的左最远位置和右最远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方向概念“左”与“右”均是相对于最低点B而言的。简言之,当活动体26的最终停留的位置P在第一标记M1的左侧,故基于活动体26的位置P相对于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的位置关系,即可直接判断出显示器20发生了左倾且超出了左倾的标准范围;同样的,当活动体26的最终停留的位置P在第二标记M2的右侧时,则可直接判断出显示器20发生了右倾且超出了右倾的标准范围。所以,有了上述对第一标记M1与第二标记M2的设定,再基于活动体26的实时位置P与这两个标记的位置关系,即可快速的判断出显示器20在发生左倾或者右倾时是否超出了标准范围,而无需再通过传统的测量方法来确定上述问题。
反过来说,当活动体26的最终停留的位置P为最低点B时,则可判断显示器20没有发生左倾或者右倾即显示器20处于水平位置;而当活动体26的最终停留的位置P不在最低点B,但在第一标记M1和第二标记M2限定的范围内时,则可判断显示器20虽然发生了左倾或者右倾但仍在最大标准公差△D确定的允许范围内。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得活动体26获得更好的移动性,其可以是一个球体,同时,活动表面的设计也可以基于非平面及最低点两大设计要素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下面请参考图5A、5B、5C,分别为本发明另三种实施例中背框活动表面的设计示意图,且为了突出活动表面的设计及其与活动体的接触关系,故图中移除了其他元件仅以简图示之,如图5A所示,活动表面2201是一个弧面,最低点B1则对应该弧面的弧底,即当显示器20处于水平位置时,活动体261则位于该弧底;如图5B所示,活动表面2202又可以成V型,最低点B2对应V型的谷底,即最低点B2两侧分别可以形成两个斜面,所以当显示器20处于水平位置时,活动体262则位于该谷底,上述两种设计由于活动表面对活动体的限制并没有实现范围化,所以在实际应用仍需配合上一实施例中标记的使用,来限定标准范围,以实现高低差的判断。而如图5C所示,活动表面2203中部具有一个波浪表面2204,最低点B3位于波浪表面2204的中心,实质上,这个波浪表面2204可以是由多个凹陷部2204’形成,此外,波浪表面2204的设置范围可以基于与显示器的最大标准公差对应关系来设计,简言之,波浪表面2204的边界即可代替上一实施例中标记的作用,从而作为判断显示器在发生左倾或者右倾时是否超出了标准范围的标准,由此扩展之,利用在活动表面上设置的另一限位表面,只要其与显示器的最大标准公差具有对应关系,那么该限位表面均可以兼容上一实施例中标记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藉由前背框的重新设计及新增的活动体,使得可以通过观察活动体的具体位置来辨别显示器左右两侧高低差是否符合标准,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大大简化了检验手段,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高低差检测项目的检测时间并提高了检测效率。另外,基于活动表面的多样化设计也使得本发明能在更多的场合获得应用。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含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
前框,该前框向下延伸出一抵持部;
背框,该背框向着该抵持部方向延伸出一活动表面,该前框与背框相对卡合以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该抵持部与该活动表面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显示模组,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
活动体,设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该活动体用于在该活动表面上来回移动;
其中,该活动表面为非平面且该活动表面中部具有一最低点,当该显示器处于水平位置时,该活动体位于该最低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持部与该活动表面之间还形成有第一间隙。
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间隙是镂空的,或者在该第一间隙处设置透明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持部是一个卡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体是一个球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表面呈弧面,该最低点为该弧面的弧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表面呈V型,该最低点为该V型的谷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表面中部具有一波浪表面,该最低点位于该波浪表面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表面上具有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该第一标记与该第二标记位于该最低点两侧,且该第一标记与该第二标记离该最低点的距离相等。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底座,该底座用以承载该显示器。
CN201310692878.1A 2013-12-17 2013-12-17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0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2878.1A CN103700318B (zh) 2013-12-17 2013-12-17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2878.1A CN103700318B (zh) 2013-12-17 2013-12-1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0318A true CN103700318A (zh) 2014-04-02
CN103700318B CN103700318B (zh) 2016-05-11

Family

ID=5036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28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00318B (zh) 2013-12-17 2013-12-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031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8422A (en) * 1994-01-27 1995-03-21 Clarkson; Joseph G. Miniature level device
US6140635A (en) * 1995-02-22 2000-10-31 Rohm Co., Ltd. Inclination detecting optical sensor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289207A (zh) * 1999-09-20 2001-03-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视频显示设备的基座组件
US20060054771A1 (en) * 2004-09-13 2006-03-16 Lie Chien C Level hanger device for pictures or the like
JP200717814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Sharp Corp 薄型表示装置
CN101500386A (zh) * 2008-01-30 2009-08-0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模块的金属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8422A (en) * 1994-01-27 1995-03-21 Clarkson; Joseph G. Miniature level device
US6140635A (en) * 1995-02-22 2000-10-31 Rohm Co., Ltd. Inclination detecting optical sensor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289207A (zh) * 1999-09-20 2001-03-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视频显示设备的基座组件
US20060054771A1 (en) * 2004-09-13 2006-03-16 Lie Chien C Level hanger device for pictures or the like
JP2007178148A (ja) * 2005-12-27 2007-07-12 Sharp Corp 薄型表示装置
CN101500386A (zh) * 2008-01-30 2009-08-05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模块的金属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0318B (zh) 2016-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193B (zh) 指示体检测传感器以及指示体检测装置
US20140062956A1 (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oads on multiple points using the input device
CN102591505B (zh) 电子装置及其触碰位置的校正方法
CN106441163B (zh) 一种非接触式柱状物垂直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627917B2 (en) Object-sensing apparatus and object-sensing method
WO2014058005A1 (ja) 入力装置及び前記入力装置を用いた複数点の荷重検出方法
KR20150029708A (ko) 용량성 터치스크린을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이동 단말
US10216326B2 (en) Portable apparatus
CN105103102B (zh) 指示体检测装置以及指示体检测方法
US9639209B2 (en) Optical touch system and touch display system
CN205068344U (zh) 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光栅及显示装置
CN102455836A (zh) 接触式坐标输入装置、具有接触式坐标输入装置的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JP2012053812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5353904B (zh) 互动显示系统及其触控互动遥控器和互动触控方法
JP2014215750A (ja) 電子機器、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07687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700318A (zh) 显示装置
TWI408631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5653182A (zh) 触摸面板装置及触摸面板装置的位置检测方法
JP5865724B2 (ja) 入力装置及び前記入力装置を用いた重心位置の補正方法
JP2016035638A (ja) タッチセンサ
JP4966778B2 (ja) 表示装置
CN104992641A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工艺
KR101672731B1 (ko) 펜의 기울기 정보를 이용하여 3d 호버링 인식이 가능한 디지타이저 시스템
CN104062474A (zh) 异形fpc光学芯片模组测试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