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5806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5806A
CN103685806A CN201310320467.XA CN201310320467A CN103685806A CN 103685806 A CN103685806 A CN 103685806A CN 201310320467 A CN201310320467 A CN 201310320467A CN 103685806 A CN103685806 A CN 103685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document
original copy
image
look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04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沢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5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97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ut medium, e.g. glossy paper, matt paper, transparency or fabri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photographic printing, e.g. by laser prin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72Image enhancement
    • G06K15/1878Adjusting colou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2Retouching, i.e. modification of isolated colours only or in isolated picture areas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 G06K2215/0082Architecture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其中,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印刷源原稿的图像用消去性色材印刷、也能够防止将印刷原稿的图像误识别为可消去图像。本发明是具有利用非消去性色材将印刷源原稿印刷于薄片上的印刷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消去性色材判断部,判断上述印刷源原稿的图像是否是用消去性色材印刷;以及印刷图像转换部,当上述消去性色材判断部判断为消去性色材时,将印刷的图像颜色转换为与上述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涉及在用非消去性色材打印指定颜色的读取图像时,使输出图像的打印色不同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提出有通过利用可消色色调剂等消去性色材在纸张上打印图像,以及重复消去图像,能够再利用纸张的技术。 
另外,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合机(MFP)中,存在如下的图像形成系统:在由图像读取部读取的图像由消去性色材形成的情况下,印刷(复印)该图像时,将由于消去性色材而导致的浓度浅的图像校正为适当浓度,然后进行印刷(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48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消去性色材为了表示可消去而具有特征性的颜色(例如青色),因此如果用MFP的扫描仪等读取用消去性色材打印了图像的原稿,然后需要用普通色材进行复印,则尽管是不可消去的图像,也用表示可消去的颜色进行打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即使印刷源原稿的图像用消去性色材印刷、也能够防止将印刷原稿的图像误识别为可消去图像。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利用非消去性色材将印刷源原稿印刷于薄片上的印刷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消去性色材判断部,判断上述印刷源原稿的图像是否是用消去性色材印刷;以及印刷图像转换部,当上述消去性色材判断部判断为消去性色材时,将印刷的图像颜色转换为与上述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添加有根据印刷源原稿所附带的识别信息直接或者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判断的结构作为上述消去性色材判断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基于上述识别信息的文档数据添加与色材相关的信息并进行管理的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在上述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中的印刷源原稿的文档管理信息中存在采用消去性色材的印刷历史时,上述判断部进行指示,使上述印刷图像转换部将印刷的图像颜色转换为与上述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并进行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有识别标识的原稿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文档生成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文档数据的生成历史的图。 
图5是表示采用普通色材的印刷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6是表示作为复合机信息管理部的管理信息的、复合机与打印色材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可消色原稿的印刷设定画面的图。 
图8是表示通过图7的印刷设定印刷的原稿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系统框图。 
在图1中,该图像形成系统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10、客户端PC30、普通复合机(第1MFP)50、可消色印刷复合机(第2MFP)70、复合机信息管理服务器90以及网络1之类的设备构成。 
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10具备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以及控制整个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的控制部(CPU)12。 
客户端PC30具备文档登记部31、文档复制部32、印刷指示部33、文档生成历史阅览部34以及控制整个PC的控制部35。 
普通复合机(第1MFP)50具备原稿读取部51、普通印刷部52、原稿复印部53以及印刷图像转换部54、控制整个复合机的控制部(55)。 
可消色印刷复合机(第2MFP)70具备原稿读取部71、可消色印刷部72、原稿复印部73以及控制部(CPU)74。 
复合机信息管理服务器90具备复合机信息管理部91、控制整个复合机信息管理服务器的控制部(CPU)92。 
网络1与客户端PC30、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10、普通复合机50、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复合机信息管理服务器90连接,使这些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1)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10 
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10通过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文档生成信息。如图3所示,文档生成信息由识别编号、生成时间、生成场所、状态、源文档数据形成。此处,识别编号是用于唯一识别文档生成信息的编号。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该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电子文档文件以及印刷的原稿。这通过对文档文件、或者原稿赋予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并通过对文档文件、或者原稿与文档生成信息进行关联而实现。 
在电子文档文件的情况下,对文件赋予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例如,在PDF文件的情况下,能够将识别编号作为PDF的属性而赋予。由此,以PDF文件的属性中设定的识别编号为基准,能够参照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中保管的文档生成信息。 
另一方面,在印刷的原稿的情况下,在原稿某处追加并打印识别编号。例如,如图2所示,在原稿的右上追加并打印表示识别编号的QR码(注 册商标)等识别标识2。由此,通过读取在原稿上打印的识别标识2,能够取得原稿的识别编号,以此为基准,能够参照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中保管的文档生成信息。 
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的文档生成信息的一例示于图3。文档生成信息的生成时间表示生成作为文档文件、或者原稿而存在的文档数据的时间。生成场所的项目表示生成文档数据的场所。例如,如果是在客户端PC30上生成的PDF文件,则将客户端PC30的主机名保管为生成场所。另外,如果是通过普通复合机50印刷的原稿,则将普通复合机50的主机名保管为生成场所。 
状态的项目表示文档数据是电子文件还是在纸上打印的原稿。源文档数据表示成为该文档数据的来源的文档数据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例如,存在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的PDF文件,其识别编号设定为1000。此时,在复印识别编号1000的PDF文件并将由复印生成的PDF文件作为识别编号1001而管理的情况下,识别编号1001的源文档数据为1000。 
(2)客户端PC30 
对通过文档登记部31将客户端PC30上的文档文件作为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的管理对象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果对客户端PC30所具备的文档登记部31指定文档文件,则文档登记部31制作成用于管理指定的文档文件的新文档生成信息,并将其追加至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由此,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0的文档生成信息被追加登记。 
此处,由于该文档文件(识别编号1000)成为客户端PC30上由文档登记部31管理的对象,因而此时的时间被登记为生成时间(2012/2/20 10:21:04)。另外,登记作为客户端PC30的主机名的“PC1”作为生成场所。另外,此处登记了文档文件,因此作为状态而登记“文件”。另外,由于不存在作为该文档文件的来源的文档数据,因此源文档数据的栏为空栏。同时,对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追加登记了文档生成信息的文档登记部31将追加登记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此处为1000,追加至成为管理对象的文档文件。 
这样一来,通过利用成为管理对象的文档文件所包含的识别编号,参照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能够取得该文档文件的文档生成信息。 
对在客户端PC30上复印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的文档文件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处考虑复印以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0管理的文档文件。 
如果对客户端PC30所具备的文档复制部32指定复印对象的文档文件,则文档复制部32在复印文档文件的同时,将由复印新生成的文档文件的文档生成信息追加登记至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 
首先,文档复制部32制作成用于管理由复印生成的文档文件的新文档生成信息,并将其追加登记至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由此,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1的文档生成信息被追加登记。 
接着,文档复制部32复制复印源文档文件,将新追加登记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此处为1001)追加至复制的文档文件。 
此处,识别编号为1001的文档文件是从识别编号1000的文档文件复印而来,因而在文档生成信息中将识别编号1000登记为识别编号1001的源文档数据。 
这样一来,通过从文档文件所包含的识别编号取得该文档文件的文档生成信息,可知该文档文件是从别的文档文件复制而来。 
(3)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 
对通过主机名为“MFP1”的普通复合机50印刷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的文档文件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处,考虑印刷以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2管理的文档文件。 
如果对客户端PC30所具备的印刷指示部33指定印刷对象的文档文件,则在指定的印刷设备进行印刷。 
印刷指示部33制作成用于管理通过印刷输出的原稿的新文档生成信息,并将其追加登记至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由此,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3的文档生成信息被追加登记。 
接着,印刷指示部33从印刷对象的文档文件生成印刷数据、例如补充说明(PostScript)等。 
印刷指示部33将表示追加登记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此处为1003的识别标识2的图像追加至印刷数据。将追加有识别标识2的图像的印刷数据发送至指定的印刷设备,指示印刷。 
此处,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3的文档生成信息是从识别编号1002的文档文件印刷而得,因而将识别编号1002登记为源文档数据。另外,识别编号1003表示的文档数据是印刷的原稿,因此登记“原稿”作为状态,并登记进行印刷的“MFP1”这种普通复合机的主机名作为生成场所。 
这样一来,通过从打印到印刷原稿上的识别标识2取得识别编号,能够取得原稿的文档生成信息。 
(4)文档生成信息 
对通过主机名为“MFP1”的普通复合机50扫描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的原稿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处,考虑扫描以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3管理的原稿并取得图像数据。原稿的扫描能够使用普通复合机50、或者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所具备的原稿读取部51、71,能够取得由原稿读取部51、71读取的原稿图像的数据并生成文档文件。此外,使用普通复合机50的原稿读取部51读取原稿。 
原稿读取部51读取放置于稿台等的原稿,取得图像数据并生成文档文件。原稿读取部51读取图像数据所包含的识别标识。此处,能够从原稿取得识别编号1003。 
接着,原稿读取部51制作成用于管理生成的文档文件的新文档生成信息,并将其追加登记至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由此,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生成信息被追加登记。因此,原稿读取部51将追加登记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此处为1004追加至生成的文档文件。 
此处,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生成信息是从识别编号1003的原稿扫描而得,因此登记识别编号1003作为源文档数据。另外,由于用普通复合机50进行扫描,因而登记“MFP1”作为生成场所。另外,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数据是通过扫描生成的文档文件,因此登记“文件”作为状态。 
(5)对复印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的原稿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处,考虑用主机名为“MFP2”的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复印以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3管理的原稿。 
能够通过普通复合机50、或者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所具备的原稿复印部53、73复印原稿。此处以使用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的情况为例。 
首先,原稿复印部73读取放置于稿台等的原稿,取得图像数据。 
接着,原稿复印部73读取图像数据所包含的识别标识2。此处,能够从原稿取得识别编号1003。原稿复印部73制作成用于管理通过复印生成的原稿的新文档生成信息,并将其追加登记至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由此,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5的文档生成信息被追加登记。 
然后,原稿复印部73从取得的图像数据生成用于复印的印刷数据。原稿复印部73将表示追加登记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此处为1005的识别标识2的图像替换为印刷数据所包含的已有的识别标识2的图像。接着,印刷识别标识2的图像的追加的印刷数据。 
此处,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5的文档生成信息是从识别编号1003的原稿复印而得,因而将识别编号1003登记为源文档数据。另外,通过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进行复印,因而将“MFP2”登记为生成场所。另外,识别编号1005的文档数据是通过复印生成的纸制原稿,因而登记“原稿”作为状态。 
通过这样由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管理文档文件及原稿的文档生成信息,能够取得文档数据的生成历史。这能够通过追溯源文档数据的识别编号来实现。 
这样的文档数据的生成历史能够通过客户端PC30所的文档生成历史阅览部34阅览。图4表示文档生成历史阅览部34出示的文档数据的生成历史的画面。图4示出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数据的生成历史。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这种文档生成历史控制原稿的复印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所具备的可消色印刷部72,利用可消色色材进行打印,能够印刷原稿。通过将这样印刷的原稿投入消色机,能够将作为在原稿上打印的例如可消色色材的消色色调剂消色。由此,能够再利用打印完毕的纸张。 
此处,为了使利用者辨别可消色色材是可消色的,可消色色材使特殊的颜色、例如青色等发色。以下称其为可消色颜色。利用者在打印于原稿的文字等图像是可消色颜色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可消色原稿。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普通的色材对可消色原稿进行彩色复印,则导致尽管不能消色,但是仍然用可消色颜色进行印刷。由此,存在原稿是否可消色混淆不清这种问题。另外,由于可消色颜色是青色等难以识别的颜色,因此如果用普通的色材进行复印,则存在需要用容易识别的其他颜色进行复印而不是用可消色颜色进行复印这种要求。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采用普通色材进行彩色复印的对象的原稿为用可消色色材印刷的原稿(以下称为可消色原稿)的情况下,将可消色颜色转换为其他颜色后进行复印。 
此外,这种颜色转换,除了彩色复印之外,彩色印刷时也需要。即,在印刷对象的文档文件是扫描了可消色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需要同样的颜色转换。 
此处,为了进行这种颜色转换,需要辨别彩色复印、或者彩色印刷的对象是否是可消色原稿。因此,使用文档生成历史判断成为复印或者印刷对象的文档数据是否是通过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印刷的可消色原稿。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通过普通复合机50所具备的普通印刷部52进行。普通印刷部52接收成为印刷对象的印刷数据的同时,接收印刷对象的文档生成信息的识别编号。普通印刷部52根据接收的识别编号,判断印刷对象的文档数据是否是由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印刷的可消色原稿。 
此处,在判断为可消色原稿的情况下,通过普通复合机50所具备的印刷图像转换部54,将印刷数据中的图像所包含的可消色颜色转换为其他颜色。其后,印刷进行了颜色转换的印刷数据。 
通过图5所示流程图对上述普通印刷部52的处理进行说明。此外,此处,考虑通过普通复合机50复印以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5管理的原稿。此处,以识别编号1005管理的原稿,通过可消色印刷复合机70印刷,并采用可消色颜色进行打印。 
首先,在动作1中,判断印刷(复印)是否是彩色。如果是彩色则进入动作2,否则进入动作9。此处,设定为彩色印刷,然后进入动作2。 
在动作2中,判断是否已经取得印刷对象的文档数据的识别编号。在未能取得识别编号的情况下进入动作9,如果已经取得识别编号则进入动作3。此处,由于能够从打印在复印对象的原稿上的识别标识2的图像取得识别编号1005,因此进入动作3。 
在动作3中,参照文档生成信息管理部11取得符合识别编号的文档生成信息,然后进入动作4。此处,取得识别编号1005的文档生成信息。 
在动作4中,根据动作3中取得的文档生成信息判断文档数据的状态是否是原稿。如果文档数据的状态是原稿则进入动作6,否则进入动作5。此处,识别编号1005的文档生成信息的状态是“原稿”,因而进入动作6。 
在动作6中,取得动作3中取得的文档生成信息的生成场所表示的复合机信息,然后进入动作7。复合机信息由复合机信息管理服务器90所具备的复合机信息管理部91保管。普通印刷部52根据由文档生成场所的生成场所表示的复合机的主机名,取得复合机信息管理部91保管的复合机信息。 
复合机信息管理部91保管的复合机信息示于图6。复合机信息管理部91管理通过主机名识别的复合机的打印色材是什么之类的复合机信息。作为普通复合机的“MFP1”被登记为打印色材是普通色材。另外,作为可消色印刷复合机的“MFP2”被登记为打印色材是可消色色材。现在, “MFP2”被登记为识别编号1005的文档生成信息的生成场所,因而从复合机信息管理部91取得符合“MFP2”的复合机信息。然后,可知“MFP2”的打印色材是可消色色材。 
在动作7中,判断印刷了原稿的复合机的打印色材是否可消色。此处,在动作6已经取得是可消色色材这种情况,因而进入动作8。在是利用普通色材而非可消色色材印刷的原稿的情况下,进入动作9。 
在动作8中,将印刷数据的可消色颜色转换为其他颜色、例如黑色。该颜色转换通过普通复合机50所具备的印刷图像转换部54进行。由于可消色颜色为蓝色等特定的颜色,因而仅将印刷数据的图像中的特定颜色替换为其他颜色。 
在动作9中,对印刷数据进行印刷。如果在动作8中进行了可消色颜色的颜色转换,则印刷进行了颜色转换的印刷数据。 
此外,在动作4中,在文档数据的状态是文档文件而非原稿的情况下,进入动作5,在动作5中,取得文档生成信息中示出的源文档数据的识别编号,作为处理该识别编号的处理,返回动作2。 
例如,考虑印刷图3所示的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文件的情况。普通印刷部52接收识别编号1004和该文档文件的印刷数据,从流程图的动作2开始处理。此时,在动作4中,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生成信息表示的状态是文档文件,因而进入动作5。 
在动作5中,参照识别编号1004的文档生成信息所示的源文档数据,取得识别编号1003。然后,返回动作2,能够以识别编号1003作为对象进行处理。识别编号1003的文档生成信息所示的文档数据的状态是原稿,因而在第二次的动作4中,处理进入动作6。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在采用普通色材的彩色印刷、或者彩色复印的对象以用可消色色材印刷的原稿为基础的情况下,在印刷时能够将可消色颜色转换为其他颜色进行印刷,从而能够表示印刷的原稿并非可消色。 
而且,能够将难以识别的可消色颜色转换为易于识别的颜色进行印刷。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普通印刷部的可消色原稿的印刷设定画面的图,图8是表示通过图7的印刷设定画面设定的原稿的一例的图。 
普通复合机50的普通印刷部52通过图7所示的关于可消色原稿的印刷设定画面100,能够由操作者更改印刷设定。印刷设定画面100显示于客户端PC30的显示器或者普通复合机50的显示器,能够由操作者进行更改操作等。 
在图7中,如果设定为显示为“什么也不做”的普通印刷模式设定部101,则以原来的颜色进行印刷,而与是否是采用普通色材的彩色印刷、或者彩色复印的对象是否是以用可消色色材印刷的原稿为基础的情况无关。在图7中,未选择基于该普通印刷模式设定部101的普通印刷模式。 
显示为“进行图像校正”的图像校正模式设定部102,在采用普通色材的彩色印刷、或者彩色复印的对象是以用可消色色材印刷的原稿为基础的情况下,在印刷时将可消色颜色转换为其他颜色进行印刷。在图7中设定为该图像校正模式。选择该图像校正模式时,如果选择转换颜色设定部103则能够设定转换颜色,在图7中设定为转换为黑色。此外,可以将转换颜色更改为其他颜色。 
如果选择浓度设定部104,则能够加深变化图像的浓度。通常,用可消色色材印刷的图像存在浓度变浅的趋势,因此为了印刷鲜明的图像,能够加深浓度。在图7中未设定该浓度设定部104。 
如果选择打印用于将不可消色的情况插入原稿的消息的消息插入设定部105,则在消息显示部106显示例如“本原稿不能消色”的插入消息。而且,如图8所示,在原稿S上印刷“本原稿不能够消色”的消息3。 
即,在成为印刷源数据的原稿是可消色原稿的情况下,即使印刷的原稿例如从蓝色转换为黑色,由于源原稿是可消色原稿,因此有可能错以为印刷的原稿也是可消色的,而通过印刷该消息,能够避免错误地插入消去机的可能性。 
此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识别标识2虽然仅仅用于表示作为文档管理的基础的识别编号,但是也可附加表示是否是用可消色色材印刷了图像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通过读取识别标识就能够辨别该文档是否是可消色原稿,而不必追踪文档的历史。 
另外,识别标识2除了QR码以外,还可以使用条形码、RFID、电子水印技术。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而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有点都只不过是例示,不能做限定性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不限于说明书本文。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同等范围的全部的变形、各种改良、代替及重整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  网络 
2   识别标识 
3   消息 
10  文档生成信息管理服务器 
30  客户端PC 
50  普通复合机 
70  可消色印刷复合机 
90  复合机信息管理服务器。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利用非消去性色材将印刷源原稿印刷在薄片上的印刷部,其特征在于:
包括:
消去性色材判断部,判断所述印刷源原稿的图像是否是用消去性色材印刷;以及
印刷图像转换部,当所述消去性色材判断部判断为是消去性色材时,将印刷的图像颜色转换为与所述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去性色材判断部根据印刷源原稿所附带的识别信息直接或者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判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源原稿的状态是电子文档文件或在薄片上打印有图像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源原稿的状态是电子文档文件或在薄片上打印有图像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具有读取部,读取印刷在薄片上的、表示识别信息的识别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具有读取部,读取印刷在薄片上的、表示识别信息的识别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部具有读取部,读取印刷在薄片上的、表示识别信息的识别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在通过所述印刷图像转换部以与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进行图像印刷时,根据指定的消息进行印刷。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在通过所述印刷图像转换部以与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进行图像印刷时,根据指定的消息进行印刷。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部在通过所述印刷图像转换部以与消去性色材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进行图像印刷时,根据指定的消息进行印刷。
CN201310320467.XA 2012-09-06 2013-07-26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Pending CN103685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5708A JP5537626B2 (ja) 2012-09-06 2012-09-06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195708 2012-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5806A true CN103685806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18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0467.XA Pending CN103685806A (zh) 2012-09-06 2013-07-26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63511A1 (zh)
JP (1) JP5537626B2 (zh)
CN (1) CN1036858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7633B2 (en) * 2011-09-20 2014-05-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inted image erasing system
US9158252B2 (en) 2013-08-12 2015-10-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 recording medium using erasable material and non-erasable material
US9128442B2 (en) 2013-08-27 2015-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quality determining method of cartridge
JP6637261B2 (ja) * 2015-07-14 2020-01-2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消去装置、画像消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5164A (en) * 1993-09-22 2000-08-01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mage forming substance from image holding member
CN101097419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94456A (zh) * 2007-09-18 2009-03-25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和原稿读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8866A (ja) * 2004-10-20 2006-06-0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US20090073507A1 (en) * 2007-09-18 200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and document reading system
JP2009162841A (ja) * 2007-12-28 2009-07-2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9007B2 (ja) * 2010-02-18 2015-12-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531837B2 (ja) * 2010-02-19 2014-06-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5164A (en) * 1993-09-22 2000-08-01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mage forming substance from image holding member
CN101097419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94456A (zh) * 2007-09-18 2009-03-25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和原稿读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0996A (ja) 2014-03-20
US20140063511A1 (en) 2014-03-06
JP5537626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0544B2 (en) Image output system having image log recording function, and log recording method in image output system
KR101066096B1 (ko) 인쇄 시스템, 정보처리장치, 화상형성장치, 정보처리방법, 및 처리방법
US828954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12497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238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の管理方法
CN103685806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EP2432210A2 (en) Print correction using additional data embedded in a printed image
US20120062938A1 (en) Screen control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07089095A (ja) 複合機および複合機における印刷画像検査方法
JP2019119139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20613A (ja)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
US20100290075A1 (en) Document managing system and document managing method
US854758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input unit that receives plural images
US20080018946A1 (en) Facsimile device
JP481972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7251740A (ja) 画像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US2015005490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060265332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document traceability
JP200801130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221333A (ja)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文書処理方法
JP488050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9260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6053532B2 (ja) テーブルに応じた出力形態で出力する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85250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4009243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log recor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