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4033B -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4033B
CN103674033B CN201310687784.5A CN201310687784A CN103674033B CN 103674033 B CN103674033 B CN 103674033B CN 201310687784 A CN201310687784 A CN 201310687784A CN 103674033 B CN103674033 B CN 103674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coordinate system
theta
beam position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77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4033A (zh
Inventor
赵硕
王宇
邓云凯
张志敏
倪江
刘亚波
刘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6877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4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4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4033A/zh
Priority to EP14169567.6A priority patent/EP2816371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4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4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53Determining attitu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10Artificial satellites; Systems of such satellites; Interplanetary vehicles
    • B64G1/1021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s
    • B64G1/1028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s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mapping, surveying or detection, e.g. of intellig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4Guiding 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e.g. for attitude control
    • B64G1/242Orbits and traject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4Guiding 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e.g. for attitude control
    • B64G1/244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卫星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零俯仰角或者在特定俯仰角的情况下,降低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使所述多普勒中心频率降低至零赫兹附近。

Description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姿态导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是降低星载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的关键技术。卫星姿态导引方法通过调整卫星的偏航角、俯仰角,将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降低至0赫兹附近,以此降低聚焦算法的复杂度,提高图像配准精度,提高干涉精度,利于扇贝效应校正。卫星姿态导引技术目前已在国际先进星载SAR系统(如TerraSAR-X系统)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现有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有:针对圆轨道的一维姿态导引方法,即在正圆轨道假设下,通过调整偏航角达到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目的;针对椭圆轨道的二维姿态导引方法,即通过同时调整偏航角和俯仰角达到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的目的。由于椭圆轨道模型更接近卫星的实际轨道,因此针对圆轨道的一维导引方法在实际低轨近圆轨道SAR系统中,会产生几百赫兹的残余多普勒中心频率。而针对椭圆轨道提出的二维导引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多普勒中心频率,但也增加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另外,有的SAR系统要求卫星星体坐标系的某一坐标轴垂直于地表,这就意味着俯仰角是受到限制的,因此,现有的二维姿态导引方法也不再适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在零俯仰角或者在特定俯仰角的情况下,降低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包括:
根据所述二体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所述多普勒频率采用以下参数表示:所述卫星及所述目标点的位置矢量、速度矢量;
当所述多普勒频率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法线方向满足如下表达式:
n → = [ ω e R → S ′ T A eo T A c + R → · S ′ T A eo T ] T ;
其中,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别为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或者,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 → = A eo A os A sa l → ;
其中,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a = 1 0 0 0 cos θ y - sin θ y 0 sin θ y cos θ y cos θ p - sin θ p 0 sin θ p cos θ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 · l ′ →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零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上述方案中,所述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 → = A eo A os A sa l → ;
其中,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a = 1 0 0 0 cos θ y - sin θ y 0 sin θ y cos θ y cos θ p - sin θ p 0 sin θ p cos θ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 · l ′ →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预设角度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型建立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姿态导引单元;其中,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将所述偏航导引角发送给所述姿态导引单元;
所述姿态导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发送的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体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所述多普勒频率采用以下参数表示:所述卫星及所述目标点的位置矢量、速度矢量;
当所述多普勒频率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法线方向满足如下表达式:
n → = [ ω e R → S ′ T A eo T A c + R → · S ′ T A eo T ] T ;
其中,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别为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或者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 → = A eo A os A sa l → ;
其中,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a = 1 0 0 0 cos θ y - sin θ y 0 sin θ y cos θ y cos θ p - sin θ p 0 sin θ p cos θ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 · l ′ →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零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 → = A eo A os A sa l → ;
其中,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a = 1 0 0 0 cos θ y - sin θ y 0 sin θ y cos θ y cos θ p - sin θ p 0 sin θ p cos θ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 · l ′ →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预设角度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如此,实现了在零俯仰角或者在特定俯仰角的情况下,降低了SAR回波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可以使所述多普勒中心频率降低至零赫兹附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AR模型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及利用TerraSAR-X方法在测绘带中心处的多普率中心频率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变化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及利用TerraSAR-X方法在测绘带近距处的多普率中心频率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及利用TerraSAR-X方法在测绘带远距处的多普率中心频率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变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体模型为卫星与所述卫星环绕的目标星体所组成的几何模型。
具体的,在所述二体模型中,所述目标星体表面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可由公式(1)表示:
f Dop = - 2 λ ( R → S - R → T ) · ( R → · S - R → · T ) R - - - ( 1 )
公式(1)中,λ为载波波长;分别为所述卫星和所述目标星体的位置矢量;分别为所述卫星和所述目标星体的位置矢量的一阶导数;R为所述卫星与所述目标形体表面目标点的距离。
令公式(1)=0,即fDop=0,并根据圆周运动的关系式获得零多普勒面表达式为公式(2)所示:
R → S · R → · T + R → · S · R → T = R → S · R → · S - - - ( 2 )
建立SAR模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AR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SAR模型中包括三个坐标系:地心惯性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卫星平台坐标系;其中,
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E-XeYeZe,坐标原点E与地心重合,Ze轴指向地球角动量方向,Xe轴指向轨道升交点,Ye轴与Xe轴组成赤道平面;Ye轴、Xe轴、Ze轴构成右手正交系;
所述轨道平面坐标系E-XoYoZo,坐标原点E与地心重合,Zo轴指向卫星角动量方向,Xo轴指向轨道近地点,Yo轴与Xo轴组成轨道平面;Yo轴、Xo轴、Zo轴构成右手正交系;
所述卫星平台坐标系S-XsYsZs,坐标原点S与卫星质心重合,Zs轴指向卫星角动量方向,Xs轴由地心指向卫星质心,Ys轴与Xs轴组成轨道平面;Ys轴、Xs轴、Zs轴构成右手正交系。
图2中,i为ZeEZo的交角,为轨道倾角;ω为XoEXe的交角,为近地点辐角;f为XoEXs的交角,为真近心角;SP为卫星雷达天线的波束中心视线,γ为PSE的交角,为侧视角。
由轨道平面坐标系E-XoYoZo到地心惯性坐标系E-XeYeZe的旋转矩阵满足公式(3):
A eo = 1 0 0 0 cos i - sin i 0 sin iθ cos iθ cos ωθ - sin ω 0 sin ωθ cos ωθ 0 0 0 1 - - - ( 3 )
公式(3)中,i为轨道倾角;ω为近地点辐角。
在轨道平面坐标系E-XoYoZo下,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分别为公式(4)和公式(5):
R → S ′ = a ( 1 - e 2 ) 1 + e cos f [ cos f , sin f , 0 ] T - - - ( 4 )
R → · S ′ = μ a ( 1 - e 2 ) [ - sin f , cos f + e , 0 ] T - - - ( 5 )
公式(4)和公式(5)中,a为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轨道半长轴;e为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轨道偏心率;f为真近心角;μ为地球引力常量。
在地心惯性坐标系E-XeYeZe下,所述目标星体表面目标点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分别为公式(6)和公式(7):
R → T = x T y T z T - - - ( 6 )
R → · T = ω e - y T x T 0 = ω e 0 - 1 0 1 0 0 0 0 0 x T y T z T - - - ( 7 )
公式(6)和公式(7)中,xT、yT和zT分别为位置矢量沿Xe轴、Ye轴和Ze轴的分量;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所述ωe可记为Ac,所述Ac满足公式(8):
A c = 0 - 1 0 1 0 0 0 0 0 - - - ( 8 )
利用坐标旋转将公式(2)中内积用矩阵乘法表示,将公式(2)转换为公式(9):
R → S · R → · S = [ ω e R → S ′ T A eo T A c + R → · S ′ T A eo T ] R → T - - - ( 9 )
由于上式为关于的平面方程,所述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公式(10):
n → = [ ω e R → S ′ T A eo T A c + R → · S T A eo T ] T - - - ( 10 )
步骤102: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本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或者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先设置的角度;在这两种情况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具体的,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时,在卫星平台坐标系S-XsYsZs中,所述卫星雷达天线的波束中心视线方向为波束指向。零姿态导引下的波束指向单位矢量满足公式(11):
l → = [ - cos γ , 0 , ϵ sin γ ] T - - - ( 11 )
公式(11)中,γ为侧视角;ε为左右视标识,当雷达天线为右视时ε=-1,当雷达天线为左视时ε=+1。
当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分别为θy和θp时,在姿态导引后,波束指向矢量满足公式(12):
l ′ → = A sa l → - - - ( 12 )
公式(12)中,旋转矩阵Asa满足公式(13):
A sa = 1 0 0 0 cos θ y - sin θ y 0 sin θ y cos θ y cos θ p - sin θ p 0 sin θ p cos θ p 0 0 0 1 - - - ( 13 )
由卫星平台坐标系S-XsYsZs到轨道平面坐标系E-XoYoZo的旋转矩阵为满足公式(14):
A os = cos f - sin f 0 sin f cos f 0 0 0 1 - - - ( 14 )
公式(14)中,f为真近心角。在地心惯性坐标系E-XeYeZe下,波束指向矢量满足公式(15):
l ′ → = A eo A os A sa l → - - - ( 15 )
根据公式(10)和公式(15),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和波束指向矢量的内积表示为公式(16):
n → · l ′ → = [ ω e R → S ′ T A eo T A c + R → · S T A eo T ] A eo A os A sa l → - - - ( 16 )
令俯仰角θp=0,同时令公式(16)为零,根据公式(13)和公式(16)可以获得在俯仰角为零、且在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的情景下,偏航导引角θy满足公式(17):
θy=sin-1(εtanθpocotγ)+θyo(17)
根据公式(17)中获得的偏航导引角θy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公式(17)中,θyo和θpo为便于表达式简化而设置的参数,并无其他物理含义;θyo和θpo分别满足公式(18)和公式(19):
θ yo = tan - 1 ( k 1 sin i cos ( ω + f ) k 2 ( 1 + e cos f ) - k 1 cos i ) - - - ( 18 )
θ po = k tan - 1 ( ek 2 sin f [ k 1 sin i cos ( ω + f ) ] 2 + [ k 2 ( 1 + e cos f ) - k 1 cos i ] 2 ) - - - ( 19 )
公式(18)和公式(19)中,k1、k2和k分别满足公式(20)至公式(22):
k 1 = ω e a ( 1 - e 2 ) 1 + e cos f - - - ( 20 )
k 2 = μ a ( 1 - e 2 ) - - - ( 21 )
k = - 1 k 2 ( 1 + e cos f ) - k 1 cos i &GreaterEqual; 0 1 k 2 ( 1 + e cos f ) - k 1 cos i < 0 - - - ( 22 )
公式(20)至公式(22)中,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a为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轨道半长轴;e为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轨道偏心率;f为真近心角;μ为地球引力常量;i为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轨道倾角。
具体的,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时,在卫星平台坐标系S-XsYsZs中,在公式(13)中令俯仰角θp为定值,利用三角恒等式,根据公式(16)可获得在非零俯仰角的情景下,偏航导引角θy满足公式(23):
&theta; y = sin - 1 [ &epsiv; tan &theta; po cot &gamma; cos &theta; p 1 + sin 2 &theta; p cot 2 &gamma; ] + &theta; yo - &theta; - - - ( 23 )
公式(23)中,ε为左右视标识,当雷达天线为右视时ε=-1,当雷达天线为左视时ε=+1;γ为侧视角;θ满足公式(24):
θ=tan-1(εsinθpcotγ)(24)
θpo和θyo为公式(18)和公式(19)所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表1为轨道参数及雷达系统参数,这是一组典型的低轨太阳同步轨道参数,这种类型的轨道也是现有SAR系统所采用的轨道。
轨道参数 数值 轨道参数 数值
轨道半长轴 6892.137km 偏心率 0.0011
轨道倾角 97.42° 近地点辐角 90°
载频 9.6GHz 下视角 30°
波束宽度角
表1
在表1所述的轨道参数及雷达系统参数场景下,图3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及利用TerraSAR-X方法在测绘带中心处的多普率中心频率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变化示意图;图4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及利用TerraSAR-X方法在测绘带近距处的多普率中心频率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变化示意图;图5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及利用TerraSAR-X方法在测绘带远距处的多普率中心频率在一个轨道周期内的变化示意图;其中,给定的俯仰角为由TerraSAR-X所用方法计算出的俯仰角。为更清晰得观察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有益效果,测绘带不同位置的残余多普勒频率范围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在测绘带中心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能有效的将多普勒中心频率降低为0Hz;对测绘带近距和远距端,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多普勒残余频率不超过20Hz。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多普勒中心频率,其效果优于TerraSAR-X所用方法。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模型建立单元21、第一获取单元22、第二获取单元23和姿态导引单元24;其中,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21,用于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卫星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3,用于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将所述偏航导引角发送给所述姿态导引单元;
所述姿态导引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3发送的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4,用于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或者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4,具体用于当俯仰角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内积为零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4,具体用于当俯仰角为预设角度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内积为零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获取单元2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体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所述多普勒频率采用以下参数表示:所述卫星及所述目标点的位置矢量、速度矢量;当所述多普勒频率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其中,所述星载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中的模型建立单元21、第一获取单元22、第二获取单元23和姿态导引单元24,在实际应用中,均可由所述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实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业务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业务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业务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业务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业务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根据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包括:
根据所述二体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所述多普勒频率采用以下参数表示:所述卫星及所述目标点的位置矢量、速度矢量;
当所述多普勒频率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法线方向满足如下表达式:
n &RightArrow; = &lsqb; &omega; e R &RightArrow; S &prime; T A e o T A c + R &RightArrow; &CenterDot; S &prime; T A e o T &rsqb; T ;
其中,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别为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ωe记为Ac;所述Ac满足以下表达式:
A c = 0 - 1 0 1 0 0 0 0 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或者,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RightArrow; &prime; = A e o A o s A s a l &RightArrow; ;
其中,为零姿态导引下的波束指向单位矢量,所述满足如下表达式:
其中,γ为侧视角;ε为左右视标识;
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 a = 1 0 0 0 cos&theta; y - sin&theta; y 0 sin&theta; y cos&theta; y cos&theta; p - sin&theta; p 0 sin&theta; p cos&theta;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RightArrow; &CenterDot; l &RightArrow; &prime;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零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包括:
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RightArrow; &prime; = A e o A o s A s a l &RightArrow; ;
其中,为零姿态导引下的波束指向单位矢量,所述满足如下表达式:
l &RightArrow; = &lsqb; - c o s &gamma; , 0 , &epsiv; s i n &gamma; &rsqb; T ; 其中,γ为侧视角;ε为左右视标识;
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 a = 1 0 0 0 cos&theta; y - sin&theta; y 0 sin&theta; y cos&theta; y cos&theta; p - sin&theta; p 0 sin&theta; p cos&theta;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RightArrow; &CenterDot; l &RightArrow; &prime; = 0 ;
其中, n &RightArrow; 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预设角度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5.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姿态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型建立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姿态导引单元;其中,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二体模型和SAR模型;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体模型和所述SAR模型获取目标点所在的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将所述偏航导引角发送给所述姿态导引单元;
所述姿态导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发送的所述偏航导引角对所述卫星的姿态进行导引;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体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点的多普勒频率,所述多普勒频率采用以下参数表示:所述卫星及所述目标点的位置矢量、速度矢量;
当所述多普勒频率为零时,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所述法线方向满足如下表达式:
n &RightArrow; = &lsqb; &omega; e R &RightArrow; S &prime; T A e o T A c + R &RightArrow; &CenterDot; S &prime; T A e o T &rsqb; T ;
其中,ωe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分别为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ωe记为Ac;所述Ac满足以下表达式:
A c = 0 - 1 0 1 0 0 0 0 0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SAR模型,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零,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或者当所述卫星的俯仰角为预设角度,且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RightArrow; &prime; = A e o A o s A s a l &RightArrow; ;
其中,为零姿态导引下的波束指向单位矢量,所述满足如下表达式:
其中,γ为侧视角;ε为左右视标识;
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 a = 1 0 0 0 cos&theta; y - sin&theta; y 0 sin&theta; y cos&theta; y cos&theta; p - sin&theta; p 0 sin&theta; p ccos&theta;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RightArrow; &CenterDot; l &RightArrow; &prime;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零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卫星平台坐标系、轨道平面坐标系和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获取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所述地心惯性坐标系下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l &RightArrow; &prime; = A e o A o s A s a l &RightArrow; ;
其中,为零姿态导引下的波束指向单位矢量,所述满足如下表达式:
其中,γ为侧视角;ε为左右视标识;
Aeo为轨道平面坐标系到地心惯性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os为卫星平台坐标系到轨道平面坐标系的旋转矩阵;Asa为满足如下表达式的旋转矩阵:
A s a = 1 0 0 0 cos&theta; y - sin&theta; y 0 sin&theta; y cos&theta; y cos&theta; p - sin&theta; p 0 sin&theta; p cos&theta; p 0 0 0 1 ;
其中,θy和θp分别为偏航导引角和俯仰角;
当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线方向垂直时,所述卫星的波束指向的单位向量与所述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满足如下表达式:
n &RightArrow; &CenterDot; l &RightArrow; &prime; = 0 ;
其中,为零多普勒面的法向量;为波束指向矢量;
当俯仰角θp为预设角度时,获取所述卫星的偏航导引角θy
CN201310687784.5A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3674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7784.5A CN103674033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EP14169567.6A EP2816371B1 (en) 2013-12-13 2014-05-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eering attitude of satellite carry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87784.5A CN103674033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4033A CN103674033A (zh) 2014-03-26
CN103674033B true CN103674033B (zh) 2016-03-09

Family

ID=50312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7784.5A Active CN103674033B (zh) 2013-12-13 2013-12-13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816371B1 (zh)
CN (1) CN1036740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511A (zh) * 2014-10-28 2015-02-25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波束协同控制的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偏航导引方法
CN104457760B (zh) * 2014-11-05 2017-08-2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高分辨率光栅型光谱导航仪设计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6200660B (zh) * 2016-07-29 2019-01-2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同步轨道sar卫星的姿态机动轨迹计算方法
CN106843249B (zh) * 2017-01-24 2019-12-17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二维导引姿态控制方法
CN110596704B (zh) * 2019-08-19 2021-10-01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星载sar多方位角重复观测的卫星平台姿态机动方法
CN111046584B (zh) * 2019-12-27 2024-02-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星载仪器设备的精密调整方法
CN111381217B (zh) * 2020-04-01 2022-10-18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基于低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的弹载sar运动补偿方法
CN111948650A (zh) * 2020-06-29 2020-11-17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电扫描的星载双基地sar联合多普勒导引方法
CN111766581B (zh) * 2020-07-13 2022-02-08 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高精度聚束式双基sar空间同步角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2462339B (zh) * 2020-09-29 2023-07-25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sar卫星三阶多普勒参数计算方法
CN112255606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基于单反射面天线的Geo-SAR卫星正侧视成像姿态角计算方法
CN112255599A (zh) * 2020-10-16 2021-01-22 北京世冠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实现卫星雷达波范围在地图上展示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46028B (zh) * 2020-10-30 2022-10-25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分布式InSAR卫星方位向空间同步在轨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966211B (zh) * 2021-02-04 2022-03-18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卫星对目标观测下视角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671455A (zh) * 2021-09-07 2021-11-1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中高轨道sar卫星几何定位精度仿真分析方法
CN113830333B (zh) * 2021-10-11 2023-10-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抛物面体制星载sar场景匹配模式卫星控制方法
CN114297870B (zh) * 2021-12-31 2022-09-02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旋转扫描探测器扫描范围的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5391723B (zh) * 2022-10-25 2023-02-03 北京开运联合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轨道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6502399B (zh) * 2023-03-02 2024-01-2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stk和matlab联合仿真的卫星轨道生成方法和生成器
CN116068549B (zh) * 2023-03-06 2023-06-06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35部队 基于地基光雷像融合的在轨航天器瞬时姿态反演方法
CN115993122A (zh) * 2023-03-17 2023-04-21 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 零多普勒姿态导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22610B (zh) * 2023-12-19 2024-03-22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轻量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9318A (en) * 1996-05-31 1997-08-19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ferometric SAR processor for elevation
DE10341893B4 (de) * 2003-09-09 2006-02-09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ahren zur Verringerung des Dopplerzentroids bei einem kohärenten impuls-Radarsystem sowie Verwendung des Verfahrens
CN101270993B (zh) * 2007-12-12 2011-08-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远程高精度自主组合导航定位方法
CN101513939B (zh) * 2009-04-03 2011-01-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二维姿态控制系统
CN101710176A (zh) * 2009-12-23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回波数据的sar图像运动目标姿态角提取方法
CN103323840B (zh) * 2012-03-22 2015-02-1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干涉sar回波数据与平台运动及姿态数据的时间对准方法
CN102967851B (zh) * 2012-11-14 2014-03-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基地sar的空间同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6371A1 (en) 2014-12-24
EP2816371B1 (en) 2016-10-12
CN103674033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4033B (zh) 一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姿态导引方法与装置
CN103744065B (zh) 一种等效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1915920B (zh)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
CN103234538B (zh) 一种行星最终接近段自主导航方法
CN102169173B (zh) 一种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度分析方法
CN102331581A (zh) 双星tdoa/fdoa星地一体化定位系统快速定位方法
CN104698431B (zh) 基于模糊分量doa估计的多通道sar方位解模糊方法
CN103364782B (zh)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速度空变性的补偿方法
CN103149457A (zh) 空间电磁强度分布分析方法
CN101846740B (zh) 一种星载sar指定纬度区域回波仿真方法
CN102878997B (zh) 一种大偏心率轨道的星上快速高精度外推方法
CN102621994B (zh) 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覆盖中国全境的控制方法
CN105184002A (zh) 一种数传天线指向角度的仿真分析方法
CN104076338A (zh) 基于数字高程和数字地表覆盖的机载雷达杂波仿真方法
CN105137430A (zh) 一种前视阵列sar的回波稀疏获取及其三维成像方法
CN103744052A (zh) 一种应用于空中目标定位的双星测时差测向方法及装置
CN104730506B (zh)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全零多普勒姿态导引方法
CN106767845A (zh) 基于地球高轨‑地月平动点异构星座的航天器导航方法
CN103675760A (zh) 一种星载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姿态导引方法
CN102540177A (zh) 一种基于三维射线追踪算法的目标定位方法
CN103076607A (zh) 一种基于sar卫星姿态控制实现滑动聚束模式的方法
Oland et al. Collision and terrain avoidance for UAVs using the potential field method
CN103235304A (zh) 一种基于误差等效rd模型修正的sar几何校正方法
WO2017063032A1 (en) Determining elevation and bearing information of a remote point
CN107300700A (zh) 敏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聚束模式姿态机动需求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