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2573A - 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72573A CN103672573A CN201210333551.0A CN201210333551A CN103672573A CN 103672573 A CN103672573 A CN 103672573A CN 201210333551 A CN201210333551 A CN 201210333551A CN 103672573 A CN103672573 A CN 1036725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upply
- assembled portion
- supply apparatus
- base plate
- side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包括一背板、一固定件及一光源。背板包括一底板及一侧壁,底板与侧壁夹一角度。固定件包括一第一组装部、一第二组装部及一固定部,第一组装部平行于底板,固定部连接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第一组装部固定于底板,且第二组装部固定于侧壁。光源夹置于侧壁与固定部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光源装置可提高组装效率且可降低整体结构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科技产业日益发达,数字化工具例如光学扫描器(opticalscanner)、行动电话(mobile phone)、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以及笔记本电脑(notebook)等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随着使用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日渐提高,电子产品中的背光模组也成为设计改良的重点。
背光模组例如是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与基板(例如电路板)所组成的灯条(light bar)作为光源。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是利用螺丝将所述基板锁附至背光模组的背板。然而,利用螺丝对基板进行锁附时,多从背板内部进行锁附,容易使锁附工具(如螺丝起子)与背板产生干涉,而导致锁附不确实并影响组装效率,甚至造成锁附工具滑动而刮伤灯条。此外,若以锁附的方式来固定基板,必须在基板上设置锁孔,且基板上的线路需绕过锁孔而无法直线连接,不但会使基板上的线路布置较为复杂,且使基板尺寸的缩减受到限制而无法满足电子产品薄型化需求。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30424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利用夹具将光源固定于背板。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359308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利用树脂框架将光源及电路基板固定于下壳。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007276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固定结构,其框架具有定位柱,用以固定发光二极管灯条。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383751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利用灯罩固定发光结构,且导光板卡设于灯罩。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842450号揭露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利用夹片使电路板平整地贴附于框架结构的侧板。美国专利公开第20110025942号揭露一种背光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结构,将发光二极管灯条及散热片夹置于背板。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106839号揭露一种模组电路基板的固定方式,其框架的保持隔板具有卡定突起,通过卡定突起将模组电路基板固定于保持隔板。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408661揭露一种光源结构,其散热件卡合于背光模组的背板,以将光源结构固定于背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源装置,可提高组装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源装置,可降低整体结构厚度。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包括一背板、一固定件及一光源。背板包括一底板及一侧壁,底板与侧壁夹一角度。固定件包括一第一组装部、一第二组装部及一固定部,第一组装部平行于底板,固定部连接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第一组装部固定于底板,且第二组装部固定于侧壁。光源夹置于侧壁与固定部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一锁附件,其中锁附件将第一组装部锁附于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底板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及一底面,第一组装部位于顶面上,且锁附件穿过第一组装部并从顶面锁入底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底板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及一底面,第一组装部位于顶面上,且锁附件依序穿过底面及顶面并锁附至第一组装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底板具有一凹槽,且第一组装部嵌入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第二组装部具有一卡扣结构,且卡扣结构卡扣于侧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光源包括一基板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基板夹置于固定部与侧壁之间,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于基板上。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一导热片,其中导热片配置于侧壁与基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固定部具有一开槽,且开槽暴露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固定部在开槽内具有多个肋条,这些肋条连接固定部与第一组装部,且这些肋条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彼此错位。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多个锁附件,其中这些锁附件将第一组装部锁附于底板,且这些锁附件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彼此错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固定部的一厚度大于上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一厚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基板具有第一高度,侧壁具有第二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卡扣结构为一卡榫,侧壁对应于卡榫的位置设有对应的开孔,开孔位置高于基板,卡榫穿设开孔并固定于侧壁。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一反射层,其中反射层配置于第一组装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反射层通过黏贴、双料射出成型或结构性干涉而固定于第一组装部。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一导光板,其中导光板配置于底板上,导光板的一末端位于第一组装部上且承靠第一组装部,且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一入光侧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固定件还包括一延伸部,导光板的末端位于延伸部与第一组装部之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还包括一反射层,其中反射层配置于延伸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反射层通过黏贴、双料射出成型或结构性干涉而固定于延伸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延伸部面对导光板的一表面为曲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中,第一组装部面对导光板的一表面为曲面。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固定件固定于背板并藉其固定部将光源夹置于背板的侧壁,使光源不必以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背板的侧壁,因此可避免锁附工具(如螺丝起子)与背板产生干涉而导致锁附不确实并影响组装效率,且可避免锁附工具滑动而刮伤光源。此外,由于不必以锁附的方式固定光源,光源不需设置锁孔而可具有较小的尺寸,进而降低整体结构厚度。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光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图1的固定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6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6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光源装置
110、210、310、410、510、610、710:背板
112、212、412:底板
112a、212a:顶面
112b、212b:底面
112d:平面
114、314:侧壁
120、220、320、420、520、620、720:固定件
122、222、422、522、622、722:第一组装部
124、324:第二组装部
124a、324a:卡扣结构
126:固定部
126a:开槽
126b:肋条
130、230、330、430、530、630、730:光源
132、332:基板
134、534:发光二极管光源
140、240、340、440、540、640、740:导光板
142、542:末端
143:入光侧
144:反射片
150、250、550:锁附件
160:导热片
122a、222a、522a、722a、728a:表面
112c、412c:凹槽
325:开孔
528:延伸部
570、580、670、680:反射层
W1、W2:宽度
H1、H2: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图2为图1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为使附图较为清楚,图1未示出图2中的导光板140。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100例如为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背光模组。光源装置100包括一背板110、一固定件120、一光源130及一导光板140。背板110包括一底板112及一侧壁114,且底板112与侧壁114夹一角度(例如90度),且底板112与侧壁114例如为具有L形剖面结构。固定件120包括一第一组装部122、一第二组装部124及一固定部126,固定部126连接于第一组装部122与第二组装部124之间。导光板140配置于底板112上,导光板140的一末端142位于第一组装部122上并承靠于第一组装部122。导光板140下方可设置一反射片144。光源130配置于导光板140的一入光侧143边。光源130例如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条且包括一基板132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134,基板132例如为电路板。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配置于基板132上且用以发出光线至导光板140,以透过导光板140产生面光源。第一组装部122固定于底板112,且第一组装部122平行于底板112,第二组装部124固定于侧壁114,且光源130的基板132夹置于侧壁114与固定部126之间。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固定件120固定于背板110并藉其固定部126将光源130夹置于背板110的侧壁114,使光源130不必以锁附的方式进行固定。藉此,光源130的基板132不需设置锁孔,基板132上的线路不需绕过锁孔而可直线连接,因此基板132可具有较小的尺寸,进而降低整体结构厚度。此外,由于不必以锁附的方式固定光源130,因此可避免锁附工具(如螺丝起子)与背板110产生干涉而导致锁附不确实并影响组装效率,且可避免锁附工具滑动而刮伤光源130的基板132及发光二极管光源134。
光源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锁附件150(图示为多个,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也可包括只有一个锁附件150)。锁附件150将第一组装部122锁附于底板112。如图1所示,这些锁附件150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彼此错位,亦即锁附件150对应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26具有一开槽126a,且固定部126在开槽126a内具有多个肋条126b。开槽126a暴露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以使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发出的光线能够传递至导光板140(图示于图2)。这些肋条126b的作用在于增加固定件120的结构强度,使固定件120能够稳固地将光源130夹置于侧壁114。这些肋条126b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彼此错位,亦即这些肋条126b设置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之间的间隙,以避免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134发出的光线被这些肋条126b阻挡。在本发明或本实施例中,所谓肋条与发光二极管光源彼此错位不限于每相邻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之间皆须有肋条126b。如图1所示,在每相隔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之间设置肋条126b亦为本发明或本实施例中所谓肋条与发光二极管光源彼此错位。
图3为图2的光源装置的局部放大图。请参考图3,固定部126的一厚度W1大于各发光二极管光源134的一厚度W2,使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不会受到导光板140碰撞而损坏。藉此,不必为了防止导光板140碰撞发光二极管光源134而在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与导光板140之间预留较大的间距,而可提高出光效率。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100还包括一导热片160。导热片160配置于侧壁114与基板132之间,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产生的热传递至侧壁114。在本实施例中,背板110的材质例如为金属而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使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产生的热能够透过背板110的侧壁114快速地被传导至外界。此外,固定件120的材质例如为塑胶而具有较佳的隔热效果,以至少部分地防止发光二极管光源134产生的热被传导至导光板140或光源装置100内部的其它构件,避免光源装置100内部过热而影响出光品质。
请参考图2,详细而言,底板112具有相对的一顶面112a及一底面112b,第一组装部122位于顶面112a上,且锁附件150穿过第一组装部122并从顶面112a锁入底板112。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2例如为具有一凹槽112c,固定件120的第一组装部122嵌入凹槽112c,藉此,底板112的一平面112d与第一组装部122的一表面122a为共平面,导光板140可稳固地放置于此平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可不具有凹槽,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此外,本发明不对锁附件150的锁附方向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举例说明。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200中,背板210、固定件220、光源230及导光板24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2中的背板110、固定件120、光源130及导光板140的配置方式。光源装置200与光源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光源装置200的锁附件250依序穿过底板212的底面212b及顶面212a并锁附至固定件220的第一组装部222。在此种锁附方式之下,锁附件250并未如同图2的锁附件150贯穿第一组装部122,因此第一组装部222的表面222a不会暴露锁附件250且不会有开孔。
图5为图1的固定件120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1、图2及图5,在光源装置100中,第二组装部124具有一卡扣结构124a,可通过卡扣结构124a卡扣于侧壁114。本实施例的卡扣结构124a例如为卡勾并勾合于侧壁114。本发明不限于第二组装部的卡扣结构的形式,以下通过附图对此举例说明。
图6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固定件120的局部立体图。图6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6a,相较于图5的第二组装部124的卡扣结构124a为卡勾的形式,在本实施例的固定件320中,第二组装部324的卡扣结构324a为卡榫的形式,而同样可经由适当的组装方式固定至背板的侧壁,例如侧壁对应设有开孔以容置卡扣结构324a。
请参考图6b,在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00中,背板310、固定件320、光源330及导光板34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2中的背板110、固定件120、光源130及导光板140的配置方式。在此实施例中,光源装置300的基板332具有第一高度H1,侧壁314具有第二高度H2,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一高度H1,侧壁314对应于卡榫324的位置设有对应的一开孔325,开孔325位置高于基板332,以便于卡榫324能穿设过开孔325并固定于侧壁314。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组装部还可通过其它适当组装方式固定至背板的侧壁,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此外,图1及图2所示的第一组装部122除了可通过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背板110的底板112之外,还可改由适当组装方式(如卡扣,胶合)固定于背板110的底板112,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7,在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400中,背板410、固定件420、光源430及导光板44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2中的背板110、固定件120、光源130及导光板140的配置方式。光源装置400与光源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光源装置400的底板412的凹槽412c具有与固定件420的第一组装部422相似的外型,而使固定件420的第一组装部422可较为紧密地嵌入凹槽412c以固定于底板412中,藉此,以更稳固地承载导光板440。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500中,背板510、固定件520、光源530、导光板540及锁附件55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2中的背板110、固定件120、光源130、导光板140及锁附件150的配置方式。光源装置500与光源装置100的不同处在于,光源装置500的固定件520还包括一延伸部528,导光板540的末端542位于固定件520的延伸部528与第一组装部522之间,以更稳固地固定导光板540的末端542。
此外,光源装置500还包括反射层570及反射层580。反射层570配置于第一组装部522上,且反射层580配置于延伸部528上。光源530发出的光线可透过反射层570及反射层580有效地被反射至导光板540,以提高出光效率。反射层570及反射层580可通过黏贴的方式分别固定于第一组装部522及延伸部528。本发明不对反射层570及反射层580的形式及固定方式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举例说明。另外,这些锁附件550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534例如以彼此错位的方式配置,亦即锁附件550对应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534之间的间隙。使光源530发出的光线能够避开这些锁附件550的所在位置,而被第一组装部522较为平整的部分反射至导光板540,以维持光源装置500的出光品质。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的锁附方式之下,锁附件550并未如同图8的锁附件550贯穿第一组装部522,因此第一组装部522的表面522a不会暴露锁附件550且不会有开孔,以使光源530发出的光线能够被较为平整的表面522a反射至导光板540,维持光源装置500的出光品质。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9,在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600中,背板610、固定件620、光源630及导光板64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8中的背板510、固定件520、光源530及导光板540的配置方式。光源装置600与光源装置500的不同处在于,反射层670及反射层680为弯折的结构且分别包覆第一组装部622及延伸部628。在其它实施例中,反射层670及反射层680还可通过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而与固定件620同时被制造出。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10,在本实施例的光源装置700中,背板710、固定件720、光源730及导光板740的配置方式类似于图8中的背板510、固定件520、光源530及导光板540的配置方式。光源装置700与光源装置500的不同处在于,第一组装部722面对导光板740的表面722a为曲面,且延伸部728面对导光板740的一表面728a为曲面。藉此,第一组装部722的表面722a及延伸部728的表面728a可反射光源730发出的光线以产生聚光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固定件固定于背板并藉其固定部将光源夹置于背板的侧壁,使光源不必以锁附的方式固定于背板的侧壁,因此可避免锁附工具(如螺丝起子)与背板产生干涉而导致锁附不确实并影响组装效率,且可避免锁附工具滑动而刮伤光源的基板及发光二极管光源。此外,由于不必以锁附的方式固定光源,光源的基板不需设置锁孔,基板上的线路不需绕过锁孔而可直线连接,因此基板可具有较小的尺寸,进而降低整体结构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说明书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22)
1.一种光源装置,包括:
一背板,包括一底板及一侧壁,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夹一角度;
一固定件,包括一第一组装部、一第二组装部及一固定部,所述第一组装部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组装部与所述第二组装部,其中所述第一组装部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组装部固定于所述侧壁;以及
一光源,夹置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固定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锁附件,其中所述锁附件将所述第一组装部锁附于所述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组装部位于所述顶面上,且所述锁附件穿过所述第一组装部并从所述顶面锁入所述底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一凹槽,且所述第一组装部嵌入所述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一顶面及一底面,所述第一组装部位于所述顶面上,且所述锁附件依序穿过所述底面及所述顶面并锁附至所述第一组装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一凹槽,且所述第一组装部嵌入所述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部具有一卡扣结构,且所述卡扣结构卡扣于所述侧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
一基板,夹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壁之间;以及
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配置于所述基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热片,其中所述导热片配置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基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开槽,且所述开槽暴露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开槽内具有多个肋条,这些肋条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组装部,且这些肋条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彼此错位。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锁附件,其中这些锁附件将所述第一组装部锁附于所述底板,且这些锁附件与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彼此错位。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一厚度大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一厚度。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一第一高度,所述侧壁具有一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卡扣结构为一卡榫,所述侧壁对应于所述卡榫的位置设有对应的一开孔,所述开孔位置高于所述基板,所述卡榫穿设所述开孔并固定于所述侧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组装部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通过黏贴、双料射出成型或结构性干涉而固定于所述第一组装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配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光板的一末端位于所述第一组装部上且承靠于所述第一组装部,且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入光侧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末端位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组装部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层,其中所述反射层配置于所述延伸部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通过黏贴、双料射出成型或结构性干涉而固定于所述延伸部。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面对所述导光板的一表面为曲面。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部面对所述导光板的一表面为曲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33551.0A CN103672573B (zh) | 2012-09-11 | 2012-09-11 | 光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33551.0A CN103672573B (zh) | 2012-09-11 | 2012-09-11 | 光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72573A true CN103672573A (zh) | 2014-03-26 |
CN103672573B CN103672573B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031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335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2573B (zh) | 2012-09-11 | 2012-09-11 | 光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7257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5386A (zh) * | 2014-05-12 | 2014-08-20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模组用背板、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4482508A (zh) * | 2014-11-20 | 2015-04-01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灯具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6186A (zh) * | 2009-04-10 | 2009-09-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固定结构及组装方法 |
US20100149836A1 (en) * | 2008-12-12 | 2010-06-17 | Yu-Min Hung | Backlight module |
CN102352990A (zh) * | 2011-09-28 | 2012-02-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CN202152969U (zh) * | 2011-07-31 | 2012-02-29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下扩散片及其侧光源led背光模块 |
CN202158424U (zh) * | 2011-04-07 | 2012-03-07 |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20120092893A1 (en) * | 2010-10-19 | 2012-04-19 | Chin-Hsing Cho | Lightbar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thereof |
CN102486273A (zh) * | 2010-12-02 | 2012-06-06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源固定件及背光模组 |
CN202394014U (zh) * | 2012-01-09 | 2012-08-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模组 |
-
2012
- 2012-09-11 CN CN201210333551.0A patent/CN1036725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49836A1 (en) * | 2008-12-12 | 2010-06-17 | Yu-Min Hung | Backlight module |
CN101526186A (zh) * | 2009-04-10 | 2009-09-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固定结构及组装方法 |
US20120092893A1 (en) * | 2010-10-19 | 2012-04-19 | Chin-Hsing Cho | Lightbar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thereof |
CN102486273A (zh) * | 2010-12-02 | 2012-06-06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源固定件及背光模组 |
CN202158424U (zh) * | 2011-04-07 | 2012-03-07 |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2152969U (zh) * | 2011-07-31 | 2012-02-29 |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下扩散片及其侧光源led背光模块 |
CN102352990A (zh) * | 2011-09-28 | 2012-02-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CN202394014U (zh) * | 2012-01-09 | 2012-08-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模组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95386A (zh) * | 2014-05-12 | 2014-08-20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模组用背板、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4482508A (zh) * | 2014-11-20 | 2015-04-01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灯具 |
US10067286B2 (en) | 2014-11-20 | 2018-09-04 |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Lamp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72573B (zh)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386023B2 (en) | LED light fixtur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
US10113715B2 (en) | Shevle system and label LED strip lamp therefor | |
JP5823734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
US8858054B2 (en) | Edge-type LE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a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despite thermal expansion of the lightguide plate | |
CN100454111C (zh) | 能够容易地形成曲线和三维形状的背光单元 | |
US9632235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90021960A1 (en) | Luminescent decorating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4344281B (zh) | 光源模块 | |
US10598351B2 (en) | Downlight apparatus | |
CN102853337A (zh) | 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614367B (zh) | 发光二极管灯具 | |
US9383253B2 (en) | Optical touch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guide components each with an acute angle between light emitting surfaces | |
CN106030190B (zh) | 照明器具 | |
CN103672573A (zh) | 光源装置 | |
US6396409B1 (en) | Status indicating device of a portable computer | |
US20160124268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 |
US20140043827A1 (en) | Led lighting apparatus | |
CN101761788A (zh) | 发光模块 | |
US9835783B2 (en) | Optical fiber holding structure | |
WO2019210765A1 (zh) | 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 |
JP2009180926A (ja) | 表示ユニット | |
US20120113643A1 (en) | Led lamp | |
CN105530840A (zh) | 具有直接安装的led光源的陈列柜部件 | |
JP6240520B2 (ja) | 筐体及び照明装置 | |
CN115561928B (zh) | 一种面框、背板和大屏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qiang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