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2497A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2497A
CN103672497A CN201310104703.4A CN201310104703A CN103672497A CN 103672497 A CN103672497 A CN 103672497A CN 201310104703 A CN201310104703 A CN 201310104703A CN 103672497 A CN103672497 A CN 103672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main body
reflector
diff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47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樋口一斋
中山正司
一条祐辅
仓持裕行
海老原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72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2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2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recess-mounted type, e.g. downlighters
    • F21S8/026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of recess-mounted type, e.g. downlighters intended to be recessed in a ceiling or like overhead structure, e.g. suspended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12Combinations of only three kinds of elements
    • F21V13/14Combinations of only three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filters or photoluminescent elements,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可靠性的照明器具。根据本发明的照明器具,其具备:主体,其具有光源安装部且由金属构成;光源,其具有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光源安装部上的由陶瓷构成的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元件;透光罩,其与所述光源安装部对置设置且由玻璃构成;反射体,其在所述光源安装部与所述透光罩之间,相对于所述主体及所述光源为非接触,由所述主体保持,且由金属构成。在所述光源安装部与所述透光罩之间,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所照射的部分除了所述光源的一部分之外不包含树脂。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的照明器具中,高输出化逐年递增,发热量、光束量也增加。尤其是由于光束量的增加,担心在照明器具中使用的树脂的因光吸收引起的劣化。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63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36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可靠性的照明器具。
根据实施方式,照明器具具备:主体,其具有光源安装部且由金属构成;光源,其具有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光源安装部上的由陶瓷构成的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元件;透光罩,其与所述光源安装部对置设置且由玻璃构成;反射体,其在所述光源安装部与所述透光罩之间,相对于所述主体及所述光源为非接触,由所述主体保持,且由金属构成。在所述光源安装部与所述透光罩之间,从所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所照射的部分除了所述光源的一部分之外不包含树脂。
发明效果
由于仅光源的一部分为树脂,因此即便使用高耐光性的树脂也为少量,其他的部分不使用树脂,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抑制高价的耐光性高的树脂的使用量并同时器具整体为长寿命的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光源的俯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光源相对于主体的安装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体的仰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绝缘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反射体及光源的示意俯视图。
图中:
1、150…照明器具,10…主体,12…光源安装部,15…反射体保持部,16…第一散热片,17…第二散热片,19…台阶部,40…光源,41…基板,42…发光元件,43…荧光体层,61…反射体,62…凸缘部,63…筒部,65…绝缘构件,66…第一环部,67…第二环部,68…第三环部,71…延长部,75、75’…透光罩,76…按压构件,80…保持构件,81…安装环,83…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照明器具1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具有主体10、设置在主体10的内部的光源40、保持主体10的保持构件80。
图3是主体10的立体图。
图4是主体10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主体10的仰视图。
主体10由金属构成,兼作为散热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金属”并不局限于纯金属,也包括合金。主体10是例如铝的压铸成形体。
主体10具有碗状容器形状的光源收容部11。如图4所示,光源收容部11具有:筒状的侧壁部13;在侧壁部13的上端部设置的光源安装部12。在侧壁部13的下端侧形成与光源安装部12对置的开口98(图7所示),在其开口98的周缘部设有凸缘部14。侧壁部13设置在光源安装部12与开口98的缘部之间。
在侧壁部13的内侧中比开口98靠光源安装部12侧设有环状的反射体支承部15。在凸缘部14与反射体支承部15之间形成有台阶。
在光源安装部12的背面即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上(光源安装部12的背面侧)、及侧壁部13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一散热片16。第一散热片16沿着主体10的高度方向(图3的Z方向)延伸。
多个第一散热片16沿着与Z方向正交的X方向排列,在沿着X方向相邻的第一散热片16之间形成间隙24。
在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上设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隔壁20。第一散热片16夹着隔壁20,沿着与Z方向及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
在各个第一散热片16的Z方向的中途设有台阶部19。第一散热片16具有:在光源收容部11的侧壁部13的外壁设置的下部16b;设置在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上的上部16a。台阶部19设置在第一散热片16的上部16a与下部16b之间。下部16b比上部16a向Y方向的外侧突出。在主体10的俯视观察下,多个台阶部19排列在描绘圆的轨迹上。
在设于X方向的最外侧的第一散热片16的外壁设有第二散热片17。两个第二散热片17沿着Y方向分离地设置在隔壁20的X方向的一端部,两个第二散热片17沿着Y方向分离地设置在隔壁20的X方向的另一端部。
第二散热片17比台阶部19向上方延伸,未比台阶部19向下方延伸。因此,第二散热片17的Z方向的长度比第一散热片16的Z方向的长度短。
在沿着Y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散热片17的下端部之间,如图1及图4所示,设有螺纹紧固部18。第二散热片17及螺纹紧固部18从X方向的最外侧的第一散热片16的侧壁向X方向的外侧突出。
在图4所示的主体10的光源安装部12上,如图5所示安装有光源40。
光源40具有由陶瓷构成的基板41和安装在基板4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42。发光元件42是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元件。
作为LED的活性层的材料,当使用例如氮化镓(GaN)系化合物半导体时,能得到波长500nm以下的短波长光。但是,活性层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
另外,作为发光元件42,除了LED之外,可以使用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无机场致发光(In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元件、有机场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元件、或其他的电场发光型的发光元件等。
发光元件42的表面由荧光体层43覆盖。荧光体层43具有树脂层和分散到树脂层中的多个粒子状的荧光体。
发光元件42的安装区域的周围由例如硅酮等树脂44包围,向由该树脂44包围的区域供给荧光体层43。荧光体层43在以液状的状态供给之后,发生热硬化。通过树脂44来限制液状的荧光体层43的扩展。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将发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LED)42与包含吸收该蓝色光(激发光)而转换成黄色光的荧光体的荧光体层43的组合,而光源40放出作为蓝色光与黄色光的混合色的白色或灯泡色等的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荧光体,可以使用包含发出红色光的红色荧光体及发出绿色光的绿色荧光体的结构。
光源40的基板41通过金属弹簧构件50而固定于主体10的光源安装部12。如图5所示,基板41的例如四角附近通过金属弹簧构件50而固定于光源安装部12。
图6表示相对于光源安装部12的基板41的基于金属弹簧构件50的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金属弹簧构件50形成为金属板状,一体地设有螺纹紧固部51、从螺纹紧固部51突出的一对突出部52、53、在一对突出部52、53之间从螺纹紧固部51突出的板簧部54。
在光源安装部12设有俯视形状为U字状的肋46,在该肋46的内侧收纳有螺纹紧固部51。螺纹紧固部51通过螺钉55而固定于光源安装部12。肋46作为螺纹紧固部51的防旋件发挥功能。
一对突出部52、53中的一方的突出部53的突出长度比另一方的突出部52的突出长度短。如图5所示,一对突出部52、53中的至少突出长度长的突出部52延伸到与基板41重叠的位置。
板簧部54是由螺纹紧固部51单臂支承的板簧,通过其加载力(弹性恢复力)而将基板41压靠于光源安装部12。板簧部54的前端部卡挂在设于基板41的挂止部45,而限制板簧部54相对于基板41的按压部的位置变动。
由于一对突出部52、53中的一方的突出部53比另一方的突出部52短,因此利用手指或工具夹着板簧部54,将其前端部向挂止部54插入而卡挂的作业性优良。
图7是主体10的光源收容部11的内部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从图7的透光罩75侧观察光源40的仰视图。
光源40的发光面(安装发光元件42的面、或荧光体层43的表面)面向由光源收容部11的侧壁部13包围的空间。在该空间内设有反射体61。
反射体61由金属构成。反射体61例如由在表面被抛光研磨之后,进行防蚀铝处理(氧化皮膜处理),从而由被赋予光泽的铝构成。
反射体61具有:环状的凸缘部62;从凸缘部62的内侧的周缘部向光源40侧突出的筒部63。
筒部63的前端(图7中的上端)突出至光源40的发光面(设有发光元件42及荧光体层43的区域)的附近,光源40的发光面面向反射体61的筒部63的内侧的空间。筒部63相对于光源40分离,与光源40未接触。
在筒部63的光源40侧形成有采光开口96,在筒部63的凸缘部62侧形成有投光开口97。采光开口96面对光源40的发光面,投光开口97经由透光罩75而面对主体10的下端的开口98。
采光开口96及投光开口97形成为使相互的中心一致的圆形形状或接近于圆形的形状,采光开口96的面积比投光开口97的面积小。筒部63从采光开口96朝向投光开口97扩开,在其内壁面形成有反射面63a。
在反射体61的下方且在主体10的开口98侧设有透光罩75。透光罩75具有相对于从光源40射出的光的透过性,由玻璃构成。透光罩75形成为圆形板状,在反射体61的下方,相对于反射体61分离,并覆盖光源收容部13的内部空间。
反射体61和透光罩75由两者共用的(一个)绝缘构件65保持,安装于主体10。
图9是绝缘构件65的立体图。
绝缘构件65由具有电绝缘性且比反射体61的金属及透光罩75的玻璃柔软的材料的树脂或橡胶构成。例如,绝缘构件65由含有硅酮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
绝缘构件65对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及透光罩75的外缘部进行保持,并且夹设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透光罩75的外缘部之间、及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主体10的反射体支承部15之间。
绝缘构件65具有夹设在主体10的反射体支承部15与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之间的第一环部66。而且,绝缘构件65具有夹设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透光罩75的外缘部之间的第二环部67。而且,绝缘构件65在第二环部67的相反侧具有将透光罩75的外缘部覆盖的第三环部68。而且,绝缘构件65具有夹设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的侧面与光源收容部11的内壁之间、及透光罩75的侧面与光源收容部11的内壁之间的侧面部69。
在第一环部66与第二环部67之间形成有环状的第一槽72,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插入到第一槽72中。
在第二环部67与第三环部68之间形成有环状的第二槽73,透光罩75的外缘部插入到第二槽73中。
隔着第二环部67而在第一槽72之下形成有第二槽73。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之下夹设第二环部67而重叠有透光罩75的外缘部。透光罩75相对于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分离,未接触。
环状的按压构件76与绝缘构件65的第三环部68及主体10的下端部56重叠。按压构件76由金属构成,通过图8所示的螺钉77而螺纹紧固于主体10的下端部56。
如图7所示,绝缘构件65、由该绝缘构件65保持的反射体61及透光罩75夹在按压构件76与主体10的反射体支承部15之间,保持于主体10。
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主体10之间夹设有绝缘构件65,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主体10未接触。而且,反射体61的筒部63相对于主体10分离,未接触。
由金属构成的主体10被接地。反射体61与主体10及光源40未接触,而电性漂浮。
光的反射功能主要由反射体61的筒部63担任。另一方面,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是支承于主体10的部分,因此与筒部63相比,与主体10的距离变近。
根据实施方式,不是利用担心光吸收引起的劣化的树脂,而是利用比树脂的耐久性优异的金属构成反射体61,由此实现高可靠性,并且通过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主体10之间夹设绝缘构件65,而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主体10之间能够确保充分的沿面距离(两个导电性部分之间的沿着绝缘物表面的最短距离)。
另外,透光罩75也不是树脂而使用玻璃,由此能够避免树脂劣化引起的不良情况。玻璃的透光罩75当与金属的反射体61直接接触时存在破损的担心,但根据实施方式,通过将上述绝缘构件65夹设在反射体61的凸缘部62与透光罩75之间,而对玻璃的透光罩75进行保护。
玻璃的透光罩75的保护、及反射体61与主体10的绝缘由一个绝缘构件65兼任,由此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多。其结果是,能实现成本减少。而且,能够提高将绝缘构件65、反射体61及透光罩75向主体10安装的组装性。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绝缘构件65还具有从第一环部66向光源40侧突出的延长部71。延长部71夹设在主体10的侧壁部13与反射体61的筒部63之间,形成为将反射体61的筒部63的周围包围的环状或筒状。
在反射体61的筒部63中,接近凸缘部62的下部比光源40侧的上部的相对于主体10的侧壁部13的距离短。通过在该筒部63的下部与主体10之间夹设绝缘构件65的延长部71,而能够充分地确保筒部63的下部与主体10之间的沿面距离。
绝缘构件65的延长部71相对于反射体61的筒部63分离,与筒部63未密接。因此,相对于具有各种尺寸、形状的筒部63的反射体61可使用通用的绝缘构件65。
另外,绝缘构件65的延长部71相对于主体10的内壁分离,与主体10的内壁未相接。因此,在将环状的绝缘构件65插入到主体10内时,不会产生因延长部71与主体10的内壁发生碰撞而引起插入作业性下降。
从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反射体61或透光罩75反射而返回光源40侧,向基板41照射。向基板41照射的上述反射光由基板41再次反射而朝向透光罩75侧。因此,在光源40与透光罩75之间的空间内,反射体61、透光罩75及基板41接受光的照射。
根据实施方式,反射体61为金属,透光罩75为玻璃,都不含树脂。
另外,光源40的基板41为陶瓷,如图5所示,该基板41均通过作为金属的螺钉55及金属弹簧构件50而安装在作为金属的主体11的光源安装部12上。而且,在基板41形成有金属的配线图案,通过该配线图案,发光元件42与安装于基板41的连接器145连接。该连接器145由金属构成。由于基板41由绝缘性的陶瓷构成,因此形成在基板41上的配线图案彼此不会通过基板41发生短路。
即,光源40的发光面与透光罩75之间的被光照射的部分除了光源40的荧光体层43及其周围的树脂44之外,不含有树脂。当前,将树脂的使用限制为不得不使用树脂的必要最小限度的要素。
因此,能够抑制光源40的发光面与透光罩75之间的被光照射的部分的温度上升或由光照射引起的劣化,能够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照明器具1。
如图3所示,在主体10的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上设有通过使一部分的第一散热片16的Y方向的突出长度比其他的第一散热片16短而形成的连接器安装空间23。
第一散热片16以将连接器安装空间23分隔的方式位于连接器安装空间23的X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散热片16以沿着X方向夹着连接器安装空间23的方式设置。在连接器安装空间23的底面(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21形成有贯通孔22。
如图10所示,在连接器安装空间23设有连接器固定配件110。连接器安装配件110通过螺钉114而螺纹紧固于第一散热片16。
连接器安装空间23的底面侧的空间由连接器固定配件110的侧板部112和连接器支承板111包围。在连接器支承板111形成有开口113。
如图11所示,在连接器支承板111上设有连接器(或端子台)116。连接器116借助穿过形成在连接器支承板111上的开口113及形成在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上的贯通孔22的配线线缆,而与设置在光源收容部11的上表面的背侧的图5所示的光源安装部12上的光源40的连接器145电连接。
连接器116的配线插入口朝向主体10的高度方向(Z方向)的上方。而且,在连接器固定配件110上安装有线缆引导件117。
与照明器具1另行设置的点灯单元所连接的配线线缆从线缆引导件117的上方通向下方,直接插入到线缆引导件117的下方的连接器116的配线插入口。经由连接器116,将点灯单元与光源40电连接,将点灯单元的输出向光源40发送。
在连接器116上连接了点灯单元的配线线缆之后,连接器安装空间23由图1所示的连接器罩115覆盖。通过螺钉141,将连接器罩115螺纹紧固于连接器固定配件110的侧板部112。通过连接器罩115,保护连接器116与配线线缆的连接部免于遭受灰尘等。
在连接器罩115的内侧的连接器安装空间23内与连接器116连接的配线线缆穿过形成在连接器罩115与连接器固定配件110之间的切口119而向连接器安装空间23外导出,进而穿过设置在连接器罩115的上表面上的线缆引导件118,而与点灯单元连接。
如图11所示,连接器116的配线插入口朝向上方,而且通过线缆引导件117的引导件,配线线缆向主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而向主体10的上方被引出。而且,连接器固定配件110及安装于该连接器固定配件110的连接器116设置在第一散热片16之间的空间23内,未比第一散热片16向Y方向突出。
因此,在向后述的主体安装环81的内侧穿过主体10时,连接器116及配线线缆不会成为干扰,组装作业性优异。
接着,对保持构件80进行说明。
图12及图13是保持构件80的立体图。
保持构件80具有安装有前述的主体10的主体安装环(以下,也简称为安装环)81。
向下方突出的肋82沿着安装环81的周向连续地设置在安装环81的外周侧的缘部。该肋82提高安装环81的强度。
在安装环81形成有内周侧开口的一对切口83。一对切口83形成在沿着直径方向夹着安装环81的中心的位置。在切口83,与切口83连续相连的U字槽84沿着周向形成在安装环81的周向的一端部。
在安装环81的上方设有角构件93。角构件93的下端部螺纹紧固于安装环81。
在安装环81的下方设有环状的装饰框86。装饰框86具有从内周侧的缘部向安装环81侧突出的筒部87。
安装环81与装饰框86由两个底架88连结。两个底架88设置在沿着直径方向夹着安装环81的中心的位置、及沿着直径方向夹着装饰框86的中心的位置。安装环81与装饰框86以各自的中心一致而上下分离地重叠。
底架88的上端部螺纹紧固在安装环81的下表面。底架88的下端部螺纹紧固在装饰框86的筒部87。
在装饰框86的内侧安装有筒状的反射镜92。反射镜92的上端部侧的一部分比装饰框86的筒部87向上方(安装环81侧)突出,在该反射镜92的突出部的外周面安装有筒状的安装配件91。反射镜92及安装配件91相对于装饰框86及底架88未固定而成为拆装自如。
在安装配件91的外壁螺纹紧固有一对联轴器90,在各个联轴器90结合有V字弹簧89。一对V字弹簧89设置在沿着直径方向夹着装饰框86的中心的位置。
接着,对主体10的相对于保持构件8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主体10沿着安装环81的轴向相对于保持构件80相对地移动,穿过安装环81的内侧。主体10从散热片16及17的上端部侧向装饰框86的内侧及反射镜92的内侧插入。
在第二散热片17定位于安装环81的切口83的状态下,主体10通向安装环81的内侧,第二散热片17向安装环81的上方移动。
由于在第一散热片16的高度方向的中途形成的台阶部19与安装环81的下表面接触,而从安装环81的下表面侧穿过安装环81的内侧的主体10相对于安装环81的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将主体10可靠地定位于保持构件80。
另外,通过利用形成于第一散热片16的台阶部19,将主体10的相对于保持构件80的定位不使用另一部件即可,能实现部件的削减及结构简化的成本减少。
当第二散热片17向安装环81的上方移动时,主体10与安装环81相对地沿着安装环81的周向旋转,第二散热片17的下端部的螺纹紧固部18向从切口83脱离的安装环81上的支承位置移动。
具体而言,第二散热片17的螺纹紧固部18从安装环81的切口83向形成有U字槽84的位置移动。第二散热片17支承在安装环81的U字槽84的周边部分之上,向安装环81的上方延伸。
并且,第二散热片17的下端部18螺纹紧固而固定于安装环81。图1及图2所示的螺钉142从安装环81的下表面侧贯通安装环81的U字槽84,与形成于第二散热片17的螺纹紧固部18的螺纹孔结合。如图1所示,螺钉142的轴部向第二散热片17之间的空间突出。在螺钉142的头部与安装环81的下表面之间夹设有垫圈。
螺纹紧固在主体10的下端部的图7及图8所示的按压构件76相对于保持构件80的反射镜92的上端及安装配件91的上端隔开微小的间隙而对置。透光罩75在反射镜92的上端的上方,面向反射镜92的内侧的空间。
从光源40射出的光由反射体61、透光罩75及反射镜92进行配光控制,向装饰框86的下方的外部放出。
根据实施方式,担任散热功能的第二散热片17也担任将主体10相对于安装环81固定的功能。因此,能进行省去了浪费的高效率的设计,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引起的小型化、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高度方向(Z方向)的长度比第二散热片17长的第一散热片16沿着安装环81的上方及下方延伸。在多个第一散热片16之间形成有从安装环81的下方到上方连续的间隙24。因此,沿着第一散热片16的Z方向的空气的对流不会被安装环81妨碍,而能够充分地发挥主体10的作为散热器的功能。
保持有主体10的保持构件80例如经由角构件93而能够安装在顶棚等照明器具安装对象上。从顶棚悬吊的螺栓穿过角构件93的贯通孔94,在向角构件93的下表面侧突出的螺栓结合有螺母。
如图13所示,在底架88形成有两个狭缝88a。两个狭缝88a沿着将安装环81与装饰框86连结的方向延伸。在狭缝88a的安装环81侧形成有沿着狭缝88a的宽度方向突出的U字槽88b。在两个狭缝88a中的一方的狭缝88a形成的U字槽88b向远离另一方的狭缝88a的方向突出。
未图示的安装配件上下移动自如地插入狭缝88a,该安装配件通过卡挂于U字槽88b而限制安装配件的向上方的移动。通过将该向上方的移动受限制的安装配件压入顶棚,而将照明器具1保持于顶棚。
V字弹簧89的一对臂89a沿着相互接近的方向压缩,与形成在图3所示的主体10的下端的凸缘部14上的切口95卡合。
图1表示V字弹簧89的臂89a与主体10的切口95卡合的状态。在使臂89a与切口95卡合之后,若压缩臂89a的力解除,则一对臂89a借助弹性恢复力而扩展。
伴随着一对臂89a扩展的动作,V字弹簧89相对于主体10向上方移动,臂89a的根部附近与切口95卡合。即,臂89a扩展的力成为将V字弹簧89相对于主体10压起的力,与V字弹簧89连结的反射镜92向装饰框86的内侧嵌入。经由V字弹簧89,安装在安装配件91及安装配件91上的反射镜92支承于主体10。
安装环81位于主体10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间,V字弹簧89向安装环81的下方露出,因此安装环81不会成为V字弹簧89的操作的干扰。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50进行说明。
图14及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50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50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光源170及反射体180的示意俯视图。
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50是在器具主体151与点灯单元152一体的状态下,向形成于顶棚的埋入孔安装的筒灯。
器具主体151具有:光源收容部153;从光源收容部153向与光源170的光轴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点灯单元安装部155。
在光源收容部153的下表面设有光源安装部154。在光源收容部153的上部设有多个散热片156,光源收容部153也作为对光源170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器发挥功能。
光源170经由安装板157而安装于光源安装部154。光源170具有基板171和安装在基板17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172。发光元件172例如是LED元件。
另外,作为发光元件172,除了LED之外,可以使用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无机场致发光(In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元件、有机场致发光(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元件、或其他的电场发光型的发光元件等。
发光元件172的表面由荧光体层173覆盖。荧光体层173具有树脂层和分散在该树脂层中的多个粒子状的荧光体。荧光体层173的树脂层相对于发光元件172的发出光(激发光)及荧光体的荧光发光而为透明。
例如,通过发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LED)172与包含将该蓝色光(激发光)吸收而转换成黄色光的荧光体的荧光体层173的组合,光源170放出作为蓝色光与黄色光的混合色的白色或灯泡色等的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荧光体,可以使用包含发出红色光的红色荧光体及发出绿色光的绿色荧光体的结构。
在基板171上的发光元件172的安装区域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器174。在基板171形成有未图示的配线图案,通过该配线图案而将发光元件172与连接器174电连接。
光源170使其发光面(荧光体层173的表面)朝向光源安装部154的相反侧。
在光源收容部153的光源安装部154侧设有反射体180。反射体180由树脂材料构成,反射体180的表面例如形成为白色,具有相对于从光源170放出的光的反射性。
反射体180形成为环状,其中央孔182露出有光源170的包含发光元件172及荧光体层173的发光面。光源170的基板171的发光元件172的安装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大部分由反射体180覆盖而被隐藏。
另外,在反射体180的中央孔182的内周缘部的局部设有连接器屏蔽部181。连接器174仅发光元件172的安装区域侧的一部分从反射体180的中央孔182露出,连接器174的大部分由反射体180的连接器屏蔽部181覆盖而被隐藏。为了不将从发光面倾斜扩展发射的光屏蔽,连接器174的发光面侧的一部分未屏蔽。
反射体180的中央孔182位于光源170侧,作为采光开口发挥功能。在反射体180的采光开口的相反侧形成有比采光开口大的开口面积的投光开口。反射体180从采光开口朝向投光开口扩开,在其内壁面形成有反射面184。
反射体180的投光开口由透光罩191覆盖。透光罩191具有相对于从光源170放出的光的透过性。而且,可以透光罩191具有对于从光源170放出的光的扩散性。
在透光罩191的下方(反射体180的相反侧)设有装饰框195。装饰框195向照明器具150赋予外观设计性,并作为从光源170放出的光的反射、扩散、遮光等的配向控制构件发挥功能。
在从光源收容部153延伸设置的点灯单元安装部155上设有点灯装置206。点灯装置206具有电路基板和安装在该电路基板上的各种部件。
在点灯单元安装部155的前端部安装有端子台安装板207,在该端子台安装板207的下表面安装有端子台203。点灯装置206及端子台203的上侧由罩205覆盖。
点灯装置206将商用电源的交流转换成直流而向光源170输出,对发光元件172进行点灯控制。在端子台203连接有配线在顶棚里的商用电源的引入配线(电源线,地线)、配线在顶棚里的调光信号线等的控制信号线。
端子台203经由未图示的内部电线而与点灯装置206连接。点灯装置206与光源170及端子台207电连接,将经由从外部与端子台203连接的电源线而供给的点灯电力向发光元件172赋予,并基于经由从外部与端子台203连接的控制信号线而输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发光元件172的点灯状态。
在装饰框195的外壁安装有多个(例如3个)安装弹簧201。安装弹簧201为板簧,第二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50利用安装弹簧201的弹性,向设于顶棚的埋入孔安装。
从光源170放出的光经由反射板180、透光罩191及装饰框195以所希望的配向性,朝向比顶棚靠下方的空间放出。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设置在光源170与透光罩191之间的反射体180相对于光源170与透光罩191之间的空间,使光源170的发光面(荧光体层173)露出,将基板171的发光元件172的安装区域以外的几乎全部区域的和连接器174的大部分覆盖而将其隠藏。
从光源170放出的光的一部分由反射体180或透光罩191反射而返回基板171侧。因此,在基板面由抗蚀剂或丝形成为白色而具有反射性,或使基板材料为高反射材料。然而,抗蚀剂或基板171使用的树脂与反射体180使用的高反射树脂材料相比,反射率低,容易劣化。而且,返回到基板171侧的反射光也向作为树脂部件的连接器174照射,连接器174可能会劣化。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光源170的发光面以外的大部分(也包括连接器174)的树脂部分由反射体180覆盖而被隐藏。因此,向光取出方向的反射率上升,提高器具效率,并且通过将成为使连接器174等树脂部件劣化的主要原因的光遮挡而可靠性提高。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仅将光源的一部分设为树脂,因此即便使用高耐光性的树脂也是少量,其他的部分不使用树脂,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抑制高价的耐光性高的树脂的使用量且作为器具整体为长寿命的照明器具。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作为例子而提示,并非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照明器具,其具备:
主体(10),其具有光源安装部(12)且该主体由金属构成;
光源(40),其具有安装在所述主体(10)的所述光源安装部(12)上的由陶瓷构成的基板(41)和安装在所述基板(41)上的发光元件(42);
透光罩(75),其与所述光源安装部(12)对置设置且该透光罩由玻璃构成;
反射体(61),其在所述光源安装部(12)与所述透光罩(75)之间,相对于所述主体(10)及所述光源(40)非接触地保持于所述主体(10),且所述反射体由金属构成,
在所述光源安装部(12)与所述透光罩(75)之间,从所述发光元件(42)射出的光所照射到的部分中,除了所述光源(40)的一部分之外不包含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光源(40)具有将所述发光元件(42)的表面覆盖的树脂层(43)作为包含树脂的所述光源(40)的所述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在所述树脂层(43)分散有荧光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光源(40)还具有由金属构成的连接器(145),该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基板(41)上,与所述发光元件(4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光源(40)的所述基板(41)通过金属弹簧构件(50)而固定于所述主体(10)的所述光源安装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主体(10)接地,所述反射体(61)是电性漂浮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反射体(61)具有反射面(63a),该反射面(63a)从形成在所述光源(40)侧的采光开口(96)朝向形成在所述透光罩(75)侧的投光开口(97)扩开。
CN201310104703.4A 2012-09-24 2013-03-28 照明器具 Pending CN1036724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0207A JP6061072B2 (ja) 2012-09-24 2012-09-24 照明器具
JP2012-210207 2012-09-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2497A true CN103672497A (zh) 2014-03-26

Family

ID=4799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4703.4A Pending CN103672497A (zh) 2012-09-24 2013-03-28 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85862A1 (zh)
EP (1) EP2711607A3 (zh)
JP (1) JP6061072B2 (zh)
CN (1) CN10367249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4657B2 (ja) * 2014-08-28 2018-12-26 株式会社モデュレックス 照明器具
JP6575904B2 (ja) * 2015-07-29 2019-09-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CN106382521A (zh) * 2015-07-29 2017-02-08 深圳粤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球泡
GB2557957B (en) * 2016-12-20 2019-02-20 Integral Memory Plc A fire resistant recessable light unit
JP6354967B2 (ja) * 2017-01-13 2018-07-1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発光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GB2551058B (en) * 2017-06-29 2019-01-02 Orluna Led Tech Ltd Downlight
JP7079959B2 (ja) 2018-01-26 2022-06-03 株式会社ホタルクス 照明器具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光拡散カバー
JP7159759B2 (ja) * 2018-09-28 2022-10-2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CN111578191A (zh) * 2019-02-18 2020-08-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7131439B2 (ja) * 2019-03-07 2022-09-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3650A (ja) * 2008-09-22 2010-04-0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器具
CN101839409A (zh) * 2009-03-17 2010-09-22 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基于led的灯
JP2011060450A (ja) * 2009-09-07 2011-03-24 Taniguchi Shokai:Kk 照明装置
EP2375133A2 (en) * 2010-04-10 2011-10-12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WO2011163240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Intematix Corporation Led-based light emitting systems and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5808A1 (de) * 1986-10-22 1988-05-05 Schydlo Martin Schwimmbadscheinwerfer
DE10360947A1 (de) * 2003-12-23 2005-07-21 Engel, Hartmut S. Einbauleuchte
CN101180557B (zh) * 2005-03-29 2013-03-13 京瓷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EP2203678A4 (en) * 2007-09-21 2013-10-09 Cooper Technologies Co RECESSED LIGHTING DEVICE WITH LIGHT EMITTING DIODES
KR101502420B1 (ko) * 2008-09-22 2015-03-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8390193B2 (en) * 2008-12-31 2013-03-05 Intematix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phosphor wavelength conversion
US9285103B2 (en) * 2009-09-25 2016-03-15 Cree, Inc. Light engines for lighting devices
US8894253B2 (en) * 2010-12-03 2014-11-25 Cree, Inc. Heat transfer bracket for lighting fixture
JP5971469B2 (ja) * 2012-07-26 2016-08-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3650A (ja) * 2008-09-22 2010-04-02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器具
CN101839409A (zh) * 2009-03-17 2010-09-22 英特曼帝克司公司 基于led的灯
JP2011060450A (ja) * 2009-09-07 2011-03-24 Taniguchi Shokai:Kk 照明装置
EP2375133A2 (en) * 2010-04-10 2011-10-12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WO2011163240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Intematix Corporation Led-based light emitting systems and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61072B2 (ja) 2017-01-18
US20140085862A1 (en) 2014-03-27
EP2711607A2 (en) 2014-03-26
JP2014067506A (ja) 2014-04-17
EP2711607A3 (en)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2497A (zh) 照明器具
US10006620B2 (en) Lighting device
CN102510973B (zh) 附灯口的灯、灯座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US9103541B2 (en) Lamp having outer shell to radiate heat of light source
US8882295B2 (en) Lamp device and luminaire
CN102384384B (zh) 电灯泡形灯以及照明器件
JP5549926B2 (ja) 口金付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CN102454906A (zh) 照明装置
US8939612B2 (en) Luminaire having a socket, a radiating member and a reflecting member fixed therebetween
JP6222545B2 (ja) ランプ
JP2011204655A (ja) 照明装置
CN203036440U (zh) 照明器具
JP5129411B1 (ja) ランプ
JP5753623B1 (ja) Led照明装置
CN203147706U (zh) 照明器具
KR101252581B1 (ko) 보안등용 지향성 엘이디 램프 및 이를 장착한 보안등기구
JP5834220B2 (ja) 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US20120127740A1 (en) Luminaire
JP2013008582A (ja) ランプ装置
JP5679111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02501234U (zh) 灯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CN202501220U (zh) 发光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JP5793272B1 (ja) Led照明装置
JP5637417B2 (ja) 口金付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13089314A (ja) 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