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8609A - 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8609A
CN103668609A CN201310396853.7A CN201310396853A CN103668609A CN 103668609 A CN103668609 A CN 103668609A CN 201310396853 A CN201310396853 A CN 201310396853A CN 103668609 A CN103668609 A CN 103668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yarn
pulse signal
detection system
pu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68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8609B (zh
Inventor
水野结介
筱崎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68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8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8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14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 D01H13/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 D01H13/1616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Monitoring the entanglement of slivers in drafting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reduction in material tension, failure of supply, or breakag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包括多个纱线检测单元、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每个钢领板针对多个纺纱站设置。纱线检测单元针对每个钢领板设置并且包括多个纱线检测装置和判断装置,纱线检测装置针对各纺纱站设置,并且每个纱线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并且生成表征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的检测信号,判断装置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纱线的状态并且生成表示纱线状态的第一脉冲信号。从判断装置向主控制器进行信号传送,并且设置于相邻钢领板之间的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送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

Description

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钢领的纺纱机例如环锭纺纱机或环锭捻线机中的检测纱线状态(例如纱线断裂或者松捻)的纱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这种纱线检测系统具有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针对纺纱机的每个纺纱站设置。环锭纺纱机具有上百个纺纱站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安装在环锭纺纱机的基座上,并且处理由环锭纺纱机的所有传感器生成的检测信号。这种环锭纺纱机需要用于纱线检测系统的大量电缆和线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献No.2010-111982公开了一种环锭纺纱机中的纱线检测系统,其中环锭纺纱机的每个钢领板设置有具有信号电缆的控制电路板和处理由传感器生成的检测信号的CPU。由CPU处理的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板和信号电缆发送到环锭纺纱机的主控制器。为了组装,环锭纺纱机具有多个钢领板,每个钢领板设置有24个纺纱站,并且针对每个钢领板设置纱线检测单元的控制电路板。为了维护环锭纺纱机或者为了改变纺纱状态,而将钢领板从环锭纺纱机去除,以便使用具有连接器的电缆来容易地连接任意两个相邻钢领板的控制电路板。
PCT国际公开文献的日文译文No.2009-531553公开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传感器和一个致动器的纺纱机,其中传感器检测纺纱机的工作状态,并将表征纺纱机的工作状态的检测信号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致动器,以便相应地操作致动器来采取行动。
在根据公开文献No.2010-111982的纱线断裂检测系统中,当为了维护目的而从环锭纺纱机的基座上去除钢领板时,需要去除连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钢领板的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电缆。去除所有这些电缆是麻烦且耗时的。进而,反复地连接和断开电缆可能损伤或者损坏电缆的连接器。
根据公开文献No.2009-531553的纱线检测系统公开了传感器和致动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然而,在纺纱机中,例如在具有多个纺纱站和通过无线通信生成对于致动器的电信号的纱线检测装置的环锭纺纱机中,存在由于无线通信产生的噪声而导致纺纱机发生故障的担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使得在去除钢领板时不需要去除纱线检测单元之间的信号电缆,并且其中几乎不发生由于噪声带来的故障。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包括多个纱线检测单元、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站、基座、安装到基座的多个钢领板和主控制器。每个钢领板针对多个纺纱站设置。每个纱线检测单元针对每个钢领板设置,并且包括:针对各纺纱站设置的多个纱线检测装置,每个纱线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并且生成表征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的检测信号;以及判断装置,根据检测信号判断纱线状态,并且生成表示纱线状态的第一脉冲信号。在相邻的钢领板之间设置有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从判断装置向主控制器进行信号传送,并且信号发送器与信号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传送以非接触方式进行。
从下面结合附图以示例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A是表示钢领板和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纱线检测系统的环锭纺纱机的示意局部俯视图;
图1B是表示用于设置在钢领板上的图1A的纱线检测系统的两个相邻纱线检测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送的配置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图1A的环锭纺纱机的钢领和纱线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示意剖面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A的纱线检测系统的支承构件的示意剖面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A的纱线检测系统的差分驱动器的电路图;以及
图5是表示在图1A的纱线检测系统中生成的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环锭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该环锭纺纱机具有在基座的两侧设置为两排的多个钢领板11。为了容易组装,纺纱机配置为一个钢领板11包括24个纺纱站。例如,在具有480个纺纱站的环锭纺纱机中,分别具有10个钢领板11的两排钢领板11前后相继设置。当环锭纺纱机具有960个纺纱站时,每排中设置有20个钢领板11。
如图1A所示,每个钢领板11具有多个钢领12,多个钢领12以预定间隔开的间隔排列成直线并且固定到钢领板11上。如图2所示,钢领12具有钢领凸缘12A和可滑动地安装到钢领凸缘12A上的钢丝圈13。
针对每个钢领板11设置纱线检测单元16。纱线检测单元16包括针对各纺纱站设置的多个纱线检测装置14和CPU15(图3中示出)。CPU15用作判断装置。纱线检测装置14具有传感器14A,用于检测每个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并生成表征纱线状态的检测信号。CPU15根据来自传感器14A的检测信号判断纱线的状态。具体来说,由纱线检测装置14的24个传感器14A生成的检测信号由CPU15处理,CPU15判断24个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或纱线断裂)。CPU15安装在控制电路板17上,控制电路板17设置在钢领板11的前侧上。应注意到的是,当在图1A中观察时,钢领板1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对应于钢领板11的下侧和上侧。如图2和图3所示,钢领板11具有前壁11A和穿过钢领板11形成的孔11B。在钢领板11的前壁11A上固定有支承构件18,并且支承构件18沿着钢领板11的纵向方向延伸。支承构件18在其中形成有容纳空间18A(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7不是直接固定到钢领板11上,而是由支承构件18支承。
纱线检测装置14无需从外部接收电力就能够工作而生成检测信号。如图2所示,纱线检测装置14包括适于检测钢丝圈13的传感器14A和将传感器14A容纳在其中的壳体19。壳体19包括供传感器14A固定的安装板19A、固定到安装板19A上用于将传感器14A封闭在其中的盖19B、和插入通过穿过钢领板11形成的孔11B的固定构件20。盖19B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材料或塑料。本发明的纱线检测装置14具有与公开文献2010-111982的纱线检测装置相似的结构。安装板19A通过固定构件20固定到钢领板11上,该固定构件20插入通过穿过钢领板11形成的孔11B和穿过安装板19A形成的孔19C。固定构件20形成为螺栓的形状,并且在该固定构件20的中央穿过其中地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孔。壳体19通过固定构件20和螺母固定到钢领板11上。
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传感器14A包括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轭、盘形永久磁铁和卷绕在磁轭上的拾波线圈,这些全都由塑料成形。柔性电缆21电连接到拾波线圈并从传感器14A延伸。如图3所示,柔性电缆21在其一端具有连接器21A。钢丝圈13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能够在钢领12上运动。通过钢领板11、钢领12和磁轭的磁路由永久磁铁所产生且从传感器14A的永久磁铁的N极流向S极的磁通形成。利用钢丝圈13在磁路中行进的运动所产生的电磁感应,拾波线圈检测钢丝圈13的运动。
控制电路板17具有印刷电路(未图示),用于将由纱线检测装置14的传感器14A生成的检测信号发送到CPU15。印刷电路电连接到柔性电缆22,柔性电缆22具有能够与连接器21A连接的连接器22A。因此,纱线检测装置14的检测信号能够发送到CPU15。
纱线检测单元16的CPU 15配置为将纱线检测装置14的检测信号由CPU 15处理的结果发送至主控制装置23(在图1A中示出)。从CPU 15向主控制装置23进行信号传送,并且设置在相邻钢领板11之间的信号发送器31与信号接收器32之间的信号传送以非接触方式或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主控制装置23配置为控制整个环锭纺纱机的操作,并且配置为从纱线检测单元16的CPU 15接收检测信号。具体来说,主控制装置23能够工作以根据预定纺纱状态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环锭纺纱机的各个驱动单元,以从各纱线检测单元16的CPU 15接收表示每个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的数据,并且以控制各驱动单元以便于根据期望纺纱状态控制环锭纺纱机的操作。
如图1B所示,钢领板11设置有发送表征纱线状态的信号的信号发送器31和接收来自信号发送器31的信号的信号接收器32。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钢领板11之间的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的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非接触方式或通过无线通信来进行。注意位于距主控制装置23最远位置的钢领板11仅具有信号发送器31。
信号发送器31包括差分驱动器33和发送线圈34。信号发送器31转换来自控制器35的原始脉冲信号,并且将转换的脉冲信号发送至信号接收器32。原始脉冲信号用作第一脉冲信号,而转换的脉冲信号用作第二脉冲信号。信号接收器32包括接收线圈36、接收器电路37和置位复位锁存电路(SR锁存电路)38。信号接收器32从信号发送器31接收转换的脉冲信号,并且将接收到的转换脉冲信号解码成原始脉冲信号,并将原始脉冲信号输出到控制器35。
发送线圈34在钢领板11上设置在与主控制装置23的相邻侧,并且接收线圈36在钢领板11上设置在其相对侧。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发送线圈34设置在钢领板11的右端,而接收线圈36设置在钢领板11的左端。
设置在钢领板11上的控制器35发送已经由设置在远离主控制装置23的邻接的钢领板11上的控制器35发送至主控制装置23的表示纱线状态的信号、以及表示纱线的状态并且由设置在供上述控制器35设置的钢领板11上的纱线检测装置14生成的信号。设置在更靠近主控制装置23的钢领板11上的控制器35通过信号发送器31发送更多的数据。根据优选实施例,控制器35形成CPU 15的一部分。
下面将详细地描述差分驱动器33。差分驱动器33具有输入端子33IN、使能端子33EN和输出端子33OUT,并且发送线圈34连接到输出端子33OUT。由控制器35生成的原始脉冲信号输入到差分驱动器33的输入端子33IN,并且由控制器35生成来形成预定脉冲序列的脉冲信号输入到使能端子33EN。当输入到使能端子33EN的预定脉冲序列的脉冲信号处于高电平(1)时,正电流或负电流在连接到输出端子33OUT的发送线圈34中流动。
更具体而言,差分驱动器33包括PNP晶体管的第一晶体管TR1、PNP晶体管的第二晶体管TR2、PNP晶体管的第三晶体管TR3、NPN晶体管的第四晶体管TR4和NPN晶体管的第五晶体管TR5。第一晶体管TR1在其发射极处连接到电源VCC,在其基极处连接到使能端子33EN并且在其集电极处连接到第二晶体管TR2和第三晶体管TR3的发射极。第二晶体管TR2在其集电极处连接到第四晶体管TR4的集电极和输出端子33OUT。第三晶体管TR3在其集电极处连接到第五晶体管TR5的集电极和输出端子33OUT。第四晶体管TR4和第五晶体管TR5在其发射极处分别连接到地GND。第二晶体管TR2和第四晶体管TR4在其基极处通过非门分别连接到输入端子33IN。第三晶体管TR3和第五晶体管TR5在其基极处分别直接连接到输入端子33IN。
下面将详细描述接收器电路37。SR锁存电路38具有置位端口S和复位端口R。当在接收线圈36中没有电流流动时,接收器电路37向SR锁存电路38的置位端口S和复位端口R输出低电平(0)的脉冲信号。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期间,接收器电路37基于在接收线圈36中流动的脉冲电流向SR锁存电路38的置位端口S输出高电平(1)的脉冲信号并向SR锁存电路38的复位端口R输出低电平(0)的脉冲信号。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下降时间期间,接收器电路37基于在接收线圈36中流动的脉冲电流向SR锁存电路38的复位端口R输出高电平(1)的信号并向SR锁存电路38的置位端口S输出低电平(0)的信号。
下面将描述这样构成的纱线断裂检测系统的操作。由于传感器14A的永久磁铁的磁化效应,使得由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量形成穿过钢领板11、钢领12和磁轭的磁路,并且磁路从永久磁铁的N极流到S极。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站处进行正常纺纱操作期间,当管纱(未示出)没有纱线断裂地旋转时,钢丝圈13以与管纱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速度在钢领凸缘12A上滑动地行进。每次钢丝圈13在钢领凸缘12A上旋转一圈并且钢丝圈13穿过磁路时,跨越传感器14A的拾取线圈与钢丝圈13的旋转同步地产生脉冲电压。当发生纱线断裂时,中断与钢丝圈13的旋转同步地跨越拾取线圈产生脉冲电压。
响应于由设置在每个钢领板11上的24个传感器14A对钢领板11的CPU 15生成的信号,当输出脉冲电压时,CPU 15判断纱线的状态正常,当没有脉冲电压输出时,CPU 15判断存在纱线断裂。表示在任何纺纱站处存在或不存在纱线断裂和具有纱线断裂的纺纱站的位置(或数量)的脉冲信号以规则的时间间隔由设置在各控制电路板17上的CPU 15通过各钢领板11的控制器35、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发送至主控制装置23。主控制装置23基于由各CPU 15发送的脉冲信号判断纺纱站的纺纱状态。
更具体而言,由设置在不是位于最靠近主控制装置23的各钢领板11上的CPU 15发送的脉冲信号通过设置在不是位于最靠近主控制装置23的钢领板11上的信号接收器32、控制器35和信号发送器31被发送至设置在位于最靠近主控制装置23的钢领板11上的CPU 15。由位于最靠近主控制装置23的钢领板11的纱线检测装置14检测到的脉冲信号和由其余钢领板11的纱线检测装置14检测到的脉冲信号由设置在位于最靠近主控制装置23的钢领板11上的CPU 15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发送到主控制装置23。
如由图5中的原始脉冲信号所示,由CPU 15对控制器35生成的脉冲信号是具有大宽度的脉冲信号。控制器35向差分驱动器33的输入端子33IN输出信号。控制器35具有将具有相对较大脉冲宽度的原始脉冲信号转换成具有极小脉冲宽度并且在与原始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对应的时间发生的单触发脉冲信号的功能。转换的单触发脉冲信号输出到差分驱动器33的使能端子33EN。
在差分驱动器33中,基于来自输入端子33IN和使能端子33EN的信号操作如图4所示的晶体管。如图5所示,在高电平(1)的原始脉冲信号施加到输入端子33IN的状态下,第二晶体管TR2和第五晶体管TR5被接通,而第三晶体管TR3和第四晶体管TR4被断开。在上述时间之外的其他时间期间,第一晶体管TR1维持断开,并且没有电流在发送线圈34中流动,因为脉冲信号仅在与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对应的时间施加到使能端子33EN。
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下降时间,第三晶体管TR3和第四晶体管TR4被接通,而第二晶体管TR2和第五晶体管TR5被断开。当脉冲信号输入到使能端子33EN时,第一晶体管TR1被接通。结果,来自电源VCC的电流依次流过第一晶体管TR1、第三晶体管TR3、发送线圈34、第四晶体管TR4和地GND。因此,电流如图4所示向上流过发送线圈34。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向上流动的电流为负的。因而,负电荷电流流过发送线圈。
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期间,第二晶体管TR2和第五晶体管TR5被接通,而第三晶体管TR3和第四晶体管TR4被断开。当脉冲信号输入到使能端子33EN时,第一晶体管TR1被接通。结果,来自电源VCC的电流依次流过第一晶体管TR1、第二晶体管TR2、发送线圈34、第五晶体管TR5和地GND。因此,电流如图4所示向上流过发送线圈34。因此,正电荷电流流过发送线圈34。
当脉冲电流流过发送线圈34时,电流由于电磁感应而流过接收线圈36。结果,如图5所示,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期间,脉冲电流流过发送线圈34,并且脉冲电流由于电磁感应而流过接收线圈36。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当原始脉冲信号变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时,响应于流过发送线圈34的脉冲电流,脉冲电流流过接收线圈36极短的时间。在原始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期间,在接收线圈36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接收器电路37连接到接收线圈36。当在原始信号的上升时间期间脉冲电流流过接收线圈36时,接收器电路37向SR锁存电路38的置位端口S输出置位信号。当在原始信号的下降时间期间脉冲电流流过接收线圈36时,接收器电路37向SR锁存电路38的复位端口R输出复位信号。在原始信号的上升时间期间来自SR锁存电路38的端口Q的输出信号变成高电平(1),并且维持在高电平(1),直到发生原始信号的下降。然后,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下降时间期间来自SR锁存电路38的端口Q的输出信号变成低电平(0),并且维持在低电平(0),直到发生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因此,来自SR锁存电路38的端口Q的输出信号基于流过接收线圈36的电流解码成原始脉冲信号。
例如,使用电磁感应的脉冲变压器可以用于信号传送。在由脉冲变压器以非接触方式在设置于任意两个相邻的钢领板11上并且互相面对的线圈之间进行信号传送的情况下,线圈由于形成在线圈之间的间隔而不具有对于脉冲宽度的期望传送特性足够高的电感。为了获得期望的电感,可以增加线圈的尺寸或信号频率,但是由于系统尺寸的限制,使得线圈的尺寸难以增加。增加信号频率就增加了对于在系统中使用的部件的限制,以致于增加了用于确保信号传送的可靠性的系统的成本。
根据该有利实施例,信号发送器31的发送线圈34不发送具有宽脉冲宽度并且按照原样表示纱线状态的原始信号,而是如图5所示,在每次对应于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时,将原始脉冲信号转换成具有高频脉冲的脉冲序列,每个高频脉冲具有极短的脉冲宽度。因此,可以不增加线圈的尺寸和信号频率地发送表示纱线状态的脉冲信号。
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下述有利效果。
(1)纱线检测系统包括针对各钢领板11设置的纱线检测单元16,并且每个纱线检测单元16具有纱线检测装置14和CPU 15,纱线检测装置14针对每个纺纱站设置,CPU 15用作判断装置,基于来自纱线检测装置14的检测信号判断每个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从CPU 15到主控制装置23的信号传送在设置于任意两个相邻钢领板11上的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以非接触方式或者通过无线通信进行。
不需要信号配线用于在相邻的钢领板11的纱线检测单元16之间连接。因此,在任何钢领板11的去除期间,不需要麻烦地去除任何两个相邻纱线检测单元16之间的任何信号配线和任何连接器,从而降低了纱线检测系统的制造成本。在纱线检测系统中没有由于钢领板11之间的信号配线的连接和去除而导致的劣化引起损坏或断裂的可能性。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的距离足够短,以防止由于在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产生的噪声而使纱线检测单元16发生故障。
(2)信号发送器31包括发送线圈34,并且信号接收器32包括接收线圈36。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的信号传送通过发送线圈34和接收线圈36之间的电磁感应来进行。作为以非接触方式进行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的信号传送的方法,可以使用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或光感应。使用静电感应或光感应的方法易于受到飞棉聚积的影响。与静电感应或光感应方法不同,使用电磁感应的方法可以防止由于飞棉聚积到纱线检测系统的传送部件而导致信号传送的性能降低。
(3)信号发送器31将原始脉冲信号转换成具有极短脉冲宽度并且与原始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对应的脉冲信号,并且基于转换的脉冲信号允许电流在发送线圈34中流动。信号接收器32解码由接收线圈36接收的脉冲信号。
根据优选实施例,信号发送器31将具有相对大脉冲宽度的原始脉冲信号转换成具有极短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并且基于转换的脉冲信号对发送线圈34施加电流。信号接收器32将由接收线圈36接收的脉冲信号解码为原始脉冲信号。因此,有效地进行发送线圈34和接收线圈36之间的信号传送,而不增加发送线圈34和接收线圈36的尺寸或者增加原始脉冲信号的频率。因此,根据该优选实施例的纱线检测系统容易安装并且成本较低。另外,电流在发送线圈34中流动的时间相对较短,以便减少纱线检测系统的电力消耗。
(4)信号发送器31包括差分驱动器33。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期间,原始脉冲信号输入到差分驱动器33的输入端子33IN,并且具有极短脉冲宽度的高频脉冲信号输入到差分驱动器33的使能端子33EN。具有与高频脉冲信号相同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输出到发送线圈34。结果,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期间,电流在发送线圈34中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极短的时间,并且在原始脉冲信号的下降时间期间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极短的时间。在发送线圈34和接收线圈36之间有效地进行脉冲信号传送,而不增加发送线圈34和接收线圈36的尺寸或原始脉冲信号的频率。
(5)信号接收器32包括接收器电路37和SR锁存电路38。接收器电路37连接到接收线圈36。当在原始信号的上升期间脉冲电流在接收线圈36中流动时,接收器电路37向SR锁存电路38的置位端口S输出置位信号,并且当在原始信号的下降时间期间脉冲电流在接收线圈36中流动时,接收器电路37向SR锁存电路38的复位端口R输出复位信号。因此,可以基于流过接收线圈36的电流解码成原始脉冲信号。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可以以如下举例说明的各种方式来变更。
本发明不限于在发送线圈34和接收线圈36之间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磁感应的结构,而是从作为判断装置的CPU 15到主控制装置23的信号传送可以在设置于任何两个相邻钢领板11之间的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之间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可以使用光感应、静电感应或一般的无线通信用于信号传送。
差分驱动器33的晶体管不限于双极性晶体管,而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用于解码的信号接收器32的锁存电路不限于SR锁存电路38,而可以是任何其他类型的锁存电路。
纱线检测系统不限于基于纱线检测装置14的检测信号仅判断存在或不存在纱线断裂的类型,而可以是判断纱线是否松捻的类型。为了判断纱线在纺纱站处是否松捻,可以通过计数由纱线检测装置14根据钢丝圈13的旋转速度生成的每单位时间的脉冲数,来计算钢丝圈13的每单位时间的旋转速度。基于上述旋转速度和纺纱机的纺纱速度来计算纱线在纺纱站处的捻数,并且可以通过将计算的捻数与任何预定的捻数进行比较,来进行纱线松捻的判断。
通过利用由磁铁材料制成的磁轭和绕着磁轭卷绕的拾取线圈的树脂模制传感器14A,并且对钢丝圈13使用盘状永久磁铁,纱线检测装置14可以变更为不需要从外部源供电就能够工作。在这样的变更的纱线检测装置14中,CPU 15基于由于电磁感应而发生的检测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存在或者不存在纱线断裂和纱线松捻,所述电磁感应是由拾取线圈和在钢领凸缘12A上行进的钢丝圈13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引起的。
纱线检测装置14可以是需要使用电源的类型,例如发送/接收类型的光电传感器或静电感应类型传感器。
在实施例中,CPU 15形成控制器35的一部分。替代地,控制器35和CPU 15可以单独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纱线检测装置14不一定需要针对每个钢领12设置,而是可以具有针对每个纺纱站设置的传感器14A。可以针对两个钢领12设置具有两个传感器14A的一个纱线检测装置,或者可以针对三个或更多个钢领12设置具有三个传感器14A的一个纱线检测装置。
控制电路板17可以借由插入通过穿过前壁11A形成的孔的螺栓或螺钉而直接安装到钢领板11的前壁11A。
针对每个钢领板11设置的钢领12的数量不限于24个,而可以多于或少于24。
在实施例中,由针对每个钢领板11设置的纱线检测装置14的传感器14A生成的检测信号由一个CPU 15处理。替代地,这样的检测信号可以由针对多个控制电路板17设置的多个CPU 15处理。
与每个纱线检测装置14对应的CPU 15不需要配置为判断纱线的状态,而是配置为仅接收和发送表示纱线状态的脉冲信号,并且另外的控制装置或结合在主控制装置23中的装置可以接收从CPU 15发送的脉冲信号,并且判断纱线的状态例如纱线断裂。
纱线检测装置14不需要具有包括安装板19A和用于保护安装板19A和传感器14A的盖19B的保护结构,而是可以包括与传感器14A及安装板19A一体形成而没有盖19B的结构。
钢领板11不限于具有反转U形剖面的结构,钢领板11而是可以具有曲柄形剖面,并且纱线检测装置14可以安装到钢领板11的后壁。向设置在每个钢领板11上的CPU 15和控制器35的电力传送可以以非接触方式或通过电线进行。当通过电线进行电力传送时,在去除钢领板11时,需要分别去除和分离用于传送的电线及其连接器。当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电力传送时,在去除钢领板11时,不需要去除信号线、电线及其连接器。
本发明不限于应用到环锭纺纱机,而是可以应用到在基座上具有多个钢领板例如11的任何纺纱机。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环锭捻线机。

Claims (6)

1. 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所述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站、基座、安装到所述基座的多个钢领板(11)和主控制器(23),每个钢领板针对多个纺纱站设置,所述纱线检测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检测系统包括:
多个纱线检测单元(16),每个纱线检测单元针对每个钢领板(11)设置,每个纱线检测单元(16)包括:
     针对各纺纱站设置的多个纱线检测装置(14),每个纱线检测装置(14)包括传感器(14A),并且生成表征所述纺纱站处的纱线状态的检测信号;和
     判断装置(15),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纱线状态,并且生成表示所述纱线状态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
设置在相邻的钢领板(11)之间的信号发送器(31)和信号接收器(32),
其中,从所述判断装置(15)向所述主控制器(23)进行信号传送,并且所述信号发送器(31)与所述信号接收器(32)之间的信号传送以非接触方式进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器(31)包括发送线圈(34),所述信号接收器(32)包括接收线圈(36),所述信号发送器(31)与所述信号接收器(32)的信号传送通过所述发送线圈(34)与所述接收线圈(36)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器(31)对应于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和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下降时间,将所述第一脉冲信号转换成具有极短脉冲宽度的第二脉冲信号,所述信号发送器(31)基于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允许电流在所述发送线圈(34)中流动,并且所述信号接收器(32)将由所述接收线圈(36)接收的第二脉冲信号解码为所述第一脉冲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上升时间期间,所述电流沿着一个方向在所述发送线圈(34)中流动,并且在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下降时间期间,所述电流沿着相反方向在所述发送线圈(34)中流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器(31)包括连接到所述发送线圈(34)的差分驱动器(33)。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32)包括连接到所述接收线圈(36)的接收器电路(37)和连接到所述接收器电路(37)的锁存电路(38),其中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由所述接收器电路(37)和所述锁存电路(38)解码为所述第一脉冲信号。
CN201310396853.7A 2012-09-05 2013-09-04 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68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4980A JP5796558B2 (ja) 2012-09-05 2012-09-05 紡機の糸検出装置
JP2012-194980 2012-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8609A true CN103668609A (zh) 2014-03-26
CN103668609B CN103668609B (zh) 2016-04-27

Family

ID=48998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685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68609B (zh) 2012-09-05 2013-09-04 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06134B1 (zh)
JP (1) JP5796558B2 (zh)
CN (1) CN1036686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3106A (zh) * 2015-10-19 2015-12-09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全自动智能纺纱机纺纱单元故障优先控制方法
CN108691044A (zh) * 2017-04-11 2018-10-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环锭细纱机的非正常落纱检测装置
CN110158204A (zh) * 2018-02-16 2019-08-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离心式细纱机在断纱时的回卷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608A (zh) * 1997-12-17 1999-10-06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环锭纺纱机上的纱线的检测装置
JP2002115126A (ja) * 2000-10-06 2002-04-19 Murata Mach Ltd 単錘駆動システム
CN1664193A (zh) * 2004-03-01 2005-09-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对在纺纱机中的纤维束进行品质控制的方法
CN1688756A (zh) * 2002-08-13 2005-10-26 里特机械公司 环锭纺纱机的传感器系统
CN101218161A (zh) * 2005-07-27 2008-07-0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具有纱线监测功能的纺织机
CN101395310A (zh) * 2006-03-28 2009-03-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无线连接的传感器和致动器的纺纱机
JP2010111982A (ja) * 2008-11-10 2010-05-2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の糸切れ検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6887A (ja) * 1985-03-30 1986-10-08 Anritsu Corp Icカ−ド
JPH04100198A (ja) * 1990-08-20 1992-04-02 Fujitsu General Ltd 構内ページングシステム
JP3779845B2 (ja) * 1999-08-04 2006-05-3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バ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US6467585B1 (en) * 2001-07-05 2002-10-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Wireless safety chain for elevator system
JP5474323B2 (ja) * 2008-08-26 2014-04-16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電子回路
CN102061537A (zh) * 2011-01-27 2011-05-18 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细纱机断纱检测无线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608A (zh) * 1997-12-17 1999-10-06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环锭纺纱机上的纱线的检测装置
JP2002115126A (ja) * 2000-10-06 2002-04-19 Murata Mach Ltd 単錘駆動システム
CN1688756A (zh) * 2002-08-13 2005-10-26 里特机械公司 环锭纺纱机的传感器系统
CN1664193A (zh) * 2004-03-01 2005-09-0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对在纺纱机中的纤维束进行品质控制的方法
CN101218161A (zh) * 2005-07-27 2008-07-0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具有纱线监测功能的纺织机
CN101395310A (zh) * 2006-03-28 2009-03-2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具有无线连接的传感器和致动器的纺纱机
JP2010111982A (ja) * 2008-11-10 2010-05-2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紡機の糸切れ検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3106A (zh) * 2015-10-19 2015-12-09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全自动智能纺纱机纺纱单元故障优先控制方法
CN105133106B (zh) * 2015-10-19 2017-06-13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全自动智能纺纱机纺纱单元故障优先控制方法
CN108691044A (zh) * 2017-04-11 2018-10-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环锭细纱机的非正常落纱检测装置
CN110158204A (zh) * 2018-02-16 2019-08-2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离心式细纱机在断纱时的回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1752A (ja) 2014-03-20
CN103668609B (zh) 2016-04-27
EP2706134A3 (en) 2015-05-27
EP2706134A2 (en) 2014-03-12
EP2706134B1 (en) 2016-11-02
JP5796558B2 (ja)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1415B (zh) 用于一个或多个电开关装置的无线系统
EP2671984B1 (en) Yarn detecting system of spinning machine
CN103668609B (zh) 用于纺纱机的纱线检测系统
CN201957018U (zh) 一种用于旋转体的信号传送装置
CN105109906B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安全保护系统
CN106592026B (zh) 具有服务机组的纺织机和在工位之前定位服务机组的方法
CN204789932U (zh) 空气开关状态检测装置、空气开关及空气开关状态检测系统
CN203085885U (zh) 可实时检测接地线状态的地线连接器
CN104199563A (zh) 电磁键盘
CN101169899A (zh) 带电涌保护的信号配电器
CN202488326U (zh) 基于霍尔元件的永磁无刷直流力矩电机
CN201477214U (zh) 接近度传感器
CN105755607A (zh) 一种纺机断线报警装置
CN105629125A (zh) 一种变压器直流偏磁检测装置
CN203376631U (zh) 细纱机纺纱控制系统
CN204740317U (zh) 一种差分漏电流传感器
CN203250684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电磁操动机构
CN202736708U (zh) 一种单匝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CN201985038U (zh) 一种电磁式继电器
CN203117261U (zh) 一种新型开口无磁芯带补偿结构电流传感器
CN210719303U (zh) 一种基于nb-iot的无磁远程水表
CN216381729U (zh) 风力发电机组与风电场
CN203691375U (zh) 一种欧规注塑机通用接口电路
CN209231536U (zh) 一种u位红外检测器
CN102683164B (zh) 一种监控离子注入机异常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