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7961A - 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7961A
CN103657961A CN201310395473.1A CN201310395473A CN103657961A CN 103657961 A CN103657961 A CN 103657961A CN 201310395473 A CN201310395473 A CN 201310395473A CN 103657961 A CN103657961 A CN 103657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unit
pattern
surface treatment
lg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54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57961B (zh
Inventor
朴炅洙
李性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K Inc
Original Assignee
PS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K Inc filed Critical PS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657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7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57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7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9/00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9/02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 B29C59/04Surface shaping of articles, e.g. embossing; Apparatus therefor by mechanical means, e.g. pressing using rollers or endless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D7/01Films o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导光板的装置。该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包括退绕单元,其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卷绕单元,其将由该退绕单元提供的膜卷绕成卷筒形状;表面处理单元,其安置于该退绕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将转移至该卷绕部件中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图案形成单元,其安置于该表面处理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在该表面得到处理的膜的表面上形成微透镜图案;以及图案固化单元,其安置于该图案形成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使该图案固化。

Description

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且更特定而言,涉及制造用于背光的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导光板经组配以将由产生自光源的光所产生的光均一地提供至显示设备中的显示器的整个表面上。自光源入射的具有线性或点光分布的光在穿过导光板同时转换成具有表面光分布的光,从而向显示器提供具有表面光分布的光。
最近,由于显示设备使用超薄型显示器,所以导光板的厚度变得较薄。一般而言,藉由使用模具来制造导光板。然而,尽管使用模具的制造方法的成本较低并且易于进行大规模生产,但若因轻便、纤薄以及紧致的趋势而需要薄导光板,则可能难以制造薄导光板。因此,需要制造薄导光板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缩短加工时间且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造可挠性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经由依序及连续方法制造可挠性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退绕单元,其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卷绕单元,其将由退绕单元提供的膜卷绕成卷筒形状;表面处理单元,其安置于退绕单元与卷绕单元之间以将转移至卷绕单元中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图案形成单元,其安置于表面处理单元与卷绕单元之间以在表面得到处理的膜的表面上形成微透镜图案;以及图案固化单元,其安置于图案形成单元与卷绕单元之间以使图案固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可包括电浆供应部件,其将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以将经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膜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可包括表面处理喷嘴,其在膜的表面上涂覆由疏水性材料形成的膜。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图案形成单元可包括液滴排放喷嘴,其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的液滴排放至膜的表面上。
在甚至其他实施例中,该图案固化单元可包括加热器部件,其向膜施加热。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图案形成单元可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膜的表面上以形成微透镜图案。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可固化树脂可包括UV可固化树脂,且该图案固化单元可包括光源部件,其将UV光照射至膜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表面处理单元、该图案形成单元及该图案固化单元可沿膜转移方向依序安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包括:退绕单元,其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卷绕单元,其将由退绕单元提供的膜卷绕成卷筒形状;表面处理单元,其安置于退绕单元与卷绕单元之间以将转移至卷绕单元中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液滴排放喷嘴,其安置于表面处理单元与卷绕单元之间以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的液滴排放至表面得到处理的膜的表面上,从而形成微透镜图案;加热器部件,其安置于液滴排放喷嘴与卷绕单元之间以向转移的膜施加热;以及光照射部件,其安置于加热器部件与卷绕单元之间以将UV光照射至转移的膜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可包括:外壳,其安置于膜的转移路径上方,该外壳具有底部表面开放的内部空间;气体供应部件,其将来源气体供应至外壳中;多个第一电极,其分别插入支撑转移的膜的滚筒中,该多个第一电极经安置而彼此平行;以及多个第二电极,其彼此平行安置于外壳内以藉由自外部施加的电力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中停留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可包括表面处理喷嘴,其将疏水性流体排放至膜表面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液滴排放喷嘴可包括:喷嘴本体,其具有容纳可固化树脂的容纳部件及连接至该容纳部件以排放可固化树脂液滴的排放孔;及压电组件,其安装于喷嘴本体内以藉由电信号使喷嘴本体振动,从而改变容纳部件的内部压力。
在甚至其他实施例中,用于指示单元导光板的起始点的标记可以预定距离展示于膜上,且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传感器,其安置于表面处理单元与喷嘴本体之间以侦测转移的膜上的标记;以及控制部件,其接收传感器对标记的侦测信号以基于侦测信号来控制液滴排放起始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光照射部件可包括:第一光源,其安置于转移膜所沿转移路径上方;及第二光源,其安置于转移路径下方,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滚筒,其安置于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之间以支撑转移的膜且由透明材料形成。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造导光板的方法包括: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以沿一个方向转移该膜;将转移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膜的表面上以形成微透镜图案;向转移的膜施加热以使图案初步固化,且将UV光照射至施加过热的膜上以使图案再次固化;及将上面图案已固化的膜卷绕成卷筒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膜的表面可包括将含有氧气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以将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膜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藉由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膜的表面上来形成微透镜图案,且该可固化树脂可包括UV可固化树脂。
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指示单元导光板的起始点的标记可以预定距离展示于膜上,可针对单元导光板形成图案,且可基于侦测到标记的时间点来计算相对于单元导光板的液滴的排放起始时间。
在甚至其他实施例中,可将液滴若干次排放至膜的同一区域上以彼此重迭。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藉由将热传递至膜的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中来使图案进行初步固化,且可藉由将UV光照射至膜的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上来使图案进行再次固化。
在本发明的甚至其他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造导光板的方法包括: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以转移该膜;将转移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在表面经处理的膜上形成微透镜图案;使微透镜图案固化;及将固化的膜卷绕成卷筒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图案可包括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膜上以形成图案。
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膜的表面可包括将含有氧气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以将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膜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使图案固化可包括将热提供至膜中。
在甚至其他实施例中,处理表面、形成图案以及使图案固化可依序及连续进行。
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卷绕膜之后将膜切割成导光板单元。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导光板系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藉由使用上述方法来制造。
附图说明
包括所附附图以使得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这些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图示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且连同描述内容一起用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表面处理单元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案形成单元的透视图;
图4为图3的图案形成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排放可固化树脂液滴以使其彼此重迭的状态的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图8至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图11为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制造导光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表面处理单元的视图;
图13及14为上面形成有具有各种尺寸且经由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制造的微透镜的膜的照片;且
图15至18为上面以各种形状排列有经由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制造的微透镜的膜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于下文中。然而,本发明可具体化成不同形式且不应将其视作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实际上,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揭露内容全面且完整,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畴。在图式中,为图解的清晰度起见,放大层及区域的尺寸。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的示意图。
参考图1,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10可藉由处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的膜F来制造导光板。膜F可由能够透射光的透明合成树脂形成。透明合成树脂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伸乙酯、聚萘二甲酸伸乙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烯烃、乙酸纤维素、耐候性氯乙烯及UV可固化树脂、电子束可固化树脂。
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10包括退绕单元100、卷绕单元200、表面处理单元300、图案形成单元400及图案固化单元500。
退绕单元100包括滚动条110,膜围绕该滚动条110卷绕成卷筒形状。退绕单元100将围绕滚动条110卷绕的膜F退绕。
卷绕单元200经安置而与退绕单元100间隔预定距离。卷绕单元200包括滚动条210,由退绕单元100退绕的膜F围绕该滚动条210卷绕成卷筒形状。膜F由退绕单元100连续地退绕,且接着在进行过程之后围绕卷绕单元200卷绕。
导向滚筒610、620及630安置于由退绕单元100退绕的膜F移动的区段中。导向滚筒610、620及630导引膜F移动。即,导向滚筒610、620及630在表面处理单元300与图案固化单元500之间的区段中沿一个方向线性移动。导向滚筒610、620及630在表面处理单元300与图案固化单元500之间的区段中彼此平行间隔分离以支撑沿一个方向转移的膜F。藉由安置于图案固化单元500与卷绕单元200之间的导向滚筒630转换穿过图案固化单元500的膜F的转移方向,且接着将膜F围绕卷绕单元200卷绕。
表面处理单元300、图案形成单元400及图案固化单元500沿膜F的转移方向依序安置于退绕单元100与卷绕单元200之间。
表面处理单元300将膜F的表面加工成疏水性表面,且图案形成单元400在膜F的表面上形成微透镜图案。微透镜图案表示微透镜排列的形状。图案固化单元500使膜F的表面上形成的微透镜图案固化。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各部件。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表面处理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2,表面处理单元300将电浆气体供应至膜F上以处理膜F的表面。表面处理单元300包括腔室310、外壳320、分布板330、第一电极340、第二电极350、气体供应部件360及排气构件370。
腔室31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中且具有内部空间311。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312及313界定于腔室310的两个侧壁中。第一开口312界定于腔室310与退绕单元100邻近的一个侧壁中,且第二开口313界定于腔室310与图案形成单元400邻近的一个侧壁中。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312及313经界定而与膜F的转移路径具有相同高度。膜F经由第一开口312带入腔室310中且经由第二开口313带出腔室310外部。
外壳320安置于腔室310内部。外壳32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外壳320具有开放的底部表面及内部空间。分布板330及第二电极350安置于外壳320内。
分布板330可为厚度较薄的板,且在分布板330中界定分布孔331。分布孔331以均一的距离加以界定且提供使供应至外壳310中的来源气体通过的通道。穿过分布孔331的来源气体均一地供应至第二电极350。
第二电极350安置于分布板330下方。设置多个第二电极350。在此状况下,多个第二电极350彼此平行间隔分离。第二电极350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未图示)。
第一电极34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下方。设置多个第一电极340。在此状况下,多个第一电极340分别与第二电极350平行安置。第一电极340可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未图示)。根据当前实施例,第一电极340可分别插入导向滚筒610、620及630中。导向滚筒610、620及630防止第一电极340暴露于电浆。
气体供应部件360将来源气体供应至外壳320中。可提供含有氧气的的混合气体作为来源气体。供应至外壳320中的来源气体穿过分布孔331与第二电极350之间的空间且接着供应至膜F上。
在自外部电源将电力施加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340及350时,在第一电极340与第二电极350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电场。电场将供应至膜F上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激发的来源气体处理膜F的表面。膜F经由表面处理加以处理的表面具有疏水特性。
排气构件370连接至腔室310中界定的排气孔314。排气构件370调节腔室310的内部压力以将腔室310中停留的反应气体排至外部。在对膜F进行表面处理时,腔室310内部可维持在大气压或小于大气压的压力。
上述表面处理单元可为用于将膜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的装置的一个实例。表面处理单元可具有不同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组态的组态。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案形成单元的透视图,且图4为图3的图案形成单元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考图3及4,图案形成单元400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可固化树脂(在下文中称为「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膜F的表面上以形成微透镜R的图案。可固化树脂包括UV可固化树脂。
图案形成单元400包括液滴排放喷嘴410、可固化树脂供应部件420、传感器430及控制部件440。
液滴排放喷嘴41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以将可固化树脂液滴D排放至膜F上。液滴排放喷嘴410包括喷嘴本体411及压电组件415。
在喷嘴本体411中界定容纳部件412及排放孔413。容纳部件412界定于喷嘴本体411内以容纳可固化树脂。排放孔413界定于喷嘴本体411的底部表面中且连接至容纳部件412。经由排放孔413将容纳于容纳部件412中的可固化树脂排放至膜F上。
压电组件415安装于喷嘴本体411上。设置多个压电组件415。多个压电组件415可经安置而面向彼此,其中容纳部件412处于其间。压电组件415藉由电信号使喷嘴本体411振动。可藉由使喷嘴本体411振动来改变容纳部件412内的压力。因此,可藉由压力改变在排放孔413的末端上形成可固化树脂液滴d。将可固化树脂液滴d排放至膜F上。可固化树脂液滴d可具有约数微米至约数十微米的直径。排放至膜F上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形成微透镜R的图案。由于可固化树脂液滴d排放至膜F的表面上且排列成稠密或几何形状,所以微透镜R的图案可具有各种形状。
可固化树脂供应部件420连接至喷嘴本体411以将可固化树脂供应至容纳部件412中。
传感器430安置于表面处理单元300与液滴排放喷嘴410之间。传感器430识别转移的膜F上展示的标记M。在进行处理过程之后将膜F切割成多块。接着,将多个膜F提供至导光板上。对于各别单元导光板,沿膜F的长度方向,微透镜R的图案可具有相同形状。标记M可提供为指示欲提供为导光板的区域的起始点的信号。传感器430可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下方以识别标记M。另一方面,传感器430可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以侦测标记M。传感器430包括光学传感器。
当传感器430侦测到标记M时,将侦测信号传输至控制部件440中。控制部件440基于侦测信号控制可固化树脂液滴d的排放起始时间。当控制部件440接收侦测信号时,可判定在单元导光板上形成新的图案。并且,控制部件440可鉴于膜F的转移速率来判定可固化树脂液滴d的排放起始时间。并且,控制部件440可根据膜F上形成的微透镜R的图案的形状来控制可固化树脂液滴d的排放时段。
如图5中所示,控制部件440可控制液滴d的排放时段及膜F的转移速率,以使得可固化树脂液滴d1至d3在膜F的同一区域中彼此重迭。最初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1相对广泛地展布于膜F的表面上且接着碳化。其次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2在最初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1上碳化而具有小于最初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1的半径。同样,再次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3可在其次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2上碳化而具有小于其次排放的可固化树脂液滴d2的半径。如上文所述,由于可固化树脂液滴d1、d2及d3经排放而彼此重迭,所以各微透镜R可具有各种形状。微透镜R形状的改变可使光漫射多样化。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6,图案固化单元500使膜F的表面上形成的微透镜R固化。图案固化单元500包括加热器部件510。加热器部件51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以向膜F施加热。藉由加热器部件510提供的热使微透镜R的图案固化。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7,加热器部件510包括第一加热器511及第二加热器512。第一加热器511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且第二加热器512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下方。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511与512经安置而面向彼此。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511及512各自向膜F施加热。藉由热使微透镜R的表面固化。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8,图案固化单元500包括光照射部件520。光照射部件52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以将光照射至膜F上。光照射部件520可照射UV光。UV光可透射微透镜R且接着使微透镜R固化。此处,可固化树脂可为UV可固化树脂。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9,图案固化单元500包括加热器部件510及光照射部件520。加热器部件51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以向膜F施加热。藉由热使微透镜R的图案初步固化。热使各微透镜R的表面固化以维持透镜R的初始形状。光照射部件520安置于加热器部件510与卷绕单元200之间以朝膜F的转移路径的上部部分照射光。光照射部件520可照射UV光。UV光可透射微透镜R且接着使微透镜R固化。此处,可固化树脂可为UV可固化树脂。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案固化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10,图案固化单元500包括加热器部件510及光照射部件520。加热器部件510包括第一加热器511及第二加热器512。第一加热器511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且第二加热器512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下方。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511与512经安置而面向彼此。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511及512各自向膜F施加热。藉由热使微透镜R的表面固化。光照射部件520包括第一光源521及第二光源522。第一光源521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且第二光源522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下方。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521与522经安置而面向彼此。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521及522各自将UV光照射至膜F上。UV光可透射微透镜R且接着使微透镜R固化。
根据当前实施例,支撑转移的膜F的导向滚筒620可由透光性透明材料形成。自第二光源522照射的UV光透射导向滚筒620且供应至膜F上。
在下文中,将描述藉由使用上述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制造导光板的方法。
图11为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制造导光板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1,用于制造导光板的方法包括退绕过程S10、表面处理过程S20、图案形成过程S30、图案固化过程S40、卷绕过程S50及膜切割过程S60。退绕过程S10、表面处理过程S20、图案形成过程S30、图案固化过程S40及卷绕过程S50系依序及连续进行。
在退绕过程S10中,将围绕退绕单元100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F退绕且接着沿一个方向转移。如图1中所示,藉由导向滚筒610改变膜F的转移方向。膜F亦依序穿过表面处理单元300、图案形成单元400及图案固化单元500且沿一个方向转移。
在表面处理过程S20中,将转移的膜F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根据当前实施例,在表面处理过程S20中,藉由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或电浆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使疏水性膜沉积于膜F的表面上。在表面处理过程S20中,将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且接着,将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膜F上以使疏水性膜沉积于膜F的表面上。如图2中所示,经由分布板330的分布孔331与第二电极350之间的空间将自气体供应部件360供应至外壳320中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膜F上。在自外部电源将电力施加于第一电极340及第二电极350时,在第一电极340与第二电极350之间的空间中形成电场。电场将供应至膜F上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使激发的来源气体沉积于膜F的表面上。
在图案形成过程S30中,在表面经处理的膜F上形成微透镜R的图案。如图4中所示,传感器430侦测转移的膜F上形成的标记M。当标记侦测信号接收至控制部件440中时,控制部件440判定开始转移欲提供为单个导光板的区域。控制部件440基于侦测信号来控制液滴排放喷嘴410的液滴排放起始时间。
当在控制部件440控制下将电信号施加于压电组件415时,压电组件415使喷嘴本体411振动。可藉由使喷嘴本体411振动来改变容纳部件412内的压力。因此,可藉由压力改变在排放孔413的末端上形成可固化树脂液滴d。
将可固化树脂液滴d排放至膜F的表面上。由于膜F的表面具有疏水特性,所以液滴d在膜F的表面上碳化而不过度展布。液滴d可以稠密或几何形状排放且排列于各区域上。
根据当前实施例,如图5中所示,液滴d1、d2及d3可经安置而彼此重迭于膜F的相同区域上。液滴d2及d3在先前排放的液滴d1上碳化。由于液滴d1、d2及d3经排放而彼此重迭,所以微透镜R可具有各种形状。并且,微透镜R的形状改变可使光漫射多样化。
在图案固化过程S40中,使膜F的表面上形成的微透镜R的图案固化。参考图6,加热器部件510向转移的膜F施加热,且光照射部件520照射UV光。藉由热使透镜R的表面固化且接着藉由UV光使其完全固化。同样,如图10中所示,第一加热器及第二加热器511及512可向膜F的上部及下部部分施加热,且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521及522可将UV光照射至转移的膜F的上部及下部部分上。然而,如上文所述,可仅藉由加热器部件510或光源部件520中的一者进行图案固化过程S40。
在卷绕过程S50中,将表面完全固化的膜F卷绕。将膜F围绕卷绕单元200卷绕成卷筒形状。
在膜切割过程S60中,依据导光板单元切割围绕卷绕单元200卷绕的膜F。提供切割的膜F作为背光单元的导光板。导光板可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可变形成各种形状。导光板可变形成平面或弯曲形状。即使导光板具有弯曲形状,导光板亦可具有所需的光分布。并且,由于导光板可变形成各种形状,所以导光板可用于具有可挠性显示器以及不规则及实心结构的LED照明装置。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表面处理单元的视图。
参考图12,表面处理单元300'可将疏水性膜L涂覆于膜F的表面上。表面处理单元300'包括表面处理喷嘴380及流体供应部件390。
表面处理喷嘴380安置于膜F的转移路径上方。表面处理喷嘴380包括容纳部件381及排放孔382。容纳部件381安置于表面处理喷嘴380内以提供使疏水性流体暂时停留的空间。排放孔382界定于表面处理喷嘴380的底部表面中且连接至容纳部件381。经由排放孔382将疏水性流体排放至膜F上。
将自表面处理喷嘴380排放的疏水性流体涂覆至膜F的表面上。膜F的表面因疏水性流体层L而可具有疏水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在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表面处理过程S20中,将疏水性流体供应至转移的膜F的表面上以使得膜F的表面具有疏水特性。
图13及14为上面形成有具有各种尺寸且经由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制造的微透镜R的膜F的照片。图13图示上面形成有具有约40微米直径的微透镜R的膜F,且图14图示上面形成有具有约50微米直径的微透镜R的膜F。
图15至18为上面以各种形状排列有经由用于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制造的微透镜的膜的照片。
根据本发明,由于自上面形成有微透镜图案的膜切割多个导光板,所以可缩短制造导光板所需的时间,且可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藉由使用由可挠性材料形成的膜作为母料来制造导光板,所以可制造可挠性导光板。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将膜自退绕单元转移至卷绕单元同时完成制造微印刷图案的过程,所以该过程可依序且连续进行。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藉由使用喷墨法形成微透镜图案,所以可缩短形成图案所需的时间。
以上揭示的标的物应被视作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且随附申请专利范围意欲涵盖属于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及范畴内的所有此类修改、增强及其他实施例。因此,在法律允许的最大程度下,本发明的范畴将由对下列申请专利范围及其等效物的最宽泛可允许的阐释来确定,而不应受上述详细描述内容制约或限制。
【符号说明】
10   装置
100  退绕单元
110  滚动条
200  卷绕单元
210  滚动条
300  表面处理单元
300' 表面处理单元
310  腔室
311  内部空间
312  第一开口
313  第二开口
314  排气孔
320  外壳
330  分布板
331  分布孔
340  第一电极
350  第二电极
360  气体供应部件
370  排气构件
380  表面处理喷嘴
381  容纳部件
382  排放孔
390  流体供应部件
400  图案形成单元
410  液滴排放喷嘴
411  喷嘴本体
412  容纳部件
413  排放孔
415  压电组件
420  可固化树脂供应部件
430  传感器
440  控制部件
500  图案固化单元
510  加热器部件
511  第一加热器
512  第二加热器
520  光照射部件
521  第一光源
522  第二光源
610  导向滚筒
620  导向滚筒
630  导向滚筒
d1   可固化树脂液滴
d2   可固化树脂液滴
d3   可固化树脂液滴
F    膜
L    疏水性膜
M    标记
R    微透镜
S10  退绕过程
S20  表面处理过程
S30  图案形成过程
S40  图案固化过程
S50  卷绕过程
S60  膜切割过程

Claims (27)

1.一种制造导光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退绕单元,其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
卷绕单元,其将由该退绕单元提供的该膜卷绕成卷筒形状;
表面处理单元,其安置于该退绕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将转移至该卷绕单元中的该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
图案形成单元,其安置于该表面处理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在该表面得到处理的该膜的该表面上形成微透镜图案;及
图案固化单元,其安置于该图案形成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使该图案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包括电浆供应部件,其将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以将该经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该膜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包括表面处理喷嘴,其在该膜的该表面上涂覆由疏水性材料形成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图案形成单元包括液滴排放喷嘴,其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的液滴排放至该膜的该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图案固化单元包括加热器部件,其向该膜施加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图案形成单元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该膜的该表面上以形成微透镜图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可固化树脂包括UV可固化树脂,且
该图案固化单元包括光源部件,其将UV光照射至该膜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表面处理单元、该图案形成单元及该图案固化单元沿该膜的转移方向依序安置。
9.一种制造导光板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退绕单元,其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
卷绕单元,其将由该退绕单元提供的该膜卷绕成卷筒形状;
表面处理单元,其安置于该退绕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将转移至该卷绕单元中的该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
液滴排放喷嘴,其安置于该表面处理单元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的液滴排放至该表面得到处理的该膜的该表面上,从而形成微透镜图案;
加热器部件,其安置于该液滴排放喷嘴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向该转移的膜施加热;及
光照射部件,其安置于该加热器部件与该卷绕单元之间以将UV光照射至该转移的膜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包括:
外壳,其安置于该膜的转移路径上方,该外壳具有底部表面开放的内部空间;
气体供应部件,其将来源气体供应至该外壳中;
多个第一电极,其分别插入支撑该转移的膜的滚筒中,该多个第一电极经安置而彼此平行;及
多个第二电极,其彼此平行安置于该外壳内以藉由自外部施加的电力将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间中停留的该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表面处理单元包括表面处理喷嘴,其将疏水性流体排放至该膜的该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液滴排放喷嘴包括:
喷嘴本体,其具有容纳该可固化树脂的容纳部件及连接至该容纳部件以排放该可固化树脂液滴的排放孔;及
压电组件,其安装于该喷嘴本体内以藉由电信号使该喷嘴本体振动,从而改变该容纳部件的内部压力。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指示单元导光板的起始点的标记以预定距离展示于该膜上,且
该制造该导光板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传感器,其安置于该表面处理单元与该喷嘴本体之间以侦测该转移的膜上的该标记;及
控制部件,其接收该传感器对该标记的侦测信号以基于该侦测信号来控制该液滴的排放起始时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该光照射部件包括:
第一光源,其安置于转移该膜所沿的转移路径上方;及
第二光源,其安置于该转移路径下方,
该制造该导光板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滚筒,其安置于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之间以支撑该转移的膜且由透明材料形成。
15.一种制造导光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以沿一个方向转移该膜;
将该转移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
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该膜的该表面上以形成微透镜图案;
向该转移的膜施加热以使该图案初步固化,且将UV光照射至施加过该热的该膜上以使该图案再次固化;及
将上面该图案已固化的该膜卷绕成卷筒形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处理该膜的该表面包括将含有氧气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以将该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该膜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藉由在该喷墨法中将该透光性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该膜的该表面上来形成该微透镜图案,且
该可固化树脂包括UV可固化树脂。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指示单元导光板的起始点的标记以预定距离展示于该膜上,
针对该单元导光板形成该图案,且
基于侦测到该标记的时间点来计算相对于该单元导光板的该液滴的排放起始时间。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该液滴若干次排放至该膜的同一区域上以彼此重迭。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藉由将热传递至该膜的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中来使该图案进行该初步固化,且
藉由将该UV光照射至该膜的该上部部分及该下部部分上来使该图案进行该再次固化。
21.一种制造导光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卷绕成卷筒形状的膜退绕以转移该膜;
将该转移的膜的表面处理成疏水性表面;
在该表面经处理的该膜上形成微透镜图案;
使该微透镜图案固化;及
将该固化的膜卷绕成卷筒形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形成该图案包括在喷墨法中将透光性UV可固化树脂液滴排放至该膜上以形成该图案。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处理该膜的该表面包括将含有氧气的来源气体激发成电浆状态以将该激发的来源气体供应至该膜上。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使该图案固化包括将热提供至该膜中。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处理该表面、该形成该图案以及该使该图案固化依序及连续进行。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卷绕该膜之后将该膜切割成导光板单元。
27.一种导光板,其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且藉由使用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制造。
CN201310395473.1A 2012-09-04 2013-09-03 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7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97830 2012-09-04
KR1020120097830A KR101416474B1 (ko) 2012-09-04 2012-09-04 도광판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7961A true CN103657961A (zh) 2014-03-26
CN103657961B CN103657961B (zh) 2016-08-31

Family

ID=5018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54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7961B (zh) 2012-09-04 2013-09-03 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77031B2 (zh)
KR (1) KR101416474B1 (zh)
CN (1) CN103657961B (zh)
TW (1) TWI5123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906A (zh) * 2017-07-27 2019-02-05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9589A1 (en) * 2009-04-14 2010-10-14 Jonathan Barry Inert uv inkjet printing
US9527307B2 (en) 2010-12-15 2016-12-27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Oxygen inhibition for print-head reliability
US10132934B2 (en) * 2014-09-17 2018-11-20 Stmicroelectronics S.R.L. Integrated detect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detector of particles such as particulates or alpha particles
CN106784365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413804B2 (en) * 2018-02-06 2022-08-1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ossing a substrat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5990A (ja) * 2005-10-13 2007-04-26 Fujifilm Corp 凹凸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244713A1 (en) * 2006-08-30 2009-10-01 Yuji Kodera Micro lens array sheet for use in backlight device and molding roll for manufacturing such mirco lens array sheet
KR20110014430A (ko) * 2009-08-05 2011-02-11 (주) 씨피에스코리아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279431A (zh) * 2010-06-11 2011-12-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膜制作装置及导光膜制作方法
CN102628975A (zh) * 2011-02-02 2012-08-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透射型图像显示器、导光板制造方法、导光板用的紫外固化喷墨用墨
JP2012160405A (ja) * 2011-02-02 2012-08-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39750B2 (ja) * 2003-08-13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及びマイクロ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光学装置、光伝送装置、レーザプリンタ用ヘッド、並びにレーザプリンタ
JP4312140B2 (ja) * 2004-10-01 2009-08-12 花王株式会社 通気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TWI300152B (en) * 2004-12-31 2008-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ight guidind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06334561A (ja) * 2005-06-06 2006-12-14 Fujifilm Holdings Corp 塗布膜の乾燥方法
JP4536784B2 (ja) * 2008-01-31 2010-09-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020113A (en) * 2008-11-21 2010-06-01 Extend Op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 having composite multi-layered film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217153A (en) * 2010-10-25 2012-05-01 Win Optical Co Ltd having smaller imprint areas to make it easier for the control of pressure uniformity and provide a high transcription rate and reduce defect generation
WO2012099123A1 (ja) 2011-01-21 2012-07-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画像表示装置
KR101257459B1 (ko) 2011-02-25 2013-04-23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온도 보상 회로 및 이를 구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05990A (ja) * 2005-10-13 2007-04-26 Fujifilm Corp 凹凸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244713A1 (en) * 2006-08-30 2009-10-01 Yuji Kodera Micro lens array sheet for use in backlight device and molding roll for manufacturing such mirco lens array sheet
KR20110014430A (ko) * 2009-08-05 2011-02-11 (주) 씨피에스코리아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279431A (zh) * 2010-06-11 2011-12-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膜制作装置及导光膜制作方法
CN102628975A (zh) * 2011-02-02 2012-08-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透射型图像显示器、导光板制造方法、导光板用的紫外固化喷墨用墨
JP2012160405A (ja) * 2011-02-02 2012-08-2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導光板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906A (zh) * 2017-07-27 2019-02-05 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30984A (ko) 2014-03-12
US9477031B2 (en) 2016-10-25
CN103657961B (zh) 2016-08-31
KR101416474B1 (ko) 2014-08-06
TWI512345B (zh) 2015-12-11
TW201411206A (zh) 2014-03-16
US20140063854A1 (en)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7961A (zh) 制造导光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05008027A (zh) 用于支承生物膜的膜片组件
RU2014103149A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печати флексографских печатающих элементов
CN106662718A (zh) 光学器件和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
KR101241963B1 (ko) 패턴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45698B (zh) 导光板网点、导光板制作方法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JP6723351B2 (ja) 細長状物を被覆するための方法、ケーブル、該方法のための装置、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CN106186661A (zh) 光纤线材的制造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造装置
KR20230093546A (ko) 임프린팅된 기판
JP2012118358A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385243A (zh) 一种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37980A (zh) 具有微透镜阵列的漫射板
JP2010058436A (ja) 樹脂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EP389418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oxygen inhibition of a light-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in a 3d printing system using inert gas
JP3373790B2 (ja) 光ファイバの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JP2005175242A (ja) 薄膜作製装置及び薄膜作製方法
JP5479259B2 (ja) 塗布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701808B1 (ko) 유리섬유를 이용한 초내열 배터리 분리막의 제조방법
CN109940865B (zh) 转印物、层叠膜、片状转印物、其应用和使用其的设备
CN103496250A (zh) 一种狭缝式涂布机
US20130230276A1 (en) Optic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2019167251A (ja) 光ファイバ母材の製造装置
CN108381816B (zh) 纤维覆膜编织装置及方法
US11213791B2 (en) Nano wire microporous structure
US20130187309A1 (en) Stamp,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tamp, and impri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