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5600A -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5600A
CN103655600A CN201310698698.4A CN201310698698A CN103655600A CN 103655600 A CN103655600 A CN 103655600A CN 201310698698 A CN201310698698 A CN 201310698698A CN 103655600 A CN103655600 A CN 103655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cer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stragaloside
treatment
pachym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86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55600B (zh
Inventor
陶铮
段俊国
路雪婧
张富文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6986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5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5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55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56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药物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黄芪甲苷1~20重量份,茯苓多糖5~20重量份。本发明由天然药用原料的有效成分组合而成,无须煎煮服用,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可制备成丸剂、片剂、泡腾片、胶囊剂、粉剂、颗粒剂、糖浆、口服液、冻干粉针或注射液等,具有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各味药物在提取组方前后均无毒无害,正常剂量服用时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普通适用于癌症患者。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饮片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治疗常常以手术、化疗或放疗为主。手术可切除肿瘤组织,化疗和放疗通过杀死肿瘤细胞而使肿瘤缩小或消失。针对其不同的发病机制,已研发出不同的抗肿瘤药品。
ZL201110020278.1公布了一种治疗癌症的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有蟾衣、刺五加提取物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三种活性组分,所适用的癌症为肝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卵巢癌、膀胱癌、直肠癌、宫颈癌、皮肤癌、脑癌、骨癌和淋巴癌等。ZL201110158035.4公布了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应用和制法,该药物组合物包含有人参、黄芪、刺五加及斑蝥单体成分,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心淋巴瘤和妇科恶心肿瘤等。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其化学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及及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松苓酸和脂肪酸类。现代科学对于黄芪、茯苓的化学成分及每个成分的药理药效研究目前已较为深入,但对于复方配伍则研究较少,未见黄芪甲苷和茯苓多糖进行配伍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天然药用原料的有效成分或其药用原料提取物组合而成的具有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服用方便,适用于多种癌症患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及重量比组成:黄芪甲苷1~20重量份,茯苓多糖5~30重量份;优选地,黄芪甲苷5~15重量份,茯苓多糖10~25重量份优选地,黄芪甲苷10~12重量份,茯苓多糖15~20重量份优选地,优选地,黄芪甲苷10重量份,茯苓多糖15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黄芪甲苷为中药饮片黄芪中提取分离后得到的提取物。
本发明所述的茯苓多糖为中药饮片茯苓中提取分离后得到的提取物。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根据制药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口服、吸入或肠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患者。口服给药时可以制备成片剂、泡腾片、胶囊剂、粉剂、颗粒剂、糖浆或口服液等;在肠外给药时可以制备成冻干粉针及注射液等。
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按前述组分及重量比称取原料;S2: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癌症为鼻咽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
本发明所选用的初始原料黄芪和茯苓为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收载的中药或其炮制品。其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天然药用原料的有效成分组合而成的具有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具有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受性,服用方便,普遍适用于癌症患者等优点;
(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兼顾性,除对癌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对免疫力功能低下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黄芪甲苷、茯苓多糖在单独应用是对癌症治疗作用不明显,当两种成分组合配伍后在对癌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表明黄芪甲苷和茯苓多糖组合配伍后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黄芪甲苷的制备:称取黄芪饮片1kg粉碎,用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第1次加10倍水回流提取1.5小时,第2次、第3次均加入8倍量水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加Ca(OH)2固体粉末适量使其成Ca(OH)2饱和溶液,室温放置16小时,离心,上清液用稀盐酸溶液调节pH至8,加入到HPD-100大孔吸附树脂上,以10升的去离子蒸馏水洗去糖类、盐类,再以5升50%的乙醇洗去杂质,再5升80%的酒精洗脱黄芪甲苷,洗脱液浓缩后离心,经稀乙醇重结晶得黄芪甲苷。除本方法制备黄芪甲苷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规方法制备。
实施例2:
茯苓多糖的制备:称取茯苓饮片1kg粉碎,用水提取多糖方法,先以石油醚(60℃~90℃)回留1小时除去脂类,加入90%乙醇7500ml,在85℃下回流,浸提2次,每次2小时。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挥去溶剂,再用水提取多糖,提取液在50℃经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浓缩后在水溶液中加入4倍量的95%乙醇,静置过夜,运用抽滤瓶进行抽滤,沉淀,依次运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脱,所得到的提取物在60℃真空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到的粉末状提取物即为茯苓多糖。除本方法制备茯苓多糖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规方法制备。
实施例3: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0g,茯苓多糖50g,加入辅料淀粉100g制粒,硬脂酸镁5g,糊精100g、微晶纤维素10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4: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30g,茯苓多糖50g,加入辅料淀粉120g制粒,硬脂酸镁5g,糊精110g、微晶纤维素11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5: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50g,茯苓多糖70g,加入辅料淀粉150g制粒,硬脂酸镁5g,糊精150g、微晶纤维素15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6: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70g,茯苓多糖100g,加入辅料淀粉200g制粒,硬脂酸镁6g,糊精200g、微晶纤维素20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7: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00g,茯苓多糖100g,加入辅料淀粉350g制粒,硬脂酸镁10g,糊精300g、微晶纤维素30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8: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00g,茯苓多糖150g,加入辅料淀粉400g制粒,硬脂酸镁10g,糊精350g、微晶纤维素30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9: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50g,茯苓多糖200g,加入辅料淀粉450g制粒,硬脂酸镁12g,糊精380g、微晶纤维素35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10: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80g,茯苓多糖250g,加入辅料淀粉600g制粒,硬脂酸镁15g,糊精500g、微晶纤维素500g,均匀制得颗粒,压片,得到片剂。
实施例11: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200g,茯苓多糖300g,加入辅料淀粉800g制粒,硬脂酸镁20g,糊精600g、微晶纤维素600g,均匀制得颗粒,装入胶囊,得到胶囊剂。
实施例12: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0g,茯苓多糖50g,加入辅料淀粉100g制粒,硬脂酸镁5g,糊精100g、微晶纤维素100g,均匀制得颗粒,装入胶囊,得到胶囊剂。
实施例13: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30g,茯苓多糖5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14: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50g,茯苓多糖7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15: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70g,茯苓多糖10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注射液。
实施例16: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00g,茯苓多糖10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注射液。
实施例17: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00g,茯苓多糖15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18: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50g,茯苓多糖20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19: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180g,茯苓多糖25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泡腾剂。
实施例20:
称取原料黄芪甲苷200g,茯苓多糖300g,按照常规工艺加入辅料淀粉,制备成泡腾剂。
下面通过具体的药学试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组合物对鼻炎癌的抑制作用
1.1实验材料:人鼻咽癌类上皮样细胞(CNE细胞),BALB/cA雌性裸小鼠共64只,鼠龄4~6周,体重17~20g,在恒温恒湿、新鲜空气高度除尘除菌、无特殊病原菌环境下饲养,按正常供给水和饲料供动物,实验动物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黄芪甲苷、茯苓多糖均按前述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备用。
1.2实验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剥离裸鼠肿瘤,按比例加入生理盐水(1g:3m1)匀浆成细胞悬液,接种至裸小鼠腋下(0.2m1/只)。接种后将裸小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接种后第2天开始给药,对照组分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给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给予阿霉素3mg/kg/d。治疗组分为:A组黄芪甲苷(2mg/kg/d);B组茯苓多糖(2mg/kg/d);C组1:1(1mg+1mg/kg/d);D组1:5(1mg+5mg/kg/d);E组2:3(2mg+3mg/kg/d);F组5:1(5mg+1mg/kg/d),连续给药14天,给药结束后24h内脱颈处死裸小鼠,剥取肿瘤,称量瘤重,计算药物的抑瘤率。抑瘤率=(1-(治疗组瘤重/对照组瘤重))X100%。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对裸小鼠抑制CNE瘤的抑制作用
组别 例数 瘤体重(g) 抑制率(%)
阴性对照 8 1.62±0.47 0
阳性对照 8 0.87±0.38 46.30
A组 8 1.45±0.64 10.50
B组 8 1.51±0.58 6.8
C组1:1 8 1.32±0.62 18.52
D组1:5 8 1.38±0.55 14.82
E组2:3 8 1.02±0.63 37.43
F组5:1 8 1.18±0.59 27.17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抑制CNE瘤细胞在裸小鼠体内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抗鼻炎癌的效果。
二、本发明组合物对卵巢癌的抑制作用
1.1实验材料:脐内皮细胞(HUVEC)由齐鲁制药公司药物研究院提供,第7代;鸡胚由山东SPF种鸡场提供;SD(Sprague Dawley)雌性大鼠由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人HO-8910卵巢癌细胞株来源于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病理室提供;二甲基亚枫(DMso)分析纯sigma公司(美国)产品;小牛血清由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90052)。黄芪甲苷和茯苓多糖均按前述实施例1、实施例2制备,根据前期试验结果将黄芪甲苷和茯苓多糖按1:1;1:5;2:3;5:1进行配伍组合。
1.2实验方法:取HO-8910卵巢癌细胞加入适量0.25%的胰蛋白酶液消化,用含10%小牛血清的即Mll640培养液配成浓度为2x106/ml的单个细胞悬液,以每孔180μl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板中,将培养板置37℃,5%CO2浓度培养箱中培养24h。培养24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配比的药物组合物,A组黄芪甲苷(20μg·ml-1);B组茯苓多糖(20μg·ml-1);C组1:1(10μg·ml-1+10μg·ml-1);D组1:5(10μg·ml-1+50μg·ml-1);E组2:3(20μg·ml-1+30μg·ml-1);F组5:1(50μg·ml-1+10μg·ml-1);设立仅加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则加家兔阴性血清,每组重复8孔。将培养板在37℃,含5%CO2浓度的培养箱中孵育12h、24h、36h、48h,将MTT用无血清即RPMI1640培养液配成1mg/ml溶液,取出培养板,每孔加入5μl,37℃温箱中孵育4h。弃去上清,每孔加入100μl二甲基亚矾(DMSO)进行比色,选择490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各孔的光密度(A值)计算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1.3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观察: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细胞为多角形,边界清楚,胞浆丰富,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而加药组细胞有部分变圆浮起,细胞形态改变成团簇状,边界不清,细胞间隙增大,某些融合部分断裂,部分区域脱落,各配伍组可见细胞周围碎片增多,但程度不一。
在12h、24h、36h、48h四个时段,观察各配伍剂量组对卵巢癌肿瘤细胞(HO-8910)和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见表2,表3,表4和表5。
表212h的增殖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0440537580000061
组别 例数 HUVEC-MTT 例数 HO-8910-MTT
空白对照 8 0.4032±0.0761 8 0.4150±0.0834
阴性对照 8 0.3892±0.0637 8 0.5073±0.0651
A组 8 0.4035±0.0732 8 0.4652±0.0732
B组 8 0.4146±0.0741 8 0.4671±0.0714
C组1:1 8 0.4251±0.0802 8 0.4862±0.0813
D组1:5 8 0.4136±0.0733 8 0.4655±0.0736
E组2:3 8 0.4154±0.0861 8 0.4630±0.0852
F组5:1 8 0.4203±0.0735 8 0.4753±0.0678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324h的增殖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0440537580000071
组别 例数 HUVEC-MTT 例数 HO-8910-MTT
空白对照 8 1.0834±0.0562 8 0.8151±0.0437
阴性对照 8 0.8871±0.0645 8 0.7875±0.0642
A组 8 0.8152±0.0514 8 0.8062±0.0416
B组 8 0.9135±0.0634 8 0.7765±0.0632
C组1:1 8 0.8356±0.0763 8 0.7435±0.0556
D组1:5 8 0.7907±0.0537 8 0.7751±0.0623
E组2:3 8 0.7883±0.0625 8 0.7356±0.0651
F组5:1 8 0.8205±0.0631 8 0.7562±0.0528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表436h的增殖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0440537580000072
组别 例数 HUVEC-MTT 例数 HO-8910-MTT
空白对照 8 1.1235±0.0621 8 0.8151±0.0437
阴性对照 8 0.8303±0.0947 8 0.7876±0.0642
A组 8 0.7669±0.0609 8 0.7518±0.0684
B组 8 0.7561±0.0635 8 0.7465±0.0637
C组1:1 8 0.6152±0.0514* 8 0.6061±0.0453*
D组1:5 8 0.6233±0.0456* 8 0.5324±0.0656*
E组2:3 8 0.5351±0.0475* 8 0.4451±0.0431*
F组5:1 8 0.5602±0.0533* 8 0.4857±0.0528*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548h的增殖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0440537580000081
组别 例数 HUVEC-MTT 例数 HO-8910-MTT
空白对照 8 1.1240±0.0461 8 0.8373±0.0535
阴性对照 8 0.8572±0.0347 8 0.7754±0.0848
A组 8 0.7481±0.0531 8 0.7565±0.0605
B组 8 0.7569±0.0826 8 0.7365±0.0732
C组1:1 8 0.7051±0.0536* 8 0.5062±0.0457*
D组1:5 8 0.6432±0.0471* 8 0.4657±0.0579*
E组2:3 8 0.5426±0.0557* 8 0.4437±0.0716*
F组5:1 8 0.6352±0.0468* 8 0.4589±0.0627*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给药剂量下,单独应用黄芪甲苷或单独应用茯苓多糖时,对卵巢癌肿瘤细胞(HO-8910)和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当将两种成分按本发明的剂量进行组合配伍,在36h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剂量组对卵巢癌肿瘤细胞(HO-8910)和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卵巢癌的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三、本发明组合物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1.1实验材料:BALB/cA雄性裸小鼠共70只,鼠龄4~6周,体重17~20g,在恒温恒湿、新鲜空气高度除尘除菌、无特殊病原菌环境下饲养,按正常供给水和饲料供动物,实验动物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高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第14代购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1.2实验方法:将裸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4%水合氯醛,按0.01mL/g腹腔注射全麻后,取上腹横切口,所有移植瘤接种于肝左叶。治疗组裸鼠于接种后第2天开始予黄芪甲苷和茯苓多糖,治疗组分为:A组黄芪甲苷(2mg/kg/d);B组茯苓多糖(2mg/kg/d);C组1:1(1mg+1mg/kg/d);D组1:5(1mg+5mg/kg/d);E组2:3(2mg+3mg/kg/d);F组5:1(5mg+1mg/kg/d)。对照组予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灌胃。原位移植后第5周处死裸鼠,观察成瘤情况、肝内转移及肺部转移情况。切取肝内移植瘤、肝内转移灶、肺部转移灶,迅速用RNase-free生理盐水反复漂洗,去除非必需组织,灭菌滤纸吸净水份。计算肝及肺组织中转移瘤的情况,称取瘤体重量,测量瘤体的长、短径,肿瘤体积为长径×短径×0.5。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实验结果
对照组及治疗组裸鼠均全部能够成瘤,对照组肝内癌灶体积为3288±863mm3,A组肝内癌灶体积为3147±741mm3,B组肝内癌灶体积为3105±872mm3,C组肝内癌灶体积为2988±819mm3,D组肝内癌灶体积为3008±765mm3,E组肝内癌灶体积为2904±778mm3,F组肝内癌灶体积为2978±863mm3。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各剂量组肝内癌灶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者。通过治疗后裸鼠肝内转移率和肺转移率明显下降。实验结果见表6。
表6各实验组裸鼠肝内转移和肺部转移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肝内转移 肺部转移
对照组 10 10(100) 10(100)
A组 10 8(90) 8(80)
B组 10 9(90) 9(90)
C组1:1 10 7(70) 6(60)
D组1:5 10 8(80) 6(60)
E组2:3 10 5(50) 4(40)
F组5:1 10 6(60) 4(40)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肝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进而也可以看出黄芪甲苷、茯苓多糖在单独应用时的作用低于本发明组合物的作用,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四、本发明组合物对胃癌的抑制作用
1.1实验材料:裸小鼠共64只,鼠龄4~6周,体重17~20g,在恒温恒湿、新鲜空气高度除尘除菌、无特殊病原菌环境下饲养,按正常供给水和饲料供动物,实验动物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人胃腺癌BGC-832细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提供。
1.2实验方法:取生长旺盛期的瘤组织剪切成l.5mm3左右,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腋下,裸小鼠移植瘤用游标卡尺测量移植瘤直径,待肿瘤生长至100-30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30mg/kg/d),A组黄芪甲苷(2mg/kg/d);B组茯苓多糖(2mg/kg/d);C组1:1(1mg+1mg/kg/d);D组1:5(1mg+5mg/kg/d);E组2:3(2mg+3mg/kg/d);F组5:1(5mg+1mg/kg/d)。环磷酰胺采用注射给药,其余各组采用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灌胃。环磷酰胺每周给药2次,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每周给药7次。肿瘤体积(TV)计算公式为:TV=1/2×长×宽,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公式为:第一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除以随机分组时的肿瘤体积,抗肿瘤活性指标相对肿瘤增殖率公式为治疗组RTV除以空白对照组的RTV。
1.3实验结果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人胃癌BGC-823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7。
表7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人胃癌BGC-823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Figure BDA000044053758000010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可以明显抑制肿瘤体积的增长,单独应用黄芪甲苷、茯苓多糖抑制肿瘤体积时作用不够明显,当两者按一定剂量配伍后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体积增长,表明两种有效成分配伍后具有协调增效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黄芪甲苷1~20重量份,茯苓多糖5~3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黄芪甲苷5~15重量份,茯苓多糖10~2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黄芪甲苷10~12重量份,茯苓多糖15~2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比组成:黄芪甲苷10重量份,茯苓多糖1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甲苷为中药饮片黄芪中提取分离后得到的提取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茯苓多糖为中药饮片茯苓中提取分离后得到的提取物。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原料:按前述组分及重量比称取原料;
S2: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常用的药物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剂型为丸剂、片剂、泡腾片、胶囊剂、粉剂、颗粒剂、糖浆、口服液、冻干粉针或注射液。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为鼻咽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
CN201310698698.4A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5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8698.4A CN103655600B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8698.4A CN103655600B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5600A true CN103655600A (zh) 2014-03-26
CN103655600B CN103655600B (zh) 2016-01-27

Family

ID=5029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86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5600B (zh) 2013-12-18 2013-12-18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56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6622A (zh) * 2018-02-02 2018-07-03 杭州发通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调ER-α36表达的物质在制备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48490A (zh) * 2022-04-24 2022-07-1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卵巢早衰的药物组合物、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3305A (zh) * 2007-07-11 2009-01-14 上海新康制药厂 黄芪甲苷的制备方法
CN101757045A (zh) * 2008-11-25 2010-06-30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3305A (zh) * 2007-07-11 2009-01-14 上海新康制药厂 黄芪甲苷的制备方法
CN101757045A (zh) * 2008-11-25 2010-06-30 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6622A (zh) * 2018-02-02 2018-07-03 杭州发通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调ER-α36表达的物质在制备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236622B (zh) * 2018-02-02 2021-09-03 杭州发通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调ER-α36表达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4748490A (zh) * 2022-04-24 2022-07-1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卵巢早衰的药物组合物、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8490B (zh) * 2022-04-24 2023-12-12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卵巢早衰的药物组合物、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5600B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8534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80910B (zh) 一种环黄芪醇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166335A (zh) 生姜与荜拨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癌症放、化疗中减毒增效药物中的用途
CN102145158A (zh) 生姜与丁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癌症放、化疗中减毒增效药物中的用途
CN113813277A (zh) 一种包含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1849999B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0032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13636A (zh) 瓦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抗肿瘤的药物用途
CN103655600B (zh) 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62041B (zh) 葫芦素新的医药用途
CN1775267A (zh) 一种开口箭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73532B (zh) 一种天名精总内酯提取物
CN104069194B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152193B (zh) 1,3,4-三-O-没食子酰基-6-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1168008B (zh) 一种具有抑制肿瘤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63491A (zh) 中药组合物
CN103120721B (zh)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33349A (zh) 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苦笋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02293959B (zh) 一种抗癌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7955A (zh) 一种含有东北天南星的抗肝癌中药混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63492A (zh) 中药提取物
CN103263475A (zh) 中药组合物
CN104173394B (zh) 一种抗乳腺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133383B (zh) 生姜与佛手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癌症放、化疗中减毒增效药物中的用途
CN102068537B (zh) 陈皮甘草制备防治鼻咽癌的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