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5268B - 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5268B
CN103625268B CN201310367580.3A CN201310367580A CN103625268B CN 103625268 B CN103625268 B CN 103625268B CN 201310367580 A CN201310367580 A CN 201310367580A CN 103625268 B CN103625268 B CN 103625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ap
opening
closing
permanent magnet
master re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75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5268A (zh
Inventor
丁龙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25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5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5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30Sensors
    • B60Y2400/301Sensors for position or displac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开闭流入散热器的空气,能够改善汽车性能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包括:风门片,其配置于车辆前方设置的散热器的前方,以开闭流向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电动机,其用于旋转风门片;主传感器,其感测风门片的旋转角度;辅助传感器,其感测风门片的开闭与否;控制部,其控制电动机。其中,控制部,在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若主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主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电动机的驱动,若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通过辅助传感器感测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Description

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开闭流入散热器的空气,能够改善汽车性能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车辆引擎(engine)的冷却装置,利用冷却水的水冷却方式是主流,是一种在位于气缸(cylinder)外侧周围的水套(water jacket)中循环冷却水,以实现引擎的冷却;将达到高温的冷却水引至散热器(radiator),通过行驶过程产生的风等外部风进行热交换后,重新送回水套的结构。
即,所述散热器是通过高温冷却水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冷却引擎的装置。
图1为显示现有车辆用散热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现有的散热器风门片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参照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028654号)。
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辆用散热器11通常设置于车辆10的前方,所述车辆10的前面设置有作为通风口的散热器格栅(radiator grill)12,以吸入外部空气,冷却所述散热器11。
并且,所述散热器格栅12设置有用于所述外部空气流入以及使引擎室的热量向外排出来调节车辆的温度的风门片(flap)13。并且,通过所述风门片13的开闭,作为通风口的散热器格栅12开启和闭合。
此处,风门片13配置于车辆正面部的散热器11和散热器格栅12之间,使得该风门片13能够根据车辆的状态而旋转,从而能够开闭该散热器11。
另外,如图2所示,关闭所述风门片13时空气阻力系数降低,具有降低空气阻力,提高燃料效率的效果。为了提高燃料效率,在关闭风门片13的状态下高速超负荷行驶时,引擎冷却水温及安装于引擎室内部的主要部件的温度将会上升,当这种主要部件的温度上升到基准值以上时,通过旋转风门片13开启所述散热器11,降低引擎室的内部温度。
这种所述风门片的开闭能够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来实现,通过安装反馈传感器等,能够调节所述风门片的多种开闭角度。
反馈传感器是将0度~150度的角度转换成0V~5V的模拟电压的部件,所述反馈传感器将旋转的风门片的正确位置转换成模拟值并传送至微处理器,使得能够正确实现使用者要求的风门片的旋转角度控制。
目前在使用的反馈传感器是石墨电刷型,具有将输出角度准确传送至微处理器的优点,但是其属于通过物理接触产生的驱动,因此耐久性不足,对周围环境敏感。
图3为显示现有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的侧视图及主要结构的斜视图,图4为显示现有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的驱动过程的流程图。
图3(a)显示图2显示的散热器用风门片开闭装置的侧面内部结构,图3(b)显示连接于风门片而旋转的旋转部140及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旋转部140的支架130。
图4中第一列的图显示风门片开闭装置的侧面结构,第二列的图显示利用旋转部140与支架130,风门片旋转的开闭角度,第三列的图显示反馈传感器,即主传感器150根据风门片的旋转感测到的电压的变更状态。
如图3及图4(a)所示,电动机120通过多个齿轮125与旋转部140结合。
如图4(b)所示,电动机120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通过多个齿轮125的旋转,旋转部140及风门片(未图示)随之旋转,由此,反馈传感器,即主传感器150的电压渐渐下降。
图4(c)显示电动机120比图4(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更多,使得主传感器150的电压更低。
如图4(d)图4(e)所示,电动机120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主传感器150感测到的电压重新渐渐上升。
通过这种过程可知,所述主传感器150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正确实现使用者要求的风门片的旋转角度控制。
图5为显示现有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中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的驱动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5(b)所示,在齿轮125通过电动机120已已旋转,但所述主传感器150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图如5(c)所示,所述主传感器150将感测到错误电压,而非正常电压。
此时,如图5(b)所示,所述电动机120将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主传感器150感测到电压。
之后,再次如图5(e)所示,所述电动机120正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后,重复图5(c)及5(e)的过程。
发生这种重复过程,则所述电动机120将不断重复正旋转及逆旋转,使得电动机120发生故障,最终导致风门片开闭装置整体无法驱动。
即,由于单纯一个部件,即传感器150发生故障会导致散热器用风门片开闭装置整体的故障,因此增加更换费用,并且有碍于实现散热器用风门片开闭装置的固有功能,即提高采暖效果、减少尾气、节省燃料费等的功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反馈传感器(feedback sensor),即主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也仍然能够使风门片的开闭动作顺利实现,以执行开闭装置的固有功能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技术方案
旨在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片,其配置于车辆前方设置的散热器的前方,以开闭流向所述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电动机,其用于旋转所述风门片;主传感器,其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辅助传感器,其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电动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使得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若所述主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主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通过所述辅助传感器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所述主传感器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将其转换成模拟电压,进一步地,所述主传感器在所述风门片的完全开启角度和所述风门片的闭合角度之间再感测一个以上的旋转角度。
并且,本发明的能动开闭装置还包括:旋转部,其与所述风门片共同旋转;以及支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风门片。其中,所述辅助传感器,包括:第一永久磁铁及第二永久磁铁,其以相互间隔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以及霍尔传感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配置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和第二永久磁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及第二永久磁铁,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方向的磁极互为相反;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感测所述风门片旋转时与其共同旋转的第一永久磁铁或第二永久磁铁,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所述第一永久磁铁以在所述风门片完全开启时的旋转角度下,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二永久磁铁以在所述风门片闭合时的旋转角度下,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
并且,所述控制部,所述风门片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后,若所述霍尔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第一永久磁铁或第二永久磁铁,则停止所述电动机的驱动。
并且,旨在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用于开闭配置于车辆前方设置的散热器的前方的风门片,以开闭流向所述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感测所述风门片旋转角度的主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利用辅助传感器,只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这种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步骤:驱动连接于所述风门片的电动机,使所述风门片旋转;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通过利用所述主传感器感测旋转完的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第一判断步骤:判断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主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主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是否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利用所述辅助传感器感测通过驱动所述电动机而旋转的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第二判断步骤:判断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辅助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和所述辅助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是否一致;以及警告步骤:产生警告信息。其中,所述主传感器能够在所述风门片的完全开启角度和所述风门片的闭合角度之间再感测一个以上的旋转角度;在所述第一判断步骤中,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若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中,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一致,则结束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若不一致,则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
并且,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步骤:在所述驱动步骤之前监测用于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的所述主传感器本身;以及传感器检查步骤:利用从所述监测步骤测定的值,判断所述主传感器是否正常。其中,所述主传感器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并转换成模拟电压;在所述监测步骤中,监测所述主传感器本身的电压;在所述传感器检查步骤中,若测定的所述主传感器本身的电压在预先设定的电压范围之内,则判断为正常并移动至所述驱动步骤,若测定的所述主传感器本身的电压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压范围,则判断为非正常并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
所述辅助传感器包括:两个永久磁铁,其以相互间隔方式配置并与所述风门片共同旋转;以及霍尔传感器,其配置于所述两个永久磁铁之间并感测旋转的所述永久磁铁,并且,在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中,所述风门片通过所述电动机旋转时,所述霍尔传感器测定所述相互间隔的所述永久磁铁,并以此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启或闭合。
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还包括:位置确认步骤:在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之前,使所述电动机正向及逆向旋转,从而通过所述霍尔传感器及永久磁铁,确认所述风门片的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其中,在所述位置确认步骤中,若所述霍尔传感器测定的值与预先设定的值一致,则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若不一致,则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
技术效果
根据如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其有利效果是,即使作为主传感器的反馈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也仍然能够使风门片的开闭动作顺利实现,执行风门片开闭装置的固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车辆用散热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现有散热器风门片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3为显示现有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的侧视图及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现有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的驱动过程的流程图;
图5为显示现有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中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的驱动过程的流程图;
图6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的侧面及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显示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中主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的驱动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本体 120:电动机
125:齿轮 130:支架
140:旋转部 150:主传感器
160:辅助传感器 161:霍尔传感器
162:第一永久磁铁 163:第二永久磁铁
S10:监测步骤 S20:传感器检查步骤
S30:驱动步骤 S40: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
S50:第一判断步骤 S60:位置确认步骤
S70: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 S80:第二判断步骤
S90:警告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6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的侧面及主要结构的立体图。
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由本体110、电动机120、支架130、旋转部140、风门片(未图示)、主传感器150、辅助传感器160及控制部(未图示)等构成。
所述本体110配置于散热器格栅的侧面,所述本体110内装有所述电动机120。
所述支架130固定安装于所述本体110。
所述旋转部14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130,通过多个齿轮125与所述电动机120连接。
因此,所述电动机120旋转时,通过所述多个齿轮125的旋转,所述旋转部140也随之旋转。
所述风门片配置于设置在车辆前方的散热器的前方,以开闭流向所述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
这种所述风门片结合于所述旋转部140,在所述旋转部140通过所述电动机120而旋转时,与之共同旋转。
在图6(a)中,所述风门片沿以图面为基准面的垂直方向配置。
所述主传感器150用于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与现有技术相同,由反馈传感器构成。
即,所述主传感器150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并转换成模拟电压,进一步地,所述主传感器150能够在所述风门片的完全开启角度和所述风门片的闭合角度之间再感测一个以上的旋转角度,所以能够感测至少三个以上的角度。
所述辅助传感器160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这种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包括:第一永久磁铁162及第二永久磁铁163,其以相互间隔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140;所述霍尔传感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130且配置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及第二永久磁铁163之间。
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及第二永久磁铁163配置得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方向的磁极互为相反;所述霍尔传感器161通过感测所述风门片旋转时与其共同旋转的第一永久磁铁162或第二永久磁铁163,以此来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例如,其配置得若与所述霍尔传感器161相对的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的上面是N极,则与所述霍尔传感器161相对的所述第二永久磁铁163的上面配置为S极。
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在所述风门片完全开启时的旋转角度下,以与所述霍尔传感器161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140;所述第二永久磁铁163在所述风门片闭合时的旋转角度下,以与所述霍尔传感器161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140。
因此,所述旋转部140旋转时,所述霍尔传感器161通过感测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及第二永久磁铁163,能够感测所述风门片是完全开启还是闭合。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用于旋转所述风门片的电动机120。
这种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使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主传感器150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主传感器150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通过所述辅助传感器160,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并且,所述控制部,所述风门片通过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而旋转后,若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感测到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或第二永久磁铁163,则停止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
下面将说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
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显示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中主传感器发生故障时的驱动过程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是配置于车辆前方设置的散热器的前方,以开闭流向所述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的风门片的开闭方法。当感测所述风门片旋转角度的主传感器150发生故障时,利用辅助传感器160,只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为此,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由监测(monitoring)步骤S10、传感器检查步骤S20、驱动步骤S30、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S40、第一判断步骤S50、位置确认步骤S60、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第二判断步骤S80及警告步骤S90构成。
所述监测步骤S10,是感测用于感知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的所述主传感器150本身的步骤,其感测所述主传感器150本身的电压,而所述主传感器监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并转换成模拟电压。
所述传感器检查步骤S20,是利用从所述监测步骤S10测定的值,判断所述主传感器150正常与否的步骤。
所述传感器检查步骤S20中,若测定的所述主传感器150本身的电压在预先设定的电压范围之内,则判断为正常并移动至所述驱动步骤S30;若测定的所述主传感器150本身的电压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压范围,则判断为非正常并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
所述驱动步骤S30,是通过驱动连接于所述风门片的所述电动机120,使所述风门片旋转的步骤。
所述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S40,是通过所述主传感器150感测已旋转的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的步骤。
所述第一判断步骤S50,是通过所述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S40,判断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主传感器150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主传感器150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是否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的步骤。
所述第一判断步骤S50中,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若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
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中、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第二判断步骤S80及警告步骤S90,是在所述传感器检查步骤S20所述主传感器150非正常检测出,或在所述第一判断步骤S50所述主传感器150实际感测的测定值与预先设定的正常值之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时执行的步骤。
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是使所述电动机120正向及逆向旋转,通过所述霍尔传感器161和永久磁铁,确认所述风门片的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的步骤。
在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中,若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测定的值与预先设定的值一致,则判断为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正常工作,并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若不一致,则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S90。
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的具体方法如图8(a)所示,若所述主传感器150感测到错误电压,则如图8(b)所示,使所述电动机120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感测第一永久磁铁162,产生一号输出电压。
此时,不产生通过感测所述第二永久磁铁163而产生的二号输出电压。
然后,如图8(c)所示,使所述电动机120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感测第二永久磁铁163,产生二号输出电压。
此时,不产生通过感测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而产生的一号输出电压。
由此,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即霍尔传感器161能够确认配置于所述风门片的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的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及第二永久磁铁163的位置。
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中,可根据状况省略,直接执行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
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是通过所述辅助传感器160,感测通过驱动所述电动机120而发生旋转的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的步骤。
在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所述风门片通过所述电动机120旋转时,所述霍尔传感器161通过测定所述相互间隔的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或第二永久磁铁163,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启或闭合。
所述第二判断步骤S80,是判断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一致与否的步骤。
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S80中,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一致,则结束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若不一致,则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S90。
即,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S80,如图8(d)所示,所述电动机120被驱动,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感测所述第一永久磁铁162,若其与命令值一致,则停止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使所述风门片保持开启状态。
并且,如图8(e)所示,通过所述电动机120驱动,所述霍尔传感器161感测到所述第二永久磁铁163,若其与命令值一致,则停止所述电动机120的驱动,使所述风门片保持闭合状态。
所述警告步骤S90是,产生警告信息,使使用者对其产生意识的步骤;是在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中,所述霍尔传感器161,即辅助传感器160检测为非正常,或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S80中,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与预先设定的正常值不一致时执行的过程。
所述主传感器150无故障正常工作时,如图7所示,通过所述监测步骤S10、传感器检查步骤S20、驱动步骤S30、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S40及第一判断步骤S50,达到电动机120驱动结束。
并且,所述主传感器150发生故障时,即在所述传感器检查步骤S20,所述主传感器150非检测为正常,或在所述第一判断步骤S50中,所述主传感器150实际感测的测定值与预先设定的正常值之差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时,将移动至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
所述辅助传感器160无故障正常工作时,通过驱动步骤S30、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S70及第二判断步骤S80,达到电动机120驱动结束。
并且,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发生故障时,即在所述位置确认步骤S60,所述霍尔传感器161,即辅助传感器160检测为非正常,或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S80,所述辅助传感器160实际感测的测定值与预先设定的正常值不一致时,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S90。
通过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使得即使在所述主传感器150发生故障时,也仍然能够实现所述风门片的开闭动作,因此无需更换风门片开闭装置整体,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本发明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变更及置换而实施。

Claims (9)

1.一种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门片,其配置于车辆前方设置的散热器的前方,以开闭流向所述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
电动机,其用于旋转所述风门片;
主传感器,其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
辅助传感器,其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电动机,
其中,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使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若所述主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主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通过所述辅助传感器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传感器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将其转换成模拟电压,进一步地,所述主传感器在所述风门片的完全开启角度和所述风门片的闭合角度之间再感测一个以上的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部,其与所述风门片共同旋转;以及
支架,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风门片,
其中,所述辅助传感器,包括:
第一永久磁铁及第二永久磁铁,其以相互间隔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以及
霍尔传感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配置于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和第二永久磁铁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永久磁铁及第二永久磁铁,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方向的磁极互为相反;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感测所述风门片旋转时与其共同旋转的第一永久磁铁或第二永久磁铁,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永久磁铁以在所述风门片完全开启时的旋转角度下,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
所述第二永久磁铁以在所述风门片闭合时的旋转角度下,与所述霍尔传感器相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旋转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所述风门片通过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后,若所述霍尔传感器感测到所述第一永久磁铁或第二永久磁铁,则停止所述电动机的驱动。
6.一种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用于开闭配置于车辆前方设置的散热器的前方的风门片,以开闭流向所述散热器的空气的流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步骤:驱动连接于所述风门片的电动机,使所述风门片旋转;
风门片角度测定步骤:通过利用主传感器感测旋转完的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
第一判断步骤:判断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主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与所述主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之差,是否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利用辅助传感器感测通过驱动所述电动机而旋转的所述风门片的开闭与否;
第二判断步骤:判断所述风门片正常旋转完时所述辅助传感器应感测到的正常值和所述辅助传感器实际感测到的测定值是否一致;以及
警告步骤:产生警告信息,
其中,所述主传感器能够在所述风门片的完全开启角度和所述风门片的闭合角度之间再感测一个以上的旋转角度;在所述第一判断步骤中,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之差在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之内,则结束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若超过预先设定的误差范围,则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在所述第二判断步骤中,若所述正常值与测定值一致,则结束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若不一致,则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步骤:在所述驱动步骤之前监测用于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的所述主传感器本身;以及
传感器检查步骤:利用从所述监测步骤测定的值,判断所述主传感器是否正常,
其中,所述主传感器感测所述风门片的旋转角度,并转换成模拟电压;在所述监测步骤中,监测所述主传感器本身的电压;在所述传感器检查步骤中,若测定的所述主传感器本身的电压在预先设定的电压范围之内,则判断为正常并移动至所述驱动步骤,若测定的所述主传感器本身的电压超过预先设定的电压范围,则判断为非正常并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传感器包括:
两个永久磁铁,其以相互间隔方式配置并与所述风门片共同旋转;以及
霍尔传感器,其配置于所述两个永久磁铁之间并感测旋转的所述永久磁铁,
并且,在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中,所述风门片通过所述电动机旋转时,所述霍尔传感器测定所述相互间隔的所述永久磁铁,并以此感测所述风门片的开启或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确认步骤:在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之前,使所述电动机正向及逆向旋转,从而通过所述霍尔传感器及永久磁铁,确认所述风门片的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
其中,在所述位置确认步骤中,若所述霍尔传感器测定的值与预先设定的值一致,则移动至所述风门片开闭测定步骤,若不一致,则移动至所述警告步骤。
CN201310367580.3A 2012-08-21 2013-08-21 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Active CN1036252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91281A KR101933183B1 (ko) 2012-08-21 2012-08-21 라디에이터용 플랩의 능동 개폐장치 및 개폐방법
KR10-2012-0091281 2012-08-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5268A CN103625268A (zh) 2014-03-12
CN103625268B true CN103625268B (zh) 2016-08-10

Family

ID=50206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7580.3A Active CN103625268B (zh) 2012-08-21 2013-08-21 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33183B1 (zh)
CN (1) CN1036252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2720B1 (ko) * 2014-12-30 2016-06-23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개폐 장치
FR3057501B1 (fr) * 2016-10-19 2019-11-15 Mmt ag Motoreducteur compact
KR102034861B1 (ko) 2019-01-08 2019-10-21 태성전장주식회사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시스템의 플랩 위치 감지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24245B1 (ko) * 2020-10-20 2022-07-25 주식회사 두원전자 홀 센서를 이용한 개폐 감지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6845A (ko) * 2009-09-08 2011-03-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디에이터 플랩 제어 장치를 갖는 차량 및 이의 라디에이터 플랩 제어 방법
KR20110031019A (ko) * 2009-09-18 2011-03-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디에이터 플랩의 페일 세이프티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101108261B1 (ko) * 2009-11-23 2012-01-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플랩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833313B2 (en) * 2010-05-17 2014-09-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Grille airflow shutter system with discrete shutter control
KR101610400B1 (ko) * 2010-09-15 2016-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라디에이터용 플랩의 결빙 감지 및 해제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33183B1 (ko) 2019-03-15
CN103625268A (zh) 2014-03-12
KR20140025097A (ko) 201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5268B (zh) 散热器用风门片的能动开闭装置及开闭方法
US9810138B2 (en) Air control system with an integrated diagnostic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3995651U (zh) 格栅风门装置
CN102818658B (zh) 电机定子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
CN104246166B (zh) 恒温器故障检测装置以及恒温器故障检测方法
JP2010247819A (ja) 可動部材の駆動装置
CN106194447B (zh) 电子节气门控制方法及其节气门系统
CN112639363B (zh) 改进的阀位置控制
BR112012026747B1 (pt) aparelho de diagnóstico de falha para medidor de circulação de ar
CN108507763A (zh) 节温器故障的主动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3660918B (zh) 车辆用空气风门片装置及其失灵判定方法
CN108005796A (zh) 一种电子节气门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3986379B (zh) 单片机、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驱动芯片及驱动方法
CN103591362B (zh) 一种通断控制器专用执行器
CN104713605A (zh)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冷却液流量不足故障诊断方法
KR20140026788A (ko) 플랩 개폐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4045894B2 (ja) エンジンおよび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US20180106207A1 (en) Method for Diagnosing Failure of Power Stage of Electronic Waste Gate Actuator
CN103972604B (zh) 一种动力蓄电池热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2121420B1 (ko) 라디에이터용 플랩의 개폐 장치 및 방법
CN106199728A (zh) 用于检测cvvt中的紧固螺栓的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KR20200138482A (ko) 통합유량제어밸브의 고장 진단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104352A (zh) 节气门装置
JP2014134133A (ja) 吸気システム
KR20170068783A (ko) 모터위치 모델링을 이용한 tps의 고장진단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