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9674B - 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9674B
CN103619674B CN201280029883.8A CN201280029883A CN103619674B CN 103619674 B CN103619674 B CN 103619674B CN 201280029883 A CN201280029883 A CN 201280029883A CN 103619674 B CN103619674 B CN 103619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jet
nozzle body
stream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98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9674A (zh
Inventor
西尾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19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9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6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4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liquid; Windscreen washers
    • B60S1/48Liquid supply therefor
    • B60S1/52Arrangement of nozzles; Liquid sprea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2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 B05B1/0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in flat form, e.g. fan-like, sheet-like
    • B05B1/042Outlets having two planes of symmetr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one of them defining the plane of the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2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 B05B1/08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of pulsating nature, e.g. delivering liquid in successive separate quantities ; Fluidic oscil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6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supporting or holding spraying apparatus
    • B05B15/6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fluid connection of the spraying apparatus or its outlets to flow conduits
    • B05B15/652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fluid connection of the spraying apparatus or its outlets to flow conduits whereby the jet can be oriented
    • B05B15/654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fluid connection of the spraying apparatus or its outlets to flow conduits whereby the jet can be oriented using universal j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清洗喷嘴包括第一喷嘴体(40)、第二喷嘴体(50)、各个流路(MS、SS)和密封部,所述第一喷嘴体(40)包括具有底部(41a)及侧壁部(41b)的嵌合凹部(FC);所述第二喷嘴体(50)具有紧贴于侧壁部(41b)的紧贴壁部(51)且嵌合所述嵌合凹部(FC);所述各个流路(MS、SS)设置在底部(41a)和抵接平面部(52)之间并流通洗涤液;所述密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喷嘴体(40)的边缘部(44)和所述第二喷嘴体(50)的球状表面部(53)之间并密封所述第一喷嘴体(40)和所述第二喷嘴体(50)之间。由此,各个所述喷嘴体(40、50)与所述侧壁部(41b)和所述紧贴壁部(51)进行紧密贴合并凹凸嵌合,即能够使其具有插入边而进行凹凸嵌合,从而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而提高密封性。因此,能够抑制洗涤液的扩散范围产生偏差。

Description

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该清洗喷嘴包括向清洗表面喷射清洗液的喷嘴和保持喷嘴的喷嘴保持构件。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等车辆上设置有用于去除挡风玻璃(清洗表面)表面附着的尘埃等污垢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具有在车内设置有利用刮水器开关进行运转的泵,利用泵的运转将清洗箱内的清洗液(清洁液)通过软管和清洗喷嘴向清洗表面进行喷射。然后,喷射清洗液的同时使刮水器叶片进行往复擦拭动作,从而完成去除清洗表面附着的污垢。
清洗喷嘴具有喷射清洗液的喷嘴,该喷嘴设置成能够在清洗表面的广范围内持续喷射清洗液。一般,被称为扩散式喷嘴。该扩散式喷嘴设置成用少量清洗液能够高效率地清洗清洗表面,这种扩散式喷嘴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被人所知。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喷嘴(可变喷嘴方向的扩散喷嘴),包括在内部有供给口、内部流路、反馈流路及喷射口的下部振动喷嘴;用于阻塞该下部振动喷嘴的具有平板状的上部盖喷嘴。而且,将下部喷嘴与用于对设置在下部喷嘴的各个流路进行阻塞的上部盖喷嘴进行重叠,两者用焊接方式结合方式形成为一体。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喷嘴,包括在内部有液体流入部、液体喷射部及自振流路、形成为同一形状(半球状)的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而且,将分别设置分割体的流路等的一侧互相对接后,在形成在对接面周围的槽部供给熔融树脂,由此两者形成为一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2002-067887号公报(图1)
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2009-227209号公报(图3)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据上述各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喷嘴,形成喷嘴的两个构件(下部振动喷嘴及上部盖喷嘴/第一分割体及第二分割体)的平面之间彼此对接后,两者用焊接等结合方式形成一体化。因此,在喷嘴内流动的清洗液的液压高的情况下,由于两个构件在平面之间接触并焊接,由于两者的结合强度不足,导致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而且,因两个构件之间形成间隙使密封性降低的情况下,对清洗液无法正确传递自振,其结果,会引起清洗液的扩散范围存在偏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该清洗喷嘴能够提高形成喷嘴的两个构件的密封性,从而能够抑制扩散范围的偏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清洗喷嘴包括向清洗表面喷射清洗液的喷嘴和保持所述喷嘴的喷嘴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清洗喷嘴包括:形成所述喷嘴且包括具有底部及侧壁部的嵌合凹部的第一喷嘴体;形成所述喷嘴、具有与所述侧壁部相对的对向壁部并且嵌合在所述嵌合凹部的第二喷嘴体;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底部和插入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对向壁部的一端侧之间设置有流通所述清洗液的流路;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嵌合凹部的开口侧和插入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对向壁部的另一端侧之间设置有密封所述第一喷嘴体和所述第二喷嘴体之间的密封部。
本发明的清洗喷嘴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沿所述喷嘴的周围连续设置。
本发明的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为包括向清洗表面喷射清洗液的喷嘴和保持所述喷嘴的喷嘴保持构件的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该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包括具有底部及侧壁部的嵌合凹部的第一喷嘴体和具有与所述侧壁部相对的对向壁部的第二喷嘴体,在所述嵌合凹部嵌合所述第二喷嘴体,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底部和插入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对向壁部的一端侧之间形成流通所述清洗液的流路的嵌合工序;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嵌合凹部的开口侧和插入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对向壁部的另一端侧之间供给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喷嘴体和第二喷嘴体之间形成密封部的密封工序;经密封工序形成的所述喷嘴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喷嘴保持构件的安装凹部的安装工序。
本发明的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沿所述喷嘴周围连续设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包括:包括有底部及侧壁部的嵌合凹部的第一喷嘴体;具有与侧壁部相对的对向壁部且嵌合在嵌合凹部的第二喷嘴体;在第一喷嘴体的底部和插入第二喷嘴体的对向壁部的一端侧之间,设置用于流通清洗液的流路;在第一喷嘴体的嵌合凹部的开口侧和插入第二喷嘴体的对向壁部的另一端侧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第一喷嘴体和第二喷嘴体之间的密封部。由此,使各个喷嘴体与侧壁部、对向壁部紧密贴合的凹凸嵌合,即,使其能够具有插入边进行凹凸嵌合,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从而抑制两者由清洗液的液压导致的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性,抑制清洗液的扩散范围产生偏差。另外,由于设置在喷嘴内的流路和密封各个喷嘴的密封部通过侧壁部(对向壁部)而进行分隔,因此,对于各个喷嘴体的流路附近的变形很难传递到密封部,从而能够长期持续维持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将密封部沿喷嘴周围连续设置,例如,密封部能够形成为环状的。由此,例如,与具有两个分离的密封部的喷嘴相比,不仅能够提高密封部的强度,还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关于本发明的清洗喷嘴的车辆的一部分的图。
图2是表示放大图1的清洗喷嘴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清洗喷嘴的剖视图。
图4中的(a)和(b)是表示放大喷嘴单体的立体图。
图5是分解图4中的喷嘴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中的(a)和(b)是说明喷嘴密封工序的说明图。
图7中的(a)和(b)是表示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喷嘴体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清洗喷嘴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清洗喷嘴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喷嘴单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分解图10的喷嘴并从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分解图10的喷嘴并从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中的的(a)和(b)是说明图10的喷嘴的粘合工序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关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嘴的分隔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分别表示为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所涉及清洗喷嘴的车辆的一部分的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清洗喷嘴的立体放大图,图3是图2的清洗喷嘴的剖视图,图4中的(a)和(b)是表示喷嘴单体的立体放大图,图5是分解图4的喷嘴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的车辆10的前侧设置有作为风挡玻璃的前窗玻璃11(清洗表面)。前窗玻璃11上设置有能够自由摆动的DR侧(司机席侧)刮水器构件12和能够自由摆动的AS侧(助手席侧)刮水器构件13。
DR侧刮水器构件12包括DR侧刮水器叶片12a和DR侧刮水器刷臂12b,DR侧刮水器叶片12a能自由转动地安装在DR侧刮水器刷臂12b的顶端。AS侧刮水器构件13包括AS侧刮水器叶片13a和AS刮水器刷臂13b,AS侧刮水器叶片13能自由转动地安装在AS侧刮水器刷臂13b的顶端。
在各个刮水器刷臂12b、13b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将刮水器马达(未图示)旋转运动变换为摆动运动的连杆机构(未图示),通过对刮水器马达进行旋转驱动,能够使各个刮水器叶片12a、13a在前窗玻璃11的各个擦拭范围11a、11b内进行往复擦拭动作。
在车辆10的前侧设置有机盖10a。在机盖10a靠前窗玻璃11的一侧,安装有一对清洗喷嘴14。软管(未图示)的一侧能够安装在各个清洗喷嘴14上,软管的另一侧通过泵连接于清洗箱(未图示)。各个清洗喷嘴14,即扩散式清洗喷嘴通过操作刮水器开关(未图示),向前窗玻璃11上的较广范围的各个喷射范围15a、15b内喷射洗涤液(清洗液)。
如图2及图3所示,各个清洗喷嘴14均具有相同结构且包括由合成树脂等树脂材料制成预定形状的喷嘴保持构件20和喷嘴30。
喷嘴保持构件20包括头部21和脚部22,这些头部21及脚部22分别固定为一体。头部21包括在固定于机盖10a的状态下朝向前窗玻璃11开口,并安装有喷嘴的安装凹部21a。安装凹部21a的内侧形成为球状,通过形成为球状的安装凹部21a的内侧,使球状的喷嘴30能够保持自由转动。
脚部2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内侧形成用于流通洗涤液的流通流路22a。在流通流路22a的一端侧(图中上侧)连接在头部21的安装凹部21a上,使流通于流通流路22a的洗涤液引导至安装在安装凹部21a的喷嘴30上。
在脚部22的另一端侧(图中下侧)一体地设置有能够安装在软管的一端侧的锥形肩部22b,该锥形肩部22b能够防止软管的脱落。另外,在头部21的脚部22侧一体设置有一对卡合爪部21b,通过使各个卡合爪部21b弹性变形而插入机盖10a的安装孔(未图示)中,从而使喷嘴保持构件20(清洗喷嘴14)固定于机盖10a上。
如图4及图5所示,喷嘴30具有第一喷嘴体40及第二喷嘴体50,在第一喷嘴体40和第二喷嘴体50之间,设置有通过硬化熔融树脂MR(参照图6)而形成的密封部60(图中阴影部分),在此,各个喷嘴体40、50及密封部60均利用同样的合成树脂等树脂材料制成预定形状。
喷嘴30通过将各个喷嘴体40、50通过密封部60一体化形成为球状,如图3所示,形成球状的喷嘴30利用以预定压向安装凹部21a进行加压使其嵌入到安装凹部21a。另外,喷嘴30能够以安装在安装凹部21a的状态进行转动,由此调整喷嘴30的相对于喷嘴保持构件20的倾斜角度,即调整洗涤液的相对于前窗玻璃11的喷射位置。
第一喷嘴体40包括设定为与安装凹部21a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的球状本体部41;从球状本体部41突出的流入侧凸部42;从球状本体部41向与流入侧凸部4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喷射侧凸部43。
球状本体部41具有如图5所示的底部41a,在底部41a的周围形成有包围所述底部41a的侧壁部41b(图中斜线部分)。在此,底部41a及侧壁部41b上形成有用于嵌合第二喷嘴体50的嵌合凹部FC。在底部41a上一体设置有从流入侧凸部42向喷射侧凸部43延伸的一对流路形成凸部41c。各个流路形成凸部41c形成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的主流路(流路)MS和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一对副流路(流路)SS。
流入侧凸部42配置在形成喷嘴保持构件20的头部21的内部,即各个流路MS,SS的上流侧(参照图3)。流路侧凸部42大致形成为圆筒形状,其径向内侧形成有流入口42a。流入口42a的入口侧的开口面积设定成比出口侧的开口面积还大,在流入口42a的出口侧使洗涤液的流通量变小。即,流入口42a设置成能够提高朝向各个流路MS、SS的洗涤液的流速。
喷射侧凸部43配置在形成喷嘴保持构件20的头部21的外部,即各个流路MS,SS的下流侧(参照图3),使其面向前窗玻璃11。喷射侧凸部43大致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径向内侧形成有喷射口43a。喷射口43a的入口侧的开口面积设定成比出口侧的开口面积还小(未表示详细图),在喷射口43a的入口侧使洗涤液的流通量变小。即,喷射口43a设置成能够提高朝向前窗玻璃11的洗涤液的流速。
第二喷嘴体50形成为能够嵌合第一喷嘴体40的嵌合凹部FC的形状,在第二喷嘴体50的周围设置有作为对向壁部的紧贴壁部51(图中斜线部分)。紧贴壁部51在第二喷嘴体50嵌合在嵌合凹部FC的状态下,与形成嵌合凹部FC的侧壁部41b紧密结合。也就是,通过紧贴壁部51与侧壁部41b的紧密结合将喷嘴30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流入各个流路MS,SS的洗涤液向喷嘴30的外部泄露。
插入第二喷嘴体50的紧贴壁部51的一端侧,即图5中的第二喷嘴体50的里面侧(图中内面侧)为抵接平面部52。该抵接平面部52在第二喷嘴体50嵌合到嵌合凹部FC的状态下,与流路形成凸部41c的顶端侧无间隙地紧密贴合。这样,各个流路MS,SS设置在第一喷嘴体40的底部41a和第二喷嘴体50的抵接平面部52之间。
另一方面,插入第二喷嘴体50的紧贴壁部51的另一端侧即图5中的第二喷嘴体50的表面侧(图中前方侧)为球状表面部53。由此,在第二喷嘴体50嵌合到嵌合凹部FC的状态下,第二喷嘴体50与第一喷嘴体40共同形成为球状。
在第二喷嘴体50的球状表面部53上形成有一对夹具安装凹部53a,各个夹具安装凹部53a上卡合有自动装配装置等的把持夹具(未图示)的顶端部。即,通过利用该把持夹具把持第二喷嘴体50,使第二喷嘴体50一边运送至第一喷嘴体40位置处,一边与嵌合凹部FC嵌合。
如图4的阴影部分所示,密封部60设置在第一喷嘴体40的嵌合凹部FC的开口侧(图中上侧)上形成的边缘部44与插入第二喷嘴体50的紧贴壁部51的另一端侧、即球状表面部53之间。密封部60具有粘接各个喷嘴体40、50的粘合功能和密封(密闭)各个喷嘴体40、50之间的密封功能,通过硬化流入到边缘部44和球状表面部53之间的熔融树脂MR(参照图6)而制成预定形状。
密封部60具有环状主体部61和余厚部62(駄肉部),环状本体部61在插入到流入口42a、各个流路MS、SS、喷射口43a的第二喷嘴体50侧,沿喷嘴30的周围连续形成为大致环状。余厚部62与环状主体部61的喷射侧凸部43侧设置成一体,且截面形成为大致圆弧形状以覆盖形成在喷射侧凸部43的出入口平面部43b。
在此,出入口平面部43b与形成在密封部60成形用的模具(未图示)上的出入口(熔融树脂供给口)相对。由此,由出入口供给的熔融树脂MR从出入口平面部43b流入至边缘部44与球状表面部53之间。
下面对喷嘴30的自振作用,即通过各个流路MS,SS扩散洗涤液的作用进行说明。
从流入口42a流入至喷嘴30内的洗涤液分离到图5实线箭头表示的主流路MS和图5虚线箭头表示的副流路SS中。而分离的副流路SS会从喷射口43a侧回到流入口42a与主流路MS再度汇合。由此,通过将副流路SS作为反馈流与主流路汇合,使喷射口43a喷射的洗涤液进行振动。其结果,洗涤液从喷射口43a向前窗玻璃11进行广范围的扩散。
下面对如上所述形成的清洗喷嘴14的制造方法用附图详细说明。
图6中的(a)和(b)是说明喷嘴密封工序的说明图。
【部件成形工序】
首先,如图5所示,成形第一喷嘴体40及第二喷嘴体50(部件)。在各个喷嘴体40、50成形中,利用各种相应的预定模具(未图示)使熔融树脂流入模具的内部而成形(射出成形)为预定形状。
【嵌合工序】
接着,准备在部件成形工序中成形的第一喷嘴体40及第二喷嘴体50,将第二喷嘴体50嵌合在第一喷嘴体40的嵌合凹部FC上。此时,第一喷嘴体40的侧壁部41b与第二喷嘴体50的紧贴壁部51紧密贴合,并且,将第二喷嘴体40的抵接平面部52与第一喷嘴体40的流路形成凸部41c的顶端侧紧密贴合。由此,各个喷嘴体40、50一体化,如图6中的(b)所示的底部41a与抵接平面部52之间形成各个流路MS、SS。在此,嵌合作业通过将自动装配装置等的把持夹具卡合到各个夹具安装凹部53a,驱动控制把持夹具而移动第二喷嘴体50来进行。
这样经过嵌合工序,如图6中的(a)所示,在各个喷嘴体40、50之间(边缘部44、球状表面部53之间)沿喷嘴30的周围连续形成有大致环状的槽部G。
【密封工序】
其次,在经过嵌合工序形成的大致环状的槽部G上由未图示的模具的出入口按粗线箭头表示的预定压供给高温熔融树脂MR(密封构件)。然后,使熔融树脂MR从出入口平面部43b遍及至槽部G的内部,从而熔化各个喷嘴体40、50与熔融树脂MR接触的部分。由此,使熔融树脂MR周围的各个喷嘴体40、50有组织地成一体化,在各个喷嘴体40、50之间形成密封部60(环状主体部61及余厚部62)。因此,各个喷嘴体40、50相互牢固地紧密贴合,进而完成如图4所示的喷嘴30。
在此,如图6中的(b)所示,通过将第一喷嘴体40和第二喷嘴体50进行凹凸嵌合,使侧壁部41b与紧贴壁部51之间形成插入边(IS。由此,将与第一喷嘴体40和密封部60接触部分的第一密封部JS1,和与第二喷嘴体50和密封部60接触部分的第二密封部JS2从各个流路MS、SS进行分隔。另外,通过凹凸嵌合各个喷嘴体40、50,使第二喷嘴体50变厚,从而提高第二喷嘴体50的刚性使其不易变形。
【安装工序】
接着,准备经过密封工序完成的喷嘴30,并准备由其他作业工序装配的喷嘴保持构件20。然后,如图3所示,在喷嘴保持构件20的安装凹部21a以预定压加压并嵌入(安装)喷嘴30。在此,嵌入时将喷射口43a朝向安装凹部21a的开口侧。另外,调整喷嘴30相对于喷嘴保持构件20的位置使第一喷嘴体40位于图中下方侧(脚部22侧),由此完成清洗喷嘴14。但是,也可以调整喷嘴30的位置使第二喷嘴体50位于图中下方侧。重要的是,如图2所示,只要使喷射口43a的开口状态为沿前窗玻璃11的左右方向的横宽开口状态(横長開口状態)就可以。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设置有:包括具有底部41a及侧壁部41b的嵌合凹部FC的第一喷嘴体40;具有与侧壁部41b紧密贴合的紧贴壁部51并与嵌合凹部FC嵌合的第二喷嘴体50;在第一喷嘴体40的底部41a和插入第二喷嘴体50的紧贴壁部51的一端侧的抵接平面部52之间设置,并流通洗涤液的各个流路MS,SS;在第一喷嘴体40的嵌合凹部FC的开口侧的边缘部44和插入第二喷嘴体50的紧贴壁部51的另一端侧的球状表面部53之间设置,并对第一喷嘴体40和第二喷嘴体50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60。
由此,将各个喷嘴体40、50与侧壁部41b、紧贴壁部51紧密贴合并进行凹凸嵌合,即持有插入边IS进行凹凸嵌合,使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两者由洗涤液的液压引起的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性,从而抑制洗涤液的扩散范围产生偏差。另外,在喷嘴30内设置的各个流路MS、SS与密封各个喷嘴体40、50的密封部60通过侧壁部41b(紧贴壁部51)而进行分隔,因此对于各个喷嘴体40、50的各个流路MS、SS附近的变形不易传递到密封部60,从而能够长期持续维持密封性。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密封部60沿喷嘴30的周围连续设置成大致环状的。例如,与具有两个分隔的密封部的喷嘴进行比较,能够提高密封部的强度,进而更能提高密封性。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利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附上同一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7中的(a)和(b)表示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喷嘴体的立体图。
相比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在省略了与第一喷嘴体40一体设置的各个流路形成凸部41c(参照图5)的同时,其不同点在于,如图7所示,将与各个流路形成凸部41c形成同一形状的各个流路形成凸部71,与一端插入到第二喷嘴体70的紧贴壁部51中的平面部72一体成形。在此,各个流路形成凸部71深入到第一喷嘴体40的内侧,其顶端部与第一喷嘴体40的底部41a无间隙地紧密贴合。
由此,第一喷嘴体40的底部41a和第二喷嘴体70的平面部72之间形成各个流路MS,SS(参照图5)。即,通过省略了各个流路形成凸部41c的第一喷嘴体40和第二喷嘴体70一体化,从而形成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嘴30同一形状的喷嘴(未图示)。
在如上述形成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起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在第一喷嘴体40和第二喷嘴体50(70)之间的大致环状的槽部G(参照图6)内,供给熔融树脂MR而进行粘合,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在第一喷嘴体40及第二喷嘴体50(70)的槽部G的周围通过粘合剂、超音波熔接、热熔胶熔接等其他粘合方法进行粘合。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作为对向壁部与侧壁部41b紧密贴合的紧贴壁部5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采用与侧壁部41b之间局部形成间隙的对向壁部。此时,能够容易进行相对于第一喷嘴体的第二喷嘴体的嵌合作业。在此,在第一喷嘴体和第二喷嘴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内进入有作为密封构件60的熔融树脂MR(参照图6),因此不会使密封性能受损。
更进一步,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将流路形成凸部41c(71)的顶端侧与抵接平面部52(底部41a)紧密贴合,由此形成各个流路MS,SS,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在介于流路形成凸部41c(71)的顶端侧与抵接平面部52(底部41a)之间设置有比第一喷嘴体40及第二喷嘴体50更柔软的板构件,由此能够提高密封性。此时,省略第一喷嘴体40或者第二喷嘴体50(70)的流路形成凸部41c(71),也能够使板构件与流路形成凸部设置为一体,由此能够容易成形第一喷嘴体40及第二喷嘴体50(70)。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清洗喷嘴14适用于清洗车辆10的前窗玻璃1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清洗车辆10的后窗玻璃、飞机、铁道车辆等的挡风玻璃。
下面对于第三实施方式利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8是表示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清洗喷嘴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图8的清洗喷嘴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喷嘴单体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分解图10的喷嘴并从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分解图10的喷嘴并从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清洗喷嘴140,如图8及图9所示,包括利用合成树脂等的树脂材料制成预定形状的喷嘴保持构件200和喷嘴300。
喷嘴保持构件200具有头部210和脚部220,这些头部210及脚部220分别固定为一体。头部210包括在固定于机盖10a(参照图1)的状态下朝向前窗玻璃11开口,并安装有喷嘴的安装凹部210a。安装凹部210a的内侧形成为球状,由此球状的喷嘴300保持自由转动。
脚部220形成为圆筒状,其内侧形成用于流通洗涤液的流路220a。在流路220a的一端侧(图中上侧)连接在头部210的安装凹部210a上,使流通流路220a的洗涤液引导至安装在安装凹部210a的喷嘴300上。
在脚部220的另一端侧(图中下侧)一体设置有能够安装在软管的一端侧的锥形肩部220b,该锥形肩部220b能够防止软管的脱落。另外,在头部210的脚部220侧一体设置有一对卡合爪部210b,通过使各个卡合爪部210b弹性变形而插入机盖10a的安装孔(未图示)中,从而使喷嘴保持构件200(清洗喷嘴140)固定于机盖10a上。
如图10至图12所示,喷嘴300具有分别形成为同一形状的半球状体的第一喷嘴体310及第二喷嘴体320,在第一喷嘴体310和第二喷嘴体320之间,设置有板状的分隔构件330。喷嘴300将各个喷嘴体310、320通过分隔构件330进行对接而成一体化,由此喷嘴体形成为球状。在此,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都利用合成树脂(プラスチック)等的树脂材料制成预定形状。
如图9所示,球状的喷嘴300利用以预定压向安装凹部210a进行加压使其嵌入到安装凹部210a。另外,喷嘴300以安装在安装凹部210的状态进行转动,由此调整喷嘴300的相对于喷嘴保持构件200的倾斜角度,即调整洗涤液的相对于前窗玻璃11的喷射位置。
如图11及图12所示,喷嘴300的内侧插入分隔构件330并设置用于分别流通洗涤液的第一流路400及第二流路500。第一流路400设置在分隔构件330的第一喷嘴体310侧,第二流路500设置在分隔构件330的第二喷嘴体320侧。
第一流路400通过第一流入部410及第一自振流路420而形成,在第一流路400的第一自振流路420侧连接用于喷射洗涤液的第一喷射口430。第一喷流路400及第一喷射口430设置在第一喷嘴体310和分隔构件330之间。另外,第二流路500通过第二流入部510及第二自振流路520而形成,在第二流路500的第二自振流路520侧连接用于喷射洗涤液的第二喷射口530。第二流路500及第二喷射口530设置在第二喷嘴体320和分隔构件330之间。
在此,第一喷射口430朝向前窗玻璃11的上方侧,第二喷射口530朝向前窗玻璃11的下方侧。由此,从第一喷射口430喷射的洗涤液传递到前窗玻璃11的上方侧,而从第二喷射口530喷射的洗涤液传递到前窗玻璃11的下方侧。
将各个流入部410、510的出口侧的开口面积设定成比入口侧的开口面积还小,再各个流入部410、510的出口侧使洗涤液的流通量变小。即,提高各个流入部410、510朝向各个自振流路420、520的洗涤液的流速。
将各个喷射口430、530的入口侧的开口面积设定成比出口侧的开口面积还小,在各个喷射口430、530的出口侧是洗涤液的流通量变小。即,提高各个喷射口430、530朝向前窗玻璃11的洗涤液的喷射速度。
各个自振流路420、520包括用于大致径直地连通各个流入部410、510和各个喷射口430、530之间各个主流路440、540,和用于插入各个主流路440、540并分别相对的一对副流路450、550。主流路440、540和各个副流路450、550通过一对壁部460、560而隔开。在此,各个壁部460、560构成有用于在喷嘴300的内部形成流路的流路形成凸部。
从各个流入部410、510流入到各个自振流路420、520的洗涤液分离成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的主流MS1和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副流SS1。所分离的副流SS1回到各个流入部410、510的出口侧(各个自振流路420、520的入口侧)与主流MS1进行汇合。由此,补充对主流的振动(自振)。
这样,通过副流SS1作为反馈流与主流MS1进行汇合,使从各个喷射口430、530喷射的洗涤液进行振动,其结果,洗涤液从各个喷射口430、530向前窗玻璃11进行广范围的扩散。在此,第一喷嘴体310侧的主流MS1和第二喷嘴体320侧的主流MS1分别通过分隔构件330进行分隔,因此,不会造成相互影响。即,例如,一方向的主流MS1不会对另一方向的主流MS1进行阻碍作用,使各个喷射口430、530分别状态良好地进行喷射洗涤液。由此,使对于前窗玻璃11的纵方向(上下方向)的洗涤液的扩散范围变宽。
下面对于如上述形成的清洗喷嘴140的制造方法利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3中的(a)和(b)是说明图10的喷嘴的粘合工序的说明图。
【部件成形工序】
首先,如图11及图12所示,成形第一喷嘴体310、第二喷嘴体320及分隔构件330(部件)。在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的成形中,分别利用相对应的预定模具(未图示)使熔融树脂流入所述模具的内部而成形(射出成形)为预定形状。在此,为使第一喷嘴体310及第二喷嘴体320均具有同一形状,能够利用相同的模具进行成形。
【对接工序】
其次,准备在部件成形工序中成形的第一喷嘴体310、第二喷嘴体320及分隔构件330,使各个喷嘴体310、320的各个流路400、500侧互相相对,并使分隔构件330介于各个喷嘴体310、320之间。然后,使各个喷嘴体310、320进行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分隔构件330夹持在各个喷嘴体310、320之间。由此,在第一喷嘴体310和分隔构件330之间形成第一流路400和第一喷射口430,在第二喷嘴体320和分隔构件330之间形成第二流路500和第二喷射口530。经过如上述的对接工序,如图13中的(a)所示,使各个喷嘴体310、320之间及分隔构件330的外周部分形成包围喷嘴300周围的槽部G1。
【粘合工序】
其次,在经过对接工序形成的槽部G1内由相对配置的一对熔融树脂供给喷嘴(未图示)以箭头表示的预定压供给高温熔融树脂MR1。于是,如图13中的(b)的箭头所示,熔融树脂MR1会遍及至槽部G1的内部,从而熔化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与熔融树脂MR1接触的部分。由此,使熔融树脂MR1周围的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有组织地成一体化,从而使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相互牢固地进行粘合,而完成如图10所示的喷嘴300。
【安装工序】
其次,准备经过粘合工序完成的喷嘴300,并准备由其他作业工序装配的喷嘴保持构件200。然后,如图9所示,在喷嘴保持构件200的安装凹部210a以预定压加压并嵌入(安装)喷嘴300。在此,嵌入时将各个喷射口430、530朝向安装凹部210a的开口侧。另外,如图8所示,将第一喷嘴体310位于图中上方侧(与脚部220侧的相反侧),将第二喷嘴体320位于图中下方侧(脚部220侧)。由此,完成清洗喷嘴140。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喷嘴300由第一喷嘴体310及第二喷嘴体320形成,第一喷嘴体310和第二喷嘴体320之间设置有分隔构件330,在第一喷嘴体310和分隔构件330之间设置有用于流通洗涤液的第一流路400及用于喷射洗涤液的第一喷射口430,在第二喷嘴体320和分隔构件330之间设置有用于流通洗涤液的第二流路500及用于喷射洗涤液的第二喷射口530.
由此,在分隔构件330的第一流路400侧和第二流路500侧分隔清洗液的流通,从而能够使对应于各个流路400、500的第一喷射口430及第二喷射口530分别喷射清洗液。因此,例如,通过使第一喷射口430朝向前窗玻璃11的纵方向上方侧,使第二喷射口530朝向前窗玻璃11的纵方向下方侧,从而使对于前窗玻璃11的纵方向的洗涤液的扩散范围变宽,进而也能够适用于较大的前窗玻璃。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各个喷嘴体310、320的内侧一体设置有用于形成各个流路400、500的壁部460、560,因此,通过将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进行对接,从而能够使各个喷嘴体310、320的内侧形成各个流路400、500。因此,能够省略准备并装配用于形成各个流路400、500的其他构件的劳力,从而能够提高清洗喷嘴140的装配作业性。
下面对于第四实施方式利用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分标记同一记号,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图14是表示关于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嘴的分隔构件的立体图。
与第三实施方式相比,第四实施方式在省略了各个喷嘴体310、320的各个壁部460、560(参照图11及图12)的同时,其不同点在于,与各个壁部460、560同一形状的各个壁部610、620相对于分隔构件600的图中上下面并一体成形。在此,各个壁部610深入到第一喷嘴体310的内侧而形成第一流路400(参照图11),各个壁部620深入到第二喷嘴体320的内侧而形成第二流路500(参照图12)。即,通过将省略了各个壁部460、560的各个喷嘴体310、320与分隔构件600一体化,从而形成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喷嘴300同一形状的喷嘴(未图示)。
在如所述形成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起到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此,例如,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表示,将第一喷嘴体310、第二喷嘴体320及分隔构件330(600)通过在槽部G1(参照图13)内供给熔融树脂MR1而进行粘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将各个喷嘴体310、320及分隔构件330(600)通过粘合剂粘合、超音波熔接、热熔胶熔接等其他粘合方法进行粘合。
另外,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表示,在各个喷嘴体310、320两者上分别设置各个壁部460、560(第三实施方式),及在分隔构件600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各个壁部610、620(第四实施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只在一个喷嘴体设置各个壁部,只在分隔构件的一侧面设置各个壁部,使两者具有组装性地进行粘合。
更进一步,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清洗喷嘴140适用于清洗车辆10的前窗玻璃11(参照图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车辆10的后窗玻璃、飞机、铁道车辆等的挡风玻璃。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清洗喷嘴用于利用形成清洗器装置的泵的运转而进行喷射洗涤液(清洗液),从而去除挡风玻璃(清洗表面)附着的尘埃等污垢。

Claims (4)

1.清洗喷嘴,该清洗喷嘴包括向清洗表面喷射清洗液的喷嘴和保持所述喷嘴的喷嘴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清洗喷嘴包括:
形成所述喷嘴且包括具有底部及侧壁部的嵌合凹部的第一喷嘴体;具有与所述侧壁部紧密结合的对向壁部和与所述底部相对的里面的第二喷嘴体,该第二喷嘴体与所述嵌合凹部嵌合并与所述第一喷嘴体共同形成所述喷嘴;
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底部和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里面之间设置有流通所述清洗液的流路;
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嵌合凹部的开口侧的边缘部和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对向壁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所述第一喷嘴体和所述第二喷嘴体之间的密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沿所述喷嘴的周围连续设置。
3.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该清洗喷嘴包括向清洗表面喷射清洗液的喷嘴和保持所述喷嘴的喷嘴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包括具有底部及侧壁部的嵌合凹部的第一喷嘴体和具有与所述侧壁部相对的对向壁部的第二喷嘴体,在所述嵌合凹部嵌合所述第二喷嘴体,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底部和所述第二喷嘴体的里面之间形成流通所述清洗液的流路的嵌合工序;
在所述第一喷嘴体的所述嵌合凹部的开口侧的边缘部和所述第二喷嘴体的所述对向壁部之间设置的槽供给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喷嘴体和第二喷嘴体之间形成密封部的密封工序;
经密封工序形成的所述喷嘴安装在形成于所述喷嘴保持构件的安装凹部的安装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喷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沿所述喷嘴周围连续设置。
CN201280029883.8A 2011-06-17 2012-05-23 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9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5013 2011-06-17
JP2011135013A JP5700551B2 (ja) 2011-06-17 2011-06-17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12/063187 WO2012172943A1 (ja) 2011-06-17 2012-05-23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9674A CN103619674A (zh) 2014-03-05
CN103619674B true CN103619674B (zh) 2016-02-10

Family

ID=47356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8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19674B (zh) 2011-06-17 2012-05-23 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97272A1 (zh)
EP (1) EP2708426B1 (zh)
JP (1) JP5700551B2 (zh)
CN (1) CN103619674B (zh)
WO (1) WO20121729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5012B2 (ja) * 2013-11-20 2017-10-18 株式会社ミツバ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JP6257341B2 (ja) * 2014-01-16 2018-01-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JP6846924B2 (ja) * 2016-12-26 2021-03-24 株式会社ミツバ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EP3717784B1 (en) 2017-11-28 2024-03-06 Ohio St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fluidic oscillator and fluidic oscillator with three dimensional output je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PL3755464T3 (pl) * 2018-02-20 2023-04-11 Spraying Systems Co. Rozpyłowa dysza do cieczy z dzielonym korpusem
JP7122132B2 (ja) 2018-03-15 2022-08-1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クリーナノズルおよび車両用クリーナノズルの組み付け方法
EP3976975A4 (en) 2019-05-29 2023-06-21 Ohio St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 OUT OF PLANE CURVED FLUID OSCILLATOR
JP2023510460A (ja) * 2019-11-14 2023-03-14 オハイオ・ステイト・イノベーション・ファウンデーション 噴霧化出力を備えた流体発振器デバイス
US11548480B2 (en) * 2019-12-13 2023-01-10 Pony Ai Inc. Sensor assembly cleaning apparatuses
US20230180990A1 (en) * 2021-12-13 2023-06-15 Champion Industries, Inc. Soaker sinks and fluid distribution assembli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09690U1 (de) * 1983-03-31 1985-02-14 Knorr-Bremse Fluidics GmbH, 8000 München Fluidischer oszillator ohne bewegliche teile und buerste, insbesondere zahnbuerste, zur aufnahme des oszillators
JP2005199193A (ja) * 2004-01-16 2005-07-28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27209A (ja) * 2008-03-25 2009-10-08 Mitsuba Corp 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8601A (en) * 1947-02-05 1952-05-27 Trico Products Corp Windshield clearing system
DE19911805A1 (de) * 1999-03-17 2000-09-28 Bosch Gmbh Robert Spritzvorrichtung für eine Scheibenwaschanlage
JP2002067887A (ja) * 2000-08-30 2002-03-08 Nippon Vinylon Kk 噴射方向可変拡散ノズルと液体噴射装置
DE10246979B4 (de) * 2002-10-09 2006-02-09 Daimlerchrysler Ag Wasch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scheibe
US20040227021A1 (en) * 2003-05-16 2004-11-18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Tool-free, quick disconnect, nozzle assembly
US6948513B2 (en) * 2003-06-16 2005-09-27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Integral check valve for nozzles
JP5756349B2 (ja) * 2011-06-16 2015-07-29 株式会社ミツバ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09690U1 (de) * 1983-03-31 1985-02-14 Knorr-Bremse Fluidics GmbH, 8000 München Fluidischer oszillator ohne bewegliche teile und buerste, insbesondere zahnbuerste, zur aufnahme des oszillators
JP2005199193A (ja) * 2004-01-16 2005-07-28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227209A (ja) * 2008-03-25 2009-10-08 Mitsuba Corp 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72943A1 (ja) 2012-12-20
JP2013001265A (ja) 2013-01-07
EP2708426B1 (en) 2019-06-26
JP5700551B2 (ja) 2015-04-15
EP2708426A4 (en) 2015-04-22
EP2708426A1 (en) 2014-03-19
US20140097272A1 (en) 2014-04-10
CN103619674A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674B (zh) 清洗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US11505163B2 (en) Foreign matter removal devic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foreign matter removal device
US20200198591A1 (en) Foreign matter removal device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same
JP5756349B2 (ja)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23006A (zh) 用于将至少一种流体喷射到机动车辆的待清洁表面上的清洁装置
JP5349820B2 (ja) 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JP6257341B2 (ja) ノズ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US6948513B2 (en) Integral check valve for nozzles
JP6804457B2 (ja) 車両風防ガラス洗浄液分配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流体分配バルブ
JP6215012B2 (ja)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JP6655367B2 (ja) 自動車の窓ガラスを払拭するシステムのワイパーアーム用の洗浄液を側方に噴出するための装置
JP6466755B2 (ja) 吐出ノズル
JP2014125058A (ja) 車輌用洗浄装置
CN110099823B (zh) 液压连接器、装配有这种液压连接器的挡风玻璃擦拭器、组装方法以及制造方法
CN209225121U (zh) 一种喷嘴及包含其在内的洗涤系统、雨刮和汽车
CN113165601A (zh) 刮水片装置
JP2004050079A (ja) 車両用ウインドウォッシャー液噴射ノズル
CN104071133A (zh) 车辆用清洗装置
CN111376870A (zh) 具有集成的流体管道的刮水片适配器
CN104781110A (zh) 一体化有喷嘴的雨刮器刮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