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9207B - 磁性拉链 - Google Patents

磁性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9207B
CN103619207B CN201180070910.1A CN201180070910A CN103619207B CN 103619207 B CN103619207 B CN 103619207B CN 201180070910 A CN201180070910 A CN 201180070910A CN 103619207 B CN103619207 B CN 103619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procket
main part
slide fastener
leng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09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9207A (zh
Inventor
近藤祐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19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9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9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4Stringers arranged edge-to-edge when fastened, e.g. abutting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D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UTTONS, PINS, BUCKLES OR SLIDE FASTENERS, AND TO JEWELLERY, BRACELETS OR OTHER PERSONAL ADORNMENTS
    • A44D2203/00Fastening by use of magnet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得住长时间的使用且容易制造的磁性拉链。磁性拉链(10)在成对的链带(11)的相向的链带侧缘部沿链带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磁性链齿(12),相向的链齿彼此利用磁力连结,各磁性链齿(12)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主体部(21)和埋设于主体部(21)的磁性体(22),磁性体(22)的链带长度方向的两个顶端部(14a、14b)均自主体部(21)露出,露出的这些顶端部(14)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均随着远离主体部(21)而沿链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Description

磁性拉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拉链。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其中,在成对的链带的相互相向的链带侧缘部沿链带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磁性链齿,且能够利用磁力使磁性链齿连结。
背景技术
最近,开始出现了通过使拉链链齿具有磁性而能够连结拉链链齿的拉链,期待将这种拉链用作各种物品的新的开闭用具。磁性拉链能够不使用拉头地来对物品的开口部进行开闭,而且,利用磁石的吸引力来进行拉链的连结,所以能够获得与以往的拉头型拉链不同的使用感觉。
作为赋予拉链链齿磁性的方法,公知有这样的方法:将磁石埋设于树脂制的链齿构件而形成拉链链齿;或者,在对混合有磁性材料和合成树脂材料的混合物进行注塑成型后,进行充磁而形成拉链链齿。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498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该文献的第0024段):利用嵌入成型将磁石埋装于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的合成树脂材料中,由此形成拉链链齿(磁性构件)。
在日本特开2007-31925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该文献的第0015段):各磁性链齿的头部通过在对合成树脂进行注塑成型时埋设磁石而形成。并且,该文献还记载有(尤其参照该文献的图12):在链齿的头部,通过使磁石的一部分突出成圆柱状来设置卡脱凸部,另一方面,设置有能嵌装于该卡脱凸部的卡脱凹部。在同一段落中还公开了:磁性链齿的头部也可以通过在对含磁性材料的合成树脂进行注塑成型后进行充磁而形成。此外,在该文献中还进一步记载了(该文献的第0071段):较佳的是,为了防止磁石自磁性链齿脱落,在磁石的长度方向中央设置凹部且将磁石埋设于磁性链齿的头部。
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0/100744号(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该文献的第0070段):通过以跨过链带的链带正反面的方式进行成型材料的注塑成型,由此将磁性链齿成形为规定的形状,其中,上述成型材料通过混合有尼龙等合成树脂和含有氧化铁或钕的磁性材料而形成。此外,还记载有:依次对成型为规定形状的磁性链齿实施镀铝等表面处理、涂饰处理和镀金处理等,然后使磁性链齿在较强的磁场中充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98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319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10074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磁性拉链为以往已知。但是,在如日本特开2006-149824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9253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的、利用嵌入成型将磁石埋装于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的合成树脂材料中来形成拉链链齿的方法中,需要在模具内部对磁石进行定位,但是将磁石精度较佳地配置于模具是比较困难的。另外,磁石有可能会脱落。在日本特开2007-319253号公报(专利文献2)虽记载有:为防止磁石脱落,在磁石的长度方向中央设置凹部而将磁石埋设于磁性链齿的头部,但并未公开具体的形状。
在国际公开第2010/100744号(专利文献3)中虽然提出了一种不在链齿内埋设磁石,而是在对磁性材料和合成树脂材料的混合物进行注塑成型后,再进行充磁来制造磁性链齿的方法,但在这种磁性链齿的情况下,在反复开闭拉链时,接触时的摩擦会削磨磁性链齿,所以存在经不住长时间使用的问题。即使通过金属镀覆等将链齿的四周包覆起来,但由于磁性链齿的形状复杂,所以仍难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得住长时间使用且容易制造的磁性拉链。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一发明中,磁性拉链在成对的链带的相向的链带侧缘部沿链带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磁性链齿,相向的链齿彼此利用磁力相连结,各磁性链齿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主体部和埋设于主体部的磁性体,磁性体的链带长度方向的两个顶端部均自主体部露出,露出的这些顶端部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均随着远离主体部而沿链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一技术方案中,磁性体在收容于主体部的部分具有与主体部卡合的卡定部,用于防止磁性体沿链带长度方向相对于主体部移动。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卡定部为如下形状,即,关于磁性体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磁性体收容在主体部内的部分的最大截面积比露出的两个顶端部的最大截面积大。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露出的两个顶端部的形状从圆锥状、圆锥台状、方锥状、方锥台状和曲面状中选择。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露出的两个顶端部为球面状。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磁性体为球状。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在磁性链齿的主体部存在能够卡合于与该主体部相连结的对方侧的磁性链齿的主体部的卡合凸部、和容纳该卡合凸部的卡合凹部,卡合凸部设置在比磁性体的链带宽度方向中央更靠相向的链带侧的位置,卡合凹部设置在比磁性体的链带宽度方向中央更靠固定有该磁性体的链带侧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合凸部在链带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磁性体突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经得住长时间使用且容易制造的磁性拉链。另外,通过在磁性链齿的主体部设置能够卡合于与该主体部相连结的对方侧的磁性链齿的主体部的卡合凸部、和容纳该卡合凸部的卡合凹部,能够提高对于沿着将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拉链拉开的方向作用的力的抵抗力。另外,通过使上述卡合凸部在链带长度方向上比上述磁性体突出,能使沿着将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拉链拉开的方向作用的力不易施加于磁性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磁性拉链中各磁性链齿分离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中在正反面的中央对各磁性链齿的从链带向链带的相向侧突出了的部分进行剖切后的样子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磁性拉链的各磁性链齿连结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各磁性链齿分离后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从一面侧对安装于图1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磁性拉链的链带的磁性链齿中的一个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主视图。
图8是从另一面侧对安装于图1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磁性拉链的链带的磁性链齿中的一个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主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从图2取出一个磁性链齿后而得到的节选图。
图12是沿图10的A-A’线的剖面。
图13是示意地表示将磁性体的形状形成为圆柱状时的埋设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将磁性体的形状形成为胶囊状时的埋设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将磁性体形成为在N极侧和S极侧不同的形状时的埋设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磁性拉链的各磁性链齿分离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磁性拉链的各磁性链齿连结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8是有关本发明的又一本实施例的磁性拉链的,表示在头部的正反面形成有圆形形状的凹陷的样子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磁性拉链;11、链带;12、磁性链齿;13、芯绳;14a、14b、磁性体的露出的顶端部;21、主体部;22、磁性体;23、腿部;24、头部;25a至25d、卡合凸部;26a至26d、卡合凹部;27、卡合凸部;28、卡合凹部;29、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中,各磁性链齿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主体部和埋设于主体部的磁性体,磁性体的链带长度方向的两个顶端部均自主体部露出,这些露出的顶端部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均随着远离主体部而沿链带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利用磁性体的自主体部露出的2处露出部分,能够在对磁性体和主体部进行嵌入成型时从上下方利用模具夹持磁性体,所以能够容易地对磁性体进行定位,提高尺寸精度。另外,通过采用了使露出的部分(顶端部)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的结构,由此能够在使磁性链齿沿链带长度方向连结时,磁性体彼此相接触的面积减小,降低因连结时的摩擦而削磨磁性体的危险性。其结果,能够经得住长时间使用。作为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具体结构,并没有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圆锥状、圆锥台状、方锥状、方锥台状和曲面状,从防止因磁性体彼此的接触而使磁性体磨削或缺损的观点出发,优选对角部、棱部实施倒角加工。另外,与使各磁性体以面接触的方式相连结的情况相比,在各磁性体以点接触的方式相连结的情况下彼此的接触面积更小,因此优选使各磁性体以点接触的方式相连结。作为该种形状,可以举出例如圆锥状、方锥状或曲面状。作为由磁性体彼此的接触引起的磨削、缺损的可能性小且接触面积也小的形状,可以举出曲面状,优选形成为球面状。
当磁性体的露出的顶端部的大小过大时,在使链齿连结时,磁性体彼此容易接触,而且也容易自主体部脱落,所以优选将磁性体的体积的50%以上收容于主体部。但是,当磁性体的露出的部分的大小过小时,会影响嵌入成型时的定位精度,所以优选收容于主体部的部分为磁性体的体积的90%以下。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磁性体具有与主体部进行卡合的卡定部,该卡定部防止磁性体相对于主体部朝向链带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具有这种卡定部,能够防止磁性体自主体部脱落。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这种形状,即,关于磁性体的在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磁性体收容于主体部的部分的最大截面积比露出的两个顶端部的最大截面积更大。作为这样的形状,典型地为球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收容于主体部的部分形成为沿着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中间收细的形状,也可以沿着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一个或多个凹凸部。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以磁性链齿能够沿链带长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连结的方式,沿链带长度方向始终以相同的朝向排列设置磁性体的N极和S极。例如,可以始终将磁性体的长度方向的同一侧的磁极作为N极(或S极),来将磁性链齿埋设于链带。此时,为了不弄错磁极的朝向,可以在磁性体上设置记号。作为记号,除了例如进行标记的方法以外,还有在N极侧和S极侧形成为不同形状的方法。另外,在注塑成型后使磁性体充磁的情况下,无需设置这种记号。另外,为了能够只根据形状即可判断在嵌入成型后的磁性链齿的磁极的朝向,也可以将主体部形成为在链带长度方向为非对称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磁性拉链中,作为磁性体,并没有限定,可以使用例如磁石、铁氧体和稀土类磁石(钕、钐钴磁体),作为磁力强的磁性体,可以举出钕。铁氧体在成本方面是廉价的。在磁石中,出于磁石大小相同时磁力强度占优势的原因,优选使用钕磁石,并且如果使用钕磁石还能够实现小型化。另外,磁石除了已充磁的磁石以外,也可以是对磁性材料和合成树脂材料的混合物进行注塑成型而形成规定形状后进行充磁而得到的磁性体(塑料磁铁)。另外,采用与磁性体相比不易因接触时的磨损而发生磨削的材料来形成主体部。另外,由于磁性链齿的主体部采用合成树脂制材料形成,所以因接触时的摩擦而磨削或缺损的可能性小。因此,也可以积极地在主体部设置凹凸部,该凹凸部能够使该主体部与连结于该主体部的对方侧的磁性链齿的主体部进行卡合。作为主体部的材料的合成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例如聚缩醛(Polyacetal)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等,考虑到润滑性,优选使用聚缩醛。
对于链带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除了编织布、无纺布和乙烯类织物那样的软质材料以外,也可以是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等硬质材料。
也可以将上止、下止安装于本发明的磁性拉链。
对于本发明的磁性拉链的安装位置没有限制,例如能够安装于衣服的前门襟、袖子部分等的开口部、手提包和袋等的开口部、帐篷等结构物的开口部。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拉链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链带的长度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在参照图面的情况下,将纸面的上方向设为上方向,将纸面的下方向设为下方向。将链带的宽度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在参照图面的情况下,将纸面的左方向设为左方向,将纸面的右方向设为右方向。另外,将链带的正反方向设为正反方向,将纸面的近前侧设为正面侧,将纸面的内侧设为反面侧。
参照图1和图3,在图1中表示本实施例的磁性拉链10的各磁性链齿12分离后的状态,在图3中表示各磁性链齿12相连结后的状态。本实施例的磁性拉链10包括左右一对链带11和多个磁性链齿12,这些磁性链齿12沿链带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设置于左右一对链带11的相互相向的链带侧缘部。链带11分别在侧缘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剖视为膨胀状的芯绳13,以从正反面夹着芯绳13的方式注塑成型(嵌入成型)磁性链齿12。
磁性链齿12均为相同形状,左侧的磁性链齿12的列和右侧的磁性链齿12的列为正反的关系。磁性链齿12包括:聚缩醛制的主体部21,其以跨过链带11的正反面的方式被固定;钕磁石制的球状的磁性体22,其以上端部14a和下端部14b露出的状态埋设于主体部21。上端部14a是在主体部21的链带长度方向上侧自主体部21露出的部分,下端部14b是在主体部21的链带长度方向下侧自主体部21露出的部分,也将露出的该上端部14a和下端部14b称为顶端部。在左右的磁性链齿12的列处于完全连结的状态时,磁性体22沿上下方向排列成一直线状,左右的磁性链齿12通过以在一方的相邻磁性链齿12之间插入相向的一侧的磁性链齿12方式相连结。
在图6以及图7中,分别表示了从左斜前方和正前方对安装于链带11的磁性链齿12中的一个进行观察时所看到的情况。另外,在图8以及图9中,分别表示了从左斜后方和正后方观察该磁性链齿12时所看到的情况。此外,图10表示沿图9的C-C’线的剖视图,图11表示从图2取出一个磁性链齿而得到的节选图,图12表示沿图10的A-A’线的剖面。参照上述图6至图12详细说明磁性链齿12的结构。
为了使磁性链齿12能够沿上下方向排列地连结,磁性体22在上下方向上始终以相同朝向的方式排列设置有N极和S极。另外,磁性体22的上下方向的顶端部14a、14b均自主体部21露出,露出程度上下相同。根据图11和图12可理解为:关于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的磁性体22的截面积,使磁性体22收容于主体部21的部分的截面积最大的直径Y,比使露出的两个顶端部14a、14b的截面积最大的直径X更大,由此能够使磁性体22不易上下地脱落。
主体部21包括:腿部23,其用于通过从正反侧夹着链带侧缘部的芯绳13,来将磁性链齿12固定于链带11;头部24,其自腿部23的上下方向中央附近朝向相向的链带侧缘部突出设置,并且具有用于收容磁性体22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空心部。
相向的磁性链齿12彼此能够利用磁性体22具有的磁力沿链带上下方向上下连结,主体部21在各处具有用于加强连结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详细而言,在主体部21的正反侧的一面(在图1和图3中,是左侧的链齿12的列的正面和右侧的链齿12的列的背面),存在在头部24的顶端向上方伸出的第1卡合凸部25a、向头部24的根部上方伸出的第2卡合凸部25b、向头部24的根部下方伸出的第3卡合凸部25c、以及在头部24的顶端向下方伸出的第4卡合凸部25d。
在主体部21的正反侧的另一面(在图1和图3中,是左侧的链齿12的列的背面和右侧的链齿12的列的正面),容纳第1卡合凸部25a的第1卡合凹部26a存在于头部24的根部下方,容纳第2卡合凸部25b的第2卡合凹部26b存在于头部24的顶端下部,容纳第3卡合凸部25c的第3卡合凹部26c存在于头部24的顶端上部,并且容纳第4卡合凸部25d的第4卡合凹部26d存在于头部24的根部上方。
通过使上述卡合凸部(25a、25b、25c、25d)和卡合凹部(26a、26b、26c、26d)在正反面卡合,由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在将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拉链10向正反侧顶起的方向作用的力的抵抗力(参照图4和图5)。另外,通过对各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角实施倒角加工,能够顺利地进行左右的磁性链齿12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
此外,第1卡合凸部25a形成为向上方突出的山脊形状,因此在第1卡合凸部25a与具有与该第1卡合凸部25a相对应的山谷形状的第1卡合凹部26a卡合时,能够提高相对于向左右分离的方向拉拽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拉链10的力的抵抗力。另外,第1卡合凸部25a形成为随着向上侧去而顶端变细的锥形,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左右的磁性链齿12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形成为只向上方突出的山脊形状的第1卡合凸部25a作为记号,能够确认磁性链齿12的磁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使左右分离状态的磁性链齿从正反分开的状态相互靠近,能够将上述卡合凸部(25a、25b、25c、25d)收容且连结于上述卡合凹部(26a、26b、26c、26d)。磁性体的上下表面为球面状,所以能够顺利地自正反方向进行连结,并且也易于向正反方向弯曲。另外,在磁性链齿处于连结状态时,在上下相邻的主体部21彼此之间由于磁性体22自主体部21上下露出的部分的存在而具有间隙,因此容易从正反方向进行连结,也容易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将磁性体22的形状形成为球状,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图13所示的那样的圆柱状,还可以形成为如图14所示的那样的使圆柱的上底和下底隆起成曲面状而形成的胶囊状。但是,在使用上述形状的磁性体时,对于露出的顶端部,需要注意埋设的朝向和露出部分的范围,以便使该露出的顶端部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逐渐減少。另外,关于在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磁性体的截面积,从防止磁性体脱落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在使磁性体收容于主体部内的部分的最大截面积比露出的两个顶端部的最大截面积更大的那样的范围内进行露出。即,在使用图13所示那样的圆柱状的磁性体时,应沿使磁性体的露出部分成为圆柱的侧面的朝向埋设磁性体,在使磁性体的上底和下底的曲面露出地使用图14所示那样的胶囊状的磁性体时,优选以磁性体的侧面不露出的方式将上底和下底的曲面的一部分收容于主体部。
详细而言,图13所示的圆柱状的磁性体以圆柱的中心轴与左右方向平行的方式收容于主体部21。因此,磁性体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恒定,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圆形,顶端部的在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截面积由长方形的面积所表示,收容在主体部21内的部分的截面积比顶端部的截面积大。采用此形状,在通过使一方的磁性链齿和另一方的磁性链齿从在正反方向上分开的状态相互靠近而相连结时,易于使连结顺利地进行。在正反方向上,如图14所示的胶囊状的磁性体的在上下方向上的面形成为球面状,在两球面之间的部分形成为圆柱状且收容于主体部21。另外,也可以使图13所示的圆柱状的磁性体的中心轴朝向正反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1卡合凸部25a在链带长度方向上比磁性体22更加突出,由此能够使沿着将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体22拉开的方向作用的力不易施加于磁性体。也就是说,以磁性链齿12的链带长度方向的中心为基点,将从该基点到第1卡合凸部25a的顶端的尺寸形成得比从该基点到磁性体22的顶端的尺寸大。
第1卡合凸部25a位于比磁性体的链带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相向的链带侧(主体部的顶端侧)的位置,与相向的链带的磁性链齿的第1卡合凸部25a卡合的第1卡合凹部26a,位于比磁性体的链带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固定有该磁性体22的链带侧、即头部24的根部侧(腿部侧)的位置。
磁性体22的另一形状如图15所示,在此形成为在N极侧和S极侧不同的形状。详细而言,磁性体22为如下形状,即、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掉球的露出的下端部的一部分,使N极侧为球面而使S极侧为平面。由此,能够防止搞错方向地将磁极既定的磁性体配置于模具,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即使在未预先确定磁极且在将磁性体埋设于主体部的状态下注塑成型后来进行充磁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磁石种类的不同,例如钕为各向异性磁石,由此充磁时的方向已确定,因此,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模具使磁极的方向一致。另外,相对于各向异性,磁石还存在各向同性,若为各向同性的磁石,则无需使充磁时的方向一致。通常,各向异性的磁石的磁力比各向同性的磁石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包括在头部24的顶端向上方突出成山脊形状的第1卡合凸部25a,以及在头部24的根部下方收容第1卡合凸部25a的山谷形状的第1卡合凹部26a,但也可以不形成为这种形状,也可以加工成与其他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相同的形状。关于该种磁性拉链的一例,表示各磁性链齿分离的状态的主视图示于图16中。图17表示图16的磁性链齿相连结的状态。在该变形例中,各磁性链齿12也均具有相同形状。
在该变形例中,在主体部21,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分别只设置在1处。详细而言,在主体部21的正反侧的一面(在图16和图17中,是右侧的链齿12的列的正面和左侧的链齿12的列的背面)存在山脊形状的卡合凸部27,该卡合凸部27随着向头部24的顶端去而向上方缓缓倾斜,且在头部24的顶端附近向下方陡然倾斜。另外,在主体部21的正反侧的另一面(在图17和图18中,是左侧的链齿12的列的正面和右侧的链齿12的列的背面),收容卡合凸部27的卡合凹部28存在于头部24的根部下方。
通过使上述卡合凸部27和卡合凹部28在正反面卡合,能够提高对于将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拉链10向沿着正反方向分离的方向拉拽的力的抵抗力,且也能提高对于将处于连结状态的磁性拉链10向沿着左右方向分离的方向拉拽的力的抵抗力。另外,通过对卡合凸部和卡合凹部的角进行倒角加工,能够顺利地进行左右的磁性链齿12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卡合凸部27形成为随着向上侧去而顶端变细的锥形,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左右的磁性链齿12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将形成为只向上方突出的山脊形状的卡合凸部27作为记号,能够确认磁性链齿12的磁极。另外,在本变形例(图16和图17)中,主体部21的头部24的在链带长度方向的尺寸比磁性体22的在链带长度方向的尺寸大,所以在从图16所示的正面观察时,磁性体22不会在链带长度方向上自主体部21突出。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不具有卡合凸部的主体部,在使链齿连结时,只利用磁力来抵抗正反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力。在该情况下,在使链齿连结时,除了使链齿从正反方向相互靠近而连结以外,也可以使链齿从左右方向相互靠近而连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13所示的圆柱状的磁性体的中心轴朝向正反方向的磁性体。在使一方的磁性链齿和另一方的磁性链齿从分开的状态沿左右方向相互靠近而连结时,易于使连结顺利地进行。
此外,在链齿连结的状态下,也可以将链带长度方向作为轴,使一方链带相对于另一方链带转动,而使一方链带与另一方链带正交地进行使用。
另一变形例如图18所示。在该变形例中,对于本实施例的磁性链齿12,在头部24的正反面形成有圆形的凹陷。该凹陷29是通过在注塑成型磁性链齿12时在模具内沿正反方向进行按压,且为了使磁性体的位置更加稳定而与模具中形成有凸部的情况相对应地形成的。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该磁性拉链(10)在成对的链带(11)的相互相向的链带侧缘部沿链带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磁性链齿(12),相向的链齿彼此利用磁力相连结,
各磁性链齿(12)包括合成树脂制的主体部(21)和埋设于所述主体部(21)的磁性体(22),所述磁性体(22)的链带长度方向的两个顶端部(14a、14b)均自所述主体部(21)露出,这些露出的所述顶端部(14)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均沿链带长度方向随着远离所述主体部(21)而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22)的收容于所述主体部的部分具有与所述主体部进行卡合的卡定部,所述卡定部用于防止所述磁性体(2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沿链带长度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该磁性拉链具有如下形状的卡定部,即,关于所述磁性体(22)的与链带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积,所述磁性体(22)收容在所述主体部(21)内的部分的最大截面积比露出的所述两个顶端部(14a、14b)的最大截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露出的所述两个顶端部(14a、14b)的形状从圆锥状、圆锥台状、方锥状、方锥台状和曲面状中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露出的所述两个顶端部(14a、14b)为球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22)为球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性链齿(12)的所述主体部(21)存在能够卡合于与该主体部相连结的对方侧的所述磁性链齿(12)的所述主体部(21)的卡合凸部、和容纳该卡合凸部的卡合凹部,所述卡合凸部设置在比所述磁性体(22)的链带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相向的链带侧的位置,所述卡合凹部设置在比所述磁性体(22)的链带宽度方向中央更靠近固定有该磁性体(22)的链带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凸部在链带长度方向上比所述磁性体突出。
CN201180070910.1A 2011-06-17 2011-06-17 磁性拉链 Active CN103619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63981 WO2012172693A1 (ja) 2011-06-17 2011-06-17 磁性ファスナ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9207A CN103619207A (zh) 2014-03-05
CN103619207B true CN10361920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35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0910.1A Active CN103619207B (zh) 2011-06-17 2011-06-17 磁性拉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99944B2 (zh)
CN (1) CN103619207B (zh)
WO (1) WO20121726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3232B1 (ko) 2016-01-23 2024-01-09 피드록 게엠베하 2개의 부품을 탈착 가능하게 연결하기 위한 폐쇄 장치
IT201600130023A1 (it) * 2016-12-22 2018-06-22 Aiani Jacopo Cerniera lampo con chiusura a profili accoppiabili
CN109463850B (zh) * 2018-10-17 2021-06-25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面牙拉链
HUP1900006A1 (hu) * 2019-01-10 2020-07-28 Miklos Laszlo Karoly Húzókamentes, mágnesesen záródó cipzár szerkezet
CN109875145A (zh) * 2019-03-30 2019-06-14 彭青珍 一种贴片式雨衣
CN111869998A (zh) * 2020-08-13 2020-11-03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防护性的拉链结构
WO2024050609A1 (en) * 2022-09-10 2024-03-14 Perry John Underwood A fastening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1115A (zh) * 2006-05-30 2007-12-05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0551290C (zh) * 2004-11-30 2009-10-21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2245045A (zh) * 2009-03-05 2011-11-16 Ykk株式会社 拉锁链及拉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1404A (ja) * 1984-06-11 1985-12-24 中松 義郎 マグネツトフアスナ
JPH0464209U (zh) * 1990-10-17 1992-06-02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1290C (zh) * 2004-11-30 2009-10-21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01081115A (zh) * 2006-05-30 2007-12-05 Ykk株式会社 拉链
JP2007319253A (ja) * 2006-05-30 2007-12-13 Ykk Corp ファスナー
CN102245045A (zh) * 2009-03-05 2011-11-16 Ykk株式会社 拉锁链及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99944B2 (ja) 2014-10-01
CN103619207A (zh) 2014-03-05
JPWO2012172693A1 (ja) 2015-02-23
WO2012172693A1 (ja) 201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207B (zh) 磁性拉链
CN100551290C (zh) 拉链
JP4610521B2 (ja) ファスナー
US20040244419A1 (en) Connector for accessories
CN102726891A (zh) 设有永磁体和机械锁定件的磁性紧固带扣
US9532629B1 (en) Clasp held by opposing magnetic forces
CN104421286B (zh) 水密夹
US20120044031A1 (en) Magnetic Connector
CN103917124A (zh) 自对准拉链
CN204966754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7348627B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拉链下止及使用该下止的拉链
US909980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618405U (zh) 一种磁扣皮带
CN211154098U (zh) 一种按压式快速吸合腰带扣具
CN205358464U (zh) 一种皮带扣及腰带
CN218921887U (zh) 一种组合式纽扣
CN214432293U (zh) 一种快速扣合拉链
CN107455857A (zh) 带扣
CN210988529U (zh) 侧向磁吸式钮扣组合结构
CN214396076U (zh) 一种多功能相册
CN218219377U (zh) 扣件及上衣
CN109510042B (zh) 一种安全墙插及墙插与其解锁件套装
CN205744247U (zh) 一种汽车启动机拔叉
JP4189797B2 (ja) 資料等の綴じ具
CN205951849U (zh) 双夹式汽车出风口磁吸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