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8673A - 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8673A
CN103608673A CN201280030027.4A CN201280030027A CN103608673A CN 103608673 A CN103608673 A CN 103608673A CN 201280030027 A CN201280030027 A CN 201280030027A CN 103608673 A CN103608673 A CN 103608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onstructed
vapor transmission
moisture
air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00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8673B (zh
Inventor
朴濬浩
南昌佑
车喜喆
沈铉燮
林知永
李知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Original Assignee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filed Critical Kore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KITECH
Publication of CN103608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8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2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components of a material and determining change of weight of the adsorbent, e.g. determining moisture content
    • G01N5/025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components of a material and determining change of weight of the adsorbent, e.g. determining moisture content for determining moisture cont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2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by forcing a fluid through a samp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 G01N33/367Fabric or woven texti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根据本发明,可以经由自动化系统在改变温度、湿度和空气流状况时测量水蒸气对样本织物的渗透性。

Description

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能够根据恒温恒湿的腔室中温度、湿度和空气流状况的变化,利用自动化系统实时测量透湿杯中所固定的功能性织物的潮湿渗透率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非常关注多功能纤维,例如,高度可呼吸性且具有能够吸收其中的汗水并且将汗水快速散发到外部且防止外部湿气渗透到其中的透湿和防水功能的纺织布料。具有透湿和防水功能的纺织布料具有高潮湿渗透率,高潮湿渗透率意味着在纺织布料中产生的人体的热和汗水被散发到外部的程度高。
潮湿渗透率意味着能够散发湿气的布料的属性,由此用作用于分析布料性能的指标。详细地,通过测量在指定温度和湿气状况下在预定时间内透过纤维织物的水汽的重量(g),可以确定潮湿渗透率。潮湿渗透率越高,纤维织物的透湿功能越强大。
在韩国本国已经用于测量潮湿渗透率的标准测试法的代表性示例包括根据KS K0594标准的氯化钙法、水法和乙酸钾法以及根据KS K ISO 11092标准或ISO 11092标准的热板测定。
下面将描述用于测量潮湿渗透率的这些标准测试法。
首先,将描述氯化钙法。
为了执行氯化钙法,需要恒温恒湿装置、灵敏度为1mg或更大的的化学秤、透湿杯和根据KS M 8040标准的吸湿剂。具体地,满足特定温度和湿度状况的空气以大约0.5m/s的风速在恒温恒湿装置中循环。优选地,透湿杯不允许水汽从中通过,并且具有即使在其温度变化时也不发生改变的面积。
如下所述,执行氯化钙法。制备各具有7cm的直径的三片圆形样本,以测量潮湿渗透率。然后,通过将33g吸湿剂放到在大约40℃进行了预处理的透湿杯中并且将吸湿剂与样本之间的距离控制为3mm,来形成标本。然后,将标本放到恒温恒湿装置中,该恒温恒湿装置中,温度为40±2℃且相对湿度为90±5%的空气循环。一个小时过后,将标本从恒温恒湿装置移走,以测量标本的重量a1(mg)。然后,再过一个小时,将标本再次从恒温恒湿装置移走,以测量标本的重量a2(mg)。
由下面的式1来计算潮湿渗透率,并且通过执行三次上述工序来计算平均潮湿渗透率。在式1中,“P”表示以g/(m2h)为单位的潮湿渗透率,“(a2-a1)”表示以mg/h为单位的单位时间内样本的重量变化,并且“S”表示以cm2为单位的透湿面积。
[式1]
P = 10 × ( a 2 - a 1 ) S
这里,单位时间优选地被转换为一个小时或二十四个小时。
第二,将描述水法。
为了执行水法,与氯化钙法类似,需要恒温恒湿装置、化学秤和透湿杯。
如下所述执行水法。制备各具有8cm的直径的三片圆形样本,以测量潮湿渗透率。然后,制备在大约40℃预处理的透湿杯和大约40℃的水(例如,蒸馏水)或大约40℃的离子交换水。通过将42ml的水倒入透湿杯中并且将水与样本之间的距离控制为10mm,形成标本。然后,将标本放到恒温恒湿装置中,该恒温恒湿装置中,温度为40±2℃且相对湿度为90±5%的空气循环。一个小时过后,将标本从恒温恒湿装置移走,以测量标本的重量a1(mg)。然后,再过一个小时,将标本再次从恒温恒湿装置移走,以测量标本的重量a2(mg)。
由上面的式1来计算潮湿渗透率,并且通过执行三次上述工序来计算平均潮湿渗透率。
第三,将描述乙酸钾法。
为了执行乙酸钾法,需要恒温恒湿装置、化学秤、透湿杯、根据KS M 8318标准的吸湿剂、样本支撑架、辅助潮湿渗透率测量膜和水箱。具体地,乙酸钾法中所使用的恒温恒湿装置、化学秤和透湿杯与氯化钙法中所使用的恒温恒湿装置、化学秤和透湿杯相同。样本支撑架优选地是具有80mm的内直径、50mm的高度和3mm的厚度的筒状合成树脂架。辅助潮湿渗透率测量膜优选地是具有孔隙率为80%的细孔结构且大约25μm的厚度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水箱优选地是能够放入恒温恒湿装置中且固定样本支撑架的结构。
如下所述,执行乙酸钾法。制备各具有20×10cm的尺寸的三片样本,以测量潮湿渗透率,并且将含有大约23℃的水的水箱放入内部30±2℃的空气循环的恒温恒湿装置中。具体地,用橡胶带固定样本,使得样本的背部面向样本支撑架的外部,并且将样本支撑架放入恒温恒湿装置中。十五分钟过后,通过将2/3的大约23℃的乙酸钾溶液倒入透湿杯中并且用橡胶带固定辅助潮湿渗透率测量膜,来形成标本。在辅助潮湿渗透率测量膜面朝上的状态下测量标本的重量a0(mg),并且将标本放入水箱中固定的样本支撑架中。十五分钟过后,将标本倒置,并且测量标本的重量a1(mg)。
由下面的式2来计算潮湿渗透率,并且通过执行三次上述工序来计算平均潮湿渗透率。在式2中“P”表示以g/(m2h)为单位的潮湿渗透率,“(a2-a1)”表示以mg/h为单位的单位时间内样本的重量变化,并且“S”表示以cm2为单位的透湿面积。
[式2]
P = 40 × ( a 1 - a 0 ) S
第四,将描述热板测定。
为了执行热板测定,需要能够测量温度且控制水供应量的测量装置、能够执行温度控制的热保护器和能够维持测量环境的环境维持装置。
测量装置应当能够利用包括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器来将测量温度Tm精确维持在±0.1K的范围内,并且将加热功率H维持在总使用范围的±2%.热保护器应当能够利用温度控制器将与测量装置的温度相同的温度维持在±0.1K或更小的误差范围内。环境维持装置被构造为在内部容纳热保护器,其中,内部温度可以在±0.1K的范围内变化,并且湿度可以在±3%R.H.的范围内变化。而且,优选地,环境维持装置可以使空气在测量装置的上表面上方15mm的高度处以1m/s的平均速度循环,并且允许空气在±0.05m/s的范围内变化。
凭借热板测定,利用热敏电阻器Rct或透湿电阻器Ret,可以测量潮湿渗透率。优选地,当利用热敏电阻器Rct来测量潮湿渗透率时,测量装置可以将温度设置为35℃,将空气温度设置为20℃,将相对湿度设置为65%R.H.并且将空气速度设置为1m/s,然后测量潮湿渗透率。当利用透湿电阻器Ret来测量潮湿渗透率时,测量装置可以将空气温度设置为35℃,将相对湿度设置为40%R.H.并且将空气速度设置为1m/s,然后测量潮湿渗透率。
在热板测定中,制备尺寸大于230×230mm的样本,以测量潮湿渗透率,测试员的身体、测量装置和热保护器全部用样本覆盖,然后测量潮湿渗透率。测量潮湿渗透率的结果和计算潮湿渗透率的过程可以经由软件方式来核查。
即使利用上述方法(即,根据标准的标准测试法)中的一种方法来测量相同织物的潮湿渗透率,潮湿渗透率可能也会根据外部测量变量而变化,例如,恒温恒湿装置、化学秤、测试员和氯化钙的状态以及水压。
即,常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在难以建立系统自动化的状态下测量潮湿渗透率。由此,不仅潮湿渗透率会根据测量状况而变化,而且潮湿渗透率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具体地,当利用常规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来测量潮湿渗透率时,根据测试员的测试技术(例如,对标准中未规定的具体事物的不同操作),可能在测得的潮湿渗透率中出现变化。而且,由于恒温恒湿装置中空气流的失衡、透湿杯的位置变化以及在装置暴露于外部环境时所造成的测量时间的变化,在测得的潮湿渗透率中可能出现变化。
另外,材料的潮湿渗透率越高,潮湿渗透率的变化可能就越大,并且具有高透湿特性的材料的潮湿渗透率可能被测量为低于具有低透湿特性的材料的潮湿渗透率。
虽然在使用根据KS K ISO 11092标准的标准测试法时测量潮湿渗透率的结果的变化可能稍低,但是测量时间长并且测量设备昂贵以至于无法用于产业领域。因此,难以测量织物的潮湿渗透率。
由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在产业领域中容易设置并且容易测量潮湿渗透率且能够缩短测量时间的自动化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根据恒温恒湿的腔室中温度、湿度和空气流状况的变化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地测量透湿杯中所固定的功能性织物的潮湿渗透率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测量潮湿渗透率的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的腔室,在该恒温恒湿的腔室的前部包括位于该恒温恒湿的腔室的前部的正门;测量模块,该测量模块设置在所述腔室中,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被构造为对透湿杯进行称重的至少一个电子秤;以及外部控制装置,该外部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控制所述腔室和所述测量模块并且存储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的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风扇,该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上方,以使空气在所述测量模块中循环。
优选的是,所述腔室包括主风扇,该主风扇被构造为产生从腔室的下部到腔室的上部的空气流。
所述腔室可以包括主风扇,该主风扇被构造为产生从腔室的下部到腔室的上部的空气流,并且所述测量模块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上方以使空气在所述测量模块中循环的至少一个风扇。
优选的是,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杯固定架,该杯固定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上,以固定所述透湿杯;以及空气流引导架,该空气流引导架被构造为将由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引导到测试样本的织物表面。所述测量模块可以还包括空气流控制板,该空气流控制板设置在该杯固定架上方与所述杯固定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空气流控制板阻挡由所述主风扇产生的向下空气流。所述测量模块可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下方的防振架。
优选的是,所述透湿杯包括: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湿杯与中间固定板之间;该中间固定板,所述中间固定板由穿过所述中间固定板的所述透湿杯的固定销固定;以及上固定板,该上固定板将所述中间固定板、所述测试样本和所述透湿杯彼此紧固。
优选的是,在所述中间固定板和所述上固定板中限定透汽区域。
优选的是,所述透湿杯还包括被构造为调节高度的第一垫盘和用于通过将透湿杯倒置而执行的逆向水法的第二垫盘中的一方。
优选的是,外部控制装置包括风扇速度控制器,该风扇速度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主风扇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速度。所述外部控制装置可以还包括:测试时间定时器,该测试时间定时器被构造为在测量期间控制总测试时间、数据存储间隔和所述主风扇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操作;电子秤电源,该电子秤电源被构造为控制要供给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的电功率;以及系统操作单元,该系统操作单元被构造为执行所述外部控制装置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供给所述电功率、开始测试以及终止测试。
优选的是,所述测试时间定时器包括:总测试时间定时器,该总测试时间定时器被构造为设置总测试时间;数据发送定时器,该数据发送定时器被构造为设置数据存储间隔;以及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该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被构造为当存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的所述测量数据时停止所述主风扇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以使稳定空气流稳定。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改变温度、湿度和空气流状况的同时,使用自动化系统来测量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而且,可以在相同状况(例如,相同温度、湿度和空气流状况)下,在预定位置测量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
而且,因为仅在设置时间使用电子秤来测量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所以在测试员自己测量潮湿渗透率时所造成的测量误差率可能低。可以实时核查设置时间期间出现的潮湿渗透率变化,从而容易地分析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
而且,因为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能够提供样本测试工序和测量方法并且容易精通操作,所以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可应用于迫切开发新织物的产业领域。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各种类型的纤维(例如,聚合物膜或膜片)的潮湿渗透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并且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测量模块的正面立体图。
图2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外部控制装置的外部。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恒温恒湿的腔室的侧面截面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测量模块的侧面截面图,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测量模块的平面图,并且图4c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透湿杯布置在测量模块处的状态的图。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透湿杯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执行的测试的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和效果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测量模块200的正面立体图。图2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外部控制装置400的外部。
参照图1a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的腔室100、测量模块200和外部控制装置400。
腔室100包括正门110,正门110具有位于正表面的透明观察窗11。腔室100还包括图3中例示的主风扇140,该主风扇140被构造为从腔室100下部吸入内部空气并且将该内部空气排放到腔室100的上部;腔室控制器120,该腔室控制器120被构造为设置并控制诸如腔室100中的温度和湿度这样的测试状况;以及加湿水箱(未示出),该加湿水箱被构造为准备测试环境。
测量模块200设置在腔室100中,并且包括电子秤210,该电子秤210被构造为测量至少一个透湿杯300的重量。测量模块200还包括安装在电子秤210上方以使空气在测量模块200中循环的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
外部控制装置400控制腔室100和测量模块200并且存储由电子秤210测量的数据。具体地,外部控制装置400设置测试状况,诸如主风扇140和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的风扇速度和测试时间,并且根据所设置的测试状况来控制腔室100的测试环境。外部控制装置400在测试期间在数据存储装置451中存储从腔室100接收到的数据。
如图2所示,外部控制装置400包括风扇速度控制器410,该风扇速度控制器410被构造为控制主风扇140和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的风扇速度。
具体地,外部控制装置400可以使用风扇速度控制器410来控制在腔室100中安装的主风扇140和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的风速,并且使用风扇功率开关411来控制风扇140和风扇230的操作。
外部控制装置400可以还包括测试时间定时器420,该测试时间定时器420被构造为控制整个测试时间、数据存储间隔和风扇140和风扇230的操作;电子秤电源430,该电子秤电源430被构造为控制向电子秤210的供电,以便有效收集测试数据;以及系统操作单元440,该系统操作单元440被构造为控制外部控制装置400的操作。
具体地,外部控制装置400可以经由连接到各个电子秤210的电子秤电源430向电子秤210供电,从而阻止不需要的测试数据,并且对电子秤210独立地执行测试。
优选地,测试时间定时器420可以包括总测试时间定时器421,该总测试时间定时器421被构造为设置总测试时间;数据发送定时器422,该数据发送定时器422被构造为设置数据存储间隔;以及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423,该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423被构造为在存储电子秤210的数值期间停止风扇140和风扇230以使空气流稳定。
具体地,外部控制装置400可以利用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423设置停止风扇140和风扇230的时间段,使得在存储电子秤210的数值之前,可以临时停止风扇140和风扇230。由此,外部控制装置400能够在空气流稳定的状态下读取电子秤210的数值,从而增大数据的精确性。
外部控制装置400可以根据所设置的数据发送时间,经由数据发送线450向数据存储装置451发送从电子秤210接收到的数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腔室100的侧面截面图。
参照图3,在腔室100中安装有内门112,以打开或者关闭腔室100的与外部隔离的内部空间。优选地,内门112是双绝缘玻璃门。在内门112的中心可以形成有两个工作孔114,工作孔114均包括阻挡外部环境的绝缘膜113,以使得即使在测试期间要求执行附加作业时,也使得由外部环境造成的变化最小化。
主风扇140设置在腔室100的上部,以利用汽化器(未示出)和加热器(未示出)产生从腔室100的下部到腔室100的上部的空气流,从而使得能够控制腔室100中的温度和湿度。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测量模块200的侧面截面图。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测量模块200的平面图。图4c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透湿杯300布置在测量模块200的状态的图。
如图4a至图4c所示,测量模块200包括安装在电子秤210上方,以使空气在测量模块200中循环的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测量模块200可以还包括杯固定架220,该杯固定架220被布置在电子秤210上,以固定透湿杯300的位置;空气流引导架231,该空气流引导架被构造为将由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产生的空气流导入到测试样本的织物表面;以及空气流控制板240,该空气流控制板240与杯固定架220分开地设置在杯固定架220上方,并且被构造为控制由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形成的空气流在腔室100中循环。具体地,空气流控制板240阻挡由主风扇140形成的向下空气流,使得向下空气流不可以提供到电子秤210,从而防止在不稳定状态下测量透湿杯300的重量。由此,可以精确地测量透湿杯300的重量。优选地,空气流控制板240被构造为可拆装。
由于测量模块200的这些元件,可以使在腔室100内部循环的空气流移动到透湿杯300中。测量模块200可以还包括风力表241,并且使用该风力表241测量在腔室100内部循环的空气流的速度。
测量模块200可以包括同时测量潮湿渗透率的多个电子秤210。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通过在电子成210上方安装小型风扇230来测量潮湿渗透率,小型风扇230的数量对应于多个电子秤210的数量。例如,如图4b所示,可以安装三个电子秤210以对三个样本同时执行测试,并且三个小型风扇230可以分别安装在三个电子秤210上方,使得空气流可以同时传送到三个样本。
而且,在电子秤210下方可以设置防振架211,以使由电子秤210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变化稳定并且控制由测量模块200产生的振动。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透湿杯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5a的第一透湿杯310是可以用于氯化钙法的透湿杯,并且图5b的第二透湿杯320是可以用于水法的透湿杯。下面将参照图5a和图5b更详细地描述第一透湿杯310和第二透湿杯320的结构。
参照图5a,氯化钙法中使用的第一透湿杯310包括第一垫盘313,该第一垫盘313被构造为在根据潮湿渗透率测量标准利用氯化钙来执行氯化钙法时使第一透湿杯310的高度与水法中使用的第二透湿杯320的高度相等;中间固定板312,该中间固定板312用于将样本织物固定在第一透湿杯310中;以及上固定板311,该上固定板311用于将中间固定板312和样本织物稳固且紧密地彼此结合。
根据潮湿渗透率测量标准,氯化钙法中使用的第一透湿杯310的高度比水法中使用的第二透湿杯320的高度低。由此,优选的是,第一垫盘313用于调节第一透湿杯310的高度,使得由至少一个小型风扇230产生的空气流可以提供给在适当高度的样本。
参照图5b,第二透湿杯320包括中间固定板322,该中间固定板322用于将样本织物固定在第二透湿杯320中;上固定板321,该上固定板321用于将中间固定板322和样本织物稳固且紧密地彼此结合;以及用于逆向水法的第二垫盘323,该第二垫盘323被构造为通过将第二透湿杯320倒置来辅助执行逆向水法。
执行氯化钙法和水法的测试区域分别可以是包括用于固定样本织物的中间固定板312和上固定板311的区域和包括用于固定样本织物的中间固定板322和上固定板321的区域。与测试区域对应的筒状透汽区域优选地分别形成在中间固定板312和中间固定板322以及上固定板311和上固定板321中。
第一透湿杯310中的测试区域可以具有60mm的直径,并且第二透湿杯320中的测试区域可以具有70mm的直径。环状填充物(未示出)可以安装在第一透湿杯310与第二透湿杯320之间以及中间固定板312与中间固定板322之间,以防止水汽从第一透湿杯310与第二透湿杯320以及中间固定板312与中间固定板322泄漏并流到第一透湿杯310与第二透湿杯320以及中间固定板312与中间固定板322中。而且,在第一透湿杯310和第二透湿杯320中,固定销333可以安装为将样本织物稳固固定到中间固定板312和中间固定板322上,以不从中间固定板312和中间固定板322移动。
当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来测量潮湿渗透率时,恒温恒湿状态下控制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和控制测试环境的范围如下所述。
在腔室100的空间中,控制温度的范围是+10至90℃(在湿度状况的情况下),控制湿度的范围是20至90%(当温度是20℃时),并且控制风速的范围是0至15m/s。优选地,控制温度、湿度和风速的范围以及控制时间可以由腔室控制器120和外部控制装置400来控制。
现在将详细描述利用上面参照图1a至图5b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测量潮湿渗透率的方法。
首先,选择测量潮湿渗透率的测试法,并且根据测试状况来设置腔室100中的温度和湿度。作为示例,下面将描述基于氯化钙法的测量潮湿渗透率的方法。
第二,将第一透湿杯310插入并固定到腔室100的杯固定架220中,并且使腔室100的内部稳定,以具有与测试状况对应的温度和湿度。
一个小时过后,打开正门110,并且经由内门112中的工作孔114从杯固定架220移走第一透湿杯310。然后,将根据潮湿渗透率测量标准的氯化钙放入第一透湿杯310中,然后用中间固定板312将待测试的样本织物固定并且用上固定板311将待测试的样本织物稳固地紧固到中间固定板312。即,用固定销333来固定样本织物和中间固定板312,使得固定销333穿过样本织物和中间固定板312,然后用上固定板311将样本织物和中间固定板312稳固地彼此紧固,使得水汽不可以流到样本织物与第一透湿杯310之间的空间或从其中泄露。
然后,将固定有样本织物的第一透湿杯310经由工作孔114放置在腔室100中的杯固定架220上。在这种情况下,测量模块200的电子秤210应当被设置为零。
然后,通过向外部控制装置400供电,用风扇速度控制器410来控制腔室100中空气流的速度,由测试时间定时器420来设置测试时间,然后开始潮湿渗透率的测量。
用户可以使用测试时间定时器420自由地设置测试时间。具体地,可以将数据发送定时器422和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423控制在0至9999秒的范围内。例如,数据发送时间可以被设置为比风扇停止时间长大约5秒,以便稳定发送数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当空气流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时,可以自由地控制数据发送时间与风扇停止时间之间的差。
然后,通过根据所设置的数据发送时间在数据存储装置451中存储电子秤210的数值,并且分析数据存储装置451中存储的数值,可以确定样本织物的特性。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各种材料(诸如织物、针织品、透汽且防水的织物、高分子膜和薄膜)的潮湿渗透率。
图6a和图6b是例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执行的测试的结果的曲线图。
常规地,仅获得由测试员在点A和点B测量透湿杯的重量的结果。相反,凭借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不仅可以获得测量透湿杯的重量的结果,还可以在测试期间实时测量透湿杯的重量变化。由此,测试员能够基于在潮湿渗透率的测量期间获得的测量结果和变化,来分析各个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的稳定性和变化以及样本织物的特性。
即,当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应用于水法来测量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时,可以如图6a所示分析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的稳定性和变化以及样本织物的特性。而且,当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应用于氯化钙法来测量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时,可以如图6b所示分析样本织物的潮湿渗透率的稳定性和变化以及样本织物的特性。
由此,与使用被构造为通过仅核查透湿杯的重量变化来获得潮湿渗透率的测量结果的常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时相比,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潮湿渗透率测量装置时可以获得明显改善的可靠测量结果和分析结果。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按照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在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从各种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说明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例、等同物和替换物。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测量潮湿渗透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恒温恒湿的腔室,该恒温恒湿的腔室包括位于该恒温恒湿的腔室的前部的正门;
测量模块,该测量模块设置在所述腔室中,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被构造为对透湿杯进行称重的至少一个电子秤;以及
外部控制装置,该外部控制装置被构造为控制所述腔室和所述测量模块并且存储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的测量数据,
其中,所述测量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风扇,该至少一个风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上方,以使空气在所述测量模块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腔室包括主风扇,该主风扇被构造为产生从所述腔室的下部到所述腔室的上部的空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
杯固定架,该杯固定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上,以固定所述透湿杯;以及
空气流引导架,该空气流引导架被构造为将由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引导到测试样本的织物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空气流控制板,该空气流控制板设置在该杯固定架上方,并且与所述杯固定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空气流控制板阻挡由所述主风扇产生的向下空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下方的防振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透湿杯包括:
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透湿杯与中间固定板之间;
该中间固定板,所述中间固定板由穿过所述中间固定板的所述透湿杯的固定销固定;以及
上固定板,该上固定板将所述中间固定板、所述测试样本和所述透湿杯彼此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中间固定板和所述上固定板中限定了透汽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透湿杯还包括被构造为调节高度的第一垫盘和用于通过将透湿杯倒置而执行的逆向水法的第二垫盘中的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部控制装置包括风扇速度控制器,该风扇速度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主风扇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部控制装置还包括:
测试时间定时器,该测试时间定时器被构造为在测量期间控制总测试时间、数据存储间隔和所述主风扇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操作;
电子秤电源,该电子秤电源被构造为控制要供给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的电力;以及
系统操作单元,该系统操作单元被构造为执行所述外部控制装置的操作,所述操作包括供给所述电力、开始测试以及终止测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测试时间定时器包括:
总测试时间定时器,该总测试时间定时器被构造为设置总测试时间;
数据发送定时器,该数据发送定时器被构造为设置数据存储间隔;以及
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该风扇停止时间定时器被构造为当存储所述至少一个电子秤的所述测量数据时,停止所述主风扇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以使空气流稳定。
CN201280030027.4A 2011-04-18 2012-04-17 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 Active CN1036086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35895A KR101229272B1 (ko) 2011-04-18 2011-04-18 투습도측정 장치
KR10-2011-0035895 2011-04-18
PCT/KR2012/002909 WO2012144783A2 (ko) 2011-04-18 2012-04-17 투습도 측정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8673A true CN103608673A (zh) 2014-02-26
CN103608673B CN103608673B (zh) 2016-07-06

Family

ID=4704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0027.4A Active CN103608673B (zh) 2011-04-18 2012-04-17 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700942B1 (zh)
KR (1) KR101229272B1 (zh)
CN (1) CN103608673B (zh)
WO (1) WO2012144783A2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898A (zh) * 2016-01-29 2016-05-04 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减重法水汽透过率测定仪
CN105954141A (zh) * 2016-06-24 2016-09-21 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透气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063938A (zh) * 2017-05-26 2017-08-18 浙江珍琦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分析卫生护理用品液体扩散情况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27846A (zh) * 2018-04-09 2018-11-16 浙江思凯域新材料有限公司 真皮皮革的检测装置
CN108918381A (zh) * 2018-07-12 2018-11-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快速、同时测定生物质材料水分扩散性和透湿性的方法
CN109827888A (zh) * 2019-03-22 2019-05-31 常州市易用科技有限公司 样品自动进退样组件及渗透率检测装置
CN112964619A (zh) * 2021-02-05 2021-06-15 浙江大学 一种多层多孔材料界面水蒸气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6267A (zh) * 2012-12-28 2013-05-01 北京中科智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材料液体防护检测实验舱
KR101417824B1 (ko) * 2013-06-13 2014-07-09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디지털 의류의 기능성 측정 장치
KR102400934B1 (ko) * 2015-08-20 2022-05-23 한국자동차연구원 준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 포집장치 및 포집방법
JP6169813B1 (ja) * 2016-06-22 2017-07-26 一般財団法人カケンテストセンター 抱水量依存摩擦力測定装置および抱水量依存摩擦力測定方法
KR102083397B1 (ko) * 2017-11-17 2020-03-02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정전기 제거 수단을 구비한 저울 장치
CN109269961B (zh) * 2018-11-19 2021-04-0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酸碱显色成像的织物透湿测量仪
CN112198103A (zh) * 2020-09-25 2021-01-08 山东致一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工膜渗透系数测定仪及其测量方法
JP2024030308A (ja) * 2022-08-24 2024-03-0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熱重量測定装置及びその設定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2403A (en) * 1977-10-17 1979-03-06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means for testing soils
US4312219A (en) * 1980-03-10 1982-01-26 Weyerhaeus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hot surface drying rate of light weight porous materials
EP0344465A2 (en) * 1988-05-10 1989-12-06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isture content measuring system
EP1170582A1 (en) * 1999-01-18 2002-01-09 Kunitaka Mizob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oisture permea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1921A (en) * 1985-04-12 1986-04-15 Johnson & Johnson Moisture vapor transmission test cell
JP3704377B2 (ja) * 1995-06-05 2005-10-12 株式会社九州山光社 除湿装置
JP3602689B2 (ja) * 1996-12-30 2004-12-15 株式会社九州山光社 水蒸気移動制御装置
JP2000206021A (ja) * 2000-01-01 2000-07-28 Kunitaka Mizobe 透湿度測定装置
KR100752776B1 (ko) * 2006-05-02 2007-08-29 이화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착의시스템의 단열 및 투습특성 측정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2403A (en) * 1977-10-17 1979-03-06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hod and means for testing soils
US4312219A (en) * 1980-03-10 1982-01-26 Weyerhaeuser Company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hot surface drying rate of light weight porous materials
EP0344465A2 (en) * 1988-05-10 1989-12-06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isture content measuring system
EP1170582A1 (en) * 1999-01-18 2002-01-09 Kunitaka Mizobe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moisture permeability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898A (zh) * 2016-01-29 2016-05-04 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减重法水汽透过率测定仪
CN105954141A (zh) * 2016-06-24 2016-09-21 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透气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5954141B (zh) * 2016-06-24 2018-11-06 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透气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063938A (zh) * 2017-05-26 2017-08-18 浙江珍琦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分析卫生护理用品液体扩散情况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63938B (zh) * 2017-05-26 2019-07-26 浙江珍琦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分析卫生护理用品液体扩散情况的装置和方法
CN108827846A (zh) * 2018-04-09 2018-11-16 浙江思凯域新材料有限公司 真皮皮革的检测装置
CN108918381A (zh) * 2018-07-12 2018-11-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快速、同时测定生物质材料水分扩散性和透湿性的方法
CN109827888A (zh) * 2019-03-22 2019-05-31 常州市易用科技有限公司 样品自动进退样组件及渗透率检测装置
CN112964619A (zh) * 2021-02-05 2021-06-15 浙江大学 一种多层多孔材料界面水蒸气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12964619B (zh) * 2021-02-05 2022-06-10 浙江大学 一种多层多孔材料界面水蒸气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00942A4 (en) 2014-10-08
EP2700942B1 (en) 2019-01-16
EP2700942A2 (en) 2014-02-26
KR101229272B1 (ko) 2013-02-04
WO2012144783A3 (ko) 2013-01-10
KR20120118375A (ko) 2012-10-26
WO2012144783A2 (ko) 2012-10-26
CN103608673B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8673A (zh) 用于测量对水蒸气的渗透性的装置
CN1975416B (zh) 一种织物透湿性测试装置
CN101487783B (zh) 一种织物透湿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KR100752776B1 (ko) 착의시스템의 단열 및 투습특성 측정장치
CA1227833A (en) Measuring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through materials
CN104849167A (zh) 用于片烟或烟丝生物质水分等温吸附脱附的检测装置
CN107703021A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水含量测量装置
CN206756826U (zh) 干燥收缩综合测定仪
CN109238917B (zh) 一种纺织品蒸发速率的自动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4556461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纺织品热湿传递性测试装置
US9297794B2 (en) Sorption exothermicity measurement device and sorption exothermicity measurement method
CN105954141B (zh) 一种纸尿裤透气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700000A (zh) 用于透湿实验的液位自平衡及监测系统
CN105987859B (zh) 流体密度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7638522U (zh) 拟人发热纺织品水分蒸发性能测试仪
CN207557037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水含量测量装置
US8741120B2 (en) Humidity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CN103257086B (zh) 一种絮填纤维集合体湿传递性能的测量装置
CN202233370U (zh) 一种满帮鞋吸湿、透湿性测试仪
CN209356934U (zh) 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
CN109115648B (zh) 纤维吸湿发热性能的测试方法
KR20140142541A (ko) 수분투과성 평가기
CN204008641U (zh) 一种非稳态下织物热湿传递测量仪
CN218917109U (zh) 一种膨胀土平衡等温线测量装置
CN217466780U (zh) 一种fdr传感器的参数率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