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7852A - 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7852A
CN103597852A CN201280028940.0A CN201280028940A CN103597852A CN 103597852 A CN103597852 A CN 103597852A CN 201280028940 A CN201280028940 A CN 201280028940A CN 103597852 A CN103597852 A CN 103597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transducer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magn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89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7852B (zh
Inventor
M·塞尔瓦迪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7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7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04R31/00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for diaphragms or their outer suspe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1Reduction of eddy currents in the magnetic circuit of electrodynamic loudspeaker transduc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5Acoustic transdu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声换能器(1),其包括:用于产生磁场的环形的磁性组件(3),与所述磁性组件连接的弹性悬架(4),与所述弹性悬架连接并对线圈(6)进行支撑的支撑件(8),该线圈适于在由磁性组件产生的磁场中移动,以及与所述线圈的支撑件(8)连接从而振动并发出声音的音膜(5)。所述磁性组件(3)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薄的外罩支撑结构(7),以及具有磁轴线(A)和轴向各向异性的多个磁体(30),所述磁体(30)并排地设置在所述薄的外罩支撑结构(7)中,该结构作为换能器的承压结构和磁体的容纳结构。

Description

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特别用于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第635999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由多个径向磁化的磁体构成的磁性环,所述磁体以侧面相邻的方式进行设置。径向磁化意味着磁感应线沿径向收敛于一个点,该点是换能器的中心,因此所述磁性环仅适合于圆形换能器。
此外,所述磁性环由安装在换能器筐中的心轴支承,因此所述磁性环不是自支撑元件。上述换能器具有将移动线圈与所述筐连接的弹性悬架。但是,相对于将要获得的行程范围,提供支撑磁性组件的心轴以及悬架的存在并不能够得到特别薄的换能器。
日本专利公开第2006060333号记载了一种扬声器,其包括:为防止磁体的早期氧化而进行电镀金属化表面处理的单环磁体。表面涂层的选择取决于磁性材料的电化学特性。涂层的低厚度可以控制涡流。事实上,在这样的扬声器中涡流必须降低,因为它们特别地存在于支撑所述磁体的用于磁极扩展的铁上。然而,由于具有非常小的厚度(以微米~0.001毫米),磁体的这种涂层不是自支撑结构。
而且,由于磁体的薄涂层不允许明显的反向电动电流的产生,所以这样的换能器不能够通过控制移动组件的机械衰减来减慢线圈的运动。由于不能作为短路环用于控制低频率下的失真效应,并且由于线圈运动的机械衰减控制,电镀处理不会超过特定的厚度且仅控制高频中的涡流。
美国专利公开第2004/213431号揭示了一种扬声器,使用两个垂直磁化的磁性材料固体环,具有通过层叠的铁磁材料的极性扩展的辅助的相对磁场方向。这样的方案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层叠铁,不可能制造出大型换能器或者相对于所述线性行程范围为薄的换能器,或者低重量的换能器。此外,悬架相当于一个可以被加压的气动悬架。
欧洲专利公开第EP1553802号揭示了一种类似美国专利公开第2004/213431号中记载的扬声器,但具有特征为三个不同磁场方向的三个固体磁环。因此,具有美国专利公开第2004/213431号中同样的缺点。此外,在这两篇专利文献中,由于存在具有相反磁性方向的磁体,磁通量是在磁体的端部以相反的方向产生,并且强度可相当于中心的磁通量,并因此对主中心线圈有制动效果。实际上,为了使用具有相反方向——下方和上方——的两个磁通量,在与主线圈相同轴线上设置其他两个线圈,其中一个在下方位置,而另一个在上方位置,它们相对于中心线圈具有相反的方向。因此,相对于总厚度,这些线圈不能达到显著的行程范围。
国际公开第WO97/09859号揭示了一种振荡器,其中的线圈从未达到显著行程范围。此外,线圈从未下悬(underhung)而总是上悬(overhung),并且所述换能器使用具有相反的方向和铁磁极扩展的两个磁盘。
美国专利第3979556号揭示了一种传统磁性系统的扬声器,具有铁磁极扩展,朝向换能器的外周设置。尽管困难很大,这样的解决方案允许改变形状。实际上,由于具有大直径的间隙和任何形状的存在,极难控制的两个同心的副间隙(subgaps)在组装时即存在。这样的解决方案是不容易实现的,而且因为大量铁的使用而笨重,并且相对于总厚度不能达到明显的行程范围,而无关于外部直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电声换能器,以消除现有技术的缺陷,其允许生产的扬声器相对于总厚度具有大直径、减小的厚度和移动组件的高行程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能器,尽管始于相同的磁体,但是其中的磁体易于操纵、不笨重、避免损坏、沿轴向磁化并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形状和尺寸的换能器。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能器,其中线圈尽可能的大,以消散大量的热,从而提高了高功率下的热特性。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能器,其简单、可靠、价格低廉且易于制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具有相同的外径时,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辐射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消除任何类型的由铁(磁极扩展、板、T型轭等)产生的磁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且坚固的电声强力换能器。
这些目的通过具有所附独立权利要求所声明的特征的本发明而实现。
本发明的电声换能器包括:
-用于产生磁场的环状的磁性组件,
-线圈,其设置在由磁性组件产生的磁场中,使得所述线圈能相对于所述磁性组件移动,且反之亦然,
-音膜,与所述线圈或磁性组件连接,以振动并发出声音,以及
-弹性悬架,将所述音膜与所述磁性组件或线圈连接,从而允许所述音膜振动。
该磁性组件包括:
-外罩支承结构,具有低厚度、环形形状,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及
-多个磁体,具有磁轴和轴向各向异性,这些磁体并排地设置(相互接触或稍微隔开)于所述外罩支撑结构内,并且每个磁体具有的磁感应线是相互平行且与磁轴平行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更清晰地显示,它们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于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本发明换能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径向剖面轴测图;
图2为图1中换能器的磁性组件、线圈-悬架-薄膜组件的局部分解轴测图;
图2A为图2中磁性组件的单个磁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2B为示出了在磁性组件的薄的外罩支承结构中的磁体的第一装配步骤的剖视图;
图2C为示出了线圈相对于高度比宽度大的磁性组件的磁通量设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D与图2C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示出的磁性组件的高度比宽度小;
图3是图1的细节的放大图;
图4与图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示出了线圈相对于磁路的额外行程;
图5为示出了图1换能器中磁力线设置的剖视图;
图6与图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示出了通过配置在线圈相邻位置上的高磁导率环得到的磁场的浓度;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径向剖面的轴测图;
图8为图7的细节;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细节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细节的剖视图;和
图13为图1换能器的一种变型的细节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述附图,其披露了本发明的换能器。在下文中,术语“下方、上方、水平和垂直”是指图中的配置。
参照图1~图6,公开了换能器的第一实施例,通常用标号1表示。
所述换能器1包括:磁性组件3;与所述磁性组件3连接的弹性悬架4;与所述弹性悬架4连接的音膜5;以及由支撑件8支撑的线圈6,该支撑件与音膜5连接,从而相对于所述磁性组件3移动。
参照图2,磁性组件3包括多个磁体30,这些磁体由支撑结构7进行容纳和支撑。
参照图2A所示,每个磁体30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31、32,其中具有南磁极S和北磁极N。因此,磁体30具有一个从南磁极延伸到北磁极,从北磁极伸出的水平磁轴A。所述磁体30具有沿轴向的各向异性。因此,当对磁体30沿轴向进行磁化时,就会产生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磁轴线A的磁感应线F。
磁体30可以由任何磁性材料制成,如稀土元素,特别是钕、铁素体或磁性合金。磁体30可制成任何形状的块状,优选为平行六面体。
平行六面体的磁体30的比例可根据获得的磁场的特定的形状发生变化。图2C和图2D定性地说明了具有不同几何比例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磁体的中心部的磁感应线。磁感应线的不同路径可以进行有利地选择以获得不同的换能器动态特性。
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2C中的移动线圈可以达到一个低于图2D所示的比例的垂直线性行程范围,这是因为在图2C中的磁感应线过早地反转它们的方向,尽管相对于所述主磁通强度低很多,反转的磁感应线可作为特殊情况下的渐进电磁制动器。相反,在图2D中,线圈6可以产生较高的垂直线性行程,允许最大的行程/厚度比。
这样,磁体可以很容易地以任何方式并排设置。因此,一个磁体的磁畴和磁感应线相对于其相邻磁体的磁畴和磁感应线可以是平行或倾斜的,这与将磁体以直线或曲线构造包含于支撑结构7内部的事实相一致。
薄的支撑结构7的形状为环形,但不一定是圆形的。术语“环”是指任何形状的环,例如圆形、椭圆形、矩形形状等。所述支撑结构7包括一个环形座70,其中所述磁体30并排地配置。
所述支撑结构7可以由任何刚性的、非铁磁性的材料制成,如塑料或反磁性、抗磁性或顺磁性金属。所述支撑结构7必须具有足够的厚度以支撑磁体,并作为自支撑结构,同时,支撑结构7的厚度在朝向线圈6的区域不能过厚,以避免造成磁通量不能被完全利用从而损害系统性能的空间。
有利地,所述支撑结构7可以由非磁性但导电的材料制成,以消除换能器的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涡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支撑结构的厚度7是合适的,就会在其内部产生一个明显的反向电动电流,其表现就如短路或凯洛格环(Kellogg ring),控制了系统的机械衰减且有利地用于控制由于线圈和磁性结构之间较大的相对运动所造成的低频率下的失真效果。
参照图2,支撑结构7的厚度S可有利地从0.1~1毫米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7是由金属片,例如铜、铝或银制成,将其适当的弯曲以容纳磁体,该磁体经磁化之后趋向于彼此排斥,但即使不使用粘合剂,也能由支撑结构7的特殊构造而牢固地保持在它们的座中。
参照图2B所示,所述支撑结构7的初始形状为L型弯曲金属片,以这样的方式来形成座70,在其中并排地设置磁体30。在此步骤中,磁体30尚未被磁化。
所述磁体30可通过重力落入所述支撑结构的座70,或所述磁体30可以粘合或焊接在弹性条上之后再插入到支撑结构7中。多个磁体30可以粘合在一起,或粘合在支撑结构的金属片上。
接着,将金属片的一端71在所述磁体30上进行折叠,从而至少部分地包裹磁体30。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磁性组件3是坚固的、刚性的且不变形的,并可以作为自立式结构。
相对于前述的方法,有利地且可替换地将磁体30插入到模具中,将所述支撑结构7直接模制在所述磁体30上,其使用公知类型的所谓的“共模制技术”,因此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获得磁性组件3之后,对磁性组件3的磁化使用公知类型的磁化器,使得每个磁体30沿轴向磁化。这样的磁化依靠标准磁化器对部分的磁性组件3执行,无论磁性组件3的尺寸和形状。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弹性悬架4具有环形形状,并包括设置在内周缘41和外周缘42之间的至少一个波浪形的环40。该悬架的外周缘42固定于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上。
音膜5可具有从平面到凹、或凸或长拼接的(ashlared)或有棱纹的任何形状,具有任何周边形状,并在上方或下方位置具有外周缘50,从而可以固定在悬架4的内周缘41的上部和支撑件8的内周缘80的下部,或者成为支撑件8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优选地,音膜5可由多孔聚苯乙烯制成,以低成本具有良好的声学响应。在这种情况下,音膜5所具有的厚度比图1~图3中的更高,而与图l1和图l2中所示的类似。
所述线圈6由刚性元件组成的支撑件8支撑,优选地由弯曲的金属片制成。有利地,所述线圈的支撑件8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并具有低厚度,例如小于1毫米。
线圈的支撑件8具有环形的内周缘80,其固定到悬架41的内周缘上。在这种方式中,膜的外边缘50可同时固定到悬架41的内周缘的上部和线圈的支撑件8的内周缘的下部。
所述支撑件8包括圆筒部81,其设置在该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的前面。在圆筒部81和磁性组件3的支撑结构7之间形成空气间隙T,由磁性组件3产生的磁场在其中延伸。线圈6设置于支撑件的圆筒部81上,使得其位于空气间隙T。所述线圈6可通过形成一个多匝线圈粘接到所述支撑件8的方式直接缠绕或集成在所述圆筒部81上。
具有锥形形状的连接部82将圆筒部81下方边缘连接到支撑件的内周缘80,允许将线圈定位在之前从未被使用过的换能器的区域中,这允许获得相同的外径下尽可能大的线圈,并根据总厚度获得最大可能的行程。在圆筒部81和锥形部82之间的角度是根据特定几何形状的值生成的。
圆筒部81的高度低于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的高度,从而线圈6是下悬的(underhung)并可以在磁性组件产生的磁场中以特定的行程移动。例如,圆筒部81的高度大约为支承结构7高度的一半。
在音膜50的外周部分中线圈6的支撑件8的位置和支撑件8的外周部分中线圈6的位置使得由线圈6中电流流通所产生的热量有效散发。事实上,在线圈6位于相对于所述音膜5的外部位置。从而允许对应于高功率换能器强电流的线圈6的流通循环,而没有导致会损坏线圈6、线圈6的支撑件8和所述弹性悬架4的过高的温度水平。
当电流通过线圈6时,线圈6在磁性组件3所产生的磁场中沿轴向移动,所述音膜5开始振动并发出声音。
图4示出了当线圈通过一个特别强的信号激励时线圈6的位置。线圈6可以在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的体积的外侧移动,移向弹性悬架4。特别是,支撑线圈6的圆筒部81的上端可以进入弹性悬架的环40内,而不会干扰所述弹性悬架。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上述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之上的区域,当磁体的比例与图2C近似时,磁通量反转其方向并施加制动力,该制动力衰减连接到悬架4的线圈的支撑件8的机械超行程,从而防止支撑件8被悬架4抵住而停止。
当不需要电磁制动时,可以使用如图2D中磁体的比例,因为它们允许线圈拦截仍然对轴向运动有用的尚未具有反转标记的残留磁通量,因此,不能如前面描述的那样施加制动力。因此,这样的结构允许线圈6的大的轴向行程,由此由音膜5产生大的声音功率,同时保持换能器的减小的轴向体积,并避免损坏弹性悬架4。因此,获得了以前从未在如此薄的换能器上实现的移动部件的直线行程。
图5示出了由磁性组件3产生的磁通量的趋势。假设每个磁体30具有沿轴向磁化,纵轴上的磁感应线F基本上垂直于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的内侧,即垂直于面对线圈6的支撑结构的一侧。
图6示出了在线圈6上聚集磁场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聚集环9由高导磁材料支撑,其设置于线圈6的后面。聚集环9固定到所述线圈的支撑体8的圆筒部81上。所以,磁感应线F在线圈6的区域中变形和聚集,增加了磁场的强度并改善了线圈动作的功效及相应的对电信号的响应功率。
因为磁性组件3的自支撑结构,换能器1不需要支撑筐。在任何情况下,换能器1可安装在任何类型的支撑筐或框架,如车辆的主体或电视机的框架。对于这种类型的安装,它仅需要通过胶水或固件将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与筐或框架进行固定。
图1~图6示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中磁性组件3是固定的,而所述线圈6是移动的。但是,本发明的磁性组件3可以是特别薄且轻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换能器500,其中磁性组件3是可移动的而线圈6和支撑件8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容纳了磁体30的支撑结构7具有连接到膜5的延伸部74。悬架4具有与线圈的支撑件8连接的外周缘42和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延伸部74连接的内边缘41。所以,膜5可以在磁性组件3的轴向运动期间产生振动。
以下,那些相同的或对应于上面所描述的被标以相同的标号的结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7和图8示出了换能器的第二实施例,用标号200表示。换能器200包括具有双凹形的音膜205。音膜205包括:中心部分250、具有双梯形截面且厚度大于中心部分的周缘部251、最终边缘81。
线圈6可以直接在膜的最终边缘81上进行卷绕。在这种情况下,音膜250优选地由适用于耐受高温的材料制成(rohacell、碳、玻璃纤维、纸)。可选地,音膜205是由多孔聚苯乙烯制成,在这种情况下,线圈6最好是缠绕在固定于膜上的刚性支撑件S上,以此提高多孔聚苯乙烯的热容量。
换能器200包括两个弹性悬架4、204:上悬架4和下悬架204。这两种悬架的内部周缘部分41固定于音膜具有较大厚度的周缘部251。而两个悬架的外周部分42则固定于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上。
换能器200是非常坚固的、平衡的并且尽管具有低的总厚度,也能得到具有高电声功率的扬声器。
在膜的周缘部251、磁性组件3和两个弹性悬架4、204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腔室C,其可能减少线圈6的散热。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悬架4、204的外周边缘42通过适当的不连续的间隔物与磁性组件的支撑结构7间隔开,使外部空气进入所述腔室3,反之亦然,从而允许空腔的通气。
图9和图10示出了换能器的第三实施例,用标号300表示。换能器300包括磁性组件3,所述磁性组件包括容纳于支撑结构7中的多个磁体30。支撑结构7具有在较低的位置延伸的延伸部72,以及与所述悬架4的外部边缘42相连的外周端73,从而在换能器的下部形成一个封闭的容器。这样的一个封闭的容器形成腔室VC,也可以作为换能器的负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换能器包括具有环形的形状且向上的凹面的音膜305,其设置在外围悬架4和中心共面的悬架304之间。
中心悬架304设置在与外围悬架4相同的平面上,并具有中心部分341,其适于固定到磁性组件3的支撑结构72的中心部。中心悬架304的周缘部342固定在所述膜305和保持线圈6的支撑件82上。以这样的方式,线圈6位于相对于磁性组件3的外部位置。
换能器300可允许得到具有较小磁性组件的扬声器而不增加扬声器的厚度。
图11和图12示出了具有线性发展的换能器的第四实施例,用标号400表示。换能器400包括具有长的环形形状且基本为矩形或椭圆形外周的磁性组件3,其容纳在与其形状相匹配的支撑结构7中。弹性悬架4具有固定于音膜5的周缘部的内周缘41。线圈6直接卷绕在膜5的外边缘上。以这样的方式,线圈6位于磁性组件3的前部。换能器400具有低厚度的线性发展,可以用于薄的视频屏幕中。
将本发明的换能器与传统的换能器比较例一起进行了实验测试。MS是仅在一个方向上的线圈的轴向行程乘以换能器的直径并除以换能器的厚度的结果。在具有相同的直径时,例如200mm,传统的换能器MS=9;公知类型的平面换能器MS=33,而本发明的换能器MS=110。这意味着本发明的换能器比传统的换能器要好10倍多,或者比其他平面解决方案要好3倍多,且具有线圈完全下悬的线性行程,难以置信地比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垂直尺寸的换能器要高。
本发明的换能器可用于制造具有低厚度和低重量的扬声器,而不会损害换能器的电和声的功率。此外,它能够制造大尺寸,即大直径的扬声器,且具有非常小的总深度,同时保持用于高电声功率的移动部件的高行程。
使用多个磁体30而不是一个单一磁体的选择允许获得具有任何直径和非常大尺寸的磁性环,且具有非常小的冠部厚度,始于具有小尺寸的相同的磁体。磁性组件3允许获得非常深的磁场,从而允许完全沉浸在磁场(下悬,underhung)中的线圈6的非常高的行程且不使用由铁制成的任何附加磁回路,从而防止了由铁的电调制产生的失真的形成。并排地组合多个小磁体30的选择允许用于获得具有从简单的轴向磁化形成的任何外围形状的磁场。磁性组件3可具有任何外围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等,从而使所述换能器具有各种形状以用于需要的特殊形状,如超平电视屏幕。
换能器的音膜5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大厚度的多孔材料,如聚苯乙烯而获得。膜5可以通过注射或热成形而得到,并且可以拼接的(ashlared)、肋状或轮廓的(profiled)方式构成,从而得到对声学目的和质量动态平衡而言都合适的轮廓。
此外,如果有必要,磁性组件3允许用于获得该线圈6的一个新的构造。所述线圈6缠绕在一个高导磁率材料9的薄层的附近,它能够用于聚集线圈的所有绕组的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增加了系统的电动机械效率。由于具有低厚度,强磁性层9防止涡流的形成,而涡流会使换能器的性能恶化。线圈上缠绕的含铁涂覆带9可以具有高于线圈6的绕组的高度,使整个线圈沉浸在聚集的磁通量中(下悬,underhung)。在类似的方案中,线圈的仅在中心部分看到聚集的磁通量(上悬,overhang),这种方案源自具有铁磁极延伸的反斥磁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换能器,在具有相同的外径时,本发明的换能器具有更高的膜5的辐射表面。此外,它具有结构优势。事实上,使用小的磁体30允许获得任何形状的且厚度非常低的管状环,这是其它方式不能获得的。具有轴向各向异性的小磁体的使用相对于具有径向各向异性的磁体对于本发明的目的是有必要的,因为第一种(轴向)允许用于获得来自具有任何形状和尺寸且容易磁化的相同磁体的磁路,而第二种(径向)允许用于获得来自只具有一个直径圆形的相同磁体,明确地需要进行特殊的径向磁化,这是非常昂贵的且不可能在大直径上实现。

Claims (15)

1.一种电声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包括:
-环形的磁性组件(3),用于产生磁场,
-线圈(6),其设置在由磁性组件(3)产生的磁场中,使得线圈能相对于所述磁性组件移动,反之亦然,
-音膜(5),与所述线圈(6)或磁性组件(3)连接,以振动并发出声音,及
-至少一个弹性悬架(4,204,304),将所述音膜(5)与所述磁性组件(3)或线圈(6)连接,以允许音膜(5)的振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组件(3)包括:
-外罩支撑结构(7),具有环形的形状,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以及
-多个磁体(30),具有磁轴(A)且轴向各向异性;所述磁体(30)并排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内,每个磁体(30)具有的磁感应线(F)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磁体的磁轴(A),
其中,所述磁性组件的外罩支撑结构(7)作为换能器的承压结构和磁体(30)的容纳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的外罩支撑结构(7)的厚度(S)为0.1~1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支撑结构(7)由导电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支撑结构(7)由金属片构成,该金属片弯曲以包围所述磁体(30)。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刚性的支撑件(8),所述线圈(6)卷绕在该支撑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支撑件(8)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由高导磁率材料制成的聚集环(9),以聚集线圈(6)中各匝的磁场。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器(1,200,300,400,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6)的高度低于所述磁性组件的外罩支撑结构(7)的高度。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器(1,200,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6)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磁性组件(3)的内部位置。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膜(205)具有双凹形的截面并具有较大厚度的周缘部(251),该周缘部用来固定上悬架(4)、下悬架(204)和支撑件(81),所述线圈(6)设置于支撑件(81)上。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器(3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围弹性悬架(4)和中心弹性悬架(304),它们同心地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并支承环形形状的所述音膜(305),其中,所述外罩支撑结构(7)包括在下方位置的延伸部(72),该延伸部与外围膜(4)的外边缘(42)连接从而产生一个封闭的腔室(VC),同时该腔室也能作为负载能力,所述线圈(6)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磁性组件(3)的外部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器(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3)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周边,所述音膜(5)具有外部边缘,所述线圈(6)设置在所述外部边缘上,所述线圈(6)的高度与音膜的厚度(5)相同。
12.一种制造电声换能器(1,200,300,400,500)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用于产生磁场的环状的磁性组件(3),
-将至少一个弹性悬架(4,204,304)连接到所述磁性组件(3),
-将线圈(6)连接到弹性悬架,该线圈适于在由磁性组件产生的磁场中移动,以及
-将音膜(5)连接到线圈(6)或连接到磁性组件(3),以振动并发出声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组件(3)是通过将多个磁体(30)插入到环状且由非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外罩支撑结构(7)内部而形成,其中所述磁体(30)具有磁轴(A)和轴向各向异性且并排设置在所述外罩支撑结构(7)中,每个磁体(30)具有的磁感应线(F)相互平行且平行于磁体的磁轴(A),其中所述磁性组件(7)的外罩支撑结构作为换能器的承压结构和磁体(30)的容纳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将未磁化的磁体(30)插入到所述外罩支撑结构(7)内;
-通过轴向磁化作用将设置在外罩支撑结构(7)内部的磁体(30)磁化。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将磁体(30)插入到模具内,
-通过共模工艺,在磁体(30)上直接模制出外罩支撑结构(7),
-通过轴向磁化作用一步一步地将设置在外罩支撑结构内部的磁体(30)磁化。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罩支撑结构内部的磁体的磁化是通过将由外罩支撑结构(7)所形成的环的相邻区域磁化而实现的。
CN201280028940.0A 2011-06-13 2012-06-06 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5978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PD2011A000191 2011-06-13
IT000191A ITPD20110191A1 (it) 2011-06-13 2011-06-13 Trasduttore elettromeccanico/elettroacustico sottile
PCT/EP2012/060772 WO2012171846A1 (en) 2011-06-13 2012-06-06 An electromechanical-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ith low thickness and high travel range and relevant manufactur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7852A true CN103597852A (zh) 2014-02-19
CN103597852B CN103597852B (zh) 2016-10-12

Family

ID=4455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8940.0A Active CN103597852B (zh) 2011-06-13 2012-06-06 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923545B2 (zh)
EP (1) EP2719198B1 (zh)
JP (1) JP6061105B2 (zh)
CN (1) CN103597852B (zh)
BR (1) BR112013031438B1 (zh)
CA (1) CA2838456C (zh)
ES (1) ES2561886T3 (zh)
IT (2) ITPD20110191A1 (zh)
PL (1) PL2719198T3 (zh)
RS (1) RS54530B1 (zh)
RU (1) RU2593681C2 (zh)
WO (1) WO201217184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5537A (zh) * 2018-01-24 2020-09-11 Ask工业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具有扬声器的头枕
WO2021128019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CN114270875A (zh) * 2019-08-30 2022-04-0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磁体致动器的悬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60738B1 (fr) * 2010-05-28 2015-09-25 Focal Jmlab Haut-parleur acoustique
WO2012088518A2 (en) 2010-12-23 2012-06-28 Niedermann Paul Low-profile speaker
DE212015000186U1 (de) * 2014-09-08 2017-03-23 Apple Inc. In Hörelement integrierte magnetische Abschirmung zum abschwächen eines Eintritts magnetischer Partikel
US9374635B2 (en) 2014-09-08 2016-06-21 Apple Inc. Earpiece integrated magnetic shielding for mitigating ingress of magnetic particles
CA2970740C (en) * 2015-02-05 2023-09-05 Eagle Acoustics Manufacturing, Llc Integrated voice coil and con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D875084S1 (en) * 2017-11-13 2020-02-11 Tymphany Hong Kong Limited Surround for loudspeaker
USD966235S1 (en) 2019-08-23 2022-10-11 Tymphany Acoustic Technology Limited Waveguide
CN110740409B (zh) * 2019-10-31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CN112165675B (zh) * 2020-10-22 2021-09-24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扬声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3715A1 (en) * 1996-04-26 2001-11-22 Stefan Geisenberger Loudspeaker
JP2006060333A (ja) * 2004-08-17 2006-03-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CN1833464A (zh) * 2003-08-08 2006-09-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波状膜的扩音器
CN1913723A (zh) * 2006-09-06 2007-02-14 深圳市声泰克声频科技有限公司 高冲程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16881A5 (zh) 1973-02-02 1974-08-30 Thomson Csf
US3979566A (en) * 1973-12-12 1976-09-07 Erazm Alfred Willy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US5598625A (en) * 1991-08-05 1997-02-04 Bluen; Jeff Method for assembly of radial magnet voice coil actuators
RU2110163C1 (ru) * 1994-09-21 1998-04-27 Давыдов 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Электроакуст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US6192136B1 (en) * 1995-09-02 2001-02-20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Inertial vibration transducers
JP3542136B2 (ja) * 1995-09-02 2004-07-14 ニュー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ーズ リミテッド 慣性振動トランスジューサ
RU2150181C1 (ru) * 1998-09-10 2000-05-27 Волегов Виктор Евгеньевич Электроакуст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CN1277792A (zh) * 1998-11-19 2000-12-20 微技术公司 具有移动磁铁的电-声转换器及其转换方法
AT411559B (de) * 2000-05-15 2004-02-25 Akg Acoustics Gmbh Elektroakustischer wandler mit kleinen abmessungen
CN1271887C (zh) * 2001-03-09 2006-08-23 花田昭人 电声变换器
JP2003023695A (ja) * 2001-07-10 2003-01-24 Sony Corp スピーカ装置
US20040213431A1 (en) * 2003-04-25 2004-10-28 Mello William Bernard Electromagnetic audio transducer and or audio speaker
JP3963173B2 (ja) * 2004-01-06 2007-08-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RU79739U1 (ru) * 2008-07-29 2009-01-10 Серг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Кунгурцев Электроакуст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3715A1 (en) * 1996-04-26 2001-11-22 Stefan Geisenberger Loudspeaker
CN1833464A (zh) * 2003-08-08 2006-09-1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波状膜的扩音器
JP2006060333A (ja) * 2004-08-17 2006-03-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CN1913723A (zh) * 2006-09-06 2007-02-14 深圳市声泰克声频科技有限公司 高冲程扬声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5537A (zh) * 2018-01-24 2020-09-11 Ask工业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具有扬声器的头枕
CN111655537B (zh) * 2018-01-24 2023-02-03 Ask工业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具有扬声器的头枕
CN114270875A (zh) * 2019-08-30 2022-04-0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磁体致动器的悬挂
WO2021128019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S54530B1 (en) 2016-06-30
EP2719198B1 (en) 2015-11-04
RU2013154602A (ru) 2015-07-20
US20140119579A1 (en) 2014-05-01
ES2561886T3 (es) 2016-03-01
ITPD20110191A1 (it) 2012-12-14
US8923545B2 (en) 2014-12-30
BR112013031438B1 (pt) 2021-02-23
ITAN20120064A1 (it) 2012-12-14
WO2012171846A1 (en) 2012-12-20
JP6061105B2 (ja) 2017-01-18
JP2014517637A (ja) 2014-07-17
RU2593681C2 (ru) 2016-08-10
EP2719198A1 (en) 2014-04-16
PL2719198T3 (pl) 2016-05-31
CA2838456A1 (en) 2012-12-20
CA2838456C (en) 2019-09-10
CN103597852B (zh) 2016-10-12
BR112013031438A2 (pt) 2016-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7852A (zh) 具有低厚度和高行程的电机械-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111870B2 (en) Electrodynamic transducer and use thereof in loudspeakers and geophones
CN100553368C (zh) 电声变换器和电子设备
JP3323345B2 (ja)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
CN102387451B (zh) 拼合磁体扬声器
US20080199039A1 (en) Induction motor for loudspeaker
US10681466B2 (en) Loudspeaker with dual plate structure
JP6242398B2 (ja) 同軸のスピーカ配置
CN1620193B (zh) 扬声器设备
US20150280634A1 (en)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and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JP2009049762A (ja)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およびスピーカ装置
JP2023519943A (ja) ラウドスピーカー用マグネット組立体及びこれに関連する改良
JP2001000043U (ja)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
JP3190189B2 (ja) スピーカ
JP2013255087A (ja) 磁気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動電型スピーカー
US11245986B2 (en) Electro-magnetic motor geometry with radial ring and axial pole magnet
JP2009171475A (ja) リング型スピーカ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0100681A1 (ja) 電磁変換器
JP3053925U (ja)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
Merit et al. Enhanced construction of the direct radiator electrodynamic loudspeaker
KR20030068657A (ko) 스피커 및 이에 사용하는 자기회로
JP2013219427A (ja) スピーカ
JP2009188791A (ja) スピー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