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6279A -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6279A
CN103596279A CN201310616073.9A CN201310616073A CN103596279A CN 103596279 A CN103596279 A CN 103596279A CN 201310616073 A CN201310616073 A CN 201310616073A CN 103596279 A CN103596279 A CN 103596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arrier wave
anchor carrier
anchor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160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6279B (zh
Inventor
J·M·达姆尼亚诺维奇
J·蒙托霍
S·萨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96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6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6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3/00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s
    • H04K3/40Jamming having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 H04K3/42Jamming having variable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jamming frequency or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多个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载波可以增强节点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无线通信。在这些载波之中,通过配置指定的载波来为具有多载波能力的UE提供同步、系统信息、寻呼、数据和控制,来使一些载波专用是有益的。从而,可以减少开销系统信息。例如,不在所有载波上都为某一小区提供同步和寻呼。载波可以为单载波UE提供向后兼容,以便用于接入、同步、广播和在传统终端的数据区域中的新控制区域。在选择用于减轻干扰的锚定载波的节点和针对非锚定载波进行发射功率控制的节点之间进行协调,可以提供进一步的网络性能优势。

Description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8月10日、申请号为200980130908.1的发明专利申请“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的分案申请。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2008年8月11日提交的、题目为“SYSTEM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SSCOMMUNICATION SYSTEM”的临时申请No.61/087,953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受2008年12月5日提交的、题目为“ANCHORCARRIER CONCEPT IN LTE-ADVANCED”的临时申请No.61/120,232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通信,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多载波通信的技术和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技术。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蜂窝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自然演进的蜂窝3G服务的下一步前进方向。LTE提供高达50兆比特/秒(Mbps)的上行链路速率和高达100Mbps的下行链路速率,并为蜂窝网络带来许多技术利益。设计LTE以满足高速率数据和媒体传输的载波需求,以及在下一个十年提供良好的高容量语音支持。其带宽可以从1.25MHz变化到20MHz。这适合具有不同带宽分配的不同网络运营商的需要,且还允许运营商根据频谱提供不同的服务。此外,还期望LTE改善3G网络中的频谱效率,使载波能够在给定的带宽上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语音服务。LTE包括高速率数据、多媒体单播和多媒体广播服务。
LTE物理层(PHY)是一种在增强型基站(eNodeB)和移动用户设备(UE)之间传送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高效单元。LTE PHY使用对于蜂窝应用来说一些新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此外,LTE PHY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针对指定数量的符号周期,OFDMA允许将数据逐个载波地转到多个用户或者将数据逐个载波地从多个用户转出。
最近,改进的LTE成为用于提供4G业务的演进的移动通信标准。由于被规定为3G技术,LTE并不满足如国际电信联盟所规定的还称为改进的IMT的4G的需求,例如峰值数据速率达到1G比特/秒。除峰值数据速率之外,改进的LTE还将目标对准功率状态之间的更快速转换和小区边缘处改善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所公开方面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概述部分不是泛泛概括,也不旨在标识关键或重要元件或者描述这些方面的范围。其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所描述的特征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前奏。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波通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下列动作:接收锚定载波。检测在锚定载波上携带的用于在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grant)。根据所检测的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给出了一种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组件:第一指令集,用于使计算机接收锚定载波。第二指令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检测在锚定载波上携带的用于在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第三指令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根据所检测的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其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装置。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组件:用于接收锚定载波的模块。实现用于检测在锚定载波上携带的用于在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的模块。实现用于根据所检测的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的模块。
在另外的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发射机的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装置。接收机用于接收锚定载波。计算平台用于:检测在锚定载波上携带的用于在另一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根据所检测的授权,通过所述发射机或所述接收机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波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便执行下列动作:针对锚定载波和另一个载波调度资源。在所述锚定载波上发送用于在所述另一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与接收方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组件:第一指令集,用于使计算机针对锚定载波和另一个载波调度资源。第二指令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在所述锚定载波上发送用于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第三指令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与接收方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其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装置。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组件:用于针对锚定载波和另一个载波调度资源的模块。实现用于在所述锚定载波上发送用于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的模块。实现用于与接收方进行通信的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另外的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接收机的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装置。调度器针对锚定载波和另一个载波调度资源。发射机用于在所述锚定载波上发送用于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接收机用于与接收方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接收方根据所述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在另一个其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便执行下列动作: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jamming interference)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在另一个其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组件:第一指令集,用于使计算机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第二指令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在另一个其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装置。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组件:发射模块,用于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实现协调模块,用于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在另外的其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括接收机的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装置。发射机用于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调度器用于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为了实现前述和有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文所完全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特征。下文描述和附图详细描述了某些说明性方面,但是,下文描述和附图是仅仅说明可采用这些方面之基本原理的一些不同方法。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其它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本申请所公开方面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本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描绘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在该系统中,协调多载波通信和在节点之间执行载波传输以减少干扰。
图2描绘了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个载波的方法或一系列操作的流程图。
图3描绘了服务和干扰多个终端的基站的框图。
图4描绘了一种多址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5描绘了基站和终端之间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6描绘了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布置接入点基站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7描绘了根据一个方面,在通信系统中被区分的各种类型的载波。
图8描绘了用于通过协调载波选择和载波之间的发射功率控制,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描绘了诸如用户设备之类的系统的框图,其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的电组件的逻辑组。
图10描绘了诸如网络节点之类的系统的框图,其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的电组件的逻辑组。
图11描绘了诸如网络节点之类的系统的框图,其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协调载波选择和载波之间的发射功率控制的电组件的逻辑组。
图12描绘了一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的模块。
图13描绘了一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用于多载波无线通信的模块。
图14描绘了一种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用于协调载波选择和载波之间的发射功率控制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改进的LTE具有针对多个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载波的规定。在这些载波之中,通过配置指定的载波为Rel-8和/或LTE-A UE提供同步、系统信息、寻呼、数据和控制,来使一些载波专用是有益的。从而,可以减少开销系统信息。例如,对于某个小区,不在所有载波上都提供同步和寻呼。在一个方面,锚定载波可以用作LTE终端的传统载波(legacycarrier),为新(版本9/10)终端提供支持,以便接入、同步、广播和在传统终端的数据区域中提供新控制区域。在节点之间对选择减轻干扰的锚定载波和针对非锚定载波的发射功率控制进行协调,可以提供进一步的网络性能优势。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个方面。在下文描述中,为了说明起见,为了对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理解,对众多特定细节进行了描述。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不同的方面。在其它实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这些方面,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框图形式给出。
参见图1,通信系统100使具有改进能力的用户设备(UE)102能够从描述为演进的基节点(eNB)104的多载波基站获得下行链路(DL)载波的子集。具体而言,锚定载波106a、106b能够针对UE102调度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授权108,以便用于其它载波110a-110c。在另一个方面,上述调度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锚定载波106a、106b的资源。
应当理解的是,一群接入点(AP)可以位于在单一节点中。例如,一群AP可以在不具有正交资源的情况下联合地服务UE。或者,单一AP可以操作多个节点。
在一个方面,在不用对专用于每个链路的带宽进行限制的情况下,用于改进的LTE(例如,Rel-9/Rel-10)的多载波设计方案支持锚定载波。例如,对于UL和DL,专用带宽可以是对称相同的。再举一个例子,由于专用带宽取决于UL和DL的业务需求,所以对于UL和DL,专用带宽可以是不对称的。同样,载波带宽在载波间可以是一致的或者在载波间可以是不同的。UL/DL载波配对(carrier pairing)可以是具有相同UL和DL载波数量的一对一的。或者,UL/DL载波配对可以是具有不同数量的UL载波与DL载波的多对一或者一对多的。UL载波可以是向UE提供多载波分配灵活性的OFDMA的(正交频分多址)。或者,基于SC-FDMA(同步码分多址)的信号可以用于锚定载波。再举一个替代的例子,OFDMA/SC-FDMA混合可以支持在这两种技术之间转换的分层环境。
作为锚定载波实现的概述,具有配置的锚定和非锚定载波106a-106b、110a-110c的通信系统100将是有利的和实用的。针对携带系统信息、控制和可能的数据(如果有足够的资源的话)的不同载波组,可以有一些锚定载波。例如,锚定载波106a可以支持载波106a、110a、110b的子集的组合112。替代地或另外地,锚定载波106b可以支持与另一个载波106b支持的载波106a、110a、110b重叠的一组载波106a、106b、110a-110c。
可以由多付天线(没有示出)来执行下行链路载波106a、106b、110a-110c的传输。替代地或另外地,多个eNB104可以协作来与UE102进行通信。为此,调度器114在(例如,有线、无线)回程网络116上执行协调的资源分配。从而,可以实现减少eNB104的开销之类的利益,这些利益巩固载波子集上的信令、减少UE102在多个载波之间进行控制所需的搜索以及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映射到上行链路上。
有利的是,通过在一个载波110c和其相应上行链路120上提供传统DL和UL资源授权118,一些载波106b、110c可以为不能够进行多载波接收的传统UE117提供向后兼容支持。这为锚定载波提供了向后兼容。具体而言,可以在载波上提供用于同步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在PBCH(物理广播信道)上提供MIB(主信息块),用于表示系统带宽、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配置以及仅与该锚定载波相对应的系统帧编号。可以在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提供SIB(系统信息块)。在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小区内频率间切换消息,将传统UE118从锚定载波重定向到另一个DL载波。
进一步考虑一种特定情况,在该情况中,针对一组载波,规定了锚定载波为空,锚定载波变成了仅广播、控制和数据适用于该载波的常规(非锚定)载波。
在一个示例性的方面,关于传送系统信息来说,锚定载波上的其它SIB可以提供多载波信息,例如,载波位置、载波带宽、载波指示(UL/DL)、载波配对、其它锚定(UL和DL)载波和新控制区域。在一个方面,对于传统UE来说,其它SIB可以是透明的。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非锚定载波不需要提供向后兼容性,该向后兼容性而是由新类型的UE使用的锚定载波来提供的。
关于DL授权,传统UE在相同的锚定载波上接收DL授权,其中DL授权用于在相同的载波上分配资源。具有改进能力(例如,Rel-9/10)的UE可以从锚定载波接收DL授权,以便获得另一个DL载波上的DL资源。在一个方面,锚定载波支持所分配的一组载波。在另一个方面,每一个锚定载波可以在包括还由另一个DL锚定载波指定的其它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的多个载波上发送DL授权。在另外的方面,DL非锚定载波可以仅以类似于传统UE执行的操作来发送DL授权,其中DL授权针对该载波分配DL资源。
关于UL授权,传统UE在锚定载波上接收UL授权,其中UL授权在与锚定载波配对的UL载波上分配资源。改进的UE(例如,Rel-9/10)在锚定载波上接收UL授权,后者在用于被规定为锚定载波的其它UL载波(即,组合在一起的或没有组合在一起的)上分配UL资源。在一个方面,与用于传统UE的方式相类似,不是锚定载波的DL载波上的UL授权仅可以针对与其配对的UL载波分配资源。
关于HARQ,在一个方面,eNB在发送UL授权的DL载波上发送ULHARQ反馈。对于多载波授权来说,在另一个方面,可以在发送多载波授权的锚定载波上发送针对不同UL载波的HARQ反馈。资源映射可以进行调整,使得针对不同载波的ACK(确认)被区分开。UL上的DL HARQ反馈可以出现在与发送授权的DL载波配对的UL载波上。对于多载波授权来说,可以在与发送授权的锚定载波配对的UL上发送针对不同DL载波的HARQ反馈。进行资源映射使得能够区分针对不同载波的ACK。在一个方面,例如基于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第一CCE(控制信道单元),通过使用一个锚定载波来传送所有DL分配,来隐式的实现传统UE。
关于UL上的CQI(信道质量指标)反馈来说,在一个方面,可以在锚定UL载波上传送针对多个DL载波的CQI反馈。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中,在其它SIB(系统信息块)中或者由(各UE的)RRC(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来规定锚定UL载波。在一个示例性的方面,UL载波与能够进行隐式信令发送的DL锚定载波配对。
调度器114可以有利地单方面在不受到非协作小区130的干扰的载波上分配资源。调度器114可以通过与协作小区134的回程通信132进行协调,以便使用不同的锚定载波136、138。调度器114可以协调非锚定载波140、142上的发射功率调整,使得它们可以用于单载波服务或者避免与协作小区134服务的UE144相互干扰。
在图2中,提供了用于多载波通信的方法或一系列操作200。在方框202,UE接收锚定载波。UE检测锚定载波上的公共系统信息或专用信息(方框204)。UE通过使用公共系统信息或专用信息来获得另一个载波(方框206)。在一个方面,UE检测所述锚定载波上的系统信息块,以便使用包括载波位置、载波带宽、载波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示、载波配对和新控制区域的另一个载波(方框208)。在另一个方面,UE检测锚定载波上携带的授权,其中所述授权在诸如非锚定之类的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方框210)。当某些锚定载波可以针对特定的载波分配资源时,将这些分配排他地或重叠地组合起来(方框212)。UE根据所检测到的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方框214)。UE接收由节点在发送上行链路授权的锚定载波上对收到上行链路载波传输的确认(方框216)。
在一些实例中,在所述另一个载波不再需要资源分配之后,UE可以接收先前作为锚定载波而接收的非锚定载波(方框218)。
在另一个实例中,传统UE可以通过与这些载波(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中的一个载波进行同步,来启动单载波通信。例如,UE可以与锚定载波的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进行同步,检测物理广播信道上表示系统带宽、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符信道(PHICH)配置、系统帧编号的主信息块;检测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上针对所述锚定载波上的资源的系统信息块(方框220)。在多载波操作的场景中,通过小区内频率间切换,节点可以使用重定向消息来指导单载波UE转到另一个载波(方框222)。
多载波操作可以有利地解决反馈。例如,UE可以接收对在发送上行链路授权的锚定载波上收到各上行链路载波传输的确认(方框224)。在UE在多个上行链路上进行发送的情况下,UE访问确认与多个载波的映射(方框226),使用上述映射来解释针对各上行链路载波传输的确认(方框228)。UE对确定没有被成功发送的上行链路载波传输进行重发(方框230)。
例如通过检测锚定载波上的其它系统信息块(方框234)或者通过检测资源无线控制(RRC)信令(方框236),UE可以进一步在上行链路锚定载波上发送针对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信道质量指标(CQI)反馈(方框232)。
当UE报告CQI反馈(该反馈表示妨碍载波接收的干扰)时(方框238),UE接收在没有受到上述干扰的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方框240)。释放未受干扰的载波可以是服务节点或干扰节点协调发射功率控制变化的结果,以便用于多载波重用(方框242)。在一个方面,具有多载波能力的UE可以通过非锚定载波来使用单载波通信,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通过协调是可用的(方框244)。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基站310a、310b和310c可以分别是用于宏小区302a、302b和302c的宏基站。基站310x可以是用于与终端320x进行通信的微微小区302x的微微基站。基站310y可以是用于与终端320y进行通信的毫微微小区302y的毫微微基站。虽然为了简单起见而在图3中没有示出,但这些宏小区可以在边缘处重叠。微微小区和毫微微小区可以位于宏小区中(例如,如图3所示)和/或可以与宏小区和/或其它小区重叠。
无线网络300还可以包括中继站,例如,与终端320z进行通信的中继站310z。中继站是从上游站接收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并向下游站发送这些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的站。上游站可以是基站、另一个中继站或者终端。下游站可以是终端、另一个中继站或者基站。中继站还可以是中继其它终端的传输的终端。中继站可以发送和/或接收低重用前导码。例如,中继站可以以与微微基站类似的方式发送低重用前导码,以与终端类似的方式接收低重用前导码。
网络控制器330可以耦接至一组基站,并为这些基站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330可以是单一网络实体或者网络实体的集合。网络控制器330可以通过回程与基站310进行通信。回程网络通信334可以有助于在使用这种分布式结构的基站310a-310c之间实现点到点通信。基站310a-310c还可以彼此之间通信,例如直接进行通信或者通过无线或有线回程进行间接通信。
无线网络300可以是仅包括宏基站(图3中没有示出)的同构网络。无线网络300还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微基站、家用基站、中继站等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基站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电平、不同的覆盖区域以及对于无线网络300中的干扰具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宏基站可以具有较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20瓦),而微微基站和毫微微基站可以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电平(例如,3瓦)。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
终端320可以分散于无线网络300中,每一个终端可以是静止的或者移动的。终端还可以称作为接入终端(AT)、移动站(MS)、用户设备(UE)、用户单元、站等等。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等。终端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
终端能够与宏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和/或其它类型的基站进行通信。在图3中,具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终端和服务基站之间期望的传输,其中服务基站是指定用于在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上服务该终端的基站。具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干扰传输。干扰基站是在下行链路上对终端造成干扰和/或在上行链路上受到该终端的干扰的基站。
无线网络300可以支持同步和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基站可以具有相同的帧时间,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对齐。对于异步操作,这些基站可以具有不同的帧时间,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在时间上不必对齐。对于布置在室内和不必要访问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之类的同步源的微微基站和毫微微基站来说,异步操作更通用。
在一个方面,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可以将与各基站310a-310c相对应的覆盖区域302a、302b或302c划分成多个较小的区域(例如,区域304a、304b和304c)。每一个较小的区域304a、304b和304c可以由各自的基站收发机子系统(BTS,没有示出)来提供服务。如本申请所使用以及本领域所通常使用的,根据使用术语“扇区”的上下文,术语“扇区”可以指BTS和/或其覆盖区域。举一个例子,小区302a、302b、302c中的扇区304a、304b、304c可以由基站310的天线组(没有示出)形成,其中每一组天线负责与小区302a、302b、302c的一部分中的终端320进行通信。例如,服务于小区302a的基站310可以具有与扇区304a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组、与扇区304b相对应的第二天线组以及与扇区304c相对应的第三天线组。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具有扇区化和/或非扇区化小区的系统中使用。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具有任意数量的扇区化和/或非扇区化小区的所有适当无线通信网络都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简单起见,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基站”可以指服务扇区的站以及服务小区的站。应当理解的是,如本申请所使用的,分离链路场景中的下行链路扇区是邻居扇区。虽然为了简单起见,下文描述通常与一种系统相关,在该系统中每一个终端与一个服务接入点进行通信,但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与任意数量的服务接入点进行通信。
参见图4,该图描绘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AP)400包括多个天线组;一个天线组包括404和406,另一组包括408和410,另一组包括412和414。在图4中,对于每一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付天线,但是,每一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AT)416与天线412和4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412和414在前向链路420上向接入终端416发送信息,在反向链路418上从接入终端416接收信息。接入终端422与天线406和408进行通信,其中天线406和408在前向链路426上向接入终端422发送信息,在反向链路424上从接入终端422接收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418、420、424和4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来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420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418所使用的不同的频率。
通常,每一组天线和/或每一组天线被设计进行通信的区域可以称作为接入点的扇区。在该方面,设计每一个天线组与接入点400所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进行通信。
在前向链路420和426的通信中,为了改善不同接入终端416和4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接入点400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形成。此外,与接入点通过单一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发射信号相比,当接入点使用波束形成来向随机散布于其覆盖区域中的接入终端发射信号时,对相邻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的干扰较少。
接入点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其还可以称作为接入点、节点B或某种其它术语。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作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E)、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接入终端或者某种其它术语。
图5示出了基站502和终端504之间的通信系统500的一种设计方案框图,其中基站502和终端504可以是图1中的一个基站和一个终端。基站502装备有TX付天线534a到534t,终端504装备有RX付天线552a到552r,其中通常T≥1和R≥1。
在基站502,发射处理器520从数据源512接收业务数据,从控制器/处理器540接收消息。发射处理器520对这些业务数据和消息进行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分别提供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发射处理器520还可以生成针对低重用前导码的导频符号和数据符号以及针对其它导频或参考信号的导频符号。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530可以对这些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或导频符号(如果有的话)进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向T个调制器(MOD)532a到532t提供T个输出符号流。每一个调制器532可以处理各自的输出符号流(例如,OFDM、SC-FDM等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一个调制器5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成模拟信号、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这些输出采样流,以便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532a到5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T付天线534a到534t进行发射。
在终端504,天线552a到552r从基站502接收这些下行链路信号,并分别向解调器(DEMOD)554a到554r提供所接收的信号。每一个解调器554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各自所接收的信号,以便获得输入采样。每一个解调器554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输入采样(例如,OFDM、SC-FDM等等)以获得接收的符号。MIMO检测器556可以从所有R个解调器554a到554r获得接收的符号,对这些接收的符号执行MIMO检测(如果有的话),并提供检测出的符号。接收处理器5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检测到的符号,向数据宿560提供终端504的解码后业务数据,并向控制器/处理器580提供解码后的消息。低重用前导码(LRP)处理器584可以检测来自基站的低重用前导码,并向控制器/处理器580提供检测到的基站或小区的信息。
在上行链路上,在终端504,发射处理器564可以从数据源562接收业务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从控制器/处理器580接收消息并对其进行处理。来自发射处理器564的符号可以由TX MIMO处理器568进行预编码(如果有的话),由调制器554a到554r进一步处理,并发射到基站502。在基站502,这些来自终端504的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534进行接收、由解调器532进行处理、由MIMO检测器536进行检测(如果有的话),并由接收数据处理器5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由终端504发射的解码后的分组和消息,以便提供给数据宿539。
控制器/处理器540和580可以分别指导基站502和终端504的操作。基站502的处理器540和/或其它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指导针对本申请所述技术的过程。终端504的处理器584和/或其它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指导针对本申请所述技术的过程。存储器542和58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502和终端504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544可以对终端进行调度以便用于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并为所调度的终端提供资源授权。
图6描绘了一种示例性的通信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布置接入点基站。如图6所示,系统600包括多个接入点基站或家庭节点B单元(HNB)(例如,HNB610),每一个HNB安装在相应的小规模网络环境(例如,一个或多个用户居住区630)中,并用于服务相关的以及外来的用户设备(UE)620。还可以经由DSL路由器(没有示出)或者电缆调制解调器(没有示出)、无线链路或其它因特网连接方式,将每一个HNB610耦接至因特网640和移动运营商核心网650。
虽然本申请所述的方面使用3GPP术语,但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3GPP(Rel99、Rel5、Rel6、Rel7)技术以及3GPP2(1xRTT、1xEV-DO Rel0、RevA、RevB)技术和其它公知和相关的技术。在本申请所述的这些实施例中,HNB610的所有者预订移动业务(例如,通过移动运营商核心网650提供的3G移动业务),UE620能够工作在宏蜂窝环境以及住宅小规模网络环境中。
具有锚定载波和非锚定载波的多载波通信。根据不同的方面,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载波,以便以避免复制信息和从而减少系统开销的方式促进不同类型小区中的移动通信。这些不同的载波可以包括锚定载波、非锚定载波、段等等。锚定载波可以促进处于连接模式和空闲模式下的UE的通信,在连接模式下,UE保持与基站的活动连接,在空闲模式下,UE与基站没有活动连接。这种空闲模式用户可以仅仅监控系统,随着呼叫产生准备接收寻呼或者接入请求。因此,通过配置,锚定载波是被指定用于为版本8和/或LTE-A(改进的LTE)UE提供同步、系统信息、寻呼、数据和控制的载波。虽然给定的小区可以有几个锚定载波,但每一个小区需要至少一个锚定载波。非锚定载波仅支持处于连接模式下的UE,因此其不发送系统信息(SI)等等和不能寻呼UE。根据各个方面,本申请公开了具有多载波布置的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诸如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之类的不同类型的载波具有与其相关的不同能力,以便服务处于不同连接状态的UE。
在受益于本发明的情况下,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根据一个方面在通信系统中区分各种类型的载波。如上所述,根据与载波相关的信息,可以将载波主要配置成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可以将锚定载波进一步区分为向后兼容单载波锚定、向后兼容多载波锚定、Rel-8非向后兼容锚定。此外,其它非锚定载波可以包括Rel-8非向后兼容载波。如下面所详细描述的,段是不能够独立支持UE进行通信,但与锚定载波/非锚定载波进行协作以提供通信便利的非载波。
另一个方面与载波之间的区分相关,使得不同的载波向遵循不同LTE标准版本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向后兼容单载波锚定载波向不同类型的UE提供服务,这些不同类型的UE包括已升级到LTE的Rel-8的UE和将要升级到Rel-8的UE。此外,单载波锚定载波包括仅与一个锚定载波相关的信息。例如,根据各个方面,它可以携带PSS/SSS(主/辅同步序列)、Rel-8系统信息(SI)、寻呼等等。因此,向后兼容单载波锚定是包括仅与一个锚定载波相关的信息的载波,该载波为具有不同LTE标准版本的用户提供驻留和接入。根据另一个方面,向后兼容单载波锚定载波可以包括指向多载波锚定载波的信息。该指针可以用于获得与相关的多载波锚定载波相关的SI。在不同的方面,该指针可以仅由预订LTE标准的指定版本的UE使用。例如,该指针可以是旨在仅用于LTE-A UE,并对于Rel-8UE是透明的。
第二种类型的锚定载波是向后兼容的多载波锚定。如上所述,向后兼容载波支持具有不同LTE标准版本的用户。根据详细的方面,向后兼容多载波锚定可以为不同的UE提供PSS/SSS、Rel-8系统信息、寻呼等等。在另外的方面,该载波可以携带与为小区提供多载波信息的其它SIB(系统信息块)中的不同载波相关的信息。可以向处于连接模式和空闲模式下的预订不同LTE标准的各种UE传送诸如载波位置、载波带宽、载波指示(UL/DL)、载波配对、其它锚定载波和新控制区域之类的所有多载波信息。因此,其用于提供关于其它载波的信息,使得用户可以基于从给定多载波锚定获得的信息来监控其它载波。Rel-8非向后兼容锚定是第三种类型的锚定载波,其仅支持预订LTE的Rel-8的用户。因此,通过发射SI、同步、寻呼和其它业务,其支持处于RRC连接或RRC空闲模式下的预订LTE Rel-8的UE。但是,Rel-8非向后兼容锚定不支持没有升级到LTE的该版本的UE。此外,Rel-8非向后兼容锚定承载与其它载波相关的多载波系统信息,其中,UE可以监控其它载波以便跟踪在给定小区中提供服务的其它载波。
Rel-8非向后兼容载波是仅用于处于RRC连接状态的LTE-A UE的独立载波。因此,其可以被指定为不允许UE驻留在其上的非锚定载波。结果,当SI变化和需要使用这些变化来更新用户时,在事件驱动的基础上按照多播或带内来提供SI更新。该载波携带新的同步信号,以便保持处于RRC连接状态下的LTE-A UE同步。如果可以在配置LTE-A UE的相同小区的至少一个其它载波上进行同步,则可以忽略该同步信号。
在图7中,根据另一个方面,将下行链路(DL)载波700描述为提供促进通信的PDCCH(分组数据控制信道)702。传输包括载波0704和两个段(段1706和段2708)。如上所述,载波700可以独立地支持UE连接至基站。段是包括额外信令资源的载波的扩展,其中额外信令资源与载波协力来支持UE与基站的连接。因此,还将段链接至载波,段不能够独立地支持UE与基站的通信。在一个方面,将段配置成全无同步信号、SI(系统信息)或寻呼能力的纯数据扩展。因此,段是非锚定载波概念的进一步提炼,由于其仅服务处于RRC(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模式下的UE,所以其不提供寻呼能力。或者,段可以提供同步和控制方面。
在该示例性描述中,载波0704可以独立地支持UE通信,但其具有与之相关的两个段(段1706和段2708)形式的额外资源。这些段706、708中的每一个段都不能独立地支持UE连接,但可以与单载波0704联合来促进通信。根据不同的方面,载波0704可以是锚定载波或非锚定载波。因此,虽然监控载波的UE能够促进通信,但如果其仅监控段,则UE不能够接收服务。
因此,锚定载波可以用于减少系统开销,因为其减轻了信息的复制。这是由于,通用信息可以集中在载波的一个较小子集上,而其它载波可以在没有复制冗余信息的情况下支持连接模式用户。通过仅携带数据和专用控制信道,但不需要稳态信道支持连接模式用户,通信系统中的段可以进一步减少复制信息。此外,这种载波中的区分有助于更好的同步、驻留和接入异构环境,如下文进一步详细所述的。可以针对至少一个可检测(可接入)的锚定载波来提供干扰协调。
进一步参见图7,将可以使用多个载波的异构系统720描述成包括宏小区722、微微小区724和CSG(闭合用户群)小区726。后者可以包括毫微微小区。根据一个方面,宏基站728可以使用较高功率来发射信号,而微微基站730和毫微微基站732可以使用较低功率来发射信号。在该系统中,可以通过减少宏基站728在某些载波上发射信号的功率量,来将服务扩展到微微小区724中。因此,宏小区722可以将某些载波指定为锚定载波,将某些载波指定为非锚定载波。宏小区722可以按普通功率发射锚定载波,按照与微微基站730相匹配的较低功率发射非锚定载波。在该图中,载波1是宏小区722的锚定载波,因此其按普通功率进行发射,而载波2是宏小区722的非锚定载波,因此其按较低功率进行发射,这被描述成达不到微微小区724和CSG小区726的内部界限734。微微小区724用于将载波1和载波2提供成锚定载波。CSG小区726是仅允许某些授权的用户连接至其的小区,因此没有被授权访问CSG资源的用户将不能够通过CSG732进行连接。UE彼此之间通过IP网络进行通信的毫微微小区是CSG小区的例子。因为CSG732不允许所有用户访问其资源,从而会在异构环境中造成干扰。也就是说,由于相对的强载波不得不使用主观的低功率小区进行服务,CSG732可能干扰非预订的UE。因此,为了保护宏基站和微微基站728、730免受这种干扰,可以指定CSG小区726仅在载波2上发射信号而不在载波1上发射信号。这减轻了载波1上的干扰,从而有助于用户设备通过最近的宏/微微BS728、730进行连接。
如图所示,载波2是微微小区724中的锚定载波。因此,可以在微微锚定载波2上调度服务于UE0和1 738、740的微微小区,分别如742、744所描述的。此外,由于UE0 738在载波1上受到宏BS728的干扰很弱,所以微微基站730可以在载波1上调度UE0 738,如746所描述的。但是,UE1 740在载波1上受到宏BS728的较强干扰,如748所描述的,因此UE1 740将仅在载波2上由微微BS730调度,如744所描述的。UE2 752和UE3 754由宏BS728进行服务,因此在宏锚定载波1上调度UE2 752和UE3 754,分别如758、756所描述的。此外,与由于来自宏BS728的载波2的较低发射功率而位于载波2的覆盖范围734之外的UE3 744不同,由于UE2 752足够靠近于宏BS728和落入如734所描述的载波2的覆盖范围之内,所以UE2 752可以由宏BS728在载波2上进行调度,如760所描述的。
UE4 764和UE5 766位于CSG小区726的覆盖范围之内,但它们不允许访问CSG小区726的资源。但是,这些UE764、766已接入到宏锚定载波1。因此,虽然UE4 764位于宏小区和微微小区722、724的覆盖区域中,但由于来自宏小区722的信号更强,所以UE4 764将在载波1上连接至宏小区722。同样,虽然UE5 766在载波1上位于宏小区和微微小区722、724的覆盖区域中,但由于来自微微小区724的信号更强,所以UE5 766将在该载波上连接至微微小区724,如767所描述的。UE6768允许接入CSG小区726,因此其将在锚定载波2上连接至CSG小区726,如770所描述的。
图8描绘了根据一个方面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通信的方法800。该方法开始于802,在802,首先周期地配置一个或多个锚定载波以将SI传送到小区中的UE。如上所述,这些锚定载波可以有助于实现无论是处于RRC空闲模式的UE还是那些处于连接模式的UE的通信。在804,在事件驱动的基础上还配置一个或多个非锚定载波以发送SI。例如,如果SI改变,则可以根据更新UE的需要,使用非锚定载波来向这些UE发送这些变化。但是,与锚定载波不同,非锚定载波仅有助于促进处于连接模式的UE的通信,而不能促进处于空闲模式的UE的通信。这是由于以减少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的信息的复制的方式将这些载波配置成锚定载波和非锚定载波,从而仅锚定载波能够提供寻呼能力。因此,为了促进通信,每一个基站具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关的锚定载波。在806,按照基站针对其传输通常使用的功率电平来发送锚定载波。在808,按照与普通功率电平相比较低的功率电平来发送非锚定载波,该方法在结束方框终止。这种与锚定/非锚定载波相关的发射功率电平的区别能更好地促进干扰协调。在某些载波(例如,非锚定载波)上降低功率电平使得某些其它载波(例如,锚定载波)能够更具有穿透力。这减轻了这些锚定载波的干扰,从而提供至少一个可检测到的(可访问的)锚定载波。
参见图9,该图描绘了用于多载波通信的系统900。例如,系统9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用户设备、移动设备或接入终端中。应当理解的是,系统9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表示由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900包括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组902。例如,逻辑组902可以包括:用于接收锚定载波的电组件904。此外,逻辑组902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在锚定载波上携带的用于在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的电组件906。此外,逻辑组902还可以包括:用于根据所检测的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的电组件908。此外,系统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20,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904-908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904-908示为位于存储器920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904-9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920之内。
参见图10,该图描绘了用于多载波通信的系统1000。例如,系统10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中。应当理解的是,系统10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表示由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1000包括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组1002。例如,逻辑组1002可以包括:用于针对锚定载波和另一个载波调度资源的电组件1004。此外,逻辑组1002还可以包括:用于在所述锚定载波上发送用于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的电组件1006。此外,逻辑组1002还可以包括:用于与接收方进行通信的电组件1008,其中接收方根据所述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此外,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0,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004-1008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1004-1008示为位于存储器1020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1004-10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1020之内。
参见图11,该图描绘了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系统1100。例如,系统11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中。应当理解的是,系统1100表示为包括一些功能模块,而这些功能模块表示由计算平台、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1100包括协力操作的电组件的逻辑组1102。例如,逻辑组1102可以包括:电组件1104,用于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此外,逻辑组1102还可以包括:电组件1106,用于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此外,系统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20,后者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104-1106相关的功能的指令。虽然图中将电组件1104-1106示为位于存储器1120之外,但应当理解的是,电组件1104-110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位于存储器1120之内。
参见图12,该图提供了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装置1202。给出了用于接收锚定载波的模块1204。给出了用于检测在锚定载波上携带的用于在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的模块1206。给出了用于根据所检测到的授权,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的模块1208。
参见图13,该图提供了用于多载波通信的装置1302。给出了用于针对锚定载波和另一个载波调度资源的模块1304。给出了用于在所述锚定载波上发送用于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分配资源的授权的模块1306。给出了用于与接收方进行通信的模块1308,其中接收方根据所述授权来使用所述另一个载波上所分配的资源。
参见图14,该图提供了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装置1402。给出了模块1404,用于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给出了模块1406,用于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以使用任意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旨在是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其可以是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软件或者运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作为示例,在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和服务器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存在于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中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
本申请使用的“示例性的”一词意味着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方面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
本申请围绕包括多个组件、模块等等的系统来给出各个方面。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种系统可以包括其它的组件、模块等和/或可以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组件、模块等。还可以使用这些方式的组合。本申请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在电子设备上执行,这些电子设备包括使用触摸屏显示器技术和/或鼠标键盘类型接口的设备。这类设备的例子包括计算机(桌上型和移动型)、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包含有线和无线的其它电子设备。
此外,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框图、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此外,一个或多个版本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来生成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的制品,以便控制计算机实现所公开的方面。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卡、棒等)。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使用载波来携带计算机可读电子数据,如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或在访问诸如因特网或局域网(LAN)之类的网络中使用的那些数据。当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申请所公开方面的保护范围基础上,可以对这种配置做出各种修改。
结合本申请所公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位于用户终端中。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围绕本发明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申请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申请所给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在了解上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之后,本申请所述方法可以根据通过一些流程图描述的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来实现。虽然,为了便于解释目的,将这些方法作为一系列方框来示出和描述,但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本发明不受这些方框的顺序的限制,某些方框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发生和/或与本申请描述和说明的其它方框同时发生。此外,不是所有说明的方框都需要实现本申请描述的方法。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可以保存在制品上,以便于向计算机传送和传输这些方法。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的任何专利、出版物或其它公开材料的全部或一部分,在本申请中仅在以下条件进行并入,即:所并入的材料不与现有规定、声明或者本发明所描述的其它公开材料相冲突。同样,就必需性方面来说,本申请所明确阐述的公开内容代替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的任何冲突的材料。本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的但与现有规定、声明或者本申请所描述的其它公开材料相冲突的任何材料或其一部分将仅在以下的条件进行并入,即:不在所并入的材料和现有公开材料之间引起冲突。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方法,包括:
使用处理器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便执行下列动作:
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UE提供无线服务;
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分别的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协调对非干扰频带的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载波所调度的非锚定载波作为锚定载波进行发送,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包括干扰所述相邻小区的第二载波的干扰频带;
减少所述非锚定载波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发送锚定载波,该锚定载波将所述第二载波调度为锚定载波,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包括干扰所述第一载波的干扰频带,所述方法还包括协调减少所述非锚定载波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非协作小区发送对所述第一载波产生干扰的第三载波,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不受所述第三载波干扰的频带处发送非锚定载波;
通过所述非锚定载波来调度针对所述非锚定载波的资源。
6.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件:
第一指令集,用于使计算机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UE提供无线服务;
第二指令集,用于使所述计算机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7.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至少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件:
用于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UE提供无线服务的模块;
用于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的模块。
8.一种用于在节点之间协调载波传输的装置,包括:
接收机;
发射机,用于在相邻小区发送第二载波以便向第二用户设备(UE)提供无线服务时发送第一载波以便向第一UE提供无线服务;
调度器,用于与所述相邻小区进行协调,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在不受到另一载波的干扰的情况下接收各自的载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度器还用于:
针对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协调对非干扰频带的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射机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载波所调度的非锚定载波作为锚定载波进行发送,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包括干扰所述相邻小区的第二载波的干扰频带;
减少所述非锚定载波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干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相邻小区发送锚定载波,该锚定载波将所述第二载波调度为锚定载波,其中,所述非锚定载波包括干扰所述第一载波的干扰频带,所述调度器还用于协调减少所述非锚定载波的发射功率以避免干扰。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非协作小区发送对所述第一载波产生干扰的第三载波,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在不受到所述第三载波干扰的频带处发送非锚定载波;
所述调度器还用于:通过所述非锚定载波来调度针对所述非锚定载波的资源。
CN201310616073.9A 2008-08-11 2009-08-10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Active CN103596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795308P 2008-08-11 2008-08-11
US61/087,953 2008-08-11
US12023208P 2008-12-05 2008-12-05
US61/120,232 2008-12-05
US12/536,637 US8687545B2 (en) 2008-08-11 2009-08-06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536,637 2009-08-06
CN200980130908.1A CN102119567B (zh) 2008-08-11 2009-08-10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0908.1A Division CN102119567B (zh) 2008-08-11 2009-08-10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6279A true CN103596279A (zh) 2014-02-19
CN103596279B CN103596279B (zh) 2017-10-24

Family

ID=4165288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16073.9A Active CN103596279B (zh) 2008-08-11 2009-08-10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CN200980130908.1A Active CN102119567B (zh) 2008-08-11 2009-08-10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0908.1A Active CN102119567B (zh) 2008-08-11 2009-08-10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3) US8687545B2 (zh)
EP (2) EP2324676B1 (zh)
JP (2) JP5485269B2 (zh)
KR (2) KR101364147B1 (zh)
CN (2) CN103596279B (zh)
AU (1) AU2009282177B2 (zh)
BR (1) BRPI0917495B1 (zh)
CA (2) CA2836043C (zh)
ES (1) ES2639386T3 (zh)
HK (1) HK1158434A1 (zh)
HU (1) HUE035755T2 (zh)
IL (1) IL210710A (zh)
MX (1) MX2011001533A (zh)
MY (1) MY156160A (zh)
RU (1) RU2474088C2 (zh)
SG (1) SG2013060421A (zh)
TW (1) TWI434592B (zh)
UA (1) UA99383C2 (zh)
WO (1) WO2010019524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709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用于寻呼的方法
CN107734552A (zh) * 2016-08-11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载波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8696384A (zh) * 2017-04-10 2018-10-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9565803A (zh) * 2016-08-12 2019-04-0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经由锚定载波的小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2771914A (zh) * 2018-09-24 2021-05-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非锚的无线电资源测量
CN113038549A (zh) * 2019-12-25 2021-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非锚定载波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1773B2 (en) 2008-09-05 2014-04-29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for wireless systems
US8761151B2 (en) 2008-09-05 2014-06-24 Blackberry Limited Uplink control signal design for wireless system
US10425134B2 (en) 2004-04-02 2019-09-24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
US10985811B2 (en) 2004-04-02 2021-04-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309943B2 (en) 2004-04-02 2022-04-19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
US10886979B2 (en) 2004-04-02 2021-01-05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DIDO multicarrier systems
US11451275B2 (en) 2004-04-02 2022-09-20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749582B2 (en) 2004-04-02 2020-08-18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
US11394436B2 (en) 2004-04-02 2022-07-19 Rearde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685997B2 (en) 2007-08-20 2017-06-2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atial diversity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
CN101627567B (zh) 2006-10-02 2014-07-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有效的复用来传输控制信号的方法
BRPI0719541B1 (pt) 2006-10-02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sinal de controle de downlink
KR101049138B1 (ko) 2007-03-19 2011-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신호 수신 방법
HUE037913T2 (hu) 2007-03-19 2018-09-28 Lg Electronics Inc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erõforrás-lefoglalás információ adására/vételére mobil kommunikációs rendszerben
KR100908063B1 (ko) 2007-06-13 200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확산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KR100913090B1 (ko) 2007-06-13 2009-08-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확산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KR100900289B1 (ko) 2007-06-21 2009-05-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US8687545B2 (en) 2008-08-11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78028B1 (ko) * 2008-09-23 2014-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확장성 대역폭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하향링크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391882B2 (en) * 2008-10-22 2013-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spectrum shared by WAN and femto cells
KR101484495B1 (ko) * 2008-10-30 2015-01-20 알까뗄 루슨트 다중―섹터 협력 통신의 협력 유형 전환 기술
JP5383697B2 (ja) 2008-10-31 2014-01-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723609B1 (ko) * 2008-11-04 2017-04-06 애플 인크. 제 1 캐리어에서 제 2, 다른 캐리어에서의 제어 정보를 표시하기 위해 다운링크 제어 구조를 제공하는 방법
RU2502230C2 (ru) * 2009-03-16 2013-12-20 Панасоник Корпорэ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задания ресурсной области
KR101524000B1 (ko) * 2009-03-17 201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59801B1 (ko) * 2009-04-21 2015-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집합 방식을 이용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rc 연결 또는 재연결을 수행하는 방법
GB2469800A (en) 2009-04-27 2010-11-03 Nec Corp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084951B2 (ja) 2009-04-28 2012-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JP5272074B2 (ja) * 2009-04-28 2013-08-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CN101969644B (zh) * 2009-07-27 2013-04-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KR101603584B1 (ko) * 2009-08-18 2016-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초기 전송전력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194603B2 (en) * 2009-08-18 2012-06-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Subframe component reduction and notific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25816A1 (en) 2009-08-26 2011-03-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688120B2 (en) * 2009-09-21 2014-04-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handover in multi-carrier system
US9288811B2 (en) * 2009-10-06 2016-03-15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1043396A1 (ja) * 2009-10-06 2011-04-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US20120207076A1 (en) * 2009-10-13 2012-08-16 Pantech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cell-specific information of base stat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CN102598823A (zh) 2009-10-29 2012-07-1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台站、以及程序
EP3541109B1 (en) 2009-10-30 2020-07-29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US8891459B2 (en) * 2009-11-02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ectrum interpretation in a heterogenous network
KR20120115295A (ko) * 2009-12-01 2012-10-17 스파이더클라우드 와이어리스, 인크. 고속상향패킷접속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US8948154B2 (en) * 2010-02-10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a low-complexity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00672A1 (en) 2010-02-12 2011-08-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US8923203B2 (en) 2010-02-12 2014-12-30 Blackberry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US8305987B2 (en) * 2010-02-12 2012-11-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implementation
EP3537782A3 (en) 2010-02-12 2019-11-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ell-edge performance and signaling radio link failure conditions via downlink cooperative component carriers
WO2011108637A1 (ja) * 2010-03-05 2011-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845119B (zh) * 2010-04-06 2016-01-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载波聚合的处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5165721B2 (ja) * 2010-04-09 2013-03-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装置
CN104601314B (zh) * 2010-04-30 2019-12-17 索尼公司 选择成份载波的方法、基站、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02238552B (zh) 2010-04-30 2015-08-05 索尼公司 选择成份载波的方法、基站、终端和通信系统
WO2011141931A2 (en) * 2010-05-10 2011-11-17 Global Rural Netco Ltd. A method and system to attain multi-band, multi-carrier, multi-user through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 - a femtocell.
US9807620B2 (en) * 2010-07-19 2017-10-3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ous networks
US8483692B2 (en) * 2010-08-06 2013-07-09 Kyoce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of common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base stations
US9107118B2 (en) * 2010-10-21 2015-08-1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for signaling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to switch to a preset carrier in a multi-carrier 4G network
JP5383725B2 (ja) * 2011-02-10 2014-01-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107186B2 (en) * 2011-02-23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enhancement
US9160592B2 (en) 2011-02-23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 carrier optimization for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9191180B2 (en) 2011-03-21 2015-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ecuting HARQ in TDD-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01093B2 (ja) 2011-04-27 2015-10-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810399B2 (ja) * 2011-04-27 2015-1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GB2491859C (en) * 2011-06-14 2021-02-17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GB2491858C (en) 2011-06-14 2020-07-29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WO2013006379A1 (en) 2011-07-01 2013-01-10 Dinan Esmael Hejazi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control messages in multicarrier ofdm
US8582527B2 (en) 2011-07-01 2013-1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US8369280B2 (en) 2011-07-01 2013-02-05 Ofinno Techologies, LLC Control channels in multicarrier OFDM transmission
CN103024834B (zh) * 2011-09-27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JP5796448B2 (ja) * 2011-10-07 2015-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8199999B (zh) * 2011-11-04 2021-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控制域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8446844B1 (en) 2011-12-04 2013-05-2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30195069A1 (en) * 2012-01-30 2013-08-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and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s
CN107947905B (zh) 2012-02-09 2020-1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629028B2 (en) 2012-03-16 2017-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terogeneous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098028B2 (en) 2012-03-16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traffic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9497756B2 (en) 2012-03-25 2016-11-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ase st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9949265B2 (en) 2012-05-04 2018-04-1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69656B1 (en) * 2012-07-23 2018-05-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offloading method, macro base station, and small node
CN103731387B (zh) * 2012-10-15 2017-08-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载波配置方法及装置、网络侧网元、用户设备
USRE49468E1 (en) * 2012-10-24 2023-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channe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89917B2 (en)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
US10194346B2 (en) 2012-11-26 2019-01-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1050468B2 (en) 2014-04-16 2021-06-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11190947B2 (en) 2014-04-16 2021-11-30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US10542474B2 (en) * 2013-01-31 2020-01-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handling network entry in a cell cluster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14143B2 (en) * 2013-02-20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dormant cells
US10164698B2 (en) 2013-03-12 2018-12-2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9973246B2 (en) * 2013-03-12 2018-05-15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
US10547358B2 (en) 2013-03-15 2020-01-28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calibration exploiting channel reciprocity in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750044B2 (en) * 2013-05-10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EP3075089B1 (en) * 2013-11-27 2021-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nding and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an associated information message
WO2015096166A1 (zh) * 2013-12-28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检测方法和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US10149214B2 (en) * 2014-02-03 2018-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cell selection based on geographic signatures
WO2015127618A1 (zh) * 2014-02-27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小基站和通信链路资源的调度方法
US9439084B2 (en) 2014-03-24 2016-09-06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operation of an evolved node B at multiple coverage enhancement levels
US11290162B2 (en) 2014-04-16 2022-03-29 Rearden,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
EP2966912A1 (en) 2014-07-09 2016-01-13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Method of, and transceiver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distribut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L3189698T3 (pl) 2014-09-01 2020-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arunkowe wykorzystanie zasobów radiowych łącza w górę w sieci komórkowej
EP3367601B1 (en) 2015-10-19 2022-03-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s,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s
CN106685609A (zh) * 2015-11-05 2017-05-17 夏普株式会社 物理信道的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JP6763404B2 (ja) 2016-01-08 2020-09-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方法
WO2017119132A1 (ja) 2016-01-08 2017-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処理方法
US11319107B2 (en) * 2016-03-07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for standalone LTE broadcast
CN107734642A (zh) * 2016-08-11 2018-02-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指示和分配寻呼物理资源块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GB2552838B (en) * 2016-08-12 2018-08-08 Tcl Communication Ltd Non-Anchor carrier utilisation
US10506472B2 (en) * 2016-11-03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reference signals in non-anchor resource blocks
EP3364589B1 (en) * 2017-01-30 2023-01-25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nb-iot multi-carrier operation across radio frequency bands
AU2017395670B2 (en) 2017-01-30 2020-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device,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ssion at a changed coverage enhancement (CE) level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O2018174607A1 (ko) * 2017-03-22 2018-09-27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3691360B (zh) * 2017-03-24 2023-04-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带宽无线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738139B (zh) * 2017-04-18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298289B2 (en) * 2017-04-19 2019-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and paging channel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6971329B2 (ja) 2017-05-17 2021-11-24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Zte Corporation アップリンクキャリアアクセス
CN109219052B (zh) 2017-06-30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信息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MX2020000223A (es) 2017-07-13 2020-09-25 Zte Corp Sistema y metodo para transmitir una señal.
CN111165038B (zh) * 2017-08-10 2022-10-0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KR102444738B1 (ko) 2017-08-31 2022-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들을 사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3522433B1 (en) * 2017-11-15 2021-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tdd narrowban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9098715A1 (ko) 2017-11-15 2019-05-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협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932149B2 (en) * 2018-04-05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narrowband reference signal (NRS) tones in a non-anchor carrier to determine quality of the non-anchor carrier
US11968156B2 (en) * 2018-04-05 2024-04-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TDD narrowband
CN108647665B (zh) * 2018-05-18 2021-07-2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航拍车辆实时检测方法
CN110574419B (zh) 2018-07-23 2023-12-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无线频段的灵活的NB-IoT多载波操作
CN113261320B (zh) * 2019-03-08 2022-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04543A1 (en) * 2019-03-29 2020-10-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multiplexing for millime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200114933A (ko) 2019-03-29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밀리미터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채널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US11425724B2 (en) * 2019-07-12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er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0974B2 (ja) * 1997-08-28 2000-01-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ルラシステムの周波数キャリア割り当て方法
US6473399B1 (en) 1998-11-30 2002-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um timeout under varying data rates in an RLC wireless system which uses a PDU counter
KR100464351B1 (ko) 2001-10-20 2005-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멀티미디어브로드캐스팅, 멀티캐스팅 방식에 있어서 추가적인반송파의 사용시에 적용 가능한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JP2004159345A (ja) 2002-11-07 2004-06-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ofdm周波数再使用方法
US8005055B2 (en) 2003-07-23 2011-08-2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managing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594330A1 (en) * 2004-05-04 2005-11-09 Alcatel Methods for terminal assisted coordinated radio serving an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OFD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98247B (zh) * 2004-06-30 2012-05-30 桥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无线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KR20070050445A (ko) * 2004-07-22 2007-05-15 씨8 메디센서스, 인크. 다중화된 홀로그램들과 편광 조절을 이용하여분석물로부터의 스펙트럼 선들을 측정하는 장치
WO2006034578A1 (en) * 2004-09-29 2006-04-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acity and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elays
KR100855294B1 (ko) * 2004-11-10 2008-08-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이동국 및 무선 기지국
US7848298B2 (en) 2005-03-08 2010-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upling forward and reverse link assignment for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57351B2 (en) 2005-04-04 2011-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of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68118B2 (en) 2005-04-08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n the reverse link feedbacks for multiple forward link frequencies
US7961700B2 (en) * 2005-04-28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8169953B2 (en) 2005-05-17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ATE554579T1 (de) 2005-09-21 2012-05-15 Lg Electronics Inc Einrichtung zusätzlicher rückwärtsverbindungsträger in einem drahtlosen mehrträgersystem
RU2424618C2 (ru) 2005-09-21 2011-07-20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уменьшения служебной нагрузк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и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JP4708162B2 (ja) * 2005-11-02 2011-06-22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DE602006017810D1 (de) * 2006-05-12 2010-12-09 Alcatel Lucent Resourcenzuweisung für eine OFDM Übertragung mit Susch zwischen Basisstationen
US8081698B2 (en) 2006-06-29 2011-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OFDM-MIMO and LFDM-SIMO
US8320396B2 (en) * 2006-07-21 2012-11-27 Adaptix, Inc. Subcarrier group based power control for OFDMA systems
KR100765892B1 (ko) * 2006-08-30 2007-10-1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0800657B1 (ko) * 2006-11-21 2008-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선 중계국을 활용한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제어 장치및 방법
CN104734833B (zh) * 2007-12-04 2019-04-23 蔚蓝公司 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EP2279635B1 (en) * 2008-03-13 2013-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uplink multicarrie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165026B2 (en) * 2008-03-25 2012-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port and manage cells in a multi carrier system
EP2260663B1 (en) * 2008-03-25 2013-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rx functionality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JP5416202B2 (ja) * 2008-04-28 2014-02-1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内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マルチキャリアの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構成
JP4588083B2 (ja) * 2008-05-27 2010-11-24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654267B2 (ja) * 2008-05-27 2011-03-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908444A1 (en) * 2008-06-24 2015-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repetition
US8761824B2 (en) 2008-06-27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39996B2 (en) * 2008-07-11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s
US8687545B2 (en) 2008-08-11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70376B2 (en) * 2008-08-12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grant design
CN104486056B (zh) * 2008-10-20 2018-06-0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及由wtru实施的用于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
US8565066B2 (en) * 2009-01-08 2013-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uplink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in carrier-aggreg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934417B2 (en) * 2009-03-16 2015-01-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32859B2 (en) * 2009-06-22 2013-04-30 Alcatel Lucent Indicating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multi-component carrier systems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709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用于寻呼的方法
CN107734552A (zh) * 2016-08-11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载波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7734552B (zh) * 2016-08-11 2022-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载波的选择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565803A (zh) * 2016-08-12 2019-04-0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经由锚定载波的小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9565803B (zh) * 2016-08-12 2023-06-20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经由锚定载波的小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及相关存储器
CN108696384A (zh) * 2017-04-10 2018-10-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696384B (zh) * 2017-04-10 2022-09-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接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771914A (zh) * 2018-09-24 2021-05-0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非锚的无线电资源测量
CN112771914B (zh) * 2018-09-24 2024-03-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资源测量的执行方法、无线设备和网络节点
CN113038549A (zh) * 2019-12-25 2021-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非锚定载波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CN113038549B (zh) * 2019-12-25 2022-1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非锚定载波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11858A (ja) 2013-10-10
CA2731599A1 (en) 2010-02-18
BRPI0917495B1 (pt) 2020-10-27
CA2836043A1 (en) 2010-02-18
KR101364147B1 (ko) 2014-02-17
AU2009282177B2 (en) 2014-05-01
US10674456B2 (en) 2020-06-02
CA2731599C (en) 2015-12-01
UA99383C2 (ru) 2012-08-10
EP2480037B1 (en) 2017-09-20
WO2010019524A2 (en) 2010-02-18
IL210710A (en) 2015-03-31
US20140211725A1 (en) 2014-07-31
CN102119567B (zh) 2015-04-29
JP5485269B2 (ja) 2014-05-07
JP2011530966A (ja) 2011-12-22
TW201034496A (en) 2010-09-16
HK1158434A1 (zh) 2012-07-13
MX2011001533A (es) 2011-03-29
KR20130009873A (ko) 2013-01-23
MY156160A (en) 2016-01-15
JP5705911B2 (ja) 2015-04-22
CA2836043C (en) 2016-10-25
US20100034163A1 (en) 2010-02-11
AU2009282177A1 (en) 2010-02-18
SG2013060421A (en) 2015-03-30
CN102119567A (zh) 2011-07-06
RU2474088C2 (ru) 2013-01-27
IL210710A0 (en) 2011-03-31
BRPI0917495A2 (pt) 2015-12-01
US20160112965A1 (en) 2016-04-21
EP2324676A2 (en) 2011-05-25
HUE035755T2 (en) 2018-05-28
TWI434592B (zh) 2014-04-11
ES2639386T3 (es) 2017-10-26
CN103596279B (zh) 2017-10-24
WO2010019524A3 (en) 2010-04-22
EP2480037A1 (en) 2012-07-25
US8687545B2 (en) 2014-04-01
KR20110054005A (ko) 2011-05-24
RU2011109031A (ru) 2012-09-20
KR101364765B1 (ko) 2014-02-17
EP2324676B1 (en) 2017-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567B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锚定载波
CN102934497B (zh) 频域和时域范围扩展
JP5694337B2 (ja) 送信ダイバーシティ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リソース割振り
CN102422586B (zh) 多载波操作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传输
CN102037774A (zh) 无线网络中进行资源划分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72826A (zh) 在lte中的新载波类型中支持mbms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93592A (zh) 非许可频谱中的基于lte的多播
CN105309031A (zh) 使用无执照频谱的lte/lte-a上行链路载波聚集
CN102845118A (zh)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
CN103493421A (zh) 用于演进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单载波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93042A (zh) 移动通信方法以及无线基站
CN10247480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回程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7477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回程设计的方法和装置
CA2828070A1 (en) Extending carrier assignment by use of dynamic component carriers
CN104067679A (zh) 协作多点传输comp下的pucch的上行链路资源管理
CN105009672A (zh) 低功率节点和宏小区之间用于实现解耦的上行链路通信和下行链路通信的接口
EP2686987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165101A (zh) 用于增强型干扰管理和业务适配(eimta)的使用动态的点选择(dsp)或者半静态的点选择(spss)的动态的小区簇干扰管理方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45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45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