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1675B -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1675B
CN103591675B CN201310529994.1A CN201310529994A CN103591675B CN 103591675 B CN103591675 B CN 103591675B CN 201310529994 A CN201310529994 A CN 201310529994A CN 103591675 B CN103591675 B CN 103591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humb wheel
convex tendon
automobile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99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1675A (zh
Inventor
唐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ANGJ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ANG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ANGJ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ANGJ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99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1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1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1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1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1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包括拨轮和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凸筋,所述拨轮上设有安装部,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凸筋与所述拨轮的安装部装配在一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安装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用拨轮与连杆安装结构采用卡接方式连接,由于连杆两端旋转轴不平行并有较大夹角,连杆与拨轮卡接点容易失效,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汽车上都装有一个或多个出风口设备,方便驾驶员和乘客可以随手关闭与开启出风口风门,调节车内环境,一般在汽车上使用拨轮与连杆结构,驾驶员和乘客可以通过旋转拨轮,通过拨轮带动连杆的工作角度变化来关闭与开启出风口风门,但由于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都采用卡接方式连接,使用时由于连杆两端旋转轴不平行,卡接处容易松脱,不能满足安装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036821U)公开了一种改进拨轮机构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包括拨轮、拨轮卡臂装置、连杆、另一连杆、转轴、转轴卡臂装置、风门曲柄、风门、壳体,所述的转轴采用V形转轴,在壳体的左侧壁的后部的上方设有拨轮卡臂装置,拨轮卡臂装置卡扣连接拨轮的安装轴孔,在壳体的左侧壁的前部设有转轴卡臂装置,壳体的前、后壁上的对应处分别设有风门安装孔,风门置于壳体内,且风门的风门轴两端分别置于壳体的前、后壁上的风门安装孔内,解决了出风口和周围空间不足的问题,结构相对较简单,运作稳定可靠。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024362U)公开一种一体式拨轮驱动机构,包括拨轮连杆及风门连杆,所述拨轮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拨轮,另一端连接所述风门连杆,所述拨轮连杆及风门连杆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拨轮连杆及风门连杆合成一体式,极大的降低了模具成本,装配成本和出错的几率,使产品简易化;将拨轮驱动结构的主要零件集合成一体,形成一体化的零件,这样只需要开一套模具,且在装配生产中无需再次装配,简化了装配程序,也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产品成本。
上述两件专利均未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采用卡接方式连接,因连杆两端旋转轴不平行并有较大夹角,连杆与拨轮卡接点容易失效,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拨轮与连杆安装结构采用卡接方式连接,因连杆两端旋转轴不平行并有较大夹角,连杆与拨轮卡接点容易失效,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包括拨轮和连杆,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凸筋,所述拨轮上设有安装部,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凸筋与所述拨轮的安装部装配在一起。
上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凸筋为包括凸筋头部和凸筋端部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安装部下部设有与所述凸筋头部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上部还设有圆柱形固定槽。
上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凸筋头部为圆柱体结构且两端相对设有延展部,所述安装孔中部为圆柱体空间,两端为与延展部相适配的延展空间。
上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凸筋端部为球体结构,所述凸筋端部的直径和所述安装孔圆柱体空间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安装部可沿所述凸筋旋转。
上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拨轮和所述连杆装配时,所述凸筋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后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所述拨轮旋转,带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凸筋旋转,使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的所述凸筋头部与所述安装孔形成角度为α的夹角,其中0°<α<110°。
上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拨轮和所述连杆装配时,所述凸筋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后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所述拨轮旋转,带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凸筋旋转,使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的所述凸筋头部与所述安装孔形成角度为α=50°的夹角。
上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风门旋转器上。
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采用旋转安装的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用拨轮和连杆安装结构采用卡接方连接,因连杆两端旋转轴不平行并有较大夹角,连杆与拨轮卡接点容易失效,不能满足安装要求的问题。
具体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的拨轮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的连杆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的拨轮与连杆安装角度和工作夹角变化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拨轮;11是安装部;111是安装孔;112是圆柱形固定槽;2是连杆;21是凸筋;211是凸筋头部;212是凸筋端部;3是风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到图4所示,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包括拨轮1和连杆2,连杆2一端设有凸筋21,凸筋21为包括圆柱体结构且两端相对设有延展部的凸筋头部211和凸筋端部212的一体式结构,拨轮1上设有结构为圆柱形的安装部11,安装部11下部设有与凸筋头部211相匹配的中部为圆柱体空间、两端为与凸筋头部211延展部相适配的延展空间的安装孔111,安装部11上部还设有圆柱形固定槽112。
凸筋端部212为直径和安装孔111的圆柱体空间的直径相匹配的球体结构,安装部11可沿所述凸筋21旋转。
如图1到图3所示,拨轮1和连杆2装配时,凸筋头部211穿过安装孔111后置于圆柱形固定槽112中,拨轮1旋转,带动安装部11沿凸筋21旋转,使置于圆柱形固定槽112中的凸筋头部211与安装孔111形成角度为α的夹角,其中0°<α<110°,此时连杆的工作角度为0-70°。
较佳地,拨轮1和连杆2装配时,凸筋头部211穿过安装孔111后置于圆柱形固定槽12中,拨轮1旋转,带动安装部11沿凸筋21旋转,使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12中的211凸筋头部与所述安装孔形成角度为α=50°的夹角。
此外,本实施例中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风门本体3上的风门旋转器上。
在本发明中,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采用旋转安装,连杆通过凸筋与拨轮的安装部装配在一起,连杆的凸筋头部穿过拨轮的安装孔后置于圆柱形固定槽中,拨轮旋转,带动安装部旋转,使连杆的凸筋头部与安装孔成一定夹角,此时连杆的凸筋头部的延展部固定在拨轮的圆柱形固定槽中,结构简单且安装可靠,可以满足安装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包括拨轮和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凸筋,所述拨轮上设有安装部,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凸筋与所述拨轮的安装部装配在一起;
其中,所述凸筋为包括凸筋头部和凸筋端部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安装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安装部下部设有与所述凸筋头部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上部还设有圆柱形固定槽;所述凸筋头部为圆柱体结构且两端相对设有延展部,所述安装孔中部为圆柱体空间,两端为与延展部相适配的延展空间,且所述安装部可沿所述凸筋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端部为球体结构,所述凸筋端部的直径和所述安装孔圆柱体空间的直径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和所述连杆装配时,所述凸筋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后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所述拨轮旋转,带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凸筋旋转,使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的所述凸筋头部与所述安装孔形成角度为α的夹角,其中0°<α<1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和所述连杆装配时,所述凸筋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后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所述拨轮旋转,带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凸筋旋转,使置于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的所述凸筋头部与所述安装孔形成角度为α=50°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风门旋转器上。
CN201310529994.1A 2013-10-30 2013-10-30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3591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9994.1A CN103591675B (zh) 2013-10-30 2013-10-30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9994.1A CN103591675B (zh) 2013-10-30 2013-10-30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1675A CN103591675A (zh) 2014-02-19
CN103591675B true CN103591675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08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9994.1A Active CN103591675B (zh) 2013-10-30 2013-10-30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167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5496Y (zh) * 2009-01-12 2009-10-28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连动装置
EP2243647A1 (de) * 2009-04-22 2010-10-2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zur Verwendung in Kraftfahrzeugen
CN202660698U (zh) * 2012-07-25 2013-01-09 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出风口总成
CN203024366U (zh) * 2013-01-10 2013-06-26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拨轮调节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5496Y (zh) * 2009-01-12 2009-10-28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叶片连动装置
EP2243647A1 (de) * 2009-04-22 2010-10-27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düse zur Verwendung in Kraftfahrzeugen
CN202660698U (zh) * 2012-07-25 2013-01-09 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出风口总成
CN203024366U (zh) * 2013-01-10 2013-06-26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拨轮调节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1675A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0117114A (pt) Conjunto de tomada de ar para veìculos a motor e veìculo a motor
CN105507699A (zh) 汽车自动伸出门把手
CN103591675B (zh) 汽车用拨轮与连杆的安装结构
EP1580046A3 (de) Doppelter Schwenkmotor und Verfahren zur Ansteuerung
CN203349456U (zh) 风门传动组件
CN205502807U (zh) 汽车自动伸出门把手
CN206067753U (zh) 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双胞胎回风门结构
CN209389812U (zh) 一种电机接线片装配结构
CN204460630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风门连杆装配结构
CN205089396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
CN204936753U (zh) 薄型顶置蒸发器
CN203666546U (zh) 车顶灯箱结构及应用该车顶灯箱结构的车辆
CN204880607U (zh) 具有双摇臂连杆的风门控制结构
CN205468472U (zh) 一种应用于大型汽车顶部的天窗装置
CN205326745U (zh) 汽车空调出风口轮盘与风门连接结构
CN204472462U (zh) 一种随车汽车充气装置
CN202528947U (zh) 车用便携式雨刷器
CN2890537Y (zh) 定位卸荷阀
CN205915919U (zh) 汽车空调箱风门联动机构
CN202660698U (zh) 出风口总成
CN109838745A (zh) 一种一体化led双光汽车灯
CN204354768U (zh) 汽车空调风门执行机构
CN203274167U (zh) 汽车空调风门摆臂结构
CN202501606U (zh) 内外气风门的联动机构
CN209523592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尾门推杆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