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7563B -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7563B
CN103587563B CN201210416979.1A CN201210416979A CN103587563B CN 103587563 B CN103587563 B CN 103587563B CN 201210416979 A CN201210416979 A CN 201210416979A CN 103587563 B CN103587563 B CN 103587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puting
computing machine
baffle
machine trolley
supp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69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7563A (zh
Inventor
林诗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87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7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7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75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包括有一本体、一电源装置、一横向散热板以及一直向散热板。本体的底面具有多个轮子,在本体内部具有多个架体,可装载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源装置设置在本体内,并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以提供电能至便携式电子装置。横向散热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本体的顶部,而直向散热板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横向散热板上,且横向散热板与直向散热板呈相互垂直的关系,在本体内构成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因此移动式计算机台不需使用风扇即可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不但具备高度安全性、无噪音产生,且还符合节能减碳的趋势。

Description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台车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科技与多媒体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各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并朝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如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不但功能强大,处理速度还是倍速成长,加上软、硬件功能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可携式电子装置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娱乐与工作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渐受市场与消费者的瞩目而广为大众所使用。
传统计算机教室需在一特定空间,透过繁杂且固定线路装置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因设备庞大且无法轻易搬迁,使得教师及学员仅能在特定空间中利用计算机装置进行教学,无法依据需求进行分组、交互式或情境式等教学活动,进而产生对计算机装置可方便移动的需求。
因此,便有业者研发出可方便使用者移动的可携式计算机行动车,其本体是由长方柜、多个移动车轮和止滑板组成,而内部具有电源管理装置、连接器模块、多个风扇。其中,电源管理装置可利用电源线连接在外部电源,藉以提供行动车与装载在行动车内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所需的电力,连接器模块与可携式计算机连接,以进行供/充电及提供无线网络的讯号接收,多个风扇用以协助本体内部散热,避免行动车内部产生积热问题,使其具备可移动且具充电的可携式计算机行动车,藉此解决了携带上的问题,并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
然而,上述习知的可携式计算机行动车确实能改善传统需在特定空间学习的问题,但为了因应上课学生人数上的需求,须装载足够数量的计算机装置,因此其体积仍然很大,也不容易移动,仍然受限使用在室内空间,且计算机台数多,因电源限制问题,无法同时一起充电。再者,因习知可携式计算机行动车并不具有储存备用电力的功能,无法随时提供计算机行动车与可携式计算机装置在充电时所需的电能,因此不能在户外教学使用,以致整体使用上的效果受到局限。
由于习知计算机台车装载有数量众多的可携式计算机装置,因此散热上必须配置多个风扇,以强迫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无法以自然对流方式散热,否则计算机装置在充电时会因为过热而减损其使用寿命,严重者甚是会因工作环境的高温而造成坏损。再者,针对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性和移动性纳入设计考虑,风扇装置对于国中、小的学童使用者,易造成受伤的风险和发出噪音影响学习,且不符合节能减碳的趋势。
因此,如何能使电力供应不受局限,以及符合使用者的安全性与达到节能减碳的需求是此技术领域的创作人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计算机台车,藉以解决习用计算机台车体积庞大,移动不易,且因不具有备用电力,所以不能在户外使用的问题,以及所配置的多个风扇对于国中、小学生来说存在安全性考虑的等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包括一本体、一电源装置、一横向散热板以及一直向散热板,其中本体是由左、右相对的两侧面、底面、以及背面所组成。本体的底面具有多个轮子,而本体内部具有多个架体,是可选择性的装载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源装置是设置在本体内,并与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以提供电能至便携式电子装置。横向散热板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本体的顶部,并以其中一侧面面向这些架体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第一方向与本体的底面为相互平行的关系,而直向散热板沿第二方向设置在横向散热板的另一侧面的边缘,且第二方向与本体的底面为相互垂直的关系,进而在本体内部构成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有一伸缩把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伸缩把手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拉伸或缩回。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有多个煞车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轮子的一侧,所述多个煞车件选择性的止抵所述多个轮子,以提供摩擦力,使所述移动式台车停止滑动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有至少一横向隔板及一挡门,所述横向隔板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并分隔出至少二容置空间,所述其中一容置空间供所述多个架体装设在其中,所述挡门枢接在所述本体,并相对在所述本体开启或关闭,以选择性遮蔽所述另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另一容置空间是供所述电源装置装设在其中。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架体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一距离,以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另一容置空间与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多个散热孔。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有一无线网络收发器,设置在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无线网络收发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且所述电源装置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无线网络收发器。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有至少一插座及一电源连接器,所述插座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器,且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供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插设,所述电源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且电性连接一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所需的电力。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有一电池,是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插座及一电源连接器,所述插座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器,且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供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插设,所述电源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电性连接一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电池为二次电池,所述电源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源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电池进行蓄电。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一第一挡板与一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分别枢接在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挡板覆盖住所述横向散热板,所述第二挡板覆盖住所述多个架体。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第一挡板还具有一第一锁件,所述第二挡板还具有一第二锁件,分别锁固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本体。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所述第二挡板还具有一进风口,是对应于所述多个架体的位置设置,以利散热。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一固定卡榫,装设在所述本体上,当所述第二挡板枢转至一开启位置,所述固定卡榫抵顶住所述第二挡板,并令所述第二挡板保持在所述开启位置。
上述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中还包括至少一风扇,竖立在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风扇邻近在所述直向散热板,所述风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直向散热板产生一抽引气流。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利用横向散热板与直向散热板在本体内的特别配置设计,利用气流对流原理,在本体内构成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因此不需使用风扇即可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不但具备高度安全性、无噪音产生,且还符合节能减碳的趋势,同时兼具保护装载在计算机台车内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效果,延长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也增加了储存备用电力与无线网络传输的功能,大幅提高移动使用的便利性,藉此达到在户外也能使用的行动式学习教室。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装设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第二挡板位在开启位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剖面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装设有无线网络收发器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装设有电池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剖面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立体组合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162 进风口
110 本体 163凸柱
111 轮子 170无线网络收发器
112 架体 180电源装置
113 煞车件 181插座
114 横向隔板 182 电源连接器
115 挡门 183电池
116 门把 190便携式电子装置
117 伸缩把手 200 电线挡门
118 握把 210通风口
119 通道 P10第二方向
120 横向散热板 P20 第一方向
121 散热孔
130 直向散热板
131 散热孔
132 固定卡榫
133 固定板
140 风扇
150 第一挡板
151 第一锁件
160 第二挡板
161 第二锁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所揭露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是以行动学习教室做为实施例的说明,但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型态为限,熟悉此项技术者,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或是使用需求而对应改变本发明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外观型态与功能配备。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分解示意图与立体组合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是等同于行动学习计算机教室,例如可在室内或户外,依不同需求移动至不同地点进行教学使用。
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包括有一本体110、一电源装置180、一横向散热板120以及一直向散热板130,其中本体110是由左、右相对的两侧面、底面、以及背面所组成。本体110的底面具有四个轮子111与二个煞车件113,而本体110内部具有多个架体112与电源装置180,而架体112与电源装置180以横向隔板114分隔开来,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设置在本体110的顶部。
进一步地说明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各组件的详细结构,这些轮子111分别锁附在本体110底面的四个角落,而二煞车件113也分别装设在本体110前端的二轮子111上,轮子111是用在接触地面来作滑行移动,且轮子111以第二方向P10为旋转轴,可作360度旋转,用以控制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移动方向,而煞车件113可下压抵住轮子111或扳起松开轮子111,当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移动至一定点使用时,煞车件113可下压抵住轮子111,使轮子111无法枢转,以防止式计算机台车100产生滑动,避免发生危险。
请同时参考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装设在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内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横向隔板114装设在本体110的内部,其形状为L型,且结合方式可以为锁附或用滑槽等方式,使本体110内部分隔出上、下二个容置空间,其中上方的容置空间装设多个架体112,其结合方式包括但不局限在卡固或锁附等方式,且架体112平贴在横向隔板114的上侧面,而各个架体112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而架体112与本体110之间相隔一间距,并以横向隔板114分隔开,进而形成一通道119,这些架体112可选择性的装载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190,例如可装载8台便携式电子装置190,但熟悉此项技术者,可根据实际设计与使用需求,对应改变架体112可装载的最大数量。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上装设有一挡门115,枢接在所述本体,且挡门115上具有一门把116,用以拉动挡门115,并使挡门115能相对打开或关上,以遮蔽住下方的容置空间,或是露出下方的容置空间,用以置放电源装置180或电源线等相关物品。
本实施例的电源装置180包括有二插座181以及一电源连接器182,其中这些插座181电性连接在电源连接器182,且这些插座181分别设置在本体110内的下方的容置空间,且平贴在本体110的底面,左右相对,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装载在架体112时,以便携式电子装置190的电源线,跨越过横向隔板114,并穿过通道119至本体110下方的容置空间,以电源插头(图中未示)电性插设在插座181上,而电源连接器182可以为一电源连接孔或电源连接线,其设置在本体110的右侧面的外表面上,且电源连接器182是与一交流电源(例如市电)电性连接,以提供电能至便携式电子装置190充/供电使用。
本实施例的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皆分别具有长条状的散热孔121、131,且这些散热孔121、131分别贯穿二散热板120、130,用以使本体110内产生的热气通过并且排出,而横向散热板12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横向散热板120沿第一方向P20卡固在本体110的顶部,并以其第一侧面面向这些架体112与通道119,其中第一方向P20与本体110底面为相互平行的关系,而直向散热板130沿第二方向P10卡固在横向散热板120的第二侧面的边缘,使两者呈一L字型,且第二方向P10与本体110底面为相互垂直的关系,因此,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与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也同样为互相垂直的关系,另外,本体110内的下方的容置空间以通道119连通于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之后会进一步说明自然散热的路径)
本发明的架体112可以紧靠在本体110的侧面,或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架体112与本体110之间相隔一间距,并以横向隔板114分隔开,进而形成一通道119,但并不以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态样为限。
此外,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上还装设有一活动门200,枢接在本体110的背面,且活动门200的位置是对应架体112的位置。活动门200可相对本体110开启或关上,当活动门200打开时,能方便使用者将便携式电子装置190的电源线穿过通道119,以及进行理线作业,当活动门200关闭时,可覆盖住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190的电源线,兼具美观并保护电源线。
请同时参照图4与图5所示为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平面示意图与剖面侧视图。本实施例为了让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具备防盗与防撞的功能,因此在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上还装设有一第一挡板150与一第二挡板160,第一挡板150与第二挡板160分别枢接在直向散热板130的顶端,其枢接方式是以卡榫与卡槽的关系来枢接,且二挡板150、160皆可枢转至一角度,使二挡板150、160皆可移动至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而第一挡板150具有一锁件151,其嵌附在第一挡板150的外侧面上,并靠近第一挡板150的右侧端,用以锁固第一挡板150在本体110上。而第二挡板160是为一L形的挡板,其具有一锁件161、一进风口162以及一凸柱163,其中进风口162呈现网状,并贯穿第二挡板160,设置的位置是对应在本体110内这些架体112的位置,用以引进冷空气至本体110的内部,而凸柱163与锁件161皆嵌附在第二挡板160的外侧面上,位在进风口162的下方位置,锁件161用以锁固第二挡板160在本体110上,而凸柱163用在方便使用者拉动第二挡板160枢转至开启或关闭位置。
其中,第一挡板150用以覆盖住横向散热板120,而第二挡板160用以覆盖住这些装载在架体112内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90,此二用挡板150、160用以防止落尘或脏污掉落本体110的内部,而二挡板150、160上的锁件151、161还兼具防盗功能,可同时防止便携式电子装置190与其它设备的受损与失窃。
进一步地说明,当二挡板160位在关闭位置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装载在架体112内进行充电或待机,会产生废热,并积存在本体110内部,此时即会产生热对流原理,将冷空气从进风口162引进,当冷空气从进风口162流进本体110的内部时,冷空气会因废热的高温而转换成热空气,而热空气会上升,并透过架体112顶部的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沿第二方向P10向上窜流,接触到第一挡板150的顶面时,再进而沿第一方向P20流向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使热空气排出,呈现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
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还包括有一固定卡榫132,插设在直向散热板130的前端,左右呈现相互对称关系,当第二挡板160枢转至开启位置时,第二挡板160的底部的左右两端是架设在固定卡榫132上,且固定卡榫132同时是抵住第二挡板160的内壁,使第二挡板160保持在开启位置,不会产生移动,避免因震动而令第二挡板160离开开启位置而夹伤使用者的手部。
进一步地说明,当二挡板160位在开启位置时,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装载在架体112内进行充电或待机时,会产生废热,并积存在本体110内部,此时即会产生热对流原理,将冷空气引进,当冷空气从这些架体112的底部流进本体110的内部时,冷空气会因废热的高温而转换成热空气,而热空气会上升,并透过架体112顶部的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沿第二方向P10向上窜流,接触到第一挡板150的顶面时,再进而沿第一方向P20流向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使热空气排出,呈现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
再者,本体110的底部还具有一通风口210,当装设在本体110下方的容置空间的电源装置180,对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进行充电或供电时,也会产生废热,若架体112与本体110的侧面之间具有一距离,进而形成一通道119时,当下方的容置空间的挡门115打开,即会产生热对流原理,将冷空气由打开的挡门115或是从本体110底面的通风口210引进,当冷空气流进下方的容置空间时,冷空气会因废热的高温而转换成热空气,而热空气会上升经过通道119,并透过通道119顶部的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沿第二方向P10向上窜流,接触到第一挡板150的顶面时,再进而沿第一方向P20流向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使热空气排出,呈现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
为了具备便捷的移动性能,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还包括有一伸缩把手117与握把118,其中伸缩把手117锁附在本体110的背面,其可沿第二方向P10往复拉伸或缩回,而握把118设置在本体110的左、右侧边,为凹槽形状并呈现相互对称关系。其中,伸缩把手117用在拖拉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使其容易控制方向,且移动至一定点时又可缩回收起,不占空间;另外,握把118用在抬起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两者兼具,能使移动更为方便与省力。
本实施例中,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结构设计可大幅缩减其体积与重量,解决了移动使用的问题,并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藉此达到行动式学习计算机教室,学习无所不在的功效。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针对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性纳入设计考虑,利用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设置的位置,产生气流对流原理,而架构出自然对流的散热路径,因此不需使用风扇即可达到散热功效,不但安全、无噪音,且还符合节能减碳的趋势。
本实施例所揭露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整体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结构相似,因此以下内容仅针对本发明所揭露的二实施例的技术差异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6及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包括有一本体110、一电源装置180、一横向散热板120、一直向散热板130以及一无线网络收发器170,其中本体110是由左、右相对的两侧面、底面、以及背面所组成。本体110的底面具有四个轮子111与二个煞车件113,而本体110内部具有多个架体112与电源装置180,而架体112与电源装置180以横向隔板114分隔开来,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设置在本体110的顶部。
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不同地方为,可选择性的装设无线网络收发器170,或其它不同功能的配备,例如远程遥控之类的等等。无线网络收发器170锁附在横向散热板120的第二侧面上,且本体110内还设置有一固定板133,是设置在横向散热板120的边缘,无线网络收发器170是装设在固定板133,使得无线网络收发器170得以稳固的装设在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上。固定板133可有效保护无线网络收发器170,避免无线网络收发器170因撞击而掉落,造成其损毁。而无线网络收发器170可以为3G/4G、GSM、WiMAX等等的无线网络讯号传送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且无线网络收发器170是电性连接在电源装置180,以提供无线网络收发器170所需的电能。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源装置180包括有二插座181、一电源连接器182以及一电池183,其中插座181电性连接在电源连接器182,且这些插座181分别设置在本体110内的下方的容置空间,且平贴在本体110的底面,左右相对,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装载在架体112时,以便携式电子装置190的电源插头(图中未示),电性插设在这些插座181上,而电源连接器182可以为一电源连接孔或电源连接线,设置在本体110的右侧面的外表面上,且电源连接器182是与一交流电源(例如市电)电性连接,以提供电能至便携式电子装置190充/供电使用。而电池183可以为一次性或二次性的电池,而电池183的种类包括但不局限在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等。电池183装设在本体110的下方容置空间内,位在这些插座181的后方位置。
当电池183为一次性电池时,电池183是与电源连接器182电性连接,以提供电能至便携式电子装置190以及无线网络收发器170使用;当电池183为二次性电池时,电池183是与电源连接器182电性连接,且经由电源连接器182电性连接的交流电源(例如市电)来对二次性电池进行蓄电,当蓄电完成后,再提供电能至便携式电子装置190以及无线网络收发器170使用。
本实施例中,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增加了储存备用电力与无线网络传输的功能,利用加装的电池183的设计,解决了电源限制的问题,而加装无线网络收发器170,使其能随时无线上网,以提升使用时的便利性,而藉此达到在户外也能使用的行动式学习教室,且具备不断电与无线传输的功效。
本实施例所揭露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整体结构与上述第一、二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结构相似,因此以下内容仅针对本发明所揭露的三实施例的技术差异处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的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包括有一本体110、一电源装置180、一横向散热板120、一直向散热板130、一无线网络收发器170以及一风扇140,其中本体110是由左、右相对的两侧面、底面、以及背面所组成。本体110的底面具有四个轮子111与二个煞车件113,而本体110内部具有多个架体112与电源装置180,而架体112与电源装置180以横向隔板114分隔开来,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设置在本体110的顶部。
另外,本实施例的电源装置180还包括有一电池183,装设在本体110的下方容置空间内,位在这些插座181的后方位置,是电性连接在电源装置180。而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还包括有一无线网络收发器170,设置在横向散热板120的第二侧面,是电性连接在电源装置180。
请参照图9及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剖面侧视与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唯有不同的地方为,可选择性的装设多个风扇140,以辅助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所构成的自然对流散热路径,而此风扇140锁附或可拆卸式安装在直向散热板130上,且竖立在横向散热板120的第二侧面上,风扇140是与电源装置180电性连接,并沿着第一方向P20朝着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产生一抽引气流。
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装载在架体112内进行充电或待机时,或无线网络收发器170启动时,皆会产生废热,并积存在本体110内部,此时风扇140产生的抽引气流会加速将冷空气引进,当冷空气从这些架体112的底部流进本体110的内部时,冷空气会因废热的高温而转换成热空气,而热空气会上升,并透过架体112顶部的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沿第二方向P10向上窜流,接触到第一挡板150的顶面,而风扇140产生的抽引气流会立即将热空气朝第一方向P20往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直接排出,加速散热效率。
再者,本体110的底部还具有一通风口210,当装设在本体110下方的容置空间的电源装置180,对便携式电子装置190进行充电或供电时,也会产生废热,若架体112与本体110的侧面之间具有一距离,进而形成一通道119时,当下方的容置空间的挡门115打开,风扇140产生的抽引气流会加速将冷空气由打开的挡门115或是本体110底面的通风口210引进,当冷空气流进下方的容置空间时,冷空气会因废热的高温而转换成热空气,而热空气会上升,经过通道119,并透过通道119顶部的横向散热板120的散热孔121沿第二方向P10向上窜流,接触到第一挡板150的顶面,而风扇140产生的抽引气流会立即将热空气朝第一方向P20往直向散热板130的散热孔131直接排出,加速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还增加了风扇的设计,加强抽风效能,以提升横向散热板120与直向散热板130所构成的散热路径的功效,另外,针对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性纳入设计考虑,风扇140设置在移动式计算机台车100的内部,由第一挡板150覆盖住,同时符合安全性与散热性。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移动式计算机台车,装载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包括有:
一本体,所述本体的一底面具有多个轮子,且所述本体内部具有多个架体,以容置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在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一电源装置,装设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连接,并提供一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
一横向散热板与一直向散热板,所述二散热板分别具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横向散热板还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所述横向散热板沿一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并以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多个架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底面为相互平行关系,所述直向散热板沿一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底面为相互垂直关系,所述横向散热板与所述直向散热板呈L字型。
2.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有一伸缩把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伸缩把手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拉伸或缩回。
3.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有多个煞车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多个轮子的一侧,所述多个煞车件选择性的止抵所述多个轮子,以提供摩擦力,使所述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停止滑动。
4.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有至少一横向隔板及一挡门,所述横向隔板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并分隔出至少二容置空间,所述其中一容置空间供所述多个架体装设在其中,所述挡门枢接在所述本体,并相对于所述本体开启或关闭,以选择性遮蔽所述另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另一容置空间是供所述电源装置装设在其中。
5.如请求项第4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架体与所述本体之间具有一距离,以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另一容置空间与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多个散热孔。
6.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有一无线网络收发器,设置在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第二侧面,所述无线网络收发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且所述电源装置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无线网络收发器。
7.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有至少一插座及一电源连接器,所述插座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器,且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供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插设,所述电源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且电性连接一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所需的电力。
8.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有一电池,是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
9.如请求项第8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插座及一电源连接器,所述插座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器,且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供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性插设,所述电源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电性连接一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多个便携式电子装置。
10.如请求项第9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电池为二次电池,所述电源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源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电源,以提供所述电能至所述电池进行蓄电。
11.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一第一挡板与一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分别枢接在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挡板覆盖住所述横向散热板,所述第二挡板覆盖住所述多个架体。
12.如请求项第1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挡板还具有一第一锁件,所述第二挡板还具有一第二锁件,分别锁固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本体。
13.如请求项第1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挡板还具有一进风口,是对应于所述多个架体的位置设置,以利散热。
14.如请求项第1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一固定卡榫,装设在所述本体上,当所述第二挡板枢转至一开启位置,所述固定卡榫抵顶住所述第二挡板,并令所述第二挡板保持在所述开启位置。
15.如请求项第1项所述的移动式计算机台车,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至少一风扇,竖立在所述横向散热板的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风扇邻近在所述直向散热板,所述风扇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直向散热板产生一抽引气流。
CN201210416979.1A 2012-08-17 2012-10-26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7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946A TWI444937B (zh) 2012-08-17 2012-08-17 移動式電腦台車
TW101129946 2012-08-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7563A CN103587563A (zh) 2014-02-19
CN103587563B true CN103587563B (zh) 2016-12-21

Family

ID=5007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69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7563B (zh) 2012-08-17 2012-10-26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7563B (zh)
TW (1) TWI444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496B (zh) * 2016-10-20 2018-04-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無風扇電子裝置及其散熱結構
CN106627706B (zh) * 2016-12-30 2018-09-21 唐山宇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过炉载具的散热小车
CN109501843A (zh) * 2018-12-26 2019-03-22 宁波麦特焊接有限公司 用于搬运周转箱的搬运车
CN110045799B (zh) * 2019-04-29 2020-09-04 李霞婷 一种计算机智能移动保护设备
FR3112271A1 (fr) * 2020-07-07 2022-01-14 Benoît DOMINGUEZ Système transportable et procédé d’apprentissage adaptati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21372A1 (en) * 1998-10-09 2000-04-20 Ericsson, Inc. Electronics cabinet cooling system
EP1281113B1 (en) * 2000-04-10 2006-12-13 Michael J. Haggerty Computer storage unit
CN101704377A (zh) * 2009-11-18 2010-05-12 天津英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抽屉式转运车
CN201501420U (zh) * 2009-08-31 2010-06-09 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装配车
CN201769845U (zh) * 2010-08-23 2011-03-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电子设备运输用推车
WO2011100553A1 (en) * 2010-02-11 2011-08-18 Ergotron, Inc.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charging and networking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21372A1 (en) * 1998-10-09 2000-04-20 Ericsson, Inc. Electronics cabinet cooling system
EP1281113B1 (en) * 2000-04-10 2006-12-13 Michael J. Haggerty Computer storage unit
CN201501420U (zh) * 2009-08-31 2010-06-09 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站装配车
CN101704377A (zh) * 2009-11-18 2010-05-12 天津英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抽屉式转运车
WO2011100553A1 (en) * 2010-02-11 2011-08-18 Ergotron, Inc.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charging and network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01769845U (zh) * 2010-08-23 2011-03-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电子设备运输用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9426A (zh) 2014-03-01
CN103587563A (zh) 2014-02-19
TWI444937B (zh) 2014-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7563B (zh) 移动式计算机台车
CN206805366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散热的电池底板
CN204408823U (zh) 一种冷通道机柜
CN208971872U (zh) 一种环保净化机电设备机箱
CN206433320U (zh) 一种平板充电柜散热机构
CN204087093U (zh) 一种机箱
CN20705180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计算机主机
CN203375536U (zh) 一种空气交换机
CN10924430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0118864U (zh) 一种柜式精密空调器
CN203720849U (zh) 一种机箱前面板结构
CN211529070U (zh) 一种可手动拆装的计算机机箱
CN202771314U (zh) 一种集移动电源和散热器的笔记本防护壳
CN2059013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CN206849013U (zh) 一种广播电视工程用计算装置
CN112531497A (zh) 一种户外专用电力柜
CN206672112U (zh) 一种计算机安全防护装置
CN205860127U (zh) 一种模块化电磁炉
CN207196687U (zh) 空调器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201662915U (zh) 一种电工电子装配调度台
CN215450556U (zh) 一种应用于思政教育的vr教学装置
CN205693023U (zh) 置入式防幼儿触电安全插排
CN205158231U (zh) 一种内置散热风扇的平板电脑皮套
CN211731420U (zh) 一种便捷移动式充电车
CN115038320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