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0969B -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0969B
CN103580969B CN201210250782.5A CN201210250782A CN103580969B CN 103580969 B CN103580969 B CN 103580969B CN 201210250782 A CN201210250782 A CN 201210250782A CN 103580969 B CN103580969 B CN 103580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
module
node
sig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0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0969A (zh
Inventor
姜骁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07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0969B/zh
Priority to DE112013003590.1T priority patent/DE112013003590B4/de
Priority to PCT/CN2013/000634 priority patent/WO2014012347A1/zh
Priority to US14/415,186 priority patent/US962828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580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0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3Details regarding a bus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9Details regarding a bus mas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2Details regarding a bus interface enh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9Details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power status of a node according to activity on the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34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分:电控部分包括: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与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相连的处理模块以及与处理模块相连的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获得的解析结果生成向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发送激活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或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激活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激活LIN信号发送模块,或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处理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LIN协议是目前应用于汽车上的主流协议之一,采用LIN协议的LIN网络结构包含一个主节点(master node)和多个从节点(slave node),所述从节点最多为15个。从节点可以作为检测部件(sensor)或执行部件(actuator)使用,如车内各种检测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由于从节点数目多,若能使每个从节点的功耗尽可能地低,将有助于降低整个LIN网络的功耗。
另外,对于应用于汽车环境的从节点,使用环境也要求从节点尽可能地降低功耗,尤其对于诸如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环境,其连续工作环境温度可达125度。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哪怕增加极小的额外功耗都将极大地增加器件温升、降低器件可靠性的后果,这就导致只能采用更高等级的器件,增加制造成本。
申请号为20101026420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参见图1,该电子膨胀阀包括电控部分10和机械部分20,其中电控部分10包括总线信号接收/发送模块11、中央处理模块12、数据存储模块15、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3。但该专利申请没有涉及如何控制其中电控部分以达到更好地降低节点功耗的内容。
美国专利US7701943,公开了一种应用于LIN总线网络的从节点。参见图2,该从节点通过在接受信号时禁用LIN发送模块66,并且只有当需要发送LIN信号时才将其激活,实现达到降低整个节点功耗的效果。该专利所述技术方案应用于不要求连续工作的执行器,如专利US7701943图2所示的从节点52,该发明的缺陷就会更加明显。在这种应用中,在执行器完成相应任务后即可处于睡眠状态,即图示中的处理器62(PROCESSING DEVICE)和执行单元(HVAC LOUVRE MOTOR UNIT)可以被禁用或处于休眠状态。一 般来说,执行器睡眠的时间要远远大于执行器执行任务的时间,如果在执行器睡眠期间不能使所述设备禁用或进入休眠,将造成不必要的额外功耗。而且执行器睡眠时间越长,不必要的额外功耗就越显著,该发明的不完善之处也就越明显。
一个执行器应用于该发明所述方案,当执行器带动被控部件动作时平均电流为100mA,当被控部件不动作而所有模块均保持激活时平均电流为10mA,其中有8mA以上是由处理模块和驱动模块造成的。即如果执行器不动作的时间达到了执行器工作时间的12.5倍以上,不必要的额外功耗将大于实际工作功耗。在一般应用中,这一比例还要更高,导致额外功耗远远大于实际功耗。
对于LIN网络,网络内不同类型的从节点并存。当总线休眠时,某些节点可以完全进入睡眠状态;而即使总线唤醒时,某些节点也可以部分进入睡眠状态。采用上述发明方案应用于网络内的所有节点时,将造成巨大的额外功耗。从节点数目越多,LIN网络越大,缺陷越大。该专利所述方案只有当需要发送LIN信号时才激活LIN发送模块的方式,部分程度上确实可以降低整个节点功耗,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显著。参见图2,可见整个节点除了LIN接收模块60、LIN发送模块66,还包括处理模块62,IGFS传感器模块64,在不需要使用处理模块62和(IGFS)传感器模块64时保持这两个模块为激活状态,同样会造成额外的功耗。LIN发送模块只进行逻辑电平转换功能,而处理模块62是整个节点的控制中心,传感器模块64是功能执行部件,相对于LIN发送模块,这两个模块功能要复杂得多,功耗也大得多,该发明没有涉及到如何降低节点内功耗最大的模块的功耗,是该发明有待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实现LIN网络从节点降低能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分:
所述电控部分包括: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与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相连的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的LIN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用于将探测的所述LIN总线上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信号获得解析结果,并将与所述解析结果相对应的反馈信号通过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发送到LIN总线;
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反馈信号输出到LIN总线;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获得的解析结果生成向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发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激活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部分还包括用于执行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指令、并返回反馈信号的功能执行模块,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可以被激活或禁用。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可以直接激活或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者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激活或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还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供电;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电源供给与否实现激活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或者,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禁用或激活。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测模块,
或者,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与该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
或者,还包括:用于驱动该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 测模块。
本发明还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激活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处理模块。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者,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步骤中: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直接激活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可以直接禁用或激活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工作状态,LIN网络从节点的工作状态划分为以下五种工作模式:
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于激活状态,所述功能 执行模块、所述处理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第一准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处于激活状态,功能执行模块、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第二准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激活状态,功能执行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准工作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均处于激活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完全工作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均处于激活状态。
进一步的,当满足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状态进入所述睡眠模式,所述睡眠模式预设条件为: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上电自检通过后即可进入所述睡眠模式;或者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上电自检通过并经过预设时长后,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睡眠模式;
或,当LIN网络从节点处于睡眠模式外的其他工作模式,且当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收到来自所述LIN总线的信号,且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只需维持最少工作模块工作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LIN网络从节点处于睡眠模式外的其他模式,且当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LIN总线的休眠指令,且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只需维持所述最少工作模块工作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出所述LIN总线上产生的信号为非唤醒信号,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原睡眠模式。
进一步的,当满足第一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为: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出所述LIN总线上产生的信号为唤醒信号,则控制电源模 块给所述处理模块供电,所述处理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从LIN总线接收的信号获得的解析结果为不需要激活或禁用其他模块,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并且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进一步的,满足第二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为: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及控制模块从LIN总线接收的信号获得的解析结果为仅需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及控制模块从LIN总线接收的信号获得的解析结果为不需要激活或禁用其他模块,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但所述处理模块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 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所述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进一步的,满足准工作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接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所述准工作模式预设条件是: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需要激活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需要激活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并且不再需要反馈信号到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被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并且不需要反馈信号到所述LIN总线,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保持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完全所述工作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返回到所述准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LIN网络当节点需要进入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均被激活,实现从所述睡眠模式,或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或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或所述准工作模式中的任一模式进入所述完全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自动判断出哪些模块需要处于激活状态,哪些模块可以被禁用,进而自动进行模式切换,使得节点功耗降到最低;本发明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在开机状态下一直保持激活状态,但是其他模块在不需要工作时均可被禁用,降低了各个模块的能耗,从而降低了LIN网络从节点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子膨胀阀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应用于LIN总线网络的从节点结构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第一种结构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第二种结构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第三种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从其他模式返回到睡眠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一准睡眠模式的进入及返回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二准睡眠模式的进入及返回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准工作模式的进入及返回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从其他模式进入完全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睡眠模式向第一准睡眠模式转换流程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一准睡眠模式向第二准睡眠模式转换流程一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一准睡眠模式向第二准睡眠模式转换流程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3a,该图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结构图。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分10。
所述电控部分10包括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与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相连的处理模块12以及与所述处理模块12相连的 LIN信号发送模块13,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用于将探测的所述LIN总线上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12;
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解析所述信号获得解析结果,并将与所述解析结果相对应的反馈信号通过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发送到LIN总线;
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12输出的反馈信号输出到LIN总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根据获得的解析结果生成向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发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激活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
本发明定义禁用:模块处于不工作状态,且不供电状态。
本发明定义激活:模块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在开机状态下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并具有唤醒信号识别功能、对所述处理模块12和LIN信号发送模块13分别执行激活、禁用的功能。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具体可以通过探测接收第一信号通道1上的来自LIN总线上的信号,控制将符合LIN协议的信号电平转换为符合所述处理模块要求的逻辑电平,具体可以通过第二信号通道2输出至所述处理模块12;
所述处理模块12通过第四信号通道4将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将符合处理模块12要求的逻辑电平转化为符合LIN协议的信号电平,且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通过第五信号通道5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LIN总线。
所述处理模块12还可以根据所述解析结果生成控制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激活的控制信号,或控制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禁用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通过第六信号通道6发送至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
由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电控部分10的处理模块12和LIN信号发送模块11能够被禁用或激活,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降低节点内部模块消耗的效果。
所述电控部分还包括用于执行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指令、并返回反馈信号的功能执行模块,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可以被激活或禁用。
所述处理模块12可以直接激活或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者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激活或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具体的,参见图3a,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测模块15,检测模块15可以是集成了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单元,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激活或禁用所述检测模块15;
参见图3b,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输出的信号控制与该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16,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激活或禁用所述驱动模块16;
参见图3c,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同时包括:用于驱动该驱动模块16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16,以及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12的检测模块15,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激活或禁用所述驱动模块16、所述检测模块15。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进一步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14:在开机状态下始终保持激活状态,通过电源线接收外部电源输入,为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供电;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的电源供给与否实现激活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可以识别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并通过第七信号通道7控制电源模块14为所述处理模块12供电,从而激活所 述处理模块12;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第六信号通道6传输的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的电源供给与否实现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或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第七信号通道7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
电控部分10包括功能执行模块,功能执行模块包括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14同时为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供电,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控制电源模块14对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供电与否实现激活或禁用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
电源模块14具体可以通过第五电源通道Pa接收电源线的电源输入,具体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电源通道P1、第二电源通道P2、第三电源通道P3给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供电,通过第四电源通道P4为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供电。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具体可以通过第七信号通道7输出信号对所述电源模块14的输出进行控制。
所述处理模块12具体可以通过第六信号通道6发送控制信号到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还可以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通过第八信号通道8直接控制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禁用或激活。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其中的信号通道,在物理上可能是单独的一条信号线,也可能是几条信号线的组合。对于前者如第一信号通道1,用不同的信号形式代表不同的含义。对于后者如第六信号通道6、第三信号通道3,既可以通过几条信号线上的信号组合以代表不同的含义,也可以用一条信号线上不同的形式来代表不同的含义,或者是这两种方式的组合。
比如,在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六信号通道6是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的组合。其中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上的信号和第四信号通道4上的信号来自于处理模块的同一个输出信号。
同时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及处理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输出信号线保持低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单独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保持高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单独激活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命令为: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总的控制命令见表一。
表一
在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六信号通道6除了包含上述2条信号线,还包括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还能够单独禁用处理模块,单独禁用驱动模块和/或检测模块,单独激活驱动模块和/或检测模块。
同时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及处理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保持低电平、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保持低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单独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保持高电平、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保持低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单独激活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保持为低电平时,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单独禁用处理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保持低电平,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保持高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单独禁用驱动模块和/或检测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一输出信号线保持高电平,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保持高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单独激活驱动模块和/或检测模块的控制命令为:当处理模块第二输出信号线保持高电平的情况下,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使能输入信号线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
总的控制命令见表二。
当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收到控制命令后,即对相应模块执行激活或禁用,实现从节点在各个模式间的切换。
表二
在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六信号通道6只包含一条信号线,通过由处理模块12和LIN信号探测接收及发送模块11共同约定信号形式以区分不同的控制命令。或者是通过一条信号线上约定信号形式和其他信号线电平信号的组合以区分不同的控制命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表一、表二所列信号外,第六信号通道6还包含“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RESET(复位)输出信号”,只有在该信号为高电平时,表一、表二所列控制关系才成立。
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可以通过第三信道(信号通道)3反馈信号给所述处理模块12;
所述第三信号通道3基于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具体可以包括片选信号线、时钟线、数据输入线、数据输出线;
所述处理模块12在所述数据输入线上写入相应的控制命令,使所述检测 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被激活或进入禁用状态。
所述第三信号通道3也可以是诸如I2C(INTER IC BUS,IC之间总线)等其他通信接口。
在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具有识别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控制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激活或禁用的控制信号的功能时,所述处理模块可以直接通过第三信号通道3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激活或禁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12具体可以为freescale生产的16针的微控制器MC9S08SC4。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LIN信号发送模块13、电源模块14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中,比如NXP生产的TJA1028。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16和检测模块15可以为一驱动模块,具体可以为集成SPI接口的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比如Onsemi生产的NCV70501。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芯片只是示例。
如对于处理模块12,任何具有数字处理能力的的芯片,如单片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ARM、DSP等都可以适用。并且,处理模块12、驱动模块16和检测模块15也不一定分别占用一个完整的集成芯片.依据本发明的从节点的电控部分10的任意两个或多个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中,甚至整个电控部分集成在一个集成芯片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识别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唤醒信号(wakeup)是一个满足一定时长要求的总线显性状态(dominant state)),激活所述处理模块12;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12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处理模块12。
当电控部分10包括功能执行模块,本实施例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12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的控制信号,
或者,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的控制信号,即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2、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这三个模块的一个、两个或全部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功能执行模块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或者,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即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所述处理模块12、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这三个模块的一个、两个或全部。
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测模块,
或者,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与该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
或者,还包括:用于驱动该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实时监控所述机械部件的状态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测模块的前提条件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12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检测模块15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
或者,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12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驱动模块16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驱动模块16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驱动模块16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驱动模块16,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驱动模块16;
或者,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12根据所述信号生成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所述驱动模块16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所述驱动模块16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根据所述处理模块12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14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理模块12、驱动模块16、检测模块15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驱动模块16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或所述处理模块12和/或驱动模块16和/或所述检测模块15。
在LIN网络中,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所述处理模块12、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所述检测模块15、所述驱动模块16的状态为激活或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具有以下五种模式,且所述处理模块12和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控制所在的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在所述五种模式间相互转换;
1、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处于激活状态,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处于休眠状态仍然被供电;所述处理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于禁用状态;
2、第一准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处理模块12处于激活状态,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处于禁用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于禁用状态;
3、第二准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处理模块12、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于激活状态,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处于禁用状态;
4、准工作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处理模块12、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均处于激活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处于禁用状态;
5、完全工作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处理模块12、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LIN信号发送模块13均处于激活状态。
参见图8,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从其他模式进入完全工作模式的示意图。
在LIN网络中,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当节点需要进入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所述处理模块12、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所述检测模块15、所述驱动模块16被激活(电控部分10包括功能执行模块,具体的功能执行模块包括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则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被激活,否则不需要),能够实现从所述睡眠模式,或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或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或所述准工作模式中的任一模式进入所述完全工作模式。
当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节点处于所述睡眠模式时,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通过控制相关模块的激活,可以实现从所述睡眠模式,直接进入第一准睡眠模式,或第二准睡眠模式,或准工作模式,或完全工作模式中的任一模式。
参见图4,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从其他模式返回到睡眠模式的示意图。
在LIN网络中,本发明实施例,满足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直接进入所述睡眠模式,所述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是: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上电自检通过后即可进入所述睡眠模式;或者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上电自检通过并经过预设时长(根据LIN协议,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4到10秒,以下涉及预设时长的定义相同)后,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均未收到来自所述LIN总线的信号,且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只需维持最少工作模块工作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收到所述LIN总线休眠指令,且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只需维持所述最少工作模块工作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且完成LIN网络主节点要求的动作时,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收到来自所述LIN总线的任何工作指令,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出所述LIN总线上产生的信号为非唤醒信号,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原睡眠模式。
如对于完全工作模式,即所有模块均处于激活状态,当处理模块12收到总线休眠指令,处理模块12通过第六信号通道6发送控制信号给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在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信号给电源模块14,先后通过切断第二电源通道P2、第四电源通道P4、第三电源通道P3分别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13、驱动模块16和/或检测模块15、和处理模块12,整个节点从而进入睡眠模式。处理模块12也可以通过第三信号通道3先禁用驱动模块16和/或检测模块15,后再如上所述先后禁用LIN信号发送模块13和处理模块12本身。
作为一个特定的实施例,对于采用本发明的执行器如电子膨胀阀或风门执行器,当驱动模块16控制被控部件转动到指定位置并反馈信号到LIN总线后,再经过特定的时长并且在该特定时长内执行器均不需要动作,整个节点即可仅维持最少的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即处于睡眠模式,在该模式下,整个从节点具有最低功耗。
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一准睡眠模式的进入及返回示意图。
在LIN网络中,本发明实施例,满足第一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预设 条件是: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识别出所述LIN总线上产生的信号为总线唤醒信号,则控制电源模块14给所述处理模块12供电,所述处理模块12处于工作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LIN总线产生一信号,所述信号输入给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后输入给所述处理模块12,若所述处理模块12判断不需要激活或禁用其他模块,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被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并且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被禁用,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参见图6,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二准睡眠模式的进入及返回示意图。
在LIN网络中,本发明实施例,满足第二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是: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总线产生一信号,所述信号输入给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后输入信号给所述处理模块12,若所述处理模块12判断仅需要打开所述LIN信号发送模 块13,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总线产生一信号,所述信号通过输入给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后输入信号给所述处理模块12,若所述处理模块12判断不需要激活或禁用其他模块,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但是处理模块12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进入所述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参见图7,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准工作模式的进入及返回示意图。
在LIN网络中,本发明实施例,满足准工作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需要激活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需要激活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并且不再需要反馈信号到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被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被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检测模块15和/或驱动模块16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并且不需要反馈信号到所述LIN总线,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保持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完全所述工作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12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13被禁用,返回到所述准工作模式。
参见图9,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睡眠模式向第一准睡眠模式转换流程示意图。
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第一信号通道1接收LIN总线发送的信号;
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总线唤醒信号;若否则保持睡眠模式;若是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第七信号通道7发送指令信号至电源模块14。
电源模块14接收倒数指令信号,并开启第三电源线P3。
所述处理模块12激活,即处于工作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参见图10,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一准睡眠模式向第二准睡眠模式转换流程一示意图。
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第一准睡眠模式;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第一信号通道1接收LIN总线发送的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通道2发送信号至所述处理模块12;
处理模块12接收所述信号;
处理模块12判断LIN信号发送模块13是否需要激活;若否保持第一准睡眠模式;若是处理模块12通过第六信号通道6发送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该信号,并通过第七信号通道7发送指令信号给电源模块14;
所述电源模块14接收该指令信号,开启第二电源线P2;
LIN信号发送模块激活,即处于工作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参见图11,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的第一准睡眠模式向第二准睡眠模式转换流程二示意图。
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第一准睡眠模式;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通过第一信号通道1接收LIN总线发送的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通道2发送信号至所述处理模块12;
处理模块12接收所述信号;
处理模块12判断LIN信号发送模块13是否需要激活;若是处理模块12通过第六信号通道6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11接收该控制信号,并通过第八信号通道8发送指令信号;
LIN信号发送模块13激活,即处于工作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在基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2和功能执行模块(驱动模块16和/或检测模块15)除了禁用和激活外还存在中间状态,即休眠态(处于不工作,但是仍然被供电的状态)。处理模块12自身可以进入或退出休眠态,而驱动模块16和/或检测模块15是在处理模块12的控制下进入或退出休眠态。在本发明思想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加入各个模块的休眠态以对LIN从节点实现更多的模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包括电控部分:
所述电控部分包括: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与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相连的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处理模块相连的LIN信号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用于将探测的LIN总线上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信号获得解析结果,并将与所述解析结果相对应的反馈信号通过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发送到LIN总线;
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反馈信号输出到LIN总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获得的解析结果生成向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发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激活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电控部分还包括用于执行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指令、并返回反馈信号的功能执行模块,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可以被激活或禁用;
所述处理模块可以直接激活或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者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激活或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还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供电;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电源供给与否实现激活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或者,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禁用或激活。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测模块,
或者,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与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
或者,还包括:用于驱动该驱动模块连接的机械部件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相关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的检测模块。
4.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LIN总线上的唤醒信号,激活处理模块;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LIN总线上的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总线上的信号生成激活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功能执行模块的控制信号,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者,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所述“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模块对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供电状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或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步骤中:
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生成的控制信号直接激活或禁用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直接禁用或激活所述功能执行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的工作状态,LIN网络从节点的工作状态划分为以下五种工作模式:
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于激活状态,所述功能执行模块、所述处理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第一准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处于激活状态,功能执行模块、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第二准睡眠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激活状态,功能执行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准工作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均处于激活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处于禁用状态;
完全工作模式: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LIN信号发送模块均处于激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满足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状态进入所述睡眠模式,所述睡眠模式预设条件为: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上电自检通过后即可进入所述睡眠模式;或者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上电自检通过并经过预设时长后,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睡眠模式;
或,当LIN网络从节点处于睡眠模式外的其他工作模式,且当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收到来自所述LIN总线的信号,且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只需维持最少工作模块工作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LIN网络从节点处于睡眠模式外的其他工作模式,且当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LIN总线的休眠指令,且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只需维持所述最少工作模块工作时,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所述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出所述LIN总线上产生的信号为非唤醒信号,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原睡眠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第一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为: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睡眠模式时,若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识别出所述LIN总线上产生的信号为唤醒信号,则控制电源模块给所述处理模块供电,所述处理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接收及控制模块从LIN总线接收的信号获得的解析结果为不需要激活或禁用其他模块,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并且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满足第二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预设条件为: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及控制模块从LIN总线接收的信号获得的解析结果为仅需要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LIN信号探测及控制模块从LIN总线接收的信号获得的解析结果为不需要激活或禁用其他模块,则所述LIN网络从节点维持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但所述处理模块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禁用状态,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第二准睡眠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不再需要保持激活状态,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进入所述禁用状态,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返回到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LIN网络中,
满足准工作模式预设条件时,LIN网络从节点工作模式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所述准工作模式预设条件是:
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时,若需要激活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被激活,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时,若需要激活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并且不再需要反馈信号到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功能执行模块被激活,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所述LIN网络从节点进入所述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准工作模式时,若所述功能执行模块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并且不需要反馈信号到所述LIN总线,所述LIN网络从节点保持准工作模式;
或,当所述LIN网络从节点工作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若不再需要反馈信号给所述LIN总线,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所述LIN信号发送模块被禁用,返回到所述准工作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IN网络从节点需要进入所述完全工作模式时,在所述处理模块控制下,LIN信号发送模块、处理模块、功能执行模块均被激活,实现从所述睡眠模式,或所述第一准睡眠模式,或所述第二准睡眠模式,或所述准工作模式中的任一模式进入所述完全工作模式。
CN201210250782.5A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3580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0782.5A CN103580969B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DE112013003590.1T DE112013003590B4 (de) 2012-07-19 2013-05-29 LIN-Netzwerk-Slaveknoten-Steuersystem, LIN-Netzwerk-Slaveknoten und Verfahren
PCT/CN2013/000634 WO2014012347A1 (zh) 2012-07-19 2013-05-29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lin网络从节点及方法
US14/415,186 US9628289B2 (en) 2012-07-19 2013-05-29 LIN network slave node control system, LIN network slave node and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0782.5A CN103580969B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969A CN103580969A (zh) 2014-02-12
CN103580969B true CN103580969B (zh) 2018-08-31

Family

ID=4994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0782.5A Active CN103580969B (zh) 2012-07-19 2012-07-19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28289B2 (zh)
CN (1) CN103580969B (zh)
DE (1) DE112013003590B4 (zh)
WO (1) WO20140123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1471B4 (de) * 2013-01-30 2020-12-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nischer LIN Steuerungsbu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erartigen Steuerungsbus
KR101567414B1 (ko) 2014-11-12 2015-1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Lin 통신망에서 적응적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59673A (zh) * 2014-12-19 2016-07-1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电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39494B (zh) * 2015-01-13 2017-12-12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唤醒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DE102015222112A1 (de) * 2015-11-10 2017-05-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Ethernet-Bus, Steuer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Aufwecken eines Steuergeräts eines Ethernet-Busses
EP3258652B1 (en) * 2016-06-14 2019-11-27 Melexis Technologies NV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bus architecture
CN106218359B (zh) * 2016-07-25 2019-04-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动汽车加热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11819103B (zh) * 2018-10-23 2024-01-12 深圳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EP3761568B1 (en) * 2019-07-01 2023-05-31 Volvo Car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ver a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bus
CN111464412B (zh) * 2020-03-31 2021-08-17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in收发控制电路及其休眠与唤醒控制方法
CN117991671A (zh) * 2022-10-31 2024-05-07 开利公司 片上系统、包含片上系统的环境监测装置和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325A (zh) * 2006-12-06 2007-05-1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电子控制雨刷
CN101895450A (zh) * 2009-05-20 2010-11-24 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CN102221715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lin总线的雨量传感器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CN103138982A (zh) * 2011-11-30 2013-06-0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03269A1 (en) * 2003-07-31 2005-02-0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ontroller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 bus
US7701943B2 (en) * 2004-05-03 2010-04-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lave node and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network) having same
DE102007019356A1 (de) * 2007-04-23 2008-10-30 Micronas Gmbh LIN-Receiver
CN101572690B (zh) * 2008-04-30 2012-07-04 十堰科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网络适配器以及lin帧的发送、接收方法
DE102008053534B3 (de) * 2008-10-28 2010-01-14 Atmel Automotive Gmbh Sklavenschaltung eines LIN-Busses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P2309677B1 (en) 2009-10-06 2012-09-05 Nxp B.V. Wake up detector for a bus transceiver
EP2339778A1 (en) 2009-12-28 2011-06-29 Nxp B.V. Configuration of bus transceiver
CN201965787U (zh) * 2011-03-30 2011-09-07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汽车总线实验装置
CN102346472A (zh) * 2011-08-31 2012-02-08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an和lin总线网络的汽车控制系统
US9112721B2 (en) * 2012-05-28 2015-08-1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device to operate in different power modes based upon the payload of a wake-up messa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2325A (zh) * 2006-12-06 2007-05-1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电子控制雨刷
CN101895450A (zh) * 2009-05-20 2010-11-24 株式会社瑞萨科技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CN102221715A (zh) * 2010-04-16 2011-10-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lin总线的雨量传感器检测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CN103138982A (zh) * 2011-11-30 2013-06-0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28289B2 (en) 2017-04-18
WO2014012347A1 (zh) 2014-01-23
CN103580969A (zh) 2014-02-12
US20150200789A1 (en) 2015-07-16
DE112013003590T5 (de) 2015-04-09
US20160056973A9 (en) 2016-02-25
DE112013003590B4 (de) 2018-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0969B (zh)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541016B (zh) 一种智能车辆控制器
CN103138982B (zh) 一种lin网络从节点
CN103900208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KR102256715B1 (ko) 에너지 하비스트 및 스토리지 시스템 그리고 멀티-센서 모듈
US20080205427A1 (en) Method for integration of network nodes
CN104793590B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及其功能模块的扩展方法
CN209454773U (zh) 列车级控制单元及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CN106773959A (zh) 一种基于两芯线通讯的弱电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02880143A (zh) 单can控制器热冗余can总线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972767B (zh) 空调器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EP2233255A2 (en) Data transformation network apparatus and robot control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3216170A (zh) 一种基于lin总线接口的汽车智能车窗开关
CN110049283A (zh) 电池柜智能监控系统
CN101561168A (zh) 空调优化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5644078U (zh) 一种智能客房控制器
CN106383478B (zh) 基于rs485总线的低功耗控制方法及电路
CN201001223Y (zh) 基于can和sae j1939的客车车灯控制装置
CN108664365A (zh) 一种电子设备外置附属配件的检测方法
CN208805719U (zh) 一种降低房间内电器设备无效能耗的系统
US7840733B2 (en) Power optimized dynamic port association
CN207529196U (zh) 一种电气安全智能监测装置
CN202856996U (zh) 监测大棚环境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系统
CN106285219A (zh) 一种门锁联网装置
WO2016207908A1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s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1

Address after: 312500 Zhejiang Shaoxing Xinchang County Qixing street Liqua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89, No.12 street, Xiash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