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3420A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配对系统、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配对系统、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420A
CN103563420A CN201380000721.6A CN201380000721A CN103563420A CN 103563420 A CN103563420 A CN 103563420A CN 201380000721 A CN201380000721 A CN 201380000721A CN 103563420 A CN103563420 A CN 103563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de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elf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07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3420B (zh
Inventor
作田瑞
千叶雅裕
吉本良治
桥浦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3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3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4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4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Automatic obstacle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21Chip on media, e.g. a disk or tape with a chip embedded in its c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53Using hardware token as a secondary aspec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20Binding and programming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40Remote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peaters, converters, gateways
    • G08C2201/4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remote control signals via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Abstract

智能手机(100,101)具备:列表取得部(11),其取得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确定的可连接列表(1),该自走式扫除机将通过经由LAN(8a)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自走式扫除机(200,201)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内网配对,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WAN(8b)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自走式扫除机的通信连接认证为外网配对;以及发送部(22b),其为了与用户根据可连接列表(1)而选择出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建立外网配对,向该自走式扫除机发送连接请求(2)。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配对系统、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信息处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无线通信方式对多个设备之间进行连接并能够远程地从一个设备对另一个设备进行控制的技术,从以往就进行了广泛研究。例如,近年,盛行研究IEEE802.15.4标准等利用使用了2.4GHz频带的电波的无线通信的技术。
在利用上述无线通信的远程控制中,需要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配对)。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多个被控制设备之中优先对至此为止尚未进行配对的被控制设备进行配对的控制设备。
在此,在上述配对中,用户需要进行下述一系列的配对操作,即,预先将被控制的一侧的设备设为配对的设定状态,从进行控制的一侧的设备向该被控制的一侧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等。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0-81425号公报(2010年4月8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提高设计产品的自由度和无线通信的安全强度,有时需要在两个设备之间进行多个配对。在此,根据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控制设备那样的现有技术,为了进行多个配对,分别需要用于进行各配对的独立的操作。但是,为了使得从一个设备控制另一个设备这样的同一种类的功能有效而强制用户进行两次用于配对的操作,从可用性的观点来看是不优选的。
另一方面,若勉强将产品设计成利用一个配对即可,则不仅因设计的自由度下降而可向用户提供的功能以及服务的范围变窄,而且会产生无线通信的安全脆弱化的问题。即,设计的自由度以及安全强度和可用性之间存在折衷的关系。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实现,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减轻伴随着建立多个通信连接的用户的操作负担而能够改善可用性的信息处理装置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进行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对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该被控制装置将通过经由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认证为第2通信连接;和第1发送单元,其为了与用户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确定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所述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通过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进行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取得步骤,取得对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该被控制装置将通过经由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认证为第2通信连接;和第1发送步骤,为了与用户根据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所述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被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具备:第2判定单元,其在从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通过经由该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即已被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第2发送单元,其在由所述第2判定单元判定为是已认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装置信息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和第3发送单元,其在作为针对由所述第2发送单元发送的装置信息的响应,而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该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是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被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被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第2判定步骤,在从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通过经由该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即已被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第2发送步骤,在所述第2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已认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装置信息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和第3发送步骤,在作为针对所述第2发送步骤中发送的装置信息的响应,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该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具备保存单元,该保存单元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保存到存储部中,所述认证信息表示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该被控制装置能够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通信连接已由该被控制装置进行了认证。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保存步骤,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保存到存储部中,所述认证信息表示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该被控制装置能够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通信连接已由该被控制装置进行了认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通信连接的建立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被控制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通信连接的建立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服务器以及该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具有能够确定可通过经由了第2网络的通信进行控制的被控制装置从而使得能够从信息处理装置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手机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走式扫除机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服务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系统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在用户进行外网配对时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所显示的画面例的迁移的迁移图。
图6是表示用户通过外网配对来对图2所示的自走式扫除机进行控制时的网络构成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将使图2所示的自走式扫除机对周围进行相机拍摄并向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发送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控制指令,由该智能手机赋予给该自走式扫除机时,该智能手机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
图8(a)是表示图1所示的智能手机的外观例的示意图,(b)是表示用户对该智能手机的操作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的自走式扫除机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由图4所示的配对系统执行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由图4所示的配对系统执行的处理的后半部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手机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走式扫除机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由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系统执行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明确表示类似的部件存在多个,有时对同一部件编号进一步附加字母来表示该部件。例如表示为“通信部20a”、“通信部20b”、“通信部20c”等。相反,有时省略对部件编号进一步附加的字母来对该部件进行统称。例如有时将通信部20a、通信部20b、通信部20c以及这些任意的组合统称为“通信部20”。
另外,为了明确表示某些部件相互关联,有时对具有不同部件名称的部件附加同一部件编号,并进一步附加字母来表示该部件。例如表示为“内网配对(pairing)信息3a”、“外网配对信息3b”等。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11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配对系统400的概要〕
基于图4来说明配对系统400的概略结构。图4是配对系统400的概略图。配对系统400包括:智能手机(smart phone)100、自走式扫除机200和服务器300。
智能手机(信息处理装置)100是通过经由网络与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通信从而能够控制该自走式扫除机的信息处理装置。关于智能手机100的外观例以及操作例,参照图8在后面详细说明。
自走式扫除机(被控制装置)200是一边自动行走一边吸引灰尘来进行扫除的装置,通过经由网络与智能手机100进行通信而由该智能手机进行控制。关于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观例,参照图9在后面详细说明。
服务器300是将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控制用的控制指令从该智能手机接收并进行管理,而且存储表示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正在进行外网配对的外网配对信息3b(后述)的装置。
在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的通信连接(配对)中,存在“内网配对”以及“外网配对”这两种。
内网配对(第1通信连接)是通过经由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第1网络)8a的通信而能够由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控制的通信连接。其中,将表示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建立了内网配对的信息称为内网配对信息3a。
在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建立了内网配对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对智能手机100进行操作,能够控制可经由同一LAN8a进行通信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具体而言,智能手机100通过经由网络路由器向自走式扫除机200发送控制指令,从而能够控制自走式扫除机200。
外网配对(第2通信连接)是通过经由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第2网络)8b的通信而能够由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控制的通信连接。其中,将表示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建立了外网配对的信息称为外网配对信息(连接信息)3b。
在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建立了外网配对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对智能手机100进行操作,能够控制可经由WAN8b进行通信的自走式扫除机200。换而言之,用户通过对智能手机100进行操作,还能够控制在不同的网络单位中存在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关于通过外网配对而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控制的例子,参照图6以及图7在后面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在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用户可进行两种配对(内网配对、外网配对)。在此,根据现有技术,为了进行两种配对,分别需要用于进行各配对的独立的操作。但是,为了使得由智能手机100远程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操作这样的同一功能有效而强制用户进行两次用于配对的操作,从可用性的观点来看是不优选的。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手机100,若该智能手机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进行了内网配对,则用户仅进行简单的操作(选择完成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就能够进行外网配对。即,根据智能手机100,用户不需要为了进行两种配对而进行两次同样的操作。
因此,智能手机100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配对的用户的操作负担,因此能够改善可用性。
〔外网配对的次序的概略说明〕
基于图5来概略说明用户进行外网配对的次序。图5是表示用户进行外网配对时智能手机100所显示的画面例的迁移的迁移图。
若用户从智能手机100的主画面(显示器1:简记为D1)起动了用于对该智能手机与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配对的规定的应用程序,则智能手机100显示促使用户进行模式的选择的画面(D2)。
在此,D2中的“内网模式”是以内网配对由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控制的模式,“外网模式”是以外网配对由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控制的模式。
在由用户选择了内网模式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显示能够经由同一LAN8a进行通信从而能够进行内网配对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列表(D3)。用户希望进行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由该用户进行选择,若进行了内网配对所需的规定的操作,则在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进行内网配对。并且,智能手机100显示内网模式的主画面(D4)。用户经由该主画面的界面,能够向进行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发送控制指令。
此外,在智能手机100与所选择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已经完成了内网配对的情况下,省略为了进行上述内网配对而需要的处理以及用户进行的规定的操作。另外,上述“内网配对所需的规定的操作”是现有技术中也需要的一般的配对操作,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在由用户选择了外网模式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判定是否存在已经完成了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存在完成了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显示外网模式的主画面(D7)。不存在完成了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搜索完成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并取得该自走式扫除机的列表。
在未检测到完成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显示表示不存在能够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画面(D5)。在该画面中,例如可显示“为了以外网模式使用自走式扫除机,请在以内网模式与自走式扫除机进行配对之后,在自走式扫除机所连接的无线LAN环境中重新进行连接”等说明语句。
在检测到完成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显示能够进行外网配对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列表,促使用户进行选择(D6)。
用户希望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由该用户进行选择,若适当执行了用于进行外网配对的处理,则智能手机100显示外网模式的主画面(D7)。若在该处理的中途检测出错误,则智能手机100显示出错画面(D8)。在该出错画面中,例如可显示“请在确认无线LAN的连接状态之后,从最初开始重新进行登录。此外,在显示外网模式主画面的情况下,请在从外网模式的设定画面中解除一次登录后再次重新登录”等说明语句。
此外,在上述迁移中,例如在选择了外网模式的时间点,也可显示促使用户同意利用外网模式用的规章的画面(未图示)。
〔基于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控制〕
根据图6来说明基于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控制例。图6是表示用户通过外网配对来控制自走式扫除机200时的网络构成的概略图。此外,在图6以及图7(后述)中,设为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已经建立了外网配对。
若智能手机100经由WAN8b向服务器300发送了控制指令,则服务器300将该控制指令与外网配对信息3b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自走式扫除机200通过对服务器300执行轮询,取得来自智能手机100的控制指令。
在此,轮询是指自走式扫除机200向服务器300询问:针对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控制指令是否已从智能手机100到达服务器300。自走式扫除机200若通过上述轮询检测出来自智能手机100的控制指令,则从服务器取得该控制指令。
自走式扫除机200执行由所取得的控制指令指示的控制,并将执行的结果发送给服务器300。通过与服务器300进行连接,智能手机100能够取得该结果。此外,服务器300也可将上述执行的结果以推送(push)方式发送给智能手机100。
基于图7来说明智能手机100能够赋予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控制指令的具体例。图7是表示将使自走式扫除机200对周围进行相机拍摄并向智能手机100发送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控制指令,由该智能手机赋予给该自走式扫除机时,该智能手机所显示的画面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智能手机100在经由WAN8b向服务器300发送了控制指令(例如,如该图所示的“观察”的指令)的情况下,能够使进行了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对周围进行相机拍摄,并能够使其将拍摄到的图像发送给该智能手机。
如上所述,若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建立了外网配对,则用户通过对智能手机100进行操作,还能够控制在不同的网络单位中存在的自走式扫除机200。
〔智能手机100的外观例以及操作例〕
基于图8来说明智能手机100的外观以及操作的一例。图8(a)是表示了智能手机100的外观例的示意图,图8(b)是表示了用户对智能手机100的操作例的示意图。
如图8(a)所示,智能手机100具备输入面41、显示面72以及电源开关43。为了明确表示各构成所具有的功能,图1将输入面41和显示面72分离地进行表示。
但是,例如在输入面41由触摸面板实现、显示面72由液晶显示器实现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两者可构成为一体。由此,由于用户的手指相对于输入面41的接触位置与显示面72根据该接触而显示的图形等的显示位置一致,因此用户能够获得自然的输入感觉。
如图8(b)所示,用户通过触摸输入面41,对智能手机100指定该输入面上的位置(赋予输入面上的坐标),从而能够向智能手机100赋予例如选择图标等的指示信息7d(参照图1)。
如上所述,智能手机100是便携式信息终端。另外,与智能手机100同等的功能也可由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特别是具有便携性的笔记本电脑)、平板型终端来实现。即,只要是能够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输入输出的电子设备,则终端也可以不是智能手机。
〔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观例〕
基于图9来说明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观。图9是自走式扫除机200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自走式扫除机200由外框在俯视下为圆形的框体53构成。
在框体5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指示输入的操作面板50、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51、对集尘部进行取放时开闭的盖部5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框体53设为其上表面以及底面呈圆形的形状,但并不限于该形状。
在框体53的底面的前方设置有吸入口。吸入口通过在框体53的底面凹设的凹部的开放面而面向地面形成。在凹部内配置有以水平的旋转轴旋转的旋转刷,在凹部的两侧配置有以垂直的旋转轴旋转的侧刷55。
在框体53的周围设置有缓冲器54。缓冲器54用于缓冲对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撞击或振动。自走式扫除机200若在行走中检测出缓冲器54接触到了障碍物,则在改变行进方向后继续行走。
〔智能手机100的构成〕
基于图1来详细说明智能手机100的构成。图1是表示智能手机10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
此外,从确保记载的简洁性的观点出发,在构成的说明以及框图中省略了与本实施方式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不过,根据实施的实际情况,智能手机100可包含该省略的构成(在图2、图3、图12以及图13中也是同样的)。
以下,按照通信部20a(接收部21a、发送部22a)、列表取得部11、认证判定部12a、输入部40(输入面41、输入控制部42)、存储部30a、显示部70(显示控制部71、显示面72)的顺序,对各构成所担负的功能进行说明。
通信部20a经由按照规定的通信方式的通信网而与外部进行通信。只要具备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本质的功能即可,对于通信线路、通信方式或通信介质等并不限定。通信部20a可由例如以太网(注册商标)适配器等设备构成。另外,通信部20a可利用例如IEEE802.11无线通信、Bluetooth(注册商标)等通信方式或通信介质。通信部20a包括接收部21a以及发送部22a。
接收部(第1接收单元)21a从服务器接收通信信息4c,并将接收到的通信信息4c输出给发送部22a。其中,若从输入控制部42输入了指示进行外网配对的指示信息7d,则发送部22a将从存储部30a读出的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发送给服务器300。作为对此的响应,从服务器300返回通信信息4c,因此,通过由接收部21a对该通信信息4c进行接收,从而智能手机100能够取得通信信息4c(详细流程在后面说明)。
在此,通信信息4c是能够对通信进行唯一地识别的信息。如后面所述,智能手机100在向自走式扫除机200发送连接请求时等,包含该通信信息来进行通信,从而在一系列的通信中服务器300能够对智能手机100进行识别。此外,若未对服务器300进行一定时间的访问,则通信信息4c被废弃。
另外,接收部21a从自走式扫除机200接收能够对该自走式扫除机进行唯一地识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装置信息)4b,并将接收到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输出给列表取得部11以及发送部22a。进而,接收部21a还从自走式扫除机200接收轮询开始信息9c(后述)。
发送部(第1发送单元)22a为了与用户从由列表取得部11取得的可连接列表1中选择出的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外网配对,向该自走式扫除机发送连接请求2。
在此,连接请求2包含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和从接收部21a输入的通信信息4c。此外,发送部22a通过根据由接收部21a接收到的通信信息4c而识别的通信,向自走式扫除机200发送连接请求2。
具体而言,若从输入控制部42输入了指示信息7d,则发送部22a通过根据通信信息4c而识别的通信,将连接请求2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其中,指示信息7d表示用户基于显示面72所显示的可连接列表1(后述)选择了希望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
另外,在通过用户从可连接列表1中选择出的自走式扫除机200而外网配对被认证的情况下,将对通过该外网配对而该自走式扫除机变为可控制的情况进行确认的轮询请求(确认信息)5发送给该自走式扫除机。具体而言,若从接收部21a输入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则发送部22a将轮询请求5发送给该自走式扫除机。
在此,轮询请求5是指智能手机100对自走式扫除机200请求执行轮询,为了确认能够由智能手机100控制自走式扫除机200这一情况,从智能手机100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轮询请求5包含请求了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
另外,发送部22a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的请求9a以广播方式发送给同一LAN8a中存在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由此,智能手机100能够确认可经由LAN8a进行通信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存在。
列表取得部(取得单元)11将包含下述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列表作为可连接列表(确定信息)1来取得,关于该自走式扫除机200,将通过经由局域网8a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自走式扫除机200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内网配对,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广域网8b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自走式扫除机的通信连接认证为外网配对。
具体而言,列表取得部11将判定为是已由认证判定部12a认证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追加到列表中,并取得该列表来作为可连接列表1。列表取得部11将取得的可连接列表1输出给显示控制部71。
认证判定部(第1判定单元)12a判定可经由局域网8a进行通信的自走式扫除机200是否为已认证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
输入部40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用户操作7b)。输入部40包括输入面41和输入控制部42。
输入面41将接触了该输入面的用户手指在该输入面上的2维坐标信息7c输出给输入控制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输入面41希望是能够检测多点触控的触摸面板。不过,输入面41只要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能够检测接触位置的输入设备即可,硬件的种类并不限于触摸面板。
输入控制部42基于从输入面41输入的坐标信息7c来提取指示信息7d。即,输入控制部42将通过该用户操作而从用户指示的内容(指示信息7d)输出给发送部22a。
存储部30a是能够保存内网配对信息3a以及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的存储设备。存储部30a例如可由硬盘、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部30a作为智能手机100中内置的设备而表示在图1中,但也可以是在智能手机100的外部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外部存储装置。
显示部70对用户显示由列表取得部11以及认证判定部12a处理后的结果的信息(可连接列表1)。显示部70包括显示控制部71和显示面72。
显示控制部71将显示用数据7a输出给显示面72,使得能够在显示面72上显示可连接列表1。显示用数据7a可以是例如位图形式的图像,也可以是按照其他形式的图像或适合其他显示的数据形式。此外,显示控制部71只要是包含能够将应显示的内容形式变换为显示用数据7a的部件即可,例如可以是一般的显示适配器。
显示面72是能够显示从显示控制部71输入的显示用数据7a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设想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但只要是具备显示功能的装置(特别是平板显示器)即可,硬件的种类并不限定。例如,可由具备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或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显示元件、和基于从显示控制部71输入的显示用数据7a来驱动显示元件的驱动电路的装置等,构成显示面72。
如上所述,在由触摸面板来实现输入面41、且由液晶显示器来实现显示面72的情况下,两者可构成为一体。该情况下,输入面41由形成为矩形板状的玻璃等透明的透过部件构成,并按照覆盖显示面72的方式一体形成为好。由此,用户手指相对于输入面41的接触位置、与显示面72根据该接触而显示的图形等的显示位置一致,因此用户能够获得自然的输入感觉。
〔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构成〕
基于图2来详细说明自走式扫除机200的构成。图2是表示自走式扫除机20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以下,按照通信部20b(接收部21b、发送部22b)、识别信息对照部13、存储部30b的顺序来说明各构成所担负的功能。
通信部20b与通信部20a功能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通信部20b包括接收部21b以及发送部22b。
接收部21b从智能手机100接收基于广播的请求9a、连接请求2以及轮询请求5。在接收到请求9a或连接请求2的情况下,接收部21b将接收到的请求9a或连接请求2输出给识别信息对照部13。在接收到轮询请求5的情况下,接收部21b将接收到的轮询请求5输出给发送部22b。
另外,接收部21b从服务器300接收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以及轮询开始信息9c。接收部21b将接收到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以及轮询开始信息9c输出给发送部22b。
发送部22b若从识别信息对照部13输入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则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0。另外,发送部22b若从识别信息对照部13输入了认证信息6,则将该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00。
进而,若从接收部21b输入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或轮询开始信息9c,则发送部22b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或轮询开始信息9c发送给智能手机100。进而,若接收部21b接收到轮询请求5,则发送部22b将来自智能手机100的控制指令的请求9b发送给服务器300。
识别信息对照部(对照单元)13若从接收部21b输入了连接请求2,则判定该连接请求中包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与存储部30b中保存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识别信息对照部13将认证信息6输出给发送部22b。
在此,认证信息6是表示对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网配对进行认证的信息。认证信息6至少包含该自走式扫除机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和来自智能手机100的连接请求2中所含的通信信息4c。
另外,若从接收部21b输入了基于广播的请求9a,则识别信息对照部13从存储部30b读出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后输出给发送部22b。
存储部30b是能够保存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的存储设备。存储部30b的具体的硬件构成可与存储部30a相同。
〔服务器300的构成〕
基于图3来详细说明服务器300的构成。图3是表示服务器30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以下,按照通信部20c(接收部21c、发送部22c)、数据保存部14、存储部30c的顺序来说明各构成所担负的功能。
通信部20c与通信部20a以及通信部20b功能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通信部20c包括接收部21c以及发送部22c。
接收部21c从智能手机100接收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并将该智能手机识别信息输出给数据保存部14。另外,接收部21c从自走式扫除机200接收请求9b,并将该请求输出给数据保存部14。
进而,接收部21c从自走式扫除机200接收认证信息6。然后,接收部21c将该认证信息输出给数据保存部14,并且将该认证信息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输出给发送部22c。
发送部22c若从数据保存部14输入了通信信息4c,则将该通信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0。另外,发送部22c若从接收部21c输入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则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
进而,发送部22c若从数据保存部14输入了轮询开始信息9c,则将该轮询开始信息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在此,轮询开始信息9c是指表示由数据保存部14设定了轮询开始标记的信息。
数据保存部(保存单元)14在从自走式扫除机接收到认证信息6的情况下,将外网配对信息3b保存到存储部30c中,该认证信息6表示通过经由广域网8b的通信而能够由智能手机100控制该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网配对已由该自走式扫除机认证。
具体而言,数据保存部14判定发送部22c发送给智能手机100的通信信息4c、与从接收部21c输入的认证信息6所含的通信信息4c是否一致。在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数据保存部14将存储部30c中保存的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与认证信息6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建立对应,并将该建立对应数据作为外网配对信息3b而保存到存储部30c中。
另外,数据保存部14若从接收部21c输入了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则将该智能手机识别信息保存到存储部30c中,并将通信信息4c输出给发送部22c。
进而,数据保存部14若从接收部21c输入了请求9b,则设定智能手机100以及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网配对信息3b所对应的轮询开始标记。并且,数据保存部14将轮询开始信息9c输出给发送部22c。
存储部30c是能够保存外网配对信息3b的存储设备。存储部30c的具体的硬件构成可与存储部30a相同。
〔由配对系统400执行的处理〕
基于图10以及图11,说明由配对系统40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10是表示由配对系统400执行的处理(智能手机100、自走式扫除机200、服务器300所执行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由配对系统400执行的处理的后半部分的一例的流程图。
此外,由于图面的大小的限制,分割为表示一系列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图10和表示后半部分的图11,来表现该一系列的处理。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带括号的“~步骤”表示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若从输入控制部42输入了指示进行外网配对的指示信息7d,则发送部22a将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发送给服务器300(步骤1:简记为S1)。
若接收部21c接收到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S2),则数据保存部14将该智能手机识别信息保存到存储部30c中,发送部22c将通信信息4c发送给智能手机100(S3)。
若接收部21a接收到通信信息4c(S4),则发送部22a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的请求9a以广播方式对同一LAN8a中存在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进行发送(S5)。由此,智能手机100能够确认可经由LAN8a进行通信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存在。
此外,在接收部21a接收到通信信息4c之后(S4之后S5之前),智能手机100可在显示面72上显示促使用户同意执行外网配对的模式(外网模式)的规章的画面。并且,在由用户进行了表示同意的操作(例如用户点击了“同意”按钮)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可将表示已同意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00。也可以是:只有在从服务器300返回了针对上述表示已同意的信息的响应(例如外网模式配对选择页的模板等)的情况下,发送部22a执行上述S5的处理。
接收部21b若接收到基于广播的请求9a(S6),则识别信息对照部13从存储部30b中读出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部22b将读出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给智能手机100(S7)。此时,发送部22b也可同时发送对自走式扫除机200预先设定的昵称。
若接收部21a接收到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S8),则认证判定部12a判定由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识别的自走式扫除机200是否为认证了与智能手机100的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S9,第1判定步骤)。在判定为是认证的自走式扫除机的情况下(S9中为是),列表取得部11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追加到可连接列表1中(S10)。
对响应了基于广播的请求9a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0(所有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执行上述S9以及S10的处理(S11a),由此,列表取得部11取得可连接列表1(S11b,取得步骤)。
若从输入控制部42输入了指示信息7d,则发送部22a将包含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和通信信息4c在内的连接请求2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S12,第1发送步骤),所述指示信息7d表示用户基于显示面72所显示的可连接列表1选择了希望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0。
若接收部21b接收到连接请求2(S13),则识别信息对照部13判定该连接请求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与存储部30b中保存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是否一致(S14)。
在一致的情况下(S14中为是),发送部22b将包含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和通信信息4c的认证信息6发送给服务器300(S15a)。在不一致的情况下(S14中为否),自走式扫除机200执行规定的出错处理(S15b)。例如,发送部22b将表示发生了错误的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0。在接收部21a接收到上述信息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可显示向用户提示外网配对失败的画面(例如,可以是如图5的D8那样的出错画面)。
若接收部21c接收到认证信息6(S16),则数据保存部14判定在上述S3中发送给智能手机100的通信信息4c与从自走式扫除机200接收的认证信息6所含的通信信息4c是否一致(S17)。
在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S17中为是),数据保存部14将上述S3中保存到存储部30c的智能手机识别信息4a与认证信息6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建立对应,并将该建立对应数据作为外网配对信息3b保存到存储部30c中(S18a,保存步骤)。即,服务器300将在智能手机100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建立了外网配对的情形作为外网配对信息3b进行存储(后接图11所示的后半的处理)。
在判定为不一致的情况下,服务器300执行规定的出错处理(S18b)。例如,例如,发送部22c将表示发生了错误的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0。在接收部21a接收到上述信息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可显示向用户提示外网配对失败的画面(例如,可以是如图5的D8那样的出错画面)。
为了向智能手机100和自走式扫除机200报告已建立外网配对,发送部22c将认证信息6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S19)。
若接收部21b接收到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S20),则发送部22b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0(S21)。然后,接收部21a接收该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S22)。通过执行上述S19~S22的处理,服务器300将外网配对信息3b保存到存储部30c中,智能手机100以及自走式扫除机200可获知外网配对已成功。
此外,自走式扫除机200可在例如上述S20的处理之后,利用与服务器300的通信的首部信息来进行时刻对准。由此,能够在自走式扫除机200与服务器300之间准确地取得同步。
若接收部21a接收到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S22),则发送部22a将包含外网配对已成功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在内的轮询请求5发送给该自走式扫除机(S23)。
若接收部21b接收到轮询请求5(S24),则发送部22b将来自智能手机100的控制指令的请求9b发送给服务器300(S25)。
若接收部21c接收到请求9b(S26),则数据保存部14设定与智能手机100以及自走式扫除机200的外网配对信息3b对应的轮询开始标记(S27)。然后,发送部22c将表示已设定轮询开始标记的轮询开始信息9c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0(S28)。
若接收部21b接收到轮询开始信息9c(S29),则发送部22b将该轮询开始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0(S30),接收部21a接收该信息(S31)。由此,智能手机100能够确认已与自走式扫除机200适当地进行了外网配对。
〔智能手机100、自走式扫除机200以及服务器300所起到的效果〕
智能手机100以及自走式扫除机200具有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配对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的效果。
另外,服务器300具有能够确定通过经由WAN8b的通信而能够控制的自走式扫除机200,使得能够从智能手机100对该自走式扫除机进行控制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基于图12~图14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说明对前述的实施方式1追加的构成、或与实施方式1的构成不同的构成。即,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构成等均包含于实施方式2中。另外,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用语的定义也相同。
〔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对系统401包括智能手机101(参照图12)、自走式扫除机201(参照图13)和服务器300(参照图3)。此外,如同一符号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300可以与实施方式1中的服务器300相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判定智能手机101与自走式扫除机201是否进行了内网配对的处理由自走式扫除机201执行。
即,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智能手机100具备认证判定部12a(参照图1)。并且,认证判定部12a通过参照存储部30a中保存的内网配对信息3a,判定该智能手机与自走式扫除机200之间是否建立了内网配对(图10的S9)。由此,智能手机100能够判定响应了请求9a的自走式扫除机200是否为可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
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智能手机101不具备认证判定部12a。取而代之地,自走式扫除机201具备认证判定部12b。即,若从智能手机101接收到请求9a,则自走式扫除机201的认证判定部12b通过参照存储部30b中保存的内网配对信息3a,来判定该智能手机与自走式扫除机201之间是否建立了内网配对。并且,仅在判定为建立了内网配对的情况下,向智能手机101返回针对上述请求的响应。
由此,自走式扫除机201能够使智能手机取得关于与该智能手机101完成了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1的信息,来作为可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1的候补。
〔智能手机101的构成〕
基于图12来说明智能手机101的构成。图12是表示智能手机101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此外,对于与前述的智能手机100所含的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予同一符号,由此省略说明。
列表取得部(取得单元)11将从接收部21a输入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追加到列表中,并取得该列表来作为可连接列表1。列表取得部11将取得的可连接列表1输出给显示控制部71。
〔自走式扫除机201的构成〕
基于图13来说明自走式扫除机201的构成。图13是表示自走式扫除机201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框图。自走式扫除机201除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走式扫除机200所具备的构成之外,还具备认证判定部12b。
以下,按照认证判定部12b、识别信息对照部13以及发送部22b的顺序来说明各构成所担负的功能。由于其他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认证判定部(第2判定单元)12b在从可经由局域网8a进行通信的智能手机101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智能手机是否为通过经由该局域网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自走式扫除机201的通信连接、即被认证为内网配对的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101。
具体而言,若从接收部21b输入了请求9a,则认证判定部12b通过参照存储部30b中保存的内网配对信息3a,判定智能手机101与自走式扫除机201之间是否建立了内网配对。在已建立的情况下,认证判定部12b将表示已建立内网配对的判定信息9d输出给识别信息对照部13。
识别信息对照部(对照单元)13若从认证判定部12b输入了表示已建立内网配对的判定信息9d,则从存储部30b读出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并输出给发送部22b。
另外,识别信息对照部13若从接收部21b输入了连接请求2,则判定该连接请求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与存储部30b中保存的自走式扫除机200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是否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识别信息对照部13将认证信息6输出给发送部22b。
发送部(第2发送单元)22b在判定为是已由认证判定部12b认证的智能手机101的情况下,将能够识别自走式扫除机201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给该智能手机。具体而言,若从识别信息对照部13输入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则发送部22b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发送给智能手机101。
另外,发送部(第3发送单元)22b在作为针对由发送部22b发送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的响应而从该智能手机接收到通过经由广域网8b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自走式扫除机的外网配对的连接请求2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了外网配对的认证信息6发送给服务器300。具体而言,若从识别信息对照部13输入了认证信息6,则发送部22b将该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300。
〔由配对系统401执行的处理〕
基于图14来说明由配对系统401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14是表示由配对系统401执行的处理(智能手机101、自走式扫除机201、服务器300执行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一例的流程图。
此外,由于图面的大小的限制,分割为表示一系列的处理的前半部分的图14和表示后半部分的图11,来表现该一系列的处理。另外,在图14中,对于与参照图10说明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的说明,赋予与之前相同的符号,由此可进行省略(省略了S1~S5、S15b~S18a的说明)。
若接收部21b接收到基于广播的请求9a(S6),则认证判定部12b判定自走式扫除机201是否为已认证与智能手机101的内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S40,第2判定步骤)。
在判定为是已认证的自走式扫除机的情况下(S40中为是),识别信息对照部13从存储部30b读出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部22b将读出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给智能手机101(S41,第2发送步骤)。在判定为不是已认证的自走式扫除机的情况下(S40中为否),自走式扫除机201不响应请求9a,结束处理。
若接收部21a接收到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S8),则列表取得部11将该自走式扫除机追加到可连接列表1中(S10)。通过对发送了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的所有自走式扫除机201(所有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执行上述S10处理(S11c),列表取得部11取得可连接列表1(S11d,取得步骤)。
若从输入控制部42输入了指示信息7d,则发送部22a将包含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和通信信息4c在内的连接请求2发送给自走式扫除机201(S12,第1发送步骤),该指示信息7d表示用户基于显示面72所显示的可连接列表1选择了希望进行外网配对的自走式扫除机201。
若接收部21b接收到连接请求2(S13),则识别信息对照部13判定该连接请求所含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与存储部30b中保存的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是否一致(S14)。
在一致的情况下(S14中为是),发送部22b将包含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和通信信息4c在内的认证信息6发送给服务器300(S15a,第3发送步骤)。
〔智能手机101以及自走式扫除机201所起到的效果〕
智能手机101以及自走式扫除机201具有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配对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的效果。
〔关于各实施方式所含的构成(技术手段)的组合〕
注意上述实施方式所含的构成可适当组合。即,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构成并不仅限于该说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组合利用该构成的全部或一部分,由此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基于软件的实现例〕
最后,智能手机100、智能手机101、自走式扫除机200、自走式扫除机201或服务器300的各模块可由集成电路(IC芯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以硬件方式实现,也可利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软件方式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智能手机100、智能手机101、自走式扫除机200、自走式扫除机201或服务器300具备用于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的命令的CPU、保存了上述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保存上述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并且,本发明的目的也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即:将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了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智能手机100、智能手机101、自走式扫除机200、自走式扫除机201或服务器30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智能手机100、智能手机101、自走式扫除机200、自走式扫除机201或服务器300,由该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代码,由此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使用:磁带或卡式磁带等磁带类、包含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掩模型ROM/EPROM/EEPROM(注册商标)/快速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或PLD(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逻辑电路类等。
另外,也可将智能手机100、智能手机101、自走式扫除机200、自走式扫除机201或服务器300构成为可与通信网络连接,从而经由通信网络来提供上述程序代码。该通信网络只要能够传输程序代码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利用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该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也是只要能够传输程序代码即可,并不限定于特定构成或种类的传输介质,例如,可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传输、有线TV线路、电话线、ADSL(AsymmetricDigital Subscriber Line)线路等有线方式,也可利用IrDA或遥控器这样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IEEE802.11无线、HDR(High Data Rate)、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DLNA(Digital Living NetworkAlliance)、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方式。此外,本发明也可通过以电子传输方式将上述程序代码具体化的、掩埋在搬送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式来实现。
这样,在本说明书中,单元未必是指物理单元,还包括通过软件来实现各单元的功能的情况。另外,1个单元的功能可由2个以上的物理单元来实现,2个以上的单元的功能也可由1个物理单元来实现。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
(1)是通过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自走式扫除机200,201)进行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智能手机100,101),具备:
(2)取得单元(列表取得部11),其取得对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可连接列表1),该被控制装置将通过经由第1网络(局域网8a)的通信而能够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内网配对),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广域网8b)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认证为第2通信连接(外网配对),
(3)第1发送单元(发送部22a),其为了与用户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所述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连接请求2)。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1)是通过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进行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2)取得步骤(S11b,S11d),取得对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该被控制装置将通过经由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认证为第2通信连接,
(3)第1发送步骤(S12),为了与用户根据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所述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根据上述构成(1)~(3),在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中,通过由被控制装置认证了第1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取得对可认证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即,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等能够取得关于与该信息处理装置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的被控制装置的信息,来作为可建立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的候补。
然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等为了与用户根据该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即,根据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等,用户只需对希望建立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进行选择即可,无需再次进行与为了建立第1通信连接而需要的操作相同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通信连接的建立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在上述方式1中,
(1)还具备第1判定单元(认证判定部12a),其判定能经由所述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被控制装置是否为已认证所述第1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
(2)所述取得单元可取得对由所述第1判定单元判定为是已认证的被控制装置的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上述方式1中,
(1)还包括第1判定步骤(S9),判定能经由所述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被控制装置是否为已认证所述第1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
(2)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可取得对所述第1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已认证的被控制装置的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根据上述构成(1)~(2),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判定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被控制装置是否为已认证第1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即,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等判定上述被控制装置是否与该信息处理装置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
然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等取得对判定为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的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即,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等可取得关于与该信息处理装置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的被控制装置的信息,来作为可建立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的候补。
由此,与前述同样,用户只需对希望建立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进行选择即可,无需再次进行与为了建立第1通信连接而需要的操作相同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通信连接的建立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在上述方式1或方式2中,
(1)还具备第1接收单元(接收部21a),其从服务器接收能够对通信进行识别的通信信息(通信信息4c),
(2)所述第1发送单元可通过根据由所述第1接收单元接收的通信信息而识别的通信,向所述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根据上述构成(1)~(2),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从服务器接收能够对通信进行识别的通信信息,并通过根据由该识别信息而识别的通信向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由此,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使服务器对照发送了连接请求的信息处理装置与从服务器取得了通信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一致。在通过对照而判明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允许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第2通信连接。
因此,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能够防止在通信过程中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介入而引起信息泄漏,从而能够实现更可靠的通信安全。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在上述方式1~方式3的任一方式中,
(1)所述第1发送单元可在通过用户根据所述确定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认证了所述第2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将对变为能够通过该第2通信连接控制该被控制装置这一情况进行确认的确认信息(轮询请求5)发送给该被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1),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在通过用户希望进行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认证了该第2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将对变为能够通过该第2通信连接控制该被控制装置这一情况进行确认的确认信息发送给该被控制装置。
因此,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可确认变为能够可靠地控制被控制装置这一情况,从而能够提高由该信息处理装置实现的功能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
(1)是通过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被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被控制装置(自走式扫除机200,201),具备:
(2)第2判定单元(认证判定部12b),其在从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通过经由该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即已被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
(3)第2发送单元(发送部22b),其在由所述第2判定单元判定为是已认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装置信息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
(4)第3发送单元(发送部22b),其在作为针对由所述第2发送单元发送的装置信息的响应,而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该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1)是通过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被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被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2)第2判定步骤(S40),在从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通过经由该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即已被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
(3)第2发送步骤(S41),在所述第2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已认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装置信息(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4b)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
(4)第3发送步骤(S15a),在作为针对所述第2发送步骤中发送的装置信息的响应,而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该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认证信息6)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300)。
根据上述构成(1)~(4),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从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已被认证了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即,上述被控制装置等判定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与该被控制装置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
然后,上述被控制装置等针对被判定为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的信息处理装置,将能够识别该被控制装置的装置信息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由此,上述被控制装置等能够使该信息处理装置取得关于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完成了第1通信连接的建立的被控制装置的信息,来作为可建立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的候补。
若作为针对装置信息的响应而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则上述被控制装置等将表示已认证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由此,与前述同样,用户只需对希望建立第2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进行选择即可,无需再次进行与为了建立第1通信连接而需要的操作相同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以及该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减轻伴随多个通信连接的建立的用户的操作负担,从而能够改善可用性。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6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在上述方式5中,
(1)还具备对照单元(识别信息对照部13),其在与所述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一起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所述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判定该装置信息与由所述第2发送单元发送的装置信息是否一致,
(2)所述第3发送单元可在由所述对照单元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根据上述构成(1)~(2),本发明的方式6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对照从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的装置信息和自身的装置信息是否一致,仅在一致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认证信息。在通过对照而判明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允许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第2通信连接。
因此,上述被控制装置能够防止在通信过程中其他信息处理装置介入而引起信息泄漏,从而能够实现更可靠的通信安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式7所涉及的服务器(服务器300),具备:
(1)保存单元(数据保存部14),其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外网配对信息3b)保存到存储部(存储部30c)中,所述认证信息表示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该被控制装置能够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通信连接已由该被控制装置进行了认证。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式7所涉及的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1)保存步骤(S18a),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保存到存储部中,所述认证信息表示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该被控制装置能够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通信连接已由该被控制装置进行了认证。
根据上述构成(1),本发明的方式7所涉及的服务器以及该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保存到存储部中。
因此,上述服务器以及该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能够确定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进行控制的被控制装置,从而使得能够从信息处理装置控制该被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8所涉及的配对系统(配对系统400,401)的特征在于,包括:
(1)上述方式1~方式4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
(2)上述方式5或方式6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
(3)上述方式7所涉及的服务器。
根据上述构成(1)~(3),上述配对系统起到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或上述被控制装置同样的效果。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被控制装置也可由计算机实现。在此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被控制装置的各单元进行动作从而使计算机实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或被控制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了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在本发明的范畴之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可由例如智能手机、移动电话、便携信息终端、个人计算机、平板型终端等各种电子设备实现。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被控制装置可由例如自走式扫除机等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控制指令从而可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电子设备实现。
进而,本发明所涉及的服务器可由例如个人计算机、通用型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实现。
符号说明
1   可连接列表(确定信息)
2   连接请求(连接请求)
3a  内网配对信息
3b  外网配对信息(连接信息)
4a  智能手机识别信息
4b  自走式扫除机识别信息(装置信息)
4c  通信信息(通信信息)
5   轮询请求(确认信息)
6   认证信息(认证信息)
8a  局域网(第1网络)
8b  广域网(第2网络)
11  列表取得部(取得单元)
12a 认证判定部(第1判定单元)
12b 认证判定部(第2判定单元)
13  识别信息对照部(对照单元)
14  数据保存部(保存单元)
21a 接收部(第1接收单元)
2lb 接收部
2lc 接收部
22a 发送部(第1发送单元)
22b 发送部(第2发送单元、第3发送单元)
22c 发送部
30a 存储部
30b 存储部
30c 存储部(存储部)
100 智能于机(信息处理装置)
101 智能手机(信息处理装置)
200 自走式扫除机(被控制装置)
201 自走式扫除机(被控制装置)
300 服务器(服务器)
400 配对系统(配对系统)
401 配对系统(配对系统)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单元,其取得对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该被控制装置将通过经由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认证为第2通信连接;和
第1发送单元,其为了与用户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确定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所述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1判定单元,该第1判定单元判定能经由所述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被控制装置是否为已认证所述第1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
所述取得单元取得对由所述第1判定单元判定为是已认证的被控制装置的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1接收单元,该第1接收单元从服务器接收能够对通信进行识别的通信信息,
所述第1发送单元通过根据由所述第1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通信信息而识别的通信,向所述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发送单元在通过用户根据所述确定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认证了所述第2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将对变为能够通过该第2通信连接控制该被控制装置这一情况进行确认的确认信息发送给该被控制装置。
5.一种被控制装置,其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被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2判定单元,其在从能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通过经由该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即已被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
第2发送单元,其在由所述第2判定单元判定为是已认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装置信息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和
第3发送单元,其在作为针对由所述第2发送单元发送的装置信息的响应,而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该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照单元,该对照单元在与所述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一起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所述装置信息的情况下,判定该装置信息与由所述第2发送单元发送的装置信息是否一致,
在由所述对照单元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3发送单元将所述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具备保存单元,该保存单元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保存到存储部中,所述认证信息表示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该被控制装置能够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通信连接已由该被控制装置进行了认证。
8.一种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被控制装置;和
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
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经由网络与被控制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步骤,取得对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该被控制装置将通过经由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已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将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认证为第2通信连接;和
第1发送步骤,为了与用户根据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信息而选择出的被控制装置建立所述第2通信连接,向该被控制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1判定步骤,判定能经由所述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被控制装置是否为已认证所述第1通信连接的被控制装置,
在所述取得步骤中,取得对所述第1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已认证的被控制装置的被控制装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11.一种被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被控制装置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进行通信从而被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所述被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2判定步骤,在从可经由第1网络进行通信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请求了响应的情况下,判定该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通过经由该第1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通信连接、即已被认证为第1通信连接的通信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
第2发送步骤,在所述第2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是已认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将能够对该被控制装置进行识别的装置信息发送给该信息处理装置;和
第3发送步骤,在作为针对所述第2发送步骤中发送的装置信息的响应,而从该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通过经由与所述第1网络不同的第2网络的通信而能够控制该被控制装置的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将表示已认证该第2通信连接的认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12.一种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保存步骤,在从被控制装置接收到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与该被控制装置之间建立了第2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保存到存储部中,所述认证信息表示通过经由第2网络的通信而该被控制装置能够由该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通信连接已由该被控制装置进行了认证。
13.一种控制程序,用于使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动作,并且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单元发挥功能。
14.一种控制程序,用于使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被控制装置进行动作,并且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单元发挥功能。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了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程序。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了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程序。
CN201380000721.6A 2012-05-21 2013-04-25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配对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3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5911 2012-05-21
JP2012115911A JP5373151B2 (ja) 2012-05-21 2012-05-21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被制御装置、被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サーバ、サーバの制御方法、ペアリング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CT/JP2013/062265 WO2013175933A1 (ja) 2012-05-21 2013-04-25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被制御装置、被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サーバ、サーバの制御方法、ペアリング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420A true CN103563420A (zh) 2014-02-05
CN103563420B CN103563420B (zh) 2017-05-31

Family

ID=49623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7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63420B (zh) 2012-05-21 2013-04-25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配对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95011A1 (zh)
JP (1) JP5373151B2 (zh)
CN (1) CN103563420B (zh)
WO (1) WO20131759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0341B2 (en) 2005-01-31 2018-03-06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hared image device designation
US20070222865A1 (en) 2006-03-15 2007-09-27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Enhanced video/still image correlation
US10003762B2 (en) * 2005-04-26 2018-06-19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Shared image devices
US9819490B2 (en) 2005-05-04 2017-11-14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Regional proximity for shared image device(s)
US9942511B2 (en) 2005-10-31 2018-04-10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Preservation/degradation of video/audio aspects of a data stream
KR101659037B1 (ko) * 2015-02-16 2016-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이를 포함하는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BR112019024095A2 (pt) 2018-02-20 2020-09-01 Intelligent Cleaning Equipment Holdings Co. Ltd. dispositivo de rastreamento, sistema para rastreamento de objetos e método de uso associado
WO2023119637A1 (ja) * 2021-12-24 2023-06-29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清掃結果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清掃結果判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479A1 (ja) * 2003-02-19 2004-09-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中継サーバ、及び被制御装置
JP2006148661A (ja) * 2004-11-22 2006-06-08 Toshiba Corp 情報端末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そのリモートアクセス端末、その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その情報端末制御装置、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遠隔操作方法
JP2009225074A (ja) * 2008-03-17 2009-10-01 Hitachi Ltd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9783B2 (ja) * 2002-07-10 2008-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リモートアクセス方法
JP2009075735A (ja) * 2007-09-19 2009-04-0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その情報制御方法
US8350697B2 (en) * 2009-05-18 2013-01-08 Alarm.Com Incorporated Remote device control and energy monitoring by analyzing data and applying rules
US8892223B2 (en) * 2011-09-07 2014-11-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VAC controller including user interaction lo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479A1 (ja) * 2003-02-19 2004-09-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中継サーバ、及び被制御装置
JP2006148661A (ja) * 2004-11-22 2006-06-08 Toshiba Corp 情報端末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そのリモートアクセス端末、その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その情報端末制御装置、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遠隔操作方法
JP2009225074A (ja) * 2008-03-17 2009-10-01 Hitachi Ltd コンテンツ送信装置、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75933A1 (ja) 2013-11-28
JP2013243554A (ja) 2013-12-05
JP5373151B2 (ja) 2013-12-18
US20140195011A1 (en) 2014-07-10
CN103563420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342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被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配对系统、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2646081B (zh) 感应地配对设备以共享资源或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65341B (zh)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系统和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方法
EP2690576B1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2949252B1 (en) Robot cleaner, robot clean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07483715A (zh) 终端与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终端、存储介质
US20160212103A1 (en) Configuring,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computers using mobile devices
CN102833224B (zh) 信息处理设备、服务器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US20140129006A1 (en) Smart gateway, smart home system and smart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00926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541517A (zh) 布局信息作成装置、布局信息作成方法、家电设备操作系统以及自走式电子设备
CN104378145A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及系统
TW201908082A (zh) 自行移動式機器人之操作方法
CN103248874B (zh) 施工现场便携式无线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前端设备
CN109863504B (zh) 一种密码校验方法、密码设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1034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behavior control by proximity enabled devices
CN102881137B (zh) 通过手持终端实现遥控多个设备的方法、系统及手持终端
CN106385277A (zh) 加密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2346643A (zh) 可学习型遥控器实现方法及装置
JPWO2013175617A1 (ja) 表示用情報収集装置およびhmiシステム
CN107423099B (zh) 键码烧写方法、服务器、终端、键码烧写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038462B (zh) 设备控制操作方法及系统
TW201511573A (zh) 資訊提供方法
CN107070654A (zh) 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JP2018181320A (ja) 家庭用機器の無線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との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