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2085B - 饮料容器 - Google Patents
饮料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62085B CN103562085B CN201180071280.XA CN201180071280A CN103562085B CN 103562085 B CN103562085 B CN 103562085B CN 201180071280 A CN201180071280 A CN 201180071280A CN 103562085 B CN103562085 B CN 1035620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beverage
- lid
- peristome
- inaccess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05—Drinking glasses or vessels
- A47G19/2266—Means for facilitating drinking, e.g. for infants or invalids
- A47G19/2272—Means for facilitating drinking, e.g. for infants or invalids from drinking glasses or cups comprising lids or cov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容器,其在不提高制造成本、能够确实地防止饮料漏出的同时,能够调节饮料的流量。该饮料容器具备用于容纳饮料的容器本体2,用于使容器本体内的饮料从容器本体排出的开口部3b,用于可开闭开口部的开闭部6以及至少能够覆盖开口部以及开闭部的盖部4,其中,开闭部是使与开口部的相对位置变化,将开口部形成闭合状态至开启状态的结构,盖部在开闭部配置于开启状态的位置时,形成阻碍开口部以及开闭部的覆盖的阻碍部4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内部容纳饮料的饮料容器。
背景技术
现在,例如婴幼儿等在饮用饮料时所使用的杯子等的饮料容器,已经形成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结构。
这种杯子,形成了用于使婴幼儿等容易地饮用饮料的饮用口部,在该饮用口部的附近形成了用于排出杯子本体内所容纳的饮料的开口。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杯子,婴幼儿等可以容易地饮用饮料。
而且,为了防止在拿着这种带有开口部的杯子行走时,其内部的容纳物饮料向外部泄露,在杯子上设置了用于关闭开口部的闭塞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942306号公报(图1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使用者等在没有确实地关闭该闭塞部而闭合盖部就挪动杯子时,就会出现杯子本体内的饮料从开口部泄露出来,积存在盖部内进而泄露到盖部外的问题。
因此,以往在设置了闭塞部的同时,必须要形成假设饮料泄漏、保证盖部密封的结构,这就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而且,以往在闭塞部为开启状态饮料从开口部排出时,还存在难以适当地控制饮料的问题。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容器,其在不提高制造成本、能够确实地防止饮料泄露的同时,也能够调整饮料的流量。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达成上述目的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容纳饮料的容器本体,用于使上述容器本体内的饮料从上述容器本体排出的开口部,用于可开闭上述开口部的开闭部,以及至少能够覆盖上述开口部和上述开闭部的盖部,其中,上述开闭部是使与上述开口部的相对位置变化,形成上述开口部闭合状态至开启状态的结构,上述盖部在上述开闭部配置于上述闭合状态的位置时,形成阻碍上述开口部以及上述开闭部的覆盖的阻碍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盖部形成阻碍部,当开闭部不配置在闭合状态的位置而是配置在开启状态的位置时,不能够闭合盖部。
也就是说,由于形成了只有开闭部配置在闭合状态的位置时才能闭合盖部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不小心在开闭部处于开启状态的位置时就闭合盖部,并挪动杯子从而使饮料泄漏的事件的发生。
而且,由于开闭部使与开口部的相对位置变化能够形成开口部闭合状态至开启状态,因此能够调整相对这个开口部的相对位置,据此,能够调整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适当地调整(控制)容器本体内饮料的流量。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有关本发明的饮料容器的上述开口部的附近形成饮用口部,上述盖部形成覆盖上述饮用口部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饮料容器上配备饮用口部,形成了使婴幼儿等容易地饮用饮料的结构。而且,由于盖部能够覆盖饮用口部,使用者在用包等挪动饮料容器时,饮用口部不会从饮料容器突出,从而形成使用者容易操作的结构。进一步,由于饮用口部可以用盖部覆盖,所以在卫生方面也是很好的选择。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有关本发明的饮料容器的上述阻碍部,至少在上述开闭部的开启状态的位置上具有与上述开闭部的一部分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盖部上形成阻碍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有关本发明的饮料容器的上述开启状态,形成用于控制上述开闭部的移动位置的移动位置控制部。
根据上述结构,使用者在操作开闭部时,由于能够通过移动位置控制部精确确定其位置,因此能够精确控制饮料的排出量。因此,婴幼儿等在饮用饮料时,能够结合该婴幼儿的月龄设置排出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一种饮料容器,其在不提高制造成本、能够确实地防止饮料的泄露的同时,也能够调整饮料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训练杯子的概略图。
图2是显示移除图1的上盖的状态下中盖的概略图。
图3是显示移除图2的闭塞盖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显示图2的闭塞盖沿箭头R向图的左侧移动、关闭图3的饮料流出口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5是显示上盖内侧的结构等的概略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训练杯子的主要结构的概略图。
图7是图6的中盖、衬垫以及闭塞盖等的概略分解斜视图。
图8是显示将闭塞盖与衬垫组合情形下的相互关系的概略截面图。
图9是显示用于覆盖图6的中盖等的上盖的概略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训练杯子的主要结构的概略图。
图11是显示图10的倾斜部的概略展开图。
图12是显示闭塞盖和中盖的相对位置的概略截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等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由于下面所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实施例,故在技术上被附加了优选的种种限定,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就不会限于这些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饮料容器的一示例,训练杯子1是婴幼儿等练习饮用饮料时使用的杯子。如图1所示,训练杯子1具有杯子本体2以及中盖3,其中,杯子本体2为用于容纳婴幼儿等所饮用饮料的容器本体,中盖3配置成可以覆盖该杯子本体2的开口侧(在本实施方式的图1中上侧)。
该中盖3和杯子本体2的开口侧形成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设置在一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另一侧的内螺纹向拧紧方向移动,可将中盖3固定在杯子本体2上,同时,通过将这些螺丝向松动方向移动,可将中盖3从杯子本体2上取下。
也就是说,训练杯子1的使用者等,从杯子本体2的开口侧将饮料容纳在杯子本体2内之后,通过螺丝固定,能够用中盖3确实地覆盖该开口侧。
在中盖3上,如图1所示,其两侧形成了两个便于饮用内部饮料的婴幼儿等用手抓住握持的手柄3a。为了便于婴幼儿等更容易地抓住,这两个手柄3a、3a分别被设计成稍微弯曲的形状以使其向着从杯子本体2分离的方向突出。
而且,在中盖3上,如图1所示,向外突出形成了使婴幼儿等更容易地将饮料从口部向口腔内引导的饮用口部3c。
在中盖3中,如图3所示,在偏离饮用口部3c附近的位置形成略圆形的中盖开口3b,即与图1的杯子本体2连通的开口部。
而且,在这个中盖3上,如图3所示,在中盖开口3b的边缘安装着橡胶制的衬垫5。在这个衬垫5上,对应中盖开口3b形成了衬垫开口5d。
在这个衬垫开口5d的周围,设置了从图3的中盖开口3b立起来形成的壁状衬垫壁部5c,同时在其周围的一部分,切割衬垫壁部5c,形成了如图3所示的饮料流出口5b。这个饮料流出口5b是对应着中盖3的饮用口部3c形成的。
因此,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通过图3的中盖开口3b、饮料流出口5b以及饮用口部3c被供给至婴幼儿等的口腔内。
而且,对着图3的中盖开口3b以及衬垫开口5d形成了闭塞盖6,即覆盖该中盖开口3b的开关部,如图2所示。
在这个闭塞盖6上,形成了向该中盖3侧(图2的下侧)突出的壁状闭塞盖壁6b。
这个闭塞盖壁6b形成与图3的衬垫壁部5c相同的圆弧状,紧贴衬垫壁部5c的内侧,可沿着衬垫壁部5c呈圆弧状(图2箭头R的方向)移动。
也就是说,闭塞盖6是以中盖开口3b为中心、可沿图2的箭头R的方向呈圆弧状移动的结构。
而且,在闭塞盖6的上盖4侧(图2的上侧),形成了提钮部6c以使其立起。因此,使用者通过捏着提钮部6c向图2的箭头R的方向动作,就容易使闭塞盖6呈圆弧状移动。
另一方面,在闭塞盖壁6b上形成了闭塞盖开口6a,即用于形成开口的切割部分等。
这样,就形成了以下结构,即,使用者通过移动闭塞盖6,将闭塞盖6的闭塞盖开口6a的位置对准到图3的饮料流出口5b,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就能够通过这个闭塞盖开口6a被供给到饮用口部3c侧。
另一方面,图2的闭塞盖开口6a,从对应饮料流出口5b的位置向箭头R的任一方向,如图2的左侧移动,这个闭塞盖开口6a的整体在移动到图3的饮料流出口5b的衬垫壁部5c的内侧时,图3的饮料流出口5b被图2的闭塞盖壁6b塞住,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不会流出。
特别地,由于衬垫壁部5c由橡胶形成而具有弹性,衬垫壁部5c和闭塞盖壁6b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更精确地防止饮料的泄漏。
闭塞盖6被配置到如图4所示的关闭状态即闭塞位置时,作为闭塞盖6的一侧部的闭塞盖侧部6d呈倾斜状态。
可是,在中盖3的图1的上侧形成了相对中盖3可开闭的上盖4,即覆盖中盖3的盖部。
而且,如图5所示,在上盖4的内侧形成了被覆阻碍用突起4b,即阻碍部,以使其从内侧突起。
另外,为了能够覆盖中盖3的闭塞盖6、饮料流出口5b、中盖开口3b以及饮用口部3c等,将图5的上盖4完全配置在中盖3侧,也就是说,关闭时,图5的被覆阻碍用突起4b的闭塞盖接触部4ba,沿着在闭塞盖6配置到图4的闭塞位置时的闭塞盖侧部6d的位置被配置。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闭塞盖接触部4ba具有与闭塞盖侧部6d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只有将闭塞盖6配置在用来阻碍来自饮料流出口5b、中盖开口3b等的饮料的闭塞位置时,上盖4才相对中盖3关闭。
进一步,在上盖4相对中盖3完全关闭时,上盖4的闭塞盖接触部4ba接触闭塞盖6的闭塞盖侧部6d,限制闭塞部6沿着图2中箭头R的方向移动。
因此,可以防止使用者等在闭合训练杯子1的上盖4并拿着杯子挪动时,不小心移动闭塞盖6使其成开启状态,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泄露至上盖4内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且,在上盖4向中盖3侧移动呈闭合状态时,如图1所示,上盖4被配置成可以覆盖到饮用口部3c。因此,使用者用包带着训练杯子1挪动的时候,饮用口部3c不会在包内等突起,对于使用者来说既可以很容易的使用又能够在保证卫生的状态下挪动杯子。
而且,另一方面,闭塞盖6的位置在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即,不是处于图4的位置时,上盖4的被覆阻碍用突起4b的闭塞盖接触部4ba的位置和闭塞盖6的闭塞盖侧部6d的位置,与图5不同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关闭上盖4时,上盖4的被覆阻碍用突起4b搁浅在闭塞盖6上,则上盖4相对中盖3不是完全闭合的。
因此,由于使用者能够认识到在没有将闭塞盖6正确地配置在闭塞位置的情况下不能关闭上盖4这一事实,所以能够将闭塞盖6完全地闭合,然后关闭上盖4再将杯子放入包内挪动。
而且,一旦将闭塞盖6配置到闭塞位置时,如上所述,由于上盖4的闭塞盖接触部4ba与闭塞盖6的闭塞盖侧部6d接触,从而限制了闭塞盖6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在运动过程中移动闭塞盖6导致饮料泄露这一情况的发生。
而且,如图3所示,在衬垫5上形成了通气孔5a,如图5所示,在上盖4上形成了通气孔闭塞用突起4a。
这个通气孔闭塞用突起4a形成以下结构,即,如图1所示在闭合上盖4的情况下,塞住图3以及图4的通气孔5a。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闭合上盖4,使中盖3的中盖开口3b等处于完全闭塞状态的同时,完全地堵塞形成于衬垫5上的通气孔5a。
而且,通气孔5a,如图4等所示,为了其开口部分不被闭塞盖6覆盖,其被配置在中盖3上的偏移位置。这样,即使不考虑闭塞盖6的配置位置,在上盖4为开启状态时,也可以确保通气,使用者可以容易地从饮用口部3c饮用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
进一步,为了确保饮料排出过程中可以通气,通气孔5a设置在对着中盖3的饮用口部3c并从该饮用口部3c分离的位置。
因此,即使使用者将训练杯子1放入包内等移动时,也能够确实地防止饮料泄露到训练杯子1的上盖4内。
为此,现有的用于密封上盖4和中盖3的结构已经不需要了,从而能够规避制造成本的上升。
而且,如图2以及图4所示,闭塞盖6形成可沿箭头R方向移动的结构,并且,在闭塞盖6的闭塞盖开口6a和图3的衬垫5的饮料流出口5b的位置大致完全吻合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最大的开口。
因此,使用者等在调整图2的闭塞盖6的移动量,使图2的开闭盖开口6a和图3的饮料流出口5b的重叠发生变化时,能够使通过开闭盖开口6a和饮料流出口5b所形成的、饮料实际流出的开口面积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这个开口面积的大小,就能够调节饮料的流出量,使用者也能够适量地调节饮料的流出量。
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中盖3上形成中盖侧突起部3f,同时,在上盖4上安装了可以转动的中间部件7,如图4所示。
进一步,中盖侧突起部3f与可以转动的中间部件7连接。
也就是说,中盖侧突起部3f通过中间部件7与上盖4连接,在中盖侧突起部3f与中间部件7上形成了第1合页8,在中间部件7和上盖4上形成了第2合页9。
因此,中盖侧突起部3f和上盖4通过2个合页(双合页)连接。
由于形成以上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在开启上盖4的时候,第1合页8和第2合页9发挥作用,如图4和图5所示,能够使上盖4转动到沿着杯子本体2的侧面。
因此,在倾斜训练杯子1饮用饮料时,上盖4不与使用者的前额等接触,从而可以容易地饮用。
进一步,在倾斜训练杯子1饮用饮料时,使用者的视野没有被大范围的遮挡,所以,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这是一款不会造成不舒适感且便于饮用的训练杯子1。
另外,在中间部件7和中盖侧突起部3f、中间部件7和上盖4的各个相对位置上,为了使上盖4在转动到沿着杯子本体2侧面的位置时可以暂时停留,设置了未图示的凸部和凹部。
(第二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训练杯子1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训练杯子1具有共通的结构,所以,对于共通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以下,将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未图示的杯子本体2,如图6和图7所示配置了中盖13,该中盖1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螺丝可装卸于杯子本体2上。
这个中盖13,如图6和图7所示,在其两侧具有手柄3a的同时,还具备饮用口部3c,并形成与杯子本体2内连通的中盖开口13b。
而且,在中盖13上也形成了与杯子本体2内连通的中盖侧通气孔13d。
进一步,在中盖13上,形成了用于配置如图7所示的橡胶制的衬垫15的衬垫用凹部13e,在这个衬垫用凹部13d上配置了衬垫15。
而且,在衬垫15上,形成与中盖13的中盖开口13b对应的衬垫开口15d,同时,形成与中盖侧通气孔13d对应的衬垫侧通气孔15a。
因此,杯子本体2,通过这些衬垫开口15d或衬垫侧通气孔15a等与外面空气连通。
在图7的衬垫15的衬垫开口15d上,环绕着这个开口形成略圆筒形状的衬垫壁部15c,割开这个衬垫壁部15c的一部分形成饮料流出口15b。
并且,在衬垫15配置在中盖13的衬垫用凹部13e上时,这个饮料流出口15b被配置在图7的饮用口部3c的附近。
因此,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通过饮料流出口15b等被供给到饮用口部3c侧。
而且,相对衬垫15,安装图7的闭塞盖16。即,如图7所示,开闭盖16在该图的上侧(不面对衬垫15的一侧)具有拥有提钮部16c的闭塞盖上部16e,在闭塞盖上部16e的图的下侧(面对衬垫15的一侧)形成大致筒状的闭塞盖壁16b。
并且,这个闭塞盖壁16b的外周侧沿着衬垫15的衬垫壁部15c插入至衬垫15内,由此,如图6所示,闭塞盖16被安装在衬垫15上。
另外,在闭塞盖壁16上,如图7所示,形成了闭塞盖开口16a。这个闭塞盖16,如后面所述可沿图6中箭头D方向移动,开闭盖开口16a,如图7所示,其沿着闭塞盖16的移动方向侧边,形成比与其垂直的边更长的长方形。
并且,这个闭塞盖16插入衬垫15内,通过将闭塞盖16沿着图6中箭头D的方向移动,将闭塞盖16的闭塞盖开口16a的位置与衬垫15的饮料流出口15b对准,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被供给至在饮用口部3c侧。
另一方面,如果闭塞盖16沿着箭头D方向移动,闭塞盖开口16a的位置不完全与饮料流出口15b吻合,即,闭塞盖开口16a被配置在衬垫15的衬垫壁15c侧时,饮料流出口15b被闭塞盖16的闭塞盖壁16b塞住,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则不会被供给到饮用口部3c侧。
如图8所示,当闭塞盖16的闭塞盖开口16a在与衬垫15的衬垫流出口15b的位置吻合时,如图8中箭头F所示,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被供给至饮用口部3c侧。
另一方面,与此相反,当闭塞盖开口16a与衬垫流出口15b的位置不完全吻合,衬垫流出口15b的开口被闭塞盖16的闭塞盖壁16b塞住时,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被闭塞盖壁16b完全阻止,就不会向饮用口部3c漏出。
而且,如图7所示,衬垫15的饮料流出口15b与闭塞盖开口16a相同,其沿着闭塞盖16的箭头D的方向的侧边,形成比与其垂直的边更长的长方形,所以,通过调节闭塞盖16的移动位置,能够自如地调节闭塞盖开口16a和饮料流出口15b所形成的开口面积的大小。
因此,使用者通过调节闭塞盖16的箭头D方向的位置,能够精确调节供给至饮用口部3c的饮料的流量。
而且,如图7和图8所示,在闭塞盖壁16b的图的下方侧(杯子本体2侧)即下端,形成锁定用突起16f。如图8所示,通过将锁定用突起16f锁定在中盖13的一部分,闭塞盖16被确实地固定在中盖13上。
如图9所示,在上盖14的内侧上,为了从上盖14的底面侧突起,形成了具有一定间隔且并行排列的两根上盖内肋拱14a、14b。
而且,在这两根上盖内肋拱14a、14b上分别形成了提钮锁定用凹部14aa,14ba,其能够将图6和图7的提钮部16c容纳到其内部并锁定。
这些提钮锁定用凹部14aa,14ba都比提钮部16c的宽度略大。
并且,在这两个提钮锁定用凹部14aa,14ba中容纳提钮部16c的位置,是图6中虚线所示的提钮部16c的位置,即闭塞盖16的闭塞位置。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也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只有将提钮部16c配置在闭塞位置,才能闭合上盖14,从而让使用者意识到闭塞盖16c还没有被配置在闭塞位置。
因此,即使使用者等将培训杯子10放入包中移动时,也能够更确实地防止饮料泄漏在培训杯子10的上盖14内。所以,现有的用于密封上盖14和中盖13的结构已经不需要了,从而能够避免制造成本的增加。
而且,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上盖14上形成了未图示的通气孔闭塞用突起。因此,形成了通过闭合上盖14就能塞住图6以及图7的衬垫侧通气孔15a的结构。
因此,闭合上盖14时,能够确实地防止饮料的泄露。
(第三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训练杯子2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训练杯子1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训练杯子10具有共通的结构,因此,关于共通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训练杯子20的闭塞盖26,如图10所示具有与中盖23相接触的倾斜部26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倾斜部26a在图中的下面侧与中盖23的一部分接触。因此,使用者通过将闭塞盖26向图10以及图11中箭头D1方向移动,形成了闭塞盖26被推升或下降的结构。
具体地,在图10以及图11的一侧端部(图11的左侧)形成关闭状态倾斜部26ab,在另一侧端部(图11的右侧)形成开启状态倾斜部26aa。
例如,在中盖23的一部分与图11的关闭状态倾斜部26ab相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者沿箭头D1方向的一侧转动闭塞盖26,中盖23的一部分形成向关闭状态倾斜部26aa侧移动图11的倾斜部16a以掀开闭塞盖26的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将中盖23的一部分在图10以及图11的关闭状态倾斜部26ab和开启状态倾斜部26aa之间相对移动,闭塞盖26的掀开或下降则成为沿图12的箭头h方向的移动。
也就是说,在闭塞盖26下降(图12的下方向)时,闭塞盖26与中盖23接触,图12的饮料流路27呈闭塞状态。
另一方面,闭塞盖26推升(上升)时,闭塞盖26和中盖23的接触被解除,相互之间形成间隔,形成了如图12所示的饮料流路27。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2中箭头F1所示,杯子本体2内的饮料向图10的饮用口部23c供给。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者等将闭塞盖26向箭头D1方向移动(旋转),开闭盖26上下移动,从而形成或闭塞饮料流路27。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中盖23上形成流量调节部23b,即移动位置控制部。
该流量调节部23b的结构为一种摆动齿轮,该齿轮的齿与闭塞部26的一部分接触。
另外,这个齿轮在闭塞部26转动的时候,通过一定的移动量部分地增加比其它更强的阻力,从而出现难以移动的状态,一旦经过这部分,阻力再次变弱。
因此,在使用者控制闭塞部26的提钮部26c等,使闭塞部26沿箭头D1方向移动时,齿轮也一起转动,一旦达到一定量移动时,阻力增强,从而告知使用者闭塞盖26进行了一定量的移动。
因此,使用者等在图10以及图11的关闭状态倾斜部26ab和开启状态倾斜部26aa之间移动闭塞盖26时,在这个齿轮阻力变大的部分,能够一定量地感知闭塞盖26的上升或下降。因此,使用者等能够精确地调整向杯子本体2内饮料的饮用口部3c的饮料供给量。
特别地,在需要根据使用训练杯子20的婴幼儿等的月龄控制给予饮料的量的情况下,能够精确地控制饮料的流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图示的上盖,在中盖23的一部分处于图10等的关闭状态侧倾斜部26ab时,即,只有在闭塞盖26在最下降的时候,未图示的上盖才会闭合。
因此,使用者等通过在闭塞盖26没有配置在闭塞位置时上盖是不闭合的,就能够知道不是闭塞状态,即使使用者将训练杯子20装入包中移动,也能够更确实地防止饮料泄漏到训练杯子20的上盖内。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上盖内形成了提钮锁定部,并且提钮部26c在只处于闭塞盖26的闭合态的位置的情况也可以使上盖闭合。
另外,如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用于阶段调整饮料流量的流量调整部23b,理所当然也适用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
符号说明
1、10、20…训练杯子、2…杯子本体、3,13,23…中盖、3a…手柄、3b、13b…中盖开口、3c…饮用口部、3f…中盖侧突起部、4,14…上盖、4a…通气孔闭塞用突起、4b…被覆阻碍用突起、4ba…闭塞盖接触部、5,15…衬垫、5a…通气孔、5b,15b…饮料流出口、5c,15c…衬垫壁部、6,16,26…闭塞盖、6a、16a…闭塞盖开口、6b,16b…闭塞盖壁、6c,16c,26c…提钮部、6d…闭塞盖侧部、8…第1合页、9…第2合页、13d…中盖侧通气孔、13e…衬垫用凹部、14a,14b…上盖内拱肋、14aa,14ba…提钮锁定用凹部、15a…衬垫侧通气孔、16e…闭塞盖上部、16f…锁定用突起、23b…流量调节部、26a…倾斜部、26aa…开启状态侧倾斜部、26ab…关闭状态侧倾斜部、27…饮料流路。
Claims (4)
1.一种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容纳饮料的容器本体;
用于使所述容器本体内的饮料从所述容器本体排出的开口部;
用于可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开闭部;
至少能够覆盖所述开口部以及所述开闭部的盖部,
所述开闭部形成使与所述开口部的相对位置变化,并将所述开口部形成闭合状态至开启状态,调整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结构;
在所述盖部上形成阻碍部,所述阻碍部在所述开闭部配置于所述开启状态的位置时,阻碍所述开口部以及所述开闭部的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形成饮用口部,所述盖部形成覆盖所述饮用口部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碍部至少在所述开闭部的闭合状态的位置上具有与所述开闭部的一部分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启状态,形成用于控制所述开闭部的移动位置的移动位置控制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1/003060 WO2012164614A1 (ja) | 2011-05-31 | 2011-05-31 | 飲料容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62085A CN103562085A (zh) | 2014-02-05 |
CN103562085B true CN103562085B (zh) | 2016-02-24 |
Family
ID=4725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71280.XA Active CN103562085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饮料容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22408B2 (zh) |
CN (1) | CN103562085B (zh) |
WO (1) | WO201216461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91130B2 (ja) * | 1996-10-03 | 1999-12-20 |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の栓装置 |
JP3050084U (ja) * | 1997-12-22 | 1998-06-30 | ウェン ピン ワン | キャップ |
JP4663057B2 (ja) * | 2000-03-02 | 2011-03-30 |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 流出筒を備えた容器蓋 |
JP4353720B2 (ja) * | 2003-03-27 | 2009-10-28 |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 ヒンジキャップ |
JP4863673B2 (ja) * | 2005-09-09 | 2012-01-25 |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 開閉自在の小蓋を有するヒンジキャップ |
US20070163986A1 (en) * | 2005-12-31 | 2007-07-19 | Cho Young K | Push-pull cap a bottle and a bottle having the push-pull cap |
JP4912904B2 (ja) * | 2007-01-31 | 2012-04-11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キャップ |
-
2011
- 2011-05-31 CN CN201180071280.XA patent/CN103562085B/zh active Active
- 2011-05-31 WO PCT/JP2011/003060 patent/WO20121646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5-31 JP JP2011523262A patent/JP5922408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64614A1 (ja) | 2012-12-06 |
CN103562085A (zh) | 2014-02-05 |
JPWO2012164614A1 (ja) | 2014-07-31 |
JP5922408B2 (ja) | 2016-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03539B1 (en) | Liquid container lid with dispensing and sealing mechanism | |
JP5627732B2 (ja) |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 |
WO2015134697A1 (en) | Lid with rotatable closure tab | |
JP2017159957A (ja) | 飲料容器及びその関連方法 | |
US20210163215A1 (en) | Pill dispenser | |
MX2011013177A (es) | Tapon de dosificacion. | |
NZ565498A (en) | Dispensing hinged closure made in one piece with a snap latch | |
JP2000062792A (ja) | 貯蔵容器 | |
KR200476614Y1 (ko) | 화장품 용기 | |
JP2008260544A (ja) | 蓋付き容器 | |
EP3003895B1 (en) | Container and lid assembly | |
EP2670282B1 (en) | Metered dispensing closure with indexing formations | |
CA2264457A1 (en) | Condiment dispenser | |
CN103562085B (zh) | 饮料容器 | |
US20170050776A1 (en) | Lid for container with rotatable reclosable spout | |
CA2893769C (en) | Container cover with pour spout and spoon | |
JP6393071B2 (ja) | 携帯飲料容器 | |
ES2770802T3 (es) | Mecanismo de seguridad para recipientes | |
JP2022051724A (ja) | ボトルキャップおよび片手操作ボトル | |
US11246434B2 (en) | Closing device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 |
KR102611594B1 (ko) | 컵 두껑 및 한손 조작 컵 | |
TWI577613B (zh) | 飲料容器 | |
JP6359325B2 (ja) | 携帯飲料容器 | |
JP6026813B2 (ja) | 飲料容器 | |
US6932249B1 (en) | Toggle-action dispensing closur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