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4128B -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4128B
CN103554128B CN201310551912.3A CN201310551912A CN103554128B CN 103554128 B CN103554128 B CN 103554128B CN 201310551912 A CN201310551912 A CN 201310551912A CN 103554128 B CN103554128 B CN 103554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vilamycin
solution
mass ratio
acid ester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19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4128A (zh
Inventor
徐继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JEFENE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JEFENE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JEFENE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JEFENE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19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4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4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4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4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4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阿维菌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降温,加入保护剂,滴加缚酸剂,反应合格后终止,萃取,烘干;C将烘干物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降温,加入缚酸剂,催化剂,滴加苯甲酰氯;D-1加入盐酸溶液,静止分层,再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萃取,静止分层后将有机相真空干燥,得到C5位置含保护基产物;D-2在C中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和甲醇混合液,再加入四(三苯基磷)钯,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溶液终止,静止用氢氧化钠调节pH=8,静止分层,将有机相真空干燥,得到C5位置无保护基产物。具有药效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无残留和无公害、见效快和无抗性的优点。防治红白蜘蛛、小菜蛾、稻纵、二化螟等常见害虫。

Description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维菌素杀虫剂,尤其涉及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阿维菌素(Avermectin,简称AVM)是一种低毒、高效、高选择、绿色、环保型和生物源的杀虫剂,它完全解决了传统农药存在的高毒、抗性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问题,是中国“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重点攻关项目。但是随着近几年阿维菌素及其下游产品的普及和推广,其抗药性也越来越明显,再加上阿维菌素本身热降解及光降解非常严重,持效期短,相比于化学农药其优势越来越小。现在仅有的阿维菌素衍生物——甲维盐也已经使用了十多年,抗药性在逐年增加。其它各种改性方案虽然经常见于期刊,但是要么成本高、收率低,无实际利用价值;要么无杀虫药效。因此,近年来对阿维菌素进行改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发展方向,我们致力于发展新型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农药的目标,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了一种新型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以及其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类药效高、持效期长的新型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一或式二所示,其中,式一的C5不含保护基,式二的C5含保护基,
式一和式二中:R1=CH2CH3或CH3;X-Y为CH=CH或CH2-CH(OH)。本发明提供的一类如式一和式二所示的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阿维菌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其中,阿维菌素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4~1:6;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总用量的60%,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和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其中,所述阿维菌素与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的质量比为4:1-2:1,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为7:1-5:1;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其中,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4:1-2:1,所述阿维菌素与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0:1-120:1,所述阿维菌素与苯甲酰氯的质量比为5:1-3:1;
D、按照如下步骤D-1或D-2进行操作,
D-1、反应合格后,用盐酸溶液终止反应液,搅拌半小时后静止分层,用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萃取分层后,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即得到黄色或淡黄色C5位置含保护基产品;
D-2、在C步骤所得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和甲醇混合液,再加入四(三苯基磷)钯,维持反应温度为-10℃~0℃,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溶液终止,静止2-4小时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8,静止分层,将有机相真空干燥,得到C5位置无保护基产物。
进一步地,在A步骤中所用溶剂是二氯甲烷,阿维菌素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5,
在步骤B中,所述阿维菌素与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的质量比为3.3:1,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为6:1。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反应合格后,用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其中,磷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2%,碳酸氢钠溶液是饱和溶液。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3:1,所述阿维菌素与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33.3:1,所述阿维菌素与苯甲酰氯的质量比为4:1。
进一步地,步骤D-1中所述终止液为盐酸溶液,萃取剂为碳酸氢钠溶液;其中,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碳酸氢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进一步地,在步骤D-2中脱保护反应用的硼氢化钠和甲醇混合液,所加阿维菌素与硼氢化钠的质量比是16:1-14:1,最适合比例为15:1;阿维菌素与甲醇的质量比是5:5-5:3,最适合比例为5:4,催化剂是四(三苯基磷)钯,反应温度是-10℃~0℃。
进一步地,在步骤D-1中如果萃取过程中发生严重乳化现象,加入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
进一步地,在步骤D-2中反应结束后,终止溶液乙酸的浓度是12%,阿维菌素与终止溶液的质量比是16:1-14:1,最适合比例为15:1,pH调节剂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10%。
本发明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是在阿维菌素基础上对C4-OH进一步化学改性而得到的(或C4-OH和C5-OH同时化学改性),它与普通阿维菌素产品相比除具有药效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无残留和无公害等特点以外,还具有见效快和无抗性的优点。对红白蜘蛛、小菜蛾、稻纵及二化螟等常见害虫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有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就具有非常好的杀虫效果。其主要特点在于:
1、高效,与普通阿维菌素产品比较,这类新型阿维菌素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提高了3-5倍,在低剂量下就有可靠和稳定的防效;
2、见效快、持效期长,阿维菌素衍生物在用药5分钟后害虫就开始停止取食,48~72小时内就可达到杀虫高峰,且持效期一般可维持15天左右;
3、杀虫谱广,几乎对所有与农业红白蜘蛛、小菜蛾、稻纵及二化螟等常见害虫的活性极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合成H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2a(A为单键、R1为OH,4、5、22和23为化合物结构中碳的序号)
反应式:
2、H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2a的制备方法:
A、将40g93.6%的阿维菌素B2a精粉溶解在200g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直至完全溶解。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7g氯甲酸烯丙酯,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5g氯甲酸烯丙酯和7g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质量分数为12%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12g四甲基乙撑二胺,0.3g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10g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
D、反应合格后,向溶液中加入2.7g硼氢化钠和32g甲醇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少量的四(三苯基磷)钯,反应温度维持在-10℃~-5℃之间;待反应完全,向溶液中加入3g12%的乙酸溶液,充分搅拌后,静止2-4小时,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到8,然后静止分层,将有机相真空拉干,得到黄色或淡黄色产品38.73g。
实施例2
1、合成H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2a(A为单键、R1为OH,4、5、22和23为化合物结构中碳的序号)
反应式:
2、H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2a的制备方法:
A、将40g93.6%的阿维菌素B2a精粉溶解在200g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直至完全溶解。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6g氯甲酸烯丙酯,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4g氯甲酸烯丙酯和6g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质量分数为12%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10g四甲基乙撑二胺,0.28g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8g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
D、反应合格后,向溶液中加入2.5g硼氢化钠和28g甲醇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少量的四(三苯基磷)钯,反应温度维持在-5℃~0℃之间;待反应完全,向溶液中加入3.2g12%的乙酸溶液,充分搅拌后,静止2-4小时,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到8,然后静止分层,将有机相真空拉干,得到黄色或淡黄色产品36.25g。
实施例3
1、合成CH2C(CH3)OCO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1a(A为单键、R1为OH,4、5、22和23为化合物结构中碳的序号)
反应式:
2、CH2C(CH3)OCO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1a的制备方法:
A、将40g90.9%的阿维菌素B1a精粉溶解在200g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直至完全溶解。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7g氯甲酸烯丙酯,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5g氯甲酸烯丙酯和7g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质量分数为12%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12g四甲基乙撑二胺,0.3g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10g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
D、反应合格后,用200mL质量分数为2%盐酸溶液终止反应液,搅拌半小时后静止分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萃取分层后,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即可以得到黄色或淡黄色产品38.87g。
实施例4
1、合成CH2C(CH3)OCO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1a(A为单键、R1为OH,4、5、22和23为化合物结构中碳的序号)
反应式:
2、CH2C(CH3)OCO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1a的制备方法:
A、将40g94.4%的阿维菌素B1a精粉溶解在200g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直至完全溶解。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12g氯甲酸烯丙酯,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8g氯甲酸烯丙酯和8g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质量分数为12%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20g四甲基乙撑二胺,0.33g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13g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
D、反应合格后,用200mL质量分数为2%盐酸溶液终止反应液,搅拌半小时后静止分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萃取分层后,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即可以得到黄色或淡黄色产品35.93g。
实施例5
1、合成CH2C(CH3)OCO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2a(A为单键、R1为OH,4、5、22和23为化合物结构中碳的序号)
反应式:
2、CH2C(CH3)OCO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2a的制备方法:
A、将40g93.5%阿维菌素B2a精粉溶解在200g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直至完全溶解。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10g氯甲酸烯丙酯,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6g氯甲酸烯丙酯和7g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质量分数为12%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15g四甲基乙撑二胺,0.3g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11g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
D、反应合格后,用200mL质量分数为2%盐酸溶液终止反应液,搅拌半小时后静止分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萃取分层后,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即可以得到黄色或淡黄色产品37.27g。
实施例6
1、合成H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1a(A为单键、R1为OH,4、5、22和23为化合物结构中碳的序号)
反应式:
2、HO-C5-AVM-C4-苯甲酸酯基阿维菌素B1a的制备方法:
A、将40g94.5%的阿维菌素B1a精粉溶解在200g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直至完全溶解。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7g氯甲酸烯丙酯,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5g氯甲酸烯丙酯和7g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质量分数为12%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12g四甲基乙撑二胺,0.3g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10g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
D、反应合格后,向溶液中加入2.7g硼氢化钠和32g甲醇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少量的四(三苯基磷)钯,反应温度维持在-10℃~-5℃之间;待反应完全,向溶液中加入3g12%的乙酸溶液,充分搅拌后,静止2-4小时,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到8,然后静止分层,将有机相真空拉干,得到黄色或淡黄色产品38.37g。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室内生测实验
实验对象为红蜘蛛,以阿维菌素B1a为对照,实验浓度为5-20PPM,24小时后死亡率如下:
5ppm 10ppm 15ppm 20ppm
阿维菌素B1a对照 21.3% 35.1% 53.5% 70.2%
C5-保护B1a苯甲酸酯 28.6% 45.7% 64.5% 84.3%
C5-保护B2a苯甲酸酯 20.5% 33.1% 50.5% 68.7%
B1a苯甲酸酯 30.7% 48.7% 71.2% 91.4%
B2a苯甲酸酯 26.5% 39.1% 58.7% 78.9%
其中B2a苯甲酸酯为本专利实施例1产品;B1a苯甲酸酯为本专利实施例6产品;C5-保护B1a苯甲酸酯为本专利实施例3产品;C5-保护B2a苯甲酸酯为本专利实施例5产品。
实验对象为小菜蛾,以阿维菌素B1a为对照,实验浓度为5-20PPM,24小时后死亡率如下:
5ppm 10ppm 15ppm 20ppm
阿维菌素B1a对照 32.5% 45.6% 74.3% 90.8%
C5-保护B1a苯甲酸酯 38.2% 50.4% 87.6% 98.5%
C5-保护B2a苯甲酸酯 39.4% 51.3% 88.5% 100%
B1a苯甲酸酯 56.3% 87.6% 100% 100%
B2a苯甲酸酯 45.2% 72.3% 97.3% 100%
实验对象为稻纵,以阿维菌素B1a为对照,实验浓度为5-20PPM,,24小时后死亡率如下:
5ppm 10ppm 15ppm 20ppm
阿维菌素B1a对照 12.5% 25.6% 34.3% 41.8%
C5-保护B1a苯甲酸酯 38.7% 52.4% 85.6% 98.5%
C5-保护B2a苯甲酸酯 34.3% 52.4% 86.4% 95.3%
B1a苯甲酸酯 51.3% 77.5% 92.5% 100%
B2a苯甲酸酯 55.2% 82.3% 100% 100%
实验对象为红蜘蛛,以阿维菌素B1a为对照,实验浓度为5PPM,8-72小时死亡率如下:
8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阿维菌素B1a对照 5.6% 21.3% 25.2% 26.4%
C5-保护B1a苯甲酸酯 12.5% 28.6% 36.5% 40.2%
C5-保护B2a苯甲酸酯 5.8% 23.5% 28.4% 38.5%
B1a苯甲酸酯 15.6% 30.7% 45.3% 52.4%
B2a苯甲酸酯 11.8% 26.5% 35.5% 48.6%
从生测数据来看,本发明所涉及的几种化合物对红蜘蛛、小菜蛾、稻纵等害虫的药效均优于阿维菌素B1a,在持续效果实验上几种化合物在8小时死亡率均高于阿维菌素B1a,24-72小时红蜘蛛死亡率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这说明本发明涉及的阿维菌素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与阿维菌素B1a相比具有见效快、持效期长等特点。

Claims (8)

1.一类如式一和式二所示的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式一和式二中:R1=CH2CH3或CH3;X-Y为CH=CH或CH2-CH(OH);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阿维菌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中,其中,阿维菌素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4~1:6;
B、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5~-5℃,先加入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总用量的60%,搅拌半小时后同时滴加剩余的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和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反应合格后,用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其中,所述阿维菌素与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的质量比为4:1-2:1,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为7:1-5:1;
C、将上述烘干得到的固体物料用二氯甲烷溶解,然后将溶液降温至-25~-5℃;加入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充分搅拌后滴加苯甲酰氯,控制反应温度为-25~-15℃,继续搅拌反应15分钟;其中,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4:1-2:1,所述阿维菌素与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0:1-120:1,所述阿维菌素与苯甲酰氯的质量比为5:1-3:1;
D、按照如下步骤D-1或D-2进行操作,
D-1、反应合格后,用盐酸溶液终止反应液,搅拌半小时后静止分层,用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萃取分层后,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即得到黄色或淡黄色C5位置含保护基产品;
D-2、在C步骤所得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和甲醇混合液,再加入四(三苯基磷)钯,维持反应温度为-10℃~0℃,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乙酸溶液终止,静止2-4小时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8,静止分层,将有机相真空干燥,得到C5位置无保护基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步骤中所用溶剂是二氯甲烷,阿维菌素与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5,
在步骤B中,所述阿维菌素与保护剂氯甲酸烯丙酯的质量比为3.3:1,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为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反应合格后,用磷酸溶液终止,分层之后用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有机相,然后将分层得到的有机相真空拉起烘干;其中,磷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2%,碳酸氢钠溶液是饱和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阿维菌素与缚酸剂四甲基乙撑二胺的质量比3:1,所述阿维菌素与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33.3:1,所述阿维菌素与苯甲酰氯的质量比为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中所述终止液为盐酸溶液,萃取剂为碳酸氢钠溶液;其中,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碳酸氢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2中脱保护反应用的硼氢化钠和甲醇混合液,所加阿维菌素与硼氢化钠的质量比是16:1-14:1;阿维菌素与甲醇的质量比是5:5-5:3,催化剂是四(三苯基磷)钯,反应温度是-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1中如果萃取过程中发生严重乳化现象,加入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2中反应结束后,终止溶液乙酸的浓度是12%,阿维菌素与终止溶液的质量比是16:1-14:1,pH调节剂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10%。
CN201310551912.3A 2013-11-08 2013-11-08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Active CN103554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1912.3A CN103554128B (zh) 2013-11-08 2013-11-08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1912.3A CN103554128B (zh) 2013-11-08 2013-11-08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4128A CN103554128A (zh) 2014-02-05
CN103554128B true CN103554128B (zh) 2016-06-29

Family

ID=5000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1912.3A Active CN103554128B (zh) 2013-11-08 2013-11-08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4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7080A (zh) * 2014-11-28 2015-04-08 大庆志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阿维菌素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134563B (zh) * 2018-08-08 2020-09-15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甲氨基阿维菌素关键中间体的催化合成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761A (zh) * 2006-08-17 2009-09-09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阿维菌素衍生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3976A (en) * 1978-08-02 1980-05-20 Merck & Co., Inc. Sugar derivatives of C-076 compound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761A (zh) * 2006-08-17 2009-09-09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阿维菌素衍生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O-三苯硅基-4"-O-酰基阿维菌素B1a的合成和生物活性";廖联安等;《应用化学》;20060630;第19卷(第6期);全文 *
"阿维菌素B1a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贾月梅;《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040331(第3期);正文第24页第5段至第25页第2段 *
"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徐汉虹等;《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131;第26卷(第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4128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3406B (zh) β-紫罗兰酮衍生的查儿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384329C (zh) 一种含喜树碱或喜树碱衍生物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28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2527A (zh) 毒死蜱微乳剂及其应用
CN103554128B (zh) 一类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3125493A (zh) 一种与酰胺类农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CN101317572B (zh) 一种混配的植物源杀虫剂
CN102362591A (zh)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与酰胺类农药的杀虫组合物
CN104365606B (zh) 二卤代吡唑酰胺与唑虫酰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3271035A (zh) 一种含有氟啶虫酰胺与吡丙醚的杀虫组合物
CN104365625A (zh) 二卤代吡唑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2986696A (zh) 一种含有嘧螨酯与联苯肼酯的杀螨组合物
WO2015027308A1 (pt) Complexos metálicos de naringina e naringenina e composições inseticidas para o controle de insetos pragas urbanos, da agricultura e da silvicultura
CN102246779A (zh)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与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08837A (zh)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5037329A (zh) 一种含氟四嗪吡唑类杀螨剂
CN107960419A (zh) 含乙基多杀菌素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3651386A (zh) 含溴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3141501B (zh) 呋虫胺与乙螨唑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3421065A (zh) 一类新型阿维菌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5941B (zh) 呋虫胺与联苯肼酯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07047601A (zh) 一种农药杀虫剂组合物
CN103734176B (zh) 一种含有氟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CN105012241A (zh) 一种高稳定性氯羟吡啶固体分散体
CN103444748B (zh) 一种含有氰氟虫腙和哌虫啶的复合杀虫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