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366B - 与中继协作的mbms发射 - Google Patents
与中继协作的mbms发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48366B CN103548366B CN201280024999.2A CN201280024999A CN103548366B CN 103548366 B CN103548366 B CN 103548366B CN 201280024999 A CN201280024999 A CN 201280024999A CN 103548366 B CN103548366 B CN 1035483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broadcast data
- channel
- base st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1018494 Homo sapiens Pro-MCH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3721 Pro-MCH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42763 Ses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4-decylbicyclo[2.2.1]hept-2-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C1(CCCCCCCCCC)C2 JZEPSDIWGBJOE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69124 RA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55633 Salmo salar ra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TZSMWSKOPZEMAJ-UHFFFAOYSA-N bis[(2-methoxyphenyl)methyl]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1COC(=O)OCC1=CC=CC=C1OC TZSMWSKOPZEMA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71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5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25 referen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6—Cell enhancers or enhancement, e.g. for tunnels, building shado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过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发射广播数据来将广播数据通信到多个移动通信设备的方法,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在全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发射信号到附属于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多个基站,以及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中的一个在操作上设置为接收由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所发射的表示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并将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中继节点接收并且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号在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一信道上发射,并且第二信号在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上发射,并且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为与由中继节点在第二信道上的广播数据的发射同时地在第二信道中将数据通信到第三移动通信设备。因此中继节点层可提供到移动无线电网络,其改进了可用通信资源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向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数据以及从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本发明还涉及与移动无线电网络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设备、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中继节点以及用于与移动无线电网络通信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已在过去十年左右间从GSM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到3G系统,现在包括分组数据通信以及电路交换通信。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现在已开始开发称为长期演进(LTE)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已将核心网络部分演进形成更简单的架构,该架构基于较早的移动无线电网络架构的组件和无线电接入接口的融合,该无线电接入接口基于下行链路上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和上行链路上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已开发出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以提供其中可将数据从移动无线电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发射到已订阅该服务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布置。例如电视节目或多媒体事件可通过从形成该网络的一部分的一些或所有基站将表示节目或多媒体事件的广播数据同时发射到多个移动通信设备来发射到该多个移动通信设备。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eMBMS)是在3GPP内的LTE标准的标准化内提供的布置。具体来讲,eMBMS标准利用使用下行链路上的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的LTE标准的物理层特性以将eMBMS数据发射到移动通信设备。OFDM的一个特征是可使用傅立叶变换以将接收的时间域OFDM符号变换成频率域。这是因为信号形成在频率域中并使用反相FFT变换成时间域用于传输。在接收器处,可能已从多个路径和甚至多个源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域信号被变换成频率域以恢复由OFDM符号携载的数据符号。这样,来自多个不同源的表示OFDM符号的信号以构造上的方式在接收器处组合。因此,可针对eMBMS形成单频网络,其可称为MBSFN。e-UTRAN系统确实正在LTE内被开发以提供其中单频网络可与非MBMS服务共享的单频网络操作模式。可用来形成单频网络的其他系统包括使用码分多址(CDMA)以形成单频网络的集成移动广播(IMB)系统。例如可使用耙式接收器(Rake receiver)从不同源接收和组合扩展频谱信号。
已在LTE内的文档(CMCC(R2-103960)中建议使用所谓的可安置在移动无线电网络中的中继节点以扩展该移动无线电网络的、具体来讲针对MBMS服务的无线电覆盖。中继节点是自主单元,其接收由基站发射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再次发射到移动通信设备,该移动通信设备可在中继节点的范围内但在基站的范围之外,从而增大有关基站的范围。
在3GPP TSG-RAN WG RAN1#54号Rl-082815发布的、由阿尔卡特朗讯、阿尔卡特上海贝尔命名为“Discussion on Technologies for Further Enhanced MBMS”的另一个公开中,公开了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MBMS发射的布置,其中在整个网络中安置的多个基站在操作上布置为将表示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发射到附属于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并且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在操作上布置为接收表示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并将广播信号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一多个移动通信设备和中继节点接收并且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二多个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对第一多个移动通信设备可以是共用的。此外,第一信号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一信道上发射,第二信号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二信道上发射。因此第二信道相对于第一信道是在不同的时间和频率上。移动通信设备因此可布置为从基站和中继节点二者接收广播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数据进行软组合以提高正确恢复广播数据的可能性。
应理解的是,当对移动通信设备提供无线通信时期望尽可能高效地使用对移动无线电网络可用的通信资源。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移动通信网络,用于通过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发射广播数据来通信广播数据到多个移动通信设备,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在整个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发射信号到附属于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以及至少一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在操作上设置为接收由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所发射的表示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并将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中继节点接收并且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号在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一信道上发射,并且第二信号在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上发射,并且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为在第二信道中与由中继节点在第二信道上的广播数据的发射同时地通信数据到第三移动通信设备。因此中继节点层可被提供到移动无线电网络,其改进了可用通信资源的使用效率。
已在LTE(CMCC(R2-103960)内建议提供布置,其中在第一时分帧上中继节点接收由基站(eNodeB)使用单播承载所发射的第一信号,并且在第二时分帧中中继节点和基站设置为同时广播(同播,simul-cast)数据使得当中继节点和基站以相同频率发射时该数据可从由中继节点或基站所发射的信号中的一个或二者中接收。因此,中继节点和基站形成单频网络。然而,该建议的缺点在于本质上基站中的每一个必须发射数据两次并且此外在发射数据到移动通信设备中存在延迟。因此,如果该布置用来实现例如MBMS系统,那么这可能潜在地浪费通信资源。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信号在其上发射的第一信道由第一频带内的第一时隙所提供,并且第二信号在其上发射的第二信道由在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所提供并在不同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内发射。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移动通信网络,其中中继节点设置为从基站(eNodeB)接收第一信号并将由第一信号所表示的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多个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并且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多个移动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号可在第一频带内的第一时隙发射并且第二信号可在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发射并在不同于第一频带的第二频带内发射。这样,随着广播数据由基站在第一时隙发射并且已从基站接收广播数据的中继节点将相同广播数据作为不同频率上的第二频率和较晚时隙发射,可接收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二者的移动设备可设置为组合第一和第二信号以恢复广播数据或选择第一和第二信号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以恢复广播数据。仅能接收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的移动通信设备可同等地恢复广播数据从而提供布置用于不要求基站在单频网络内再次发射相同广播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内的中继节点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移动通信设备设置为接收第一信号并以合适的形式存储第一信号并接收第二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第二信号与所接收的第一信号组合以便以经改进的正确检测广播数据的可能性来恢复广播数据。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各种进一步的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现在将依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相似部分提供有相同标示并且其中:
图1是操作以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通信服务的移动无线电网络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移动无线电网络被改造而包括中继节点时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示出其中安置施主基站(eNodeB)和中继节点以支持单频MBMS网络的一个示例的布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技术所改造的施主基站和中继节点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关于用于两个发射即来自施主eNodeB的第一发射和来自中继节点的第二发射的频率对时间图的示意性表示;
图6a是OFDM发射器的示意图,以及图6b是OFDM接收器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技术所改造以从施主eNodeB和/或中继节点接收MBMS数据的发射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形成图7中示出的通信设备的一部分的接收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9a是示出在第一信道上通信的第一OFDM符号的窄带载波的相对位置的频率对振幅图;图9b是示出在第二信道上通信的第二OFDM符号的窄带载波的相对位置的频率对振幅图;以及图9c是示出第一和第二OFDM符号的组合的频率对振幅图;
图10提供在第一频率信道上由施主基站发射的和在第二频率信道上由中继节点发射的相同广播数据的MBMS发射的图;
图11是与图9中示出的相对应的图,其中来自施主eNodeB和中继节点的发射在每个频率上大致连续;
图12提供了由来自小区的基站进行发射的相对应的图,其中对施主eNodeB的覆盖区域内的中继节点的单播发射发生在与来自中继节点的MBMS发射相同的时隙中;
图13是示意图,其提供了对在接收器处的由来自施主eNodeB和中继节点二者的发射所导致的干扰消除的概述;以及
图14提供与图12中示出的相对应的示例,在与用于其他层上的MBMS发射相同的时间/频率块中进行来自施主基站层和中继节点层二者的单播发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依据使用根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操作的移动无线电网络的实现方案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依据诸如当前建议用于3GPP内的LTE项目的增强型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eMBMS)来描述用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应用。图1提供LTE网络的示例架构,其已被改进以形成用于支持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的网络。如图1中所示并且就常规移动无线电网络来说,被指派为移动通信设备(UE)1的移动通信设备设置为对基站2通信数据以及从基站2通信数据,该基站2在LTE中被称为加强的NodeB(eNodeB)。
基站或eNodeB2连接到MBMS GW6,其设置为当移动通信设备1在整个移动无线电网络内漫游时对移动通信设备1实施MBMS服务的路由和管理。为维持移动性管理和连接性,移动性管理实体(MME)8使用存储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中的用户信息来管理与通信设备1连接的加强的分组服务(EPS)连接。其他核心网络组件包括广播移动交换中心(BMSC)12、分组数据网关(P-GW)。对于LTE架构,可从Holma H.和Toskala A.的书名为“LTE for UMTSOFDM and SC-FDMA based radio access”的书的25页以及在3GPP TS36.300V9.4.0(2010-06)中解释的MBMS中收集更多信息。
还形成图1中示出的网络的一部分的是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22,其是可以是eMBMS逻辑架构内的另一实体的一部分的逻辑实体。MCE实施诸如由用于使用MBSFN操作的多小区MBMS发射的MBMS单频网络中的所有eNodeB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接纳控制和分配的功能。除时间/频率无线电资源的分配之外,MCE还决定其他无线电配置功能。另一方面MBMS网关6配置为将用于MBMS的广播数据分组发送到发射该服务的每一个eNodeB。MBMS网关6使用例如IP多播作为将MBMS用户数据转发到eNodeB的手段。
中继节点
图2中显示了图1中所示的移动无线电网络,但该网络被改造成包括用于扩展eNodeB’s22范围的中继节点。此外,根据本技术,需要对eNodeB22进行一些改造以支持中继节点部署。中继节点24因此形成可被命名为用于发射的中继节点层的装置,而eNodeB22也形成发射层用于将MBMS数据分组通信到移动通信设备1。因此,该中继节点层被部署用于扩展单独采用eNodeB所能达到的通信范围,并在广播数据发射方面得到应用以支持eMBMS(尽管这不是排他性的,因为它也能够支持其他服务)。可依据图3中示出的简化表示更容易地解释图2中示出的中继节点的操作。
在图3中,诸如由MBMS的数据源所产生的那些数据分组从加强的分组通信系统EPS30馈送到eNodeB22。数据分组随后由eNodeB22接收并在预定信道上发射,该预定信道将MBMS数据分组广播到在由eNodeB提供的范围内的已订阅以接收MBMS数据分组的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设备。因此,eNodeB如箭头32所表示的正在经预指派的信道上发射MBMS广播数据。
为扩展仅通过eNodeB22所能达到的通信范围,中继节点24安置在由eNodeB所服务的移动无线电网络的小区内。中继节点24设置为从MBMS信道接收由eNodeB22所通信的数据,犹如中继节点24本身是移动通信设备一样。中继节点24随后根据MBMS通信再次发射该数据使得广播数据可由已订阅MBMS服务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1所接收。
因此设计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对移动通信网络中和移动通信网络正在支持MBMS服务的通信的一个示例中的中继节点的支持进行改进。
在由CMCC(R2-103960)公开的一个已知布置中,中继节点24设置为从来自eNodeB22的单播链路34中接收数据。然而这次eNodeB不在MBMS信道上广播MBMS广播数据而是简单地将准备就绪用于广播的数据或该数据的一部分进行通信。在预指派的时间,可能是OFDMA帧内的较晚的时隙,eNodeB22和中继节点24二者发射MBMS数据用于由移动无线电网络内的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设备1接收。这样,由中继节点24和eNodeB22二者的重新发射可布置在相同频率和相同时隙上从而形成单频网络部署,犹如中继节点24本身是eNodeB一样。然而缺点是eNodeB22将不得不两次发射数据,一次由中继节点在单播信道34上接收,随后再次用中继节点24在公共MBMS广播信道32、38上同时发射。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力图避免eNodeB对MBMS流量的重复发射并因此对无线电资源进行更有效率的使用。此外,由于单播发射不由eNodeB或中继节点的覆盖区域内的任何移动通信设备所接收,该潜在有用信息未用于提高检测后续MBMS发射的概率。因此还期望的是,以提供更高效使用无线电频谱的方式来提高由移动通信设备检测MBMS信号的概率。
经改造的中继节点
已根据本技术所改造的中继节点在图4中示出。如图4所示,中继节点124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单元40、调度器42和控制器44。控制器44经改造以布置用于已被中继节点接收、要由中继节点广播的数据的接收和发射。因此中继节点124的数据的发射和接收是使用调度器来实现的,该调度器在LTE的无线接口的子帧的时隙上调度传输,并且使用收发器单元40经由LTE无线接入接口接收数据。控制器44设置为控制收发器单元40和调度器42以实施根据本技术接收MBMS数据和发射MBMS数据所要求的操作。
根据本技术,中继节点124设置为接收形成例如来自施主eNodeB122的MBMS发射的一部分的数据。因此,来自eNodeB的MBMS数据的发射在多个帧的每个帧中在时间t1是经由MBMS广播信道的。应理解的是,MBMS发射时间间隔(TTI)是1ms,一帧是10ms,使得如果一个子帧(1ms)被分配到MBMS那么将在MBMS发射之间存在9ms的间隙。根据本技术,中继节点124设置为结合调度器42和控制器44使用收发器单元40接收MBMS广播信号46以检测从MBMS广播信道所发射的数据以及在不同信道上重新广播MBMS数据。信道可以在时间以及频率上均不同。
在一个示例中在图5中示出了布置,该图提供从施主eNodeB发射广播数据的图解,显示于用于施主eNodeB的频率对时间的第一图50;和用于中继节点的频率对时间的相对应图52。如图5中可见,由中继节点进行的重新发射发生在第二时间t2,其偏离于施主eNodeB发射数据时的第一时间t1。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节点可在第二时间t2在子帧q中并且在不同频率上发射在时间t1在帧p中所接收的数据。这样,在MBSFN上在时间t1在子帧p中所进行的来自eNodeB层中的所有eNodeB的MBMS流量的同步发射之后,是若干ms之后在时间t2在子帧q中(时间间隙主要地至少大于MBMS TTI和任何中继节点处理延迟之和)的来自中继节点层的相同MBSFN发射的发射(即相同内容的发射)。
经改造的移动通信设备
根据本技术,移动通信设备可接收由施主eNodeB122在时间t1所发射的数据和由中继节点124在时间t2所发射的数据并在接收期间组合数据以提高正确地恢复数据的可能性。因此,移动通信设备1经改造以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实现在图6、7和8中所示的接收技术。
图6a提供OFDM发射器的简化表示的框图的示意性表示。在图6a中,要发射的数据在输入终端60上被接收并且被串行到并行转换器62和星座映射器(constellationmapper)64映射到多个星座点上用于多个窄带发射信道中的每一个。快速傅里叶逆变换(FFT)66随后将窄带载波的集合转换成时间域,其随后经上转换和调制用于由RF前端68进行RF发射并从天线70发射。
在接收器端,图6b包括接收天线72和用于将所接收的OFDM符号变换成基带形式的RF前端和下转换器74。由RF前端74转换成离散时间域的、OFDM符号的实部和虚部随后由FFT76从时间域变换成频率域。符号解码器/检测器78随后转换在FFT的输出80处的窄带载波中的每一个上提供符号的频率域数据,并针对在窄带载波上所提供的符号中的每一个符号,形成被馈送到并行对串行转换器82并随后在输出信道84上输出的数据的估计,其提供对最初发射的数据的估计。符号解码器/检测器78还典型地包括均衡器,其在数据符号从OFMD符号的子载波恢复之前均衡从FFT76所接收的基带频率域信号。
如上文提到的,OFDM的属性允许在接收期间组合同时从不同源所接收的信号。因此,就OFDM信号的接收器而言,从单独发射器所发射的信号将表现为单独发射路径,犹如已在不同发射路径上发射相同信号一样。因此,如果在发射路径之间所提供的差小于OFDM符号的重复数据采样的循环前缀并且用于FFT的时间域采样的窗口经同步以从不同发射路径捕捉所接收信号的尽可能多的能量,FFT就可从发射部分的组合中恢复数据。
在图7中示出的经改造以接收由施主eNodeB和中继节点122、124所发射的数据的数据移动通信设备101包括收发器单元104、控制器106和应用处理器108。控制器106控制收发器单元104以对以及从基站的收发器单元40发射和接收数据以支持例如由在处理器108上执行的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通信服务,其针对本示例正接收eMBMS服务。针对本示例,控制器108控制收发器单元104接收由第一信号在时间t1所提供的广播信号的第一版本和由第二信号在不同时间t2所提供的广播信号的第二版本,如图7所示。然而,为了组合在时间t1和t2所发射和接收的信号,收发器单元104经改造以组合第一和第二信号以恢复数据。形成收发器单元104的一部分的接收器在图8中示出,与图6b中示出的接收器的相对应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8中,从天线72接收的OFDM信号被传递到RF前端和下转换器74并被馈送到与图6b中所示的收发器大致地操作的FFT76。然而,FFT76的输出被馈送到组合器110。输出组合器110使用数据存储112以在组合前存储数据。组合器的输出馈送实施图6b中所示的符号检测器的操作的解码器/检测器78。
在操作中,组合器110接收经由控制信道114的在时间t1所发射的、由控制器108所标记的第一信号。组合器110确定所接收的OFDM频率域窄带载波中的每一个的调制符号的复杂采样并在数据存储112内存储所接收的复杂符号的数字表示。随后,在时间t2在第二时隙和第二频率上接收第二信号并且接下来的类似操作在FFT76的输出形成窄带载波上的符号的集合,其构成OFDM符号。作为由RF前端和下转换器单元74所实施的下转换的结果,OFDM符号已被转换成基带域。针对存储在数据存储112中的第一信号的相对应的调制符号标识表示从窄带载波所接收的调制符号中的每一个的复杂采样,并且实施这些符号的加权求和/组合。因此,如图9a中所示,在窄带载波如图9b中的箭头122所表示的从其频率信道下移位之后,基带域中的第一信号的窄带载波120可组合在频率域中的第二信号的窄带载波中。因此在下移位之后根据第二信号的窄带载波、OFDM符号的子载波现在在频率上对齐,使得其可被组合以形成如图9c中所示的复合信号。其后,解码器/检测器78从复合信号恢复数据以产生改进正确地恢复数据的可能性的效果。这是由于组合表示已在不同频率上和在不同时间t1、t2被发射的相同数据的OFDM符号的结果。
由于在矢量被加和之前组合操作加权的一部分可应用到在一个窄带载波上所接收的符号的每个复杂表示,可与每个载波上经测量的SNR成比例地设置加权,其可例如基于出于产生信道质量指示(CQI)报告的目的所完成的信道质量的计算。出于解码MBMS代码字的目的,经加和的矢量将随后被供应到常规LTE检测和信道解码过程。在该情况下,在来自施主eNodeB层的eMBMS发射中使用的扰码将需要与在来自中继节点层的eMBMS发射中使用的扰码相同。
在另一方法中施主eNodeB层和中继节点层上的发射分别被解码。移动通信设备实施CRC(循环冗余校验)来查看(来自中继节点层或来自eNodeB层二者的)任一发射是否已被正确地接收。如果对于解码块二者之一,CRC检查通过,那么此块被向上传递到较高层用于进一步处理(如果对于这两个发射,CRC检查均通过,那么随机选择这两块中的一个向上传递到较高层)。该选择组合的后一方法将比软组合实施得差,但将具有要求较少的移动通信设备存储器资源的优点。在该情况下由于选择组合在代码字检测之后完成,所以来自中继节点层的发射和来自DeNB层的发射可使用不同扰码,并且将需要存在移动通信设备通过其知悉或被告知这些扰码的机制。
注意,在3GPP版本8和9中,给定的子帧必须或者用于携载PMCH(物理多播信道)或用于携载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不允许在相同子帧上混合PDSCH和PMCH。落实该制约以简化参考信号设计[Sesia]。然而,应注意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发明原则上也可等同地应用于可在相同子帧上发生PMCH和PDSCH发射的混合的系统。图10和11提供示例,其中这些图中的频率时间空间中的‘空白(white space)’可被PDSCH发射占据。
进一步的示例
应从上文所提供的解释中理解的是,由中继节点经由第二信号发射的数据的版本可在不同子帧内。这种示例在图10和11中示出。图10提供示例,其中在来自施主eNodeB150的MBMS发射之间的空间可采用由中继节点152根据第二信号的分组数据的发射来填充。类似地,图11提供示例,其中来自中继节点的数据被延迟至少MBMS TTI与中继节点处理延迟之和来发射但在不同频率上发射。因此,如图11所示,构成MBMS通信的分组的一系列数据块的表示在第一频率160发射。在由中继节点从eNodeB接收之后,中继节点在不同频率162但在与施主eNodeB发射大致相对应的时间发射数据。
应根据本技术理解的是,如果移动UE接收要由中继节点广播的数据的单播发射那么将存在上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可替代项。因此如图12所示,根据该示例,施主eNodeB能够在正在用于MBMS发射的中继节点上使用的子帧上进行单播发射。在第二方面,eNodeB设置为不接收来自施主eNodeB的单播发射但在组合和解码MBMS数据之前可等待来自eNodeB层和中继层二者的MBMS发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示例,图12和13表示其中eNodeB和/或中继节点中的一个被许可在其他的中继节点和eNodeB进行发射的同时进行发射(尽管是单播发射)的情况。
总而言之,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使能来自eNodeB层和中继节点层二者的信号的物理层组合的中继节点的层,同时避免来自eNodeB的相同数据的重复发射。不存在重复发射的事实降低了系统中的干扰的整体水平,其可被开拓以提供频谱的有效改进。
应理解的是,上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扩展到中继节点的菊花链附属于单个eNodeB的情况。在存在n个中继节点的情况中则将存在发射的n+1个单独的波(即n+1个要组合的发射)。针对软组合的情况可存在显著的存储器要求,其可潜在地导致期望减少MBMS发射时间间隔(TTI)持续时间。
上文描述的方案具有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具有一缺点,即如果层A被禁止在由层B正在其上发射的子帧上发射以减少小区间干扰那么可能牺牲无线电资源效率。因此在图12和13的示例中提供了使能施主eNodeB在正由用于MBMS发射的中继节点所使用的子帧上进行单播发射的机制。在该实施例中,在施主eNodeB的覆盖内的、接收单播信号的移动通信设备可消除来自中继节点MBMS发射的干扰,因为已在先前TTI中解码MBMS发射,其知悉正由中继节点发射的是什么数据。可以以比平常更高的功率进行中继节点发射,使得中继节点的覆盖内的移动通信设备甚至在存在来自eNodeB层的单播发射的情况下也可解码中继发射。来自中继层的高功率MBMS发射不会对接收eNodeB层中的单播流量的通信设备造成问题,因为干扰消除是可能的。
在图12和13中示出的示例中,不接收来自施主eNodeB的单播发射的移动通信设备仍可在组合和解码MBMS发射之前等待来自eNodeB层和中继层二者的MBMS发射的接收。
图10和11中示出的示例具有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具有一缺点,即为了管理小区间干扰,通过禁止层A在由层B正在其上发射的时间/频率块上发射,可能牺牲无线电资源效率。对于图14中示出的示例,允许每个层在由其他层当前正在使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上进行发射。然而,单播发射必须对接近eNodeB或中继节点的移动通信设备进行,使得来自eNodeB或中继节点二者之一的发射功率水平为低,因此确保对其他层的覆盖内的MBMS接收器的干扰最小化。
对于该示例,调度器优先调度单播发射到未正在接收MBMS的移动通信设备。这样,MBMS通信设备随意使用其接收器来从两层接收MBMS发射,使得跨两层组合可在解码之前达成。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各种进一步的方面和特征。可对本文之前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实施例可应用于任何利用中继节点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且不限于LTE。并且实施例不限于发射MBMS的广播数据而可应用于针对任何服务的数据的发射。
参考资料
[Sesia]'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From theory to practice',Sesia,Toufik,Baker CMCC(R2-103960)。
Claims (15)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用于通过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发射广播数据来将所述广播数据通信到多个移动通信设备,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多个基站,其在整个所述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发射信号到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以及
中继节点,其在操作上设置为接收由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所发射的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并将所述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一信道上仅在第一频带内的第一时隙发射,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上以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并且在第二频带内的第二时隙发射,并且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为在所述第二信道中与由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二信道上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同时地将数据通信到第三移动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经改造以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一信号、在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信号的表示、并且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二信号并将来自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所述表示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组合,以恢复所述广播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经改造以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一信号、在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信号的表示、并且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二信号并选择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一个并从所述选择的第一或第二信号恢复所述广播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设置为接收由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上所通信的所述数据的第三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通过使用从所述基站所接收的、已在所述第一信道中发射的所述广播数据的版本,消除在所述第二信道中从所述中继节点同时接收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二信号中的所述发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为与由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二信道上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同时地在所述第二信道中将数据通信到所述第三移动通信设备,所述数据由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二信道以低于所述第二信道中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的功率的功率水平发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中继节点设置为与由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信道上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同时地在所述第一信道中将数据通信到第四移动通信设备,所述数据由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一信道以低于所述第一信道中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的功率的功率水平发射。
7.一种通过经由移动无线电网络的无线接入接口发射广播数据来将所述广播数据通信到多个移动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所述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所述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在整个所述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发射信号到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并且从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接收信号,以及
在中继节点接收由所述基站中的一个仅在第一时隙内所发射的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
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内,将所述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一信道上发射,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中发射,与由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二信道上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同时地在所述第二信道中从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将数据通信到第三移动通信设备。
8.一种移动通信设备,用于从移动无线电网络接收广播数据,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在整个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发射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到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并且中继节点设置为接收由所述基站所发射的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一信号并将所述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器,在操作上设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广播数据,以及
接收来自所述中继节点的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广播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仅在第一频带内的第一时隙内从第一信道接收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频带内的第二时隙内从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接收,并且所述接收器设置为组合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以恢复所述广播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经改造以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一信号、在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信号的表示、并且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二信号并将来自存储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所述表示的所述第一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组合,以恢复所述广播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是第一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符号并且所述第二信号是第二OFDM符号,所述第一和第二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窄带载波并且所述接收器在操作上设置为将所述第一OFDM符号转换到基带形式并且将所述第二OFDM符号转换到基带形式并且通过组合所述第一和第二OFDM符号的所述各自的窄带载波中的每一个来组合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经改造以通过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一信号、在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第一信号的表示、以及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第二信号、选择所述第一信号或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一个以及从所述经选择的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恢复所述广播数据,以组合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器经改造以与由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第二信道中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广播数据的所述发射同时地在所述第二信道中接收由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所通信的数据,所述接收器通过使用从所述基站所接收的、已在所述第一信道中发射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广播数据的版本,消除在所述第二时隙中从所述中继节点同时接收的所述第二信号。
13.一种通过经由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接口发射广播数据来将所述广播数据通信到移动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在整个所述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经由所述无线接入接口发射信号到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并且从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接收信号,以及设置为从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接收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并且将所述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的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仅在第一时隙中,从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作为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广播数据,和/或
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内,从中继节点接收作为所述第二信号的所述广播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信道上接收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上接收,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射,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在所述第二信道上发射。
14.一种用于扩展基站的覆盖范围的中继节点,所述基站在用于通信广播数据的移动无线电网络内操作,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在整个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中安置并在操作上设置为经由无线接入接口发射信号到附属于所述基站的移动通信设备,所述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器,在操作上设置为
接收由所述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对所述中继节点发射的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并且将所述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所述第一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和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第二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移动无线电网络的第一信道上仅在第一频带内的第一时隙发射,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在移动无线电网络的第二信道中以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并且在第二频带内的第二时隙发射。
15.一种通过经由移动无线电网络的无线接入接口发射广播数据来将所述广播数据从中继节点通信到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中继节点接收由多个基站中的一个仅在第一时隙内所发射的表示所述广播数据的第一信号,
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内,将所述广播数据作为第二信号再次发射,所述第一信号被广播到所述中继节点并且所述第二信号经广播用于由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设备接收,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一信道上发射,并且所述第二信号在所述无线接入接口的第二信道中发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1104979.8A GB2491335A (en) | 2011-03-24 | 2011-03-24 | A relay node receives broadcast data on a first channel and retransmits the broadcast data on a second channel |
GB1104979.8 | 2011-03-24 | ||
PCT/EP2012/054659 WO2012126827A1 (en) | 2011-03-24 | 2012-03-16 | Mbms transmission cooperative with rela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8366A CN103548366A (zh) | 2014-01-29 |
CN103548366B true CN103548366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4406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24999.2A Active CN103548366B (zh) | 2011-03-24 | 2012-03-16 | 与中继协作的mbms发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016540A1 (zh) |
EP (1) | EP2689595A1 (zh) |
CN (1) | CN103548366B (zh) |
GB (1) | GB2491335A (zh) |
WO (1) | WO201212682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91922B2 (en) | 2013-01-04 | 2015-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s (eMBMS) cluster management |
US10554708B2 (en) * | 2015-03-27 | 2020-0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int-to-multipoint broadcast assisted vehicle-to-X broadcast |
US10687309B2 (en) * | 2015-05-08 | 2020-06-1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Enhanced 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unslotted channel hopping medium access control |
CN106961672A (zh) * | 2016-01-08 | 2017-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Pdt同频同播组建立方法、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JP6335205B2 (ja) | 2016-03-16 | 2018-05-30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JP6715204B2 (ja) * | 2017-03-22 | 2020-07-01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IT201800000832A1 (it) * | 2018-01-12 | 2019-07-12 |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 Sender und/oder empfänger zum senden bzw. empfangen von rundfunkinformationssignalen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1676A (zh) * | 2004-04-30 | 2005-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确定接收用户数目的方法 |
CN1716830A (zh) * | 2004-06-30 | 2006-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空中接口实现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方法 |
CN1764293A (zh) * | 2004-10-21 | 2006-04-26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26066B2 (en) * | 2005-06-09 | 2012-02-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ime and frequency channel estimation |
WO2007037635A2 (en) * | 2005-09-28 | 2007-04-05 | Lg Electronics Inc. | A method of cooperatively relaying data in cellular networks for 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
WO2007037636A2 (en) * | 2005-09-28 | 2007-04-05 | Lg Electronics Inc. |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space-time encoded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527978B1 (ko) * | 2008-08-06 | 2015-06-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기지국과 중계기 사이의 서브프레임을 사용하여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0061053A1 (en) * | 2008-11-25 | 2010-06-03 | Nokia Corporation | Relay node backhauling |
US8040904B2 (en) * | 2008-12-17 | 2011-10-18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 combining |
US8259637B2 (en) * | 2009-01-06 | 2012-09-0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In-band backhaul for wireless relays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8958358B2 (en) * | 2009-06-24 | 2015-02-1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Network element for changing the timeslot type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JP5909843B2 (ja) * | 2009-08-10 | 2016-04-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
CN102577568B (zh) * | 2009-08-14 | 2015-08-12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用于中继的dl回程控制信道设计 |
US8705419B2 (en) * | 2009-10-09 | 2014-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bframe staggering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
US8804617B2 (en) * | 2010-12-21 | 2014-08-12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relay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
-
2011
- 2011-03-24 GB GB1104979.8A patent/GB2491335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3-16 US US14/007,191 patent/US2014001654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3-16 EP EP12709104.9A patent/EP268959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3-16 CN CN201280024999.2A patent/CN103548366B/zh active Active
- 2012-03-16 WO PCT/EP2012/054659 patent/WO201212682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1676A (zh) * | 2004-04-30 | 2005-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确定接收用户数目的方法 |
CN1716830A (zh) * | 2004-06-30 | 2006-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空中接口实现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方法 |
CN1764293A (zh) * | 2004-10-21 | 2006-04-26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26827A1 (en) | 2012-09-27 |
US20140016540A1 (en) | 2014-01-16 |
GB201104979D0 (en) | 2011-05-11 |
EP2689595A1 (en) | 2014-01-29 |
CN103548366A (zh) | 2014-01-29 |
GB2491335A (en) | 2012-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48366B (zh) | 与中继协作的mbms发射 | |
CN103380579B (zh) | 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回程链路子帧的方法及其设备 | |
KR101245505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 |
CN102511192B (zh) |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设备 | |
CN102986148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中继节点处从基站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 |
EP2237578A2 (en) |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data transmssion method | |
CN103430577B (zh) | 用于经由单播传输补充到中继的mbms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598753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电中继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3477691B (zh) | Mbms发射中的协作中继 | |
CN103430576B (zh) | 用于广播通信的蜂窝通信系统 | |
CN101366197A (zh) | 在峰窝网络中为广播多播服务协作地中继数据的方法 | |
CN103650419A (zh) |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设备、中继节点与方法 | |
WO2009103213A1 (zh) | 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russière et al. | A unified broadcast layer for horizon 2020 delivery of multimedia services | |
CN103430575B (zh) | 用于广播通信的接收的无线通信单元、集成电路和方法 | |
CN102792609A (zh) | 多跳中继网络中的频分双工 | |
JP5770149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