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7401B - 焊丝入口喷嘴 - Google Patents

焊丝入口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7401B
CN103547401B CN201280006950.4A CN201280006950A CN103547401B CN 103547401 B CN103547401 B CN 103547401B CN 201280006950 A CN201280006950 A CN 201280006950A CN 103547401 B CN103547401 B CN 103547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ire
inlet nozzle
potted component
cavity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7401A (zh
Inventor
约翰内斯·菲尔林格
克劳斯·奥伯恩德费尔
斯特凡·普拉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547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7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7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24Features related to electrodes
    • B23K9/28Supporting devices for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32Accessories
    • B23K9/323Combined coupling means, e.g. gas, electricity, water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紧固在软管组件(21)的联接器(29)中的焊丝入口喷嘴(27),包括焊丝入口元件(32)和用于引导焊丝(9)的线缆芯(26)的紧固装置(31),其中在焊丝入口元件(32)和紧固装置(31)之间形成主体,并且在焊丝入口元件(32)上形成空腔(56),至少一个具有用来引导焊丝(9)的轴向开口(59)的密封元件(57)布置在该空腔中。为了防止焊丝入口喷嘴(27)内的保护性气体沿着与焊丝(9)主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逃逸,所述主体形成所述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一部分(54),并且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二部分(55)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54),并且所述主体设计成用于独立地紧固所述线缆芯(26)和所述密封元件(57)的分隔平面。

Description

焊丝入口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紧固在软管组件的联接器中的焊丝入口喷嘴,包括焊丝入口元件和用于引导焊丝的线缆芯(wirecore)的紧固装置,其中在焊丝入口元件和紧固装置之间形成主体,并且在焊丝入口元件中形成空腔,至少一个具有用来引导焊丝的轴向开口的密封元件布置在该空腔中。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焊丝入口喷嘴用于将焊丝引入连接至焊炬的软管组件。此外,保护性气体、焊接电流、控制线路和冷却剂经由软管组件送到焊炬。为了获得所需的焊缝质量,保护性气体最迟必须在焊接工位包围焊丝。在很多情况下,保护性气体已经供应到焊丝入口喷嘴区域内的线缆芯,焊丝定位在线缆芯中。保护性气体在给定压力下供应,所以可以达到每单位时间所需的供应量。相应地,保护性气体应该仅流向焊炬。但是,在实践中,基本上没有办法阻止保护性气体从焊丝入口喷嘴逃逸以及阻止部分保护性气体流向错误的方向。
相关类型的焊丝入口喷嘴已经例如在DE2617072A1中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阻止保护性气体在焊丝入口喷嘴中沿着与焊丝主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逃逸。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上述焊丝入口喷嘴来实现,其中主体形成焊丝入口元件的第一部分,而焊丝入口元件的第二部分能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部分,并且主体设计成用于独立地紧固线缆芯和密封元件的分隔平面。由于密封元件布置在线缆芯的上游,而线缆芯经由紧固装置紧固,所以保证了焊丝的密封性入口。这样以具有优势的方式阻止了保护性气体从紧固装置逃逸到焊丝入口元件中。这里,焊丝入口喷嘴的密封性与所用的线缆芯无关,所以不带隔离的线缆芯也可以用作零件。以相同的方式,保护性气体的消耗减少,并且环境空气不会与该气体混合,因此降低了对焊接效果的外部影响。由于主体设计成分隔平面,所以可以实现对密封元件和线缆芯的独立紧固,并且提高了密封性,因为从密封元件向线缆芯的过渡基本上穿过分隔平面中的平坦表面。
为了获得合适的密封性,密封元件的轴向开口的直径基本上等于焊丝的直径。
有利的是,焊丝入口元件的空腔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劈分。这样允许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将密封元件整合到焊丝入口喷嘴中,而不必改变其外部形状。
如果焊丝在空腔的中部被引导并且空腔直径大于密封元件的外径,从而在密封元件和空腔之间留下自由空间,则密封元件以可运动和/或漂浮方式被保持在空腔内。这就可以补偿焊丝的振动,而不会使密封元件的磨损增加。以这种方式,延长了密封元件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其使用寿命期间保持了密封性。
有利的是,补偿元件布置在密封元件和空腔之间的自由空间中。这样保持了密封元件在空腔中基本上处于中间位置,使得不受限制地补偿焊丝的振动。
至少一个轴向凹槽可以布置在密封元件的轴向开口中,所以可以在轴向开口中实现理想的密封性,同时使得焊丝的摩擦最小。这意味着至少一个凹槽减小了轴向开口中的焊丝的摩擦表面,同时形成用于碎屑的空间并同时密封焊丝。因此,密封性基本上独立于传送速度和/或传送马达的功率。
密封元件优选由弹性塑料制成,特别是由PAI(聚酰胺-酰亚胺)或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
补偿元件优选以弹性大于密封元件的塑料制成,特别是弹性泡沫材料,诸如泡沫乳胶。
通过在紧固元件的方向上,在分隔平面的区域内布置密封环,可以实现对焊丝入口喷嘴的密封紧固,所以保护性气体无法沿着与焊丝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逃逸。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附图更为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焊接设备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焊丝入口喷嘴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焊丝入口喷嘴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4是联接器的电流心轴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是根据图4的电流心轴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根据图5的电流心轴沿着截面线VI-VI截取的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紧固系统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8是根据图7的紧固系统处于组装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9是处于组装、扭转和固定状态的紧固系统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焊丝入口喷嘴处于分解状态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1是根据图10的焊丝入口喷嘴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和根据图10的焊丝入口喷嘴安装在电流心轴中的示意性截面图;和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密封元件的示意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介绍,要注意示例实施例的类似部件以类似的附图标记所指代。在说明书中所作的全部公开内容可以转变以对应于具有类似附图标记的类似部件。此外,根据本发明,来自图示示例实施例的单个特征也可以代表根据本发明的分立的方案。
图1示出了用于许多不同工艺和/或方法的焊接设备1和/或焊接系统,这些工艺和/或方法诸如MIG/MAG、TIG、电极焊、双丝/串列焊接操作、等离子操作或者铜焊和软钎焊操作等。
焊接设备1包括具有布置于其中的电力元件3的电源2;控制单元4以及其他部件和焊丝(未示出),诸如开关构件、控制阀等。控制单元4可以连接至控制阀,控制阀在用于气体5的供应线路中布置于气体存储器6和(焊)炬7之间,气体5特别是保护性气体,诸如CO2、氦气或氩气等。
此外,控制单元4也可以用来控制MIG/MAG焊常用的送丝设备8,使得额外材料和/或焊丝9经由供应线路从供应辊10和/或丝盘供应到焊炬7的区域。当然,可以将送丝设备8整合到焊接设备1内,特别是整合到电源2的壳体11中,正如从现有技术中获悉的那样,不同于图1所示是置于装运车12上的额外设备。还可以让送丝设备8直接置于焊接设备1的顶部,此时电源2的壳体11形成为用来在其顶表面上接收送丝设备8,以便省去装运车12。
另外还可以让送丝设备8将焊丝9和/或额外材料在焊炬7外侧供应到加工现场,在这种情况下,非熔化电极优选布置在焊炬7中,正如TIG焊中常见的那样。
用于在电极和/或焊丝9和工件14之间产生电弧13(特别是工作电弧)的电流由电源2的电力元件3经由焊接线路(未示出)供应到焊炬7,特别是供应到电极和/或焊丝9,其中所述工件14由一个或多个部件形成。待焊接工件14经由用作其他电势的另外的焊接线路(未示出)特别是接地线缆连接到电源2,以使用于加工的电路可以借助电弧13和/或所形成的等离子束来形成。在使用带有内部电弧13的焊炬((未示出)等离子焊炬可能是这种情况)时,两条焊接线路被导向焊炬,以便在焊炬中形成合适的电路(未示出)。
为了冷却焊炬7,可以将其经由冷却设备15和可能的中间部件(诸如流量控制器)而连接到液体储箱,特别是带有水位指示器17的水箱16。在焊炬7起动时,冷却设备15(特别是用于置于水箱16中的液体的液体泵)被启动,由此冷却焊炬7。正如给出的示例实施例所示,在将电源2置于其上之前,冷却设备15定位在装运车12上。焊接设施的各个部件,即电源2、送丝设备8和冷却设备15,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它们具有对应的凸起和/或凹陷,从而它们可以安全地叠置或者置于彼此顶部。
焊接设备1(特别是电源2)进一步包括输入和/或输出装置18,用于设定和/或获取和显示焊接设备1的全部的可变焊接参数、操作模式或焊接程序。通过输入和/或输出装置18设定的焊接参数、操作模式或者焊接程序被传达给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然后致动焊接设备1的各个部件和/或定义用来调节和控制的适当的设定点。在使用适当的焊炬7时,也可以经由焊炬7实施设定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焊炬7装备有焊炬输入和/或输出装置19。在这种情况下,焊炬7优选经由数据总线(特别是串行数据总线)连接到焊接设备1,特别是连接到电源2或者送丝设备8。为了启动焊接过程,焊炬7通常包括启动开关(未示出),因此可以通过致动启动开关来点燃电弧13。为了保护使用者不受电弧13的热辐射,焊炬7可以装备有热保护罩20。
在图示的示例实施例中,焊炬7经由软管组件21连接到焊接设备1,所述软管组件21通过防扭曲装置22附接到焊炬7。在软管组件21中,单条线路(诸如供应线路、用于焊丝9的线路、用于气体5的线路、用于冷却回路的线路、用于数据传输的线路等)从焊接设备1布置到焊炬7,而接地线缆优选单独连接到电源2。优选地,软管组件21借助未示出的耦接装置连接到电源2或者送丝设备8,而软管组件21中的单条线路借助防扭曲装置附接到焊炬7或焊炬7中。为了保证软管组件21适当的应变释放,软管组件21可以经由应力释放装置(未示出)连接到电源2的壳体11或者送丝设备8。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焊接操作和/或焊接设备1,诸如TIG设备或者MIG/MAG设备或等离子设备来说,并非必须使用和/或包含上述全部部件。焊炬7也可以形成为空冷焊炬7,以便省去冷却设备15。焊接设备1至少由电源2、送丝设备8和可能的冷却设备15形成,这些部件可以都布置在共用壳体11中。可以布置其他的构件和/或部件,诸如位于送丝设备8上的牵引保护器23或者气体存储器6的保持件25上用于可选设备的托架24等。
此外,已经知道焊丝9在软管组件21中的线缆芯26或者焊接线缆芯26中导入焊炬7。焊丝9从送丝设备8的馈送单元向线缆芯26的过渡经由焊丝入口喷嘴27来实现,焊丝入口喷嘴27大体上包括处于其中部的用于焊丝9的通孔28。优选地,焊丝入口喷嘴27将被旋拧到软管组件21的联接器29上,由此同时固定线缆芯26。但是,在使用这种固定方法之前,紧固件必须例如通过挤压而装配到线缆芯26上。所述紧固件相应地扩大了线缆芯26的直径,所以它不再发生位移并保持固定。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不使用紧固件的紧固效果,因此可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紧固线缆芯26,将线缆芯26插入到焊丝入口喷嘴27中并且将线缆芯26锁止并固定到焊丝入口喷嘴27中,同时一并紧固焊丝入口喷嘴27。
这种情形在下面参照图2至9详细描述。
为了同时紧固线缆芯26和焊丝入口喷嘴27,焊丝入口喷嘴27专门设计为紧固系统的一部分。具体来说,焊丝入口喷嘴27的一段设计成紧固装置31,焊丝入口元件32的一段和止动器33的一段设计成与其互补。焊丝入口元件32和止动器33两者本身是已知的。从焊丝9的传送方向34或者主传送方向来看,焊丝入口元件32是第一段,止动器33是第二段,而紧固装置31是第三段。
紧固装置31形成为具有柱状形状,使得卵形(或椭圆形)腹板35布置在相对着焊丝入口元件32的端部。此外,紧固装置31由至少一个狭槽36分成两部分。在单个狭槽36的情况下,形成两个颚板37,赋予紧固装置31一定程度的变形能力。狭槽36也穿过腹板35延伸,以相同方式将其分成两半。紧固装置31从中部切开,可以说,为了形成两个移动颚板37。
卵形腹板35的长轴38的长度大于紧固装置31的柱状部分的直径。但是,优选地,短轴39的长度也大于柱状部分的直径。因此,卵形腹板35突出到紧固装置31的柱状部分之外。卵形腹板35的长轴38的长度小于焊丝入口喷嘴27的止动器33的直径,因此紧固装置31可以被软管组件21的联接器29接纳,直至止动器33。在其组装状态下,紧固装置31不可见,因为其布置在联接器29内。
三个同心孔围绕焊丝入口喷嘴27的中轴线40布置,使得第一孔41布置在焊丝入口元件32内并且匹配焊丝9的直径,第二孔42匹配线缆芯26的直径,而第三孔43设计成大于线缆芯26的直径。第三孔43布置在紧固装置31的区域中,而第二孔42布置在止动器33的区域中。第二孔42提供用于线缆芯26的挤压区域44。紧固装置31的围绕第三孔43的区域形成为缓冲区域45。挤压区域44基本上形成在第三孔43和第二孔42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即位于缓冲区域45的端部,以使挤压区域44和缓冲区域45两者布置在紧固元件31内。狭槽36设计成在挤压区域44的上游和下游较大,由此形成限定的挤压区域44。线缆芯26因此被挤压区域44的收窄部锁止并固定在挤压区域44内。用于将线缆芯26锁止在挤压区域44内的作用力,根据杠杠原理,由缓冲区域45的长度来确定。由于卵形腹板35布置在缓冲区域45的开始部分并且形成为相对于柱状区域突出,所以颚板37相应地在该卵形腹板35上面被推压在一起。将线缆芯26锁止在挤压区域44内,因此可以由施加在缓冲区域45的开始部的较小作用力来实现。此外,该作用力也可以通过狭槽36的设计来实现——诸如挤压区域44的扩大的上游和下游——因为这对于待移动材料的量具有影响。
为了紧固线缆芯26,将其导入焊丝入口喷嘴27的第三孔43并且插入第二孔42。然后,紧固装置31(包括其中的线缆芯26)可以引入软管组件21的联接器29的凹部46中,作为紧固系统的另外部分。因此,线缆芯26处于焊丝入口喷嘴27的挤压区域44中,此时该挤压区域还未收窄,因此线缆芯26尚未被锁止于其中。凹部46例如可以布置在联接器29的电流心轴47的前部和中部,因此线缆芯26可以定位在电流心轴47的中部。凹部46形成在第一部分区段48中,具有与卵形腹板35相对应的卵形设计。相应地,凹部46的第一部分区段48也具有长轴和短轴,基本上与卵形腹板35的长轴38和短轴39对应。这使得能限定用来引入紧固装置31直到止动器33的位置。凹部46的第一部分区段48的长度和/或深度基本上等于紧固装置31的柱状区域和/或止动器33和卵形腹板35之间的长度。毗连卵形部分区段48,凹部46的第二部分区段49构造成近似圆形,与卵形腹板35的高度对应。相应地,一旦止动器33抵靠电流心轴47,焊丝入口喷嘴27可以扭转。具有优势的是,止动器33的前表面具有凸棱或波纹设计,因此使用者或者焊工可以用其手指而不借助工具来扭转焊丝入口喷嘴27,因此可以固定线缆芯26和焊丝入口喷嘴27。止动器33因此形成为焊丝入口喷嘴27的固定元件。
这意味着仅在卵形腹板35处于凹部46的卵形部分区段48下面时,才可以扭转焊丝入口喷嘴27。为了在扭转过程中将颚板37挤压在一起,第二部分区段49设计成适当的卵形或椭圆形式,使得长轴50长度和短轴51长度之差最小。因此,第二部分区段49的设计几乎为圆形。第一部分区段48的长轴的长度等于长轴50的长度。当焊丝入口喷嘴27扭转时,卵形腹板35的长轴38被转动到凹部46的第二部分区段49的短轴51上,并且将颚板37挤压的足够靠近,以便覆盖长轴50和短轴51之间的长度差,因此充分收窄挤压区域44,从而锁止线缆芯26。
通过至少部分地向着长轴50区域内的凹部46的卵形部分区段48的背部扭转卵形腹板35,实现焊丝入口喷嘴27的固定,即与凹部46的卵形部分区段48的短轴51平齐,其中所述卵形腹板35设计成相对于紧固装置31的柱状区域抬高。这是因为凹部46的第二部分区段49几乎为圆形。相应地,与短轴51平齐的凹部46的卵形部分区段48的长度大于短轴51的长度。卵形腹板35可以扭转到凹部46的卵形部分区段48的背部,并且焊丝入口喷嘴27无法被拉出电流心轴47。
与凹部46的卵形区域的短轴51平齐,凹部46的几乎圆形的部分区段49设置有凹口52,以便略微放松对线缆芯26的锁止并且轻微驱动颚板37彼此分离。由于在扭转焊丝入口喷嘴27之前,需要轻微地将颚板37挤压在一起,这使得使用者感觉到闭锁,同时保证了焊丝入口喷嘴27的固定,所以要求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不小心的扭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优选地,挤压状态和/或固定的线缆芯26可以由止动器33前部和电流心轴47上至少两个相对的缺口53来指示。当止动器和电流心轴47上的缺口53平齐时,线缆芯26被固定。平齐缺口53用于向使用者指示固定正确。缺口53因此沿着焊丝入口喷嘴27的卵形腹板35的长轴38位于前部并位于电流心轴47的凹部46的第二部分区段49的短轴51上(见图3和4)。只要焊丝入口喷嘴27未被扭转,则焊丝入口喷嘴27上的缺口53因此布置成与狭槽36正交并且电流心轴47上的缺口53布置成与狭槽36平齐。
由于电流心轴47的凹部46的第二部分区段49构造成几乎为圆形,所以可以通过向任意方向扭转来固定线缆芯26。基本上,通过焊丝入口喷嘴27的四分之一扭转来固定或释放线缆芯26。
紧固装置31可以在用来接收线缆芯26的开口内包括凹槽、螺纹等特征,由此改善线缆芯26的锁止效果。优选地,在利用较软的材料制成的线缆芯26工作时,应用这种改型方案。
线缆芯26和焊丝入口喷嘴27因此可以同时被紧固,而不需要使用工具,并且可以采用快速方式紧固,而不要向线缆芯26附连额外的元件。因此,可以方便地使用能切分成合适长度的连续线缆芯。由于不需要向线缆芯侧部附连额外的元件,线缆芯26可以从任一侧安装,因此优选它从任一侧穿过软管组件21。此外,线缆芯26在固定过程中基本上不发生扭转。该紧固系统的另一项优势在于其独立于线缆芯的材料(钢、塑料等)。
根据本发明,在焊丝入口喷嘴27上的止动器33设计成刚性主体并且形成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一部分54,而且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二部分55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部分54。在焊丝入口元件32上,形成空腔56,其中布置有密封元件57。
本发明借助图10至13在下面详细描述。
空腔56可以在第一部分54和第二部分55之间劈分,并且优选具有柱状形状。相应地,空腔56布置在中部,即它围绕焊丝入口喷嘴27的中轴线40居中布置。空腔56的直径大于柱状密封元件57的外径,所以在密封元件57的周围形成圆环形的自由空间。密封元件57的长度设计成匹配空腔56的长度。相应地,密封元件57仅略短于空腔56,因此密封元件57能在空腔56内径向以及轴向运动,并因此适配焊丝9的导引。为此,密封元件57以诸如PAI(聚酰胺-酰亚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材料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密封元件57的运动可以由补偿元件58来限定,该补偿元件布置在所述自由空间中并相应地包围密封元件57。补偿元件58通过被挤压而吸收密封元件57的径向运动,由此使得可以以漂浮方式保持密封元件57。这将衰减由密封元件57传送的焊丝9的震动,由此可以保持密封性不受损。用于补偿元件58的适当材料是弹性泡沫材料,诸如泡沫乳胶。
优选地,补偿元件58和密封元件57具有相同长度。
通过将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二部分55附连到主体的第一部分54,例如借助螺纹连接来附连,由此经由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二部分55实现密封元件57和补偿元件58的紧固。这里,螺纹连接必须相应地旋拧到止动器33——即主体的前表面——因此空腔56具有限定的高度,并且密封元件57可以在空腔56内运动。
当第一部分54附连到第二部分55时,在部分54、55之间劈分的空腔被闭合。例如,密封元件57和补偿元件58可以基本上插入到第一部分54内一半,然后将第二部分55旋拧到第一部分54上。相应地,密封元件57和补偿元件58的第二半部由第二部分55接收。
接下来,可以将焊丝入口喷嘴27固定到电流心轴47内,使得线缆芯26也相应地被固定。这表示密封元件57和补偿元件58的附连独立于线缆芯26的紧固,因为密封元件57和补偿元件58的附连基本上在主体前方完成,而线缆芯26的紧固基本上在主体后方完成。因此,刚性主体具有分隔平面的功能。
在这种状态下,焊丝9被引入到焊丝入口喷嘴27中,首先通过密封元件57被引导,然后穿过主体,接着穿过线缆芯26。这也对应于焊丝9的主传送方向。在包括短路的特定焊接过程中,诸如CMT(冷金属过渡)焊接过程,焊丝9也可以向后传送,即,沿着与主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
焊接过程所需的保护性气体5在紧固装置31的区域中和/或紧固装置31区域的下游供应到线缆芯26,通过本发明的方案阻止了保护性气体5朝着焊丝入口元件32逃逸。
这是可行的,原因是密封元件57的轴向开口59设计成匹配焊丝9的直径,所以焊丝在传送过程中持续地被密封元件57包围。
为了减少密封元件57的轴向开口59内的摩擦,将至少一个轴向凹槽60(优选四个凹槽60)整合到密封元件57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60的宽度例如为1mm。这就减少了轴向开口59中焊丝9的摩擦面,并且防止焊丝9阻塞。
在焊丝9的传送过程中产生的磨损碎屑可以沉积在密封元件57的凹槽60中,使得碎屑相应地密封。根据需要,密封元件57连同线缆芯26可以被常规性替换,以防止凹槽60完全被碎屑阻塞。
可以在焊丝入口喷嘴27和电流心轴47之间的分隔平面上实现额外的密封,所以该过渡点也以密封形式设计。为此,该分隔平面包括位于紧固装置31侧部上的径向凹部61,该凹部设计成接纳密封环62。在紧固焊丝入口喷嘴27时,该密封环62被压靠电流心轴47的前表面,因此防止了气体的逃逸。

Claims (7)

1.一种用于紧固在软管组件(21)的联接器(29)中的焊丝入口喷嘴(27),包括焊丝入口元件(32)和用于引导焊丝(9)的线缆芯(26)的紧固装置(31),其中在所述焊丝入口元件(32)和所述紧固装置(31)之间形成主体,并且在所述焊丝入口元件(32)内形成空腔(56),至少一个具有用来引导所述焊丝(9)的轴向开口(59)的密封元件(57)布置在所述空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形成所述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一部分(54),所述焊丝入口元件(32)的第二部分(55)能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54),所述焊丝入口元件(32)中的空腔(56)在所述第一部分(54)和所述第二部分(55)之间劈分,其中所述焊丝(9)通过所述密封元件(57)的所述轴向开口(59)在所述空腔(56)的中部被引导,并且所述空腔(56)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元件(57)的外径,并且所述密封元件(57)设计得比所述空腔(56)更短,因此在所述密封元件(57)和所述空腔(56)之间形成自由空间,并且所述密封元件(57)能在所述空腔(56)中径向地和轴向地移动,并且所述主体设计成用于独立地紧固所述线缆芯(26)和所述密封元件(57)的分隔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丝入口喷嘴(2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开口(59)的直径等于所述焊丝(9)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丝入口喷嘴(27),其特征在于,补偿元件(58)布置在所述密封元件(57)和所述空腔(56)之间的所述自由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丝入口喷嘴(27),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轴向凹槽(60)布置在所述密封元件(57)的所述轴向开口(59)内。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丝入口喷嘴(27),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57)由弹性塑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丝入口喷嘴(27),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元件(58)以弹性大于所述密封元件的塑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丝入口喷嘴(27),其特征在于,密封环(62)沿着所述紧固装置(31)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分隔平面的区域内。
CN201280006950.4A 2011-04-12 2012-03-28 焊丝入口喷嘴 Active CN103547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19/2011A AT510411B1 (de) 2011-04-12 2011-04-12 Drahteinlaufdüse
ATA519/2011 2011-04-12
PCT/AT2012/000081 WO2012139144A1 (de) 2011-04-12 2012-03-28 Drahteinlaufdü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7401A CN103547401A (zh) 2014-01-29
CN103547401B true CN103547401B (zh) 2016-05-18

Family

ID=4597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950.4A Active CN103547401B (zh) 2011-04-12 2012-03-28 焊丝入口喷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14868B2 (zh)
EP (1) EP2655003B1 (zh)
CN (1) CN103547401B (zh)
AT (1) AT510411B1 (zh)
WO (1) WO2012139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0386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Robert J. Centner Compressible end-fitting for welding gun liner
CN105555006B (zh) * 2016-02-16 2018-03-13 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利用熔丝引弧的电极
EP3763009B1 (en) * 2018-03-07 2023-06-07 Relibond APS Power cable end treatment device
JP6756759B2 (ja) * 2018-03-22 2020-09-1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母材の製造装置
EP3799993B1 (de) * 2019-10-03 2024-04-03 SKS Welding Systems GmbH Lichtbogenschweissbrenner
US11738403B2 (en) 2020-01-27 2023-08-29 The Esab Group Inc. Push pull torc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17072A1 (de) * 1976-04-17 1977-11-03 Jun Alexander Binzel Schutzgasschweissbrenner mit schlauchpaket
GB1513907A (en) * 1974-06-25 1978-06-14 Inst Savarjavane Electrical coupling for shielded-arc welding cable
CN1288404A (zh) * 1998-01-13 2001-03-21 弗罗纽斯焊接机械制造两合公司 焊接机的控制设备
CN1816410A (zh) * 2003-07-03 2006-08-09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包括驱动单元和金属丝缓冲贮存器的焊炬
CN1938119A (zh) * 2004-01-27 2007-03-28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焊条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3013A (en) * 1984-08-08 1985-11-12 Lenco, Inc. Gas seal for MIG gu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13907A (en) * 1974-06-25 1978-06-14 Inst Savarjavane Electrical coupling for shielded-arc welding cable
DE2617072A1 (de) * 1976-04-17 1977-11-03 Jun Alexander Binzel Schutzgasschweissbrenner mit schlauchpaket
CN1288404A (zh) * 1998-01-13 2001-03-21 弗罗纽斯焊接机械制造两合公司 焊接机的控制设备
CN1816410A (zh) * 2003-07-03 2006-08-09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包括驱动单元和金属丝缓冲贮存器的焊炬
CN1938119A (zh) * 2004-01-27 2007-03-28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焊条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99478A1 (en) 2013-11-14
EP2655003B1 (de) 2015-01-21
WO2012139144A1 (de) 2012-10-18
US9314868B2 (en) 2016-04-19
AT510411A4 (de) 2012-04-15
EP2655003A1 (de) 2013-10-30
CN103547401A (zh) 2014-01-29
AT510411B1 (de) 201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7401B (zh) 焊丝入口喷嘴
US9533369B2 (en) Plug part and socket part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a pipe elbow of a water-cooled welding torch and connecting device
CN102046321B (zh) 用于焊枪的接触管
US7176412B2 (en) Taper locking features between components of a welding device
WO2011029109A3 (de) Schlauchpaket und kupp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schweissvorrichtung
US20070231097A1 (en) Cutting Tool and Adaptor
EP0696492A1 (en) Wire feeder torch
US20130048699A1 (en) System for securing a wire core in a coupling and wire inlet nozzle for such a securing system
US10300550B2 (en) Universal conduit liner for a welding torch
WO2006001145A1 (ja) アーク溶接ロボット
US9636767B2 (en) Plug part and socket part for detachably connecting a tube elbow of a gas-cooled welding torch to a hose packet, and connecting device with such a plug part and socket part
US20050072764A1 (en) Multi-piece front loading liner
JP2011143534A (ja) 工具用チャック
US3196249A (en) Apparatus for gas-shielded consumable-electrode arc welding
US9895762B2 (en) Wire feeder connection
KR100729441B1 (ko) 탄산가스 용접토치
JP7323998B2 (ja) 溶接トーチ
KR20020042604A (ko) 씨오투 아크용접기용 연장케이블의 어댑터구조
EP0917923B1 (en) Wire feeder torch
JPH08118119A (ja) チャック装置
KR200287045Y1 (ko) 씨오투 아크용접기용 연장케이블의 어댑터구조
JPS62176685A (ja) プラズマア−ク加工装置
CN106475663A (zh) 焊接过程送丝适配器
US20070113901A1 (en) Cooling apparatus
JP3213091U (ja) ナットおよびボルト溶接用電極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