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2507A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42507A CN103542507A CN201310518202.0A CN201310518202A CN103542507A CN 103542507 A CN103542507 A CN 103542507A CN 201310518202 A CN201310518202 A CN 201310518202A CN 103542507 A CN103542507 A CN 1035425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itioning
- wind blade
- connecting rod
-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2880 Finger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及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本发明利用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及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分为纵向导风板与横向导风叶,在送风时,可以通过纵向导风板与横向导风叶分别对上、下和左、右的风向进行调整。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及图2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的横向导风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横向导风叶1001通过连杆1002连接成组,安装在出风口,由人工手动调整位置的方式来实现左、右方向的气流方向改变,空调内连杆的主要作用是将分散的横向导风叶连接成组,若需要实现空调的左、右摆风,就需要人工拔动连杆,带动横向导风叶发生偏转,当使用人工改变其位置时,人的手指稍不注意就会触及到空调的贯流风扇,导致手指受伤。
同时,在空调制冷运行时,空调调节气流的密度大于房间空气的密度,此时,调节气流下沉,影响横向导风叶对风向的调整,需要横向导风叶向下移动以更好地进行三维送风;在空调制热运行时,空调调节气流的密度低于房间空气密度,此时,调节气流向上飘浮,影响横向导风叶对风向的调整,需要导风叶片向上移动以更好地进行三维送风,但在现有技术中,横向导风叶固定在出风口,无法进行升降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及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利用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纵向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移动。
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
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滑动部;
第二连杆,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可相对旋转;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横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横向偏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连接于所述齿轮的第二电机,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适配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风叶片包括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连杆轴以及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安装轴。
优选地,所述纵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底座内,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导风叶片的位置处设置开口,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的部分或者整体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底座内。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四周边缘形成向出风口内部突起的导风鳍。
优选地,所述纵向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底座、所述出风口底部和所述出风口顶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的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或顶部。
优选地,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当空调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顶部;
当空调制冷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底座内。
优选地,当所述空调运行在不需要左、右摆风的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整体移入所述空调的底座内。
本发明的空调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本发明利用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杆装置的横向导风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传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传动装置的第二连杆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传动装置的第三连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传动装置的导风叶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空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空调的导风叶片处于出风口顶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空调的导风叶片处于出风口底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空调第二实施例的导风叶片下降到底座内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空调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动装置。
参照图3至图6,图3是本发明传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传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传动装置的第二连杆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20、导风叶片30及横向传动机构40。
所述第一连杆10包括驱动杆101、设置于所述驱动杆101一端的第一滑动部102;所述第二连杆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20一端的第二滑动部201,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可相对旋转;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为与所述驱动杆101垂直的滑杆;且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杆101的底端,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为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杆101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为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适配的套环。同理,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为与所述第二连杆20垂直的滑杆;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为与所述第二滑动部201适配的套环。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为圆柱形,所述套环的内环与所述滑杆的外径适配,所述套环内径略大于所述滑杆外径,装配后的所述套环能沿所述滑杆滑动,且两者之间可相对旋转。同时,在所述套环上远离所述第二连杆20的一侧,设有安装口2011,以方便将所述套环安装至所述滑杆。所述套环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使得受力均匀,且上、下移动方向的控制更为精确。当所述第二连杆20受到上、下方向上的拉力时,所述第二滑动部201沿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上、下移动,本发明中,所述上、下移动指如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如图3至6所示,所述导风叶片30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0;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被所述第二安装孔302限定,因此当所述第二连杆20被所述第一连杆10带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随所述第二连杆20被横向拉动,且当所述第二连杆20的第二滑动部201随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上、下滑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随之上、下移动。
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与所述驱动杆101的一端连接,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通过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10、所述第二连杆2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横向偏转,本发明中,所述的横向偏转指如图4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偏转。上述出风口是指设置在换热器前端,用于排出经过调节(制冷、制热、加湿等)的空气的排出口,即空调的送风口。另外,如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在非工作状态下通常利用导风板11封闭出风口。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杆10还包括支撑部103,所述支撑部103大致平行于所述滑杆,且位于所述滑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20的一侧,用于支撑所述滑杆,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03为L形,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杆101的底面,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的底端,使所述滑杆的连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包括曲柄401和第一电机402,所述曲柄401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02,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驱动杆101,所述曲柄401与所述第一电机402的相对偏转角度范围为±15度。所述第一电机402带动所述曲柄401运动,所述曲柄401的运动方向为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旋转,且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上还设有挡块,将所述曲柄401的运动范围限定,本实施例中,限定的运动范围在±15度之间,显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运动范围,也可以是±20度、±10度等,只要能达到使所述导风叶片30横向偏转的角度符合需求即可。当然,横向传动机构40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能够驱动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20左、右往复移动的曲柄连杆机构。
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风叶片30的纵向传动机构50,当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动部201沿所述第一滑动部102纵向滑动;也即,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上、下移动,此时,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0,所述第二连杆20随所述导风叶片30上、下移动,从而,所述第二滑动部201沿所述第一滑动部102纵向滑动。此时,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的位置被改变,所述导风叶片30可以在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导风叶片30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13内隐藏,因此,所述导风叶片30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上述导风叶片30在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是指导风叶片30可以由靠近出风口底部的位置移动到靠近出风口顶部的位置或者由靠近出风口顶部的位置移动到靠近出风口底部的位置,如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如图13至图17所示,图13是空调的导风叶片处于出风口顶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空调的导风叶片处于出风口底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剖视图;图16是图14的剖视图。当空调制热运行时,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导风叶片30移动到空调出风口的底部(即靠近底座的位置),如图14和图16所示导风叶片30所处的位置;当空调制冷运行时,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导风叶片30移动到空调出风口的顶部,如图13和图15所示导风叶片30所处的位置;当不需要左、右摆风时,纵向传动机构50还可以带动导风叶片30下移到底座的内部容置空间中,直至导风叶片全部隐藏到底座内,如图17所示,图17是本发明空调第二实施例的导风叶片下降到底座内的剖视图,此时需要在底座上设置用于收容第二连杆20和导风叶片30的开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含上述传动装置。
参照图3至图9,图7是本发明传动装置的第三连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传动装置的导风叶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空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空调包括导风叶片30和纵向传动机构50,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导风叶片30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当空调制热运行时,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导风叶片30移动到空调出风口的底部,如图14和图16所示导风叶片30所处的位置;当空调制冷运行时,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导风叶片30移动到空调出风口的顶部,如图13和图15所示导风叶片30所处的位置;当不需要左、右摆风时,纵向传动机构50还可以带动导风叶片30下移到底座的内部容置空间中,直至导风叶片全部隐藏到底座内。
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安装板60,所述导风叶片30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0;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60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6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出风口内移动;也即,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0并被限定,因此当所述第一安装板60被带动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也随之产生纵向位移。
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20及横向传动机构40。所述第一连杆10包括第一滑动部102;所述第二连杆20包括第二滑动部201,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20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02可相对旋转;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至图7中所示,第一连杆10还包括驱动杆101,第一滑动部102设置于驱动杆101的一端,第二滑动部201设置在第二连杆20上靠近第一滑动部102的一端,当所述第二连杆20受到上、下方向上的拉力时,所述第二滑动部201沿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上、下移动。
如图3至6所示,所述导风叶片30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0;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被所述第二安装孔302限定,因此当所述第二连杆20被所述第一连杆10带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随所述第二连杆20被横向拉动,且当所述第二连杆20的第二滑动部201随所述第一滑动部102上、下滑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随之上、下移动。
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与所述第一连杆10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10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20上的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出风口内横向偏转。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包括曲柄401和第一电机402,所述曲柄401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02,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驱动杆101,所述曲柄401与所述第一电机402的相对偏转角度范围为±15度。所述第一电机402带动所述曲柄401运动,所述曲柄401的运动方向为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旋转,且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上还设有挡块,将所述曲柄401的运动范围限定,本实施例中,限定的运动范围在±15度之间,显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运动范围,也可以是±20度、±10度等,只要能达到使所述导风叶片30横向偏转的角度符合需求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60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齿条601。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包括齿轮501和连接于所述齿轮501的第二电机502,所述齿轮501与所述第一齿条601适配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02带动所述齿轮501旋转,此时,由于所述第一齿条601与所述齿轮501啮合,因此,在所述齿轮501旋转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齿条601随之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60上、下运动,此时,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的安装轴302被所述第二安装孔602限定,当所述第一安装板60被带动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也随之产生纵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20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202;所述第一安装板6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602;所述导风叶片30包括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02的连杆轴301以及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602的安装轴302;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的安装轴302被所述第二安装孔602限定,因此当所述第二连杆20被所述第一连杆10带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被所述第二连杆20横向拉动,且当所述第一安装板60被带动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也随之产生纵向位移。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4及图7,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三连杆70和第二安装板80,所述第三连杆70一端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0,所述第三连杆70被所述第二连杆20带动,且所述第三连杆7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701,所述第三安装孔701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杆轴301;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10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20及所述第三连杆70上的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出风口内横向偏转。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第二连杆20和所述第三连杆70上设有安装槽203,所述安装槽203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02及所述第三安装孔701相通,在进行拆装时,所述安装槽203方便了拆装过程的进行。所述第一安装板60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齿条601。所述第二安装板80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二齿条801,所述第二齿条801与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上的齿轮50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80上设有第四安装孔802;所述第四安装孔802旋转连接于所述安装轴302;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60及所述第二安装板8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产生纵向位移。由于所述导风叶片30的安装轴302被所述第四安装孔802限定,因此当所述第三连杆70被所述第二连杆20带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被所述第三连杆70横向拉动,且当所述第二安装板80被带动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也随之产生纵向位移。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空调还包括导风板11和用于带动所述导风板11旋转的旋转轴(图未示),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导风板11的两端,且所述旋转轴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杆20;所述空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风板11的第三电机(图未示),在空调启动和运行时,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导风板旋转,以打开或者关闭空调的出风口,并且在所述导风板11的打开状态下,还能够通过所述导风板11的旋转执行上、下摆风。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传动机50与所述第一安装板60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底座13内,所述底座13上对应所述导风叶片30的位置处设置开口(图未示),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30的部分或者整体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底座13内。如图8至图16所示,图10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中所示空调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安装轴302上设有第三滑动部3021;本实施例中,位于空调出风口下方的所述底座13设有若干开口,这些开口的位置分别与各所述导风叶片30对应,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和所述第一安装板60设置在所述底座13内的空腔中,所述导风叶片30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导风叶片30的所述第三滑动部3021穿过上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安装板60连接并可在纵向传动机构50的驱动下纵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的四周边缘形成向出风口内部突起的导风鳍12,所述导风鳍12可以对出风口的气流进行细化。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用于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底座13、所述出风口底部和所述出风口顶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也即,所述导风叶片30除了可以在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外,还可以进一步下降到所述底座13内的空腔中,从而使所述导风叶片30全部离开出风口,隐藏到底座内。由于所述第二连杆20是横向设置的条状部件,因此,所述底座13上除了要设置用于引导所述导风叶片30整体下降到所述底座内的开口外,还要设置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连杆20下降到所述底座13内的开口。当所述导风叶片30和所述第二连杆20收入所述底座13后,出风口全部敞开,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可以改善出风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18,图18是本发明空调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的导风叶片30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或顶部,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
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100、当空调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顶部;如图13及图15所示,在空调制热运行时,空调调节气流(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的空气)的密度低于房间空气密度,调节气流向上飘浮,控制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推动所述第一安装板6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0的所述导风叶片30上移;同时,所述第三滑动部3021沿所述开口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20沿所述第一连杆10的第一滑动部102向上运动,此时,位于相邻两所述导风叶片30之间的导风口与向上漂浮的调节气流同步上移,从而使得所述空调对于风向的控制更为准确。
S200、当空调制冷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底部。如图14及16所示,在空调制冷运行时,空调调节气流(经换热器吸热降温后的空气)的密度大于房间空气的密度,调节气流下沉,控制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拉动所述第一安装板60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0的所述导风叶片30下移;同时,所述第三滑动部3021沿所述开口向下移动,带动所述第二连杆20沿所述第一连杆10的第一滑动部102向下运动,此时,位于相邻两所述导风叶片30之间的导风口与下沉的调节气流同步下移,从而使得所述空调对于风向的控制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底座内。如图14及16所示,所述纵向传动机构50控制第一安装板60拉动所述导风叶片30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滑动部3021沿所述开口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向下运动并移入所述空调的底座内。图14及16中所示为所述导风叶片30部分隐藏时的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空调运行在不需要左、右摆风的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整体移入所述空调的底座内。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空调运行在不需要左、右摆风的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安装板60拉动所述导风叶片30向下运动,所述第三滑动部3021沿所述开口向下移动,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沿所述开口向下运动,最终控制所述导风叶片30整体移入所述空调的底座13内,完全隐藏在所述空调的底座13中,此时,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完全打开,不会受到所述导风叶片30对于调节气流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风叶片30的横向传动机构40,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横向偏转;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需要左、右摆风时,控制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通过所述第一连杆10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20上的所述导风叶片30产生偏转,进入相邻两所述导风叶片30之间的调节气流随所述导风叶片30的偏转而被调整风向,使所述空调执行左、右摆风。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还包括导风板11和用于带动所述导风板11旋转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导风板11的两端;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需要上、下摆风时,控制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导风板11旋转。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启动和运行时,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导风板11旋转,以打开或者关闭空调的出风口,并且在所述导风板11的打开状态下,还能够通过所述导风板11的旋转执行上、下摆风。
上述动作参数由所述空调的CPU进行程序设定控制,并随之发出控制指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纵向传动机构5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纵向移动,以改变所述导风叶片30在出风口内的位置,在不需要左、右摆风时,还可以将所述导风叶片30全部下降到出风口下方的空调底座13内隐藏,所述导风叶片30可以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克服调节气流与室内空气之间的密度差异对风向调整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所述横向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导风叶片30横向偏转以实现空调的左、右摆风;利用旋转轴带动所述导风板11转动不同角度以配合导风叶片的横向偏转,实现空调的上、下摆风;本发明实现了智能控制空调三维送风,不需要人工拨动,避免了操作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了对进入空调的气流的风向调整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叶片和纵向传动机构,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空调的出风口内纵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底部和顶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纵向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
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滑动部;
第二连杆,包括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可相对旋转;所述导风叶片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横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连杆带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的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横向偏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齿条,所述纵向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连接于所述齿轮的第二电机,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适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风叶片包括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连杆轴以及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安装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底座内,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导风叶片的位置处设置开口,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口内纵向移动时,所述导风叶片的部分或者整体经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底座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四周边缘形成向出风口内部突起的导风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导风叶片在所述底座、所述出风口底部和所述出风口顶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
10.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空调的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的底部或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当空调制热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顶部;
当空调制冷运行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出风口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空调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导风叶片移动到所述空调的底座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运行在不需要左、右摆风的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叶片整体移入所述空调的底座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8202.0A CN103542507B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8202.0A CN103542507B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2507A true CN103542507A (zh) | 2014-01-29 |
CN103542507B CN103542507B (zh) | 2019-04-16 |
Family
ID=49966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1820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42507B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4250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0440A (zh) * | 2017-12-28 | 2018-05-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 |
CN108061369A (zh) * | 2017-12-08 | 2018-05-22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自动摆风结构及空调器 |
CN114811720A (zh) * | 2021-01-22 | 2022-07-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内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4411B2 (ja) * | 1990-10-22 | 1996-02-1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JPH0886506A (ja) * | 1994-09-20 | 1996-04-02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173616A (zh) * | 1996-02-22 | 1998-0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的风向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370960A (zh) * | 2002-04-03 | 2002-09-25 | 春兰(集团)公司 | 柜式空调器水平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
CN101042252A (zh) * | 2006-03-23 | 2007-09-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方法 |
JP2008175431A (ja) * | 2007-01-17 | 2008-07-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02313347A (zh) * | 2010-07-02 | 2012-0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及空调机室内机 |
CN103307725A (zh) * | 2013-06-07 | 2013-09-18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
-
2013
- 2013-10-28 CN CN201310518202.0A patent/CN10354250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4411B2 (ja) * | 1990-10-22 | 1996-02-1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
JPH0886506A (ja) * | 1994-09-20 | 1996-04-02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173616A (zh) * | 1996-02-22 | 1998-0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器的风向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370960A (zh) * | 2002-04-03 | 2002-09-25 | 春兰(集团)公司 | 柜式空调器水平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
CN101042252A (zh) * | 2006-03-23 | 2007-09-26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方法 |
JP2008175431A (ja) * | 2007-01-17 | 2008-07-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02313347A (zh) * | 2010-07-02 | 2012-01-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及空调机室内机 |
CN103307725A (zh) * | 2013-06-07 | 2013-09-18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61369A (zh) * | 2017-12-08 | 2018-05-22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自动摆风结构及空调器 |
CN108061369B (zh) * | 2017-12-08 | 2020-07-14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自动摆风结构及空调器 |
CN107990440A (zh) * | 2017-12-28 | 2018-05-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 |
CN107990440B (zh) * | 2017-12-28 | 2024-05-1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设备 |
CN114811720A (zh) * | 2021-01-22 | 2022-07-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内机 |
CN114811720B (zh) * | 2021-01-22 | 2023-11-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2507B (zh) | 2019-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42506B (zh) | 一种传动装置和空调 | |
CN108731105B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023977B (zh) |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 |
CN104676864B (zh) |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和方法 | |
CN205119397U (zh) |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04629846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03810550U (zh) | 室内空调器 | |
CN106352405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1696729U (zh) | 调节风阀 | |
CN106403231A (zh) |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06765602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组件 | |
CN203592877U (zh) | 车辆空气循环系统 | |
CN103542507A (zh) |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579499U (zh) | 风管机 | |
CN208222679U (zh) | 空调器 | |
CN204665472U (zh) | 一种风管机 | |
CN206609054U (zh) |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空调 | |
CN20279224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6001605U (zh) | 圆形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 | |
CN2101188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240939B (zh)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459173U (zh) | 空调器 | |
CN106642363A (zh) | 制热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 |
CN208920272U (zh) | 空调器 | |
CN111023285B (zh) | 一种具有双向导风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