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8627B -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8627B
CN103518627B CN201310428105.2A CN201310428105A CN103518627B CN 103518627 B CN103518627 B CN 103518627B CN 201310428105 A CN201310428105 A CN 201310428105A CN 103518627 B CN103518627 B CN 103518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l strain
wood
bacterium
based materials
sub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81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8627A (zh
Inventor
邱坚
何海珊
罗蓓
伍建玲
伍建榕
甘昌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281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8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8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8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6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i>Daldinia</i><i>?childiae</i>)L2Ma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5954。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浸染能力,浸染时间短且深度大,在材料表面能形成美观的色泽及纹理,且对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用所述菌株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扩繁与接菌培养步骤,首先将菌株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活化与扩繁7-15天,然后将木质基材料灭菌,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6~8周即可。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所制得的菌纹木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且对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无影响,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侵染时间短且深度大,色泽及纹理美观,对木质基材料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的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木材的真菌色变长期以来被视为木材的缺陷,降低了木材的价值,实际上真菌的色变,如线条、染色等,具有自然天成、独一无二的特点,当腐朽不严重时可以作为木材的一种奇妙的修饰。若利用这种带有自然线条或色彩的木材制作工艺品,如花瓶、耳环、钢笔、贴木单板等,可提高木材的附加价值。带有天然花纹和色泽的菌纹木在市场,尤其装饰、装修、工艺品市场将会受到欢迎。
但是天然获得的菌纹木仍存在以下不足:1、原料不易获得,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因为天然菌纹木在自然界中只有在具有可形成菌纹木的菌种存在时才有可能形成,所以只有少部分林中的枯枝倒木中能找到少量菌纹木;2、天然菌纹木形成的时间长,受到很多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干燥、寒冷、缺氧、阳光强烈、其他微生物干扰等;3、天然菌纹木在自然条件下形成,常常存在某些菌种对木质基材料侵染过度的问题,导致材料的强度损失严重,无法进行加工使用,或者渗透性明显增加,在进行防腐、阻燃等后处理时会吸入过多的药剂,导致成本成倍增加;4、天然菌纹木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木材大小、形态不可预见,加工时或将损失美观线条的部分;5、天然菌纹木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易受到虫害或其他真菌侵染,使木材不完整或形成不美观的腐朽或变色。
因此,有必要分离、改良一种侵染时间短且深度大,色泽及纹理美观,对木质基材料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的菌株,用其对木质基材料进行侵染处理制备菌纹木,以满足装饰、装修、工艺品制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侵染时间短且深度大,色泽及纹理美观,对木质基材料物理力学强度无影响的真菌菌株。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所述真菌菌株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外,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体积百分数。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命名为L2Ma,经鉴定为轮层炭角菌属的一种真菌(Daldiniachildiae)的一个株系,是从腐朽的树桩、倒木或枯枝中分离得到,已于2012年4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080),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5954。
一种用所述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与扩繁、接菌培养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菌株活化与扩繁:将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接种到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黑暗培养7~15天,得活化与扩繁菌株;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为PDA培养基、PDA液态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B、接菌培养: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灭菌后,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6~8周,即得菌纹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发明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的侵染效果好,在短时间内即可在木质基材料表面及内部产生美丽的花纹和颜色。采用固体或液体接菌法,在处理后的第8周,基材表面与内部均有纹理和色斑产生,深度可达3cm。
2、本发明所述菌株对木质基材料的侵染方式非常多样,能够产生不同的花纹效果。采用固体接菌法,有利于形成较细小、色彩较浅的花斑纹。而采用液体接菌法,有利于形成颜色深、宽度较大的线条。
3、本发明所述菌株及菌纹木的制备方法对木质基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如质量、硬度、顺纹抗压强度等无明显影响。接菌处理后的第8周,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真菌的菌丝体主要位于木质基材料的细胞腔中,对细胞壁几乎无损伤。由于菌丝没有对木质基材料的细胞壁形成明显的破坏,所制备的菌纹木在质量、硬度、强度等方面的性能与健康材无明显差别。
4、本发明所述菌纹木的制备方法技术路线合理、操作流程简单、原料易得、成功率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中西南桤木处理8周后横切面的表面的花纹。
图2为实施例3中西南桤木处理8周后纵切面的表面的花纹。
图3为实施例3中西南桤木处理8周后纵向剖面上的花纹。
图4为实施例4中西南桦木处理6周后横切面的表面的花纹。
图5为实施例4中西南桦木处理6周后纵切面的表面的花纹。
图6为实施例4中西南桦木处理6周后纵向剖面上的花纹。
图7为实施例4中西南桦木处理8周后横切面的表面的花纹。
图8为实施例4中西南桦木处理8周后纵切面的表面的花纹。
图9为实施例4中西南桦木处理8周后纵向剖面上的花纹。
图10为实施例10中西南桦木处理后的横切面表层花纹的扫描电镜图。
图11为实施例10中西南桦木处理后弦切面具花纹处扫描电镜图。
图12为实施例10中西南桦木处理后径切面具花纹处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已于2012年4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080),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5954。
所述菌株能够在木质基材料表面形成黑色、灰色、褐色、棕色的线状、带状、块状、团状、点状花纹中任一种或几种。
所述菌株在接种到木质基材料后的第6~8周即能在木质基材料的表面及内部产生花纹。
所述菌株是通过下述具体步骤获得的:
A、标本采集:在腐朽树桩、倒木或枯枝中,采集具有黑色、灰色、褐色、棕色的线状、带状、块状、团状或点状花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保存备用;
B、菌株分离与筛选:将采集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破碎、消毒后,置于富集培养基中在22~30℃黑暗中静置培养7~12天至长出菌丝;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将圆周状发散生长,生长快,菌落白色至透明,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边缘平整的菌落挑取,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22~30℃黑暗中静置培养5~10天至菌落长出;增殖培养基为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C、菌种保存:挑取增殖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旺盛者接种至保存培养基中,在22~30℃黑暗中静置培养5~10天,于4℃冰箱中保存;保存培养基为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PD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160~240、葡萄糖10~20、琼脂14~20、自然pH;
PD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优选为:马铃薯200、葡萄糖15、琼脂17、pH6.5~7.0;
M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麦芽膏21~28、琼脂14~20、PH6.0~7.5;
M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优选为:麦芽膏25、琼脂17、PH6.5~7.0;
O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燕麦片27~33、琼脂14~20、PH6.0~7.5;
OA培养基成分以g/L优选为:燕麦片30、琼脂17、PH6.5~7.0。
步骤A所述的标本采集是在温暖潮湿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进行。
步骤A所述的标本采集优选在温暖潮湿的阔叶林中进行。
步骤A所述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采集后需冷藏保存备用,冷藏温度为4℃。
步骤A所述的标本采集优选在杨柳科杨属、桦木科桤属、桦木属、蔷薇科樱桃属、杉科杉木属、木棉科轻木属或壳斗科栎属树种的腐朽树桩、倒木或枯枝中,采集具有黑色、灰色、褐色、棕色的线状、带状、块状、团状或点状花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保存备用。
所述杨属树种优选毛白杨。
所述桦木属树种优选西南桦。
所述桤属树种优选西南桤木。
步骤B所述的破碎,是用解剖刀将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切成0.3~0.7cm×0.3~0.7cm×0.3~0.7cm的小块。
步骤B所述的消毒,是用75%酒精浸泡消毒10~15s,再用0.1%升汞浸泡消毒3~7min,再用灭菌蒸馏水清洗3次。
步骤B所述的富集培养的条件优选:26℃黑暗静置培养9天。
步骤B所述的菌株分离与筛选是从富集培养基中将圆周状发散生长,生长快,菌落白色至透明,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边缘平整的菌落挑取,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
步骤B所述的增殖培养的条件优选:26℃黑暗静置培养9天。
步骤C所述的保存培养的条件优选:26℃黑暗静置培养8天。
一种用所述的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与扩繁、接菌培养工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菌株活化与扩繁:将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接种到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培养7~15天,得活化与扩繁菌株;
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为PDA培养基、PDA液态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B、接菌培养: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灭菌后,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6~8周,即得菌纹木。
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后处理步骤,将接菌培养后得到的菌纹木刮去表面的菌丝,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8~10%。
PDA液态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160~240、葡萄糖10~20、自然PH。
PDA液态培养基成分以g/L计优选为:马铃薯200、葡萄糖15、PH6.5~7.0。
步骤B所述的木质基材料为原木、实木块、木板、木皮、木薄片、木棒、异形木制品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步骤B所述的木质基材料的树种可以为任意树种。
步骤B所述的木质基材料的树种优选自杨柳科杨属、桦木科桤属、桦木属、蔷薇科樱桃属、木棉科轻木属或壳斗科栎属树种。
步骤B所述的木质基材料的树种更优选自毛白杨、西南桦、西南桤木、思茅松。
步骤B所述的木质基材料在接种前,可根据需要加工成任意的形状。
步骤B所述的灭菌,是将木质基材料在高压蒸汽式灭菌器中,在121℃下灭菌处理20分钟以上。
步骤B所述的灭菌,是将木质基材料置于培养瓶中,将蛭石倒入培养瓶中至覆盖木质基材料,加少量水使木质基材料及蛭石湿润,盖上瓶盖,置于高压蒸汽式灭菌器中,在121℃灭菌60分钟。
步骤B所述的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固体接菌时是将含有菌落的培养基切成与待接种木质基材料大小、形状相近的菌块,将至少一块菌块贴在木质基材料表面。
所述菌块的尺寸和形状优选为边长1~4cm的三角形、方形、多边形或面积相近的圆形。
所述菌块的总面积在2cm2以上。
步骤B所述的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与活化及扩繁后的菌株充分接触,在液体接菌时,是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浸入含有菌落的培养液中,且/或将成团的菌丝体夹取置于木质基材料的表面或附近。
所述菌丝体的夹取量与木质基材料的体积比为0.1~0.5:1。
所述菌丝体的夹取量的总体积在1cm3以上。
实施例1
——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的获得、鉴定与保藏。
(1)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的获得与鉴定。
本发明所述的轮层炭角菌属真菌,是从樱桃属的腐朽的树桩、倒木或枯枝中分离得到。样品采自云南省昆明市金殿公园附近阔叶林地,采集一株樱桃属的已腐朽的且在木质部出现黑色线条花纹的树桩样品100g,连带其上面的半圆形真菌子实体。
将采集的已腐朽树桩样品,以解剖刀切成0.3~0.5cm×0.3~0.5cm×0.3~0.5cm的小块,用75%酒精浸泡消毒10~15s,再用0.1%升汞浸泡消毒5min,再用灭菌蒸馏水清洗3次。然后置于富集培养基中在26℃±2℃黑暗中,静置培养10天至长出菌丝;富集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然后将圆周状发散生长,生长快,菌落白色至透明,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边缘平整的菌落挑取,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在26℃±2℃黑暗静置培养9天;富集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待菌落长出后,挑取长势旺盛者保存培养,先在28℃黑暗静置培养8天,再于4℃冰箱中保存;保存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PD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200、葡萄糖15、琼脂17、PH6.5~7.0。
对上述分离的菌株L2Ma,通过生物学特性观察,进行进一步的形态鉴定,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A、形态特征: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菌落直径超过9cm,生长快,菌落由白色透明转变为褐色,圆周状发散生长;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边缘平整;后期菌落变为黑色,平板培养基染黑色;菌丝体散发特别的清香气味;在樱桃树桩上具黑色半球形炭质子实体,子实体内部具轮层。
B、培养特征:以液体马铃薯培养基在摇床上培养的菌丝体呈不规则块状,培养液初期无可溶性色素。在木块上接种培养期间未形成子实体。
C、菌株的稳定性:该菌生长温度范围在3~35℃,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喜好偏微酸性的环境,生长PH值为4.5~7.2之间,最适宜PH值为6.5~7.0之间。
D、5.8S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5.8SrDNA序列测定,以菌株L2Ma的总DNA为模板,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及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的引导下PCR扩增该菌株的5.8SrDNA序列,PCR反应体系为:2μlDNA模版、1.5μl引物ITS1、1.5μl引物ITS4、Taqmix22μl、去离子水20μl,共50ul。PCR反应程序:a、94℃4min;b、94℃1min,50℃45s,72℃1min,35个循环;c、72℃10min。
将PCR反应产物送到生物公司测序得ITS序列,经复检,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菌株L2Ma与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的5.8S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7%。通过序列比对和形态特征将菌株L2Ma鉴定为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
(2)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的保藏。
通过上述鉴定结果,确认菌株L2Ma为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的一个株系,命名为L2Ma,于2012年4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080),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5954。
实施例2
——由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液体法)。
(1)菌纹木制备。
将本发明的L2Ma菌株Daldiniachildiae,CGMCCNo:5954,接种到PDA液态培养基上,在26℃±2℃下黑暗摇床培养9天,形成直径0.1~3cm的菌丝体及其菌丝体孢子悬浮液。
PDA液态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200、葡萄糖17、pH6.5~7.0。
然后,将待接种的西南桦木原木锯成2cm×2cm×2cm的方形木块(共计12块),装在底面直径6cm高11cm的培养瓶中。接着,将蛭石倒入培养瓶中至覆盖木块,加少量水使木块及蛭石湿润,但无多余水分溢出,盖上瓶盖,置于高压蒸汽式灭菌器中,在121℃灭菌40分钟。
夹取木块放入菌悬液中沾上菌丝或孢子后,放入一并经过消毒的蛭石中,并将成团的菌丝体夹取置于木块表面,所夹菌丝体积与木块体积的比值为0.3:1。在26℃±2℃下黑暗培养,6周后取出其中6块木块,8周后取出剩余6块木块。最后,将木块刮去表面的菌丝,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10%,得菌纹木。
(2)结果观察。
分别将接种6周及8周的木块用BenQScanner5560扫描仪在2400分辨率下扫描后劈开木块观察。
侵染深度:接种6周及8周,线条均贯穿木块。
花纹的颜色和类型:接种6周,木块表面形成黑色、深褐色、棕色的线条,以及块状、团状、点状的花纹,内部形成宽约0.1~0.3cm的深褐色至黑色线条形成长的带状、弯曲的黑色、深棕色、蓝黑色花纹。接种8周,木块表面形成的线条及染色颜色更深,线条及染色面积更大,尤其是染色的面积明显增加。
实施例3
——由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固体法)。
(1)菌纹木制备。
首先,将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4℃±2℃下黑暗静置培养15天,形成布满平板培养基的生长旺盛的菌落;PD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160、葡萄糖20、琼脂17、pH6.5~7.0。
然后,将待接种的西南桤木原木锯成2cm×2cm×2cm的方形木块(共计12块),分别装在底面直径6cm高11cm的培养瓶中。接着,将蛭石倒入培养瓶中至覆盖木块,加少量水使木块及蛭石湿润,盖上瓶盖,置于高压蒸汽式灭菌器中,在121℃灭菌40分钟。
用解剖刀将菌落及其培养基切成边长2cm的方形菌块,用镊子将6块菌块夹取,贴在灭菌木块的表面,在28℃±2℃下黑暗培养,6周后取出其中6块木块,8周后取出剩余6块木块。最后,将木块刮去表面的菌丝,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8%,得菌纹木。
(2)结果观察。
分别将接种6周及8周的木块用BenQScanner5560扫描仪在2400分辨率下扫描后劈开木块观察。
侵染深度:接种6周、8周,线条均贯穿木块。
花纹的颜色和类型:木块表面形成长的细线状、弯曲的黑色、褐色线条,以及块状、团状、点状的花纹;内部形成长的带状、弯曲的黑色、褐色的花纹;颜色与实施例2获得的菌纹木相比普遍较浅。
实施例4
——由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液体法)。
(1)菌纹木制备。
将本发明的L2Ma菌株Daldiniachildiae,CGMCCNo:5954,接种到PDA液态培养基上,在28±2℃下黑暗摇床培养7天,形成直径0.1~3cm的菌丝体及其菌丝体孢子悬浮液。
PDA液态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240、葡萄糖10、pH6.0~7.5。
然后,将待接种的西南桦木原木锯成2cm×2cm×3cm的方形木块(共计50块,按GB1931-1991《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烘至绝干,用精确到0.001的电子天秤称量每一木块的绝干质量),分别装在底面直径6cm高11cm的培养瓶中。接着,将蛭石倒入培养瓶中至覆盖木块,加少量水使木块及蛭石湿润,但无多余水分溢出,盖上瓶盖,置于高压蒸汽式灭菌器中,在121℃灭菌40分钟。
夹取木块放入菌悬液中沾上菌丝或孢子后,放入一并经过消毒的蛭石中,并将成团的菌丝体夹取置于木块表面,所夹菌丝体积与木块体积的比值为0.3:1。在26℃±2℃下黑暗培养,6周取出10块,8周取出40块。最后,将木块刮去表面的菌丝,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8%,得菌纹木。
(2)结果观察。
侵染深度:分别取6周与8周的木块各10块,劈开观察侵染深度。6周时,木块表面形成花纹,内部线条几乎贯穿木块;到8周,木块表面形成花纹,内部线条贯穿木块。
花纹的颜色和类型:第6周结束时,木块表面形成灰色、棕色、褐色、黑色的颜色深浅不一的片状染色及不规则带线,部分带线包裹染色,部分带线被染色包裹,劈开观察,可见闭合成圈的、宽带线状花纹,贯穿木块;第8周结束时,木块表面的带线花纹和染色更趋向于黑褐色、黑色,花纹数量更多,内部线条颜色更深更清晰。
实施例5
——由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固体法)。
(1)菌纹木制备。
首先,将轮层炭角菌属真菌(Daldiniachildiae)L2Ma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5℃±2℃下黑暗静置培养9天,形成布满平板培养基的生长旺盛的菌落;PDA培养基成分以g/L计为:马铃薯180、葡萄糖17、琼脂17、pH7.0~7.5。
然后,将待接种的西南桤木原木锯成7cm×5cm×5cm的方形木块(共计40块),分别装在底面直径10cm高12cm的培养瓶中。接着,将蛭石倒入培养瓶中至覆盖木块,加少量水使木块及蛭石湿润,盖上瓶盖,置于高压蒸汽式灭菌器中,在121℃灭菌60分钟。
用解剖刀将菌落及其培养基切成边长约3cm的方形菌块,用镊子将6块菌块夹取,贴在灭菌木块的表面,在26℃±2℃下黑暗培养8周。最后,将木块刮去表面的菌丝,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10%,得菌纹木。
(2)结果观察。
侵染深度:取其中10块木块劈开观察侵染深度。8周后,木块表面形成花纹,内部线条深入木块超过3cm,几乎贯穿木块。
花纹颜色与类型:木块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弯曲的黑色、深褐色、蓝黑色的宽带线,部分闭合成圈,被不均匀黑色、深褐色、蓝黑色染色包裹或包裹不均匀染色,劈开木块观察,木块内部形成以宽带线闭合成圈的花纹,圈状花纹形态多样,每一木块的花纹均独一无二,花纹几乎贯穿木块。
实施例6
——菌纹木表面带线花纹面积统计。
实验材料:实施例2制备的菌纹木。
实验方法:实施例2制备所得菌纹木,分别将接种6周和接种8周的木块的每个面以BenQScanner5560扫描仪在2400分辨率扫描,所得图片以ScionImageSoftware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接种6周所得菌纹木木块表面带线及染色面积百分比为54.61%,接种8周为70.11%。
实施例7
——菌纹木的质量损失率。
实验材料:实施例4中的接种8周的菌纹木。
实验方法:按照GB1931-1991《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将实施例4中的接种8周后的菌纹木(未劈开的30块)烘至绝干,用精确到0.001的电子天秤称木块的绝干质量,得到菌纹木木块的绝干质量。按下式计算菌纹木的质量损失率。
质量损失率=(接种前木块绝干质量-菌纹木木块绝干质量)÷接种前木块绝干质量×100%。
以30块木块的质量损失率的平均值为菌纹木的平均质量损失率。
实验结果:接种8周后菌纹木的平均质量损失率为8.62%。
实施例8
——菌纹木表面硬度损失率。
实验材料:实施例5中的接种8周的菌纹木与同树种健康材。
实验方法:按照GB/T1941-2009《木材硬度试验方法》对未处理的西南桤木健康材及实施例5所得的菌纹木(未劈开的30块)进行表面硬度测试。按下式计算菌纹木的平均表面硬度损失率。
平均表面硬度损失率=(未处理健康材表面硬度平均值-菌纹木表面硬度平均值)÷未处理健康材表面硬度平均值×100%。
实验结果:接种8周后菌纹木的平均表面硬度损失率为9.94%。
实施例9
——菌纹木的顺纹抗压强度损失。
实验材料:实施例7中的菌纹木和同树种健康材。
实验方法:将实施例7中的菌纹木和未处理的西南桤木健康材按照GB1931-1991《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将木块烘至绝干。然后参照GB1935-2009-T《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木块的顺纹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菌纹木的平均顺纹抗压强度损失率。
平均顺纹抗压强度损失率=(未处理健康材顺纹抗压强度平均值-菌纹木顺纹抗压强度平均值)÷未处理健康材顺纹抗压强度平均值×100%。
实验结果:接种8周后菌纹木的平均顺纹抗压强度损失率为10.71%。
实施例10
——菌纹木微观结构观察。
实验材料:实施例4中接种8周的木块。
实验方法:将菌纹木锯成约为0.6cm×0.6cm×0.6cm的立方体,立方体至少一个表面含花纹,置于恒温水浴锅中80℃±5℃水煮至木块下沉。以切片机削平含花纹的表面,在真空装置中对含花纹的表面及其垂直面实施喷金,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拍照。
实验结果:菌丝体分布于菌纹木形成花纹的区域,在花纹之外无菌丝分布;从菌丝体分布情况来看,菌丝主要位于西南桦木基材的细胞腔中,通过细胞壁上的纹孔出入胞腔,而基材的各类细胞尤其木纤维的细胞壁结构完整,与无菌丝体分布区域未有明显差别。由于基材的细胞壁结构完整无损,基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受到的影响极其轻微,与健康材几无差别。
TGAGTTTAGATAACTCAGTAATGATCCCTTTCCGTAGGTGAACCTGCGGAGGGATCATTACTGAGTTATCTAAACTCCAACCCTATGTGAACCTTACCGTCGTTGCCTCGGCGGGCTGCGTCTACCCTGTAGCTACCTGGTAGGCGCGCTACAAGCCCGCCGGTGGACTACTAAACTCTGTTATAAATATTGTATCTCTGAATGCTTCAACTTAATAAGTTAAAACTTTCAACAACGGATCTCTTGGTTCTGGCATCGATGAAGAACGCAGCGAAATGCGATAAGTAA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ACGCACATTGCGCCCATTAGTATTCTAGTGGGCATGCCTATTCGAGCGTCATTTCAACCCTTAAGCCTAAGTTGCTTAGCGTTGGGAATCTGCCCTGTATTATAGGGCAGTTCCCTAAAGTTATCGGCGGAGTTAGGGCATACTCTAAGCGTAGTACTATTATTCTCGCTTCTGCAGTTGTCCCGACGGCTTGCCGTTAAACCCTTATATTTTCTAGTGGTTGACCTCGGATTAGGTAGGAATACCCGCTGAACTTAAGCATATCAATAAGCGGAGGAAA

Claims (10)

1.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于2012年4月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59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能够在木质基材料表面及内部形成黑色、灰色、褐色、棕色的线状、带状、块状、团状、点状花纹中任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接种到木质基材料后的第6~8周即能在木质基材料的表面及内部产生花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是通过下述具体步骤获得的:
A、标本采集:在腐朽树桩、倒木或枯枝中,采集具有黑色、灰色、褐色或棕色的线状、带状、块状、团状或点状花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半圆形真菌子实体,保存备用;
B、菌株分离与筛选:将采集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破碎、消毒后,置于富集培养基中在22~30℃黑暗中静置培养7~12天至长出菌丝;富集培养基为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将圆周状发散生长,生长快,菌落白色至透明,气生菌丝发达,棉絮状,边缘平整的菌落挑取,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在22~30℃黑暗静置培养5~10天至菌落长出;增殖培养基为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C、菌种保存:挑取增殖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旺盛者接种至保存培养基中,于恒温箱中22~30℃黑暗静置培养5~10天,于4℃冰箱中保存;保存培养基为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标本采集是在温暖潮湿的阔叶林、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进行。
6.如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标本采集优选在杨柳科杨属、桦木科桤属、桦木属、蔷薇科樱桃属、杉科杉木属、木棉科轻木属或壳斗科栎木属树种的腐朽树桩、倒木或枯枝中,采集具有黑色、灰色、褐色、棕色的线状、带状、块状、团状或点状花纹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木质基材料组织,连带其上面生长的真菌子实体,保存备用。
7.一种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制备菌纹木的方法,包括菌株活化与扩繁、接菌培养工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A、菌株活化与扩繁:将轮层炭角菌属真菌菌株DaldiniachildiaeL2Ma接种到活化及扩繁培养基上,在22~30℃下黑暗培养7~15天,得活化及扩繁菌株;活化与扩繁培养基为PDA培养基、MA培养基、OA培养基中的任一种;
B、接菌培养: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灭菌后,与活化及扩繁菌株充分接触,在22~30℃下培养6~8周,即得菌纹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处理步骤,将接菌培养后得到的菌纹木刮去表面的菌丝,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8~1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与活化及扩繁菌株充分接触,在固体接菌时是将含有菌落的培养基切成与待接种木质基材料大小、形状相近的菌块,将至少一块菌块贴在木质基材料表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与活化及扩繁菌株充分接触,在液体接菌时,是将待接种的木质基材料浸入含有菌落的培养液中,且/或将成团的菌丝体夹取置于木质基材料的表面或附近。
CN201310428105.2A 2013-04-19 2013-09-20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8105.2A CN103518627B (zh) 2013-04-19 2013-09-20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6799 2013-04-19
CN201310136799.2 2013-04-19
CN2013101367992 2013-04-19
CN201310428105.2A CN103518627B (zh) 2013-04-19 2013-09-20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8627A CN103518627A (zh) 2014-01-22
CN103518627B true CN103518627B (zh) 2016-04-20

Family

ID=4992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81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627B (zh) 2013-04-19 2013-09-20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8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9243B (zh) * 2016-01-07 2017-11-2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带白腐菌斑杉木家具板材的加工方法
CN105619568B (zh) * 2016-01-07 2017-12-08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竹家具面板作旧的加工方法
CN110106091B (zh) * 2019-03-13 2021-05-18 广西大学 一种利用梨孢假壳科shl-1真菌对木材进行染色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855A (zh) * 2003-10-22 2004-10-20 �й���ѧԺ����ֲ���о��� 炭球菌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34419A (zh) * 2011-07-30 2012-02-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白蚁巢上炭角菌属种的分离培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855A (zh) * 2003-10-22 2004-10-20 �й���ѧԺ����ֲ���о��� 炭球菌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34419A (zh) * 2011-07-30 2012-02-0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白蚁巢上炭角菌属种的分离培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Pazoutova &acute;et al..Diversity of xylariaceous symbionts in Xiphydria woodwasps: role of vector and a host tree.《Fungal Ecology》.2010,392-401. *
中国炭角菌科几个属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马海霞;《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231;第120页第4.1.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8627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 Azeredo et al. Yeast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sugarcane in Campos, Rio de Janeiro, Brazil
Rani et al. Production of bacterial cellulose by 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UAC09 using coffee cherry husk
Oetari et al. Occurrence of fungi on deteriorated old dluwang manuscripts from Indonesia.
Akinyele et al. Anti-growth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leurotus ostreatus in a submerged liquid fermentation
Thrane et al. Substrate colonization, strain competition, enzyme production in vitro, and biocontrol of Pythium ultimum by Trichoderma spp. isolates P1 and T3
CN106497831A (zh) 一种防治烟草疫霉病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18627B (zh) 一株轮层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Kibar et al. Nutri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vegetative growth of edible ectomycorrhizal mushroom Tricholoma terreum
KR20230052410A (ko) 식물 병원성 곰팡이에 대한 항진균 활성을 갖는 신규 스트렙토마이세스 뮤리누스 js029 균주
CN111996144B (zh) 一种桃的防腐保鲜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87893B (zh) 普鲁兰短梗霉发酵产物及其制法及减少真菌病害的微生物制剂与减少农产品真菌病害的方法
CN103525707B (zh) 一株丛赤壳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CN103497897B (zh) 一株拟茎点霉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Niazi et al.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optimization of growth conditions of indigenous edible and therapeutically significant Pleurotus floridanus from Pakistan
Yagam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ycobionts in an achlorophyllous orchid, Cremastra aphylla (Orchidaceae), based on molecular analysis and basidioma morphology
CN103756910B (zh) 一株炭角菌属真菌及其在制备菌纹木中的应用
CN103182726A (zh) 一种新型的装饰性木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e et al. Wood injury characteristics of fungi isolated from printing woodblocks of the Tripitaka Koreana in the Haeinsa Temple at Hapcheon, Republic of Korea
Moza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moulds degrading mural paintings
Majidi et al. High distribution rate of an emerging fungal pathogen on mango: A case study from southern Iran
Adejoye et al. Biodegradation of agro-wastes by some Nigerian white-rot fungi.
CN105018369B (zh) 一种高温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其防治烟叶霉变应用
CN105647812B (zh) 一株裂褶菌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CN102676403B (zh) 一种具有诱导抗性的木霉菌株及其应用
KR101224039B1 (ko) 꽃송이버섯의 β-글루칸 함량을 증진하는 재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