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7449A -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7449A
CN103507449A CN201210223417.5A CN201210223417A CN103507449A CN 103507449 A CN103507449 A CN 103507449A CN 201210223417 A CN201210223417 A CN 201210223417A CN 103507449 A CN103507449 A CN 103507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arbon ribbon
torsion spring
supporting seat
fric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34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7449B (zh
Inventor
高明
姜天信
袁勇
文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ew Bei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34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744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7345 priority patent/WO201400058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7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7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7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7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14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 B41J33/16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to spool or spool spindle
    • B41J33/20Ribbon-feed devices or mechanisms with drive applied to spool or spool spindle by fri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带回收机构和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包括回收组件和驱动组件,该回收组件包括:摩擦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第二套筒,第一、第二扭簧,分别抱紧在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上,在过载打滑时分别具有不同的扭矩值;第一支撑座,用于与具有第一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可转动地支撑在摩擦件上并且与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连接,第二支撑座,用于与具有第二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芯孔中并且与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连接,其中,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本发明的碳带回收机构能够针对两种具有不同外径的碳带卷提供不同的回卷力,因此提高了热转印打印机的介质适应性。

Description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背景技术
如图1a所示,常见的热转印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构100’和碳带机构200’,以及驱动机构300’。其中打印机构100’包括相切的打印头11’和打印胶辊12’;碳带机构200’包括发放轴21’和回收轴22’,碳带由发放轴21’抽出,经过打印头11’和打印胶辊12’之间后,缠绕在回收轴22’上;驱动机构300’分别与回收轴22’和打印胶辊1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者转动。 
打印时,未使用的碳带和待打印的打印纸从相切的打印头11’和打印胶辊12’之间穿过,碳带的涂层面与打印纸的表面接触,碳带的非涂层面与打印头11’接触,驱动机构300’驱动打印胶辊12’和回收轴22’同时转动,输送打印纸和碳带同步向打印机构100’的下游运动,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打印头11’的发热元件发热,把碳带的涂层面上的染料转印到打印纸上。 
通常驱动机构300’作用在回收轴22’上的驱动扭矩恒定,回收轴22’所需的回卷力随着碳带卷直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打印不断进行,碳带不断由发放轴21’释放、并被回卷缠绕在回收轴22’上,回收轴22’上的碳带卷的外径逐渐增大,因此,恒定的驱动扭矩作用在回收轴22’上的回卷力逐渐减小,为了保证能够将整卷碳带全部回收,一般将驱动机构300’的驱动扭矩设置为与回收轴22’所需的最大回卷力相适配,然而,这种设置对于最初回收轴22’上的碳带卷外径较小时,回卷力较大,有可能拉断碳带,因此,为了避免拉断碳带,需要在碳带回收轴上设置离合机构,当作用在回收轴上的拉力大于预定值时回收轴与驱动机构之间打滑,使回收轴停止转动,从而避免拉断碳带。 
图1b是常见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碳带回收机构的支撑轴1’的一端可以支撑碳带,另一端依次套设齿轮2’、摩擦片3’、套筒4’、压簧5’、堵头6’,以及插接在定位孔111’中用于防止上述各零件脱离支撑轴1’的销轴7’,其中套筒4’与支撑轴1’固定连接。 
当驱动机构(图中未显示)驱动齿轮2’转动时,在压簧5’的压力作用下,摩擦片3’与齿轮2’之间、摩擦片3’与套筒4’之间产生摩擦力,带动套筒4’随齿轮2’一起转动,使支撑轴1’随之共同转动,该摩擦力的大小由压簧5’向套筒提供的压力所决定。当支撑轴1’回收碳带时所需克服的阻力大于摩擦片3’与齿轮2’或摩擦片3’与套筒4’之间的摩擦力时,摩擦片3’相对齿轮2’或套筒4’打滑,支撑轴1’停止转动,可避免由于碳带受力过大被扯断的问题。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碳带根据长度的不同设有多种规格,其中,常用的碳带有两种,第一种是适用日常消耗量大的用户使用的碳带,其芯筒内径1英寸,碳带总长度300米,第二种是适用于日常消耗量小的用户使用的碳带,其芯筒内径0.5英寸,碳带总长度90 米。由于不同规格的碳带缠绕在芯筒上形成的碳带卷的最大外径不同,驱动安装有不同外径的碳带卷转动所需的回卷力不同,而现有的碳带回收机构的回卷力由压簧5’决定,当压簧5’规格确定后,碳带回收轴的回卷力即固定不变,因此,现有的碳带回收机构只能适应一种规格的碳带回收,其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两种不同规格的碳带芯筒的碳带回收机构。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带回收机构,包括用于与碳带芯筒插接配合以回收已用碳带的回收组件和用于驱动回收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回收组件包括:摩擦件,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其中,第一扭簧抱紧在第二套筒上,第二扭簧抱紧在第一套筒上,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在过载打滑时分别具有不同的扭矩值;第一支撑座,用于与具有第一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第一支撑座可转动地支撑在摩擦件上并且与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连接,第二支撑座,用于与具有第二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第二支撑座穿过第一支撑座的芯孔可转动地支撑在摩擦件上并且与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连接,其中,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 
进一步地,上述摩擦件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一支撑座的第三套筒和用于支撑第二支撑座的第一芯轴。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座包括第一端板、在第一端板一侧延伸的第四套筒、以及在第一端板另一侧延伸的第五套筒;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端板、在第二端板一侧延伸的第六套筒、以及在第二端板另一侧延伸的第七套筒,其中,第五套筒与第三套筒套设,第七套筒与第一芯轴套设,第二端板位于第四套筒的台阶孔中,第四套筒和第六套筒分别用于与具有不同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座具有在摩擦件的外周延伸的外罩。 
进一步地,上述摩擦件还包括摩擦板,其中,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沿第一芯轴径向依次间隔排列并且位于摩擦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上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摩擦件转动的齿轮。 
进一步地,上述齿轮与摩擦件之间设有第三扭簧,其中,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与齿轮连接,其第二扭臂与摩擦件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齿轮与摩擦件之间设有毛毡垫。 
进一步地,上述齿轮包括第三端板和位于第三端板一侧的齿轮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包括底座、均与底座枢接的上盖和碳带支架、在碳带支架上设置的碳带机构、在底座上设置的纸卷支撑机构、以及用于将碳带的涂层面上的染料转印到打印纸上的打印机构,碳带机构包括碳带发放机构和根据上面所描 述的碳带回收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可以与两种不同规格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当回收的碳带卷具有较大外径时,可以将用于缠绕已用碳带的芯筒(以下简称芯筒)与第一支撑座插接,驱动组件驱动摩擦件转动,摩擦件通过第一扭簧驱动第一支撑座转动,从而使与第一支撑座插接配合的芯筒转动,将已用碳带回卷在芯筒上;当回收的碳带卷具有较小外径时,可以将芯筒与第二支撑座插接,驱动组件驱动摩擦件转动,摩擦件通过第二扭簧驱动第二支撑座转动,从而使与第二支撑座插接配合的芯筒转动,将已用碳带回卷在芯筒上。 
根据本发明的碳带回收机构,当位于打印机构与碳带回收机构之间的碳带张紧时,由于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均小于位于打印头与滚筒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因此,该摩擦力阻止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或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转动,此时摩擦件受驱动继续转动,使第一扭簧或第二扭簧的内径扩大,与摩擦件的第二套筒或第一套筒分离,此时第一扭簧或第二扭簧过载打滑,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停止转动,从而避免碳带受力过大被扯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在过载打滑时的扭矩值不同,因而能够针对两种具有不同外径的碳带卷提供不同的回卷力,因此提高了热转印打印机的介质适应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图中: 
图1a传统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热转印打印机常见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第一实施例在上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分解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分解视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第一支撑座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第二支撑座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分解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分解视图;以及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座          200上盖 
300碳带支架      400打印机构 
500碳带机构      600纸卷支撑机构 
101枢接轴        410打印头 
420滚筒          510碳带发放机构 
520碳带回收机构  1摩擦件 
2第一支撑座      3第二支撑座 
4第一扭簧        5第二扭簧 
6齿轮            7第三扭簧 
8垫圈            9螺钉 
11摩擦板         12第一芯轴 
13第一套筒       14第二套筒 
15第三套筒       16第二芯轴 
17止挡部         18定位套筒 
21第一端板       22第四套筒 
23第五套筒       34第二卡槽 
25外罩           24第一卡槽 
211芯孔          221止转部 
31第二端板       32第六套筒 
33第七套筒       34第二卡槽 
121螺纹孔        161螺纹孔 
301套筒          311芯孔 
321止转部        41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 
51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 
61止挡部    62第三端板 
63齿轮部    71毛毡垫 
72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一实施例在上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热转印打印机包括底座100、上盖200、碳带支架300、打印机构400,以及碳带机构500,以及纸卷支撑机构600。 
上盖200和碳带支架300与底座100通过枢接轴101枢接,均可以相对于底座100旋转打开或者闭合,沿上盖200开合方向,碳带支架300位于底座100与上盖200之间。 
打印机构400用于在打印纸上打印预先设定的内容。打印机构400包括打印头410和滚筒420,其中,打印头410设置在碳带支架300上,滚筒420设置在底座100上,滚筒420的轴线沿打印纸的宽度方向延伸,与打印机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绘出)传动连接。当碳带支架300相对于底座100闭合时,打印头410与滚筒420相切,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滚筒420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驱动位于打印头410和滚筒420之间的打印纸和碳带向下游输送,当滚筒420不转动时,位于打印头410和滚筒420之间的碳带和打印纸受打印头410与滚筒420之间的压力作用,不能来回移动;当碳带支架300相对于底座100打开时,打印头410与滚筒420分离。 
沿打印纸输送方向,纸卷支撑机构600位于打印机构400的上游,设置在底座100上,用于容纳、支撑打印用的纸卷。纸卷支撑机构600可以是纸仓或纸卷支撑架,本实施例中,纸卷支撑机构600为纸卷支撑架。 
碳带机构500设置在碳带支架300上,包括碳带发放机构510和碳带回收机构520。其中,碳带发放机构510用于支撑未用过的碳带,碳带回收机构520用于支撑及回卷使用过的碳带。未使用的碳带安装在碳带发放机构510上,并从碳带发放机构510引出,经过打印头410和滚筒420之间后,缠绕在碳带回收机构520上。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第一分解视图,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分解视图,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结构剖面图。碳带回收机构520与碳带支架300上的套筒301插接配合,通过垫圈8和螺钉9使碳带回收机构520与碳带支架300连接。 
如图4至图6所示,碳带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组件和驱动组件。 
回收组件包括摩擦件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第一扭簧4,以及第二扭簧5。其中摩擦件1由碳带支架300支撑,可以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摩擦件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 撑座2、第二支撑座3、第一扭簧4、第二扭簧5,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的齿轮6同轴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座2用于支撑及回卷使用后的第一种规格的碳带,第二支撑座3用于支撑及回卷使用后的第二种规格的碳带,其中,第一种规格的碳带的总长度大于第二种规格的碳带的总长度。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在回卷一整卷的碳带时由于碳带卷的外径变化过大导致的碳带回卷力变化过大,从而引起在回收的碳带卷外径过大时,由于回卷力较小、无法全部回收碳带的问题,或者在回收的碳带卷外径过小时,由于回卷力较大碳带被扯断的问题,在碳带总长度较长时,一般选用内径较大的芯筒。因此,第一种规格的碳带在使用后缠绕在第一芯筒上,第二种规格的碳带在使用后缠绕在第二芯筒上,其中第一芯筒内径大于第二芯筒内径,第一种规格的碳带在使用后缠绕在第一芯筒上时形成的碳带卷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二种规格的碳带在使用后缠绕在第二芯筒上时形成的碳带卷的最大外径。由于碳带卷外径越大,驱动该碳带卷的芯筒转动时所需的回卷力越大,因此,回收第一种规格的碳带所需的回卷力大于回收第二种规格的碳带所需的回卷力。 
第一扭簧4同时与第一支撑座2和摩擦件1连接,第二扭簧5同时与第二支撑座3和摩擦件1连接,当驱动齿轮6转动时,齿轮6驱动摩擦件1转动,从而使摩擦件1通过第一扭簧4带动第一支撑座2转动,通过第二扭簧5带动第二支撑座3转动,使与第一支撑座2或与第二支撑座3连接的碳带芯筒转动,回卷缠绕碳带。 
摩擦件1包括具有设定厚度的摩擦板11、第一芯轴12、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第三套筒15、第二芯轴16,以及止挡部17。其中,第一芯轴12、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和第三套筒15四者同心设置,均从摩擦板11一侧的表面伸出,沿垂直于摩擦板11方向延伸,各自具有设定的高度,且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和第三套筒15的高度均小于第一芯轴12的高度。 
同时,第一芯轴12的外径小于第一套筒13的内径,第一套筒13的外径小于第二套筒14的内径,第二套筒14的外径小于第三套筒15的内径,即第一芯轴12、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第三套筒15相邻两者之间存在设定间距;第二芯轴16和止挡部17位于摩擦板11的另一侧,其中,第二芯轴16与第一芯轴12同轴,从摩擦板11另一侧的表面伸出,垂直于摩擦板11向远离第一芯轴12的方向延伸,第二芯轴16支撑在碳带支架300的套筒301中;优选地,摩擦件1还包括定位套筒18,该定位套筒18一方面用于限定齿轮6的轴向位置,另一方面供碳带支架300的套筒301插接于其内;止挡部17位于摩擦板11表面,与第二芯轴16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第一支撑座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如图所示,第一支撑座2的A侧与摩擦件1插接配合,可以相对摩擦件1自由转动,第一支撑座2的B侧与缠绕已用碳带的第一芯筒插接配合,用于支撑并回卷使用后的第一种规格的碳带。 
第一支撑座2包括第一端板21、第四套筒22和第五套筒23、以及第一卡槽24(见图5)。其中,第一端板21具有设定的厚度,其中心设置有芯孔211,芯孔211的直径大于摩擦件1的第一芯轴12的外径;第四套筒22位于第一支撑座2的B侧,与芯孔211同轴,沿垂直于第一端板21的方向延伸,具有设定的高度,其外径与缠绕已用碳带的第一芯筒的内径相适配,其内径大于第一端板21的芯孔211的直径,与芯孔211形成台阶,在第四套筒22的外壁上设 置沿第四套筒22径向延伸的止转部221,止转部221的宽度与第一芯筒上的定位槽的宽度相适配。 
当第一芯筒安装到第一支撑座2上时,第一端板21与第一芯筒的端面接触,可以限制碳带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第一支撑座2的第四套筒22与第一芯筒插接配合,且止转部221与第一芯筒上的定位槽插接配合,当第一支撑座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芯筒随其一起转动;第五套筒23和第一卡槽24位于第一支撑座2的B侧,其中,第五套筒23从第一端板21表面伸出,垂直于第一端板21向远离第四套筒22的方向延伸,具有设定的高度,第五套筒23的外径与摩擦件1的第三套筒15的内径相适配;第一卡槽24位于第五套筒23的套筒内,呈长槽状,沿第五套筒轴线方向延伸,具有设定的槽宽。 
当第一支撑座2与摩擦件1插接配合时,第五套筒23的外壁与第三套筒15内壁接触,第五套筒23位于第三套筒15与第二套筒14之间,芯孔211与第一芯轴12套接,第一支撑座2可以相对摩擦件1的第一芯轴12的轴线自由转动,第一卡槽24位于第五套筒23与第二套筒1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第一扭簧4位于摩擦件1的第二套筒14与第一支撑座2的第四套筒2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第一扭簧4的内径略小于摩擦件1的第二套筒14的外径(即第一扭簧4抱紧在摩擦件1的第二套筒14上),第一扭簧4的长度小于第二套筒14的高度,第一扭簧4的簧丝与第一支撑座2的第一卡槽24的槽宽相适配,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41与第一支撑座2的第一卡槽24插接配合,第一扭簧4的第二扭臂自由悬空。第一扭簧4的扭力小于位于打印头410与滚筒420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大于当第一种规格的碳带在使用后缠绕在第一芯筒上形成的碳带卷外径最大时所需的回卷力。优选地,第一扭簧4与第一卡槽24插接配合的第一扭臂41设置成钩形,第一扭簧4在与第一卡槽24插接配合时还钩在第一卡槽24上,使第一扭簧4与第一支撑座2的连接更加可靠。 
优选地,第一支撑座2具有在摩擦件1的外周延伸的外罩25,对内部的摩擦件1、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起到保护作用,另外结构美观大方。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的第二支撑座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如图所示,第二支撑座3依次与第一支撑座2和摩擦件1插接配合,可以相对第一支撑座2、摩擦件1自由转动,用于支撑及回卷使用后的第二种规格的碳带。第二支撑座3包括第二端板31、第六套筒32、第七套筒33以及第二卡槽34(见图5)。 
其中第二端板31呈圆形,且厚度大于等于第一支撑座2的第四套筒22的高度,其外径小于等于第一支撑座2的第四套筒22的内径,在第二端板31的中心设置有芯孔311,芯孔311的内径与摩擦件1的第一芯轴12的外径相适配;第六套筒32位于第二端板31的一侧,与芯孔311同轴,沿垂直于第二端板31的方向延伸,具有设定的高度,其外径与缠绕已用碳带的第二芯筒的内径相适配,其内径大于芯孔311的直径,在第六套筒32的外壁上设置有沿第六套筒32径向延伸的止转部321,其宽度与第二芯筒的定位槽的宽度相适配。 
当第二芯筒安装在第二支撑座3上时,第二支撑座3的第二端板31与第二芯筒的端部接触,可以限制碳带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第二支撑座3的第六套筒32与碳带芯筒插接配合, 且止转部321与第二芯筒的定位槽插接配合,当第二支撑座3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芯筒随其一起转动;第七套筒33和第二卡槽34位于第二端板31的另一侧,其中,第七套筒33从第二端板31表面伸出,垂直于第二端板31向远离第六套筒32的方向延伸,第七套筒33的高度小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的高度,其外径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的内径相适配,其内径与摩擦件1的第一芯轴12的外径相适配;第二卡槽34位于第二端板31表面,且位于第七套筒33外壁,呈长槽状,沿第七套筒33的径向延伸,具有设定的槽宽。 
当第二支撑座3同时与第一支撑座2和摩擦件1插接配合时,第一支撑座2位于第二支撑座3和摩擦件1之间,第二支撑座3的第七套筒33穿过第一支撑座2的芯孔211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插接配合,第二支撑座3的第二端板31位于第一支撑座2的第四套筒22内,第四套筒22内壁的台阶限制其沿轴向移动,第二支撑座3的第六套筒32突出于第一支撑座2的第四套筒22,第二支撑座3的第二卡槽34位于第一支撑座2的芯孔311内壁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外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第二扭簧5位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与第二套筒14之间的空间内,第二扭簧5的内径略小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的外径(即第二扭簧5抱紧在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上),第二扭簧5的长度小于第一套筒13的高度,第二扭簧5的簧丝与第二支撑座3的第二卡槽34的槽宽相适配,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51与第二支撑座3的第二卡槽34卡接配合,第二扭簧5的第二扭臂自由悬空。第二扭簧5的扭力小于位于打印头410与滚筒420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大于当第二种规格的碳带在使用后缠绕在第二芯筒上形成的碳带卷的外径最大时所需的回卷力,同时,第二扭簧5的扭力小于第一扭簧4的扭力。 
驱动组件包括与回收组件连接的齿轮6。齿轮6可转动地支撑在碳带支架300的套筒301上,齿轮6包括第三端板62和位于第三端板一侧的齿轮部63。该齿轮6与打印机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回收组件转动。 
碳带回收机构还包括紧固件,用于限制回收组件和驱动组件之间的位置,以及使碳带回收机构与碳带支架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垫圈或者开口挡圈等件,当紧固件为螺钉时,在回收组件的摩擦件1的第一芯轴12和第二芯轴16的端部上设置有螺纹孔,用于与螺钉螺纹连接;当紧固件为开口挡圈时,在摩擦件1的第一芯轴12和第二芯轴16的端部设置有卡槽,用于与开口挡圈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包括螺钉9和垫圈8,在第一芯轴12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121,第二芯轴16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孔161,其中一个螺钉9穿过垫圈8与螺纹孔121螺纹连接,另一螺钉9穿过垫圈8、碳带支架300的套筒301,以及齿轮6与螺纹孔161螺纹连接,从而将碳带回收机构固定在碳带支架300上。 
下面介绍本发明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打印时,打印机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打印头410的发热体按要求发热,将碳带涂层上的碳粉转印到打印纸上,生成预定的图像和文字,同时控制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滚筒420和碳带回收机构520的齿轮6转动,滚筒420转动,向下游输送打印纸和碳带,碳带回收机构520的齿轮6转动,带动摩擦件1转动。 
如果碳带芯筒与第一支撑座2插接配合,由于第一扭簧4的扭力大于使用后的第一种规格的碳带缠绕在第一芯筒上形成的碳带卷外径最大时所需的回卷力,因此与第一支撑座2连接的第一扭簧4驱动第一支撑座2转动,回卷碳带,此时,如果位于打印机构400与碳带回收机构520之间的碳带张紧,由于第一扭簧4的扭力小于位于打印头410与滚筒420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该摩擦力阻止第一扭簧4的第一扭臂41转动,此时由于齿轮6驱动摩擦件1继续转动,使第一扭簧4的内径扩大,与摩擦件1的第二套筒14分离,第一支撑座2停止转动,因此避免了碳带受力过大被扯断的问题。 
如果碳带芯筒与第二支撑座3插接配合,由于第二扭簧5的扭力大于使用后的第二种规格的碳带缠绕在第二芯筒上形成的碳带卷外径最大时所需的回卷力,因此与第二支撑座3连接的第二扭簧5驱动第二支撑座3转动,回卷碳带,此时,如果位于打印机构400与碳带回收机构520之间的碳带张紧,由于第二扭簧5的扭力小于位于打印头410与滚筒420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因此,该摩擦力阻止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51转动,此时由于齿轮6驱动摩擦件1继续转动,使第二扭簧5的内径扩大,与摩擦件1的第一套筒13分离,第二支撑座3停止转动,因此避免了碳带受力过大被扯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回收组件与碳带芯筒插接配合,用于回收已用过的碳带,驱动组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回收组件转动。回收组件包括摩擦件、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扭簧,以及第二扭簧。 
第一扭簧抱紧在摩擦件的第二套筒上,其第一扭臂与第一支撑座连接;第二扭簧抱紧在摩擦件的第一套筒上,其第一扭臂与第二支撑座连接,第一扭簧的扭力大于第二扭簧的扭力,且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均小于位于打印头与滚筒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当回收的碳带卷具有较大外径时,可以将用于缠绕已用碳带的芯筒(以下简称芯筒)与第一支撑座插接,驱动组件驱动摩擦件转动,摩擦件通过第一扭簧驱动第一支撑座转动,从而使与第一支撑座插接配合的芯筒转动,将已用碳带回卷在芯筒上;当回收的碳带卷具有较小外径时,可以将芯筒与第二支撑座插接,驱动组件驱动摩擦件转动,摩擦件通过第二扭簧驱动第二支撑座转动,从而使与第二支撑座插接配合的芯筒转动,将已用碳带回卷在芯筒上。 
当位于打印机构与碳带回收机构之间的碳带张紧时,由于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扭力均小于位于打印头与滚筒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因此,该摩擦力阻止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或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转动,此时摩擦件受驱动继续转动,使第一扭簧或第二扭簧的内径扩大,与摩擦件的第二套筒或第一套筒分离,第一支撑座或第二支撑座停止转动,从而避免碳带受力过大被扯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通过设置两种扭力不同的扭簧,能够针对两种具有不同外径的碳带卷提供不同的回卷力,因此提高了热转印打印机的介质适应性。 
图9和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扭簧7,第三扭簧7套接在摩擦件1的第二芯轴16上,位于摩擦件1与齿轮6之间。其中,第三扭簧7的第一扭臂与摩擦件1上的止挡部17连接,第三扭簧7的第二扭臂与齿轮6上的止挡部61连接, 初始状态下,第三扭簧7以一定预紧力安装在齿轮6与摩擦件1之间,第三扭簧7的长度小于摩擦件1的止挡部17的高度和齿轮6的止挡部61的高度,因此,当齿轮6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以设定方向转动时,齿轮6的止挡部61驱动第三扭簧7的第二扭臂转动,使第三扭簧7随之转动缠紧,当第三扭簧7的两个扭臂均与摩擦件1的止挡部17接触时,第三扭簧7的两个扭臂共同推动摩擦件1转动,然后,随着齿轮6继续沿该方向转动时,齿轮6与摩擦件1通过第三扭簧7刚性连接,摩擦件1和第三扭簧7随齿轮6一起转动。 
当打印机在回退打印纸时,在打印胶辊的作用下,碳带随打印纸一起后退,带动摩擦件1转动,由于在齿轮6与摩擦件1之间设置有第三扭簧7,第三扭簧7的一个扭臂相对于另一个扭臂旋转一圈后,才驱动齿轮6转动。 
本实施例通过在摩擦件与齿轮中设置第三扭簧,在回收碳带时存储能量,在碳带回收机构支撑的碳带外径较小时,打印机回退打印纸时,第三扭簧释放储能,避免了突然回退时作用在碳带上较大的拉力,从而影响打印效果,产生黑印,严重时甚至拉断碳带的问题。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碳带回收机构的驱动组件包括齿轮6、毛毡垫71,以及弹性元件72。其中,毛毡垫71位于摩擦件1和齿轮6之间,弹性元件72的一端与碳带支架连接,另一端与齿轮6连接,在弹性元件72的作用下,齿轮6、毛毡垫71、以及摩擦件1三者保持紧密接触,齿轮6与毛毡垫71之间的摩擦力与毛毡垫71与摩擦件1之间的摩擦力之和大于回收第一种规格的碳带卷时所需的回卷力,小于位于打印头410与滚筒420之间的碳带所受的打印头及打印纸对碳带的摩擦力。 
当热转印打印机打印时,驱动机构驱动齿轮6转动,通过齿轮6与毛毡垫71、毛毡垫71与摩擦件1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驱动摩擦件1转动,摩擦件1受齿轮6的摩擦力作用,驱动第一扭簧4或第二扭簧5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支撑座2或第二支撑座3转动,回卷碳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碳带回收机构,包括用于与碳带芯筒插接配合以回收已用碳带的回收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回收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组件包括:
摩擦件(1),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套筒(13)和第二套筒(14),
第一扭簧(4)和第二扭簧(5),其中,所述第一扭簧(4)抱紧在所述第二套筒(14)上,所述第二扭簧(5)抱紧在所述第一套筒(13)上,所述第一扭簧(4)和第二扭簧(5)在过载打滑时分别具有不同的扭矩值;
第一支撑座(2),用于与具有第一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支撑座(2)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摩擦件(1)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扭簧(4)的第一扭臂(41)连接,第二支撑座(3),用于与具有第二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支撑座(3)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芯孔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摩擦件(1)上并且与所述第二扭簧(5)的第一扭臂(5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1)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座(2)的第三套筒(15)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座(3)的第一芯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包括第一端板(21)、在所述第一端板(21)一侧延伸的第四套筒(22)、以及在所述第一端板(21)另一侧延伸的第五套筒(23);所述第二支撑座(3)包括第二端板(31)、在所述第二端板(31)一侧延伸的第六套筒(32)、以及在所述第二端板(31)另一侧延伸的第七套筒(33),其中,所述第五套筒(23)与所述第三套筒(15)套设,所述第七套筒(33)与所述第一芯轴(12)套设,所述第二端板(31)位于所述第四套筒(22)的台阶孔中,所述第四套筒(22)和所述第六套筒(32)分别用于与具有不同外径的碳带芯筒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具有在所述摩擦件(1)的外周延伸的外罩(2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1)还包括摩擦板(11),其中,所述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和第三套筒(15)沿所述第一芯轴(12)径向依次间隔排列并且位于所述摩擦板(11)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摩擦件(1)转动的齿轮(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与所述摩擦件(1)之间设有第三扭簧(7),其中,所述第三扭簧(7)的第一扭臂与所述齿轮(6)连接,第二扭臂与所述摩擦件(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与所述摩擦件(1)之间设有毛毡垫(7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6)包括第三端板(62)和位于第三端板(62)一侧的齿轮部(63)。
10.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包括底座(100)、均与所述底座(100)枢接的上盖(200)和碳带支架(300)、在所述碳带支架(300)上设置的碳带机构(500)、在所述底座(100)上设置的纸卷支撑机构(600)、以及用于将碳带的涂层面上的染料转印到打印纸上的打印机构(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机构(500)包括碳带发放机构(51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带回收机构(520)。
CN201210223417.5A 2012-06-29 2012-06-29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Active CN103507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417.5A CN103507449B (zh) 2012-06-29 2012-06-29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PCT/CN2013/077345 WO2014000584A1 (zh) 2012-06-29 2013-06-17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417.5A CN103507449B (zh) 2012-06-29 2012-06-29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7449A true CN103507449A (zh) 2014-01-15
CN103507449B CN103507449B (zh) 2016-08-03

Family

ID=49782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3417.5A Active CN103507449B (zh) 2012-06-29 2012-06-29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7449B (zh)
WO (1) WO201400058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2770A (zh) * 2016-06-13 2016-09-07 王永国 一种碳带及碳带回收装置
CN106965576A (zh) * 2017-05-10 2017-07-21 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碳带传输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热转印打印机
CN107310285A (zh) * 2017-03-06 2017-11-03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
CN115122789A (zh) * 2022-06-29 2022-09-30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色打印的碳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422A (en) * 1993-08-06 1996-02-20 Sony Corporation Ink ribbon cartridge
US5820279A (en) * 1995-09-22 1998-10-13 Eltron International, Inc. Computer driven printer
JP2000141798A (ja) * 1998-11-06 2000-05-23 Sharp Corp インク巻き取り装置
CN1298350A (zh) * 1999-01-07 2001-06-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色带卷取机构的打印机
JP2007152860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357617Y (zh) * 2009-03-13 2009-12-09 科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碳带卷绕张力的改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7875A (en) * 1997-11-24 1999-07-27 Datamax Corporation Ribbon tensioning assembly
US6910819B2 (en) * 2003-08-12 2005-06-28 Brady Worldwide, Inc. Printer cartridge
CN2668396Y (zh) * 2003-12-31 2005-01-05 深圳市博思得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摩擦力矩的打滑装置
AU2004233553A1 (en) * 2004-03-15 2005-09-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ribbon cartridge
CN201120779Y (zh) * 2007-12-11 2008-09-24 鼎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机的碳带及纸张回收卷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422A (en) * 1993-08-06 1996-02-20 Sony Corporation Ink ribbon cartridge
US5820279A (en) * 1995-09-22 1998-10-13 Eltron International, Inc. Computer driven printer
JP2000141798A (ja) * 1998-11-06 2000-05-23 Sharp Corp インク巻き取り装置
CN1298350A (zh) * 1999-01-07 2001-06-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具有色带卷取机构的打印机
JP2007152860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357617Y (zh) * 2009-03-13 2009-12-09 科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碳带卷绕张力的改良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2770A (zh) * 2016-06-13 2016-09-07 王永国 一种碳带及碳带回收装置
CN107310285A (zh) * 2017-03-06 2017-11-03 上海古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
CN106965576A (zh) * 2017-05-10 2017-07-21 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碳带传输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热转印打印机
CN115122789A (zh) * 2022-06-29 2022-09-30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色打印的碳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22789B (zh) * 2022-06-29 2023-12-01 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色打印的碳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7449B (zh) 2016-08-03
WO2014000584A1 (zh) 201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7449A (zh) 碳带回收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CN104118217B (zh) 热转印打印机
CN101544138B (zh) 热转印打印机碳带回收装置
US10669118B2 (en) Spool support
CN201338884Y (zh) 膨胀式原纸夹头
WO2012151384A1 (en) Media hanger/guide
CN203142033U (zh) 碳带回收机构及具有该回收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CN203567381U (zh) 回卷轴及使用该回卷轴的打印机
CN102632694B (zh) 涂敷膜转印器
CN206417662U (zh) 一种转移印花机印花纸放卷装置
CN206510596U (zh) 打印机中胶辊组件与热敏打印机芯的装配结构
CN205895101U (zh) 一种具有复合弹簧的天棚帘
CN105751712B (zh) 一种打印机
CN102259769A (zh) 卷筒固定轴结构
CN203317915U (zh) 碳带供应机构及条码打印机
CN202087495U (zh) 油漆刷
CN205768008U (zh) 包装膜的印刷机
CN203449772U (zh) 碳带发放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CN214188849U (zh) 一种皮革印刷用的印刷辊
CN206375456U (zh) 一种用于薄膜收卷机的紧固轴及其薄膜收卷机
CN209441047U (zh) 一种色带收放装置及包含其的热转印打印机
CN200986793Y (zh) 带有弹簧自锁紧装置的广告卷画筒
CN202924440U (zh) 印花机垫纸输送装置
CN102976134B (zh) 印花机垫纸输送装置
CN205820578U (zh) 一种内驱动凸轮膨胀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