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3073A -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程序和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程序和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3073A
CN103503073A CN201280003053.8A CN201280003053A CN103503073A CN 103503073 A CN103503073 A CN 103503073A CN 201280003053 A CN201280003053 A CN 201280003053A CN 103503073 A CN103503073 A CN 103503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etition
time point
event
scope
digital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0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3073B (zh
Inventor
竹内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3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5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 G11B27/007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reproducing continuously a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i.e. rep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4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reading from or writing on a non-volatile solid state storage medium, e.g. DVD, CD-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2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 H04N21/4325Content retrieval operation from a local storage medium, e.g. hard-disk by playing back content from the storag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17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controlling playback functions for recorded or on-demand content, e.g. using progress bars, mode or play-point indicators or bookma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8Linking data to content, e.g. by linking an URL to a video object, by creating a hotspo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2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tape
    • H04N5/783Adaptations for reproducing at a rate different from the recording ra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1Blu-ray discs; Blue laser DVR 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现装置,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数字流的再现和应用的执行,其中,在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数字流中执行应用的多个事件,再现装置具有:重复范围输入单元,受理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事件确定单元,确定事件中的、包含在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以及调整单元,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

Description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程序和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流的重复再现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重复再现功能的再现装置广泛普及。重复再现是指反复再现数字流的特定区间。
目前为止对该重复再现技术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关于重复范围的设定操作的便利性提高,公知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40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153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5/05294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BD-ROM(Blu-ray Disc Read Only Memory)等中,与数字流一起记录Java(注册商标)应用,通过执行该Java(注册商标)应用,进行数字流的再现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重复再现技术中,完全没有考虑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可能产生竞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再现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所述再现装置具有:重复范围输入单元,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事件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再现单元,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确定包含在所指定的重复范围内的事件中的、与最接近同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可能性高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然后,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确定的事件之前的地点,所以,能够避免产生由于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而引起黑画面显示和分辨率切换等与再现品位有关的控制处理的可能性高的事件。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再现装置的家庭影院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BD-ROM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中的逻辑数据的图。
图4是示出播放列表文件中包含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AVClip与PL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PLmark信息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PLmark信息中包含的章节的定义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INDEX.BDMV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再现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控制部206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1是示出OSD菜单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播放列表信息的内容的图。
图13是示出媒体时间事件设定表的内容的图。
图14是示出调整参数的内容的图。
图15是示出重复范围表的内容的图。
图16是示出基于BD-J应用的黑画面显示的图。
图17是示出重复再现处理和基于BD-J应用的黑画面显示处理产生竞争的情况的图。
图18是示出基于BD-J应用的分辨率变换处理的图。
图19是示出重复再现处理和基于BD-J应用的分辨率切换处理产生竞争的情况的图。
图20是示出进行图16所示的黑画面显示时的常驻应用、BD-J应用和再现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21是示出进行图17所示的黑画面显示和重复再现时的常驻应用、BD-J应用和再现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22是示出参照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图。
图23是示出参照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24是示出参照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图。
图25是示出参照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26是示出在图22和图23所示的重复范围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进行重复再现时的常驻应用、BD-J应用和再现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图27是示出将从章节1的中途到章节4的中途为止的期间作为重复范围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图。
图28是示出图27所示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29是示出重复再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步骤S402的重复范围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步骤S403的重复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标题类别表的内容的图。
图33是示出步骤S606的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4是示出步骤S610的基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中,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所述再现装置具有:重复范围输入单元,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事件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再现单元,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根据上述方式,确定包含在所指定的重复范围内的事件中的、与最接近同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可能性高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然后,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确定的事件之前的地点,所以,能够避免产生由于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而引起黑画面显示和分辨率切换等与再现品位有关的控制处理的可能性高的事件。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数字流由多个再现区间构成,所述调整单元以从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到所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为规定间隔以下的情况为条件执行调整。
根据上述方式,调整单元以从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为规定间隔的情况为条件执行调整,所以,在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可能性更高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所述再现单元再现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数字流后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开始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
根据上述方式,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重复再现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重复再现处理和在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位置执行的应用产生竞争。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所述再现单元再现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数字流后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
根据上述方式,在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后、从重复范围的开始位置起开始再现数字流的情况下,调整为比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重复再现处理和在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位置执行的应用产生竞争。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再现装置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表示从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到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的参数。
根据上述方式,参照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参数,能够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事件与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区间的时点相关联,是在所述数字流的再现时刻成为该相关联的时点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通知的媒体时间事件和表示所述数字流的规定位置的标记信息。
根据上述方式,通过参照包含在所指定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该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媒体时间事件和标记信息,能够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再现装置还具有应用执行单元,该应用执行单元在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区间中执行所述应用。
根据上述方式,通过使用应用执行单元,能够执行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在所述再现装置中记录有装置固有的应用,在所述数字流的再现时点成为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情况下,所述再现单元向所述装置固有的应用通知是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所述装置固有的应用在接受了来自所述再现单元的通知的情况下,指示所述再现单元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起开始再现的所述数字流,所述再现单元根据来自所述装置固有的应用的指示,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起开始再现所述数字流。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根据装置固有的应用的指示,在重复范围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进行重复再现。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装置的特定方面中,所述再现装置还具有事件确认单元,该事件确认单元确认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的事件,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由所述事件确认单元确认后的事件中的、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确定包含在所输入的重复范围内的事件,能够确定包含在该重复范围内的事件中的、与最接近同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可能性高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再现方法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中,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所述再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重复范围输入步骤,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事件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步骤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调整步骤,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步骤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再现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再现方法: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集成电路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中,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所述集成电路具有:重复范围输入单元,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事件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再现单元,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集成电路: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的处理,其中,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重复范围输入步骤,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事件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步骤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调整步骤,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步骤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再现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如下的程序: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再现装置的使用方式)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再现装置的家庭影院系统的图。本系统构成为包括记录介质100、再现装置200、操作装置300和显示装置400。下面对各结构进行说明。
(1.1记录介质100)
记录介质100是BD-ROM(Blu-ray Disc Read Only Memory)等的光盘、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等的半导体存储卡或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对上述家庭影院系统供给例如电影作品。
并且,在记录介质100中记录有数字流和在该数字流的再现区间内执行的应用。通过执行该应用,能够进行与数字流数据相关联地描绘图形等的再现控制。
(1.2再现装置200)
再现装置200是BD播放器、DVD播放器等的播放器,从记录介质200中读出影像并进行再现。再现装置200经由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缆线等而与显示装置400连接,将所读出的影像发送到显示装置400。
(1.3操作装置300)
操作装置300是遥控器等的操作设备,从用户受理针对显示装置400中显示的层级化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的操作。为了受理该用户操作,操作装置300具有调出菜单的菜单键、使构成菜单的GUI部件的焦点移动的箭头键、对构成菜单的GUI部件进行确定操作的决定键、用于使层级化的菜单返回更上位层级的返回键、数值键等。
(1.4显示装置400)
显示装置400在显示器上显示由再现装置200再现的影像。并且,显示装置200通过在显示器上显示菜单等,对用户提供对话的操作环境。
以上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的使用方式有关的说明。接着,对记录介质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2.记录介质的结构)
图2是示出BD-ROM(以下有时也称为“BD”)的结构的图。下面,设记录介质100为BD-ROM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记录介质100是能够记录数字流和在该数字流的再现区间内执行的应用的记录介质即可,可以是任意的记录介质。
如图2所示,记录介质100记录有AV数据103、与AV数据有关的管理信息和AV再现时序等的BD管理信息102、以及实现交互的图形显示等的多彩再现的BD再现程序101(也称为BD-J应用)。
图3是示出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中的逻辑数据的图。
记录介质100从其内周朝向外周具有螺旋状的记录区域,在内周的导入与外周的导出之间具有逻辑地址空间。并且,在导入的内侧具有被称为BCA(Burst Cutting Area)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的信息仅由装填了记录介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读出,而不从应用读出,所以,有时用于例如著作权保护技术等。
在该逻辑地址空间中,以文件系统信息(卷)为起始而记录有影像数据等。文件系统是UDF、ISO9660等,与通常的PC同样,能够根据目录、文件构造读出逻辑数据。
在BDMV目录的下级存在有被称为PLAYLIST目录、CLIPINF目录、STREAM目录、BDJA目录、BDBJ目录的5个子目录,在BDMV目录中配置有作为BD管理信息102的一例的称为“INDEX.BDMV”的文件。
STREAM目录是存储包含与对应于AV数据103的数字流对应的数据的文件的目录,在STREAM目录中存在有赋予了扩展符M2TS的文件(在图3的例子中为00001.M2TS)。
在PLAYLIST目录中存在有赋予了扩展符MPLS的文件(在图3的例子中为00001.MPLS)。
在CLIPINF目录中存在有赋予了扩展符CLPI的文件(在图3的例子中为00001CLPI)。
在BDJA目录中存在有赋予了扩展符JAR的文件(在图3的例子中为00001.JAR)。该文件(00001.JAR)例如是Java应用。Java应用是BD再现程序101的一例。
在BDBJ目录中存在有赋予了扩展符BOBJ的文件(在图3的例子中为00001.BOBJ)。
下面对这些文件进行说明。
赋予了扩展符“M2TS”的文件(00001.M2TS)例如存储AVClip。将由多个视频帧构成的视频流和由多个音频帧构成的音频流转换为PES包串,通过对它们进行复用而构成AVClip。
赋予了扩展符“CLPI”的文件(00001.CLPI)是分别与AVClip一对一对应的Clip信息。由于是管理信息,所以,Clip信息例如包括AVClip中的流的编码形式、帧速率、比特率、分辨率等的信息、表示GOP的起始位置的EP_map这样的管理信息。
赋予了扩展符“MPLS”的文件(00001.MPLS)是包含参照AVClip来定义播放列表的信息的播放列表文件。
图4是示出播放列表文件中包含的信息的一例的图。在播放列表文件中例如包含“MainPath信息”、“PLMark信息”。
如虚线的箭头mp1所示,MainPath信息(MainPath())由多个PlayItem信息(PlayItem())构成。PlayItem信息是通过在1个以上的AVClip的再现时间轴上指定In_Time,Out_Time而定义的再现区间。通过配置多个PlayItem信息,定义由多个再现区间构成的播放列表(PL)。图中的虚线mp2关闭PlayItem信息的内部结构。如本图所示,PlayItem信息包含表示对应的AVClip的
“Clip_information_file_name”、“In_time”、“Out_time”。
图5是示出AVClip与PL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第1段表示AVCLip具有的时间轴,第2段表示PL具有的时间轴。在播放列表文件中例如包含PlayItem#1、#2、#3这样的3个PlayItem信息,根据这些PlayItem#1、#2、#3的In_time、Out_time定义3个再现区间。
PLmark信息(PLmark())是将PL具有的时间轴中的任意区间指定为章节的信息。图6是示出PLmark信息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本图的引出线pm1所示,PLmark信息包含“ref_to_PlayItem_Id”和“Mark_time_stamp”。图7是示出PLmark信息中包含的章节的定义的一例的图。
在本图中,第1段表示AVClip具有的时间轴,第2段表示PL具有的时间轴。
图中的箭头pk1、2表示PLmark中的PlayItem指定(ref_to_PlayItem_Id)和一个时点的指定(mark_time_stamp)。根据这些指定,在PL具有的时间轴上定义3个章节(Chapter#1、#2、#3)。以上是与PLmark有关的说明。
赋予了扩展符“BOBJ”的文件是存储Java目标(也称为BDJ目标)的文件。BD-J目标例如包含与应该在选择相关联的标题时再现的播放列表有关的信息、以及与能够在相关联的标题中执行的应用有关的信息。并且,例如,除了应该在选择标题时再现的播放列表以外,BD-J目标也可以包含与应用能够指定的播放列表有关的信息。
INDEX.BDMV是与BD-ROM全体有关的管理信息,包含确定电影作品的供应商的标识符、分别对供应商提供的BD-ROM分配的标识符等的信息。在再现装置200中装填了BD-ROM后,通过最初读出INDEX.BDMV,在再现装置200中唯一识别BD-ROM。
INDEX.BDMV包含对应地示出能够在BD-ROM中再现的多个标题和规定各个标题的目标的表。
下面,对能够记录在BD-ROM中的标题的类型进行说明。在能够记录在BD-ROM中的标题中,存在能够进行使用播放列表的AVCLip的再现且能够执行应用的标题(也称为Java标题、BD-J标题)、能够进行使用播放列表的AVCLip的再现的电影标题。
图8是示出INDEX.BDMV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INDEX.BDMV由“FirstPlayTitle信息”、“Top_menuTitle信息”、“Title#1信息”、“Title#2信息”、“Title#3信息”这样的标题信息构成。在图8的例子中,例如示出与“Title#1信息”对应的标题信息包含标题的ID和规定该标题的BD-J目标的信息。
“FirstPlayTitle信息”是承担在装载BD-ROM时首先再现其动态商标的分担作用的标题。通过该“FirstPlayTitle信息”,实现在装载时再现表现电影作品的制作者或发行者的动态商标的习惯。
“Top_menuTitle信息”是再现BD-ROM中的菜单层级中位于最上位的菜单的、能够进行AVCLip的再现和应用的执行的标题(也称为Java标题、BD-J标题)。
“Title#1信息”、“Title#2信息”、“Title#3信息”是一般的电影作品中的标题。
在与标题对应的目标中,除了上述BD-J目标以外,还具有电影目标。并且,将与电影目标对应的标题称为电影标题(能够进行与现有的DVD再现相同的再现的标题)。
关于电影目标、电影标题,由于与本实施方式的直接关联较低,所以省略具体说明。
INDEX.BDMV的特征之一在于,表示这些“FirstPlayTitle信息”、“Top_menuTitle信息”、“Title#1信息”、“Title#2信息”、“Title#3信息”这样的标题与各个目标之间的对应。
并且,除了上述文件以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是,还记录有记录了作为AV数据103之一的字幕等的PNG(通过W3C标准化的图像格式)形式的数据(以下称为“PNG数据”。)的文件(ZZZ.PNG,ZZZ可变,扩展符PNG固定)。每一个PNG数据具有一个文件。
另外,使用图3说明的文件和目录结构是一例,即使是其他结构,本发明也能够实施。
以上是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100的结构有关的说明。接着,对再现装置20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3.再现装置200的详细情况)
(3.1再现装置200的内部结构)
图9是示出再现装置200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图。下面,设再现装置200为BD播放器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再现装置200能够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数字流的再现和应用的执行即可,可以是任意的再现装置。
如图9所示,再现装置200构成为包括光盘驱动器201、解码器202、视频面203、像面204、操作受理部205、控制部206、渲染引擎207、加法部208和HDMI发送部209。下面对个结构部进行说明。
(3.1.1光盘驱动器201)
光盘驱动器201进行记录介质100的装载/读取/排出,对记录介质100执行存取。
(3.1.2解码器202)
解码器202从由光盘驱动器201读出的数字流中取得视频帧,对所取得的视频帧进行解码,得到非压缩形式的图片。
(3.1.3视频面203)
视频面203是用于存储由解码器202输出的非压缩形式的图片的存储器。
(3.1.4像面204)
像面204是具有用于存储一个画面量的图像数据的区域的存储器,作为一个画面量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非压缩图形为例进行说明。在像面204中配置有由后述渲染引擎207描绘的PNG数据或图像文件等的非压缩图形。
(3.1.5操作受理部205)
操作受理部205由红外线受光元件等构成,接收来自用户的使用遥控器等的操作输入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受理部205例如从用户受理重复范围的输入。
(3.1.6控制部206)
控制部106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的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进行重复范围调整处理、重复再现处理、应用执行处理、以及其他的再现控制处理。该控制部106的具体的功能结构在后面叙述。
(3.1.7渲染引擎207)
渲染引擎207具有Java2D、OPEN-GL这样的基本软件,根据来自控制部206的指示进行计算机图形的描绘。然后,将描绘出的计算机图形输出到像面204。
(3.1.8加法器208)
加法器208在存储于视频面203中的非压缩形式的图片数据中合成在像面204中展开的图形并输出。
(3.1.9HDMI发送部209)
HDMI发送部209在经由接口而与显示装置400等的家庭影院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连接时,经过协商阶段而转移到数据传送阶段,进行数据收发。该协商阶段包含如下的相互认证阶段:掌握对方侧设备的能力(包含解码能力、再现能力、显示频率),在播放器设定寄存器中进行设定,确定以后传送用的传送方式,确认装置相互之间的合法性。
经过该协商阶段,HDMI发送部209根据显示装置400中的水平同步期间,将非压缩形式的图片数据转送到显示装置400。并且,HDMI收发部209在显示装置400中的水平回描期间和垂直回描期间中,向显示装置400转送非压缩的明码电文形式的音频数据。
以上是与本实施方式的再现装置200的结构有关的说明。接着,对控制部206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3.2控制部206的功能结构)
图10是示出控制部206的功能结构的图。如本图所示,控制部206构成为包含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事件确定单元302、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和再现控制单元309。并且,事件确定单元302构成为包含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和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并且,再现控制单元309构成为包含应用执行单元310。
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事件确定单元302、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再现控制单元309和应用执行单元310进行的各处理作为程序代码而保持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由所述CPU执行。并且,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和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是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部分。下面对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3.2.1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
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具有取得由用户等指定的重复范围的功能。具体而言,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显示OSD(On-screen.Display)菜单。用户根据该OSD菜单,使用遥控器等输入重复范围。然后,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从由操作受理部205接收到的操作输入信号中取得重复范围。
图11是示出OSD菜单的一例的图。在OSD菜单中显示标题重复、章节重复或特定范围重复等的重复类别、重复范围(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等。在本图的例子中,示出章节4~章节5的重复范围。
这里,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参照与选择出的标题对应的BD-J目标中包含的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信息,确定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播放列表信息表示与能够在BD-J标题中再现的播放列表有关的信息。
图12是用于说明播放列表中包含的信息中的与本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特征数据的一例的图。
具体而言,titleStartMT表示在与标题相关联的BD-J目标中包含的播放列表中的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中最初再现的AVCLip的再现开始位置(In_Time)。并且,titleEndMT表示在上述播放列表中最后再现的AVCLip的再现结束位置(Out_Time)。该再现结束位置相当于标题的再现结束的位置。并且,mk_num表示上述播放列表中设定的标记的总数。并且,mk[0]~mk[5]表示与各标记相关联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并且,chp_num表示在上述播放列表内设定的章节的总数。并且,chp[0]~chp[4]表示各章节的开始位置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
例如,在重复类别为“标题重复”的情况下,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参照播放列表中包含的titleStartMT和titleEndMT,确定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并且,在重复类别为“章节重复”的情况下,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参照chp[0]~chp[4],确定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并且,在重复类别为“时间”的情况下,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将用户经由OSD菜单输入的时间(数字流上的时间)转换为PTS,确定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
(3.2.2事件确定单元302)
事件确定单元302构成为包含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和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事件确定单元302具有确定包含在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最终事件)的功能。
在标题中设定有用于与使用播放列表的数字流的再现一起执行记录在BD中的Java应用(以后称为BD-J应用)的多个事件。在这种事件中具有标记信息和媒体时间事件。后述应用执行单元310将该事件作为触发而执行BD-J应用。由此,能够在数字流的期望再现位置执行BD-J应用。
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由后述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确定的最终标记和由后述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确定的最终媒体时间中的、与更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作为最终事件。由此,能够确定与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可能性高的事件。
(3.2.3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
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具有确定包含在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标记信息(最终标记)的功能。具体而言,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参照图12所示的播放列表信息确定最终标记。标记信息表示数字流的规定位置,被用作表示开头位置的确定、BD-J应用的执行位置的信息。
(3.2.4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
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具有确定包含在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媒体时间事件(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功能。
媒体时间事件是与数字流的再现区间的时点相关联、在数字流的再现时刻成为相关联的时点的情况下通知给BD-J应用等的时间事件。
图13是示出媒体时间事件设定表的内容的图。mt_num表示标题中设定的媒体时间事件的总数。并且,mt[0]~mt[2999]表示与各媒体时间事件相关联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参照图13所示的媒体时间事件设定表确定最终媒体时间事件。
(3.2.5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
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具有参照由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的最终事件判定是否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功能。具体而言,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判定从最终事件的时点到播放列表或章节等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是否为规定间隔以下。在规定间隔以下的情况下,BD-J应用利用最终标记位置进行黑画面显示、与黑画面显示或分辨率切换等再现品位有关的控制处理的可能性更高,所以,决定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并且,在规定间隔以上的情况下,决定不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由此,在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的可能性更高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3.2.6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
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具有对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的功能。具体而言,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的最终事件的时点提前了规定间隔的时点。然后,重复范围调整单元将调整后的重复范围设定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
(3.2.7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
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具有存储在判定是否进行重复范围的调整中使用的从最终事件的时点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的阈值lastLength、以及在重复范围的调整中使用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调整量的参数adjMT的功能。
图14是示出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存储的调整参数的内容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lastLength为45000(pts),adjMT为1875(pts)。
另外,从最终事件的时点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的阈值lastLength例如也可以是与1秒相当的PTS。
并且,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调整量的参数adjMT也可以是与1帧相当的PTS。
并且,从最终事件的时点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的阈值lastLength可以是在再现控制单元309对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数字流进行再现后、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起开始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由于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重复再现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重复再现处理和在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的事件位置执行的应用产生竞争。
并且,从最终事件的时点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的阈值lastLength可以是在再现控制单元309对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数字流进行再现后、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在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后、从重复范围的开始位置起开始再现数字流的情况下,由于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重复再现处理和在事件确定单元302确定的事件位置执行的应用产生竞争。
(3.2.8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
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具有存储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的功能。具体而言,存储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并且,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存储由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调整后的重复开始位置和重复结束位置。
图15是示出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存储的重复范围表的内容的图。startMT表示重复开始位置。并且,endMT表示重复结束位置。
(3.2.9再现控制单元309、应用执行单元310)
再现控制单元309构成为包含应用执行单元310,通过从再现装置固有的应用即常驻应用和BD-J应用中调出函数,执行AV再现功能和播放列表再现功能。AV再现功能是从DVD播放器、CD播放器沿袭的功能群,是再现开始、再现停止、临时停止、临时停止的解除、静态图像功能的解除、立即指定生成速度的快进、立即指定再现速度的回放、声音切换、副影像切换、角度切换、重复再现这样的处理。
播放列表再现功能是指按照播放列表信息进行该AV再现功能中的再现开始或再现停止。特别地,本实施方式的再现控制单元309根据来自常驻应用的请求进行重复再现。
在进行基于该常驻应用的重复再现时,有时与BD-J应用的处理产生竞争。该重复再现处理与BD-J应用的竞争在后面叙述。
以上是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6的功能结构有关的说明。接着,对重复范围的调整进行说明
(4.重复范围的调整)
(4.1现有的再现装置中的课题)
首先,对现有的再现装置中的课题进行说明。
在BD-ROM中,通过执行BD-J应用,能够实现交互的图形显示等的多彩的再现。
图16是示出基于BD-J应用的黑画面显示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以标题中设定的标记信息中的、与最接近第1个播放列表的末端的位置相关联的mk[5]的标记信息为触发,BD-J应用通过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黑色单色图形的描绘指示,在视频画面上合成黑画面。然后,以第2个播放列表的再现开始为触发,BD-J应用通过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黑画面清除,清除黑画面。在迁移到下一个播放列表时,通过描绘黑画面,能够防止在播放列表迁移时产生的画面显示的紊乱。
这里,发明者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在重复再现区间内执行BD-J应用的情况下,重复再现处理和BD-J应用的处理有时产生竞争。
图17是示出重复再现处理和基于BD-J应用的黑画面显示处理产生竞争的情况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在章节1~章节5的期间内进行重复再现。该情况下,当mk[5]的标记信息到达所设定的再现位置时,再现单元对BD-J应用通知标记通过事件。BD-J应用通过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黑色单色图形的描绘指示,在视频画面上合成黑画面。然后,当达到重复结束位置即章节5的末端(chp[5])时,从重复开始位置即章节1的始端(chp[0])起开始再现。构成为以第2个播放列表的再现开始为触发进行黑画面的清除,在第1个播放列表内进行重复再现的情况下,不进行第2个播放列表的再现,所以,不实施黑画面的清除,继续进行黑画面显示。其结果,用户无法正确视听进行重复再现的内容。
并且,作为其他例子,对基于BD-J应用的分辨率变换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基于BD-J应用的分辨率变换处理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在HD(High Definition)分辨率的正编内容后构成SD(StandardDefinition)分辨率的优惠内容。
当在正编内容结束后切换为优惠内容的分辨率时,为了进行分辨率的切换处理,产生即使正编内容结束、也暂时无法再现优惠内容的空白时间。因此,以与最接近正编内容的结束前的播放列表的末端的位置相关联的mk[5]的标记信息为触发,BD-J应用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从HD分辨率切换为SD分辨率。由此,在HD分辨率的正编内容结束后,能够再现SD分辨率的优惠内容,而不产生空白时间。
但是,在这种重复再现区间内执行BD-J应用的情况下,重复再现处理和BD-J应用的处理有时也产生竞争。
图19是示出重复再现处理和基于BD-J应用的分辨率切换处理产生竞争的情况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在章节3~章节5的期间内进行重复再现。该情况下,当mk[5]的标记信息到达所设定的再现位置时,再现单元对BD-J应用通知标记通过事件。BD-J应用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切换为SD分辨率。然后,当到达重复结束位置即章节5的末端(chp[5])时,再现控制单元309从重复开始位置即章节3(chp[3])的始端起开始再现。其结果,关于从章节3起的重复再现,以SD分辨率进行再现,用户无法以HD的分辨率对重复再现的内容进行视听。
图20是示出进行图16所示的黑画面显示时的常驻应用、BD-J应用和再现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
如本图所示,BD-J应用对再现控制单元309进行第1个播放列表的再现开始指示(步骤S101)。
再现控制单元309接受来自BD-J应用的再现开始指示,开始再现第1个播放列表(步骤S102)。
如果第1个播放列表是构成为根据用于在选择标题时自动再现的标志(未图示)进行自动再现的播放列表,则不需要步骤101。该情况下,在步骤102中,不接受来自BD-J应用的再现开始指示,开始再现第1个播放列表。
在开始再现第1个播放列表后,再现控制单元309对BD-J应用通知再现开始通知(步骤S103)。并且,再现控制单元309对常驻应用通知再现开始通知(步骤S104)。
当mk[5]的标记信息到达所设定的再现位置时,再现控制单元309对BD-J应用通知标记通过事件通知(步骤S105)。
BD-J应用接受标记通知事件通知,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黑画面描绘(内容消减)(步骤S106)。
再现控制单元309接受来自BD-J应用的黑画面描绘指示,描绘黑画面(步骤S107)。
当达到重复结束位置即章节5的末端时,再现控制单元309对BD-J应用通知末端通知(步骤S108)。并且,再现控制单元309对常驻应用通知末端通知(步骤S109)。
BD-J应用接受来自再现控制单元309的末端通知,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第2个播放列表的再现(步骤S110)。
再现控制单元309接受来自BD-J应用的播放列表的再现指示,开始再现第2个播放列表(步骤S111)。
在开始再现第2个播放列表后,再现控制单元309对BD-J应用通知再现开始通知(步骤S112)。并且,再现控制单元309对常驻应用通知再现开始通知(步骤S113)。
BD-J应用接受来自再现控制单元309的再现开始通知,对再现控制单元309指示黑画面清除(内容消减解除)(步骤S114)。
再现控制单元309接受来自BD-J应用的黑画面清除指示,清除黑画面描绘(步骤S115)。
接着,对进行黑画面显示和重复再现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21是示出进行图17所示的黑画面显示和重复再现时的常驻应用、BD-J应用和再现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时序图。另外,对与图20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步骤S107的黑画面显示后,当到达重复结束位置即章节5的末端时,再现控制单元309对常驻应用通知重复末端通知(步骤S201)。
常驻应用接受来自再现控制单元309的重复末端通知,对再现控制单元309进行重复再现指示(步骤S202)。
再现控制单元309接受来自常驻应用的重复再现指示,从章节1起开始进行重复再现(步骤S203)。
在图20所示的步骤S114中,BD-J应用接受来自再现控制单元的第2个播放列表的再现开始通知,对再现控制单元指示黑画面清除(内容消减解除)。与此相对,在图21所示的处理中,在到达章节5的末端后不迁移到第2个播放列表,而从章节1起开始再现,所以,不进行黑画面清除,在从章节1起的重复再现中继续进行黑画面描绘。
这样,以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特别是位于播放列表或章节等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附近的事件为触发而执行的BD-J应用和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有时产生竞争。
(4.2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
发明者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如下所述,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使BD-J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图22是示出参照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图。
图22(a)是示出基于用户指定的重复范围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对章节4~章节5的期间进行重复再现。
图22(b)是示出对图22(a)所示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图。如本图所示,再现装置200确定与最接近重复范围即章节5的末端的位置相关联的标记信息mk[5],将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调整为mk[5]之前的时点。由此,不以标记信息mk[5]为触发而执行BD-J应用,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使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和BD-J应用产生竞争。
图23是示出参照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23(a)示出重复范围调整前的重复范围。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标记信息mk[5]与134955000(pts)的再现位置相关联,标题的末端titleEndMT成为135000000(pts)的再现位置。在该titleEndMT与mk[5]的间隔为规定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重复范围调整单元执行重复范围的调整。在本图的例子中,由于标题的末端titleEndMT与标记信息mk[5]的间隔(135000000(pts)-134955000(pts))为阈值lastLength:45000以下,所以,执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图23(b)是示出对图23(a)所示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图。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将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调整为比标记信息mk[5]提前了存储在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中的adjMT:1875(pts)。
图24是示出参照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图。
图24(a)是示出基于用户指定的重复范围的图。在本图的例子中,对章节4~章节5的期间进行重复再现。
图24(b)是示出对图24(a)所示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图。如本图所示,再现装置200确定与最接近重复范围即章节5的末端的位置相关联的媒体时间事件mt[2999],将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调整为mt[2999]之前的时点。由此,不以媒体时间事件mt[2999]为触发而执行BD-J应用,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使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和BD-J应用产生竞争。
图25是示出参照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25(a)示出重复范围调整前的重复范围。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媒体时间事件mt[2999]与134957000(pts)的再现位置相关联,标题的末端titleEndMT成为135000000(pts)的再现位置。在该titleEndMT与mt[2999]的间隔为规定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重复范围调整单元执行重复范围的调整。在本图的例子中,由于标题的末端titleEndMT与媒体时间事件mt[2999]的间隔(135000000(pts)-134957000(pts))为阈值lastLength:45000以下,所以,执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图25(b)是示出对图25(a)所示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图。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将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调整为比媒体时间事件mt[2999]提前了存储在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中的adjMT:1875(pts)。
图26是示出在图22和图23所示的重复范围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进行重复再现时的常驻应用、BD-J应用和再现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另外,对与图20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步骤S104的再现开始通知后,当到达重复结束位置即章节5的末端时,再现控制单元309对常驻应用通知重复末端通知(步骤S301)。
常驻应用接受来自再现控制单元309的重复末端通知,对再现控制单元309进行重复再现指示(步骤S302)。
再现控制单元309接受来自常驻应用的重复再现指示,从章节1起开始进行重复再现(步骤S303)。
与图21的未调整重复范围的情况下的流程图相比,可知,由于将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调整为标记信息mk[5]之前,所以,不产生步骤S105的标记通过事件通知。因此,不产生步骤S106的黑画面描绘(内容消减)指示和步骤S107的黑画面描绘处理,不与BD-J应用产生竞争,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用户指定的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为播放列表的末端位置,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于该情况。用户指定的重复范围可以指定任意范围。
图27是示出将从章节1的中途到章节4的中途为止的期间作为重复范围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图。
图27(a)是示出基于用户指定的重复范围的图。对从章节1的中途到章节4的中途为止的范围进行重复再现。
图27(b)是示出对图27(a)所示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图。如本图所示,再现装置200确定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末端的位置相关联的标记信息mk[4],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mk[4]之前的时点。由此,不以标记信息mk[4]为触发而执行BD-J应用,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使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和BD-J应用产生竞争。
图28是示出图27所示的重复范围的调整的详细情况的图。
图28(a)示出重复范围调整前的重复范围。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标记信息mk[4]与124955000(pts)的再现位置相关联,再现区间的末端即章节4的末端chp[4]成为125000000(pts)的再现位置。在该chp[4]与mk[4]的间隔为规定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重复范围调整单元执行重复范围的调整。在本图的例子中,由于章节4的末端chp[4]与标记信息mk[4]的间隔(125000000(pts)-124955000(pts))为阈值lastLength:45000以下,所以,执行重复范围的调整。
图28(b)是示出对图28(a)所示的重复范围进行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图。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将重复范围的结束位置调整为比标记信息mk[4]提前了存储在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中的adjMT:1875(pts)。
以上是与重复范围的调整有关的说明。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再现装置200的动作进行说明。
(5.动作)
(5.1重复再现处理)
首先,对重复再现处理进行说明。图29是示出重复再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本图所示,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取得存储在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中的调整参数(步骤S401)。
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进行重复范围的设定(步骤S402)。该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然后,事件确定单元302、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和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进行重复范围(startMT、endMT)的调整(步骤S403)。该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在重复范围的调整后,再现控制单元309判定重复设定是否有效(步骤S404)。具体而言,再现控制单元309判定存储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的startMT和endMT是否不为0。
在重复设定有效的情况下(步骤S404:是),再现控制单元309反复进行步骤S406~步骤S409的处理,直到解除重复再现为止(步骤S405)。
并且,再现控制单元309进行重复监视(步骤S406)。具体而言,确认当前的再现位置(curMT)是否到达重复监视范围。即,确认当前的再现位置curMT是否为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以下、或当前的再现位置curMT是否为重复结束位置endMT以上。在当前的再现位置未到达重复监视范围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步骤S407的再现位置取得处理。在当前的再现位置到达重复监视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408的处理。
在当前的再现位置到达重复监视范围的情况下,再现控制单元309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步骤S408)。
然后,再现控制单元309将再现位置变更为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步骤S409)。
在重复设定无效的情况下(步骤S404:否),结束重复再现处理。
以上是与重复再现处理有关的说明。接着,对步骤S402的重复范围设定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5.2重复范围设定处理)
图30是示出步骤S402的重复范围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如本图所示,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显示图11所示的OSD设定菜单(步骤S501)。
然后,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从用户输入的操作输入信号取得重复信息(步骤S502)。
在取得重复信息后,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判定重复信息所示的重复类别是否是标题重复(步骤S503)。
在重复类别是标题重复的情况下(步骤S503:是),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标题信息(步骤S504)。具体而言,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从图12所示的播放列表信息表中取得再现中标题的标题开始位置titleStartMT、标题结束位置titleEndMT。
然后,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在存储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的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设置标题开始位置titleStartMT的值,在重复结束位置endMT设置标题结束位置titleEndMT的值(步骤S505)。
在重复类别不是标题重复的情况下(步骤S503:否),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判定重复类别是否是章节重复(步骤S506)。
在重复类别是章节重复的情况下(步骤S506:是),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章节信息(步骤S507)。具体而言,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从图12所示的播放列表信息表中取得章节开始位置chp[startRP-1]和章节结束位置chp[endRP]。
然后,重复范围取得单元在存储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的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设置章节开始位置chp[startRP-1]的值,在重复结束位置endMT设置章节结束位置chp[endRP]的值(步骤S508)。
在重复类别不是章节重复的情况下(步骤S506:否),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设定重复时间(步骤S509)。具体而言,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在存储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的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设置将用户输入的重复开始时间转换为PTS后的重复开始位置startRP的值,在重复结束位置endMT设置将用户输入的重复结束时间转换为PTS后的重复结束位置endRP的值。
在步骤S505、步骤S508或步骤S509之后,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当前的再现位置(curMT)(步骤S510)。
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判定当前再现中的部位是否是重复区间(步骤S511)。具体而言,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判定当前的再现位置curMT是否为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以上、且重复结束位置endMT以下。
在再现中的部位不是重复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511:否),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进行重复再现无效化设定(步骤S512)。具体而言,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将存储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的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设置为0,将重复结束位置endMT设置为0。
在再现中的部位是重复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511:是),结束重复范围设定处理。
以上是与重复范围设定处理有关的说明。接着,对步骤S403的重复范围调整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5.3重复范围调整处理)
图31是示出步骤S403的重复范围调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本图所示,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从标题类别表取得当前再现中的标题的标题类别(步骤S601)。
图32是示出标题类别表的内容的图。这里,标题类别表是作为图3所示的BD管理信息而记录在BD-ROM中的“INDEX.BDMV”中包含的信息,这里,图示特征部分进行说明。如本图所示,title_num表示记录在BD-ROM中的标题的总数。并且,title_type[0]~title_type[998]是表示各标题是Java标题还是电影标题的标识符。
这里,Java标题是以Java应用起动并提供与内容连动的服务为特征的标题。因此,存在将其用于利用所设定的标记或媒体时间事件来改变内容的再现状态的可能性。因此,需要调查重复范围与最终标记位置或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设定位置的位置关系,对重复范围的最终位置进行调整。
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参照由步骤S601取得的标题类别,判定当前再现中的标题是否是Java标题(步骤S602)。具体而言,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判定标题类别表所示的title[title_id]是否为1。
在标题不是Java标题的情况下(步骤S602:否),由于不需要调整重复范围,所以,不对重复范围进行调整。
在标题是Java标题的情况下(步骤S602:是),事件确定单元302从媒体时间事件设定表中取得媒体时间事件的总数mt_num(步骤S603)。
然后,事件确定单元302判定是否在标题中设定了媒体时间事件(步骤S604)。具体而言,事件确定单元302判定媒体时间事件的总数mt_num的值是否为0。
在标题中未设定媒体时间事件的情况下(步骤S604:是),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确定最终标记信息(步骤S605)。具体而言,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确定包含在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标记信息(最终标记信息)。
在确定最终标记信息后,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进行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步骤S606)。该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然后,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将重复开始位置startMT和重复结束位置endMT作为重复监视位置,在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中进行设定(步骤S607)。
在标题中存在媒体时间事件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604:否),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确定最终媒体时间事件(步骤S608)。具体而言,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确定包含在由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取得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媒体时间事件(最终媒体时间事件)。
在确定最终媒体时间事件后,事件确定单元302判定最终标记信息是否位于最终媒体事件的后方(步骤S609)。
在最终标记信息位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后方的情况下(步骤S609:是),进行步骤S606的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
在最终标记信息不位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后方的情况下(步骤S609:否),进行基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步骤S610)。该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以上是与重复范围调整处理有关的说明。接着,对步骤S606的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进行说明。
(5.4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
图33是示出步骤S606的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本图所示,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从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取得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和重复位置调整位置adjMT(步骤S701)。
然后,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计算从最终标记信息到播放列表或章节等再现区间的结束位置为止的间隔(步骤S702)。
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判定由步骤S702计算出的间隔是否为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以下(步骤S703)。
在由步骤S702计算出的间隔为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703:是),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对重复终点位置进行调整(步骤S704)。具体而言,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变更为比最终标记信息提前了重复位置调整值adjMT的时点。
在由步骤S702计算出的间隔不是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703:否),结束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调整处理。
以上是与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有关的说明。接着,对步骤S610的基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进行说明。
(5.5基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
图34是示出步骤S610的基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的重复范围的调整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如本图所示,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从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取得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和重复位置调整位置adjMT(步骤S801)。
然后,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计算从最终媒体时间事件到播放列表或章节等再现区间的结束位置为止的间隔(步骤S802)。
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判定由步骤S802计算出的间隔是否为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以下(步骤S803)。
在由步骤S802计算出的间隔为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803:是),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对重复终点位置进行调整(步骤S804)。具体而言,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变更为比最终标记信息提前了重复位置调整值adjMT的时点。
在由步骤S802计算出的间隔不是判定用阈值lastLength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803:否),结束基于最终标记信息的重复范围调整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稳定的重复再现,而不会使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应用和基于再现装置的重复再现处理产生竞争。
《补充》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a)通过将记述了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手法的顺序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CPU等从存储器中读出程序并执行所读出的程序,也可以实现上述手法。
并且,可以将所述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硬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中。
并且,也可以经由电气通信线路、无线或有线通信线路、或者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等传送所述程序。
(b)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再现装置也可以作为进行控制的LSI而实施。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1、事件确定单元302、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3、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4、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5、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6、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7、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8和再现控制单元309等的各功能块进行集成化,能够实现这种LSI。这些功能块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而成为一个芯片。
这里,设为系统LSI,但是,由于集成度的差异,有时也称为IC、LSI、超级LSI、特级LSI。
并且,集成电路化的手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能够在LSI制造后进行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能够重构LSI内部的细胞电路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进而,如果出现了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置换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块和部件的集成化。这种技术存在应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记录介质中记录Java应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也可以不是Java应用,而是B-Shell、Perl Script、ECMA Script等其他编程语言。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再现装置构成为具有光盘驱动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除了光盘驱动器以外,也可以具有用于插入SD存储卡、记忆棒、CF卡(注册商标)、SM卡、多媒体卡等可移动媒体的插入口或USB插入口等。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仅具有再现记录介质的再现功能的再现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录像功能的录像再现装置。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重复范围输入单元301受理来自用户的重复范围的输入,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重复范围的输入也可以是来自其他再现设备或录像设备等的输入。
(g)可以部分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各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再现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于使用家庭影院系统的影像视听。
标号说明
100:记录介质;200:再现装置;201:光盘驱动器;202:解码器;203:视频面;204:像面;205:操作受理部;206:控制部;207:渲染引擎;208:加法部;209:HDMI发送部;300:操作装置;301:重复范围取得单元;302:事件确定单元;303:最终标记确定单元;304:最终媒体时间事件确定单元;305:重复范围调整可否判定单元;306:重复范围调整单元;307:调整参数存储单元;308:重复范围存储单元;309:再现控制单元;310:应用执行单元;400:显示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再现装置,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
所述再现装置具有:
重复范围输入单元,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
事件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
再现单元,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流由多个再现区间构成,
所述调整单元以从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到所述再现区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为规定间隔以下的情况为条件执行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所述再现单元再现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数字流后、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开始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比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提前了所述再现单元再现了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数字流后、临时停止再现数字流所需要的间隔以上的时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现装置还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表示从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到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为止的间隔的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件与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区间的时点相关联,是在所述数字流的再现时刻成为该相关联的时点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通知的媒体时间事件和表示所述数字流的规定位置的标记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现装置还具有应用执行单元,该应用执行单元在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区间中执行所述应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再现装置中记录有装置固有的应用,
在所述数字流的再现时点成为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情况下,所述再现单元向所述装置固有的应用通知是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
所述装置固有的应用在接受了来自所述再现单元的通知的情况下,指示所述再现单元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起开始再现所述数字流,
所述再现单元根据来自所述装置固有的应用的指示,从重复范围的开始时点起开始再现所述数字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现装置还具有事件确认单元,该事件确认单元确认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的事件,
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由所述事件确认单元确认后的事件中的、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10.一种再现方法,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
所述再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重复范围输入步骤,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
事件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步骤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调整步骤,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步骤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
再现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11.一种集成电路,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
所述集成电路具有:
重复范围输入单元,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
事件确定单元,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单元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调整单元,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单元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
再现单元,在所述调整单元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12.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对记录了包含有数字流和应用在内的标题的记录介质进行所述数字流的再现和所述应用的执行的处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标题中设定有用于在所述数字流中执行所述应用的多个事件,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重复范围输入步骤,受理所述数字流中的重复范围的输入;
事件确定步骤,确定所述事件中的、包含在所述重复范围输入步骤输入的重复范围内、且与最接近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的时点相关联的事件;
调整步骤,将所述重复范围的结束时点调整为所述事件确定步骤确定的事件的时点之前的时点;以及
再现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调整后的重复范围内执行所述数字流的重复再现。
CN201280003053.8A 2012-01-16 2012-10-30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和集成电路 Active CN103503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6471 2012-01-16
JP2012006471 2012-01-16
PCT/JP2012/006956 WO2013108316A1 (ja) 2012-01-16 2012-10-30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3073A true CN103503073A (zh) 2014-01-08
CN103503073B CN103503073B (zh) 2016-03-30

Family

ID=4879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053.8A Active CN103503073B (zh) 2012-01-16 2012-10-30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和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09030B2 (zh)
JP (1) JP6008296B2 (zh)
CN (1) CN103503073B (zh)
WO (1) WO20131083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73757B2 (en) * 2013-06-26 2016-10-18 Intel Corporation Presentation of a multi-frame segment of video content
US9888047B2 (en) * 2014-04-03 2018-0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Efficient on-demand generation of ABR manifests
US9584577B2 (en) * 2014-04-03 2017-02-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enabling use of HLS as a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675A (zh) * 2000-04-18 2002-08-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CN1440194A (zh) * 2002-02-21 2003-09-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程序
JP2007122759A (ja) * 2005-10-24 2007-05-17 Orion Denki Kk リピート再生機能を備えた再生装置及びリピート再生機能実行プログラム及びリピート範囲の追加設定方法
JP2010272189A (ja) * 2009-05-25 2010-12-02 Funai Electric Co Ltd 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367C (zh) 1998-07-20 2005-03-16 汤姆森特许公司 数字视频装置用户接口
JP3859449B2 (ja) 2001-02-06 2006-12-2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映像再生方法
JP2004040705A (ja) 2002-07-08 2004-02-05 Funai Electric Co Ltd 映像記録再生装置
WO2005052940A1 (ja) 2003-11-28 2005-06-09 Sony Corporation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再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7115349A (ja) 2005-10-20 2007-05-10 Orion Denki Kk リピート再生機能を備えた再生装置及びリピート再生機能実行プログラム及びリピート範囲の再設定方法
WO2007132534A1 (ja) * 2006-05-17 2007-11-22 Pioneer Corporation 再生装置、再生装置の反復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671949B2 (ja) 2010-11-04 2015-0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6675A (zh) * 2000-04-18 2002-08-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CN1440194A (zh) * 2002-02-21 2003-09-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程序
JP2007122759A (ja) * 2005-10-24 2007-05-17 Orion Denki Kk リピート再生機能を備えた再生装置及びリピート再生機能実行プログラム及びリピート範囲の追加設定方法
JP2010272189A (ja) * 2009-05-25 2010-12-02 Funai Electric Co Ltd 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08316A1 (ja) 2013-07-25
US20140064703A1 (en) 2014-03-06
JPWO2013108316A1 (ja) 2015-05-11
US8909030B2 (en) 2014-12-09
CN103503073B (zh) 2016-03-30
JP6008296B2 (ja)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5346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data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1516328B1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video data recorded thereon
US8260110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multiple playback path video data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7643399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data streams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U2003260975A1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still images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2160389A (zh) 再现装置、集成电路、记录介质
CN105765657A (zh)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
US20040184768A1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data streams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7583887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main data additional content data thereof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3503073B (zh)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和集成电路
US7801412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multiple reproduction path video data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20040047604A1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a data stream having a packet encoding time stamp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7336889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presentation duration of still pictures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EP1568030A1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multiple reproduction path video data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U2003276758B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data structure for managing reproduction of multiple reproduction path video data recorded thereon an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0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