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3124A -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3124A
CN103493124A CN201280016640.0A CN201280016640A CN103493124A CN 103493124 A CN103493124 A CN 103493124A CN 201280016640 A CN201280016640 A CN 201280016640A CN 103493124 A CN103493124 A CN 103493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device
scan period
signa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66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3124B (zh
Inventor
齐藤浩二
藤冈章纯
尾崎正实
柳俊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93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3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3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31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62Power saving in digitizer or tabl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4Synchronisation with the driving of the display or the backlighting unit to avoid interferences generated intern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1Details of output amplifiers or buff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09G2340/0435Change or adaptation of the frame 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当利用检测装置(20)检测到对电子设备(100)的TP操作(触摸面板操作)时,显示装置(1)使上述TP操作的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比以往的定时(a)、即在上述非扫描期间中没有检测到上述TP操作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b)早(提前)。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具备上述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例如便携电话、智能电话或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薄型、重量轻以及低功耗的显示装置的搭载正在发展。
另外,今后期待作为更薄型的显示装置的电子纸的开发和普及也快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在各种显示装置中使功耗降低成为共同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降低功耗为目的,设置比对画面进行1次扫描的扫描期间长的非扫描期间、即使全部扫描信号线成为非扫描状态的停止期间从而实现低功耗的具有低功耗模式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312253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11月9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设置非扫描期间(停止期间)的构成中,直到下一个扫描期间到来为止,在显示画面中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不被改写。因此,即使用户例如想要使在当前显示画面中正在显示的图像的下一个图像在上述显示画面中显示等而进行某些操作,在非扫描期间中进行了该操作时,当前正在显示的图像在显示画面中被显示的状态也会持续到下一个扫描期间到来为止。
这样,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在非扫描期间中进行了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下,即使用户进行某些操作,也不会立刻进行针对该操作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即,在用户的操作定时和与该操作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发生了时滞。
并且,在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那样非扫描期间(停止期间)比较长的情况下,上述时滞变大,电子设备对用户操作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因此,有可能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电子设备的不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功耗的降低、并能够缩短用户的操作定时和与该操作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的时滞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根据上述构成和控制方法,当检测到用户对具备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因此能够消除或者能够尽量缩短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定时和与该检测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的时滞。
由此,能够避免例如显示装置对上述规定的操作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能够防止或抑制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显示装置的不满。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装置,其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检测装置,其检测用户对该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该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当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是具备显示装置和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上述显示装置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检测装置检测用户对该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该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作为使与上述检测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更新定时尽量接近检测定时的方法,除了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的方法以外,可以考虑在周期地(间歇地)进行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处理的构成中,按尽量早的定时检测上述检测对象。
因此,当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由此能够按尽量早的定时检测在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后可能出现的上述检测对象。
其结果是,在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对电子设备进行了例如上述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对该操作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能够防止或抑制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显示装置的不满。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根据上述构成和控制方法,起到以下效果:能够消除或者尽量缩短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定时和与该检测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的时滞。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装置,其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电子设备具备:检测装置,其检测用户对该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该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上述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是具备显示装置和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上述显示装置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检测装置检测用户对该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该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上述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根据上述构成和控制方法,起到以下效果:能够按尽量早的定时检测在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后可能出现的上述检测对象。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现有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整体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驱动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时的各种信号波形的图。
图4(a)是表示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内部构成,特别是表示输出部分的图,(b)是表示AMP_Enable信号的波形的图。
图5(a)是表示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内部构成,特别是表示输出部分的图,(b)是表示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消耗电流波形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其它整体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
图8(a)是表示由显示装置进行变更周期的导出的构成的图,(b)是表示由整体控制部进行变更周期的导出的构成的图。
图9(a)是表示现有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
图10(a)是表示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的时序图,(c)是表示TP操作的检测动作的时序图,(d)是表示现有的TP操作的检测动作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源极反转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像素电极的配置与图12不同的情况下的源极反转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线反转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点反转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上述电子设备中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部所具备的TFT的特性的坐标图,详细地说,是表示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使用了a-Si的TFT以及使用了LTPS的TF各自的源极-漏极之间的电流量相对于供应到栅极的导通电压的电压值的特性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6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电子设备100的构成的说明)
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0的构成。图2是表示电子设备100的电构成的图。
作为电子设备100,可设想以便携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或有机EL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为首的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具有显示装置1、检测装置20、整体控制部30。
显示装置1具备:显示面板部2、扫描线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器)4、信号线驱动电路(源极驱动器)6、共用电极驱动电路8、定时控制器10以及电源生成电路13。定时控制器10具备控制信号输出部12。
显示面板部2具备:画面,其包括矩阵状地配置的多个像素;N条(N是任意的整数)扫描信号线G(栅极线),其用于按线顺序选择、扫描上述画面;以及M条(M是任意的整数)数据信号线S(源极线),其对被选择的线所包含的一行量的像素供应数据信号。扫描信号线G与数据信号线S相互交叉。显示面板部2相当于显示元件。
图2所示的G(n)表示第n条(n是任意的整数)扫描信号线G。例如,扫描信号线G(1)、G(2)以及G(3)分别表示第1条、第2条以及第3条扫描信号线G。另一方面,数据信号线S(i)表示第i条(i是任意的整数)数据信号线S。例如,数据信号线S(1)、S(2)以及S(3)表示第1条、第2条以及第3条数据信号线S。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将等价电路作为对象的驱动为例,在显示面板部2内的各像素中设置TFT,TFT的漏极电极连接到像素电极。
扫描线驱动电路4从画面的上方向下方按线顺序扫描各扫描信号线G。此时,对各扫描信号线G顺序输出矩形波(栅极时钟信号(选择信号)),上述矩形波用于使像素所具备的、连接到像素电极的开关元件(TFT)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使画面内的1行量的像素成为选择状态。
信号线驱动电路6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输入的视频信号(图2的箭头F)算出应输出到被选择的1行量的各像素的电压的值,将该值的电压输出到各数据信号线S。其结果是,对处于被选择的扫描信号线G上的各像素供应图像数据。
显示装置1对画面内的各像素还具备共用电极(COM:未图示)。共用电极驱动电路8基于从定时控制器10输入的极性反转信号(箭头B),对共用电极输出规定的共用电压,由此驱动共用电极。
定时控制器10被输入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作为输入视频同步信号(箭头A)。定时控制器10基于被输入的时钟、垂直同步信号Vsync以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生成水平同步控制信号(GCK等)和垂直同步控制信号(GSP等)作为成为用于各电路同步动作的基准的视频同步信号。并且,定时控制器10将生成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GCK等)和垂直同步控制信号(GSP等)输出到扫描线驱动电路4、信号线驱动电路6(箭头E、F)。
定时控制器10对扫描线驱动电路4输出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和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另外,定时控制器10对信号线驱动电路6输出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和与输入图像相应的视频信号。
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在信号线驱动电路6中被用作对将输入的视频信号向显示面板部2输出的定时进行控制的输出定时信号。另外,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在扫描线驱动电路4中被用作对向显示面板部2输出栅极时钟信号(选择信号)的定时进行控制的定时信号。而且,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在扫描线驱动电路4中被用作对扫描信号线G的扫描开始的定时进行控制的定时信号。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除另有注明外,“1垂直期间”是指由上述垂直同步控制信号规定的期间,“1水平期间”是指由上述水平同步控制信号规定的期间。
扫描线驱动电路4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接收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和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开始显示面板部2的扫描,顺序选择各扫描信号线G并输出栅极时钟信号(选择信号)。
信号线驱动电路6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接收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写入指示信号),将基于从定时控制器10接收的视频信号的图像数据(数据信号)写入显示面板部2的各数据信号线S。
电源生成电路13生成作为为了显示装置1内的各电路动作而需要的电压的电压Vdd、Vdd2、Vcc、Vgh以及Vgl。并且,将电压Vcc、Vgh、Vgl输出到扫描线驱动电路4,将电压Vdd和Vcc输出到信号线驱动电路6,将电压Vcc输出到定时控制器10,将电压Vdd2输出到共用电极驱动电路8。
(检测装置20的说明)
如图2所示,检测装置20与显示装置1和整体控制部30能通信地连接。检测装置20具备:检测部21,其检测用户对电子设备100的规定的操作;以及检测控制部22,其控制检测部21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部21例如是触摸面板,特别是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触摸面板,为显示装置1的显示画面所具备。另外,作为上述规定的操作,设想对上述触摸面板的接触(touch)或接近。
在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情况下,检测部21是将基于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的矩阵状的透明电极图案形成在玻璃、塑料等的透明基板上而成的。当用户的手指等接触或接近检测部21时,其附近的多个透明电极图案中的静电电容变化。因此,检测控制部22能够通过检测上述透明电极图案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来检测用户的手指等接触或接近的位置。
此外,触摸面板有时也检测用户的手指等接触或接近上述画面上的任意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检测上述接触或接近即可,无需检测上述位置。
检测装置20检测基于包括电子设备100的使用者在内的人的手指或触摸笔(笔)的接触或接近。用上述人的手指或触摸笔对检测装置20进行描画动作(或接触动作),从而在检测装置20中检测作为与上述描画动作(或接触动作)相应的操作的基于上述人的操作。
此外,上述“人”不限于电子设备100的使用者。例如,电子设备100的使用者以及观察电子设备100的显示装置1的观察者等也包括在上述“人”中。
触摸面板受到由显示装置1的扫描带来的噪声的影响。因而,在使用触摸面板作为上述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以下构成:在检测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通过设为这种构成,能够特别是在非扫描期间以高检测精度检测上述检测对象。
此外,作为检测装置20的其它方式,有检测来自外部装置(来自显示装置1的外部(或来自电子设备1的外部))的电波的RF(RadioFrequency:无线频率)电路等。RF电路也受到从显示装置1辐射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能够通过在非扫描期间进行检测动作来得到更良好的检测数据。
在检测装置20是RF电路的情况下,来自外部装置的电波由检测装置20检测(接收)。因而,检测装置20可以包括省略图示的天线。
检测控制部22从定时控制器10获取控制检测触摸操作(以下,称为TP操作)的有无的检测处理的信号(以下,称为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检测控制部22与所获取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同步地进行检测对触摸面板的TP操作的有无的检测处理。检测控制部22将表示上述检测处理的处理结果的数据作为检测数据输出到整体控制部30。
(整体控制部30的说明)
整体控制部30搭载于设置侧基板60(参照图8(a)、(b))。整体控制部30总括地控制电子设备100。整体控制部3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其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其保存有上述控制程序;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其展开上述控制程序;以及内存等存储部,其保存上述控制程序和各种数据。
整体控制部30通过CPU执行上述存储部所保存的规定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具体地说,整体控制部30具有作为接收从检测控制部22输出的检测数据的检测数据接收部31、对显示装置1的定时控制器10输出时钟、垂直同步信号Vsync及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时钟/同步信号输出部32、对显示装置1的信号线驱动电路6输出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输出部33的功能。
(现有显示装置中的功耗)
参照图5说明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功耗的问题。图5(a)是表示与信号线驱动电路106的输出部分有关的内部构成的图,图5(b)是表示信号线驱动电路106的消耗电流波形(I(Vdd))的图。将具有一般的分辨率WSVGA(1024RGB×600)的显示装置举为例子时,这种显示装置的信号线驱动电路106需要1024×3(RGB)=3072个模拟放大器118。各模拟放大器118是对数据信号线S输出数据信号的元件。为了确保输出能力,在每个模拟放大器118中流动着0.01mA程度的持续恒定电流。
因此,在3072个模拟放大器118中,持续恒定电流的总计约为30.7mA。供应到信号线驱动电路106的电压源(Vdd)通常为10V程度,因此信号线驱动电路消耗10V×30.7mA=307mW的电力。其结果是,平均消耗电流成为由图5(b)的箭头P2所示的值,该值相对于整个显示装置的功耗占有相当的量,成为妨碍显示装置1的低功耗化的1个较大的原因。
(显示装置1中的功耗)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以与上述现有的显示装置相比较少的平均电力动作。参照图4说明该点。
图4(a)是表示信号线驱动电路6的内部构成、特别是表示输出部分的图。图4(b)是表示AMP_Enable信号的波形的图。
如图4(a)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6具备多个模拟放大器14。各模拟放大器14按照每一数据信号线S设置。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号线驱动电路6具备M个模拟放大器14。即,模拟放大器14的数量和数据信号线S的数量相互相等。
信号线驱动电路6还具备用于对各模拟放大器14输入AMP_Enable信号的AMP_Enable信号线。该信号线连接到定时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输出部12。另外,在信号线驱动电路6的内部,并联地连接到各模拟放大器14。
如上所述,Vdd是从显示装置1内的电源生成电路13供应的电压源,包括信号线驱动电路6在内,各模拟放大器14也接收Vdd的供应而动作。
定时控制器10的控制信号输出部12将作为规定各模拟放大器14的动作状态的控制信号的AMP_Enable信号按预先规定的定时输出到信号线驱动电路6的各模拟放大器14。模拟放大器14在AMP_Enable信号为高值(H值)时动作,为低值(L值)时停止。
在显示装置1中,在驱动显示面板部2时,由垂直同步控制信号规定的1垂直期间被分割为扫描期间和非扫描期间。如图4(b)所示,控制信号输出部12在扫描期间使AMP_Enable信号成为H值来使模拟放大器14动作。另外,控制信号输出部12在非扫描期间使AMP_Enable信号成为L值来使模拟放大器14停止。
<信号波形>
参照图3说明驱动显示面板部2时的各种信号的波形。图3是表示驱动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板部2时的各种信号波形的图。
在图3的上段示出向定时控制器10输入的输入信号。例如,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被输入到定时控制器10作为输入视频同步信号。另外,与向定时控制器10的输入视频同步信号的输入一起对定时控制器10输入视频信号。视频信号的1帧的量的图像数据传送期间相当于由Hsync规定的1垂直期间。
另外,在图3的下段示出定时控制器10所输出的输出信号。
例如,定时控制器10基于被输入的输入视频同步信号,生成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和垂直同步控制信号作为成为用于各电路同步动作的基准的视频同步信号。在此,定时控制器10生成与被输入的Vsync为相同周期的垂直同步控制信号,生成周期比被输入的Hsync的周期短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在图3中,生成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的周期相当于Hsync的周期的1/3。定时控制器10将生成的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和垂直同步控制信号作为图像同步信号输出到扫描线驱动电路4、信号线驱动电路6。
在此,水平同步控制信号的周期较短,因此在1垂直期间内,在比该1垂直期间短的期间(扫描期间)进行1帧量的扫描。此外,水平同步控制信号的周期不限于所示例的周期。例如,优选水平同步控制信号的周期是Hsync的整数分之1(频率为整数倍)。
定时控制器10基于所记录的输入视频信号,根据被输入的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和水平同步控制信号输出视频信号。视频信号的1帧量的图像数据传送期间相当于扫描期间。
控制信号输出部12与生成的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和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同步地输出AMP_Enable信号。
另外,信号线驱动电路6在AMP_Enable信号维持H值的期间,向数据信号线S进行数据信号的供应。
<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
以下,进一步参照图3说明由上述各种信号控制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
在显示装置1中,垂直同步控制信号按每1垂直期间输入。首先,控制信号输出部12与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同步地使AMP_Enable信号的电压从L值变化为H值。由此,信号线驱动电路6所具备的模拟放大器14从非动作状态向动作状态(通常状态)切换。
接着,扫描线驱动电路4与垂直同步控制信号和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同步地对第1条扫描信号线G输出栅极时钟信号(选择信号)。由此,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1)的像素的TFT的栅极成为导通状态。
接着,信号线驱动电路6与水平同步控制信号同步地对每一数据信号线S,从连接到该数据信号线S的模拟放大器14输出数据信号。由此,显示所需的电压被供应到各数据信号线S,通过TFT写入到扫描信号线G(1)上的像素电极。在该写入结束后,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1)的像素的TFT的栅极从导通状态返回到截止状态。
在最初的1水平期间经过后,输入下一个垂直同步控制信号。连接到第2条以后的扫描信号线G的像素根据与连接到第1条扫描信号线G的像素相同的步骤进行写入。这样,将对全部N条扫描信号线G的像素进行写入的期间称为写入期间。该写入期间表示与扫描期间相同的期间。
AMP_Enable信号在上述写入期间的期间维持H值。
在最初的1垂直期间内,在上述写入期间(扫描期间)经过后,控制信号输出部12使AMP_Enable信号从H值变化为L值。其结果是,模拟放大器14成为非动作状态。
在最初的1垂直期间经过后,输入下一个垂直同步控制信号,第2帧以后的驱动也是根据与上述相同的步骤进行。
此外,在模拟放大器14为非动作状态的期间,模拟放大器14的输出和数据信号线S(i)的连接断开。后述详细内容,但数据信号线S(i)可以设为电浮动状态,也可以设为与Vdd等连接的状态。
(扫描期间和非扫描期间)
显示装置1具有以通常的功耗动作的通常模式和与上述通常模式相比功耗较小的低功耗模式。
在通常模式下,显示装置1在1秒钟内在显示面板部2中显示60帧的图像。因此1帧期间约为16.7ms。显示装置1的分辨率是1024×600像素,因此在1帧期间内扫描600条扫描信号线G。另一方面,在低功耗模式下,在1秒钟内例如在显示面板部2中显示1帧的图像。
显示装置1在驱动显示面板部2时,将1水平期间分割为扫描期间和非扫描期间。并且,在扫描期间内将AMP_Enable信号设为H值来使模拟放大器14动作。而且,将栅极时钟信号(选择信号)设为Vgh来使TFT的栅极导通。扫描期间与显示所需的电压被写入到像素电极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1扫描期间是16.7(ms)。
显示装置1在非扫描期间内将AMP_Enable信号设为L值来使模拟放大器14停止。而且,将栅极时钟信号(选择信号)设为Vgl来使TFT的栅极截止。非扫描期间是1水平期间中的扫描期间以外的期间,因此在低功耗模式下成为983.3(ms)。
<非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线的连接对象>
在非扫描期间内,数据信号线S(i)的连接对象可以是不定的,或者也可以是任意的电源。
例如,在非扫描期间内数据信号线S(i)可以是电浮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非扫描期间(AMP_Enable信号为L值的期间)内,模拟放大器14和数据信号线S(i)的连接断开,数据信号线S(i)的连接对象是不定的。
另外,在非扫描期间内,数据信号线S(i)可以连接到共用的Vdd。在这种情况下,在非扫描期间内,模拟放大器14和数据信号线S(i)的连接断开,且数据信号线S(i)均连接到共用的电压源(Vdd)。由此,被输出到数据信号线S(i)的电压在扫描期间结束后,即在AMP_Enable信号从H值变化为L值后,从处于峰值的值减少一定的值,稳定地保持该值。其结果是,在非扫描期间内,输出到数据信号线S的电压稳定,因此能够维持稳定的显示。
此外,非扫描期间中的数据信号线S(i)的连接对象不限于任意的电压源(Vdd),也可以是接地点(GND)或共用节点。在任一情况下均可以得到能够使非扫描期间中的输出到数据信号线S的电压稳定化的效果。
(作用效果)
在非扫描期间的期间,模拟放大器14的稳定电流被切断。其结果是,平均消耗电流成为图4(b)的箭头P1所示的值,该值与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平均消耗电流(图5(b)的箭头P2)相比显著地小。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的说明)
除了以上构成以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用户想要使在显示画面中正在显示的图像的下一个图像在上述显示画面中显示而进行了某些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地使上述下一个图像在显示画面中显示。
图1(a)是表示现有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图1(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
如图1(a)所示,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按固定的周期交替地重复对上述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将显示所需的电压写入像素电极)的扫描期间和对上述多个像素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不将显示所需的电压写入像素电极)的非扫描期间。其结果是,每当扫描期间到来时,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a)所示,在发生了TP操作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上述非扫描期间中发生了TP操作的情况下,该TP操作的定时(TP操作定时)和切换为TP操作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箭头X所示的扫描期间)的定时之间产生时间差(时滞)ΔT。在该时滞ΔT的期间,在显示面板部2中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由各像素保持,因此由显示面板部2显示的图像成为所显示的原样。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对用户的操作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因此,有可能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电子设备100的不满。特别是在低功耗模式下,存在上述非扫描期间变长、时滞ΔT变长的倾向,因此上述问题变得显著。
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该点,在非扫描期间发生了TP操作的情况下,扫描线驱动电路4和信号线驱动电路6如图1(b)的箭头X所示,使上述TP操作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箭头X所示的下一个扫描期间)的定时比现有的定时、即在没有检测到上述TP操作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提前)。以下,将该处理称为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提前。图1(b)表示在TP操作紧后设置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方式,该方式是最优选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的扫描期间的周期与现有相同地设为与TP操作的检测前的周期T相同。
这样,通过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提前,能够消除或缩短时滞ΔT。由此,即使用户想要使当前正在显示的图像的下一个图像在上述显示画面中显示等而进行的TP操作是非扫描期间中的操作,也能够使与该TP操作快速地对应、即快速地使上述下一个图像在显示面板部2中显示。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或抑制电子设备100对TP操作的响应迟于用户所预期的响应、即使进行TP操作由显示面板部2显示的图像被切换的定时也较迟这种在易用性(方便性和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电子设备100的不满。
此外,关于对检测TP操作的有无的检测处理进行控制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的输出动作,在第1实施方式中,设为定时控制器10将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直接输出到检测装置20的检测控制部22的构成,但不限于此。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其它整体构成例的图。
如图6所示,整体控制部30除了具备检测数据接收部31、时钟/同步信号输出部32以及视频信号输出部33以外,还具备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中转部34。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中转部34具有以下功能:在定时控制器10和检测装置20的检测控制部22之间中转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
此外,在图6中,为了区别从定时控制器10输出到整体控制部30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和从整体控制部30输出到检测控制部22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将前者的信号表示为“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1”,将后者的信号表示为“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2”。
这样,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对检测控制部22间接地输出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的构成,也能够得到与将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直接输出到检测装置20的检测控制部22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提前之后的扫描期间的周期设为与TP操作前的扫描期间的周期T相同(不变)。但是,若考虑在TP操作后例如指定了显示动态图像的应用的情况等时,则优选使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从TP操作发生前的周期T变化(缩短)。以下,说明该点。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0中,当发生TP操作时,缩短其以后的非扫描期间的长度,由此使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比上述TP操作后(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的扫描期间的周期短。
由此,当有TP操作时,能够使对写入到(保持于)显示面板部2的各像素的图像数据进行切换的周期短于TP操作前。
其结果是,在TP操作后,例如进行了指定显示动态图像的应用的TP操作的情况下,能够以短的周期进行图像的更新,因此能够流畅地显示上述动态图像。
[第3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变更扫描期间的周期的情况下,该变更周期的导出可以由显示装置1进行,也可以由整体控制部30进行。
在图8(a)中示出由显示装置1进行的变更周期的导出。
如图8(a)所示,显示装置1和整体控制部30由电缆50电连接,显示装置1和整体控制部30构成为能经由电缆50通信。
整体控制部30从检测装置20接收是否检测到TP操作的信息。整体控制部30当接收到是否利用检测装置20检测到了TP操作的信息时,将该信息发送到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的控制信号输出部12具备作为周期导出部12a的功能,上述周期导出部12a与从整体控制部30取得的上述信息相应地将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导出。
周期导出部12a预先存储根据是TP操作前还是TP操作后而预先设定的扫描期间的周期。即,在周期导出部12a中,预先存储有发生TP操作前的周期(以下,称为TP操作前周期)Ta和发生了TP操作后的周期(以下,称为TP操作后周期)Tb。TP操作后周期Tb与TP操作前周期Ta相比较短地设定。
并且,周期导出部12a在现时点是TP操作前的情况下,将扫描期间的周期设为与TP操作前对应的扫描期间的周期Ta,在现时点是TP操作后的情况下,将扫描期间的周期设为与TP操作后对应的扫描期间的周期Tb。
具体地说,周期导出部12a当成为低功耗模式时,将扫描期间的周期设为与TP操作前对应的扫描期间的周期Ta,当TP操作时,将扫描期间的周期设为与TP操作后对应的扫描期间的周期Tb。并且,周期导出部12a在从最后进行的TP操作经过预先规定的时间时,使扫描期间的周期返回到周期Ta。
并且,显示装置1基于由周期导出部12a导出的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进行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的图像数据的改写。
在图8(b)中示出由整体控制部30进行变更周期的导出的构成。
如图8(b)所示,显示装置1与整体控制部30由电缆50电连接,显示装置1与整体控制部30构成为能经由电缆50通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0中,如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100那样,整体控制部30除了对上述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进行中转的功能以外,还附加有基于上述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进行扫描期间的周期的导出的功能。并且,为了实现该功能,本实施方式中的整体控制部30除了具备各部31~34以外,还具备周期导出部35。周期导出部35除了在进行周期的导出的触发是从检测装置20接收到是否检测到TP操作的信息时和将导出的周期通知显示装置1这些方面与图8(a)所示的构成不同以外,具有与周期导出部12a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4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也交替地重复扫描期间和非扫描期间,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非扫描期间,而使扫描期间连续。
图9(a)是表示现有的显示面板部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图9(b)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
如图9(b)的箭头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0中,在TP操作后,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不设置上述非扫描期间,从而使上述扫描期间连续。使该扫描期间连续的方式与在第2实施方式中将非扫描期间的长度设为0(零)的意义相同。
此外,为了明确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的不同点,在图9(b)的下段所示的时序图中,用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另外,用虚线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
这样,优选在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不设置非扫描期间,从而使扫描期间连续。这样的话,在进行非扫描期间中的TP操作后,例如进行了指定显示动态图像的应用的TP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流畅地显示该动态图像。
[第5实施方式]
作为使与TP操作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更新定时尽量接近TP操作定时的方法,除了如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那样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以外,还可以考虑在周期地(间歇地)地进行TP操作的检测处理的构成中,按尽量早的定时检测TP操作。
图10(a)是表示显示面板部2的驱动方式的时序图,图10(b)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图10(c)是表示TP操作的检测动作的时序图,图10(d)是表示现有的TP操作的检测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10(b)所示,定时控制器10在检测到TP操作前以周期Tc对检测控制部22输出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此时,如图10(c)所示,检测控制部22与上述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的升高)同步地以周期Tc进行检测TP操作的有无的检测处理。
当检测到TP操作时,如图10(b)所示,定时控制器10将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按比周期Tc短的周期Td(<Tc)输出到检测控制部22。由此,如图10(c)所示,检测控制部22与上述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的升高)同步地以周期Td进行检测TP操作的有无的检测处理。
这样,在TP操作后,缩短检测TP操作的有无的检测处理的执行周期(增加每单位时间的检测处理次数),由此能够尽量早地检测在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可能出现的TP操作。
即,在TP操作后进行了TP操作时,如图10(d)所示,在即使在非扫描期间中检测到TP操作也不改变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周期的情况下,产生时滞ΔTn,直到进行下一个TP操作所涉及的检测处理为止。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缩短上述检测处理的执行周期,由此,即使如上所述在TP操作后再次进行了TP操作W的情况下,直到进行下一个TP操作所涉及的检测处理为止的时滞成为比上述时滞ΔTn短的时滞ΔTm。其结果是,能够更早地检测上述TP操作后的TP操作。
其结果是,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基于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提前之后的TP操作的图像数据的切换。
[第6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显示装置1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其是表示图2等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其它构成例的说明图。在图2等所示的显示装置1中,定时控制器10将定时与AMP_Enable信号的定时相等的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向检测装置20的检测控制部22输出。
在此,在图2等的显示装置1中,定时控制器10接收到视频信号(时钟信号、同步信号、视频数据信号等)后到对信号线驱动电路6输出同步控制信号为止产生数时钟量~数线的扫描量的延迟。其原因是,定时控制器10的内部的定时的生成、图像处理等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在显示装置1中,如图11所示,扫描线驱动电路4可以具备与扫描信号线G的条数相应的数量的栅极驱动器部4a(在图11中示例了2个)。
另外,在显示装置1中,如图11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6可以具备与数据信号线S的条数相应的数量的源极驱动部6a(信号线驱动部、检测指示单元、在图11中示例了3个)。
这些源极驱动部6a不存在上述延迟,因此与定时控制器10相比严密地识别扫描期间(和驱动期间)以及非扫描期间(和停止期间)。
因此,如图11所示,可以从源极驱动部6a中的1个经由连接端子80向检测装置20的检测控制部22输出TP检测动作控制信号。由此,能够除去从定时控制器10向检测控制部22输出检测指示信号时的延迟的影响,因此能将显示装置1的非扫描期间更准确地传递到检测装置20。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检测装置20的检测部21中的检测动作。
在此,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关于触摸面板检测期间,只要触摸面板检测期间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是检测指示信号为激活的期间即可。
[第7实施方式]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为了防止由于将相同的图像长时间显示在相同位置而该图像在画面中留下残影,优选显示面板部2中的像素电极按照每规定次数(例如1次)的1帧期间将电压的极性反转。对显示面板部2的全部像素电极在某帧施加极性相同的电压,在该某帧的下一个帧施加相反极性的电压,将重复这种施加的反转方式称为“帧反转”。帧反转能够通过使在某帧施加到全部数据信号线S的电压的极性按每1帧期间反转来实现。
而且,为了防止闪烁,优选按照排列在扫描信号线G的方向和数据信号线S的方向中的至少一方的每一像素电极来将电压的极性反转。该反转有“源极反转”、“线反转”以及“点反转”等。以下,参照图12~图15详细地说明这些反转。
图12~图15是表示显示面板部2中的扫描信号线G、数据信号线S以及像素电极的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在图12~图15各自中,(a)表示某帧(第n帧)中的各像素电极的电压的极性,(b)表示在下一个帧(第(n+1)帧)施加有相反极性的电压的各像素电极的电压的极性。各像素电极的电压的极性由图中的+(正)和-(负)表示。
图12表示源极反转的一例。源极反转是将施加到每一数据信号线(源极线)S的电压的极性反转。由此,如图12所示,能够按照排列在扫描信号线G的方向的每一像素电极将电压的极性反转。
图13是与图12相同的源极反转,但与图12相比,像素电极的配置不同。在图12中,连接到数据信号线S的像素电极相对于该数据信号线S配置在一侧(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右侧)。而在图13中,连接到数据信号线S的像素电极相对于该数据信号线S锯齿状地配置。因此,配置在相邻的数据信号线S之间的像素电极的电压的极性在图12的配置中是相同的,但在图13的配置中相互不同。
图14表示线反转的一例。线反转是将施加到数据信号线S的电压的极性按每一被驱动的扫描信号线G(按每一水平扫描期间)反转。由此,如图14所示,能够按排列在数据信号线S的方向的每一像素电极将电压的极性反转。
图15表示点反转的一例。点反转能够通过将图12所示的源极反转和图14所示的线反转组合来实现。具体地说,在驱动第1条扫描信号线G1时,将施加到各数据信号线S的电压的极性在第1条处设为正(+),以下按顺序反转。接着,在驱动第2条扫描信号线G2时,将施加到各数据信号线S的电压的极性在第1条处设为负(-),以下按顺序反转。并且,在驱动第3条以后的扫描信号线G时也同样地进行重复,由此如图15所示,能够将在扫描信号线G的方向和数据信号线S的方向相邻的像素电极彼此的电压的极性设为不同。
在该点反转类的驱动中,特别是在上述扫描期间中的消耗电流较多。因此,特别是在进行点反转类的驱动的情况下,优选应用以下构成:在检测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通过设为该构成,能够谋求功耗的降低且能够缩短用户的操作定时和与该操作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的时滞的效果变得显著。
(TFT)
优选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部(显示元件)2中,作为TFT,采用在其半导体层中使用了所谓氧化物半导体的TFT。在该氧化物半导体中,例如包括IGZO(InGaZnOx:铟镓锌氧化物)。根据该构成,能够高速地对各像素写入像素数据。
参照图16说明其理由。图16是表示各种TFT的特性的图。在该图中,表示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使用了a-Si(amorphoussilicon:非晶硅)的TFT以及使用了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硅)的TFT的各自的特性。在本图中,横轴(Vgh)表示在各TFT中对栅极供应的导通电压的电压值,纵轴(Id)表示各TFT中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量。特别是,在图中示为“TFT-on”的期间表示与导通电压的电压值相应地成为导通状态的期间,在图中示为“TFT-off”的期间表示与导通电压的电压值相应地成为截止状态的期间。
如图16所示,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与使用了a-Si的TFT相比,导通状态时的电流量(即,电子迁移率)较高。虽省略图示,但具体地说,在使用了a-Si的TFT中,其在TFT-on时的Id电流为1uA,而在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中,其在TFT-on时的Id电流为20~50uA程度。由此可知,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与使用了a-Si的TFT相比,导通状态时的电子迁移率高了20~50倍程度,导通特性是非常优异的。
根据以上内容,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部2中,在各像素中采用使用了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从而各像素的TFT的导通特性是非常优异的。因此,能够增大对各像素写入像素数据时的电子迁移量,使该写入所花的时间实现更短时间化。
因此,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能够在显示面板部2中例如高速地进行与用户的规定操作的检测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因此,根据上述显示装置1,除了能够消除或尽量缩短上述检测定时和上述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的时滞以外,还能够如上所述高速地进行图像数据的改写本身。因此能够缩短例如从检测到用户的规定操作到完成图像的更新为止的时间。因而,在避免显示装置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防止或抑制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显示装置的不满方面起到优异的效果。
(备注事项)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适当变更的技术方案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用户对触摸面板的接触或接近作为触发,进行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提前。但是,上述触发不限于用户对触摸面板的接触或接近,例如,操作电子设备100所具备的按钮、开关或晃动电子设备100的操作也被包括为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作。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到了在非扫描期间中有TP操作的情况下的处理。但是,在扫描期间中有TP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扫描期间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置在包括上述TP操作的操作定时的上述扫描期间的紧后,还可以设置在上述操作定时的紧后。
(3)如果在非扫描期间内使信号线驱动电路6内的全部模拟放大器14中的至少1个停止,则可以得到能够削减功耗的效果。如果使全部模拟放大器14停止,则能够最多地削减功耗,因此是优选的。
(4)在非扫描期间中,动作停止的对象不限于模拟放大器14。即,也可以使包括模拟放大器14在内的、恒定电流所流经的任何电路群(元件群)的能力降低。作为这种电路群的例子,例如有决定每一灰度级的电压的DAC(Digital-Analogue-Converter:数字模拟转换器)电路部和Vdd生成电路部。
(5)如上所述,在显示装置1中能够通过在非扫描期间使模拟放大器14的能力(驱动能力)降低来谋求低功耗化。但是,通过使模拟放大器14完全停止(Off)能使低功耗化的效果最好。因此在显示装置1中,在非扫描期间内代替“使模拟放大器14的驱动能力降低”而“使模拟放大器14停止”,也能够起到本发明的效果。此外,使模拟放大器14的能力最为降低的状态相当于使模拟放大器14停止的状态。
(备注事项2)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并且,上述显示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当利用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紧后的定时。
根据上述构成,当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紧后的定时,因此能够消除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定时和与该检测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定时(图像的更新定时)之间的时滞。
由此,例如能够避免显示装置对上述规定的操作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能够防止或抑制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显示装置的不满。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使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的上述非扫描期间的长度比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前的上述非扫描期间的长度短,由此使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比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前的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短。
根据上述构成,在使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例如进行了动态图像的显示指示的情况下,以较短的周期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因此能够流畅地显示上述动态图像。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不设置上述非扫描期间,而使上述扫描期间连续。
根据上述构成,在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不设置上述非扫描期间,而使上述扫描期间连续,因此在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例如进行了动态图像的显示指示的情况下,连续地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因此能够流畅地显示上述动态图像。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1帧内按规定的周期使向具备上述多个像素的显示元件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反转。
特别是,在进行点反转类的驱动的情况下,上述扫描期间中的消耗电流较多。因此,将当检测到检测对象时,如上所述使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的构成应用于特别是进行点反转类驱动的情况,由此能够谋求功耗降低且缩短上述时滞的效果变得显著。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上述检测装置具有设置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上述规定的操作是对上述触摸面板的接触或接近,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对上述触摸面板的接触或接近。
触摸面板受到由上述显示装置的扫描带来的噪声的影响。因此,特别是在将触摸面板用作上述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应用当检测到检测对象时,如上所述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的构成,由此特别是在非扫描期间能够以高检测精度检测上述检测对象。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上述检测装置是检测来自外部的上述电波的无线频率电路。
根据上述构成,无线频率电路受到从上述显示装置辐射的EMI的影响,因此能够通过在非扫描期间进行检测动作来得到更良好的检测数据。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上述多个像素与在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在其它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信号线的交叉部对应地设置,上述显示装置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其对各扫描信号线顺序施加作为将上述扫描信号线设为选择状态的信号的选择信号;信号线驱动电路,其对各数据信号线写入图像数据;以及定时控制器,其基于从外部输入的垂直同步信号,将上述选择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并且基于从外部输入的水平同步信号,将作为指示上述图像数据的写入的信号的写入指示信号输出到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条数相应的数量的信号线驱动部,任一个上述信号线驱动部对上述检测装置在上述非扫描期间进行检测指示信号的输出,上述检测指示信号指示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
根据上述构成,上述检测装置能在上述非扫描期间进行上述检测。
因此,能够提供如下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按照比显示装置的刷新频率高的频率进行检测装置的检测动作以及检测精度的大幅提高。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当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作为使与上述检测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更新定时尽量接近检测定时的方法,除了使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的方法以外,还可以考虑在周期地(间歇地)进行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处理的构成中,按尽量早的定时检测上述检测对象。
因此,当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由此能够按尽量早的定时检测在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后可能出现的上述检测对象。
其结果是,在使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提前之后,对显示装置例如进行了上述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显示装置对该操作的响应较大地偏离用户所预期的响应,能够防止或抑制在方便性、操作性方面使用户感到对显示装置的不满。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设为液晶显示装置。
由此,能够得到起到上述各发明的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上述显示装置可以设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由此,能够得到起到上述各发明的效果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和上述检测装置。
另外,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还具备进行该电子设备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和上述显示装置能通信地连接,上述控制部将是否利用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了上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到上述显示装置,上述显示装置按与从上述控制部取得的上述信息相应的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进行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的图像数据的改写。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具备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以及电子纸等各种显示装置和触摸面板等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中广泛地采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显示装置
2      显示面板部(显示元件)
4      扫描线驱动电路
6      信号线驱动电路
6a     源极驱动部(信号线驱动部)
10     定时控制器
20     检测装置
30     整体控制部(控制部)
100    电子设备
G     扫描信号线
S     数据信号线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装置,其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利用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紧后的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的上述非扫描期间的长度比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前的上述非扫描期间的长度短,由此使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比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前的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不设置上述非扫描期间,而使上述扫描期间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1帧内按规定的周期使向具备上述多个像素的显示元件施加的电压的极性反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压的极性反转是点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装置具有设置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
上述规定的操作是对上述触摸面板的接触或接近,
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对上述触摸面板的接触或接近。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装置是检测来自外部的上述电波的无线频率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像素与在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条扫描信号线和在其它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信号线的交叉部对应地设置,
上述显示装置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其对各扫描信号线顺序施加作为将上述扫描信号线设为选择状态的信号的选择信号;
信号线驱动电路,其对各数据信号线写入图像数据;以及
定时控制器,其基于从外部输入的垂直同步信号,将上述选择信号输出到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并且基于从外部输入的水平同步信号,将作为指示上述图像数据的写入的信号的写入指示信号输出到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
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条数相应的数量的信号线驱动部,
任一个上述信号线驱动部对上述检测装置在上述非扫描期间进行检测指示信号的输出,上述检测指示信号指示上述检测对象的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显示元件的上述多个像素各自的TFT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是IGZO。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液晶显示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和上述检测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进行该电子设备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和上述显示装置能通信地连接,
上述控制部将是否利用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了上述检测对象的信息发送到上述显示装置,
上述显示装置按与从上述控制部取得的上述信息相应的上述扫描期间的周期进行将上述最近的扫描期间的定时提前之后的图像数据的改写。
17.一种电子设备,具备:显示装置,其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装置,其检测用户对该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该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
在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18.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上述显示装置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上述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利用检测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的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将该检测后的最近的扫描期间设于比在没有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的情况下所预定的定时早的定时,上述检测对象包括用户对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波。
19.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具备:显示装置,其交替地重复对多个像素供应图像数据的扫描期间和不供应上述图像数据的非扫描期间,重复进行上述像素所保持的图像数据的改写;以及检测装置,其检测用户对该电子设备的规定的操作以及从外部到达该电子设备的电波中的至少任一方检测对象,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装置在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时,使上述检测动作的周期与检测到上述检测对象前相比变短。
CN201280016640.0A 2011-04-08 2012-04-04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31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6814 2011-04-08
JP2011086814 2011-04-08
PCT/JP2012/059192 WO2012137816A1 (ja) 2011-04-08 2012-04-04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3124A true CN103493124A (zh) 2014-01-01
CN103493124B CN103493124B (zh) 2016-09-28

Family

ID=46969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664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3124B (zh) 2011-04-08 2012-04-04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41175B2 (zh)
JP (1) JP5373224B2 (zh)
KR (1) KR101531125B1 (zh)
CN (1) CN103493124B (zh)
TW (1) TWI540359B (zh)
WO (1) WO20121378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2724B1 (ko) * 2013-08-14 2020-0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9992148B (zh) 2017-12-14 2023-06-20 矽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驱动电路
US10725597B2 (en) * 2018-07-23 2020-07-28 Superc-Touch Corporation Hovering and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934A (zh) * 2000-08-09 2002-03-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象显示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05140959A (ja) * 2003-11-06 2005-06-02 Rohm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US20090102809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Norio Mamba Coordinate Detecting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Using a Touch Panel
CN101515213A (zh) * 2008-02-18 2009-08-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感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传感方法
JP2010108303A (ja) * 2008-10-30 2010-05-13 Sharp Corp 像検知/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96174B1 (en) 2000-04-28 2016-03-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unit, drive method for display unit, electronic apparatus mounting display unit thereon
JP3766926B2 (ja) 2000-04-28 2006-04-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ならびに携帯機器
JP3730159B2 (ja) * 2001-01-12 2005-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325164B2 (ja) * 2002-09-11 2009-09-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031742A (ja) * 2007-04-10 2009-02-12 Fujifilm Corp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JP4770844B2 (ja) * 2008-02-18 2011-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センシング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090089254A (ko) 2008-02-18 2009-08-2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센싱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센싱 방법
JP2009294903A (ja) 2008-06-05 2009-12-17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KR101298611B1 (ko) 2008-10-08 2013-08-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산화물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187919B2 (en) 2008-10-08 2012-05-29 Lg Display Co. Ltd. Oxide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BR112012016739A2 (pt) * 2010-01-08 2017-06-13 Sharp Kabushiki Kaisaha "dispositivo de exibição com sensores ópticos"
KR101848684B1 (ko) * 2010-02-19 2018-04-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CN102906805A (zh) * 2010-05-21 2013-01-3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系统
TW201205369A (en) * 2010-07-20 2012-02-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riving method, driving device and touch sensibl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934A (zh) * 2000-08-09 2002-03-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象显示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05140959A (ja) * 2003-11-06 2005-06-02 Rohm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機器
US20090102809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Norio Mamba Coordinate Detecting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Using a Touch Panel
CN101515213A (zh) * 2008-02-18 2009-08-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传感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传感方法
JP2010108303A (ja) * 2008-10-30 2010-05-13 Sharp Corp 像検知/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73224B2 (ja) 2013-12-18
US20140015787A1 (en) 2014-01-16
US9141175B2 (en) 2015-09-22
TW201303427A (zh) 2013-01-16
KR20140022833A (ko) 2014-02-25
WO2012137816A1 (ja) 2012-10-11
KR101531125B1 (ko) 2015-07-06
TWI540359B (zh) 2016-07-01
JPWO2012137816A1 (ja) 2014-07-28
CN103493124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493B (zh) 電子機器及其時序控制方法
KR102636679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3299255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KR10138210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544394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3282954B (zh) 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3460162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1537435B1 (ko) 터치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EP257375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system
US1111960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sensor with accurate touch detection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KR20140137096A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2054669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180078934A (ko) 연산 증폭기를 갖는 터치 전원 회로 및 그를 이용한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739744B (zh) 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驱动电路
US20140267206A1 (en) Driver ic
TW201317973A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與具備該顯示裝置之顯示系統
CN103493124A (zh)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1785339B1 (ko) 공통전압 드라이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9106422A1 (ja) 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における電圧制御方法及び表示ドライ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