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1858A - 眼底摄像设备、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眼底摄像设备、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1858A
CN103491858A CN201280020683.6A CN201280020683A CN103491858A CN 103491858 A CN103491858 A CN 103491858A CN 201280020683 A CN201280020683 A CN 201280020683A CN 103491858 A CN103491858 A CN 103491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vefront
picture pick
pupi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6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1858B (zh
Inventor
齐藤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491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1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1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18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15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wavefront analy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ye phot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眼底摄像设备,包括:位置检测部件,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波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校正像差;以及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所述校正部件的校正有效区域。

Description

眼底摄像设备、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底摄像设备、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具有自适应光学功能的眼底摄像设备、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被设计成观察并拍摄被检眼的视网膜的正面二维图像和断层图像的眼底摄像设备,眼底照相机、扫描激光检眼镜(SLO)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等是众所周知的并且早已投入实际使用。
这些设备被设计成通过利用照明光照射作为摄像对象的视网膜并使来自该视网膜的返回光在光接收元件上形成图像来获得视网膜图像、或者通过与参考光发生干涉来获得断层图像。作为该照明光,经常使用没有被被检眼内的透光性活体组织(例如,角膜、晶状体或玻璃体)大量吸收或散射的具有近红外波长的光。
所获得的图像在视网膜的面方向(横方向)上的空间分辨率(以下称为“横向分辨率”)基本由在视网膜上扫描的光束光斑的直径(或光学系统的开口数值)来确定。为了缩小聚光在视网膜上的光束光斑的直径,使入射到被检眼的照明光的光束直径(或光学系统的开口数值)增大。
主要负责使光折射的被检眼的角膜和晶状体在曲面形状或折射率的均匀性方面不完美。这导致在透过这些器官的光的波前上产生高阶像差。由于该原因,即使使光束直径大的照明光入射到视网膜,也无法使视网膜上的光斑聚光成期望直径。相反,该光束有时发散。
结果,所获得的图像的横向分辨率下降,并且利用共焦光学系统所获得的图像信号的S/N比也下降。因此,传统上通常使耐受诸如被检眼的角膜等的光学系统的像差的影响的大小约为1mm的细光束入射到视网膜以在视网膜上形成大小约为20μm的光斑。
为了解决该问题,还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引入眼底摄像设备。该技术被配置为顺次测量由于诸如眼睛等的测量对象自身的特性或测量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来自该测量对象的返回光的波前像差,并且通过使用诸如可变形镜或空间光调制器等的主动型像差校正装置来校正该像差。报告了以下:通过使用该技术使大小约为7mm的粗光束入射到被检眼,这可以通过波前补偿使该光束在视网膜上聚光成衍射极限附近的约3mm的光斑直径,由此获得高分辨率的SLO或OCT图像(参见Zawadzki等人,“Ultrahigh-resolution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 with monochromatic and chromatic aberration correction”OPTICS EXPRESS/Vol.16,No.11/2008)。
在使用自适应光学的眼底摄像设备中难以获得稳定图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被检眼的瞳孔(虹膜)的位置改变。这是由于被检者的头部前后左右移动、并且尽管尝试通过使被检者观察固视灯来使视线固定但眼球仍不可避免地以各种方式转动所引起的。
使用固定板(bite bar)可以抑制头部的位置的变化,但将会对被检者施加负担。由于该原因,固定板的使用有时并不是有利的。此外,稳定且连续观看固视灯的能力针对不同个体而改变。
第一个问题如下:在头部的位置、即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在与目镜光学系统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改变的情况下,来自视网膜的返回光(反射/背向散射光)在配置于与瞳孔光学共轭的位置处的像差校正装置上也偏移。此时,在以开环方式进行波前反馈校正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形成在像差校正装置上的像差校正值、返回光以偏移状态入射到该像差校正装置,因此像差校正残差增大,这导致例如明度或分辨率下降的图像质量劣化。
像差校正值的生成通常通过具有诸如泽尼克(Zernike)多项式等的正交性的函数系的相加来表示。同样在闭环的实时像差校正系统中,除非使用高达高阶函数的函数,否则表示该偏移成分将导致曲面的再现性劣化。为了缩短计算时间而对阶数进行限制,这使得无法进行理想的像差校正。这成为上述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原因。
第二,图像获得所用的照明光发生渐晕(受到限制)。在例如要在视网膜上形成大小为3μm的光斑的情况下,需要使直径约为7mm的照明光入射到瞳孔。然而,通常虹膜的直径即使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也约为8mm。
假定在这种情况下,头部随着时间的经过移动了1mm~2mm。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适当地进行像差校正,视网膜上的光斑直径也增大为4~5μm而导致分辨率下降。另外,到达视网膜的照明光量由于渐晕而丢失了10%~20%。结果,图像的明度也下降。
第三,尽管被检眼的瞳孔、像差校正装置和波前检测器配置在与远焦光学系统光学共轭的位置处,但如果返回光(甚至一部分)落在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外,则各位置处的波前的一致性劣化。结果,像差校正的反馈精度劣化。这导致收敛或者代替收敛的发散所用的时间增加。
对于第一个问题,日本专利04510534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该技术提供了被配置为观察包括瞳孔的前眼部的单元,以实时地测量瞳孔的位置变化量,并且通过根据所计算出的值跟随安装在机械台上的像差校正装置的位置来使校正有效区域的位置与来自视网膜的返回光的位置始终一致。
然而,该结构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但无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没有提及第三个问题。另外,由于像差校正装置的体积通常约为几cm3~10cm3,因此要使用的机械台的大小不可避免地变大,这导致系统大型化并且其成本上升。此外,该台的振动可能会影响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根据被检眼的位置偏移来进行像差校正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眼底摄像设备,包括:位置检测部件,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波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校正像差;以及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所述校正部件的校正有效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位置检测步骤,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波前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控制步骤,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对校正像差的校正部件进行控制;以及确定步骤,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所述校正部件的校正有效区域。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SLO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被检眼的瞳孔和照明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是示出照明光和来自被检眼的返回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像差校正装置上的照明光和返回光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波前检测器上的返回光的位置的图;
图6A和6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SLO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自适应光学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像差校正装置的概念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与瞳孔直径有关的统计数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当注意,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在这些实施例中陈述的组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扫描激光检眼镜(SLO)的结构。在SLO100中,首先,来自图像获得所用的激光光源6的光在单模光线60内传播并且作为照明光90从光线端射出。准直透镜71将射出的照明光90转换成平行光(虚线表示照明光90的边缘光线和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范围)。
转换成平行光的照明光90透过半透半反镜76,被第一分色镜77反射,并且经由第一远焦光学系统73被像差校正装置2反射。然后该光经由第二远焦光学系统74入射到扫描器镜5。目镜光学系统75使被扫描器镜5反射的照明光90入射到(由虚线表示的)被检眼11,并且使该光聚光到视网膜111上。
在这种情况下,将目镜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瞳9和照明光90的光束直径(强度为中心强度的1/e2(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区域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被检眼11的瞳孔的直径(瞳孔直径)。因此,将第一远焦光学系统73和第二远焦光学系统74、准直透镜71和成像透镜72的有效直径设置为大于被检眼11的瞳孔的直径(瞳孔直径)。尽管瞳孔直径针对各个体而改变,但根据图10所示的调查示例(参见Seiichi Mishima等人主编的“Eye Development and Aging”,Ophthalmology MOOK No.38,Kanehara Co.,Ltd.,1989),在没有使用任何散瞳剂的情况下最大瞳孔直径约为8mm。因此,将出射光瞳9的值设置为至少大于该值。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散瞳剂的使用和被检眼11的瞳孔的可能偏移量来将直径设置为12mm。
在这种情况下,被检眼11是在光学系统的光轴10(点划线)与瞳孔的中心一致的情况下的被检眼。来自被检眼11的视网膜111的返回光91沿着照明光90的光路逆向传播并且被半透半反镜76反射。然后,该光被成像透镜72聚光,穿过针孔41,并且被光电检测器4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由虚线来表示返回光91的边缘光线。驱动器50驱动扫描器镜5以在二维方向上扫描照明光90。然后,个人计算机8通过同步地捕获来自光电检测器4的电信号来获得视网膜图像(眼底图像)。
从光源62产生的波前检测光63(双点划线)被第二分色镜78反射并且入射到被检眼11。第二分色镜78相对于光源6的波长的透过率为接近100%并且相对于光源62的波长的透过率为50%。波前检测光63的光束直径为1mm,因而几乎不会受到被检眼的像差影响。因此,可以在视网膜111上稳定地形成约为20μm的光斑直径。
波前检测光63的来自视网膜111的返回光包含大量散射(扩散)光并且存在扩展,因而如照明光90的返回光91那样从被检眼11的瞳孔作为直径与瞳孔的直径相同的光束射出。该光透过第二分色镜78,并且经由光学系统75和73透过第一分色镜77。该光的波前被波前检测器3的检测区域检测到。像差校正装置2通过使用此时所检测到并且计算出的数据来校正返回光91的波前像差。注意,可以代替返回光91而对照明光90进行像差校正或者可以对这两者进行像差校正。可选地,该设备可被配置为在无需设置生成波前检测光63的光源62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图像获得所用的照明光90来检测波前。
以上结构使图像获得所用的照明光90在视网膜11上适当地成像并且还使返回光91在针孔41处适当地成像,因而可以降低被检眼11的像差的影响并且可以稳定地获得明亮的高分辨率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可变形镜作为像差校正装置2,并且使用哈特曼-夏克检测器(HS传感器)作为波前检测器3。这些检测器的有效直径(驱动区域)分别为12mm和6mm。将相对于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瞳9的这些位置处的倍率分别设置为β2=12/12=1.0和β3=6/12=0.5。在视网膜111的瞳孔直径为6mm的情况下,出射光瞳9的位置处的返回光的直径也为6mm。因此,像差校正装置2(可变形镜2)和波前检测器3(HS传感器3)处的返回光91的直径分别为6mm和3mm。
HS传感器3通过使用配置成二维矩阵的各微透镜来根据形成在二维摄像元件上的各点图像的移位来计算光的波前。在二维摄像元件上的与瞳孔相对应的3mm的直径范围内观察这些点图像(HS图像)的集合。
假定被检眼11在与光轴(z方向)垂直的x-y平面内移动并且向着由实线表示的被检眼12的位置移动。假定此时照明光90的光束直径等于或小于被检眼12的瞳孔122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瞳孔122位于在与光学系统的光轴10即照明光90垂直的方向上偏移的位置处,并且照明光90的光束的一部分因瞳孔122而发生渐晕,这导致到达视网膜121的照明光量下降。同时,形成在视网膜上的光斑的直径增大了该光束发生渐晕的量。如图3所示,尽管照明光90的光束发生渐晕,但来自视网膜121的返回光92包含大量散射(扩散光)并且存在扩展,因而从被检眼12的瞳孔122作为直径与瞳孔直径相同的光束射出。然而,由于瞳孔122的位置相对于光轴10偏移,因此在与瞳孔的位置光学共轭的位置处维持了相同的偏移。图4示出可变形镜2上的照明光90和返回光92之间的位置关系。由虚线表示的照明光90的主光线与光轴10一致。由实线表示的返回光92以偏移状态入射到可变形镜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虚线表示的校正有效区域21的中心与光轴10一致,则在存在空间偏移的情况下对返回光92的像差进行像差校正,这导致不适当的像差校正。结果,返回光92没有适当地聚光于针孔41,因而视网膜图像的明度或分辨率并未得以改善。该现象适用于瞳孔122与利用可变形镜122给出了像差的逆成分的照明光90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说,照明光90在视网膜121上没有聚光成期望的光斑直径。
另外,在光学系统整体的有效直径等于照明光90的直径、并且可变形镜2的校正有效区域21等于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的情况下,返回光91通过该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的外部。然后,该光入射到可变形镜2上的校正有效区域的外部,这导致不适当的波前校正。另外,由于瞳孔122、可变形镜2和HS传感器3之间的光学共轭关系(瞳孔成像关系)部分劣化,因此各位置处的波前形状彼此不一致。这使得更加难以进行校正。
因此,本实施例被配置为通过使用HS传感器3来检测被检眼12相对于光学系统的光轴10的偏移量,并且使可变形镜2上的校正有效区域21跟随偏移后的返回光92的位置。在被检眼11相对于光轴10偏移并且位于被检眼12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还观察到HS传感器3上的HS图像30相对于光轴10偏移。因此计算HS传感器30的中心坐标(x3,y3)从而获得被检眼的瞳孔122的中心位置的坐标作为(xp,yp)=(x3/β3,y3/β3)。同时,由于还获得可变形镜2上的返回光92的中心坐标作为(x2,y2)=(x3·β2/β3,y3·β2/β3),因此可以确定可变形镜2上的校正有效区域21的中心坐标为相同值。可以将与被检眼相对于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偏移相对应的校正装置的位置确定为几乎是校正有效区域的中心位置。被配置为检测瞳孔122的偏移量的结构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位置检测处理中使用HS传感器3所获得的HS图像的位置信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还可以提供使用照相机来对前眼部摄像的前眼部观察系统,并且根据作为所获得的观察结果的瞳孔图像的位置信息来检测被检眼的位置。
图6A和6B是示出该情况的概念图。仅考虑x-z平面。返回光92的主光线921以相对于光轴(可变形镜2的中心)10偏移了x2的状态入射到校正有效区域21。此时,在校正有效区域21中形成HS传感器3所测量到并计算出的校正形状函数22。如图6A所示,在校正有效区域21的中心保持与光轴10一致的情况下,该中心与返回光92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B所示,校正有效区域21和校正形状函数22的中心偏移了HS传感器3同时测量到并计算出的x2的值以使这些中心与返回光92的主光线921的位置一致。参考图1,波前上的实线部分与校正有效区域21相对应。这样可以适当地校正返回光92的像差,而不会使返回光92与校正有效区域21不一致。
考虑通过使用泽尼克多项式来表示测量到的波前的情况。在使用泽尼克多项式来表示眼睛的像差的情况下,通过项编号、阶数和表达式之间的以下的关系来表示各项。
Figure BDA0000403073840000091
Figure BDA0000403073840000101
各项与光学的各像差项相对应,并且将波前像差表示为作为各项和系数之间的乘积的总和的校正形状函数W(x,y)。像差校正使用各项所乘以的系数作为参数以进行反馈操作。
除了与本来包括的各项相对应的像差成分以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包括瞳孔的偏移成分的这些系数来表示校正形状函数W'(x,y)。为了确保校正形状函数的精度,需要较多的项数。这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与此相对比,限制要使用的项数将导致校正形状函数的精度劣化。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HS传感器3所检测到并计算出的(x2,y2)的值,使用W(x-x2,y-y2)作为形成在可变形镜2上的校正形状函数。这样使得可以利用可能的最少项数来精确地形成校正函数。这样可以在无需用于使可变形镜自身移动的机构等的情况下使返回光92与校正有效区域的校正函数一致。
还考虑照明光。为了防止光束在相对于光轴10偏移的被检眼12处发生渐晕,可以将照明光90的光束直径设置为通过将瞳孔122的预期偏移量与瞳孔直径相加所获得的值。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瞳的直径设置为12mm,因此还将照明光的光束直径设置为12mm。此时,由于将瞳孔122的直径设置为6mm,因此即使光瞳偏移了±3mm,照明光也始终在不会发生渐晕的状态下以稳定的入射光强度和稳定的光束直径入射到瞳孔122。因此,入射到被检眼12的照明光90和返回光92始终彼此一致,其中照明光90和返回光92均被视为具有由图1中的实线表示的边缘光线的光束的。
另外,将照明光90和返回光92各自的光束限制在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范围内将维持瞳孔122、可变形镜2和HS传感器3之间的光瞳成像关系。这样使得可以适当地进行像差校正。
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到被检眼12的照明光的光束直径由瞳孔122的直径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在适当进行像差校正的状态下,瞳孔122的直径越大,视网膜上的光斑直径越小。此时,随着光斑直径减小,针对各面积的照射能量增加,因而向患者施加了较高的负担。由于该原因,本实施例不仅通过使用HS传感器3计算返回光92的位置,还根据HS图像计算返回光92的光束直径,并且根据所计算出的值来根据需要调整照明光源6的发光量(光强度控制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波前检测光63是固定的从而以相对于光学系统的光轴10偏移了约2mm的状态入射到被检眼。然而,可以根据所检测到的被检眼12的偏移量来对入射位置进行追踪控制。此外,参考图1,波前检测光63从紧挨被检眼之前的位置入射到该被检眼。然而,该光可以从比扫描器镜5更接近光源的位置入射到被检眼。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在照明光90和返回光92之间不存在空间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可变形镜处适当地进行像差校正,由此稳定且适当地使返回光在针孔41处成像。另外,本实施例无由于照明光渐晕所引起的光强度损失或光斑直径过度增大,并且可以利用适当的利用效率来获得稳定的视网膜图像。
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参考图7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SLO101。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表示各单元的附图标记与参考图1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图7示出x-z平面。图7的结构与图1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照明光90的光束直径设置为与被检眼相同的直径即6mm,并且在准直透镜71和半透半反镜76之间配置镜79。准直透镜71进行准直后的照明光90被镜79以大致直角反射并且沿着第一半透半反镜之后的光学系统传播。另外,镜79配置在使来自该镜的反射光在光轴方向上偏移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获得所用的照明光90还用作波前检测光,并且镜77不是分色镜而是透过率为10%且反射率为90%的半透半反镜。另外,本实施例不包括第二分色镜78。
在被检眼11位于相对于光轴10没有偏移的位置的情况下,镜79位于(由虚线表示的)基准位置,并且照明光90作为具有由虚线表示的主光线的光束传播并且入射到被检眼11。在被检眼12位于在x方向上偏移的位置的情况下,镜79位于由实线表示的偏移了HS传感器3所检测到的返回光92的偏移量的3倍的位置处。
该方法可以根据需要使照明光90与瞳孔122一致,并且还可以通过防止光束渐晕来使返回光92与照明光90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仅考虑x方向上的偏移。在还在y方向上进行追踪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另一个镜配置在镜79附近从而在y-z面方向上反射照明光、并且通过添加用于使该镜在反射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来应对瞳孔122在x和y方向上的二维偏移。通过在无需使用镜79的情况下将光线60的出射端和准直透镜71集成为一个单元并且设置用于使该单元在x和y方向上偏移的机构,可以获得与上述功能相同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对可变形镜2的校正有效区域21进行控制从而始终使照明光90与返回光92一致。
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在与被检眼的瞳孔直径无关地使视网膜上的照明光的光斑直径保持恒定的同时获得稳定的图像。
第三实施例
将参考图8来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眼底摄像设备的自适应光学单元102。图8仅示出表示被检眼和像差校正装置2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参考图1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图8示出x-z平面。本实施例使用利用液晶的相位空间调制器(SLM)作为像差校正装置2。可变形镜被设计成通过改变该镜的形状以改变空间距离来改变光路长度。与此相对比,SLM被设计成通过改变液晶的折射率从而改变作为折射率x空间距离的光路长度来校正波前。图8示出透过型SLM。然而,可以使用反射型SLM。
参考图8,被检眼12的瞳孔122和SLM2经由光学系统70配置成光学共轭关系。假定光学系统70包括图1和7的所示的结构中的光学系统74和75以及扫描器镜5。由阴影表示的光束900和901表示照明光,并且具有由虚线表示的主光线的光束表示返回光。虚线还表示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SLM2具有与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相同的有效直径。
在光束900入射到SLM2的情况下,该设备根据波前检测器(未示出)所检测到并计算出的校正形状函数W(x,y)来对该光束的相位进行调制。然后,该光束入射到光学系统70和被检眼12的瞳孔122。然后,被检眼12的前眼部光学系统使该光束聚光到视网膜121上。来自视网膜121的返回光90在因前眼部而产生像差的情况下从前眼部射出,并且经由光学系统700再次入射到SLM2。然后,对该光进行调制并且该光从SLM2射出。检测器经由光学系统(未示出)检测到该光。
在SLM2中,仅在校正有效区域21内显示校正形状函数W(x,y),并且对照明光900和返回光920中的仅透过该范围的光的波前进行校正。与第一实施和第二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根据波前检测器3所检测到并计算出的被检眼12的偏移量来根据需要设置校正有效区域21的中心。
图9示出如何对SLM2面进行调制。矩形框20是SLM2的调制驱动区域。中心10是光学系统的光轴。虚线900(920)表示入射的照明光或返回光。附图标记21表示校正有效区域。调制驱动区域20内示出的多个曲线是相位调制量变为2π(由波长单位表示的校正量)的倍数的点集。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调制,以使得如上所述在校正有效区域21内显示校正形状函数W(x,y),并且可以在该区域21外侧的区域22中以中心10为基准按小间隔显示表示相位调制量以2π为单位的多个同心圆。这表示设置了光学倍率在衍射方向上增大的衍射光栅。在适当地进行调制(以使衍射倍率变为负)、由此衍射方向偏离光轴10的情况下,透过区域22的光902相对于光学系统70的有效直径偏移并且没有到达被检眼12。这同样适用于返回光。透过区域22的光922没有通过随后的光学系统并且没有被检测器检测到。
即使在瞳孔直径存在个体差异和变化的情况下,该结构也可以在无需使用任何机构的情况下使入射到被检眼12的照明光901的光束直径保持恒定并且使视网膜121上的光斑直径(分辨率)保持恒定。这使得可以以稳定的明度和分辨率来获得图像。另外,根据需要来设置校正有效区域21和照明光强度从而可以以期望分辨率来拍摄图像。
以上实施例说明了SLO。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例如OCT或眼底照相机,可以获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被检眼的位置偏移,也可以根据该偏移来进行像差校正并且可以以高分辨率稳定地获得明亮图像。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1年4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100136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一种眼底摄像设备,包括:
位置检测部件,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
波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
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校正像差;
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表示所述校正部件的部分区域的校正有效区域;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对所述校正部件进行控制,从而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驱动所述校正部件的所述校正有效区域。
2.(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确定部件将与所述被检眼相对于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偏移相对应的所述校正部件的位置确定为所述校正有效区域的大致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观察部件,所述观察部件用于观察所述被检眼的前眼部,
其中,所述位置检测部件基于所述观察部件所获得的观察结果来检测所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位置检测部件基于施加至所述波前检测部件的检测区域的所述返回光的位置来检测所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位置检测部件还检测所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光强度控制部件,所述光强度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所述位置和所述瞳孔直径来控制照明光的光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设置的校正有效区域的大小是固定的,并且所述眼底摄像设备还包括传播部件,所述传播部件用于使所述校正有效区域外的光传播至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生成部件,所述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对所述波前进行检测所用的波前检测光,
其中,所述波前检测部件基于通过利用所述生成部件所生成的所述波前检测光经由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照射所述被检眼所获得的返回光,来检测所述波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照明光的光束直径大于所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并且所述波前检测部件的有效直径和所述校正部件的有效直径大于所述照明光的光束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校正部件对经由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施加至所述被检眼的光或者来自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像差进行校正。
12.(修改)一种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位置检测步骤,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
波前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
控制步骤,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对校正像差的校正部件进行控制;以及
确定步骤,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表示所述校正部件的部分区域的校正有效区域,
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中,对所述校正部件进行控制,从而基于所述波前检测步骤中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来驱动所述校正部件的所述校正有效区域。
13.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中的各步骤。

Claims (13)

1.一种眼底摄像设备,包括:
位置检测部件,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
波前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
校正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校正像差;以及
确定部件,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所述校正部件的校正有效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校正有效区域是所述校正部件的部分区域,以及
所述校正部件基于所述波前检测部件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来驱动所述部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确定部件将与所述被检眼相对于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轴的偏移相对应的所述校正部件的位置确定为所述校正有效区域的大致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观察部件,所述观察部件用于观察所述被检眼的前眼部,
其中,所述位置检测部件基于所述观察部件所获得的观察结果来检测所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位置检测部件基于施加至所述波前检测部件的检测区域的所述返回光的位置来检测所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位置检测部件还检测所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光强度控制部件,所述光强度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所述位置和所述瞳孔直径来控制照明光的光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设置的校正有效区域的大小是固定的,并且所述眼底摄像设备还包括传播部件,所述传播部件用于使所述校正有效区域外的光传播至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有效直径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生成部件,所述生成部件用于生成对所述波前进行检测所用的波前检测光,
其中,所述波前检测部件基于通过利用所述生成部件所生成的所述波前检测光经由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照射所述被检眼所获得的返回光,来检测所述波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照明光的光束直径大于所述被检眼的瞳孔直径,并且所述波前检测部件的有效直径和所述校正部件的有效直径大于所述照明光的光束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校正部件对经由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施加至所述被检眼的光或者来自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像差进行校正。
12.一种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位置检测步骤,用于检测被检眼的瞳孔的位置;
波前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来自经由照明光学系统利用光所照射的所述被检眼的返回光的波前;
控制步骤,用于基于检测到的波前来对校正像差的校正部件进行控制;以及
确定步骤,用于基于检测到的位置来确定所述校正部件的校正有效区域。
13.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中的各步骤。
CN201280020683.6A 2011-04-27 2012-04-20 眼底摄像设备和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1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0136 2011-04-27
JP2011100136A JP5850637B2 (ja) 2011-04-27 2011-04-27 眼底撮像装置、眼底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CT/JP2012/061306 WO2012147899A1 (en) 2011-04-27 2012-04-20 Fundus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nd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1858A true CN103491858A (zh) 2014-01-01
CN103491858B CN103491858B (zh) 2016-01-13

Family

ID=4614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06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91858B (zh) 2011-04-27 2012-04-20 眼底摄像设备和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055748A1 (zh)
EP (1) EP2701576A1 (zh)
JP (1) JP5850637B2 (zh)
KR (2) KR101656244B1 (zh)
CN (1) CN103491858B (zh)
WO (1) WO201214789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843A (zh) * 2018-01-31 2020-10-16 株式会社拓普康 血流测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9830B2 (ja) * 2011-09-02 2016-03-08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波面補償付眼底撮影装置
JP6008702B2 (ja) 2012-11-09 2016-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補償光学装置、補償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眼科装置
JP6097542B2 (ja) 2012-12-10 2017-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補償光学装置、補償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取得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08810B2 (ja) * 2012-12-14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24908B2 (ja) * 2013-04-17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203008B2 (ja) 2013-11-14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補償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2016042931A (ja) * 2014-08-20 2016-04-04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眼科装置
US10820794B2 (en) 2015-11-06 2020-1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upil monitoring method for adaptive optics imaging system
WO2023199050A1 (en) * 2022-04-13 2023-10-19 Bae Systems Plc Retinal scanning display device
EP4260796A1 (en) * 2022-04-13 2023-10-18 BAE SYSTEMS plc Scanning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5736A1 (en) * 2000-12-08 2002-09-26 Visx, Inc. Direct wavefront-based corneal ablation treatment program
CN1426286A (zh) * 2000-04-28 2003-06-25 罗切斯特大学 改善视力和视网膜成像
US20050280777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Visx, Incorporated Correction of presbyopia using adaptive optic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1609405A1 (en) * 2004-06-22 2005-12-28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Optical-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fundus-image observation apparatus
CN1889884A (zh) * 2003-11-14 2007-01-03 欧弗搜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眼科双目波前测量系统
CN101791212A (zh) * 2009-12-31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普适性液晶自适应像差校正视网膜成像系统
WO2010119915A2 (en) * 2009-04-13 2010-10-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having adaptive optic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9799B1 (en) * 1999-07-02 2003-09-16 E-Vision, Llc Optical lens system with electro-active lens having alterably different focal lengths
US7425067B2 (en) * 2003-11-14 2008-09-16 Ophthonix, Inc. Ophthalmic diagnostic instrument
JP4531431B2 (ja) 2004-04-02 2010-08-25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波面補償装置、波面補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758189B2 (en) * 2006-04-24 2010-07-20 Physical Sciences, Inc. Stabilized retinal imaging with adaptive optics
FR2912636B1 (fr) * 2007-02-21 2009-05-08 Imagine Eyes Sarl "dispositif de modulation de phase pour un instrument ophtalmique,instruments ophtalmiques equipes de ce dispositif,et procede de calibration associe"
JP5649286B2 (ja) 2008-12-26 2015-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断層撮像装置、被検査物の画像を撮る撮像装置、光断層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744450B2 (ja) * 2009-11-17 2015-07-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808119B2 (ja) 2010-04-13 2015-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模型眼、光断層画像撮像装置の調整方法、及び評価方法
JP5649324B2 (ja) 2010-04-15 2015-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及び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528205B2 (ja) 2010-05-17 2014-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眼科装置の制御方法、補償光学系、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801178B2 (en) * 2010-11-04 2014-08-12 Nidek Co., Ltd. Fundus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5981722B2 (ja) 2011-04-27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
JP6097542B2 (ja) 2012-12-10 2017-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補償光学装置、補償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取得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6286A (zh) * 2000-04-28 2003-06-25 罗切斯特大学 改善视力和视网膜成像
US20020135736A1 (en) * 2000-12-08 2002-09-26 Visx, Inc. Direct wavefront-based corneal ablation treatment program
CN1889884A (zh) * 2003-11-14 2007-01-03 欧弗搜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眼科双目波前测量系统
US20050280777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Visx, Incorporated Correction of presbyopia using adaptive optic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1609405A1 (en) * 2004-06-22 2005-12-28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Optical-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fundus-image observation apparatus
WO2010119915A2 (en) * 2009-04-13 2010-10-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having adaptive optic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791212A (zh) * 2009-12-31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普适性液晶自适应像差校正视网膜成像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843A (zh) * 2018-01-31 2020-10-16 株式会社拓普康 血流测量装置
US11911108B2 (en) 2018-01-31 2024-02-27 Topcon Corporation Blood flow measurement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74229A1 (en) 2015-12-31
CN103491858B (zh) 2016-01-13
JP5850637B2 (ja) 2016-02-03
KR101594941B1 (ko) 2016-02-17
WO2012147899A1 (en) 2012-11-01
US9510750B2 (en) 2016-12-06
KR20150127732A (ko) 2015-11-17
KR101656244B1 (ko) 2016-09-09
JP2012228483A (ja) 2012-11-22
KR20140005332A (ko) 2014-01-14
EP2701576A1 (en) 2014-03-05
US20140055748A1 (en) 201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1858B (zh) 眼底摄像设备和眼底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5264429B (zh) 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对应关系确定方法、波前畸变补偿方法、自适应光学系统及存储自适应光学系统用程序的记录介质
KR101365081B1 (ko) 보상광학계를 구비한 주사용 광화상 취득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419187B2 (en) Adaptive optics apparatus that corrects aberration of examination object and image tak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aptive optics apparatus
US8506082B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adaptive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JP6097542B2 (ja) 補償光学装置、補償光学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取得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04511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imaging system
CN102551660A (zh) 眼底摄像方法和眼底摄像设备
US79330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adding mode detection
JP6203008B2 (ja) 補償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Brunner et al. Retinal adaptive optics imaging with a pyramid wavefront sensor
US10357155B2 (en) Wavefront correction method for adaptive optics system
CN103961055B (zh) 测人眼白到白距离的光学系统及方法
JP5627746B2 (ja) 眼科撮像装置
Brunner et al. Adaptive optics imaging with a pyramid wavefront sensor for visual science
KR20230109665A (ko) 스캐너 및 변조기를 포함하는 영상화 시스템 및 정확도가 개선된 대응 방법
JP2016028786A (ja) 眼底撮像装置、眼底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os Santos Anjos Development of a fundus camera for analysis of photoreceptor directionality in the healthy ret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