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6137A -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6137A
CN103486137A CN201310452137.6A CN201310452137A CN103486137A CN 103486137 A CN103486137 A CN 103486137A CN 201310452137 A CN201310452137 A CN 201310452137A CN 103486137 A CN103486137 A CN 103486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ries micro
ball body
ball
stainl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2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6137B (zh
Inventor
戎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 permanent great dynamo-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in Jiangsu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KAINUOER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KAINUOER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KAINUOER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2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6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6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6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6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6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滚珠,包括滚珠本体,滚珠本体的外部为双层结构;滚珠本体的外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滚珠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的深度为0.1~5μm;第二系列微型孔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连通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可以容纳润滑油,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之间的连通通道——第二系列微型孔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容纳润滑油,从而使得润滑油可以很好地存在于滚珠本体的表面上,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摩擦系数减小,热量的产生减少;使轴承滚珠的抗疲劳强度增加,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轴承滚珠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滚珠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是轴承的关键组成部件。
为了减小摩擦系数,人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尽可能的使得滚珠光滑,然而由于滚珠光滑,也就使得润滑油不能很好地浸润在滚珠的表面,导致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滚珠摩擦严重,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其疲劳失效,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使得润滑油很好地存在于轴承滚珠的表面上,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摩擦系数较小,减少热量的产生;使其抗疲劳强度增加,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轴承滚珠,包括滚珠本体,滚珠本体的外部为双层结构;滚珠本体的外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滚珠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的深度为0.1~5μm;第二系列微型孔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连通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
优选的,滚珠本体的直径为1~20mm。
优选的,滚珠本体的直径为3~6mm。
优选的,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分布面积占滚珠本体的外表面面积的5%~10%;第一系列微型孔均匀分布于滚珠本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第一系列微型孔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其孔径的5~10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轴承滚珠的制作方法,包括:A.在滚珠本体的外表面静电喷涂一层厚度为0.1~0.5μm的树脂层;B.在树脂层上化学沉积不锈钢层,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2μm;C.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不锈钢层制作第一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穿透树脂层,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孔径为10~35μm;D.在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孔壁化学沉积不锈钢层,沉积不锈钢层的厚度为1~2μm;E.通过电镀工艺,在沉积不锈钢层上电镀不锈钢,电镀不锈钢层的厚度为3~5μm。
其中,高能束蚀刻工艺包括激光蚀刻、电子束蚀刻或聚焦离子束蚀刻。
优选的,步骤E之后还包括:
F.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滚珠本体的外表面蚀刻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
G.高温烧蚀轴承滚珠,树脂层的灰烬通过第二系列微型孔逸出。
优选的,高温烧蚀的温度比树脂的着火点温度高100℃以上。
优选的,高温烧蚀的温度比电镀不锈钢层的熔点温度低不超过400℃,即不锈钢的熔点温度为1800℃时,高温烧蚀的温度不低于14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轴承滚珠,包括滚珠本体,滚珠本体的外部为双层结构;滚珠本体的外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滚珠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的深度为0.1~5μm;第二系列微型孔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连通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可以容纳润滑油,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之间的连通通道——第二系列微型孔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容纳润滑油,从而使得润滑油可以很好地存在于滚珠本体的表面上,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摩擦系数减小,热量的产生减少;使轴承滚珠的抗疲劳强度增加,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轴承滚珠的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有效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做出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轴承滚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轴承滚珠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轴承滚珠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
1-滚珠本体;2-第一系列微型孔;3-第二系列微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为了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轴承滚珠,包括滚珠本体1,滚珠本体1的外部为双层结构;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2,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3;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深度为0.1~5μm;第二系列微型孔3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连通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2。
本实施例中,滚珠本体1的直径为10mm。根据需要,滚珠本体1的直径也可以为1mm、3mm、5mm、6mm、15mm及20mm等。
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分布面积占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面积的5%~10%;第一系列微型孔2均匀分布于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
第一系列微型孔2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其孔径的5~10倍。
第一系列微型孔2可以容纳润滑油,多个第一系列微型孔2之间的连通通道——第二系列微型孔3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容纳润滑油,从而使得润滑油可以很好地存在于滚珠本体的表面上,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摩擦系数减小,热量的产生减少;使轴承滚珠的抗疲劳强度增加,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轴承滚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滚珠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静电喷涂一层厚度为0.1~0.5μm的树脂层。
步骤102:在树脂层上化学沉积不锈钢层,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2μm。
步骤103: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不锈钢层制作第一系列微型孔2,第一系列微型孔2穿透树脂层,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孔径为10~35μm。
步骤104:在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孔壁化学沉积不锈钢层,沉积不锈钢层的厚度为1~2μm。
步骤105:通过电镀工艺,在沉积不锈钢层上电镀不锈钢,电镀不锈钢层的厚度为3~5μm。
步骤106: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蚀刻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3。
步骤107:高温烧蚀轴承滚珠,树脂层的灰烬通过第二系列微型孔3逸出。
本实施例中,高能束蚀刻工艺包括激光蚀刻、电子束蚀刻或聚焦离子束蚀刻。
本实施例中,高温烧蚀的温度比树脂的着火点温度高100℃以上,高温烧蚀的温度比电镀不锈钢层的熔点温度低不超过400℃。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承滚珠,包括滚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本体(1)的外部为双层结构;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2),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3);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深度为0.1~5μm;第二系列微型孔(3)和双层结构的内部空间连通多个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本体(1)的直径为1~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本体(1)的直径为3~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分布面积占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面积的5%~10%;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均匀分布于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其孔径的5~10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滚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静电喷涂一层厚度为0.1~0.5μm的树脂层;
B.在所述树脂层上化学沉积不锈钢层,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2μm;
C.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所述不锈钢层制作第一系列微型孔(2),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穿透所述树脂层,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孔径为10~35μm;
D.在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孔壁化学沉积不锈钢层,所述沉积不锈钢层的厚度为1~2μm;
E.通过电镀工艺,在所述沉积不锈钢层上电镀不锈钢,所述电镀不锈钢层的厚度为3~5μ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束蚀刻工艺包括激光蚀刻、电子束蚀刻或聚焦离子束蚀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之后还包括:
F.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滚珠本体(1)的外表面蚀刻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偏心孔——第二系列微型孔(3);
G.高温烧蚀所述轴承滚珠,所述树脂层的灰烬通过所述第二系列微型孔(3)逸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蚀的温度比所述树脂的着火点温度高10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烧蚀的温度比所述电镀不锈钢层的熔点温度低不超过400℃。
CN201310452137.6A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486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2137.6A CN103486137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2137.6A CN103486137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6137A true CN103486137A (zh) 2014-01-01
CN103486137B CN103486137B (zh) 2016-10-05

Family

ID=4982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2137.6A Active CN103486137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61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7544A (zh) * 2016-04-19 2016-06-22 东南大学 一种带自反馈节流的静压球形推力轴承
CN106704377A (zh) * 2017-01-18 2017-05-24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轴承滚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0440A (ja) * 1998-10-29 2000-05-12 Koyo Seiko Co Ltd 転がり軸受
CN2849300Y (zh) * 2005-12-02 2006-12-20 孟相同 一种滚动轴承
CN201502634U (zh) * 2009-05-12 2010-06-09 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滚珠
CN202001503U (zh) * 2011-03-28 2011-10-05 陈治贵 一种长寿命滚动轴承
CN102748394A (zh) * 2012-06-25 2012-10-24 扬州市顺景机械有限公司 耐磨轴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0440A (ja) * 1998-10-29 2000-05-12 Koyo Seiko Co Ltd 転がり軸受
CN2849300Y (zh) * 2005-12-02 2006-12-20 孟相同 一种滚动轴承
CN201502634U (zh) * 2009-05-12 2010-06-09 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滚珠
CN202001503U (zh) * 2011-03-28 2011-10-05 陈治贵 一种长寿命滚动轴承
CN102748394A (zh) * 2012-06-25 2012-10-24 扬州市顺景机械有限公司 耐磨轴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7544A (zh) * 2016-04-19 2016-06-22 东南大学 一种带自反馈节流的静压球形推力轴承
CN106704377A (zh) * 2017-01-18 2017-05-24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轴承滚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6137B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6137A (zh) 一种轴承滚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27632A (zh) 一种轴的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DE602004030934D1 (de) Baugruppe mit elektrolyt-elektroden-verbind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MX354941B (es) Matriz para formar estructura de panal y metodo para su frabricacion.
JP2008208447A (ja) 燐酸塩皮膜冷間圧造用のステンレス鋼線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直結ネジ
CN108115283B (zh) 根据成分与工况制备耦合仿生表面的方法及热镦模具
AU2011223236A1 (en) Hot work too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2703792A (zh) 一种用于制造拉丝模的金属粉末
JP2008196662A (ja) 外輪製造方法
CN111927875A (zh) 一种复合轴瓦的耐腐蚀水泵推力轴承及其加工方法
CN103506815A (zh) 一种轴用挡圈及其加工方法
CN204503759U (zh) 一种新型顶头
CN103258915A (zh) Mwt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作方法
IN2012DN02843A (zh)
CN203412948U (zh) 一种高精度绝缘轴承
CN201013765Y (zh) 含有绝缘轴套、档片的组装式滚动轴承
CN110167286B (zh) 一种pcb板孔壁镀层加工方法
CN103990873B (zh) 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
CN205629671U (zh) 一种高速激光切割机横梁
JP2017101718A (ja) 締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5166100U (zh) 电烙铁头
CN103921004A (zh) 一种uv激光钻孔制备多层结构通孔的方法
CN204344865U (zh) 一种油泵主轴齿轮
CN215879805U (zh) 一种耐热冲蚀的压铸模型芯
CN203770407U (zh) 用于电主轴的角接触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6

Address after: 225500, Zhenlong Creek Industrial Zone, Jiangyan District, Jiangsu, Taizhou

Applicant after: The permanent great dynamo-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in Jiangsu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16 Kunshan City Shipai town extension Yi Road No. 260

Applicant before: Kunshan Kainuoer Metal Product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