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0809A -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0809A
CN103470809A CN2013103571221A CN201310357122A CN103470809A CN 103470809 A CN103470809 A CN 103470809A CN 2013103571221 A CN2013103571221 A CN 2013103571221A CN 201310357122 A CN201310357122 A CN 201310357122A CN 103470809 A CN103470809 A CN 103470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wedge
mandrel
manger board
ratch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71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0809B (zh
Inventor
何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ohl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ohl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ohler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ohler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71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0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0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0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包括切换主体和分水主体,所述分水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所述切换主体和所述分水主体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蓄水空腔直接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有芯轴,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芯轴转动,并在所述蓄水空腔内往复朝着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或朝着远离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分水孔相分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操作便捷、结构简单并能控制不同出水效果,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设备出水转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浴设备的舒适性及多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卫浴设备,其出水转换构件及装置通常由提拉弹簧、切换水道以及杠杆组成。其转换出水结构复杂,并且仅能提供固定的分水效果。不同的使用者对卫浴出水效果的要求不同,因此,现有的卫浴出水转换器,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由于其结构复杂,其生产成本高,组装程序复杂,控制按钮部分操作麻烦,也不能满足现在人们便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便捷、结构简单并能控制不同出水效果的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包括切换主体和分水主体,所述分水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所述切换主体和所述分水主体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蓄水空腔直接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有芯轴,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芯轴转动,并在所述蓄水空腔内往复朝着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或朝着远离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分水孔相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棘轮和凸轮,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切换主体内,所述凸轮固定在所述切换主体上,所述棘轮与所述凸轮之间形成有波浪形腔体,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并在所述芯轴往复移动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挡水板转动的挡水板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凸起部在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包括凸起的棘轮齿顶和凹下的棘轮齿根,所述凸轮包括凸起的凸轮齿顶和凹下的凸轮齿根,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顶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根相对应设置,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顶相对应设置,所述波浪形腔体由相应的所述棘轮齿顶、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齿顶、所述凸轮齿根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上设置有两个弹簧垫片,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之间,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上,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挡水板上,另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棘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芯轴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合在所述挡水板上,所述芯轴顺次穿过所述挡水板、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凸轮、所述棘轮与外部控制构件相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出水切换构件,其中所述出水切换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切换主体和分水主体,所述分水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所述切换主体与所述分水主体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蓄水空腔直接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切换主体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挡水板往复移动的控制构件,所述挡水板通过芯轴与所述控制构件连接,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芯轴转动,并在所述蓄水空腔内往复朝着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或朝着远离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分水孔相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棘轮和凸轮,所述切换主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凸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切换主体与所述分水主体相配合的一端,所述棘轮与所述凸轮之间形成有波浪形腔体,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挡水板凸起部,所述挡水板凸起部位于所述波浪形腔体内,且所述挡水板凸起部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在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往复移动,同时带动所述挡水板绕所述芯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凸起部在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主体的所述安装空间上还设置有主体卡槽,所述棘轮上设置有棘轮凸起部,所述棘轮凸起部配合在所述主体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包括凸起的棘轮齿顶和凹下的棘轮齿根,所述凸轮包括凸起的凸轮齿顶和凹下的凸轮齿根,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顶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根相对应设置,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顶相对应设置,所述波浪形腔体由相应的所述棘轮齿顶、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齿顶、所述凸轮齿根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上设置有两个弹簧垫片,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之间,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上,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挡水板上,另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棘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芯轴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合在所述挡水板上,所述芯轴顺次穿过所述挡水板、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凸轮、所述棘轮与所述控制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主体内设置有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蓄水空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构件包括按钮、第一楔形块和与所述第一楔形块相应配合的第二楔形块,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主体槽,所述第二楔形块滑动地配置在所述主体槽内,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地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按钮孔,所述按钮可沿所述按钮孔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楔形块上,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楔形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推动或所述芯轴的拉动下在所述主体槽内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楔形块在所述按钮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楔形块向下滑动,所述第一楔形块在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楔形块向上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具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块具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面相对滑动地配置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楔形块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卡槽,所述芯轴的端部具有芯轴凸起部,所述芯轴凸起部配合在所述第二楔形块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上设置有圆形楔形块连接孔,所述楔形块连接孔内设置有圆形楔形块连接柱,相应地,所述按钮的下部设置有圆形按钮连接柱,所述圆形按钮连接柱上设置有圆形按钮连接孔,所述圆形楔形块连接柱配合在所述圆形按钮连接孔内,所述圆形按钮连接柱配合在所述圆形楔形块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孔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主体上还连接有出水口部,所述切换主体的一端为具有进水口的切换主体进水端,其另一端为与所述分水主体相连接的切换主体连接端;所述分水主体的一端为与所述出水口部相连接的分水主体出水端,其另一端为与所述切换主体相连的分水主体连接端;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端上具有分水主体连接空间,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空间的底部具有底板,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切换主体连接端连接在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空间内,所述蓄水空腔位于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切换主体连接端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可转动并往复移动地配置在所述蓄水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主体与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出水口部与所述分水主体出水端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且所述出水口部连接在所述外壳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切换主体的一端设置挡水板,在切换主体上设置控制构件,挡水板和控制构件通过芯轴连接,挡水板可在蓄水空腔内在控制芯轴的作用下左右往复移动,并能够绕着芯轴转动,从而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或与分水孔相分离,进而控制出水效果。通过在分水主体上设置不同的分水孔,并采用不同齿数的棘轮和凸轮配合,可以实现控制不同的出水效果。
控制构件采用按钮、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并结合复位弹簧可以控制芯轴作用移动,进而带动挡水板左右移动,同时挡水板的挡水板凸起部在棘轮和凸轮形成的波浪形型腔内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挡水板绕芯轴转动,从而方便控制挡水板与分水孔配合或分离,方便控制出水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操作,并能够控制不同出水效果,满足了不同的使用人群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分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挡水板的立体图;
图5为挡水板与芯轴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凸轮与棘轮配合的示意图;
图9为芯轴穿过挡水板、凸轮、棘轮并与挡水板、凸轮、棘轮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10为棘轮和凸轮所形成的波浪形腔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芯轴与挡水板、凸轮、棘轮相配合在一起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中位于外壳内的出水切换构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2所示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的爆炸图;
图15为图12所示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处于默认状态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2所示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处于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17为按钮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7所示的按钮的剖面图;
图19为第一楔形块的立体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第一楔形块的剖面图;
图21为第二楔形块的立体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第二楔形块的剖面图;
图23为图19所示的第一楔形块和图21所示的第二楔形块在按钮未被按下、出水切换装置处于默认状态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24为图19所示的第一楔形块和图21所示的第二楔形块在按钮被按下、出水切换装置处于按压状态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25为图13所示的出水切换构件中的切换主体的剖面图;
图26为图19所示的第一楔形块和图21所示的第二楔形块,在按钮未被按下、出水切换装置处于默认状态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配合在图25所示的切换主体中主体槽中的示意图;
图27为图19所示的第一楔形块和图21所示的第二楔形块在按钮被按下、出水切换装置处于按压状态时,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配合图25所示的切换主体中主体槽中的示意图;
图28为芯轴的立体图;
图29为分水主体的剖面图;
图30为芯轴与挡水板、凸轮、棘轮、第二楔形块相配合在一起的剖面图。
附图表记对照表:
100-出水切换装置;
1-外壳;            11-按钮孔;          12-内螺纹;
2-出水切换构件;    20-出水口部;        201-外螺纹;
202-密封垫;        21-切换主体;        211-进水口;
212-主体槽;        213-流水通道;       214-安装空间;
215-螺纹孔;        216-凹槽;           217-密封垫;
218-主体卡槽;      22-分水主体;        221-分水主体连接空间;
222-密封圈;        223-分水主体出水端; 224-分水主体连接端;
225-分水孔;        226-底板;           227-蓄水空腔;
23-芯轴;           231-芯轴凸起部;     232-止挡部;
233-弹簧垫片;      234-复位弹簧;       235-卡合凹槽;
24-挡水板;         241-挡水板凸起部;   242-挡板;
243-通孔;          25-凸轮;            251-螺栓;
252-凸轮齿顶;      253-凸轮齿根;       254-连接孔;
256-波浪形腔体;    26-棘轮;            261-棘轮凸起部;
262-棘轮齿顶;      263-棘轮齿根;       27-垫片;
28-密封垫;         29-密封圈;          3-控制构件;
30-外部控制构件;   31-按钮;           311-按钮连接柱;
312-按钮连接孔;    32-第一楔形块;      321-第一楔形面;
322-楔形块连接孔;  323-楔形块连接柱;   324-第一楔形块凹槽;
33-第二楔形块;     331-第二楔形面;     332-第二楔形块卡槽;
333-第二楔形块凹槽;334-第二楔形块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出水切换构件2,包括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分水主体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225,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227,切换主体21上设置有进水口211,蓄水空腔227直接与进水口211相连通,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挡水板24,该挡水板24连接有芯轴23,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绕着芯轴23转动,并在蓄水空腔227内往复朝着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朝着远离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与分水孔225相分离。
即,该出水切换构件2,包括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分水主体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225,蓄水空腔227形成在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之间,切换主体21上设置有进水口211,蓄水空腔227直接与进水口211相连通,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挡水板24,挡水板24上连接有芯轴23。
上述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能够绕着芯轴23转动,并能够在蓄水空腔227内转动并往复移动。
上述往复移动的方式具体为:朝着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朝着远离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与分水孔225相分离。挡水板23往复移动用于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与分水孔225相分离,以控制不同的出水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出水切换构件2,主要用为卫浴产品中,用于控制出水效果,例如气泡水、轻流水等等。如图1-2所示,该出水切换构件2包括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切换主体21外部安装有外部控制构件30,其主要用于控制出水切换构件2的出水效果切换功能,因此称之为切换主体。分水主体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225,用于在切换主体21的控制下实现分水功能,因此称之为分水主体。切换主体2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211,进水口211直接与蓄水空腔227连通。因此从进水口211流入的水,直接进入蓄水空腔227内,再经过分水孔225被分配出去。
蓄水空腔227形成在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22之间。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挡水板24。该挡水板24通过芯轴23与外部控制构件30相连接在一起。该挡水板24能够在蓄水空腔227内做圆周转动并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与分水孔225相分离,以控制出水效果。具体为,上述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绕着芯轴23转动,并在上述蓄水空腔227内往复朝着上述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进而使得出水切换构件2暂停或以一种方式出水;或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绕着芯轴23转动,并在上述蓄水空腔227内往复朝着远离上述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与分水孔225相分离,进而使得多个分水孔225放水,使得出水切换构件2以不同的方式出水,控制不同的出水效果。本发明中所指的往复为从挡水板24移开分水孔225,再到挡水板24盖住分水孔225,这整个过程的移动称之为往复移动。
上述外部控制构件30用于控制芯轴23的移动,该外部控制构件30可以为任何能够控制芯轴23左右移动的结构或零件。
如图2所示,芯轴23在外部控制构件30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挡水板24向左移动,挡水板24实现在蓄水空腔227内直线移动,同时挡水板24能够以芯轴23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与分水孔225离开,使得一个或多个分水孔225出水。释放控制构件3上的压力,使得芯轴23向右侧移动,芯轴23带动挡水板24向右移动,同时挡水板24能够以芯轴23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堵住至少一个或多个分水孔225,使得少数分水孔225出水,以控制出水效果。上述控制构件3可以控制挡水板24在蓄水空腔227内往复移动。
该出水切换构件2,其结构简单、通过挡水板24往复移动并旋转,能够控制不同的出水效果,满足了不同的使用人群的需要。
较佳地,如图2、5和11所示,芯轴23上设有复位弹簧234,复位弹簧234在默认状态下为伸开状态,其具有张力,将挡水板24顶在分水主体22上的分水孔225上。挡水板24能够挡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者挡住多个分水孔225,用以控制出水效果。上述复位弹簧234也可以设置在外部控制构件30中,并与芯轴23的端部连接,以控制芯轴23移动/复位。当然上述复位弹簧234还可以其它类似的能够控制芯轴移动/复位的方式设置在出水切换构件2中。
较佳地,如图1-2和图4-11所示,上述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棘轮26和凸轮25,棘轮26固定在切换主体21内,凸轮25固定在切换主体21上,棘轮26与凸轮25之间形成有波浪形腔体256,上述挡水板24上设置有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并在芯轴23往复移动的作用下带动挡水板23转动的挡水板凸起部241。
较佳地,上述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的动作会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
切换主体21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图中未示出),该安装空间214纵长型的用于安装棘轮26、芯轴23的中空部分。凸轮25通过固定在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22相配合端部上。棘轮26固定在上述安装空间内,并在棘轮26与凸轮25之间形成波浪形腔体256,挡水板23的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如图2和图8-11所示,当芯轴23被带动左向移动时,挡水板凸起部241在该波浪形腔体256内也左向移动,当挡水板凸起部241被波浪形凸起部256的左侧边抵住时,该挡水板凸起部241会沿着波浪形凸起部256的左侧边上下滑动,即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凸起部256内做圆周运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并继续左向移动。挡水板凸起部241沿着波浪形凸起部256的左侧边上下滑动的动作,即在波浪形凸起部256内做圆周运动的动作会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从而使得挡水板23转动-移动离开分水孔225。同理,当芯轴23在复位弹簧234的作用下右向移动时,挡水板凸起部241在该波浪形腔体256内也右向移动,当挡水板凸起部241被波浪形凸起部256的右侧边抵住时,该挡水板凸起部241会沿着波浪形凸起部256的右侧边上下滑动,即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凸起部256内做圆周运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并继续右向移动。挡水板凸起部241沿着波浪形凸起部256的右侧边上下滑动的动作,即在波浪形凸起部256内做圆周运动的动作会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从而使得挡水板23转动-移动堵住分水孔225,实现分水效果的控制。上述转动-移动为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并左向或右向直线移动,其可往复操作。
较佳地,如图6-9所示,棘轮26包括凸起的棘轮齿顶262和凹下的棘轮齿根263,凸轮25包括凸起的凸轮齿顶252和凹下的凸轮齿根253,棘轮26的棘轮齿顶262和凸轮25的凸轮齿根253相对应设置,棘轮26的棘轮齿根263和凸轮25的凸轮齿顶252相对应设置,上述波浪形腔体256由相应的棘轮齿顶262、棘轮齿根263和凸轮齿顶252、凸轮齿根253形成。
上述棘轮26和凸轮25相对设置,两者不相接触。棘轮26的棘轮齿顶262对应着凸轮齿根253,棘轮26的棘轮齿跟263对应着凸轮齿顶252。相互对应着的棘轮齿顶262和凸轮齿根253,棘轮齿根263和凸轮齿顶252形成了圆周形的上述波浪形腔体256。从图8-10来看,上述波浪形腔体256的左侧边应由联合一体的棘轮齿顶262和棘轮齿根263形成,上述浪形腔体256的右侧边应由联合一体的凸轮齿顶252和凸轮齿根253形成。由于每侧边都由凸起的齿顶和凹下的齿根联合形成,因此将两条波浪形侧边之间形成的腔体称之为波浪形腔体,由于凸轮25和棘轮26的边缘都是圆的,该波浪形腔体的外周面也为圆形。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在水平左向移动时,由于受到上述棘轮齿顶262和棘轮齿根263联合形成的边的作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在左侧边上从一个棘轮齿顶262处滑动一个棘轮齿根263处,再滑动到另一个棘轮齿顶262处等等依次循环上下滑动,该上下滑动动作使得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转动,从而带动挡板24绕芯轴23转动。同理,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在水平右向移动时,由于受到上述凸轮齿顶252和凸轮齿根253联合形成的边的作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在右侧边上从一个凸轮齿顶252处滑动一个凸轮齿根253处,再滑动到另一个凸轮齿顶252处等等依次循环上下滑动,该上下滑动动作使得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转动,从而带动挡板24绕芯轴23转动。
上述棘轮26和凸轮25上的齿的个数相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结合调整分水孔225的个数,可以实现更多样性的出水效果控制。
较佳地,如图2所示,上述芯轴23上设置有两个弹簧垫片233,复位弹簧234位于两个弹簧垫片233之间,且复位弹簧23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弹簧垫片233上,其中一个弹簧垫片233抵顶在挡水板24上,另一个弹簧垫片233抵顶在棘轮26上。一个弹簧垫片233位于挡水板24的通孔内,并抵顶在挡板242的内侧,另一个弹簧垫片233位于棘轮26处,并抵顶在棘轮26上。复位弹簧23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弹簧垫片233上,并且该复位弹簧234处于默认状态时,其为张开状态,具有弹性张力,将挡水板24抵顶在分水孔225上。该复位弹簧234能够拉动芯轴23、带动挡水板24复位。还可以在棘轮26与一个弹簧垫片233设置垫片27,以避免棘轮过度磨损。
较佳地,如图2-5和图11所示,挡水板24上设置有用于芯轴23穿过的通孔243,芯轴23上设置有止挡部232,该止挡部232配合在挡水板24上,上述芯轴23顺次穿过挡水板24、复位弹簧234、凸轮25、棘轮26与外部控制构件30相连接。
挡水板24上与止挡部232相配合的一侧还设置有凹陷部,止挡部232配合在该凹陷部内,恰好与挡板242的外表面平齐,用于阻止挡水板24相对于芯轴23移动。棘轮26与芯轴23之间还设置有垫片、棘轮26与切换主体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以提高整体密封性能。上述挡水板24的挡板242为不规则的形状,其面积能够保证盖住至少一个分水孔,或根据需要将其面积设置为可以盖住多个分水孔,以实现不同的出水效果。
如图12-1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100,包括外壳1和位于该外壳1内的出水切换构件2,其中,如图13并结合图1-2所示,出水切换构件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上述分水主体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225,上述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22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227,切换主体21上设置有进水口211,蓄水空腔227直接与进水口211相连通,上述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挡水板24,该切换主体21还设置有控制该挡水板24往复移动的控制构件3,上述挡水板24通过芯轴与控制构件3连接,上述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绕着芯轴23转动,并在上述蓄水空腔227内往复朝着上述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朝着远离上述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与分水孔225相分离。
即,该出水切换装置100包括外壳1和出水切换构件2,出水切换构件如上所述,包括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分水主体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225,蓄水空腔227形成在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之间,切换主体21上设置有进水口211,蓄水空腔227直接与进水口211相连通,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挡水板24和控制构件3,挡水板24通过芯轴23与控制构件3连接。
上述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能够绕着芯轴23转动,并能够在蓄水空腔227内转动并往复移动。
上述控制构件3用于控制挡水板24的上述往复移动。
上述往复移动的方式具体为:朝着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朝着远离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与分水孔225相分离。挡水板23往复移动用于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与分水孔225相分离,以控制不同的出水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出水切换装置100,主要用为卫浴产品中,用于控制出水效果,例如气泡水、轻流水等等。出水切换装置100包括中空圆柱形外壳1和总体呈圆柱体形的出水切换构件2,出水切换构件2安装在外壳1内。如图2所示,该出水切换构件2包括切换主体21和分水主体22。切换主体21内安装有控制构件3,其主要用于控制出水切换装置100的出水效果切换功能,因此称之为切换主体。分水主体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225,用于在切换主体21的控制下实现分水功能,因此称之为分水主体。切换主体2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211,进水口直接与蓄水空腔227连通。因此从进水口211流入的水,直接进入蓄水空腔227内,再经过分水孔225及连接在分水主体22上出水口部20被分配出去。
上述切换主体21、分水主体22出水口部20顺次连接在外壳1内,如图29所示,出水口部20上具有外螺纹201,如图14所示,外壳1的端部具有内螺纹12,出水口部20与外壳1的端部通过上述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
蓄水空腔227形成在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22之间。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挡水板24,切换主体21上还安装有控制构件3。该挡水板24通过芯轴23与控制构件3相连接在一起。该挡水板24能够在蓄水空腔227内做圆周转动并直线往复移动,用于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与分水孔225相分离,以控制出水效果。具体为,上述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绕着芯轴23转动,并在上述蓄水空腔227内往复朝着上述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进而使得出水切换装置100暂停或以一种方式出水;或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绕着芯轴23转动,并在上述蓄水空腔227内往复朝着远离上述分水孔225的方向移动以与分水孔225相分离,进而使得多个分水孔225放水,使得出水切换装置100以不同的方式出水,控制不同的出水效果。本发明中所指的往复为图15所示的默认状态到图16所示的按压状态一个或多个回合。即从挡水板24移开分水孔225,再到挡水板24盖住分水孔225,这整个过程的移动称之为往复移动。
上述控制构件3用于控制芯轴23的移动,如图16所示,芯轴23在控制构件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挡水板24向做移动,挡水板24实现在蓄水空腔227内直线移动,同时挡水板24能够以芯轴23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与分水孔225离开,使得至少一个分水孔225出水。如图15所示,释放控制构件3上的压力,使得芯轴23向右侧移动,芯轴23带动挡水板24向右移动,同时挡水板24能够以芯轴23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堵住至少一个或多个分水孔225,使得少数分水孔225出水,以控制出水效果。上述控制构件3可以控制挡水板24在蓄水空腔227内往复移动。
该出水切换装置100其结构简单、仅通过控制构件3控制挡水板24往复移动并旋转即可实现控制出水效果,方便操作,满足了不同的使用人群的需要。
较佳地,如图2、5、11、14-16所示,芯轴23上设有复位弹簧234。复位弹簧234在图15所示的默认状态下为伸开状态,其具有张力,将挡水板24顶在分水主体22上的分水孔225上。如图15所示,释放控制构件3上的压力,芯轴2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右侧移动,芯轴23带动挡水板24向右移动,挡水板24能够挡住至少一个分水孔225或者挡住多个分水孔225,用以控制出水效果。上述复位弹簧234也可以设置在控制构件3的第二楔形块33上,并与芯轴23的端部连接,以控制芯轴23移动/复位。当然上述复位弹簧234还可以其它类似的能够控制芯轴移动/复位的方式设置在出水切换装置100中。
较佳地,如图1-2、图6-11、图14-16和图30所示,切换主体21上还设置有棘轮26和凸轮25,如图14、图25-27所示,该切换主体21内设置有安装空间214,上述棘轮26固定在该安装空间214内,凸轮25固定在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22相配合的一端,如图8-10所示,棘轮26与凸轮25之间形成有波浪形腔体256,上述挡水板24上设置有挡水板凸起部241,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波浪形腔体256内,且挡水板凸起部241在芯轴23的带动下在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往复移动,同时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
较佳地,上述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的动作会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
切换主体21内设置有安装空间214,该安装空间214纵长型的用于安装棘轮26、芯轴23的中空部分。如图25所示,该切换主体21上与分水主体22相配合的一端还设置有螺纹孔215,凸轮25上的螺栓251安装在该螺纹孔215内,从而将凸轮25通过螺栓251固定在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22相配合端部上。棘轮26固定在上述安装空间214内,并在棘轮26与凸轮25之间形成波浪形腔体256,挡水板23的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如图6-11和图30所示,当芯轴23被带动左向移动时,挡水板凸起部241在该波浪形腔体256内也左向移动,当挡水板凸起部241被波浪形腔体256的左侧边抵住时,该挡水板凸起部241会沿着波浪形腔体256的左侧边上下滑动,即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并继续左向移动。挡水板凸起部241沿着波浪形腔体256的左侧边上下滑动的动作,即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的动作会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从而使得挡水板23转动-移动离开分水孔225。同理,当芯轴23在复位弹簧234的作用下右向移动时,挡水板凸起部241在该波浪形腔体256内也右向移动,当挡水板凸起部241被波浪形腔体256的右侧边抵住时,该挡水板凸起部241会沿着波浪形腔体256的右侧边上下滑动,即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并继续右向移动。挡水板凸起部241沿着波浪形腔体256的右侧边上下滑动的动作,即在波浪形腔体256内做圆周运动的动作会带动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从而使得挡水板23转动-移动堵住分水孔225,实现不同出水效果的控制。上述转动-移动为挡水板24绕芯轴23转动并左向或右向直线移动,其可往复操作。
较佳地,如图14所示,切换主体21的安装空间214上还设置有主体卡槽218,如图23所示,棘轮26上设置有棘轮凸起部261,该棘轮凸起部261配合在主体卡槽218内,以使棘轮26固定地连接在安装空间214内。上述安装空间214内可以设置两条主体卡槽218,上述棘轮26上可以设置两个棘轮凸起部261,棘轮凸起部261过盈配合在主体卡槽218内。
较佳地,如图6-11所示,棘轮26包括凸起的棘轮齿顶262和凹下的棘轮齿根263,凸轮25包括凸起的凸轮齿顶252和凹下的凸轮齿根253,棘轮26的棘轮齿顶262和凸轮25的凸轮齿根253相对应设置,棘轮26的棘轮齿根263和凸轮25的凸轮齿顶252相对应设置,上述波浪形腔体256由相应的棘轮齿顶262、棘轮齿根263和凸轮齿顶252、凸轮齿根253形成。
上述棘轮26和凸轮25相对设置,两者不相接触。棘轮26的棘轮齿顶262对应着凸轮齿根253,棘轮26的棘轮齿跟263对应着凸轮齿顶252。相互对应着的棘轮齿顶262和凸轮齿根253,棘轮齿根263和凸轮齿顶252形成了圆周形的上述波浪形腔体256。从图24和26来看,上述波浪形腔体256的左侧边应由联合一体的棘轮齿顶262和棘轮齿根263形成,上述浪形腔体256的右侧边应由联合一体的凸轮齿顶252和凸轮齿根253形成。由于每侧边都由凸起的齿顶和凹下的齿根联合形成,因此将两条波浪形侧边之间形成的腔体称之为波浪形腔体,由于凸轮25和棘轮26的边缘都是圆的,该波浪形腔体的外周面也为圆形。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在水平左向移动时,由于受到上述棘轮齿顶262和棘轮齿根263联合形成的边的作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在左侧边上从一个棘轮齿顶262处滑动一个棘轮齿根263处,再滑动到另一个棘轮齿顶262处等等依次循环上下滑动,该上下滑动动作使得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转动,从而带动挡板24绕芯轴23转动。同理,挡水板凸起部241位于该波浪形腔体256内,在水平右向移动时,由于受到上述凸轮齿顶252和凸轮齿根253联合形成的边的作用,该挡水板凸起部241在右侧边上从一个凸轮齿顶252处滑动一个凸轮齿根253处,再滑动到另一个凸轮齿顶252处等等依次循环上下滑动,该上下滑动动作使得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转动,从而带动挡板24绕芯轴23转动。
上述棘轮26和凸轮25上的齿的个数相等,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结合调整分水孔225的个数,可以实现更多样性的出水效果控制。
较佳地,如图14和图30所示,,上述芯轴23上设置有两个弹簧垫片233,复位弹簧234位于两个弹簧垫片233之间,且复位弹簧23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弹簧垫片233上,其中一个弹簧垫片233抵顶在挡水板24上,另一个弹簧垫片233抵顶在棘轮26上。
如图30和图4所示,一个弹簧垫片233位于挡水板24的通孔243内,并抵顶在挡板242的内侧,另一个弹簧垫片233位于棘轮26处,并抵顶在棘轮26上。复位弹簧23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弹簧垫片233上,并且该复位弹簧234处于图15所示的默认状态时,其为张开状态,具有弹性张力,将挡水板24抵顶在分水孔225上。该复位弹簧234处于图16所示的按压状态时,其为紧缩状态,具有弹性拉力,将拉动芯轴23、带动挡水板24复位。还可以在棘轮26与一个弹簧垫片233设置垫片27,以避免棘轮过度磨损。
较佳地,如图4、图11和图30所示,挡水板24上设置有用于芯轴23穿过的通孔243,芯轴23上设置有止挡部232,该止挡部232配合在挡水板24上,上述芯轴23顺次穿过挡水板24、复位弹簧234、凸轮25、棘轮26与控制构件3相连接。
挡水板24上与止挡部232相配合的一侧还设置有凹陷部,止挡部232配合在该凹陷部内,恰好与挡板242的外表面平齐,用于阻止挡水板24相对于芯轴23移动。如图14所示,棘轮26与芯轴23之间还设置有垫片27和密封垫28,棘轮26与切换主体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29,以提高整体密封性能。上述挡水板24的挡板242为不规则的形状,其面积能够保证盖住至少一个分水孔,或根据需要将其面积设置为可以盖住多个分水孔,以实现不同的分水效果。
较佳地,如图15-16所示,切换主体21内设置有流水通道213,流水通道213连接在进水口211与蓄水空腔227之间。进水口211设置在切换主体21的一端,并在切换主体21内设置有流水通道213,水流从进水口211流经流水通道213进入蓄水空腔227内。
较佳地,如图12-24所示,该控制构件3包括按钮31、第一楔形块32和与第一楔形块32相应配合的第二楔形块33,上述切换主体21上设置有主体槽212,第二楔形块33滑动地配置在主体槽212内,上述第一楔形块32与第二楔形块33相对滑动地设置,1外壳上设置有按钮孔11,该按钮31可沿按钮孔11上下移动地连接在第一楔形块32上,上述芯轴2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楔形块32上。
该控制构件3包括按钮31、第一楔形块32和第二楔形块33。按钮31能够沿着外壳1上的按钮孔11上下移动,上述第一楔形块32可与第二楔形块33相对滑动。按钮31在下移过程中对第一楔形块32施加压力,使得第一楔形块32可与第二楔形块33相对滑动。
较佳地,如图23-27所示,上述第一楔形块32和第二楔形块33的相对移动方式为:第二楔形块33在第一楔形块32的推动或芯轴23的拉动下在主体槽内212水平移动,第一楔形块32在按钮31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楔形块33向下滑动,第一楔形块32在第二楔形块33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楔形块33向上滑动。
如图25-27所示,第二楔形块33配置在主体槽212内,并能够沿着主体槽212的底板滑动。具体为,如图26所示,此为默认状态,该处第一楔形块32位于主体槽212内,并位于第二楔形块33的上方,且第一楔形块32的顶面与第二楔形块33的顶面平齐。此时第二楔形块33未在主体槽212内移动。如图27所示,此为按压状态,该处第一楔形块32在上方按钮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楔形块33向下移动,并给予第二楔形块33向左的推力,使得第二楔形块33在主体槽212内左向移动,直至顶在主体槽212的侧壁上,此时第二楔形块33会带动芯轴23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挡水板24移开分水孔225。当取消按钮31的压力后,在复位弹簧234的作用下,芯轴23右向移动,从而带动挡水板23、第二楔形块33右向移动,第一楔形块32在第二楔形块33的作用下上移,恢复至图26所示的状态。上述左右移动可往复循环移动。
较佳地,如图19-24和图26-27所示,上述第一楔形块32具有第一楔形面321,第二楔形块33具有第二楔形面331,该第一楔形面321与第二楔形面331相对滑动地配置在一起。即第一楔形块32配置在第二楔形块33上,通过第一楔形面321与第二楔形面331相接触,并且该第一楔形面321能够相对于第二楔形面331相对滑动,其可以实现上述如图26-27所示的往复循环移动。
较佳地,如图15-16、图21-22、图28和图30所示,该第二楔形块33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卡槽332,如图17所示,该芯轴23的端部具有芯轴凸起部231,上述芯轴凸起部231配合在上述第二楔形块卡槽332内。
上述芯轴23上在芯轴凸起部231的后方还设置有环形卡合凹槽235,上述第二楔形块33上位于第二楔形块卡槽332前方设置有第二楔形块卡口334,环形卡合凹槽235卡合在第二楔形块卡口334内。上述前后仅相对于图30所示的左右方向来说的。上述芯轴凸起部231仅相对环形卡合凹槽235凸起,其为圆柱体,其与芯轴23主体部的直径相同。通过将芯轴凸起部231挂在在第二楔形块卡槽332内,可以提高芯轴23与第二楔形块33之间连接稳固性。同时通过将环形卡合凹槽235卡合在第二楔形块卡口334内,可以进一步提高芯轴23与第二楔形块3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定位准确度。
较佳地,如图19-20和图23-24,第一楔形块32的上设置有圆形楔形块连接孔322,该楔形块连接孔322内设置有圆形楔形块连接柱323,相应地,按钮31的下部设置有圆形按钮连接柱311,圆形按钮连接柱311上设置有圆形按钮连接孔312,上述圆形楔形块连接柱323配合在圆形按钮连接孔312内,圆形按钮连接柱311配合在圆形楔形块连接孔322内。通过将圆形楔形块连接柱323配合在圆形按钮连接孔312内,将圆形按钮连接柱311配合在圆形楔形块连接孔322内,可以方便按钮31与第一楔形块32之间的连接,并提高了两者之间的定位精确度和连接稳定性。还可以在圆形楔形块连接柱323设置外螺纹、在圆形按钮连接孔312内设置内螺纹,在圆形按钮连接柱311上设置外螺纹、在圆形楔形块连接孔322内设置内螺纹,进一步提高按钮31与第一楔形块32连接的稳固性。
如图19-22所示,第一楔形块3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楔形块凹槽324,第二楔形块33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凹槽333。通过在第一楔形块32上设置第一楔形块凹槽324,在第二楔形块33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凹槽333,可以减轻该控制构件的重量,方便第一楔形块32和第二楔形块33移动。
较佳地,如图3和图14所示,分水孔225上设置有密封圈222,使得挡水板24盖在分水孔225上时不会漏水,提高了密封性能和分水效果。
较佳地,如图3、图12-16和图29所示,分水主体22上还连接有出水口部20,上述切换主体21的一端为具有进水口221的切换主体进水端(即图13所示的切换主体的左端),其另一端为与分水主体22相连接的切换主体连接端(即图13所示的切换主体的右端);上述分水主体22的一端为与出水口部20相连接的分水主体出水端223,其另一端为与切换主体21相连的分水主体连接端224;该分水主体连接端224上具有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该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的底部具有底板226,至少一个分水孔225设置在该底板226上,上述切换主体连接端连接在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内,上述蓄水空腔227位于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内,并位于切换主体连接端与底板226之间,该挡水板24在芯轴23的带动下可转动并往复移动地配置在该蓄水空腔227内。
分水主体连接端224上具有内凹的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切换主体连接端螺纹连接在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内,并且在分水主体连接空间221的底板226与切换主体连接端之间形成了上述蓄水空腔227,挡水板24位于该蓄水空腔227内,并在芯轴23的带动下可绕芯轴23转动并往复移动,以与分水孔225配合或分离,进而控制出水效果。
如图25-27和图29所示,上述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连接端22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17,出水口部20与分水主体出水端223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202,且所述出水口部20连接在外壳1内。切换主体21与分水主体连接端224相连接的端部,即切换主体连接端上设置有凹槽216,密封垫217镶嵌在该凹槽216内,分水主体出水端223也设置有凹槽,密封垫202镶嵌在上述凹槽中,提高了系统的密闭性。如图14所示,外壳1的端部具有内螺纹12,如图29所示,出水口部20具有外螺纹201出水口部20通过其外螺纹201与外壳1的内螺纹12配合,以与外壳螺纹连接在一起。
结合图12-30并结合图1-11所示,,该出水切换装置100从按压状态至默认状态循环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对按钮31施加向下压力,按钮31推动第一楔形块32下移,并通过第一楔形块32的第一楔形面321推动第二楔形块33左移。
第二楔形块33带动芯轴23左移,芯轴23带动挡水板24左移。同时挡水板24上的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沿着棘轮26的棘轮齿顶262和棘轮齿根263围城的左侧边上下滑动,即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作圆周运动,从而使得挡水板24在直线左向移动的同时绕芯轴23转动,转动-移动离开分水孔225,调节出水效果。
释放按钮31上的压力,芯轴23在复位弹簧234的作用下右移,带动第二楔形块33右移,第二楔形块33通过其第二楔形面331将第一楔形块32顶回原始位置,按钮31复位。芯轴23同时带动挡水板24右移。同时,挡水板24上的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沿着凸轮25的凸轮齿顶252和凸轮齿根253围城的右侧边上下滑动,即挡水板凸起部241在波浪形腔体256内作圆周运动,从而使得挡水板24在直线右向移动的同时绕芯轴23转动,转动-移动的盖在或堵在分水孔225上,调节出水效果。
上述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操作,并能够控不同的出水效果,满足了不同的使用人群的需要。其上述各种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技术方案之间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应用,以发挥该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的最大功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包括切换主体和分水主体,所述分水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所述切换主体和所述分水主体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蓄水空腔直接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有芯轴,
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芯轴转动,并在所述蓄水空腔内往复朝着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或朝着远离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分水孔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棘轮和凸轮,
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切换主体内,
所述凸轮固定在所述切换主体上,
所述棘轮与所述凸轮之间形成有波浪形腔体,
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并在所述芯轴往复移动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挡水板转动的挡水板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凸起部在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做圆周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包括凸起的棘轮齿顶和凹下的棘轮齿根,所述凸轮包括凸起的凸轮齿顶和凹下的凸轮齿根,
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顶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根相对应设置,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顶相对应设置,所述波浪形腔体由相应的所述棘轮齿顶、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齿顶、所述凸轮齿根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设置有两个弹簧垫片,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之间,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上,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挡水板上,另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棘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芯轴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合在所述挡水板上,所述芯轴顺次穿过所述挡水板、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凸轮、所述棘轮与外部控制构件相连接。
8.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出水切换构件,其中所述出水切换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切换主体和分水主体,所述分水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水孔,所述切换主体与所述分水主体之间形成有蓄水空腔,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蓄水空腔直接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挡水板,所述切换主体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挡水板往复移动的控制构件,所述挡水板通过芯轴与所述控制构件连接,
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绕着所述芯轴转动,并在所述蓄水空腔内往复朝着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堵住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或朝着远离所述分水孔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分水孔相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上还设置有棘轮和凸轮,
所述切换主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所述凸轮固定在所述切换主体与所述分水主体相配合的一端,
所述棘轮与所述凸轮之间形成有波浪形腔体,
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挡水板凸起部,所述挡水板凸起部位于所述波浪形腔体内,且所述挡水板凸起部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在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往复移动,同时带动所述挡水板绕所述芯轴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凸起部在所述波浪形腔体内做圆周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的所述安装空间上还设置有主体卡槽,所述棘轮上设置有棘轮凸起部,所述棘轮凸起部配合在所述主体卡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凸起的棘轮齿顶和凹下的棘轮齿根,所述凸轮包括凸起的凸轮齿顶和凹下的凸轮齿根,
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顶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根相对应设置,所述棘轮的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的所述凸轮齿顶相对应设置,所述波浪形腔体由相应的所述棘轮齿顶、所述棘轮齿根和所述凸轮齿顶、所述凸轮齿根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上设置有两个弹簧垫片,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之间,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垫片上,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挡水板上,另一个所述弹簧垫片抵顶在所述棘轮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芯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芯轴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合在所述挡水板上,所述芯轴顺次穿过所述挡水板、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凸轮、所述棘轮与所述控制构件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内设置有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蓄水空腔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构件包括按钮、第一楔形块和与所述第一楔形块相应配合的第二楔形块,
所述切换主体上设置有主体槽,所述第二楔形块滑动地配置在所述主体槽内,
所述第一楔形块与所述第二楔形块相对滑动地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按钮孔,所述按钮可沿所述按钮孔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楔形块上,
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楔形块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推动或所述芯轴的拉动下在所述主体槽内水平移动,
所述第一楔形块在所述按钮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楔形块向下滑动,所述第一楔形块在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楔形块向上滑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具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块具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面相对滑动地配置在一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楔形块上设置有第二楔形块卡槽,所述芯轴的端部具有芯轴凸起部,所述芯轴凸起部配合在所述第二楔形块卡槽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上设置有圆形楔形块连接孔,所述楔形块连接孔内设置有圆形楔形块连接柱,相应地,所述按钮的下部设置有圆形按钮连接柱,所述圆形按钮连接柱上设置有圆形按钮连接孔,所述圆形楔形块连接柱配合在所述圆形按钮连接孔内,所述圆形按钮连接柱配合在所述圆形楔形块连接孔内。
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孔上设置有密封圈。
2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主体上还连接有出水口部,
所述切换主体的一端为具有进水口的切换主体进水端,其另一端为与所述分水主体相连接的切换主体连接端;所述分水主体的一端为与所述出水口部相连接的分水主体出水端,其另一端为与所述切换主体相连的分水主体连接端;
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端上具有分水主体连接空间,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空间的底部具有底板,至少一个所述分水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切换主体连接端连接在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空间内,所述蓄水空腔位于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切换主体连接端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芯轴的带动下可转动并往复移动地配置在所述蓄水空腔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出水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主体与所述分水主体连接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出水口部与所述分水主体出水端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垫,且所述出水口部连接在所述外壳内。
CN201310357122.1A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Active CN103470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7122.1A CN103470809B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7122.1A CN103470809B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0809A true CN103470809A (zh) 2013-12-25
CN103470809B CN103470809B (zh) 2016-02-24

Family

ID=4979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7122.1A Active CN103470809B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080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8199A (zh) * 2014-08-06 2014-11-19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移动式功能水切换机构
CN106015644A (zh) * 2016-07-30 2016-10-12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切换阀芯及其工作方法
CN107581948A (zh) * 2017-10-20 2018-01-16 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排水器
CN10950600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汉斯格罗欧洲公司 流体切换装置
CN114057256A (zh) * 2021-11-12 2022-02-18 谢富滔 一种用于污水的活性炭吸附处理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9565A (en) * 1966-02-03 1968-02-20 Telsco Ind Multiport valves
US3524470A (en) * 1967-11-29 1970-08-18 Carl L C Kah Jr Sequencing valve
DE1750380A1 (de) * 1968-04-26 1971-02-25 Vaillant Joh Kg Drucktasten-Umschaltventil
US5316042A (en) * 1992-09-04 1994-05-31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way rotary valve
CN101160484A (zh) * 2004-12-23 2008-04-09 派克逖克斯公司 具有减少泄漏密封件的流体流动控制阀
CN101793331A (zh) * 2009-02-02 2010-08-04 汉斯格罗股份公司 管道截止或切换开关阀
CN203413165U (zh) * 2013-08-15 2014-01-29 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69565A (en) * 1966-02-03 1968-02-20 Telsco Ind Multiport valves
US3524470A (en) * 1967-11-29 1970-08-18 Carl L C Kah Jr Sequencing valve
DE1750380A1 (de) * 1968-04-26 1971-02-25 Vaillant Joh Kg Drucktasten-Umschaltventil
US5316042A (en) * 1992-09-04 1994-05-31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way rotary valve
CN101160484A (zh) * 2004-12-23 2008-04-09 派克逖克斯公司 具有减少泄漏密封件的流体流动控制阀
CN101793331A (zh) * 2009-02-02 2010-08-04 汉斯格罗股份公司 管道截止或切换开关阀
CN203413165U (zh) * 2013-08-15 2014-01-29 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8199A (zh) * 2014-08-06 2014-11-19 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出水装置移动式功能水切换机构
CN106015644A (zh) * 2016-07-30 2016-10-12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切换阀芯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15644B (zh) * 2016-07-30 2018-05-15 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阀芯及其工作方法
CN10950600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汉斯格罗欧洲公司 流体切换装置
US10794500B2 (en) 2017-09-15 2020-10-06 Hansgrohe Se Fluid switch-over device
CN107581948A (zh) * 2017-10-20 2018-01-16 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排水器
CN107581948B (zh) * 2017-10-20 2024-04-02 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排水器
CN114057256A (zh) * 2021-11-12 2022-02-18 谢富滔 一种用于污水的活性炭吸附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0809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0809A (zh)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CN203413165U (zh) 一种出水切换构件及出水切换装置
CN108654876A (zh) 一种应用于健康淋浴器的人性化切换装置
CN203379051U (zh) 一种可调节空气量泡沫给皂器
CN203494678U (zh) 淋浴花洒
CN103161268A (zh) 多功能楼梯系统
WO2016082777A1 (zh) 一种可无线遥控太阳能灯的系统
CN208527064U (zh) 一种应用于健康淋浴器的便捷切换装置
WO2016082767A1 (zh) 一种太阳能灯及可无线遥控太阳能灯的系统
CN208679486U (zh) 一种应用于顶喷的便捷切换装置
CN202169221U (zh) 一种新型功能水切换花洒
CN202212285U (zh) 可调水花的花洒
CN108443772A (zh) 带清洗装置的照明灯具
CN206080741U (zh) 一种手持洗牙器
CN105583094B (zh) 线控顶喷花洒
CN208634920U (zh) 一种带有投影和播音功能的灯
CN203969502U (zh) 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雨伞
CN204163974U (zh) 柱塞泵
CN208634431U (zh) 一种按钮式转换水龙头
CN107022966B (zh) 一种方便的桥梁清洗装置
CN206415245U (zh) 一种利用流体压力传动切换的花洒结构
CN205182978U (zh) 可拆换滤芯花洒
CN206786629U (zh) 一种新型亮度变化灯罩
CN104923418A (zh) 一种按钮切换分水装置
CN103331220A (zh) 具有多段出水功能的莲蓬头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