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783B - 多无线单元共存 - Google Patents

多无线单元共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783B
CN103460783B CN201280016916.5A CN201280016916A CN103460783B CN 103460783 B CN103460783 B CN 103460783B CN 201280016916 A CN201280016916 A CN 201280016916A CN 103460783 B CN103460783 B CN 103460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
message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69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0783A (zh
Inventor
J·王
J·B·林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0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能够使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T)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设备中,一种RAT的发送通信会对另一种RAT的接收通信造成干扰。在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的情况下,CTS到自身消息可以控制WLAN通信的定时,从而使得WLAN接收不会与另一个RAT(诸如长期演进(LTE)无线单元)的传输重叠。该CTS到自身消息定时控制可以由用作WLAN接入点的移动设备执行。

Description

多无线单元共存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1年6月10日提交的、题为“MULTI-RADIO COEXISTENC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95,696,以及于2011年3月30日提交的、题为“ADVANCEDCOEXISTENCE DESIG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469,784的权益,故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将其公开内容作为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说明书涉及多无线单元(multi-radio)技术,更具体地说,本说明书涉及用于多无线单元设备的共存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例子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够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的是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链路,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这种通信链路。
某些常规的高级设备包括使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进行发射/接收的多个无线单元。RAT的例子包括例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2000、WiMAX、WLAN(例如,WiFi)、蓝牙、LTE等。
示例性移动设备包括诸如第四代(4G)移动电话之类的LTE用户设备(UE)。这种4G电话可以包括多个无线单元以向用户提供多种功能。为了该示例目的,4G电话包括用于语音和数据的LTE无线单元、IEEE802.11(WiFi)无线单元、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单元、以及蓝牙无线单元,其中,以上无线单元之中的两种或所有四种可以同时运行。当不同的无线单元向手机提供有用的功能时,将它们包含在单个设备内会引起共存问题。特别地,一个无线单元的操作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辐射、传导、资源冲突、和/或其它干扰机制干扰另一个无线单元的操作。共存问题包括这种干扰。
这对于邻近工业、科学和医学(ISM)频带的LTE上行链路信道来说尤其适用,并且可能造成彼此间干扰。应注意的是,蓝牙和一些无线LAN(WLAN)信道落在ISM频带之内。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蓝牙信道条件,当LTE在频带7或者甚至频带40的某些信道中是活动的时,蓝牙差错率可能变得无法接受。即使对LTE没有显著的降级,与蓝牙的同时操作也可能导致蓝牙耳机中语音服务端接(terminating)的扰乱。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扰乱可能是无法接受的。类似的问题存在于LTE传输干扰GPS时。当前,由于LTE其自身不会经历任何降级,因此没有机制能够解决该问题。
具体地参考LTE,应注意的是,UE与演进型节点B(eNB;例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进行通信,以将该UE在下行链路上所经历的干扰告知eNB。此外,eNB能够使用下行链路差错率来估计UE处的干扰。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干扰是由于UE自身内部的无线单元造成的,eNB和UE也可以协作以找出减少UE处干扰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常规LTE中,就下行链路方面进行的干扰估计可能不足以全面地解决干扰。
在一种情况中,LTE上行链路信号干扰蓝牙信号或WLAN信号。然而,这种干扰不会反映在eNB处的下行链路测量报告中。因此,UE一方的单方面动作(例如,将上行链路信号移到不同的信道)可能受到eNB的阻碍,其中该eNB没有意识到上行链路共存问题并且设法撤销该单方面动作。例如,即使UE在不同的频率信道上重新建立连接,网络可能仍然将该UE切换回因设备内干扰而遭恶化的原来的频率信道。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对于eNB来说,遭破坏信道上的期望信号强度有时可能比在基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新信道测量报告中所反映的更高。因此,如果eNB使用RSRP报告来做出切换决策,则可能会发生在遭恶化的信道和期望的信道之间来回转移的乒乓效应。
在没有eNB的协作情况下,UE一方的诸如简单地停止上行链路通信之类的其它单方面动作可能造成eNB处的功率回路故障。常规LTE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包括:UE一方普遍缺乏建议期望的配置作为对具有共存问题的配置的替代方案的能力。至少由于这些原因,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无法解决UE处的上行链路共存问题,使得UE的其它无线单元的性能和效率降级。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模块。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的模块。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具有记录在其上的非临时性程序代码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还包括:用于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的程序代码。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在下面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另外的特征和优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的是,本公开内容可以作为基础容易地用于修改或设计其它用于实现与本公开内容相同目的的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应认识到,这种等价结构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给出的本公开内容的教导的范围。结合附图,根据下面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新颖性特征和另外的目的和优势,其中认为该新颖性特征是本公开内容的特性(在本公开内容的组织和操作方法两方面)。然而,应明确理解的是,提供每个附图仅仅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非旨在作为对本公开内容的限制的定义。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内容的特征、属性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篇相应地进行标识。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根据一个方面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下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上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
图5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环境。
图6是用于多无线单元无线设备的示例设计的框图。
图7是示出在给定的决策时间段内七个示例性无线单元之间的各个潜在冲突的图。
图8是示出示例共存管理器(CxM)在时间上的操作的图。
图9是示出相邻频带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对多无线单元共存管理提供支持的系统的框图。。
图11是示例性移动设备配置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共存管理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针对采用共存管理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提供用以减轻多无线单元设备中的共存问题的技术,其中,严重的设备内共存问题可以存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LTE与工业、科学与医学(ISM)频带(例如,对于BT/WLAN))之间。在这些移动设备中,一种RAT的发送通信可能对另一种RAT的接收通信造成干扰。在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的情况下,CTS到自身(CTS-to-Self)消息可以控制WLAN通信的定时,从而使得WLAN接收不与另一种RAT(诸如长期演进(LTE)无线单元)的发送重叠。CTS到自身消息定时控制可以由作为WLAN接入点进行操作的移动设备按以下描述的来执行。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等。术语“网络”和“系统”通常可互换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组成部分。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的即将发行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这些不同的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为了清楚起见,技术的某些方面在下面是针对LTE来描述的,并且在以下的部分描述中使用LTE技术术语。
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是可以与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一起使用的技术。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似的性能和基本上相同的整体复杂度。SC-FDMA信号因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经引起了很大关注,尤其是在上行链路通信中,在这种通信中,较低的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方面大大有益于移动终端。这是目前对3GPP长期演进(LTE)、或演进型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方案的可行的设想。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型节点B100(eNB)包括计算机115(其具有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以便通过分配资源和参数、允许/拒绝来自用户设备的请求等来管理LTE通信。eNB100还具有多个天线组,一个组包括天线104和天线106,另一个组包括天线108和天线110,并且另外的组包括天线112和天线114。在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可以用于每个天线组。用户设备(UE)116(其还被称为接入终端(AT))与天线112和114进行通信,而且天线112和114在上行链路(UL)188上向UE116发送信息。UE122与天线106和108进行通信,而且天线106和108在下行链路(DL)126上向UE122发送信息并在上行链路124上从UE122接收信息。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来通信。例如,下行链路120可以使用与上行链路118所使用频率不同的频率。
每组天线和/或该组天线被设计为进行通信的区域通常被称为eNB的扇区。在这个方面,各个天线组被设计成在由eNB100所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与UE进行通信。
在通过下行链路120和126进行的通信中,eNB100的发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以针对不同的UE116和122改善上行链路的信噪比。另外,与UE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的UE发射信号相比,eNB使用波束成形向随机散布在其覆盖区域各处的UE发射信号,对邻近小区中的UE造成较少的干扰。
eNB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还可被称为接入点、基站、或某其它术语。UE还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终端、或某其它术语。
图2是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还被称为eNB)和接收机系统250(还被称为UE)的一个方面的框图。在某些情况下,UE和eNB两者各自具有包括发射机系统和接收机系统的收发机。在发射机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MIMO系统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解为NS个独立的信道,这些独立信道还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对应于一个维度。如果利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附加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善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MIMO系统支持时分双工(TDD)系统和频分双工(FDD)系统。在TDD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处于相同的频率范围,使得利用互易原理能够依据上行链路信道来估计下行链路信道。这使得当多个天线在eNB处可用时,eNB能够提取下行链路上的发射波束成形增益。
在一个方面,通过相应的发射天线来发射每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使用OFDM技术,可以将每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导频数据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导频数据可以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对信道响应进行估计。然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所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对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由与存储器232一起进行操作的处理器230所执行的指令来确定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
然后,将各个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TXMIMO处理器220能够对调制符号做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OFDM)。然后,TX MIMO处理器220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222a至222t)。在某些方面,TX MIMO处理器220将波束成形权重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以及发射该符号的天线。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对该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合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的信号。然后,将来自发射机222a至222t的NT个经调制的信号分别从NT个天线224a至224t发射出去。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发射的经调制的信号被NR个天线252a至252r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接收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RCVR)254a至254r。每个接收机254对各自的接收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经调节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并对采样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的”符号流。
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254的NR个接收的符号流,以提供NR个“经检测的”符号流。然后,RX数据处理器260对每个经检测的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以恢复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60进行的处理与由发射机系统2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其与存储器272一起进行操作)周期性地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下面将讨论)。处理器270制定具有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上行链路消息。
该上行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的数据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然后,该上行链路消息由TX数据处理器2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54a至254r进行调节,并被发送回发射机系统2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38还从数据源2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经调制的信号由天线224进行接收,由接收机2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240进行解调,并且由RX数据处理器242进行处理,以提取由接收机系统250发送的上行链路消息。然后,处理器230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随后对该提取的消息进行处理。
图3是概念性地示出下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下行链路的传输时间线可被划分成无线帧的单元。每个无线帧可以具有预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以被划分成索引为0到9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以包括两个时隙。因而,每个无线帧可以包括索引为0到19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包括L个符号周期,例如,对于正常循环前缀(如图3中所示的)为7个符号周期,或者对于扩展循环前缀为6个符号周期。可以将索引0到2L-1分配给每个子帧中的2L个符号周期。可用的时频资源可被划分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以覆盖一个时隙内的N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
在LTE中,eNB可以针对该eNB中的每个小区发送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如图3中所示,在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每个无线帧的子帧0和子帧5中的每一个中,可以在符号周期6和5中分别发送PSS和SSS。同步信号可以由UE用于小区检测和小区捕获。eNB可以在子帧0的时隙1中的符号周期0到3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可以携带特定的系统信息。
eNB可以针对该eNB中的每个小区发送特定于小区的参考信号(CRS)。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中,可以在每个时隙的符号0、1和4中发送CRS,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中,可以在每个时隙的符号0、1和3中发送CRS。CRS可以由UE用于物理信道的相干解调、时序和频率跟踪、无线链路监测(RLM)、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以及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测量等。
如图3中所示出的,eN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首个符号周期中发送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CFICH可以传送用于控制信道的符号周期的个数(M),其中M可以等于1、2或3并且可以逐帧地改变。对于例如具有10个以下资源块的较小系统带宽,M还可以等于4。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M=3。eN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前M个符号周期内发送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在图3中所示的示例中,PDCCH和PHICH还包括在前3个符号周期内。PHICH可以携带用于支持混合自动重传(HARQ)的信息。PDCCH可以携带针对UE的关于资源分配的信息以及针对下行链路信道的控制信息。eNB可以在每个子帧的剩余符号周期内发送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DSCH可以携带针对UE的、被调度以用于在下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在公众可获得的题目为“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Physical Channelsand Modulation(物理信道与调制)”的3GPP TS36.211中描述了各种信号和信道。
eNB可以在该eNB所使用的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中发送PSS、SSS和PBCH。在发送这些信道的每个符号周期中,eNB可以在整个系统带宽上发送该PCFICH和PHICH信道。eNB可以在系统带宽的某些部分中向多组UE发送PDCCH。eNB可以在系统带宽的特定部分中向特定UE发送PDSCH。eNB可以以广播方式向所有UE发送PSS、SSS、PBCH、PCFICH和PHICH,并且eNB可以以单播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CCH,并且eNB还可以以单播方式向特定UE发送PDSCH。
在每个符号周期中,若干资源单元是可用的。每个资源单元可以覆盖一个符号周期中的一个子载波,并且每个资源单元可以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符号,其中该调制符号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可以将每个符号周期中的没有用于参考信号的资源单元布置成资源单元组(REG)。每个REG可以包括一个符号周期中的四个资源单元。PCFICH可以占据符号周期0中的四个REG,其中这四个REG可以在频率上近似地均匀间隔。PHICH可以占据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符号周期中的三个REG,其中这三个REG可以在频率上扩展。例如,用于PHICH的三个REG可以都属于符号周期0,或者可以扩展在符号周期0、1和2中。PDCCH可以占据前M个符号周期中的9、18、32或者64个REG,其中这些REG可以是从可用的REG中选择的。仅允许REG的某些组合用于PDCCH。
UE可以知道用于PHICH和PCFICH的特定REG。UE可以搜索REG的不同组合来查找PDCCH。通常而言,用于搜索的组合的数量小于针对PDCCH所允许的组合的数量。eNB可以在UE将进行搜索的组合中的任意一个组合中向该UE发送PDCCH。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了上行链路长期演进(LTE)通信中的示例性帧结构的框图。上行链路的可用资源块(RB)可被划分成数据部分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可在系统带宽的两个边缘处形成并且可以具有可配置的大小。可以将控制部分中的资源块分配给UE以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未包括在控制部分中的所有资源块。图4中的设计使得数据部分包括连续的子载波,这可以允许将数据部分中的所有连续子载波分配给单个UE。
可以将控制部分中的资源块分配给UE,以便向eNB发送控制信息。还可以将数据部分中的资源块分配给UE,以便向eNodeB发送数据。在控制部分中的所分配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UE可以发送控制信息。在数据部分中的所分配资源块上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UE可以仅发送数据,或者可以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两者。如图4中所示,上行链路传输可以跨越子帧的两个时隙并且可以在频率上跳变。
在公众可获得的题目为“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物理信道与调制)”的3GPP TS36.211中描述了LTE中的PSS、SSS、CRS、PBCH、PUCCH和PUSCH。
在一个方面,本文所描述的是用于在诸如3GPP LTE环境之类的无线通信环境提供支持以有助于多无线单元共存解决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现在参考图5,图5示出的是示例性无线通信环境500,其中本文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在示例性无线通信环境500中运行。无线通信环境500可以包括无线设备510,该无线设备510能够与多个通信系统进行通信。这些系统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蜂窝系统520和/或530、一个或多个WLAN系统540和/或550、一个或多个无线个域网(WPAN)系统560、一个或多个广播系统570、一个或多个卫星定位系统580、图5中未示出的其它系统、或其任意组合。应当明白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网络”和“系统”常常可互换使用。
蜂窝系统520和530可以各自为CDMA、TDMA、FDMA、OFDMA、单载波FDMA(SC-FDMA)、或其它适当的系统。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型。此外,cdma2000涵盖IS-2000(CDMA20001X)、IS-95和IS-856(HRPD)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数字高级移动电话系统(D-AMPS)等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6(WiMAX)、IEEE802.20、等的无线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和LTE高级(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在一个方面,蜂窝系统52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522,这些基站522能够支持其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的双向通信。类似地,蜂窝系统530可以包括多个基站532,这些基站532能够支持其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的双向通信。
WLAN系统540和550可以分别实现诸如IEEE802.11(WiFi)、高性能无线LAN(Hiperlan)等的无线技术。WLAN系统5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支持双向通信的接入点542。类似地,WLAN系统5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支持双向通信的接入点552。WPAN系统560可以实现诸如蓝牙(BT)、IEEE802.15等的无线技术。另外,WPAN系统560能够支持诸如无线设备510、头戴式耳机562、计算机564、鼠标566等的各种设备的双向通信。
广播系统570可以是电视(TV)广播系统、调频(FM)广播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等。数字广播系统可以实现诸如MediaFLOTM、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陆地电视广播的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之类的无线技术。另外,广播系统5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支持单向通信的广播站572。
卫星定位系统580可以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伽利略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在日本的日本Quasi-Zenith卫星系统(QZSS)、在印度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在中国的北斗系统、和/或任意其它适当的系统。此外,卫星定位系统580可以包括多个卫星582,这些卫星582发射用于位置确定的信号。
在一个方面,无线设备5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还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站、移动设备、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站等。无线设备510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另外,无线设备510可以参与到与蜂窝系统520和/或530、WLAN系统540和/或550、具有WPAN系统560的设备、和/或任意其它适当系统和/或设备的双向通信中。无线设备510可以额外地或可选择地从广播系统570和/或卫星定位系统580接收信号。通常,应当明白的是,无线设备510能够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与任意数量的系统进行通信。另外,无线设备510可能经历构成其的无线单元(这些无线单元同时进行操作)中的各个无线单元之间的共存问题。因此,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设备510包括共存管理器(CxM,未示出),该共存管理器具有用于检测和减轻共存问题的功能模块。
接下来转到图6,该图6提供了示出用于多无线单元无线设备600并且可以用作图5的无线设备510的实现的示例设计的框图。如图6所示,无线设备600可以包括N个无线单元620a至620n,这些无线单元620a至620n可以分别耦合到N个天线610a至610n,其中N可以是任意整数值。然而应当明白的是,各个无线单元620可以耦合到任意数量的天线610,并且多个无线单元620也可以共用给定的天线610。
通常,无线单元620可以是一种单元,该单元以电磁频谱的方式辐射或发出能量,以电磁频谱的方式接收能量,或者生成经由传导手段传播的能量。举例而言,无线单元620可以是向系统或设备发射信号的单元或者从系统或设备接收信号的单元。因此,应当明白的是,无线单元620可以用于支持无线通信。在另一示例中,无线单元620还可以是发出噪声的单元(例如,计算机上的屏幕、电路板等),这些噪声能够影响其它无线单元的性能。因此,还应当明白的是,无线单元620还可以是发出噪声和干扰而不支持无线通信的单元。
在一个方面,各个无线单元620能够支持与一个或多个系统的通信。对于给定的系统,可以附加地或可选择地使用多个无线单元620,以例如在不同的频带(例如,蜂窝频带和PCS频带)上进行发射或接收。
在另一方面,数字处理器630可以耦合到无线单元620a至620n,并且可以执行诸如对经由无线单元620发送或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之类的各种功能。针对每个无线单元620进行的处理可以取决于该无线单元所支持的无线技术,并且可以包括:加密、编码、调制等(对于发射机);解调、解码、解密等(对于接收机),等等。在一个示例中,如本文所主要描述的,数字处理器630可以包括共存管理器(CxM)640,该CxM640可以控制无线单元620的操作以改善无线设备600的性能。共存管理器640可以访问数据库644,该数据库644可以存储用于控制无线单元620的操作的信息。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共存管理器640可以适用于减少无线单元之间的干扰的各种技术。在一个示例中,共存管理器640请求测量间隙模式或DRX循环,该测量间隙模式或DRX循环允许ISM无线单元在LTE非活动时间段期间进行通信。
为了简单起见,在图6中将数字处理器630示为单个处理器。然而,应当明白的是,数字处理器63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器/处理器650可以指导无线设备600中的各种单元的操作。附加地或可选择地,存储器652可以存储用于无线设备6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数字处理器630、控制器/处理器650、以及存储器652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IC)、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之上实现。通过具体的、非限制性举例的方式,数字处理器630可以在移动站调制解调器(MSM)ASIC上实现。
在一个方面,共存管理器640可以管理无线设备600所使用的各个无线单元620的操作,以便避免与各个无线单元620之间的冲突相关联的干扰和/或性能降级。共存管理器640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过程(诸如图13中所示出的那些过程)。通过进一步示例的方式,图7中的图形700表示在给定的决策时间段内七个示例性无线单元之间的各个潜在冲突。在图形700中示出的示例中,七个无线单元包括WLAN发射机(Tw)、LTE发射机(Tl)、FM发射机(Tf)、GSM/WCDMA发射机(Tc/Tw)、LTE接收机(Rl)、蓝牙接收机(Rb)、以及GPS接收机(Rg)。四个发射机由图形700左侧上的四个节点表示。四个接收机由图形700右侧上的三个节点表示。
在图形700上,用连接发射机节点和接收机节点的分支线来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潜在冲突。因此,在图形700中示出的示例中,冲突可以存在于:(1)WLAN发射机(Tw)与蓝牙接收机(Rb)之间;(2)LTE发射机(Tl)与蓝牙接收机(Rb)之间;(3)WLAN发射机(Tw)与LTE接收机(Rl)之间;(4)FM发射机(Tf)与GPS接收机(Rg)之间;(5)WLAN发射机(Tw)、GSM/WCDMA发射机(Tc/Tw)与GPS接收机(Rg)之间。
在一个方面,示例性共存管理器640可以在时间上按诸如图8中的图表800所示的方式进行操作。如图表800所示,共存管理器操作的时间线可以被划分成决策单元(DU),这些决策单元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均匀或非均匀长度(例如,100μs)以及响应阶段(例如,20μs),其中,在该均匀或非均匀长度中处理通知,并且在该响应阶段中基于评估阶段中所采取的动作而向各个无线单元620提供命令并且/或者执行其它操作。在一个示例中,图表800中示出的时间线可以具有由该时间线的最坏情况操作所定义的等待时间参数,例如,在紧随给定的DU中的通知阶段终止之后从给定的无线单元获得通知的情况下,响应的时序。
如图9中所示,(用于频分双工(FDD)上行链路的)频带7、(用于时分双工(TDD)通信的)频带40和(用于TDD下行链路的)频带38中的长期演进(LTE)与由蓝牙(BT)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所使用的2.4GHz工业科学和医学(ISM)频带相邻。针对这些频带的这种频率规划使得存在允许传统滤波解决方案的有限的保护频带或不存在此种保护频带,以避免相邻频率处的干扰。例如,在ISM与频带7之间存在20MHz的保护频带,但在ISM与频带40之间不存在保护频带。
为了与适当标准相兼容,在特定频带上进行操作的通信设备将可在整个指定的频率范围上操作。例如,为了LTE兼容,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定义的,移动站/用户设备应当能够在频带40(2300-2400MHz)和频带7(2500-2570MHz)二者的整个频带上进行通信。在没有足够的保护频带的情况下,设备使用重叠进入其它频带中的滤波器从而造成频带干扰。因为频带40滤波器是100MHz宽以便覆盖整个频带,所以来自那些滤波器的滚降(rollover)跨入到ISM频带中从而导致干扰。类似地,使用整个ISM频带(例如,从2401到大约2480MHz)的ISM设备将使用滚降进入相邻频带40和频带7的滤波器并且可能导致干扰。
对于UE而言,在诸如LTE频带和ISM频带(例如,对于蓝牙/WLAN)之类的资源之间可能存在设备内共存问题。在当前的LTE实现中,针对LTE的任何干扰问题反映在以下各项中:由UE报告的下行链路测量结果(例如,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度量等);和/或下行链路差错率,其中eNB可以使用该下行链路差错率来做出频率间切换决策或RAT间切换决策,以例如将LTE移到没有共存问题的信道或RAT。然而,应当明白的是,例如,如果LTE上行链路正造成对蓝牙/WLAN的干扰,但是LTE下行链路没有观测到任何来自蓝牙/WLAN的干扰,则这些现有技术将不会起作用。更具体地说,即使UE自主地将自己移到上行链路上的另一信道,在某些情况下,出于负载平衡的目的,eNB会将该UE切换回有问题的信道。总之,应当明白的是,现有技术不能有助于以最高效的方式使用有问题的信道的带宽。
现在转到图10,图10示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对多无线单元共存管理提供支持的系统1000的框图。在一个方面,系统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UE1010和/或eNB1040,这些UE1010和/或eNB1040可以参与到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通信、和/或彼此间和/或与系统1000中任何其它实体进行的任何其它适当的通信中。在一个示例中,UE1010和/或eNB1040可操作以使用包括频率信道和子频带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通信,其中,这些资源中的某些资源可能潜在地与其它无线资源(例如,诸如LTE调制解调器的宽带无线单元)相冲突。因而,如本文所主要描述的,UE1010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来管理UE1010所使用的多个无线单元之间的共存。
为了至少减轻上面的缺点,UE1010可以利用在本文中描述并通过系统1000所示出的相应特性,以促进对UE1010中的多无线单元共存的支持。例如,可以提供用于监测通信信道的信道监测模组1012和用于暂时终止无线接入技术上的通信的通信暂停模组。在一些示例中,各个模组1012-1014可以实现为共存管理器(诸如图6的共存管理器640)的一部分。各个模组1012-1014和其它模块可以配置为实现本文中讨论的实施例。
在多无线单元设备中,设备中的一个无线单元可能会对该设备中的另一个无线单元造成干扰,尤其是如果这些无线单元使用相邻的带宽进行通信。具体而言,由一个无线单元进行的发送可能会对由另一个无线单元进行的接收造成干扰。可以使用多种解决方案来管理共存问题。这些解决方案通常通过单独解决这些无线单元的性能来解决跨无线单元干扰问题。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设备上的多个无线单元可以作为单个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一起进行操作。例如,如果移动设备上的用户正在观看流视频或听流音频,则该音频/视频数据可以经由一个无线单元(例如,LTE)上的下行链路与经由另一个无线单元(诸如蓝牙)向用户设备(诸如无线耳机)发送的另一个信号(诸如音频信号)一起到达。在这种场景中,蓝牙和LTE同时进行操作。在另一个示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充当因特网“热点”,正如软接入点配置。在软接入点配置中,(作为接入点进行操作的)终端使用WLAN与本地设备通信,但使用LTE而不是通过硬接线电缆(即,使用LTE的无线回程)连接到因特网。在该场景中LTE和WLAN同时进行操作。
多无线单元端对端通信
当两种或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在端对端通信中链接到一起时,在解决共存问题时应该考虑每个无线单元结合另一个无线单元的性能。例如,当在一个无线单元上执行功率回退以避免对另一个无线单元造成干扰时,回退的水平应该允许这两个无线单元都操作以达到针对端对端通信的整体性能的所期望的水平。
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多无线单元设备的共存问题的方法,其中,在同一端对端通信链路中涉及多个无线单元,但是该多个无线单元可能潜在地相互干扰。可以估计性能度量以监测端对端通信性能。可以调整这些无线单元中的每个无线单元的操作以达到性能度量的所期望的水平。可以使用监测通信性能的单个循环来测量该度量,或者可以根据期望的性能使用多个循环。
为了说明的目的,描述了软接入点通信系统,但是其它多无线单元端对端通信配置也可以从本文中描述的方面获益。图11示出了示例软接入点通信配置。移动设备1102包含LTE无线单元1108,其中,该移动设备作为用户设备(UE)进行操作。移动设备1102还包含WLAN无线单元1106,其中,该WLAN无线单元作为移动接入点(AP)进行操作。作为软接入点配置的一部分,WLAN无线单元1106与基站1112进行通信。移动设备的LTE无线单元1108与基站(eNB)1110进行通信作为回程。该回程链路可能经历来自WLAN传输的干扰1120。在软接入点通信中,LTE通信使用频带40中的TDD下行链路通信。如上讨论的和在图9中示出的,由于频带40与ISM频带的邻近性,WLAN传输可能会对LTE下行链路通信造成干扰。
为了管理潜在干扰,共存管理器可以在WLAN传输上实现功率回退,其中,降低WLAN无线单元的功率以避免对LTE无线单元造成干扰。然而,对WLAN发射功率的任何降低都伴随着WLAN吞吐量的相应降低,并且可能损害WLAN无线单元与WLAN站进行通信的能力。因此,目标变成在管理WLAN和LTE无线单元二者的性能的同时,提高通信链路的整体吞吐量。过多的功率回退可能损害WLAN接入点通信,但是过少的(或没有)功率回退可能损害LTE回程通信。
在移动设备中,LTE和WLAN可以共享公共缓冲器(在图11中示为缓冲器1104)。在通信链路上从LTE下行链路进入移动设备的通信进入缓冲器,并且信息从缓冲器1104通过WLAN无线单元输出到目的地基站1112。可以监测缓冲器1104的状态,以确保LTE和WLAN在某种缓冲器指导方针下进行操作,以接近LTE回程和WLAN接入链路之间的均衡的通信。
如本文所讨论的,当测量LTE下行链路吞吐量时,在旨在针对与WLAN共享的端对端通信链路的LTE下行链路数据(诸如在软接入点配置中)和旨在针对其它应用的LTE下行链路数据之间进行区分。本文中描述的用于均衡的通信的方法旨在针对共享的端对端通信链路来均衡LTE下行链路数据的吞吐量和用于该共享的端对端通信链路的可达到的WLAN吞吐量。
为了管理异步通信(诸如来自WLAN无线单元的那些)的定时,可以在UE移动站和其它WLAN站之间使用特别的消息传送。这些特别的消息传送可以由UE使用(尤其是当在接入点(AP)模式中进行操作时),以控制该UE应该何时期望来自远程站的分组。不期望的是在LTE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WLAN分组,因为这样LTE上行链路传输可能会对接收WLAN分组造成干扰并且使接收WLAN分组的灵敏度下降。然而,同时进行WLAN和LTE传输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使WLAN接收通信对齐以避免与LTE发送通信的重叠,可以使用被称为CTS到自身的IEEE802.11特征。CTS(允许发送)-to-Self信号向远程站指示该接入点何时无法从该远程站接收通信。UE可以对CTS到自身消息进行定时以控制WLAN接收的时序,从而使得WLAN接收不与LTE发送通信重叠。也就是说,CTS到自身消息可以使WLAN接收对齐,从而使得WLAN接收不与分配用于LTE上行链路周期的时隙重叠。CTS到自身消息可以在比LTE上行链路通信提前保护时间准备好发送,如图12中所示。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的对齐。LTE上行链路通信的周期示为在时间1202期间。CTS到自身消息可以在时间1204(比将LTE上行链路通信设为开始时提前特定的保护时间Tg)处准备好。然后在比将LTE上行链路通信设为开始时提前的时间Ts发送CTS到自身消息。然后,WLAN信道在一段时间周期内不可用,直到在CTS到自身消息期满之后,WLAN无线单元再次打开该通信信道。以这种方式,WLAN接收通信可以避免受到来自LTE传输的潜在干扰。保护时间Tg和Ts确保以足够的裕量来接收该消息,从而使得能够鉴于LTE定时进行适当的通信。
在一个方面,CTS到自身信令可以只在共存管理器基于潜在干扰度量可以确定在没有该信令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潜在干扰时使用。该潜在干扰度量可以指示:由于接近的频率、重叠的时间等,LTE发送通信何时可能会使WLAN接收通信的灵敏度降低。
如图13中所示,UE可以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如方框1302中所示。UE可以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如方框1304中所示。UE可以发送指示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如方框1306中所示。可以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该消息,以避免在该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远程设备的传输。
图14是示出采用共存管理系统1414的装置14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图。共存管理系统1414可以用通常由总线1424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总线1424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这取决于共存管理系统1414的具体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424将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硬件模组(由处理器1426表示)、通信模组1402、指示模组140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1428。总线1424还可以链接诸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的各种其它电路,这些电路是本领域内公知的,因此将不再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装置包括耦接到收发机1422的共存管理系统1114。收发机1422耦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420。收发机1422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模块。共存管理系统1414包括耦接到计算机可读介质1428的处理器1426。该处理器1426负责通用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428上的软件。当该软件由处理器1426执行时,其使得共存管理系统1414执行上面针对任何特定装置所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428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426在执行软件时操纵的数据。共存管理系统1414还包括用于在第一RAT和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1402。共存管理系统1414还包括用于发送指示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的模块1404。可以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该消息,以避免在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远程设备的传输。通信模组1402和指令模组1404可以是运行在处理器1426中、位于/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428中的软件模组、耦接到处理器1426的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它们的某种组合。共存管理系统1414可以是UE250的组件并且可以包括存储器272和/或处理器270。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400包括用于进行通信的模块和用于发送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是通信模组1402、指示模组1404和/或被配置为执行由测量和记录模块列举的功能的装置1400的共存管理系统1414。如上所述,共存管理系统1414可以包括信道暂停模块1014、共存管理器640、存储器272、处理器270、天线252a-252r、接收机/发射机254a-254r、无线单元620a-620n、控制器/处理器650、存储器652、天线610a-610n、数字处理器630和/或数据库644。在另一方面,上述模块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由上述模块列举的功能的任何模块或任何装置。
上面的示例描述了在LTE系统中实现的方面。然而,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为了与诸如使用任何各种通信协议的那些系统(包括但不限于CDMA系统、TDMA系统、FDMA系统以及OFDMA系统)一起使用,可以对各个方面进行调适。
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案的示例。基于设计偏好,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重新排列这些过程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而保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来呈现各个步骤的要素,而并非意味着受限于所呈现的具体顺序或层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任何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例如,在贯穿上面的描述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文公开的各个方面而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互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造成对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背离。
利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各个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结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实现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以及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终端中。
为了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公开内容,在前面提供了对所公开方面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可适用于其它方面。因此,本公开内容并非旨在受限于本文所示的方面,而是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
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以及
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其中,所述消息包括CTS到自身消息,所述CTS到自身消息向所述远程设备指示何时无法在所述第二RAT上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通信,并且发送所述CTS到自身消息的所述时刻是在所述第一RAT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之前的保护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至少部分基于对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和所述第二RAT的下行链路通信之间的潜在干扰的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RAT上的所述活动通信和所述第二RAT上的所述活动通信是由在接入点(AP)模式中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进行的。
4.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模块;
用于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的模块;以及
用于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的模块,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其中,所述消息包括CTS到自身消息,所述CTS到自身消息向所述远程设备指示所述装置何时无法在所述第二RAT上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通信,并且发送所述CTS到自身消息的所述时刻是在所述第一RAT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之前的保护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发送的模块至少部分基于对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和所述第二RAT的下行链路通信之间的潜在干扰的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RAT上的所述活动通信和所述第二RAT上的所述活动通信是由在接入点(AP)模式中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进行的。
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在作为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
在作为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的第二RAT上活动地进行通信;以及
发送指示所述第二RAT上的远程设备暂时停止传输的消息,所述消息是在计算出的时刻发送的,以避免在所述端对端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远程设备的传输,
其中,所述消息包括CTS到自身消息,所述CTS到自身消息向所述远程设备指示所述装置何时无法在所述第二RAT上从所述远程设备接收通信,并且发送所述CTS到自身消息的所述时刻是在所述第一RAT的所述上行链路传输之前的保护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送至少部分基于对所述第一RAT的上行链路传输和所述第二RAT的下行链路通信之间的潜在干扰的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RAT上的所述活动通信和所述第二RAT上的所述活动通信是由在接入点(AP)模式中进行操作的用户设备进行的。
CN201280016916.5A 2011-03-30 2012-03-29 多无线单元共存 Active CN103460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69784P 2011-03-30 2011-03-30
US61/469,784 2011-03-30
US201161495696P 2011-06-10 2011-06-10
US61/495,696 2011-06-10
US13/433,159 US8885561B2 (en) 2011-03-30 2012-03-28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13/433,159 2012-03-28
PCT/US2012/031198 WO2012135491A1 (en) 2011-03-30 2012-03-29 Multi-radio coexiste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783A CN103460783A (zh) 2013-12-18
CN103460783B true CN103460783B (zh) 2017-03-01

Family

ID=45931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6916.5A Active CN103460783B (zh) 2011-03-30 2012-03-29 多无线单元共存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85561B2 (zh)
EP (1) EP2692193B1 (zh)
JP (1) JP5976775B2 (zh)
KR (1) KR101536303B1 (zh)
CN (1) CN103460783B (zh)
WO (1) WO2012135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7564B2 (en) 2010-08-05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GB2495550A (en) * 2011-10-14 2013-04-17 Ubiquisys Ltd An access point that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connections with UE devices using both cellular and wifi air interfaces
US9030969B2 (en) 2011-11-21 2015-05-12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utilizing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EP2835005B1 (en) * 2012-04-03 2018-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control between differen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volving user equipments
US8676248B2 (en) * 2012-07-30 2014-03-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evice, method, and medium for optimizing simultaneous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ignals and signals in the 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ISM) radio band
EP2757850B1 (en) * 2013-01-16 2018-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US9143995B2 (en) 2013-02-22 2015-09-2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in disambiguation using user equipment WiFi loc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20140328271A1 (en) * 2013-05-06 2014-11-06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preven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US9936503B2 (en) 2013-05-09 2018-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WLAN channel
US20150063148A1 (en) * 2013-09-04 2015-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bust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332465B2 (en) 2013-10-15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ng term evolutio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unlicensed bands for wi-fi operation
US9414310B2 (en) 2013-11-27 2016-08-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in an enterprise network environment
WO2015077973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54283B2 (en) 2013-12-03 2017-01-24 Apple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using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US10044438B2 (en) * 2014-02-17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sense adaptive transmission (CSAT) measurements in shared spectrum
US20150257027A1 (en) * 2014-03-05 2015-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roughput in multi-rat devices
WO2015170874A1 (ko) * 2014-05-06 2015-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에 의해 수행되는 d2d(device-to-device) 동작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9693205B2 (en) 2014-07-03 2017-06-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 delivery and paging to a group of user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516640B2 (en) 2014-08-01 2016-1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edia access control scheduler for a long term evolution unlicensed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462699B2 (en) 2014-09-08 2019-10-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based multiple access point name suppor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717068B2 (en) 2014-09-09 2017-07-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ell updates within a small cell cluster for idle mobility in cell paging channel mode
TWI674027B (zh) * 2014-09-24 2019-10-0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電訊設備及方法
WO2016045134A1 (zh) * 2014-09-28 2016-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128130A1 (en) * 2014-10-31 2016-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xed-mod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9699725B1 (en) 2014-11-07 2017-07-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mode enhancemen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730156B1 (en) 2014-11-07 2017-08-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mode enhancemen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43687B2 (en) 2014-11-09 2017-1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aware traffic management based wireless authorization
US9629042B2 (en) 2014-12-05 2017-04-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llaborative neighbor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942801B2 (en) 2014-12-15 201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serving a channel of a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US9686798B1 (en) 2015-01-14 2017-06-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llision-avoid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21362B2 (en) 2015-02-03 2017-04-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licy charging and rules function discover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99601B2 (en) 2015-04-06 2017-07-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user presence
CN106304100A (zh) * 2015-06-28 2017-01-04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共存于未授权频带的多通信系统分时传输方法
US9999094B2 (en) * 2016-06-21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keup schedule coordination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20170366979A1 (en) * 2016-06-21 2017-1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prioritization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US10419264B2 (en) 2016-07-27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structure for the co-existence network of sidelink and mission critical mobile devices
CN110945946B (zh) * 2017-07-21 2023-08-2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lte和nr的信号收发方法及其装置
CN111385801B (zh) * 2018-12-27 2024-05-14 达发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1288A (zh) * 2006-01-05 2009-0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速率干扰指示的功率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12817A (en) 2004-03-10 2005-10-05 Nokia Corp BT-WLAN coexistence interface signalling to reduce mutual interference in a dual mode terminal
EP1699249B1 (en) 2005-03-04 2007-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ynchronisation of the physical layers in heterogeneous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7778226B2 (en) 2006-03-30 2010-08-17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on among multiple transceivers
US7929912B2 (en) 2006-04-04 2011-04-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and WiMAX coexistence in a mobile handset
US8934915B2 (en) * 2007-01-31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all setup delay by improved SIB7 and SIB14 scheduling
US7941178B2 (en) 2007-04-06 2011-05-10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for coexistence of differing wireless radio protocols
US7725118B2 (en) 2007-08-22 2010-05-25 Intel Corporation Multi-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otentially interfering radios
US8315234B2 (en) 2007-09-24 2012-11-20 Wi-Lan, Inc. Time multiplexing for coexistence within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121144B2 (en) 2007-11-20 2012-02-21 Altair Semiconductor Ltd. Multi-function wireless terminal
US8068871B2 (en) * 2007-12-21 2011-1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 optimization for silencing wireless devices in coexistence networks
US8072913B2 (en) * 2008-02-03 2011-12-06 Broadcom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coexistence of co-located mobile WiMAX, wireless LAN, and/or bluetooth radios
US8345607B2 (en) * 2008-03-10 2013-01-0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oexistence and collocation of remote network and local network radios
US8265017B2 (en) 2008-04-11 2012-09-1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apacity enhancement for wireless device coexistence
US8155695B2 (en) 2008-07-29 2012-04-1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improve WLAN performance in a dual WLAN modality environment
US8184533B2 (en) * 2008-08-18 2012-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over multiple accesses
US8385288B2 (en) * 2008-08-20 2013-0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hannel SDMA
US8391252B2 (en) 2008-10-31 2013-03-0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support multiple radio-access technologies
US9048932B2 (en) 2009-02-06 2015-06-0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existence of an OFDMA transmitter with a synchronous frame-based transmitter
US8787468B2 (en) 2009-06-19 2014-07-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252936B2 (en) * 2009-12-17 2016-0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SM and LTE multiplexing
US8514798B2 (en) * 2010-02-25 2013-08-20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hannel activitie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8848607B2 (en) 2010-03-30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9277564B2 (en) 2010-08-05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support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EP2622926B1 (en) 2010-10-01 2017-09-2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US8537799B2 (en) * 2010-12-31 2013-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collocated WLAN and WWAN communication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1288A (zh) * 2006-01-05 2009-02-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多速率干扰指示的功率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6775B2 (ja) 2016-08-24
EP2692193A1 (en) 2014-02-05
WO2012135491A1 (en) 2012-10-04
KR20130137234A (ko) 2013-12-16
EP2692193B1 (en) 2018-02-28
KR101536303B1 (ko) 2015-07-13
US20120327850A1 (en) 2012-12-27
CN103460783A (zh) 2013-12-18
JP2014511083A (ja) 2014-05-01
US8885561B2 (en) 2014-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0783B (zh) 多无线单元共存
CN103999535B (zh) 多无线电共存
CN103621170B (zh) 用于lte 共存的蓝牙分组调度规则
CN103503552B (zh) 用于促进对多无线单元共存的支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35139B (zh) 用于多无线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34471B (zh) 用于多无线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19992B (zh) 针对无线电共存的降低的发射功率
JP6453225B2 (ja) マルチ無線共存のための自律拒否構成
US9433003B2 (en) Multi-radio coexistence via timing controls for radios using the sam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03069910B (zh) 多无线电共存
CN103120012B (zh) 多重无线电共存
KR101544467B1 (ko) 멀티-라디오 공존성
CN103329599B (zh) 促进用户设备反馈以管理基站处的速率环路的方法及装置
US9066240B2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based mechanisms for connection setup
KR20130121943A (ko) 멀티-라디오 공존에 대한 지원을 용이하게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058067A (ko) 송신 갭들을 생성하기 위한 버퍼 상태 보고 제어
JP2014520485A (ja) マルチ・ラジオ・デバイス内共存
JP2018050315A (ja) マルチ無線機の共存
CN103069908B (zh) 有助于支持多无线单元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55674B (zh) 共存管理中的语音活动检测
CN103069908A (zh) 有助于支持多无线单元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