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9109A - 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和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和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9109A
CN103459109A CN2012800166839A CN201280016683A CN103459109A CN 103459109 A CN103459109 A CN 103459109A CN 2012800166839 A CN2012800166839 A CN 2012800166839A CN 201280016683 A CN201280016683 A CN 201280016683A CN 103459109 A CN103459109 A CN 103459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ench
supporting arrangement
process equipment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shipmen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66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9109B (zh
Inventor
克里斯托弗·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9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9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91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movable, e.g. to or from the mould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5/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Industrial outlines or plant installations
    • B28B15/002Mobile plants, e.g. on vehicles or on bo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8Mould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tilting or inverting
    • B28B7/082Tiltable moulding tables or similar mould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1Producing wall or panel-like structures, e.g. for hulls, fuselages, or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32Tiltable forms or tilting tables for making walls as a whole or in parts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加工设备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用于建设建筑物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用于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浇铸,其中,所述加工设备是能够移动的并且被运送到建筑物的建设地点以加工所述预制构件。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和加工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利用加工设备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的特征的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加工设备。
建筑物的建设特别要求人力、时间和运输物流的大量耗费。通过预制构件的方式可以减少这些耗费。
为了预制房屋的制造,提供了多种方法:
一种可行方案是,实现由企业建造的所谓的交钥匙即可入住的房屋。通常,交钥匙即可入住的房屋的骨架建造需要约6个星期。
另一种可行方案是,从商家购进预制构件,而自身承担墙壁、底部和顶部的构建。在落后的地区,通常需要非常远的运输路程,因为制造预制构件的工厂至少位于具有适合工厂式加工的优化的基础设施的地区,由此通常位于较远的地区。尽管具有预制造方式的优势,但是由于前述的缺陷仍很少使用。
在这两种可行方案中,预制构件的加工出于加工技术和物流方面的原因而放弃。
预制构件的生产通常在工厂进行,然后将预制构件或者完成的预制房屋从工厂运输到所希望的建设地点。特别在时间紧迫的大型建筑规划或项目中(例如在自然灾害之后),较长的建设时间和较长的运输路程是不适合的。这里应该提供补救措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在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附近制造不同的预制构件,特别是墙壁、底部、顶部或完整的建筑物。另外,应该提供一种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实现了在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附近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
上述目的的方法方面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是权利要求13的主题。
各个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有利的扩展方案。
在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中,特别是在利用加工设备建设建筑物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加工设备包括作为主要组件的至少一个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用于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浇铸。该加工设备是可移动的并且被运送到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以加工所述预制构件,特别是被运送到建筑物的建设地点。该移动性能由此实现了用于加工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一个完成的小工厂到不同地点的运输。
用于制造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所需要的粘合剂、岩石颗粒以及搅拌水和一些添加剂能够比已经制成的大体积的预制构件更容易运输,这样的预制构件由于其大尺寸而通常具有显著的重量。运输物流则非常方便,因为现场仅需要拥有建筑材料或其原材料和配料,这通常由较短的运输路程实现。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特别能够制造以下预制构件:
墙壁部件、顶部部件、底部部件、基部部件或滑块部件、房屋立面部件、灰浆板、隔音部件或栏杆部件。
特别能够现场制造具有厚度差别很大的预制构件,其例如由混凝土和更轻的隔音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整个加工设备适配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该装运货物集装箱利用载重车辆运输到建设地点。装运货物集装箱实现了在航空、水路和陆路上的顺利运输。由此,加工设备可以运输到路线能通向的各个地点。
此外设定,用于预制构件浇铸的工作台在水平位置上进行运送,并且为了铸型(Schalen)或在铸型以后使工作台围绕水平轴线倾斜。在水平位置上,含矿物的建筑材料的混合加入模板(Schalung)中。在该位置上,含矿物的建筑材料可以平地被取出。由于含矿物的建筑材料再在模板中粘结,因此能够脱模(Ausschalen)。为了实现墙壁部件的脱模,使工作台围绕水平轴向倾斜,从而使干燥后的预制构件能够取出。
以有利的方式设置多个工作台,这些工作台能够相互独立地移动。这样带来的优势是,能够同时彼此独立地制造出更多的预制构件。在一个工作台上尚且有含矿物的建筑材料的湿混合物进行时效硬化的同时,在另一个工作台上可以将已经时效硬化的预制构件取出。同时能够在又一个工作台的第三模板中浇铸含矿物的建筑材料的新混合物。此外,优势还在于,能够同时加工出不同结构的预制构件。底部、顶部和墙壁可以设有不同的适配方案用于门和窗。这使得能够实现对已证明的标准形式的利用,或者还使得能够实现特有的想法。也就是说,在一个工作台上例如可以浇铸墙壁,而在第二工作台上可以浇铸其它构件。
优选地,工作台通过压力而在其各个所需的方向上倾斜。在此,压力以有利的方式借助于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导入工作台中。该压力从该工作台的与工作面对置的底侧导入。为此,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安装在工作台的下方,其中,该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在该工作台与各自的底座之间延伸,或者在该工作台与对应的底部结构、如支承装置之间延伸。
为了实现工作台的尽可能稳定地进行的、以及平衡的且特别伴随极小的扭转的移动和倾斜,设定,压力在工作台的表面重心的区域中导入。
相对于为了工作台倾斜而导入的拉力,经由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产生的压力提供增强的可靠性。也就是说,拉力通过相应的牵引机构、例如绳索或链条来传递,这种牵引机构的故障会导致工作台的多数情况下碰撞形式的倾翻。由此产生的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以及对设备的可能损坏根据本发明这样得到避免,即,所使用的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具有防止复位的锁止机构。该复位锁止机构可以根据结构形式事先设置,为此例如使用自锁形式的螺杆或齿条传动机构。
优选地,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利用液压原理传动。有利地为单向作用或双向作用的升降缸。用于液压传动的流体可以采用油、水或油-水乳化液。
以有利的方式,液压传动机构具有保护部件,或者与类似保护部件的部件联接。该保护部件设置用于有效地防止从水平位置倾斜并由此竖起的工作台意外下落。该保护部件例如可以是止回阀。此外,可以设置防止过压的限压阀。
用于操作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调节力既可以通过人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适宜的传动装置来实现。为了增大调节力,设置适宜的力转换器,例如变速器或还可以是压力转换器,该力转换器与泵联接。当然还可以使泵借助于人力来操作。进一步地,泵也可以用机器操作,例如通过电动机或内燃机。也可以考虑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与外部液压源或气动源连接,例如机动车(拖拉机、全轮驱动汽车、载重车辆)的液压源或气动源。
优选地,每个单独的工作台具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间隔的水平轴线。各个工作台可以分别围绕轴线之一在各个相同的方向或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倾斜。优点是,在具有多个工作台的一个加工设备上可以并行地调整多个预制构件,这些预制构件在需要时可以朝向各自所需的一侧倾斜,并由此竖起。
据此例如可以具有优势,即,预制构件的朝向工作台的各个台面的一侧形成墙壁部件的外保护侧。为了使预制构件在确定地点竖起之前不必耗费工本地旋转,可以使该预制构件已经通过选择工作台的倾斜方向而适宜地定向。
工作台特别是能够行驶的。优选地,工作台支承在支承装置上,该支承装置在导轨上从装运货物集装箱移出,并且在不应用时移入到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该移动可以在与导轨相关的或不与导轨相关的系统上进行。工作台可以在不应用时、在结束工作之后为了不受恶劣天气影响或者还为了防止被盗而移动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并且特别是行驶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
可行的是,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端部可以与工作台的各个倾斜方向类似地进行改变。优选地,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背离工作台的端部可拆卸地与支承装置联接。该联接例如可以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连接机构来实现。为此,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容纳部,其中,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前述端部可选择地与其中一个或另一个容纳部联接。
以有利的方式,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与支承装置的、应该由工作台围绕其倾斜的那条水平轴线对置的容纳部联接。
工作台可以具有行驶机构。通过该行驶机构可以使工作台自给自足地行驶。当然,行驶机构还可以设置在支承装置上,在该支承装置上支承多个工作台。通过该支承装置可以使工作台在其可能的使用地点之间行驶。以相同的方式,只要该行驶机构设置在支承装置上,由此还可以使更多个设置在该支承装置上的工作台共同在其使用地点之间行驶。
根据行驶机构的构造方案由此还可以到达难以接近的处于不固定地带上的使用地点。除了在可能的使用地点之间行驶以制造预制构件之外,由此还可以使已经制成的并仍存在于模板中的预制构件置于预制构件组装或竖起的地点上。由此特别具有的优势是,不需要现场具有或使用具有足够活动半径的适宜的升降装置来足够远地移动预制构件。
在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中,支承工作台的支承装置构造成可以通过相对彼此拉出而使支承装置从运输尺寸变成工作尺寸。换句话说,由此使支承装置在其尺寸方面发生变化,其中,支承装置在其停留在装运货物集装箱内部时尽可能节省空间地共同移动,而支承装置在装运货物集装箱外部相对彼此拉伸至其完全的或实际需要的尺寸。以此方式,支承装置变长或变短。对此,该支承装置由各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经由铰接机构相互联接。
与预制构件在封闭的建筑物中的生产相对,工作台从装运货物集装箱的移出提供了这样的可行方案,即,为了预制构件的干燥处理而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这种自然的输热具有积极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效益。
根据本发明的工作台具有铰链,该铰链实现了,工作台在应用位置展开的宽度超出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的宽度。工作台的展开性能实现了,能够制造更大的预制构件。此外,可行方案还在于,由各个工作台形成一个大的共同的表面,这样在预制构件的尺寸方面实现了较大的差异。通过该方法使得能够建造单层的平房,还可以建造多层的建筑,诸如单个家庭住宅和多个家庭住宅、学校校舍、医院或其它常用建筑设施。当然,还可以制造用于敞开式结构、如栏杆的预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增大工作台的又一可行方案通过外部模件来实现,通过该模件同样还实现了超出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的宽度的应用位置。该外部模件例如可以旋接在工作台上,和/或推置或插置在工作台上。
优选地,工作台的台面为或可扩宽到至少2.5m×2.5m至5.0m×5.0m。特别是在多个工作台相互串连时,这些工作台可以实现一个总的台面,即5.0m×10.0m至5.0m×50.0m。在后一种情况下,支承装置可这样变长,即,在该支承装置上可以支承总共10个具有5.0m×5.0m的格栅范围的工作台。
通过各个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联接,相互串连的工作台可以同时在相同的方向上倾斜,以便由此还能够通过该定向实现大型预制构件的脱模。
当然,在此还可以使各个工作台在相互偏离的方向上倾斜,或干脆不倾斜。这一点取决于待制造预制构件的各个尺寸。
为此,支承装置首先增长到所需的尺寸,并且在该支承装置上支承所需数量的工作台。在需要时,工作台经由上述的可行方案在各个台面的方面可以扩宽。然后,这些工作台例如经由可拆卸的螺栓在水平轴线之一上与该支承装置联接,各个工作台将会围绕该水平轴线倾斜。进一步地,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分别设置在工作台和支承装置之间,并且可拆卸地与工作台和支承装置联接。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所需的控制通过相互间总体联接或局部联接来实现。
加工设备可以如此安装在装运货物集装箱中,即,首先移除工作台,并且在需要时使工作台折叠在一起,和/或移除外部模件。然后,使支承装置被一起移动,并且在装运货物集装箱中被调整。最后,使各个工作台堆叠在支承装置上,并且使可能在外部的模件同样装入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
工作台的操作以及完成构件的装配是简单且可快速学会的。在相对短暂的安置和短暂的调整时间之后,大多数的工作可以不受约束地由当地的人员来执行。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也属于本发明,该加工设备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所述加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用于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浇铸。所述工作台支承在支承装置上,所述支承装置能够与所述工作台一起在装运货物集装箱中被运输到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也就是说,通常可以运输到待建造的建筑物/建筑的建设地点),并且能够于现场从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移出,尤其是从中行驶出。
所述加工设备适合于所有种类的矿物建筑材料。有利的是,装运货物集装箱具有20和/或40英尺集装箱的标准尺寸,这个尺寸对空运和海运都不存在问题。
支撑装置特别优选地具有滚轮,滚轮可以在导轨上行驶。导轨一起在装运货物集装箱中被导引。根据本发明设定,工作台的运输路程可以直至40m。
原则上还可以考虑,工作台可以在没有导轨/滚轮系统的情况下布置,并且工作台通过装卸车或经由液压的流体独立的泵系统从装运货物集装箱运输出来。
在本发明的一个扩展方案中,支承装置具有行驶机构,经由该行驶机构使支承装置可以与至少一个工作台一起行驶。利用该行驶机构可以不需要使工作台从集装箱行驶出的导轨/滚轮系统。行驶机构例如可以是轮行驶机构或履带传动机构。履带传动机构作为链行驶机构的优势在于,这种行驶机构还可以应用在难以通行的地带。特别优选地,行驶机构例如通过电动机或内燃机来驱动。以此方式,即使更大尺寸的工作台以及由此更大的具有相应重量的预制构件也能顺利地行驶。
在一个有利的构造方案中,支承装置具有纵梁,所述纵梁至少部分相对于彼此平移移动以使所述支承装置变长和变短。
在此,纵梁可以侧向相对彼此导引,或内外相对彼此导引。在此,纵梁可以具有侧面敞开的或侧面封闭的横截面,以实现支承装置的所需的长度变化。
在一个扩展方案中设定,支承装置包括与支承装置的纵梁交叉的支柱。为了特别与可内外相对彼此移动的纵梁相结合而获得可变化的而且充分坚固的系统,设定,至少几个支柱能够自身变短和/或变长。
以此方式,支承装置可以从运输位置相对彼此拉伸到工作位置,而不用必须拆卸或固定可能的部件。由此的结果是实现了加工设备特别快速地进入准备就绪。
每个工作台配备有单独的实现模板制造的框架模板,模板在高度和宽度上是可变化的。此外,各个框架模板配备有用于隔音模板或窗和门模板(湿碰湿方法(Nass in Nass-Verfahren))的衬套模板(Aufsatzschalung)以及用于铺设水管或电路的槽形模板。通过单独的框架模板实现了对所希望的材料强度的非常精确的限定。此外,可以涂覆非常精确限定的第二层,例如隔音层。
在单独的框架模板中,还可以直接现场制造由矿物结合材料构成的混合物。如果为此例如使用当地的原材料,那么该方案由于省去运输路程而带来显著的CO2的节省。
工作台具有铰链,经由铰链使工作台可以在宽度上展开到明显超出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的宽度。
同样还实现了,工作台的增大通过使用外部模件来实现,借助于该模件使工作台的宽度增加到显著超出装运货物集装箱的宽度。
工作台能够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上。通过围绕一条水平轴线的摆动性能可以调整工作台的不同工作角度。
摆动轴承用于使各个工作台从其水平位置起进行定位,即,使工作台可以围绕至少一个、优选围绕至少两个摆动轴承倾斜。为此,摆动轴承构造和设置成使所述工作台能够围绕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延伸的水平轴线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以倾斜角度倾斜。
在此,可行的倾斜角度可以从0°至89°。
为了实现预制构件的舒适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制造以及尽可能适宜的定向以及脱模,所述工作台中至少之一可以包括旋转支座,以使该工作台能够围绕垂直于该工作台的台面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由此在需要的情况下,整个台面可以在其平面中旋转,从而实现了工作台的实用的调整,例如针对地点的实际情况的调整。
所述工作台既包括纵架又包括横架以及相对于所述纵架和横架倾斜延伸的交叉架。这些架形成各个工作台的底部结构,在该工作台上设有原本的台面。该底部结构用于工作台、特别是台面的必不可少的加强。以有利的方式,使倾斜延伸的交叉架在共同的交点处相互连接。优选地,交叉架在底部结构的各个角部区域到交点之间延伸。在此,交叉架可以在交点处切断。
设定,交点设置在工作台的各个表面重心的区域中。
通过所提供的底部结构实现了用于原本的台面的非常稳定的框架,该台面由于倾斜延伸的交叉架而与纵梁和横梁一起形成框架建筑。通过由此得到的力三角,特别使工作台的角区域在其平面中以及由此使工作台的平面式几何结构几乎不可移动地构成。由此,即使在不平整的情况下——其中该设备位于建筑工地上——工作台的几何结构仍可以在反复应用后得以保持。
在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中设定,交叉架在其自身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之间分别构成一个夹角。因此,交叉架不平行于各个台面的平面,而是与各个台面成角度地设置。优选地,该夹角朝向交叉架的交点敞开。
以此方式,通过底部结构形成的框架建筑在工作台的台面下方延伸,不仅在台面的平面中,而且还垂直于该台面。结果是形成特别坚固的底部结构,即使在高的、通过含矿物的建筑材料的引入和预制构件本身产生的表面压力的情况下,该底部结构也能提供台面的尽可能大的扭转强度。
特别是在通过工作台倾斜而使尚未完全硬化的预制构件竖起时,由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预制构件不希望的变形,该变形情况多数集中在工作台的角部区域上。因此,经由表面压力在角部区域产生的力直接被拦截,并且被分解成分量,这些分量通过纵架以及横架并且特别通过交叉架有效地接收以及传递。
为了实现各个工作台的倾斜,设定,围绕各个水平轴线的倾斜通过导入的压力来实现。为此优选地设有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在有利的方式中,该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承装置和所述工作台的底部结构的各个交点之间。优点在于如此产生的通过加工设备中的处于坚固设置中的两个装置之间——即底部结构和支承装置之间——的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力导入。由此,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的效用以及特别是所需的倾斜角度的控制和精确调整得到改善。
特别是通过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与各个工作台的底部结构的交点的联接实现了待施加的压力的中央引入,该压力引入在工作台没有附加的支撑的情况下进行。这一点通过工作台的框架建筑形式的底部结构来实现,该底部结构从中央交点向外使压力载荷分布经过整个台面而起作用。优点在于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形式的必不可少的杠杆机构的简单构造,这样的构造不需要附加的组件。
在此相关地设定,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以能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工作台的各个交点以及所述支承装置联接。以此方式,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可以在需要时顺利地移位,并且也能针对加工设备在装运货物集装箱中的装入而被简单拆除。由此,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可以根据相对于工作台摆动的方向以及相关使用的水平轴线而联接到支承装置的不同区域上,以实现尽可能高的效用。为此,支承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容纳部,经由所述容纳部可以使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与支承装置相连接。
由本发明可知,每个工作台分别具有一个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一个支承装置上可以设置多个工作台。在此的优势是,各个工作台可以同时处在不同的工作位置。
特别优选地,在一个支承装置上设有三个能够相对彼此独立地移动的工作台。因此,例如可以在第一工作台上提供有由矿物结合材料构成的湿混合物,而在第二工作台上由矿物结合材料构成的混合物已经干燥,以及在第三工作台上获得已经干燥的预制构件。
在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多个工作台的实施方式中,各个工作台直接彼此相邻。由此可以提供一个增大的总的工作面。
优选地,在工作台上设有刻度,以简化框架模板的精确定位。
接下来,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示出:
图1示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
图2示出图1的加工设备,其中工作台从装运货物集装箱移出;
图3示出在设置于导轨上的支承装置上的工作台;
图4示出支承在支承装置上的工作台的线条画;
图5示出工作台的一个变型方案的立体图;
图6示出图5的工作台的侧视图;
图7以相同的示意方式示出图6的工作台的一个变型方案;
图8示出支承装置的一个可替换的构造方案的俯视图或平面图;
图9示出穿过图8的支承装置一个区域的截面图;
图10以相同的示意方式示出图8的支承装置的展开形式;
图11以相同的示意方式示出图8的支承装置的另一构造方案;
图12示出图11的加工设备在支承装置处于展开形式时的侧视图;
图13示出图12的加工设备的前视图;以及
图14示出图13的加工设备的运输状态。
图1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1。该加工设备包括传统的装运货物集装箱2。在该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具有导轨3,在该导轨上支承有可行驶的支承装置4(图3)。在该支承装置4上设有三个相互独立的板式工作台(Schaltische)5、6、7。此外,在支承装置4上还设有滚轮8。
在图1中,加工设备1尚未处于使用状态。板式工作台5、6、7折陇,从而能够顺利地支承在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在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可以运输长达40m的板长和长达5m的板宽。在该实施例中,长度约40英尺,宽度约3m。
图2示出了具有加长的导轨3的图1的加工设备1,具有板式工作台5、6、7的支承装置4以从装运货物集装箱2移出的形式支承在该导轨上。板式工作台5、6、7这时处于翻倒状态。导轨3还可以加长到在此未示出的、直至40m的长度。
在从装运货物集装箱2移出的位置上,板式工作台5、6、7可以直接运行。然而,支承装置4和板式工作台5、6、7还可以在其它可支承的底座上运行。为了该目的,支承装置4和/或板式工作台5、6、7具有在此未示出的可单独调节的调整锭,该调整锭还实现了在支承装置的宽度上的支撑。
图3再次示出了导轨3,在该导轨上具有可行驶的支承装置4,在该支承装置4上又可摆动地支承有板式工作台5、6、7。这三个板式工作台中的两个5、6翻倒地置于水平位置上。第三板式工作台7围绕水平轴线A倾斜。支承装置4由两根纵梁9构成,这两根纵梁通过多根横梁10而相互连接。在横梁10和纵梁9上、在朝向导轨3的一侧上具有滚轮8。在支承装置4的纵梁9和横梁10的朝向板式工作台5、6、7的一侧上具有多个支撑板式工作台5、6、7的支腿11。板式工作台5、6、7在每三个位于纵梁上的支腿11上经由摆动轴承S可摆动地受到支承,从而使板式工作台5、6、7能够围绕水平轴线A倾斜。倾斜角W(图4)最大为85°。板式工作台5、6、7由多条纵架12和横架13构成。板式工作台5、6、7在图3中以翻倒状态示出。在板式工作台5、6、7上可以铸造不同尺寸的预制构件。在翻倒状态下,各个板式工作台5、6、7相对于各自折拢的尺寸增大30-90%,在图示的情况中约为45%。板式工作台5、6、7的可翻倒部分的翻倒通过设置在板式工作台5、6、7与支承装置4之间的铰链14来实现。那么,摆动本身通过在此未示出的液压件或起重设备来执行。液压压力可以通过手动、利用备用发电机组通电地或通过到外部压力源(例如载重机车或建筑机械)的联接来建立。
图4示出了板式工作台5、6、7在支承装置4上的处于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上的示意图。在支承装置4上设有滚轮8,这些滚轮置放在导轨结构15上。导轨结构15在附图平面中位于最下方。在支承装置4上设有承载板式工作台5、6、7的支腿11。在附图平面中位于右侧的支腿11上具有摆动轴承S,通过该摆动轴承使支承装置4与板式工作台5、6、7联接。沿着中央的经过摆动轴承S延伸的水平轴线A,板式工作台5、6、7可以角W摆动。工作台5、6、7可相对于其水平位置摆动最大89度。在板式工作台5、6、7和支承装置4上具有在此未示出的用于由钢管构成的横档16的容纳机构,在容纳机构上可以固定有滑轮F,该滑轮体现了实现板式工作台5、6、7的可摆动性能的一个可行方案。在此示出的板式工作台5、6、7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宽度而具有外部模件17,该外部模件在附图平面中从左侧可明确观察到。外部模件17通过螺纹件18旋接在板式工作台5、6、7上。
图5示出了在一个可替换的构造方案中的两个板式工作台5、6。板式工作台5、6既包括纵架12、又包括横架13,其中,纵架和横架通过相对于它们倾斜延伸的交叉架19而得到补充。交叉架19在共同的交点20处相互连接。该交点位于各个板式工作台5、6的平面重心的区域中。
相对于与板式工作台5、6的各个板面SF平行延伸的纵架12和横架13,交叉架19在其与板式工作台5、6的各个板面SF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朝向交点20敞开。
图6以侧视图示意性表明了可替换的板式工作台5、6的结构。由图可知,在支承装置4与板式工作台5的交点20之间设有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Linearantrieb)21,该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以升降缸的形式用于实现板式工作台5的摆动。该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优选为多级式升降缸,以保持尽可能紧凑的尺寸规格。
此外,支承装置4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摆动轴承S,从而使板式工作台5在需要时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倾斜。为此,板式工作台5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通过可拆卸的螺栓在两个摆动轴承S的两个侧部中的仅一个侧部上与该摆动轴承联接,从而使与其相对置的另一摆动轴承S不存在与该板式工作台5的联接。
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可拆卸地与板式工作台5的交点20以及支承装置4相联接。为此,特别使支承装置4具有相互间隔的容纳部22,使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可选择地与容纳部联接。优选容纳部22构造成万向支座。
与容纳部22之一的选择性联接取决于板式工作台5的倾斜方向。如图所示,若要实现在图6的示意图上观察以左侧的摆动轴承S实现的板式工作台5的倾斜,那么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经由右侧的容纳部22与支承装置4相联接。若要实现以右侧所示的摆动轴承S实现的板式工作台5的倾斜,那么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经由左侧的容纳部22与支承装置4相联接。理论上,中间的位置也是可行的,由此使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的下端部(即,与容纳部22联接的端部)不必移动。
图7示出了加工设备1的一个可替换的构造方案。为了实现各个板式工作台5、6、7的尽可能自给自足的灵活性,支承装置4具有行驶机构23。该行驶机构23在此构造成履带式行驶机构。经由该行驶机构23可以使支承装置4连同板式工作台5、6、7一起在适宜的而未详细示出的底座上行驶。
图8示出了支承装置4的一个可替换的构造方案。在该示意图中可以了解到相互平行延伸的纵梁9a,纵梁以发射线形式(schussweise)相互插置。
图9以截面A-A表明相互插置的纵梁9a的设置方案。纵梁9a为C形架。相互插置的纵梁9a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尺寸,由此使多个(此处为三根)纵梁9a插入彼此。在纵梁的支脚的端部上,纵梁9a具有与其垂直的且相互对指的腹板24,从而,各外侧的纵梁9a从三个侧面包围住各个设置于其中的纵梁9a,而在第四侧面上局部被腹板24包夹。腹板24的尺寸限定为使得其对置端部相互对准。
再返回参见图8,除了连接纵梁9a的横梁10之外还设置有对角线延伸的支柱25。这些支柱25与这里堆叠在一起的支承装置4的一个区段交叉。这样的优势在于,分别由纵梁9a和横梁10形成的框架的可能的移动性通过这些支柱25得到有效地避免。
在该设置方案中,支承装置4可以通过其支架承载一个在此未详细示出的工作台5、6、7,该支承装置堆叠在其纵梁9a的方向上延伸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上。支承装置4的在图8中示出的部分是固定的区段Z1。
此外,支承装置4具有另外的支柱25a,这些支柱在支承装置4的此处的堆叠在一起的状态中,在这些支柱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该夹角明显小于与前述的支承装置4的区段交叉的支柱25之间的夹角。支柱25a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与各个纵梁9a可运动地联接。在此,每根支柱25a在两根相互平行延伸的纵梁9a的指向不同方向的端部区域之间延伸。在此,每根支柱25a以其一个端部与一根纵梁的一个端部区域联接,而该支柱25a的另一个端部与相互平行延伸的另一根纵梁9a联接,而该另一根纵梁对应于支承装置4的相邻区段。
为了使支承装置4例如在其整个长度上增加,将相互插置的纵梁9a以发射线形式在支承装置4的伸展方向x上相对于彼此拉出。
图10示出了图8的在其整个长度上伸展开的支承装置4。由此,支承装置4除了其固定的区段Z1之外还具有与该区段连接的变化的区段Z2、Z3,这两个区段同样用于容纳和支承未详细示出的工作台5、6、7。
如可以看到,支柱25a在支承装置4沿着伸展方向x变长的过程中产生长度变化。该长度变化是由于在纵梁9a从彼此拉出时产生与定位点26的远离而导致的,这些定位点设置在各个纵梁9a上,并且在定位点之间支柱25a以对角线形式延伸。支柱25a以其端部固定在定位点26上。
支柱25a被构成为允许这些支柱的长度有变化。为此,每根支柱25a均具有一个支柱主体27,在该支柱主体中从其两个端部分别置入各一个长形部件28。这些长形部件28与各自的支柱主体27对准。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柱25a的每一个还可以具有仅一个支柱主体27,该支柱主体具有一个单独的长形部件28。
长形部件28可以导入到支柱主体27中,即,使支柱主体27中空地构成,例如构造成圆管或横截面呈矩形的管。当然,还可以使长形部件28相应地中空地构成,并且对应于支柱主体27而容纳在其中。
支柱主体27与长形部件28之间的连接构造成能够在这二者之间传递拉力。根据需要,支柱主体27以及长形部件28还可以构造成能够在这二者之间传递压力。支柱主体27与长形部件28之间的联接既可以解除,也可以锁定。由此,当支柱主体27与长形部件28的联接解除时,纵梁9a可以顺利地相对彼此拉出。一旦纵梁9a相对彼此拉出到支承装置4的所需的尺寸,则支柱主体27与长形部件28的联接锁定,从而实现变化的区段Z2、Z3的稳固交叉。
通过之前所示的支柱25a的构造方案,支承装置4还可以具有多于这里所示的三个区段Z1、Z2、Z3的区段。可缩可长的支柱25a与相互叠入的纵梁9a相结合的设置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尤为简单的可行方案,即,使支承装置4在最短的时间内伸展到所需的长度,而不需要为此而解除或设置单独的构件。此外,根据支柱主体27与长形部件28之间的锁定的构造方案,支承装置4可以进行无级伸展,从而实现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度。
除了尤为简单的手工操作之外,还由此提供了一种尤为可靠的用于构造本发明的加工设备1的系统,该系统以很少的操作提供一种有效支撑的且与地点需求相匹配的支承装置4。
图11示出了图8的堆叠在一起的支承装置4的另一变型方案。如可以了解到,该支承装置在此在其固定的区段Z1中具有旋转支座29。该旋转支座29设置在横梁10上。
当然,该旋转支座也可以设置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工作台5、6、7中的至少之一上。通过旋转支座29使至少一个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工作台5、6、7可围绕垂直于该工作台的台面(Schalflaeche,SF)延伸的旋转轴线z旋转(同样参见图12)。
图12示出了沿着伸展方向x相对彼此拉出的支承装置4的侧视图。在该示意图中,每个工作台5、6、7都具有旋转支座29。另外,中间的工作台6摆动离开其水平位置,更确切地说是竖起。
支承装置4沿着伸展方向x的相对彼此拉出既可以手动地也可以机械地实现。据此例如,在纵梁9a的内部或外部设置一种滑轮,从而通过牵引机构的牵拉可以实现支承装置4的相应的增长或缩短。另外,还可以考虑液压缸、转向齿杆或旋转轴驱动形式的驱动机构。优选地,支承装置4如此相互导入,即,使这些支承装置具有非常小的间隙,该间隙对于纵梁9a相互无应力地堆叠是必须的。
由于横截面相互不同的纵梁9a而导致的、支承装置4的顶部走向的阶梯结构可以通过未详细示出的补偿部件得到补偿。这些补偿部件例如可以设置在纵梁或横梁和各自的工作台5、6、7以及工作台底部结构之间。
原则上,在工作台5、6、7与支承装置4之间可以设置未详细示出的平整部件。平整部件例如可以是螺纹部件,通过螺纹部件的旋转实现工作台5、6、7相对于支承装置4的在高度方面的调整,特别是相对于各个底座的调整。
图13示出了在该示意图中加工设备1的工作台5、6、7的摆动的可行方向。如可以了解到,工作台5、6、7可以经由设置在支承装置4的两条纵向边上的摆动轴承S而倾斜,由此改变工作台5、6、7的各自的竖立方向。在工作台5、6、7倾斜的过程中,铰链14失效,例如经由适宜的锁定机构。根据倾斜方向,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相应地变化,从而使工作台5、6、7朝向所希望的方向竖起。
图14示出了加工设备1在此处未详细示出的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移动位置的状态。为此,工作台5、6、7倾斜成使经由铰链14与工作台5、6、7连接的模件17能够翻转。目的是,使工作台5、6、7的通过模件17达到的宽度被减小为使整个加工设备1最大对应于装运货物集装箱2的内部控件的净宽。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具有显著较大的台面SF的加工设备1通过工作台5、6、7和模件17的相应的位置移动而减小到具有紧凑的尺寸,从而在装运货物集装箱2内部进行运输。
附图标记说明
1  加工设备
2  装运货物集装箱
3  导轨
4  支承装置
5  工作台
6  工作台
7  工作台
8  滚轮
9  纵梁
10 横梁
11 支腿
12 纵架
13 横架
14 铰链
15 导轨结构
16 横档
17 模件
18 螺纹件
19 交叉架
20 交点
21 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
22 容纳部
23 行驶机构
24 腹板
25 支柱
25a 支柱
26 定位点
27 支柱主体
28 长形部件
29 旋转支座
A  水平轴线
F  滑轮
W  角
S  摆动轴承
SF 台面
x  伸展方向
Z1 区段,固定的
Z2 区段,变化的
Z3 区段,变化的
z  旋转轴线

Claims (28)

1.一种利用加工设备(1)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工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台(5、6、7),所述工作台设置用于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浇铸,其中,所述加工设备(1)是能够移动的并且被运送到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以加工所述预制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1)整个适配到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利用载重车辆运输到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预制构件浇铸的多个工作台(5、6、7)在水平位置上进行运送并且围绕水平轴线倾斜以使预制构件脱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工作台(5、6、7),这些工作台能够相互独立地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通过利用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导入的压力而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具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延伸的水平轴线(A),其中,各个工作台(5、6、7)围绕两条水平轴线(A)之一在各个相同的方向或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支承在支承装置(4)上,所述支承装置与所述工作台(5、6、7)一起在应用时从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2)移出,而在不应用时移入到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通过行驶机构(23)在使用地点之间行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4)通过相对彼此拉出而从运输尺寸变成工作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具有铰链(14)并且在应用位置展开的宽度超出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2)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通过外部模件(18)而增大以到达超出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2)的宽度的应用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墙壁部件、顶部部件、底部部件、基部部件或滑块部件、房屋立面部件、灰浆板、隔音部件或栏杆部件作为预制构件被制造。
13.一种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加工设备,其中,所述加工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台(5、6、7),所述工作台设置用于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浇铸,其中,所述工作台(5、6、7)支承在支承装置(4)上,所述支承装置能够与所述工作台(5、6、7)一起在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被运输到预制构件的使用地点,并且能够立即从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2)中移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4)具有滚轮(8),所述滚轮能够在导轨(3)上行驶,所述导轨与装运货物集装箱(2)一起被引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4)具有行驶机构(23),经由所述行驶机构使所述支承装置(4)能够与所述至少一个工作台(5、6、7)一起行驶。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4)具有纵梁(9a),所述纵梁能至少部分相对于彼此平移移动以使所述支承装置(4)变长和变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与所述纵梁(9a)交叉的支柱(25、25a),其中,所述支柱(25a)中的至少一些能够自身变短和/或变长。
18.权利要求13或17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具有铰链(14)并且能展开至具有一个超出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2)的宽度的宽度。
19.权利要求13或18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具有用于外部模件(18)的容纳部,经由所述模件使所述工作台(5、6、7)的宽度增加到大于所述装运货物集装箱(2)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能够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4)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4)包括摆动轴承(S),经由该摆动轴承使所述工作台(5、6、7)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4)上,其中,所述摆动轴承(S)构造和设置成使所述工作台(5、6、7)能够围绕至少两条相互平行延伸的水平轴线(A)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以倾斜角度(W)倾斜。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中至少之一包括旋转支座(29),以使该至少一个工作台(5、6、7)能够围绕垂直于该工作台的台面(SF)延伸的旋转轴线z旋转。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既包括纵架(12)又包括横架(13)以及相对于所述纵架和横架倾斜延伸的交叉架(19),所述交叉架在共同的交点(20)处相互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架(19)在其自身与所述工作台(5、6、7)的台面(SF)之间分别构成一个夹角,该夹角朝向所述交点(20)敞开。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装置(4)和所述工作台(5、6、7)的各个交点(20)之间设有用于使各个工作台(5、6、7)摆动的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沿轴作用的传动装置(21)以能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工作台(5、6、7)的各个交点(20)以及所述支承装置(4)联接。
27.根据权利要求13至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共同的支承装置(4)上设置多个工作台(5、6、7)。
28.根据权利要求13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6、7)直接彼此相邻以形成一个总的台面。
CN201280016683.9A 2011-03-30 2012-03-30 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和加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9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15600.3 2011-03-30
DE102011015600.3A DE102011015600B4 (de) 2011-03-30 2011-03-30 Fertigungs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Fertigbauteilen aus mineralisch gebundenen Baustoffen
PCT/DE2012/000337 WO2012130222A2 (de) 2011-03-30 2012-03-30 Verfahren und fertigungs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fertigbauteilen aus mineralisch gebundenen baustoff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9109A true CN103459109A (zh) 2013-12-18
CN103459109B CN103459109B (zh) 2016-04-27

Family

ID=4627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668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9109B (zh) 2011-03-30 2012-03-30 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和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95827B2 (zh)
EP (1) EP2571663B1 (zh)
CN (1) CN103459109B (zh)
DE (1) DE102011015600B4 (zh)
HK (1) HK1183645A1 (zh)
WO (1) WO201213022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0118A1 (de) * 2017-01-05 2018-07-05 Doka NewCon GmbH Schalungseinrichtung
DE102017204413A1 (de) * 2017-03-16 2018-09-20 Doka NewCon GmbH Schalung
DE102018110224A1 (de) * 2018-04-27 2019-10-31 Max Bögl Wind AG Bodenelement für eine modular aufgebaute Bodenplatte für eine mobile Produktionsanlage sowie mobile Produktionsanlag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7042A (en) * 1979-01-29 1980-06-10 Mikhail Linetsky Casting and erecting machine
WO2001029337A2 (en) * 1999-10-18 2001-04-26 Jake Leibowitz Fabrication of complete segments of a structure
CN1297505A (zh) * 1997-03-25 2001-05-30 Hdb伟新格有限公司 用作建筑物标准构件的框形件以及这类框形件的制造方法
US20030234339A1 (en) * 2002-06-24 2003-12-25 Poul Heide Manufacturing platform
CN101460267A (zh) * 2006-04-14 2009-06-17 基内西斯普公司 用于制造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17801A (en) * 1952-08-27 1955-09-13 William P Neil Lifting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on materials
US2828870A (en) * 1955-10-05 1958-04-01 Gale C Corley Hoist
DE1683992A1 (de) * 1967-11-25 1971-04-08 Schwirley Werner Dr Ing Transportable Fertigungsmaschine fuer Stahlbeton-Fertigteile aller Art
NL6910595A (zh) * 1969-07-10 1971-01-12
US3891102A (en) * 1971-03-19 1975-06-24 Bobby J Blount Vehicle loading and storage system for wheeled containers
US3824958A (en) * 1972-09-18 1974-07-23 Sea Land Service Livestock container
US4077757A (en) * 1977-03-28 1978-03-07 Decoster James W Concrete panel making apparatus
US4206163A (en) * 1977-03-28 1980-06-03 Decoster James W Jobsite apparatus for horizontal casting and vertical stacking of thick insulated concrete panels
US4244682A (en) * 1979-09-20 1981-01-13 Willingham John H Portable concrete molding apparatus
JPH041118Y2 (zh) * 1986-07-31 1992-01-14
US4722655A (en) * 1987-04-03 1988-02-02 Bonerb Timothy C Bulk storage bin for freight vehicle or other storage facility
US7341397B2 (en) * 2005-07-18 2008-03-11 Murphy William T Utility trailer and safety barrier for street repair
EP1881130A1 (de) * 2006-07-19 2008-01-23 BIT Technologies Limited Transportierbare Fabrik zum Herstellen vorfabrizierter Elemente
DE202006016561U1 (de) * 2006-10-30 2007-03-08 Kastner, Eric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Fertigteilen aus aushärtbarer Gießmasse
WO2008104166A2 (de) * 2007-02-28 2008-09-04 Roland Weber Mobile betonfertigteileherstellung
WO2013191700A1 (en) * 2012-06-21 2013-12-27 Beauchamp Brenda Jo Shopping cart with folding leg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7042A (en) * 1979-01-29 1980-06-10 Mikhail Linetsky Casting and erecting machine
CN1297505A (zh) * 1997-03-25 2001-05-30 Hdb伟新格有限公司 用作建筑物标准构件的框形件以及这类框形件的制造方法
WO2001029337A2 (en) * 1999-10-18 2001-04-26 Jake Leibowitz Fabrication of complete segments of a structure
US20030234339A1 (en) * 2002-06-24 2003-12-25 Poul Heide Manufacturing platform
CN101460267A (zh) * 2006-04-14 2009-06-17 基内西斯普公司 用于制造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83645A1 (zh) 2014-01-03
EP2571663B1 (de) 2014-03-19
EP2571663A2 (de) 2013-03-27
DE102011015600A1 (de) 2012-10-04
CN103459109B (zh) 2016-04-27
US9895827B2 (en) 2018-02-20
DE102011015600B4 (de) 2017-03-30
WO2012130222A3 (de) 2012-12-20
WO2012130222A2 (de) 2012-10-04
US20140027949A1 (en) 201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75348B1 (ko) 상품의 제조 및/또는 조립에 이용되는 시설
CN103243934B (zh) 单一独立基础所建构之房屋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CN102704949A (zh) 地下隧道无拉杆侧墙施工方法及施工用模板台车
CN104343263A (zh) 旋转升降式立体车库
CN202596743U (zh) 地下隧道无拉杆侧墙施工用模板台车
CN103459109B (zh) 用于制造由矿物结合建筑材料构成的预制构件的方法和加工设备
CN108706302A (zh) 一种自行式空间转向轨道运梁平车装置及其转向方法
CN102808512A (zh) 一种用于箱式建筑的建筑方法
CN209381053U (zh) 建筑物混凝土墙板预制构件生产线用台模车摆渡系统
CN109355983B (zh) 一种城市轨道的无轨施工方法
US6698141B2 (en) Convertible stadiu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EP2802712A1 (en)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building a bridge cast on site
CN211256692U (zh) 现有桥梁上新建上层桥梁的运梁结构
CN107795055A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楼板及施工方法
US2765497A (en) Foldable building structure
CN202912586U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旋臂起重机
CN110172923B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下行自行式钢栈桥结构
CN208267114U (zh) 一种框架或筒体承重高层模块化建筑半倒装施工结构
ES1109530U (es) Planta portátil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elementos prefabricados de hormigón para torre de hormigón
CN103787012B (zh) 一种u形板桩笼筋自动堆放系统
CN107558727A (zh) 用于低位顶升模架的竖向拉伸操作架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
CN209066247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多功能的全液压移动栈桥
CN106555448B (zh) 带有预埋接缝梁段的t形刚性接缝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40897B (zh) 一种组合房屋墙板生产安装方法及墙板连接结构
CN109812280B (zh) 用于施工盾构隧道内部侧墙结构的清水模板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