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012A -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7012A
CN103457012A CN201310052325XA CN201310052325A CN103457012A CN 103457012 A CN103457012 A CN 103457012A CN 201310052325X A CN201310052325X A CN 201310052325XA CN 201310052325 A CN201310052325 A CN 201310052325A CN 103457012 A CN103457012 A CN 103457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ntenna
antenna connection
normally closed
clos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23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7012B (zh
Inventor
大塚亮
富樫晃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57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7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0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容易使在天线与供电电路间流动的高频信号衰减、且与印刷布线基板的焊接连接部破损的担忧较少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通用端子、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配置为,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投影形状连续地表现在相同直线上,相对于焊接连接于供电图案的通用端子的脚部,而在上述直线上的分离的位置上,天线连接端子的脚部焊接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的焊盘图案。由于在从天线至供电图案的传送路上不产生不需要的电感,所以不会使高频信号衰减,在直线上的分离的两个位置上,能够焊接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从而即使产生包括相同方向的旋转力矩,也不容易使焊接连接部破损。

Description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换天线的供电线路与其它的传送线路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尤其涉及如下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即、当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与同轴插头嵌合连接时,将电子设备内的供电电路从天线切换为利用同轴插头所连接的外部传送线路。
背景技术
在将从电子设备内的供电电路向天线输出的高频信号向检查电路输出的情况、或在将从天线的其它的信号输出系统向电子设备内的供电电路发送高频信号的情况下,在连接供电电路与天线的供电线路上配设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并从外部将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与同轴插头嵌合连接,此时,将电子设备内的供电电路从天线切换为利用同轴插头所连接的外部传送线路。
对于此处所使用的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而言,供电电路和连接于天线的天线连接端子分别经由印刷布线基板上的供电图案与通用端子和常闭式端子连接,在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嵌合连接的同轴插头的中心销上连接有检查电路、外部输出电路。因此,在不将同轴插头嵌合连接于同轴连接器的平时,供电电路与天线连接,若将同轴插头嵌合连接于同轴连接器,则中心销向从常闭式端子后退的方向按压通用端子,而使供电电路与外部天线间绝缘,并且,使中心销与通用端子间连接,与供电电路的连接被切换为检查电路、外部输出电路。
在这样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中,由于除了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之外在印刷布线基板上安装连接天线的天线连接端子,所以需要多余的安装空间。特别是,由于需要在天线连接端子上设置利用自动安装机的吸附头来吸附的平坦的吸附面,所以虽然是简单的构成但整体大型化,并且成为高密度安装的障碍。并且,由于通过印刷布线基板上的供电图案来电连接天线连接端子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的常闭式端子,所以因供电图案而使高频信号衰减,或产生阻抗的不整合。
因此,公知如下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00,如图14与图15所示,将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的常闭式端子102设为与天线连接端子103一体,并在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的一部分上支撑平面天线110(专利文献1)。
该现有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00将与在印刷布线基板104上布线的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图案104a切换连接于平面天线110与同轴插头120的中心销121中任一个外部输入,在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的绝缘壳体105上安装有:在将同轴插头120嵌合连接于同轴连接器时被中心销121按压的导电性的可动端子106;与天线连接端子103一体的常闭式端子102;以及与可动端子106的下方相对且平时被施力以使与常闭式端子102弹性接触的通用端子107。
与常闭式端子102一体的天线连接端子103以与常闭式端子102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带状的板簧片形成,折弯成锐角的顶部的弹性接触部103a沿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的侧方向上方突出。弹性接触部103a从底面侧与平面天线110的供电点弹性接触,从而电连接常闭式端子102与平面天线110,该平面天线110插入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而沿印刷布线基板104配置。另一方面,对于沿绝缘壳体105的底面突出的通用端子107的脚部而言,当将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04的表面时,由于与供电图案104a焊接连接,所以在不嵌合连接同轴插头120的平时,平面天线110与连接在供电图案104a的供电电路连接。
在此,若将同轴插头120嵌合连接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则如图15所示,被同轴插头120的中心销121按压的可动端子106使通用端子107从常闭式端子102分离,并且前后通过可动端子106使中心销121与通用端子107电连接。因此,在嵌合连接同轴插头120的期间,供电电路的连接从平面天线110切换为与同轴插头120的中心销121连接的外部输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9991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00中,由于沿与印刷布线基板104正交的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配设天线连接端子103,所以朝向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的通用端子107布线的供电图案104a或通用端子107与天线连接端子103的方向正交,从而有损传送路的直线性而产生不需要的电感成分,进而产生阻抗的不整合、使在传送路流动的高频信号衰减。
并且,就常闭式端子102而言,在其底面侧配设利用同轴插头120的中心销121的插入而接通断开的通用端子107,由于这种构造上的理由,需要沿着使通用端子107可动的绝缘壳体105的空隙105a的内顶面而固定于绝缘壳体105。另一方面,由于天线连接端子103受到从安装于设备侧的平面天线110朝向印刷布线基板103的方向的力,所以有与天线连接端子103一体的常闭式端子102向印刷布线基板103的方向挠曲、或从安装的空隙105a的内顶面脱离的担忧。
另外,若欲以倾斜的姿势将同轴插头120嵌合连接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或者对嵌合连接的同轴插头120施加连接方向(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外力,则在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04的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产生旋转力矩,并且在供电图案104a与通用端子107的焊接部产生的拉拽应力,因此有产生焊接部的破损、图案剥离的担忧。
另外,由于带状的天线连接端子103向绝缘壳体105的上方突出,所以受到意料之外的外力而容易塑性变形,从而无法正确地与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并且,在形成有使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1插通的插通孔的平面天线110以外的天线中,与天线连接端子103的弹性接触部103a的定位比较困难,无法正确地使弹性接触部103a与天线的供电点接触,从而成为天线的收发信号特性劣化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的问题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天线与供电电路之间流动的高频信号不容易衰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即、即便使天线连接端子与天线弹性接触,常闭式端子也不会受到来自天线的按压力而固定于绝缘壳体,并且,即使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受到旋转力矩,对通用端子与供电图案的焊接部的影响也少。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即、天线的定位容易,并且,天线连接端子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能够正确地与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方案1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具备: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其具有贯穿地设置有供同轴插头的中心销插通的插通孔的绝缘壳体、与所述插通孔隔着间隔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常闭式端子、以及通用端子,该通用端子以自由端侧与所述常闭式端子弹性接触的方式悬臂支撑于所述绝缘壳体,利用插入于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同轴插头的中心销从所述常闭式端子断开,并与所述中心销电连接;天线连接端子,其与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并将所述天线连接于所述常闭式端子;以及印刷布线基板,其形成有与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图案,将从所述绝缘壳体突出的所述通用端子焊接连接于所述供电图案,供所述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安装,当所述同轴插头连接于所述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时,将所述供电电路的连接从所述天线切换为所述同轴插头的中心销,
所述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端子、所述常闭式端子以及所述天线连接端子配设为,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投影形状连续地表现在相同直线上,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的一部分的脚部焊接连接于所述印刷布线基板的焊盘图案。
在同轴插头没有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连接的平时,通用端子与常闭式端子弹性接触,且天线经由供电图案、通用端子、常闭式端子以及天线连接端子与供电电路连接。通用端子、常闭式端子以及天线连接端子配置为,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投影形状连续地表现在相同直线上,从而不使供电图案至天线的传送路较大地屈曲,从而不会产生由屈曲引起的多余的电感、电容。
天线连接端子的一部分的脚部焊接连接于印刷布线基板的焊盘图案,从而天线连接端子从天线向印刷布线基板的方向受到的按压力不传递至常闭式端子。
方案2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连接端子收容于引导槽,该引导槽沿着在平面上载置所述天线的绝缘支撑台的所述通用端子的延长方向形成,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折回成U字状的弹性接触部被施力以朝向所述引导槽的平面方向,并与载置于所述绝缘支撑台的平面的所述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
利用将天线载置在平面上的绝缘支撑台,形成收容天线连接端子的引导槽。由于天线连接端子沿引导槽的内壁面挠曲,所以不会受到来自侧方的外力,并不会受到扭转而塑性变形。
方案3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支撑台的平面,突出设置有对平面状的所述天线进行定位的定位突起部。
天线载置于绝缘支撑台的平面,且利用定位突起进行定位,所以天线的供电点的位置不会因组装而产生偏差。
并且,天线连接端子通过与平面状的天线的背面弹性接触,即使天线产生变形、挠曲等,也能够吸收这些位移而保证接触状态,从而能够维持可靠的电连接。
方案4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台与所述绝缘壳体一体成形。
载置天线且进行定位的绝缘支撑台能够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同时形成。
方案5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式端子与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由一张导电性金属板一体形成。
通用端子、常闭式端子以及天线连接端子配设为,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投影形状连续地表现在相同直线上,通用端子与供电图案的焊接连接位置、与和安装于绝缘壳体的常闭式端子一体的天线连接端子与焊盘图案的焊接位置相分离,从而即使带开关的连接器受到倾斜方向的外力,各焊接连接部也不会产生大的拉拽应力。
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能够由一张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并且,不需要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的连接工序。
方案6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凹设有压入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的连结片的连结用定位槽,压入于连结用定位槽33的连结片与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常闭式端子接触。
在将天线连接端子的连结片压入连结用定位槽内而将其组装于绝缘壳体的工序中,与常闭式端子进行连接。
方案7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常闭式端子与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焊接连接于在所述引导槽露出的所述印刷布线基板的共用的焊盘图案。
在将印刷布线基板焊接连接于焊盘图案的焊接工序中,连接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
通用端子、常闭式端子以及天线连接端子配设为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投影形状连续地表现在相同直线上,通用端子与供电图案的焊接连接位置、与安装于绝缘壳体的常闭式端子与焊盘图案的焊接位置相分离,从而即使带开关的连接器受到倾斜方向的外力,各焊接连接部也不会产生大的拉拽应力。
由于焊盘图案形成于载置印刷布线基板的绝缘支撑台的区域内,所以能够不增加安装面积而将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焊接连接于焊盘图案。
根据方案1的发明,从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至天线的供电点的传送路不会产生不需要的L成分、C成分,从而在天线与供电电路间流动的高频信号不会衰减。
并且,由于常闭式端子不会受到来自天线的按压力,所以即使固定于绝缘壳体的空隙的内顶面,也不会变形或从绝缘壳体脱落地稳固地进行固定。
根据方案2的发明,由于天线连接端子不会受到来自侧方的外力,且不会塑性变形,所以弹性接触部可靠地与载置于绝缘支撑台的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从而能得到设计值那样的天线特性。
根据方案3的发明,天线的载置于绝缘支撑台的平面的天线的供电点的位置不会由于组装而产生偏差,从而天线连接端子能够在供电点正确地连接,且能够量产与供电电路整合的天线。
并且,对于天线连接端子而言,即使平面状的天线产生变形、挠曲等,也能够吸收这些位移而保证接触状态,从而能够维持可靠的电连接。
根据方案4的发明,能够不增加部件件数而在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成型的同时形成载置天线且进行定位的绝缘支撑台。
并且,不需要沿支撑于绝缘壳体的通用端子的延长方向调整引导槽的方向,在绝缘壳体的成形时,能够沿通用端子的延长方向正确地形成引导槽。
根据方案5的发明,用于与供电电路的连接切换的切换开关、用于与同轴插头连接的同轴连接器能够和用于连接天线的天线连接端子以一体的单一部件来形成。
并且,即使带开关的连接器从嵌合连接的同轴插头受到嵌合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外力,也不会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的各焊接连接部产生大的拉拽应力,从而能够防止图案剥离、焊接连接部的破损。
并且,由于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能够由一张导电性金属板形成,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并简化组装工序。
根据方案6的发明,在将天线连接端子组装于绝缘壳体的工序中,连接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
根据方案7的发明,能够不增加安装面积,在印刷布线基板的焊盘图案上进行的焊接工序中,连接常闭式端子与天线连接端子。
并且,即使带开关的连接器从嵌合连接的同轴插头受到嵌合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外力,也不会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图案的各焊接连接部产生大的拉拽应力,从而能够防止图案剥离、焊接连接部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安装于绝缘壳体2的常闭式端子3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的立体图。
图3是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俯视图。
图4是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主视图。
图5是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侧视图。
图6是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纵剖视图。
图7是连接有天线10的状态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纵剖视图。
图8是连接有同轴插头20的状态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通用端子5、常闭式端子3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的配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同轴插头20与天线10的连接切换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30的常闭式端子31以及天线连接端子32的立体图。
图12是天线连接切换装置30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40的纵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00的立体图。
图15是现有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00的纵剖视图。
图中:
1—天线连接切换装置,2—绝缘壳体,3—常闭式端子,4—天线连接端子,4b—弹性接触部,4c—天线连接端子的脚部,5—通用端子,6—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10—天线,10c—供电点,11—印刷布线基板,11a—供电图案,11c—焊盘图案,12—绝缘支撑台,13—引导槽,14a—定位突起部(引导突条),20—同轴插头,21—中心销,22a—插通孔,32a—连结片,33—连结用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10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10的电路图所示,该实施方式的天线切换连接装置1在连接于天线10的常闭式端子3与同轴插头20的中心销21之间对连接于供电电路(未图示)的通用端子5进行切换连接,并且具有:在绝缘壳体2上安装有常闭式端子3、通用端子5及接地壳7的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以下,简称同轴连接器)6;平面状的天线10;与天线10连接的天线连接端子4;以及用于在表面安装同轴连接器6与天线连接端子4的印刷布线基板11。
对于印刷布线基板11而言,如图3等所示,在其表面,相互绝缘地印刷形成有与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图案11a、接地图案11b以及焊盘图案11c。供电图案11a的一端与内置于设备的供电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在绝缘壳体2的前方(图3的左方)突出的通用端子5的脚部5c的底面对置而露出并与脚部5c焊接连接。接地的接地图案11b沿供电图案11a的两侧布线,其一部分如图3所示地与在绝缘壳体2的四角突出的接地壳7的各脚部7a的底面对置而露出并与脚部7a焊接连接。并且,焊盘图案11c在向后述的绝缘支撑台12的引导槽13露出的印刷布线基板11的表面以长方形的轮郭形成,并与收容在引导槽13内的天线连接端子4的脚部4c焊接连接(参照图6)。
同轴连接器6的绝缘壳体2由圆筒套筒22与壳体主体23构成,圆筒套筒22沿中心轴贯穿设置有使同轴插头20的中心销21插通的插通孔22a,壳体主体23在一对侧壁23a、23a之间收容常闭式端子3与通用端子5。在一对侧壁23a、23a的对置的内壁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图6中左右方向)凹设有前方定位槽24与后方定位槽25,前方定位槽24与后方定位槽25压入通用端子5与常闭式端子3的各固定部5a、3a的两侧而利用各固定部5a、3a来将这些端子5、3固定于绝缘壳体2。
在绝缘壳体2的后方,与绝缘壳体2一体地形成有由形成为长方体的一对导向突起14、14构成的绝缘支撑台12。各导向突起14、14的内侧面从侧壁23a、23a的内壁面向后方连续,凹设于侧壁23a的后方定位槽25沿导向突起14的内侧面至后端面以相同的高度连续地凹设。在此,如后述那样,天线连接端子4的固定部4a的宽度比常闭式端子3的固定部3a的宽度更宽,与此对应,后方定位槽25的深度(水平方向的纵深)在导向突起14的部分比在侧壁23a的部分更深。
形成于平行的一对导向突起14、14之间的引导槽13收容天线连接端子4,以使天线连接端子4的后述的弹性接触部4b在上下方向挠曲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并且引导槽13形成在安装于绝缘壳体2的通用端子5的延长方向、即前后方向,其前方与一对侧壁23a、23a之间的空隙连通。
并且,各导向突起14、14的平面、即绝缘支撑台12的平面成为载置平面状的天线10的平坦面,在其前端一体地突出设置有相对于前方而定位天线10的定位突条14a。
接地壳7由拱状的壳主体7b、脚部7a以及圆筒形的连接口7c构成,并分别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为一体,其中,壳主体7b覆盖壳体主体23的周围,脚部7a在壳主体7b的四角向水平方向折弯成直角,连接口7c从壳主体7b立起且供圆筒套筒22嵌合插入。圆筒套筒22与连接口7c围绕绝缘壳体2的插通孔22a而在同轴上形成,如图8所示,当将同轴插头20连接于同轴连接器6时,同轴插头20的中心销21插通到插通孔22a内,并且,同轴插头20的圆筒接地端26外嵌并连接于连接口7c。
通用端子5通过折弯细长带状的导电性金属板而形成,并由固定部5a、可动接触片部5b以及脚部5c构成,其中,固定部5a压入绝缘壳体2的前方定位槽24而在水平上被固定,可动接触片部5b从固定部5a的后方向上方折回成U字状,脚部5c从固定部5a的前端沿绝缘壳体2的底面向下方折回。在固定部5a的后方被悬臂支撑的可动接触片部5b与插通孔22a的下方相对,通过使之向上方折回成U字状来利用自身的弹性向上方对自由端进行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9所示,常闭式端子3由如下部件构成:天线连接端子4,其与后方连结;固定部3a,其由一张细长带状的导电性金属板一体形成,并压入绝缘壳体2的后方定位槽25而在水平上被固定;环状板部3c,其通过固定部3a的前方的立起部3b而沿圆筒套筒22的底面配置于插通孔22a的周围;脚部3d,其从固定部3a的后方折弯成曲柄状,且沿绝缘壳体2的底面进行配置。在该常闭式端子3,从立起部3b至固定部3a,贯穿设置有避免与可动接触片部5b的干涉的退让孔3e,当由于同轴插头20的连接而按下可动接触片部5b时,可动接触片部5b与通用端子5绝缘。
天线连接端子4由如下部件构成:脚部4c,其沿绝缘壳体2的底面与常闭式端子3的脚部3d的后方连接设置;水平板部4d,其在脚部4c的前方以曲柄状向上方折弯的方式连接设置;固定部4a,其在与水平板部4d相同的面上向水平板部4d的两侧突出设置;以及弹性接触部4b,其从水平板部4d的后方向上方折回成U字状。由于固定部4a与常闭式端子3的固定部3a压入共用的后方定位槽25,所以与固定部3a形成为相同的高度,但一对固定部4a之间的宽度比常闭式端子3的固定部3a的宽度更宽。通过将一对固定部4a分别压入沿导向突起14、14的内侧面凹设的后方定位槽25、25,将天线连接端子4定位收容在引导槽13内,在自由状态下,弹性接触部4b的前端形成为比绝缘支撑台12的平面更向上方突出。并且,脚部4c与印刷布线基板11的焊盘图案11c对置,并且如上述那样地焊接连接于焊盘图案11c。为了目视确认该焊接连接状态,在脚部4c上形成有窗孔4e。
对于载置于绝缘支撑台12的平面上的平面状的天线10而言,在此,在绝缘基板10a的底面形成有与λ/4的波长相当的长度的带状导电层10b,并且带状导电层10b以沿引导槽13的平面侧开口面相对的方式载置于绝缘支撑台12。如图7所示,将绝缘基板10a定位在其前端与引导突条14a抵接的位置上,在已定位的状态下,以使弹性接触部4b与带状导电层10b的前端的供电点10c弹性接触的方式预先形成天线连接端子4或天线10。天线10的前方以外的方向的定位通过使设备的框体或者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一部分与绝缘基板10抵接来进行,但此处省略其说明。
对于该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组装而言,最初,将与天线连接端子4一体的常闭式端子3的固定部3a的两侧沿暴露于一对导向突起14的后端的后方定位槽25而向前方插入,并且向前按压,直至将固定部3a完全地压入凹设于侧壁23a的后方定位槽25、其后方的天线连接端子4的固定部4a完全压入凹设于导向突起14的后方定位槽25,从而安装天线连接端子4与常闭式端子3。如图6所示,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常闭式端子3的环状板部3c在插通孔22a的周围配置于同心圆上,天线连接端子4的弹性接触部4b从引导槽13向上方突出。
接着,从绝缘壳体2的前方沿前方定位槽24向后方压入通用端子5的固定部5a,并将通用端子5的固定部5a安装于绝缘壳体2。在安装有通用端子5的状态下,可动接触片部5b的折回为U字状的后方的部位插入常闭式端子3的退让孔3e内,被向上方施力的可动接触片部5b的自由端与常闭式端子3的环状板部3c的底面弹性接触。此外,还可以将常闭式端子3与通用端子5中的任一个首先安装于绝缘壳体2。
在绝缘壳体2上安装了常闭式端子3与通用端子5之后,一边从上方向圆筒套筒22外嵌圆筒形的连接口7c,一边使接地壳7下降,直至壳主体7b架设在一对侧壁23a、23a上,并以与常闭式端子3、通用端子5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在绝缘壳体2的周围安装接地壳7。
在与安装于绝缘壳体2的通用端子5的脚部5c、天线连接端子4的脚部4c、以及在绝缘壳体2的四角突出的接地壳7的各脚部7a对置的印刷布线基板11的平面上,分别印刷形成有供电图案11a、焊盘图案11c以及接地图案11b,并分别通过焊接连接,将一体地组装有绝缘支撑台12与天线连接端子4的同轴连接器6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1的表面。
接着,将天线10定位在底面侧的带状导电层10b沿引导槽13的开口面相对、且绝缘基板10a的前端与引导突条14a抵接的位置,并且使设备的壳体等的一部分抵接,而固定在绝缘支撑台12的平面上。若将天线10载置于绝缘支撑台12,则弹性接触部4b从下方与带状导电层10b的前端的供电点10c弹性接触,天线连接端子4与天线10电连接,从而完成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的组装。
对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而言,在同轴插头20未连接的平时,利用通用端子5的可动接触片部5b的弹性,使其前端与常闭式端子3的环状板部3c弹性接触,并且设备内的供电电路经由供电图案11a、通用端子5、常闭式端子3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与天线10的供电点10c连接,平面状的天线10作为与供电电路连接的天线而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若将同轴插头20嵌合连接于同轴连接器6,则在插通孔22a内下降的中心销21与可动接触片部5b弹性接触,并且,使可动接触片部5b从环状板部3c断开,供电电路经由供电图案11a与通用端子5与同轴插头20的中心销21连接。并且,同轴插头20的圆筒接地端26从外侧与接地壳7的连接口7c嵌合,并且利用接地壳7的脚部7a与印刷布线基板11的接地图案11b连接,从而进行接地。其结果,与供电电路的连接被切换为同轴插头20侧,从而同轴插头20成为供电电路的外部输出。若从同轴连接器6拔出同轴插头20,则由于通用端子5的可动接触片部5b的复原弹簧作用,通用端子5再次与常闭式端子3弹性接触,从而平面状的天线10作为与供电电路连接的天线而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中,安装于绝缘壳体2的通用端子5、从绝缘壳体2安装至绝缘支撑台12的常闭式端子3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分别将长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并沿前方定位槽24以及后方定位槽25进行安装,从而天线连接端子4在图3、图9所示的沿A-A线的直线方向上安装在通用端子5的延长线上。在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1的表面的状态下,通用端子5、常闭式端子3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的在印刷布线基板11上的投影形状表现为沿A-A线的直线。因此,从通用端子5的与供电图案11a连接的脚部5c至经由常闭式端子3与天线连接端子4的天线10连接的可动接触片部5c为止的天线信号流动的传送路不会较大地屈曲,从而不会产生不需要的电感、电抗,进而在它们中流动的高频信号不会衰减。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通用端子5连接的供电图案11a的布线方向、与天线连接端子4连接的天线10的长度方向也和图3、图9所示的A-A线一致,从而能够确保传送路整体的直线性,并不会使高频信号衰减地连接供电电路与天线10之间。
并且,通用端子5的脚部5c与天线连接端子4的脚部4c在沿A-A线的直线方向上相互分离,并分别与所对置的供电图案11a和焊盘图案11c焊接连接,从而即使绝缘壳体2从与同轴连接器6嵌合连接的同轴插头20受到向A-A线方向倒下的方向的外力,脚部5c或者脚部4c也不会产生大的拉拽应力,从而没有焊接部破损、图案剥离的担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常闭式端子3与天线连接端子4一体形成,但若两者能够电连接,则也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以下,使用图11、图12,对在将天线连接端子32安装于绝缘支撑台12的组装工序中、与常闭式端子31电连接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30进行说明。其中,在第二以及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1相同或者相当的构成,图中赋予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常闭式端子3相比,常闭式端子31在脚部31a的形状以及形成有一对连结承接片31b的构成方面不同。脚部31a的后端向下方折回成U字状且沿绝缘壳体2的底面配置,并且,一对连结承接片31b形成为,在脚部31a的两侧使固定部3a向后方一体地突出。
天线连接端子32形成一对连结片32a,且从水平板部4d的脚部4c开始的高度稍微高,该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一对连结片32a的宽度比固定部4a的宽度窄,并从一对固定部4a的各前端朝向前方一体地突出设置。
该天线连接端子32将固定部4a从后方插入连结用定位槽33而进行定位,该连结用定位槽33相对于从后方插入常闭式端子31的固定部3a而将常闭式端子31定位于一对侧壁23a的后方定位槽25以沿后方定位槽25的紧上方重叠的方式形成。一对固定部4a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比常闭式端子31的一对固定部3a之间的宽度更宽,从而连结用定位槽33的水平方向的深度比后方定位槽25深,并且,连结用定位槽33的前端到达至常闭式端子3的连结承接片31b的前端的位置。
在该天线连接切换装置30的组装中,从后方定位槽25的后方插入常闭式端子31的固定部3a,而按压固定部3a直至压入侧壁23a的后方定位槽25内,将常闭式端子31固定于绝缘壳体2,之后,将天线连接端子32的固定部4a从连结用定位槽33的后方插入至天线连接端子32的整体收容在引导槽13内为止,从而定位固定在一对导向突起14之间。在该安装状态下,从天线连接端子32的固定部4a进一步向前方突出的一对连结片32a分别在常闭式端子3的一对连结承接片31b的上方重叠,且相互接触。其结果,在组装天线连接端子32的工序中与常闭式端子31电连接。
图13表示分别形成的常闭式端子41与天线连接端子42经由形成于印刷布线基板11的焊盘图案11c而电连接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4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常闭式端子31相同,仅有如下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常闭式端子41的脚部41a的后端向下方折回成U字状且沿绝缘壳体2的底面进行配置。
形成于印刷布线基板11的焊盘图案11c从与常闭式端子41的脚部41a的对置位置遍及与天线连接端子42的脚部4c的对置位置形成。该天线连接切换装置40也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将常闭式端子41压入后方定位槽25而被安装之后,将天线连接端子42压入相同的后方定位槽25而将其安装在导向突起14的内壁间。安装后的常闭式端子41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2的脚部41a、4c与相同的焊盘图案11c对置,并且在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11的工序中,通过焊接连接于焊盘图案11c,将两者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将与平面状的天线10的连接、与同轴插头20的连接、以及用于供电电路的切换连接的构成单元化为单一的连接装置,从而能够使整体小型化,能够减少安装于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积,并且,不会影响安装于设备的安装空间。
并且,由于天线连接端子4与平面状的天线10弹性接触而与天线10的供电点连接,从而即使平面状的天线10产生一些变形或挠曲等,也能够吸收这些变形或挠曲等而维持接触状态,并能够可靠地与供电电路连接。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天线10的形状不限定于平面状,因此,支撑天线10的绝缘支撑台12的形状能够根据天线10的形状、构造而设为各种形状,并且不一定必须与同轴连接器6的绝缘壳体2一体形成。
并且,收容天线连接端子4、32、42的引导槽13不一定必须形成于绝缘支撑台12,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若天线连接端子4与常闭式端子3一体形成,则也可以不设置形成有引导槽13的绝缘支撑台12而与天线10连接。
并且,供电图案11a优选与在印刷布线基板11上的投影形状为一条直线地排列的通用端子3、常闭式端子3以及天线连接端子4沿相同的直线布线,即使是不同布线图案形状也能够使用本发明。
工业上的应用可行性
本发明适用于在天线与同轴插头之间切换与供电电路的连接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Claims (7)

1.一种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具备: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其具有贯穿地设置有供同轴插头的中心销插通的插通孔的绝缘壳体、与所述插通孔隔着间隔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常闭式端子、以及通用端子,该通用端子以自由端侧与所述常闭式端子弹性接触的方式悬臂支撑于所述绝缘壳体,利用插入于所述插通孔的所述同轴插头的中心销从所述常闭式端子断开,并与所述中心销电连接;
天线连接端子,其与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并将所述天线连接于所述常闭式端子;以及
印刷布线基板,其形成有与供电电路连接的供电图案,将从所述绝缘壳体突出的所述通用端子焊接连接于所述供电图案,供所述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安装,
当所述同轴插头连接于所述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时,将所述供电电路的连接从所述天线切换为所述同轴插头的中心销,
所述天线连接切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通用端子、所述常闭式端子以及所述天线连接端子配设为,在印刷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投影形状连续地表现在相同直线上,
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的一部分的脚部焊接连接于所述印刷布线基板的焊盘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连接端子收容于在平面上载置所述天线的绝缘支撑台的沿着所述通用端子的延长方向形成的引导槽,
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折回成U字状的弹性接触部被施力以朝向所述引导槽的平面方向,并与载置于所述绝缘支撑台的平面的所述天线的供电点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支撑台的平面,突出设置有对平面状的所述天线进行定位的定位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支撑台与所述绝缘壳体一体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闭式端子与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由一张导电性金属板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壳体上凹设有压入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的连结片的连结用定位槽,压入于连结用定位槽的连结片与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常闭式端子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连接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常闭式端子与所述天线连接端子焊接连接于在所述引导槽露出的所述印刷布线基板的共用的焊盘图案。
CN201310052325.XA 2012-06-01 2013-02-18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7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6310 2012-06-01
JP2012126310A JP5445622B2 (ja) 2012-06-01 2012-06-01 アンテナ接続切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012A true CN103457012A (zh) 2013-12-18
CN103457012B CN103457012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73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232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7012B (zh) 2012-06-01 2013-02-18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45622B2 (zh)
CN (1) CN1034570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3467A (zh) * 2019-02-04 2021-09-10 爱沛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US11967789B2 (en) 2019-02-04 2024-04-23 I-Pex Inc.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lamping feature for connecting to a cab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4542B (zh) * 2017-12-07 2024-01-30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公端子及应用其制成的电连接器
CN109950714A (zh) * 2019-04-01 2019-06-28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连接器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9334A (en) * 1998-04-21 2000-08-08 Smk Corporatio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JP3399912B2 (ja) * 2000-05-25 2003-04-28 Smk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の接続装置
CN1719667A (zh) * 2004-07-06 2006-01-11 星电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1001A (ja) * 1997-12-22 1999-09-17 Whitaker Corp:The 同軸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2042986A (ja) * 2000-07-31 2002-02-08 Yokowo Co Ltd 回路切換機能を有する同軸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9334A (en) * 1998-04-21 2000-08-08 Smk Corporatio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switch
JP3399912B2 (ja) * 2000-05-25 2003-04-28 Smk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の接続装置
CN1719667A (zh) * 2004-07-06 2006-01-11 星电株式会社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3467A (zh) * 2019-02-04 2021-09-10 爱沛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3383467B (zh) * 2019-02-04 2024-03-08 爱沛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US11967789B2 (en) 2019-02-04 2024-04-23 I-Pex Inc.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lamping feature for connecting to a c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45622B2 (ja) 2014-03-19
CN103457012B (zh) 2016-03-09
JP2013251195A (ja)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4398B (zh) 具有配合配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TWI544699B (zh) 具可分離接觸之電氣連接器
CN101950864B (zh) 带有电源连接件的正交连接器系统
CN100470960C (zh) 电转接器及其组件
CN202678544U (zh) 高速旁路电缆组件
CN100576657C (zh) 电转接器及其组件
CN102447181B (zh) 具有宽电力触点的高速卡连接器
CN109411937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03986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02088152B (zh) 电气连接器
CN110071386B (zh) 电连接器
CN101009415B (zh) 多极连接器以及便携式无线终端或小型电子设备
CN102377053A (zh) 电连接器
CN101162823A (zh) 极细同轴电缆的末端连接方法
CN103457012A (zh) 天线连接切换装置
CN104716492B (zh) 电连接器
US20130057452A1 (en)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high-frequenc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579795A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US20120178285A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201130743Y (zh) 电连接器
EP2936948A1 (en) Procedure for the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 of electronic board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us obtainable
CN210469881U (zh) Pcb板拼接结构及天线装置
CN201464678U (zh) 具有抗电信号串扰的可插拔光收发一体模块
CN111431000B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